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试卷
中南大学教务网-电器促销方案
18 首次对中国采取包围与遏制政策的美国政府是( )
姓 名
专 业
年 级
成都理工大学成人高等教育巴中教学点2016年春学期期末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试卷
(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总 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阅卷人
得分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 请在四个选项中确定一个正确选项。(40分)
密
1 世界经济的初步形成时期是在( )
A
15世纪末到18世纪60年代 B 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70年代
封
C
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 D 20世纪中后期
2
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思想是在( )
A 1979年
B 1980年 C 1981年 D
1982年
线
3 当今英国的权力中心是( )
A 国王
B 首相 C 上议院 D 下议院
4 主张美国要实行战略收缩的是美国总统是( )
内
A 尼克松总统
B 福特总统时期 C 卡特总统 D 里根总统
5 战后下列美国总统中属于共和党的是( )
A,杜鲁门
B,卡特 C,克林顿 D,艾森豪威尔
不
6
发展中国家中实行政教合一体制的国家是( )
A 印度
B 泰国 C 伊朗 D 阿富汗
7 美国率多国部队与伊拉克之间的第一次海湾战争是在( )年发生的
要
A 1974 B 1990
C 1999 D 2003
8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三足鼎立的世界经济格局是在20世纪( )
A
50年代 B 60年代 C 70年代
D 90年代
答
9 20世纪60年代中国的外交战略是( )
A“一边倒” B“两个拳头打人” C不结盟
D“另起炉灶”
10 宣告建立欧洲联盟的条约是( )
题
A,布鲁塞尔条约 B,罗马条约 C,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D,阿姆斯特丹条约
11 西欧和其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是( )
A 1945年至50年代初 B 50年代初至70年代初
C
50年代末至70年代末 D 70年代以后
12 中国外交政策的根本原则是(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民族独立 C和平与发展
D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13 战后导致两极格局形成的基础是( )
A
维也纳体系 B 威斯特伐利亚秩序
C 凡尔赛-华盛顿秩序
D 雅尔塔体制
14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苏东剧变首先发生在( )
A 捷克斯洛伐克 B 波兰 C 民主德国 D 苏联
15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长期困扰世界的中东问题其核心问题是( )
A宗教问题
B水源问题 C石油问题 D巴勒斯坦问题
16
1991年6月,当选为俄罗斯联邦第一任总统的是( )
A 戈尔巴乔夫 B
叶利钦 C 普京 D 盖达尔
17 苏联解体是发生在
A
1989年 B 1990年 C 1991年 D 1999年
第1页(共6页)
A杜鲁门政府 B艾森豪威尔政府 C肯尼迪政府
D约翰逊政府
19 美国的国会分为( )
A元老院和平民院
B参议院和众议院 C上议院和下议院 D 立法院和行政院
20
联合国安理会现有常任理事国为( )
A 16个 B 10个
C 5个 D 15个
21 南北关系是指( )。
A
南半球与北半球国家之间的关系 B 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关系
C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关系 D 发达国家之间的关系
22 中日两国正式建交是在(
)
A,1971年 B,1949年 C,1972年
D,1978年
23 我国外交政策的根本立场是( )
A独立自主
B睦邻友好 C改革开放 D坚持原则
24
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在( )
A,1972年
B,1949年 C,1978年 D,1971年
25
联合国安理会现有理事国为( )
A,16个 B,10个
C,5个 D,15个
26
第一次明确提出要实现“政治大国”目标的日本首相是( )
A,中曾根康弘
B,田中角荣 C,小渊惠三 D, 细川护熙
27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是在( )
A 1949年 B 1950年
C 1951年 D 1956年
28 打开中日关系大门的日本首相是( )
A 田中角荣 B,中曾根康弘 C 三木武夫
D,佐藤荣作
29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建立“平等伙伴关系”,是以1975年欧共体与非洲、加勒比、太平
洋地区国家签署的( )为标志。
A 《亚非会议最后公报》 B
《关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宣言》
C 《洛美协定》 D
《发展权利宣言》
30 中美关系中最敏感的问题是( )
A,人权问题
B,台湾问题 C,经济问题 D,军备控制问题
31 两德统一是在( )
A,1990年 B,1991年 C,1989年 D,1992年
32 联合国总部位于( )
A,日内瓦 B,巴黎 C,纽约 D,旧金山
33、战后很快形成、并奠定两极格局基础的是( )
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B,维也纳体系 C,威斯特伐里亚体系 D,雅尔塔体系
34、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是( )
A,战争与革命
B,和平与发展 C,发展与繁荣 D,安全与发展
35、使美元在战后资本主义世界金融领域确立中心地位的是( )
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 B,《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
C,《布雷顿森林体系》
D,《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最后协定书》
36 访问美国的第一位中国国家领导人是(
)
A,周恩来 B,邓小平 C,李先念 D,江泽民
37 1997年10月,江泽民主席访美,中美两国宣布共同致力于建立面向21世纪的(
)
A,友好合作伙伴关系 B,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
C,全面伙伴关系 D,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38
中苏关系在经历60年代的分裂之后又实现正常化是在( )
A,1986年 B,1988年 C,1989年 D,1992年
39 “9·11”事件之后,小布什政府组建的一个新的政府部门是( )
A,国家安全部 B,国土安全部 C,国家安全局
D,反恐专局
40 由中国发起成立的“上海合作组织”现有( )个成员国。
A,5个 B,6个 C,7个
D,8个
二、多项选择题 请在五个选项中确定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选项。(15分)
得分
第2页(共6页)
41
下列那些国家属于上海合作组织成员( )
A俄罗斯 B越南
C哈萨克斯坦 D乌兹别克斯坦 E韩国
42 第三世界发展的几个重要标志是(
)
A万隆会议 B多哈会议 C不结盟运动 D七十七国集团
E雅尔塔会议
43 下列国家或地区属于亚洲“四小龙”的是( )
A香港
B 新加坡 C马来西亚 D 台湾 E韩国
44
“911”后美国政府的重要外交举措包括( )
A 开展大规模反恐战争 B
全面整合对外关系 C 开始反思自身的霸权主义政策
D 强化国家安全机构
E 在国内迫害伊斯兰教徒
45 20世纪80年代中国外交政策调整的内容包括( )
A 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B 制定独立自主的不结盟外交政策
C 对外交往中不以意识形态的异同决定国家关系的亲疏
D
实施全面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E 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46
新中国建国初期确立的外交政策方针是( )
A “一边倒” B
“两个拳头打人”
C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D “另起炉灶” E 韬光养晦,有所作为
47 当今世界的主题是( )
A 和平问题 B
发展问题
C 人口问题 D 环境问题 E 资源问题
48 50年代初到70年代初,世界经济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其原因包括( )
A,战后新科技革命的推动 B,国家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
C,发达国家采取了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D,世界保持了长期的总体和平
E, 比较稳定的国际货币制度和国际贸易体系
49
2002年初,美国总统布什发表的国情咨文中出人意料地把(
)三国称为“邪恶轴心”,引起上述三
国的强烈反对,其他国家也倍感突然。
A,伊朗
B,古巴 C,朝鲜 D,伊拉克 E,利比亚
50
七十七国集团” 南北对话 南南合作的直接目标是( )
A.发展反对殖民主义的阵营
B.建立国际政治新格局
C.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D.扩大反霸权主义体系
E 反全球化
51 以下哪些属于战后发展中国家流行的政治思潮( )
A
民族主义思潮 B 社会主义思潮 C 国家资本主义思潮
D
伊斯兰复兴主义思潮 E 国际主义思潮
52 以下哪些属于非国家行为主体
A
中国奥委会 B 科索沃解放军 C 国际红十字会
D 德国基督教民主联盟党
E 社会党国际
53 下列属于冷战时代美国对外战略的是( )
A参与和扩展战略 B超越遏制战略 C 国家安全战略 D缓和战略
E 遏制战略
54 两极格局瓦解的标志有( )
A,两德统一
B,华约解散 C,美国实力的相对衰落
D,苏联解体
E,日本和西欧成为经济中心
55 下列哪些是属于美国的政治特色
A 两党制
B 议会主权 C 两院制 D 三权分立 E 联邦制
三、判断题
正确的选A,错误的选B。(15分)
得分
56
冷战时期,美苏争夺的战略重点在欧洲,主战场也是在欧洲。 ( )
57
两德统一是在1990年。 ( )
58 美国国会拥有宪法和法律的最终解释权。 (
)
59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核心是互不干涉内政( )
60
世界政治是指国际社会中各主权国家之间的关系及其矛盾运动的总和。( )
61
新中国与苏联建交后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
62
欧盟是世界上最大的地区经济集团和贸易集团。( )
63
60年代发达国家普遍陷入了经济增长停滞和通货膨胀共存的困境之中。( )
64
日本在80年代初正式提出了建设“政治大国”的目标( )
第3页(共6页)
65 美国是北美自由贸易区的一员,不是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成员国。( )
66
中国处理同一切国家关系的基本准则是“一个中国”的原则。( )
67
到2005年11月为止,北约成员国已达26国。( )
68
西方大国中第一个与中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的是法国。 ( )
69
西方大国中第一个与中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的是法国。 ( )
70
中国最终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在2001年。( )
得分
四 问答题:
请确定正确选项并标示于括号内。(14分)
经济全球化
经
济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与服务贸易及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强,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
界各国经
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其内容包括:71( )。经济全球化是经济发展的一种客观趋势,
是世界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经济全球化产生的根本原因是:72(
),经济全球化的载体是
73(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包括:74(
)。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建立了很多国
际经济组织,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世界贸易组织,世界贸易组织的
前身是75( ),世界贸易组织的英
文简称是WTO,其前身的英文简称是76( )
。经济全球化是经济发展的一种客观趋势,是世界市场
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经济全球化产生的根本原因
是:77( )。当然,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际与
发展中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发
展不平衡产生了一种加速作用。金融危机、技术垄断、资本流
动使得一些发展中国家经济遇到极大困难,
世界性的经济差距进一步拉大。
71题选项(5选4):
A
跨国公司的数量和规模空前发展,
B 国际分工细化和深化
C 国际贸易深化和扩大化
D 国际资本流动加速
E 发展中国家经济加速发展
72题选项(4选1):
A 社会生产力的巨大提高和国际分工的发展
B 高科技的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
C 越来越多的国家实现对外开放和市场经济
D 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自由化的发展
73题选项(4选1):
A,贸易自由化 B,外汇自由化 C,世界贸易组织
D,跨国公司
74题选项(5选4):
A生产全球化 B服务贸易全球化
C 技术的广泛传播 D 劳动力分配全球化 E 资本全球化
75题选项(4选1):
A 国际贸易组织 B 国际复兴开发银行
C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D 关贸总协定
76题选项(4选1):
A 、APEC B、 IMF
C 、GATT
D 、WHO
77 题选项(4选1):
A 社会生产力的巨大提高和国际分工的发展
B 高科技的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
第4页(共6页)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C
越来越多的国家实现对外开放和市场经济
D 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自由化的发展
得分
五 材料分析 请确定正确选项并标示于括号内。(16分)
材料1
作为一个研究者
观察者,我愿根据历史和现状的发展大局,提出这样一个判断:总体而言,未来十几年
二十几年,或者
说21世纪前期,亚洲正面临着世界历史上一个极为难得的和平崛起的重大机遇。而和平
崛起中的中国,
则是亚洲和平崛起的一部分。这不仅意味着中国的改革开放与和平崛起得益于亚洲其他
国家的经验与发展
,而且意味着中国作为亚洲一员,将会对亚洲其他国家首先是周边国家的发展 繁荣和
稳定,发挥愈益积
极有益的作用。中国是个发展中的大国。我们的发展,不应当也不可能依赖外国,必
须也只能把事情放在
自己力量的基点上。这就是说,我们要在扩大对外开放的同时,更加充分和自觉地
依靠自身的体制创新,
依靠开发越来越大的国内市场,依靠把庞大的居民储蓄转化为投资,依靠国民素
密
质的提高和科技进步来解决资源和环境问题。中国和平崛起发展道路的要义就在于此。
——摘自2003牟12月10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美国哈佛大学的演讲报告
封
材料2
2005年5月26日,美国国务卿赖斯接受了媒体的采访,称中国具有重大的国际影响力,中美两国
的关
系总体上得到了加强。赖斯指出,美国总统布什与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建立了良好的关
系,中美两国在
线
联合反恐 解决朝鲜核危机以及联合国安理会关于苏丹问题的处理等方面都
进行了很好的合作。在采访
中,赖斯指出,中国是一个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国家,而且这种影
响力正在增长。赖斯希望中国经济尽快
内
与国际接轨。同时,赖斯也指出,中美关系正在发展
之中,不排除其中还有争论与分歧,她提到了人民
币汇率 知识产权和人权问题。
材料3
不
美国国防部炮制的2005年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力量报告》7月19日出炉。这份长达45页
的报告
制造和渲染中国正常的军事发展“对地区乃至美国构成了威胁”的论调。
要
材料4
9月13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纽约同美国总统布什举行会晤。双方表示将增进互信 加
强合作,共
同致力于发展中美建设性合作关系,促进世界的和平 稳定 发展。
答
根据上述材料,我们得知,中美关系是目前来讲最为复杂的一对双边关系,也是对
中国来讲最为重要的
双边关系。中美关系的发展经历是一个非常曲折的历史过程。为理解目前
的中美关系现状,我们有必要
题
回顾一下这段历史。在中美关系获得缓和之前,中美之间进行
了上百次的大使级谈判,这个谈判所举行
的地点是78( ),但这些谈判由于双方分
歧较大,没有取得进展。知道1971年7月为打破中
美关系僵局,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79(
)秘密访华,才打破了僵局,这次访华行动代号是80
( )。其后,美国总统81(
)访问中国,成为历史上第一位访问中国的美国总统。经过此
后双方的共同努力,中美在82(
)正式建立了大使级外交关系,当时的美国政府是83(
)。
但中美建交之后,美国政府又出台了84( ),继续把台湾作为“国家”来对待、
并继续维持美台军
事关系,为中美关系留下了隐患。为解决中美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双方先后联合发表了
三个公报,至今
仍成为指导中美关系的重要依据,这三个公报包括85( )
<
br>冷战结束后,美国对华政策表现出两面性的特点,一方面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压制中国,延缓中国崛起的进程;一方面又要同中国交往合作。原因在于:中美两国在诸多方面存在根本分歧,中国国力
的增长、国际地位的提高,在一些美国人看来,就是对美国的威胁,这实际上是“冷战思维”的产物,因
此,不断有人制造出“中国威胁论”、“中国扩张论”等,呼吁美国遏制中国。同时,中美双方也存在着利益的交汇点,两国对世界特别是亚太的和平与发展起重大作用,美国在诸如反恐等许多问题上需要中国
第5页(共6页)
的合作;在经济上两国有着很强的互补性,加强合作于双方都有利;并且美国也希望在与中
国的交往中
对中国的内外政策施加影响。美国对华政策的两面性导致中美关系在曲折中发展。
1993年中国提出处理中美关系的基本方针是:81(
),1997年这个方针发展为:82(
)。近
年来,中美在双边领域和国际事务中的交流合作取得重要进展,共同利益不
断增加,合作范围逐步扩大,
合作基础日趋牢固。主要表现在,中美反恐磋商和合作机制运
转良好;中美经贸合作发展迅速,给两国
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也带动了两国及世界
经济增长;中美在朝鲜半岛核问题、伊拉克重建、阿
富汗重建、中东和平进程以及联合国改
革等方面开展了富有成效的磋商和协调;中美在打击跨国犯罪、
防治艾滋病和突发性传染病 、环境保护
等一系列全球性问题上的合作不断取得新进展。一个健康稳定发
展的中美关系,符合中美两国人民的利益
,也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 、发展。双方都应该十分珍惜。
78题选项(4选1)
A,华沙 B,伊斯兰堡 C,纽约 D,莫斯科
79题选项(4选1)
A布热津斯基 B杜勒斯
C尼克松 D基辛格
80题选项(4选1)
A乒乓外交
B波罗行动 C 元首外交 D 破冰之旅
81题选项(4选1)
A罗斯福 B卡特 C尼克松 D布什
82题选项(4选1)
A 1971年 B 1972年 C 1979年
D 1982年
83题选项(4选1)
A尼克松政府 B福特政府
C卡特政府 D老布什政府
84题选项(4选1)
A,“与台湾关系法” B,“美台军事安全法”
C,“美台安全法案”
D,“美台共同防御条约”
85题选项(5选3)
A 《中美北京联合公报》 B
《中美建交公报》
C 《中美上海联合公报》 D 《联合国家宣言》
E《中美八一七公报》
81题选项(5选4)
A,增加信任
B,互不干涉内政
C,减少麻烦 D,发展合作 E,
不搞对抗
82题选项(5选2)
A 增进了解、扩大共识、
B
韬光养晦、有所作为
C 发展合作、共创未来。
D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第6页(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