国际关系理论总结
心旷神怡什么意思-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均势理论
均势理论也是国际政治中的一个极为古老的理论之一。它最早源于
古希腊城邦国家、中国的春秋、战国时
期的外交实践。均势的含义很广,主要有3个方面:一是指特定的
权力分配的状态,如两种或两种以上力
量势均力敌的情势;二是指一种国际体系,如1648-1789
年威斯特伐利亚体系,1815-1914年的维也纳体
系等;三是指一种外交政策,如英国的均势外交
传统。从历史上看,均势理论的代表人物有马基雅维利、
黎塞留、塔列朗、梅特涅、卡斯尔累、帕姆斯顿
、俾斯麦、摩根索、基辛格等。当然,这些人对均势的理
念看法不完全相同。正如基辛格提出:“梅特涅
的体系是从18世纪把宇宙看作一个大钟表结构的观念中得
到启发的。钟表的部件相互错综 合,干扰了
一个部件就会打乱其他部件的均衡。俾斯麦代表了一个新的时
代。在他看来,均衡不是和谐和机械的平衡
,而是不断消长的力量的平衡。与他相适应的哲学是适者生存
观念。俾斯麦标志着政治概念从理性主义到
经验主义的变化。”均势理论的主要观点是:在国际社会无政府
状态情况下,均势是维护国际安全的最可
靠的手段。摩根索讲:“力量均衡及旨在维持均衡的政策不但是不
可避免的,而且是主权国家的社会里的
基本稳定因素。”均势体系的首要目标是稳定,而不是和平,均势不
能消除战争,但均势的破坏肯定会导
致战争甚至世界大战,和平是稳定的副产品。在均势体系下,存在着
几个势均力敌的强国,这些国家按其
政策,可区分为维持现状的国家或帝国主义国家。维持均势的主要手
段有分而治之、补偿政策、军备、联
盟与反联盟。对均势操纵国而言,为了维持对自己有利的均势,在必
要时应与敌人的敌人结成同盟,因为
“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国家利益。”二战
以后,由于核武器的出现和第三世
界的兴起,传统的均势体系发生了变化,如战后形成了美苏在核恐怖下
的两极均势。后来中、美、苏大三
角的形成则是对力量均衡的巧妙运用,它抵御了前苏联咄咄逼人的攻势,
维护了世界的稳定与和平。均势
理论在历史上屡建奇功。依据均势理论创建的维也纳体系曾经维系了欧洲
国家近百年的和平。冷战结束以
后,世界格局发生转换,美国一家独大,同时又存在多个地区性强国,世
界力量对比出现了严重失衡。在
这种新的格局下,均势理论对于推动世界多极化的趋势,以及世界的和平
与稳定将会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
。
第一次: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
理想主义又称法理主义或规范主义,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
战以后,是对格劳秀斯和康德等理想主义外事哲
学传统的直接继承和发展。它的代表人物最著名的就是美
国第28任总统威尔逊。1889年,威氏发表了《国
家论》,提出应当使国家和世界民主化,国与国之
间的关系应实现道德理想。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
束后不久,他制定了十四点和平计划,诸如公
开外交、集体安全、国际法律、民族自决等等,被称为“威尔
逊主义。”在威氏的倡导下,西方国家在1
919年成立了国际联盟。后来法、美等国又在1929年签定了“非
战公约。”
理想主义的理论前提是道义和法律,其基本主张是:
1.实现欧洲政治上的民族自决是消除战争的主要条件。
2.秘密外交是导致敌对结盟和冲突的根源,而公开的协议则是避免战争的途径。
3.摒弃传统的均势体系,代之以集体安全体系。
4.建立普遍的安全机构—国际联盟。
5.诉诸公众舆论,因为公众舆论是维持世界秩序的强大武器。
理想主义的实质是在帝国主
义时代用自由资本主义的价值观观察和处理国际问题,因此它的破灭是必然的。
1919年成立的国际联
盟未能阻止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从30年代起,理想主义的主张开始受到人们的
批评。
现实主义
现实主义理论的渊源可以追溯到马基雅维利和霍布斯。他们对于人性和自然状态的
看法影响了西方现实主
义流派的许多代学者。1948年,美国学者摩根索(Hans
Morgenthau 1904-1980)发表了《国家间的政治
—为权力与和平而斗争》一书,标
志着现实主义学派的成熟。在书中,摩氏总结了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的
辩论,提出了对于实际的人性和实
际的历史进程的看法,系统地阐明了政治现实主义的基本原理,从而把
西方国际关系理论
推向了新的阶段。什么叫现实主义?摩根索提出了著名的6项原则:
1.政治与整个社会相同,是受
来源于人性的客观规律的支配的。为了改良社会,首先必须理解社会赖以存
在的规律。
2.
帮助政治现实主义在国际政治原野上找出一条道路的主要路标是把利益确认为权力的这一观念。这个观
念
把试图理解国际政治的理由,同需要去理解的事实联系起来。这个观念把政治定为独创行动的领域,予
以
理解并同诸如经济等其他领域区别开来。
3.现实主义认为它的最重要的概念—把利益确认为权力—
是一个客观范畴,是普遍有效的;但也并不是说
这个概念的含义是永远不变的。利益的确是政治的精髓,
不受时间和地点的影响。
4.政治现实主义了解政治行动的道德意义。他也了解道德标准与成功的政
治行动的要求这两者间必不可免
地会发生矛盾。它不愿掩盖和抹杀这种矛盾,以至把政治和道德问题搅在
一起。
5.政治现实主义认为某个特定国家的道德抱负同天下服膺的普遍道德规范不能相提并论。我
们应当把所有
国家视为追求各自按把利益确认为权力的政治实体。
6.政治现实主义者并非
不知在政治领域,除政治标准外,还有其他思想标准。但作为政治现实主义者,他
们只能使其他标准服从
政治标准。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理想主义一蹶不振,现实主义则大行其道,成为主流。
第二次论战 科学行为主义与传统主义
政治现实主义反对理想主义的道德主义和法律主义观念
,主张赤裸裸地追求国家权力和国家利益,这些适
应了50年代美国在全球称霸和与苏联进行冷战地需要
。但是,它强调国家是国际政治的唯一行为体,主张
完全理性以及在研究方法上的传统特性,引起了行为
主义的批评。50年代末60年代初,一些学者提出,
现实主义的权利理论概念不精确且绝对化,于是开
始寻求一种新的研究方法以反映“后工业化革命”对国关
的影响。于是,科学行为主义异军突起,向现实
主义的支配地位挑战,即“行为主义革命”同时,另一批学
者接受挑战,坚持现实主义的传统观点和原则
和传统研究分析方法,批评科学行为主义过分强调实证和行
为模式而忽视了哲学、历史、伦理的因素。这
一派因而得名“传统主义学派”或“非科学学派”
行为主义
20世纪50-60年代,现
实主义的理论遭到了科学行为主义的激烈攻击。行为主义指责现实主义的传统研
究方法即历史的、法律的
和制度的方法,主张用行为科学如心理学、社会学和人类学等理论和方法研究国
际关系和对外政策;他们
注重实证研究,力图将国际关系系统化、一般化和定量化;他们还主张价值中立。
具体在国际关系理论上
,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如多依奇(Karl Deutsch )、卡普兰(Morton
kaplan)和辛
格(David Singer)等提出了沟通理论、国际体系模型理论和计量国际
政治学。在1968年出版的《国际关
系分析》一书中,多依奇提出了行为主义的3个研究途径:即一体
化、相互依存和博奕论,统称为沟通理
论。多氏批评现实主义强调势力均衡的片面,认为一体化和集体安
全更重要,应强调沟通和结盟;国家不
是国际社会的唯一行为者;各国相互依存的趋势日益明显;国际政
治学不应再以国家为中心,要注重国家
间的相互关系。但是,科学行为主义由于过分注重方法,而忽视了
国际关系的内容和实质,因此在70年代
就开始走向衰落。
卡普兰六模式 模式一:均势体
系,指的是二十世纪的均势格局。特点是,为了增强实力,可以与对手进行
谈判,反对任何企图在体系那
取得优势地位的结盟国或霸权国;对在体系内形成威胁的国家行为者进行限
制;允许被打败的国家行为体
重新加入体系。模式二:松散的两级体系,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的两级
格局。特点是,运作机制是调
解性质的,而不是对抗型的;跨国家行为体参与国际体系的运作;核武器的
出现带来“核恐怖平衡”。模
式三:紧张的两级模式,指50年代到60年代的冷战格局。是松散的两级体系
的继续和强化,趋势是不
稳定,出现高度紧张的态势。模式四:环球体系,指60年代末以后世界格局的多
级趋势,相对稳定是其
根本特点。模式五:等级体系,指一种民主型或极霸型的体系,特点是稳定性强。
模式六:单位否决体系
,基本特点是,联合国的作用将得到加强;在这种体系内战争可能发生,但是不会
使用核武器;战争的地
域和手段受到限制;大国外交出现孤立主义其倾向,结盟的作用弱化。
传统主义
分化自现实主义,又吸收了理想主义某些有用的东西。它不像现实主义那样突出“权利”和“国家利益”,而
较
为重视“均势”和“世界秩序”见课本《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104页和113页
科学行为主义与传统主义的主要分歧: 科学行为主义与传统主义之争是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之间的论战
的
继续,这次论战是方法和途径上的分歧,是方法之争。它们之间的区别主要有一下几个方面:(1)
科学行
为主义提倡实证研究方法,力求使国际关系研究更加“清晰化”、“精确化”和“科学化”;传统
主义坚持历史与
现实的规范研究,认为哲学、历史学、法学仍然是国际关系研究的基础,批评科学行为主
义过分强调实证
而忽视了哲学、历史。伦理因素。(2) 科学行为主义主张将自然科学中的系统论、信
息论和控制论原理引
入国际关系的研究领域;传统主义坚持“利益”和“权力”在国际关系理论研究中的
核心概念地位。(3) 科学行
为主义认为国家不再是国际关系的唯一参与者,应重视对非国家行为体的
研究;传统认为国家即使不是唯
一,但依然是国际关系的基本行为主体和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主要对象。
(4) 科学行为主义注重国际关系
的量变,把国际关系的一切活动看成是一个个参数和变数的总和,认
为国际关系的研究正趋于计量化;传
统主义则注重国际关系的质变,把国际关系看成是一个历史过程,坚
持传统的历史研究方法,反对计量化。
(5) 科学行为主义提出在研究中应超越价值评估,进行纯粹的
学术研究,研究的目标是发展抽象的、普遍
的理论;传统主义认为重要的政治问题必然要涉及道德和伦理
,从哲学和历史的观点来看,应注重应用研
究和对公共政策的研究。(6) 科学行为主义主张对国际关
系进行跨学科的研究,从其他社会科学学科中吸
取研究技术和理论概念;传统主义强调必须保持国际关系
学科的特点和完整性。
第三次论战 新现实主义与新自由主义
战后,现实主义学派经历了传
统主义和新现实主义的发展,当然,传统主义和新现实主义并没对现实主义
作根本的修正,但也没有因循
守旧,而是有所创新。华尔兹本人就经历了从传统主义到新现实主义的转变。
新现实主义产生的原因:课本120页
70年代以后,新现实主义(结构现实主义)取代了行
为主义在西方国际关系领域的统治地位。1979年,
华尔兹(Kenneth N. Waltz)发
表的《国际政治理论》是新现实主义出现的标志。新现实主义不同意行为
主义关于价值中立的观点,但与
传统的现实主义也有区别。
新现实主义对传统现实主义做了两点修正:
1.对于权力的认知。
传统现实主义如摩根索认为,“理性的”政治家应当追求权力和权力的最大化,因而权力被视为目的本身。
新现实主义则认为,“权力是一种可能有用的手段,明智的政治家总是力图拥有适度的权力。在
重要关
头,国家最终关心的并不是权力,而是安全”。
2.关于因果关系的转换。
传统现实主义通常认为因果关系是单向的,倾向于主要从处于相互作用中的个人和国家那里寻找原因,
从
个人和国家的行为及其相互作用中寻找原因。
新现实主义则重新考虑了相互作用的单位与国际
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强调:“国际政治的规律并不是
单向地从相互作用的单位到其所产生的后果,而是
双向地进行的。必须承认,某些国际后果存在于相互作
用的单位层次上。但是,既然假定的原因的变化与
人们观察得到的结果的变化并不总是一致的,我们就必
须承认,还有某些原因存在于不同的层次上。存在
于单位层次上的原因是与存在于结构层次上的原因相互
作用的,因此仅仅从单位层次上去进行解释,肯定
会误入歧途。因此,既要注意单位层次,又要注意结构
层次,这样才能全面把握国际体系内的变化和延续
。”
新现实主义理论的主要贡献是在对国际体系及其结构的分析方面。“结构现实主义所展示的是
一幅国际政
治的系统性画面,依据构成单位的排列方式对其进行阐释。国家作为一个统一的、以生存作为
最低目标的
行为主体,从理论构架的角度被视为国际体系的构成单位。国际体系的基本结构特征是无政府
状态,即不
存在合法的集中控制力量,结构的变化以及随之而来的国际体系的变化,是由各单位实力对比
的变化所造
成的。简单讲,是由大国数量的变化而造成的。未来的结果的变动范围是依照假定的单位动机
以及单位在
其中活动的体系的结构而定的。”
新现实主义还从国际体
系的结构特点对国家之间的竞争和冲突现象做了解释。华尔兹写到:“国家间的
竞争和冲突直接来源于无
政府状态下国际生活的两个彼此相联的现实,这就是:在一种无政府秩序下,国
家必须依靠自身的力量来
维护自己的安全,而对国家的现实威胁或可能的威胁随处可见。每时每刻都注视
着这种威胁,集中各种手
段以应付这种威胁已成为国际生活的基本方式。由于相互关系总是处于紧张状态,
因而行为者总是相互猜
疑,并且经常彼此敌视,尽管就其本性而言,它们并不愿意相互猜疑和敌对。就个
别而言,国家可能只是
以此来全力保障自己的安全。且不论每个国家是否具有侵略性,从整体上讲,它们
的行为本身却导致了军
备竞赛和联盟体制。这种不安定状态由于与之相似的“安全困境”(Security Dilemma)
而更加恶化了。在“安全困境”中,一国为保障安全而采取的措施,意味着降低了其他国家的安全感。在无政府状态下,一方聊以自慰的源泉则成了另一方为之忧虑的根源。因此,一个国家即使是为了防御的目的而积聚战争工具,也会被其他国家视为需要做出反应的威胁析在。而这种反应又使前者确信,它是有理由为自己的安全担忧伪,与此类似,一个出于防御的目的而建立起来的联盟要加强内部成员间的团结一致,扩大自立的力量,必然会无意中危及到敌对的同盟,招致对方采取反措施。”换言之,国际体系的结构导致<
br>了国家间冲突和战争的一再爆发。
新现实主义结束了行为主义的价值中立的假说,在继承传统
现实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国际
体系的结构特征及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在西方国际关系学
史上至今影响不衰。
新自由主义
(1)国际制度是国际体系的最主要特征。新
自由制度主义认为,虽然体系结构是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
但仅仅强调结构是不够的,进程与结构一样都
是国际体系的重要特征。所谓进程,就是国际体系中单位之
间的互动方式和互动类型。影响国际进程的体
系因素有两个:体系结构和国际制度。国际体系结构的变化
是相当缓慢的,因此可以假定国际体系结构为
常数。在国际体系结构不变的情况下,国际制度就成为国际
体系的最主要特征。(2)国际制度和国家行
为之间的关系是因果关系,即,在国际体系结构不发生变化的
情况下,国家仍然会表现出不同的行为和行
为取向,导致这些不同行为和不同行为取向的是国际体系的制
度化程度。(3)国际制度促进合作。在承
认无政府逻辑和体系结构重要性的同时,新自由制度主义强调国
家可以以绝对收益为基本考虑,国际制度
可以通过降低交易成本和减少不确定性减弱无政府状态的负面影
响,导致国家的实质性合作。而新现实主
义强调无政府状态使国家在整体上趋于不合作,相对收益是国家
考虑的主要问题,国际制度不能从根本上
减弱无政府状态的负面影响,因此不能导致根本的国家间合作。
第一论 国家利益论
一、国家利益概念的形成和发展
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核心概念之一,它意指国家
在复杂的国际关系中维护本国和本民族免受外
来侵害的一些基本原则。它是国家制定对外目标的重要依据
和决定因素。
国家利益的概念曾经经过三个明显的发展阶段;
国家至上阶段、王朝利益阶段和真正意义上的国家利益阶段。
在西方国际关系研究领域,关于国家利益的研究主要涉及四个问题:
1、
国家利益概念笼统化
摩根索提出明确的定义:国家利益应当包括三个重要的方面:领土完整、国家主权和文化完整。
2、 国家利益代表的是什么人的利益。
3、
如果国家利益是由统治者们决定的,那么国家利益的内涵是由什么因素来决定的。
4、
国家利益在一个国家的决策中起多大的作用。
二、关于国家利益问题的研究
对于上述四个问题,西方学术界的研究和回应是:
1、在国家利益内涵的研究上,从泛泛的国家利益研究发展到强调国家利益的层次研究上。
1996年《美国国家利益》研究报告,系统地提出了美国国家利益的十个基本概念。
国家利益的四个层次:根本利益、极端重要利益、重要利益和次要利益。
对国家利益用层次分析的办法进行研究的好处在于:
第一,
它可以避免以前在国家利益分析上的缺陷。
第二,
对国家利益进行层次分析可以在国家决策的过程中有前后选择。
第三,
这样的层次分析还具有它自身的灵活性。
2、国家利益代表的是什么人的利益。在这个问题上,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界有不同的解释。
一派认为国家利益就是指全体人们的利益,即国家利益是国内利益的总和。
第二派认为,一国的国家利益是全部国内利益和部分国际利益的总和。
第三派认为,国家利益代表的是一个国家内一部分人的利益,是统治者的利益。
3、摩根索认为,确定一个国家的国家利益是由这个国家的权力来决定的。国家的权力大,
国家的利益就可能大;国家的权力小,国家的利益就只能小。总之,一个国家国家利益
的制定说到底不是主观臆想的产物,而是由客观存在决定的,而这个客观存在物就是一
个国家的实力。
4、国家利益在一个国家的决策中起多大的作用。
国家利益在一个国家的外交政策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是“世界政治的主要推动力”
国家利益在一个国家的外交决策中起者关键的作用,任何其他因素在外交决策中都不可
以取代它。
第二论 权利论
一、国内政治中的权力理论研究
权力的概念首先出现在国内政治中。
马克斯·韦伯认为:权力是把一个人的意志强加在其他人的行为之上的能力。
西方一些学者认为,权力在国内政治中主要有三种表现形式:
应得惩罚的权力、报偿的权力和制约的权力。
西方学者还认为,在国内政治中,权力的来源主要有三种:人格、财产和组织。
在国际关系上对权力的研究,我们应当注意两个问题:
一是国际关系中对权力的研究比在国内政治中对权力的研究要持久和深入得多。
二是国际政治中对权力的研究都是从对国内的权力的一般的权力研究发展而来的。
摩根索对国际政治中的权力作了精辟的界定:
“国际政治,像一切政治一样,是追逐权力的斗争。无论国
际政治的终极目标是什么,权力
总是它的直接目标。” 摩根索认为对权力的追求是国际政治中不可回避的
铁的规律。
二、国际关系中权力的存在与根源
在现实主义学者看来,国家对权力追求的根源来自于个人对权力的追求。
西方学者指出,权力存在有四个条件:
第一,
在权力的影响者和被影响者之间存在着价值和利益的冲突。
第二,
在权力的关系中,一方最终一定会对另一方的要求有所屈服。
第三,
在权力显示的过程中,权力一方对另一方的服从所花的代价比不服从所花的代价小。
第四,
在权力的行使者和权力的被行使者之间的差别越大,双方之间发生武装冲突的可能性就越大。
目前,西方对国家实力的研究可以分为三个学派:
一派是定性分析学派,主要人物是
雷蒙·阿隆和汉斯·摩根索。
雷蒙把国家的力量归结为三大基本要素:
所占据的地理空间、资源、集体行动的能力。
摩根索认为国家权力的根源主要来自九个方面 :
地理因素、自然资源、工业能力、军事准备、人口
、民族性格、国民士气、外交质量和政府质量。归纳起
来,摩根索把国家的权力分为有形的权力和无形的
权力两种。
一派是定量分析学派,又称行为主义学派。
该派人物用定量分析的方法把国家实力中的各种因素进行分解、
量化。
代表人物:卡尔·多伊奇和史蒂文·拉布姆斯。 多伊奇提出了“权力分量”的观点。
布拉姆斯依据交
往关系对权力的影响力进行了测量。
最后一派是把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结合起来进行研究。
代表人物是克莱因,他提出了著名的国家综合国力公式,又称“克莱因”公式:
Pp=(C+E+M)×(S+W)
即:国家力量=[(人口+领土)+经济能力+军事能力 ] ×(战略意图+影响国家战略的意志)
三、权力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
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国家的权力作用受到限制,归纳西方学者的观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权力的应用必须和国家利益相吻合。
第二,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中发挥作用的最重要因素,是这个国家权力因素中的外交因素。
第三,国家的权力受到名誉和道德的限制
第三论 冲突论
一、冲突的概念
冲突论与利益论、权力论一起,被称作国际关系理论(特别是现实主义)的三个核心理论和研究方法。
冲突的基本含义包括:
1、 冲突是指某一可确认的人或群体,有意识地反对一个或几个可
以确定的人或群体,原因是它们各自在
谋求不同的目标。
2、
冲突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
3、 冲突的形式有暴力的和非暴力的,有显性的和隐性的,有可控
制的和不可控制的,有可解决的和不可
解决的。
4、
正如在世界上总是充满矛盾的情况一样,冲突存在于宇宙万物之中。
二、冲突论研究的历史回顾
关于冲突的研究至今主要分为两派。
一派是社会心理学家、生物学家和决策理论研究家,他
们对冲突的研究主要是从微观的角度,从对个人的
行为分析来研究冲突的出现和产生。
另一
派是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政治学家和国际关系理论家,他们主要是从宏观的角度把握冲突,他们研
究的
集中点主要是在集团、社会阶级、民族国家和国际体系等方面。
学者认为,冷战是战后的一种特殊国际现象,而造成冷战的根本原因,
一是由于战后出现两个对抗的阵营,实现真正的和平是“不可能的事”。
二是由于核武器的出现又使新的战争成为“不太可能发生的事”。
冷战即是“不可能的”和
平和“不太可能的”战争两个特殊的历史因素的产物,而拥有毁灭双方能力的核武器则
是重要的条件。
对于冷战起源的分析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种:
第一,冷战的出现是由于国家领导人的变化。
第二,冷战的出现是由于苏联在东欧的扩张。
第三,冷战的出现是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对世界扩张的结果。
第四,冷战的出现是由于
美国和苏联在处理国家之间的关系上,不是以国家利益而是以意识形态作为出发
点,在这样的情况下,美
国与苏联意识形态的不相容导致冷战爆发。
三、国际冲突的根源分析:华尔兹的三个概念
一般来说,国际冲突的根源与以下五个方面因素有关:
1、人性中的权力欲所致。
2、国家之间误解和隔阂,以及狭隘的民族主义所致。
3、贫困及财富分配不均所致。
4、国家内部危机所致,该国企图挑起外部冲突以转移国内视线。
5、
国际体系不健全,缺乏制止冲突和战争的有效机制。
分析冲突最有用的出发点是华尔兹提出来的。
华尔兹在《人、国家与战争》(1959)一书中提出的“三概念”是:
第一概念为“人性与国际冲突”,人的私念和权欲是国际冲突的根本原因。
第二概念为“国
家与国际冲突”,国家体制弊端日显,社会矛盾深化,为了加强对国内的控制,统治集团往
往从对外冲突
或战争寻找出路,这是国际冲突的重要内在原因。
第三概念为“国际体系与国际冲突”,国际社会处
于无政府状态,事端多发,一筹莫展,这是国际冲突和战
争发生的外部原因。
在第一概念中,华尔兹指出,人类本性是恶的,恶的本性决定人类必然要发动战争。
这一概
念分析的结论是:“人的罪恶后不轨行为将导致战争;人心——世人如都能具善心,就会出现和平,
这就
是第一概念的简短结论。
在第二概念中,他分析了国家内部的政治制度,认为国家内部政治的缺陷也
是战争的一个根源,国家有时
会通过国际真正来解决国内的矛盾。在如何对国家进行改造的研究上,华尔
兹认为,“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
标志着第二概念的最成熟的发展阶段。”
事实证明,华尔兹关于资本主义是战争的根源和社会主义国家之间比不能完全避免战争的判断是正确的。
如果不能仅仅从人和国家来解释战争的根源,还有哪些因素是真正的根源呢?
华尔兹由此引出了他的第三概念:国际的无政府状态是引起战争的根源。
华尔兹把建立未来
世界和平和避免战争的希望寄托在建立世界政府上。他预言,在世界政府建立之后,国
家之间的战争就不
会再发生了,但是由于世界政府还不够强大,国内的战争还会出现。
四、国际冲突的类型分析:康恩的“升级模式”
国际冲突的类型,分为五类:
一般冲突、国际危机、恐怖活动、内战与革命、国际战争(局部和世界战争)
1962年美国军事战略理论家 赫尔曼·康恩 针对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失利的教训,提出“逐步升级
”的国际军
事冲突模式。1965年他在《逐步升级战略》一书中进一步将冲突、危机和战争的过程分为
7个门槛,7个
阶段和44个阶梯。
国际冲突的解决途径:
1、
政治解决途径,包括国家之间的谈判、协商、斡旋、调停。
2、
法律解决途径,以国际法庭为主进行的调解、仲裁和裁定等。
3、
行政解决途径,指联合国等国际组织所作的各种努力。
第四论 均势论
一、什么是均势
均势理论是西方国际关系学中影响最大、历史最久的传统理论,在国际关系实践中对西方国家对外政策的
影响也最为显著。
不管均势概念的界定有多么大的歧义,在西方学术界和国际关系理论界,
大致有以下几种被大多数学者认
同的见解:
1、 均势是表示一种力量的均衡。
2、 均势是国际斗争中一种特殊的稳定状态。
3、
均势是处理国际关系的一种特殊手段。
4、 均势是处理国际关系的一种特殊政策。
二、均势的模式
摩根索概括为两种模式,其一是“直接对抗式”,其二是“竞争式”。
戈登斯坦认为,均势有三个必不可少的条件:
其一是无政府结构;其二是最少有两个行为体;其三是各行
为体的目标应是维护自身的生存安全。
三、均势论的历史轨迹
从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平)到1789年(巴黎革命)的这
一时期被称之为均势理论发展的“黄金时代”。
从1815年维也纳体系到1914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欧洲的均势持续了一个世纪,历史进入了第二个均
势的黄金时期。
四、四种均势和当代均势理论
现实主义大师们认为,19世纪以来的均势呈现四种主要的类型:
1、 欧洲均势(181
4-1815年维也纳会议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这一时期被称为欧洲的“和平世纪”,
当时的均势
不是全球性的,仅局限于欧洲范围。
2、 过渡性全球均势(两次大战之间),随着资本主义发展到
帝国主义阶段,列强冲突扩展到全球,均势
格局开始冲出欧洲,带有全球性的特点。
3、
两极均势(二战后至60年代中期),反映美苏和东西方之间的冷战态势,影响波及全球。
4、
全球多极均势(60年代中期以后),反映美苏和东西方之间的缓和关系和全球相互依存的发展趋势。
稍后出现的传统主义学派和现实主义学派一样,也强调均势理论的重要性,认为“各国安危系于均势”。
斯坦利·霍夫曼认为,历史上出现的均势是“简单均势”,当代的均势是“复合均势”,是由美苏中日和
西欧组
成的一种“五种体系”,其特点是“均势在全球范围内展开;呈现为核竞争和核对峙”。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崛起的科学行为主义学派是均势理论的修正派或称反对派。该派代表人物卡
尔·多伊奇认为,在力量不完全均衡情况下,集体安全比均势更显得重要,前者强调国家只不过是 国际
关
系的行为者之一,反对均势理论视国家为唯一的行为者;强调联系和沟通,所以该学派亦称沟通学派。
70年代后期的新现实主义学派基本上沿袭了现实主义和传统主义关于均势的观点,同时该学派也提出了
一
些新的见解。
约瑟夫·奈和罗伯特·基欧汉于1978年发表的《权力与相互依存》就主
张将现实主义的权力均势论与科学行
为主义的相互依存论融合为一种新的理论——“复合相互依存”,来
解释当今世界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以弥
补均势理论的不足。
均势理论的特征:
首先,西方均势理论的基本目标是“寻求权势”。
其次,实力是均势的基础,所以均势
又被称为“实力均势”。
再次,随机变换联盟是实施均势的重要手段。
此外,西方均势理论学派还认为,形成均势需要一个中
心均衡机制,这一均衡机制无疑只有拥有实力的强
国来充当。
第五论 霸权稳定论
一、概念及其内涵
霸权稳定论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金德尔伯格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它
是“现实主义学派的一个分支”。基
欧汉为该理论奠定了基础。从70年代后期起,莫德尔斯基、吉尔平
将该理论扩展到军事、安全等领域,强
调霸权国的存在有利于国际体系的稳定。
二、内容及其实质
霸权稳定论的主要内容,是首先承认国际关系具有激烈竞争的性质,现代
民族国家是一部战争机器,国家
安全和政治利益是第一位的。如果没有霸权国提供有利的政治和经济环境
就很难有一个安定的国际秩序,
所以霸权的存在就意味着国际政治与经济秩序的存在;无霸权的存在国际
社会处于无规则的混乱状态,在
这种状态中,大规模的战争很容易爆发,国际经济体系将会解体,造成全
球政治混乱、经济衰退。
三、关于霸权稳定论的评判
1、根据基欧汉和吉尔平的界定,
霸权是“一个单一国家”统治国际体系的结构,当他们在评价霸权的历史范
例时,都以英国和美国霸权为
依据。然而,将霸权限定在一国统治全球就具有很大的片面性。
2、霸权稳定论实质上是一种强权说
,也就是列宁指出的帝国主义政策,“公益”和“搭便车”说掩盖了大国剥
削弱国和小国的实质。 <
br>3、霸权稳定论断定霸权国家实力越强,国际体系就越稳定;当霸权国实力开始下降,国际社会的稳衡状态
就会开始向非稳衡状态发展并随着霸权体系的解体而失衡,最终出现无秩序的局面。换句话说,霸权国越
是强大,国际冲突就越少,霸权国越衰弱,国际冲突则越多,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
br>4、霸权稳定论有许多错误的假设之处,该理论只是以点代面,特殊性取代普遍性。历史上存在过许多霸权
国,在新老霸权交替时,人类付出了巨大甚至是灾难性的代价,相对稳定的局面不是霸权的结果,而是均
势成功运用的成果。
四、霸权稳定论与领导长周期论
莫德尔斯基的“领导长周期论”和吉尔平的“霸权稳定论”本质上没有太大的区别。
莫德尔
斯基认为,战争既是世界霸权兴衰不断循环所依赖的必要条件,同时也是这种周期性转变的结果。
他按照
大国间力量的强弱,尤其是一国的海军力量是否大于其他国的海军力量的总和来确定霸权国家,并
据此把
500年来的国际政治划分为五个世纪性周期(1495-2030),每个周期又分为世界国家、非正统性、<
br>非集中性和全球战争四个阶段。在每一个周期中都有一个霸权国家,它们依次是16世纪的葡萄牙、17世
纪的荷兰、18和19世纪的英国、20世纪的美国。
除吉尔平和莫德尔斯基外,美国著名
学者沃勒斯坦也提出了霸权周期论,这种理论强调世界经济在国际体
系中的作用,认为世界经济的持续膨
胀、经济增长的扩大以及地理上的扩展是国家建设、霸权兴起和大国
战争的主要推动力。沃勒斯坦依据一
国在生产总量、商业和金融三方面所处的国际地位把霸权周期分为四
个不同的阶段:
霸权全胜期、霸权成熟期、霸权衰落期和霸权上升期。
他把霸权周期理论与国际冲突结合起来,认为
在霸权的全胜期和成熟期,国际体系井然有序,大国间冲突
最少,而在霸权的衰落期和上升期,由于新的
挑战国家不断出现,国家间竞争激烈,大国间冲突最多和最
强。由于经济是决定霸权兴衰的主要因素,因
此,沃勒斯坦认为,战争是霸权国家保持经济优势地位的最
终手段。
第六论 博弈论
一、研究“合理行为”的策略和方法
博弈论是科学行为主义学派极为推崇的一种理论框架,
它包含研究“合理行为”的策略和方法,是游戏规则
和策略选择的统一。
20世纪50年代
以后,国际关系理论学者在运筹学的博弈概念基础上综合运用心理学、统计学、社会学和
策略学等原理,
逐步形成国际关系学的博弈论。他们强调指出“博弈论既是研究国际冲突的策略理论,又是
处理国际关系
的实际手段,其目的是为行为者在面临冲突和危机时设计各种合理选择和理性行为。
二、“博弈模式”:“谁是懦夫”与“囚徒困境”
博弈基本的形式有零和博弈和变数博弈两
种,一般又分为两方零和博弈、多方零和博弈、两方变数博弈和
多方变数博弈。
零和博弈又称“谁是懦夫” 博弈,指一方所失即他方所得。 变数博弈又称“囚徒困境”
博弈,
指双方或各方得失不等。
第七论 合作论
一、时代的折射
世界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国际关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
美国霸主地位日显衰落,美
苏关系从冷战转为缓和,欧洲出现经济复苏和政治联合,日本实现经济起飞,
直到苏联解体、冷战结束,
国际经济关系中从战后一国主导到多国调节的过程和国际政治关系中从两极走
向多极的发展过程同时得到
加速,这一时代背景使国际合作成为当今世界的主潮流。国际关系的合作理论
正是对这一时代根本特征的
折射。
二、基欧汉的“霸权后合作论”
该理论由罗伯特·基欧汉在《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与斗争》中提出。
针对美
国昔日霸主地位的丧失和现实政策与战略的调整,基欧汉强调说“最关键的问题是组织好在霸权不复
存在
条件下的合作,即霸权后合作”。
三、奥伊等人的“无政府状态下的合作论”
该理论主
要反映在肯尼思·奥伊主编的《无政府状态下的合作》一书中,他们指出,战后国际关系虽发生了
很大的
变化,但世界范围的无政府状态的实质仍未改变,国际社会处于令人不满的但又无可奈何的无政府
状态中
,因此,当务之急是寻找在无政府状态下国际合作的新途径和新形式。他们认为,无政府状态下合
作实际上是霸权后合作的重要补充和发展,而霸权后合作实质上是一种新的无政府状态下的合作。
四、阿克塞尔罗德的“合作模式论”与海伦·米尔纳的“国家间合作理论”。
第八论 体系论
一、肯尼思·华尔兹认为,国际关系理论总体上来说可以分为两大类:简化理论和系统理论。
简化理论以相对独立的实体和国家为出发点,考察和分析各种国际行为以及动因和影响;
系
统理论则超越个别的实体和国家,对国际体系进行宏观的整体研究,与简化理论相比,系统理论(亦称
体
系理论)的研究内容更广泛,问题更复杂,方法更多样。
二、体系论的五个特点:
1、
整体性。1+1>2。国际社会中各组成部分的这种1+1>2的整体效应构成了体系理论的基本内容。2、层次性。3、联系性。4、稳定性。5、功能性。
三、主要研究成果
盖布里尔·阿尔蒙德的“系统环境论”
理查德·罗斯克兰斯的“国际体系行为结果模式”
莫顿·卡普兰的“国际体系六模式”
查尔斯·麦克莱兰的“国际复合体系论”
斯坦利·霍夫曼的“世界政治体系论”
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论”
第九论 相互依存论
一、相互依存被视为“现代国际体系的根本特征”;
相互依存理论则被推崇为国际关系的重要原则。 相互
依存论的基本内容可归纳为十个方面:
1、 强调国家之间的相互易摧性和敏感性。
2、
国家所面临的许多问题趋于全球化,单靠个别国家的努力已无法解决。
3、
“高级政治”逐步向“低级政治”过渡。
4、 缓和与开放占据国际关系的主导地位。
5、 国际合作的趋势逐步超过国际冲突的趋势。
6、
武力在解决国际争端上的作用日益减弱。
7、 谈判逐步取代冷战,均势逐步取代遏制。
8、 研究对象从第一世界和第二世界国家转向第一世界和第二世界国家以及跨国组织。
9、 主张在国际体系中以平等关系取代等级制。
10、相互依存的趋势将对国家主权和民
族利益起溶解作用,推动全人类利益的形成,最终将成为通向未来
没有国界的世界国家的“中途站”。
二、四个流派
1、 以相互依存为其安身立命之所的是全球主义或制度主义学派。
2、 对相互依存改变国际秩序的能力持保留态度的是修正学派。
3、
关于相互依存的第三种观点是新现实主义或结构现实主义。
4、
第四种观点是新马克思主义的依附论。
三、复合相互依存
在《权力与相互依存》中,基
欧汉和奈不仅剖析了权力和相互依存的关系,还提出了“复合相互依存”的分
析模式。他们提出的复合相
互依存强调三个基本概念:
1、 多渠道的社会联系日益发展。
2、
军事安全问题不再始终居于国际关系议事日程的首位。
3、 军事力量的作用大为减弱。
四、对相互依存论的评价
主要局限性有三点:
第一、
然原则上也说均等关系,但实际上还是讲实力,认为“美国至高无上”,
相互依存犹如“同船航行关系”,各国维系于一船,“美国仍是船老大”。
第二,
虽然提出要注意第三世界国家的作用,强调相互依存,但实际上仍坚持依附关系,
认为第三世界国家仍需依附强国、富国。
武力的作用虽然减弱了,但在处理与第三世界的关系时仍不失为重要手段之一。
第三,
虽然也提出全球性问题和建立世界秩序的任务,但实际上在不改变国际关系旧秩序
的前提下,解决共同面临的全球性问题。
国际政治经济学
国际政治经济学有三个主要流派:自由主义、马克思主义和现实主义。
自由主义流派认为,在政治经济社会活动和分析单位中,个人是主要行为者;而个人是理性
的功利主义者;个人实现其特定的利益靠的是自由贸易。
该流派得出的最重要的结论是:
1、强调政府在政治经济活动中的作用是有限的,主要只能是为市场提供必要的保障和基础。
2、 主张通过建立国际机制来促进国际经济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流派坚信社会主义必然会代替资本主义。其基本观点是:
在政治经济社会活动中
,阶级是主要行为者;坚持阶级分析法,不同的阶级都为自身的经济物质利益而行
动和斗争;资本主义经
济的基础是通过资本对劳工的剥削,这决定了资本主义的剥削性。该流派得出的最
重要结论是:
1、 强调现代社会存在着劳资的对立和对抗,存在着不可调和的东西矛盾和南北矛盾。
2、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不可避免,资本主义制度的消亡也不可避免。
现实主义流派则仍坚持摩根索为代表的政治现实主义的基本观点:
民族国家是政治经济社会
活动主要的甚至唯一的行为者;民族国家是理性的国际关系角色;民族国家在对
外关系中最大限度地追求
政治权力和经济利益。
该流派所得出的最重要的结论是:
1、 权力表现为对资源、对
角色、对事件的影响力和控制力,追求有利于自身的财富和权力的再分配是国
际关系的核心。
2、
民族国家应重视国际政治与国际经济的关系,通过冲突、竞争、合作等多种形式来实现其对外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