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 .doc
我的主人-借款协议书范本
辽宁实验中学
东北师大附中 高三第二次联合考试
哈师大附中
文 科 综 合
2001.5
说明:本试卷分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300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
第一卷(选择题,共148分)
本卷共37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
目要求的。
2001年1月1日,太阳光最先照射到我国大陆的地方是浙江省临海市括仓山顶(北纬2
8
度,东经121度),时刻为6点42分。这一天太阳光最先照射到吉林省的地点是珲春市森林
山(北纬43度,东经131度),日出时间为6点44分。据此判断1~2题。
1.临海市括仓山在珲春市森林山西侧,但日出时间却早,其原因是
A.珲春市森林山在括仓山之东,所以日出晚
B.临海市括仓山比珲春市森林山纬度低,白昼长,日出早
C.括仓山海拔一定比森林山高,所以先见太阳光
D.括仓山一定临海,所以先见太阳光
2.此季节
A.好望角温和多雨
B.乞力马扎罗山脚下一片郁郁葱葱、生机盎然的景象
C.伊比利亚半岛大部地区寒冷干燥
D.我国东部广大地区盛行东南风
3.读下图等值线图,分析判断
A.如果是等高线图,AC之间坡度大于AE之间坡度
B.如果是等高线图,A处是山脊,B处是山谷
C.如果是等压线图,C处盛行偏南风,D处盛行偏北风
D.如果是等压线图,A处盛行下沉气流,B处盛行上升气流
读“我国某地某日气温日变化情况示意图”,判断4~5题。
4.这天可能是下列哪个日期
A.植树节
B.“五·一”国际劳动节
C.“八·一”建军节 D.元旦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M点时,是大气热量由盈余转为亏损的时刻
B.P阴影部分表示地面储存的热量
C.L点时,太阳辐射达最强、地面温度达最高值
D.N点时,地面热量由盈余转为亏损,大气温度达最高
6.读距地面一定高度的等压面图,判断
A.A点比B点气压低
B.D点比B点气压高
C.C点比D点气压高 D.B点比D点气压高
下面分别是我国粮、棉、糖、油料作物商品性生产基地分布图,据此判断7~8题。
7.在下列选项中,排序与图序相符合的是
A.①棉 ②粮 ③糖 ④油
B.①棉 ②粮 ③油 ④糖
C.①油 ②糖 ③粮 ④棉
D.①糖 ②粮 ③棉 ④油
8.上述商品性生产基地分布图,反映了农业生产水热状况的主要特点是
A.纬度地带性 B.经度地带性
C.地域性 D.季节性和周期性
9.下列地理现象,按顺时针方向运动的是
A.站在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
B.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大洋环流
C.北半球气旋
D.南极大陆的极地东风
10.下列三种自然灾害或环境问题之间存在着逐级因果关系的是
A.地震、泥石流、水土流失
B.酸雨、光化学烟雾、杀伤性紫外线透入
C.寒潮、大风、盐碱化
D.森林大量被砍伐、温室效应、海平面上升
西汉和唐朝都发生了地方割据势力对抗中央集权的叛乱。据此回答11~12题
11.西汉王国问题与唐朝藩镇问题产生的相同原因是
A.封建统治腐朽
B.地方势力强大
C.内地兵力空虚 D.皇帝不问政事
12.七国之乱和安史之乱所造成的直接社会后果,相似之处是
A.封建王朝走向衰落
B.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C.地方出现割据势力 D.生产破坏人民遭殃
中国古代科技文化在许多方面一直居世界领先地位,对人类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
响。据此
回答13~14题。
13.下列科技成就对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产生深刻影响的是
A.蔡伦改进的造纸术 B.祖冲之计算的圆周率
C.李春设计的赵州桥 D.孙思邈的《千金方》
14.下列古代科技著作被翻译成外国文字并受到普遍重视的是
①《齐民要术》
②《梦溪笔谈》 ③《本草纲目》④《天工开物》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在中国近代史上,资本主义列强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在中国取
得大量侵略权益,据此
回答15~16题。
15.外国商品向长江内地倾销开始于
A.《南京条约》的签订 B.《马关条约》的签订
C.《辛丑条约》的签订 D.《天津条约》的签订
16.清朝同治年间,一位英国商人来华,这时他享有的特权有
①可在新界租房,永久居住
②可到九龙司地区经商 ③可到汉口、九江一带游览 ④可
在沙市开设工厂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土地问题的解决在中国民主革命时期有着重要地位,据此回答17~18题。
17.由于三民主义没有彻底的土地纲领,对革命造成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为
A.导致革命缺乏坚强的领导 B.致使革命阵营内部的成分复杂
C.革命缺乏坚实的群众基础 D.孙中山被迫对袁世凯妥协让步
18.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不同时期,提出土地政策的最主要依据是
A.维护中国革命主力军农民的基本利益
B.发展农业是中国革命胜利的经济基础
C.随着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而制定
D.完成民主革命任务消灭封建剥削制度
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据此回答19~20题。
19.英国
资产阶级革命前夕,新贵族“不但不反对工业生产的发展,反而力图间接地从
中取得利益”。这表明英国
新贵族
A.还不是资产阶级的组成部分 B.同资产阶级有共同经济利益
C.仍然顽固维护封建专制制度 D.迫切要求改变封建生产关系
20.1
832年、1867年英国两度进行议会改革,不断降低选民资格的标准,减少人口缩减
的农村在议会中
的席位,增加曼彻斯特、伯明翰等大城市的议院名额。对上述变革评述正确
的是
①反映了城市化进程的发展 ②是宪章运动的重要成果
③反映了工业资产阶级政治权
利的不断增加和贵族地主的衰落
④表明经济的发展是资产阶级代议制发展完善的基础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
自19世纪以来,世界政治格局的发
展变化可分为四个阶段,即维也纳体系、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体系以及多极化的发展趋势。据此
回答21~23题。
21.维也纳会议所确定的欧洲统治秩序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资本主义运动已成为历史主流 B.欧洲各国人民的觉悟程度还很低
C.欧洲的封建势力仍然比较强大 D.近代国家关系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2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对20世纪2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发展产生的重要影响是
A.一战后资本主义世界出现相对稳定的局面
B.恢复了欧洲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的地位
C.加强了美国对欧洲各国事物的影响
D.激化了战胜国和战败国之间的矛盾
23.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朝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决定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有
①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②美、日、西欧经济的鼎立局面 ③第三世界的日益崛起
④社
会主义阵营的瓦解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中国政府为改善环境状况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并取得了积极的成果,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注意到,我国环境问题仍相当严重,2000年连续发生的沙尘暴天气和内蒙古发生的大
规模雪
灾,再次向我们敲响了警钟,据此回答24~25题。
24.这段话所蕴涵的主要辩证法道理是
A.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B.矛盾依据一定的条件向相反的方向转化
C.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D.两分法、两点论,全面看问题的观点
25.我国政府为改善环境进行的不懈努力主要表明我国政府行使了______的职能
A.织和领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B.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C.搞好公共服务 D.组织和领导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经国务院批准,从2001年1月1日起,我国再次自主降低关税,关税总水平从此前的
16.
4%降为15.3%。据此回答26~27题。
26.下列对降低关税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A.降低关税是国家运用经济手段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
B.从长远上看,降税必然使国外商品大量涌入中国,冲击国内企业,减少外汇和财政收
入
C.有利于国内企业降低进口成本,增强国际竞争能力
D.是与国际规范接轨,积极适应WTO对发展中国家的要求
27.面对关税降低,加入WTO后的巨大冲击,作为国有企业要战胜挑战,最根本的出路
是
A.建立起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
B.走外向型道路,建立开放型经济
C.不断调整产品结构,采用先进科学技术,加强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D.申请国家政策支持,降低生产成本,以产品的低价格参与国际竞争
2000年4月以来,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不断攀升,到9月20日,纽约市场的原油价格一
度
突破每桶37.8美元,创1990年海湾危机以来的最高点。原油价格狂升,在世界产生强烈
影响。据
此回答28~29题。
28.造成此次原油价格不断攀升的最主要原因是
A.石油输出国组织的政策
B.国际社会对石油的供求关系的变化
C.产油国原油生产成本提高
D.产油国经济的不景气
29.作为石油进口大国,
我国深受“石油危机”的影响,为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你觉
得我国从根本上应该
A.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
B.增加外汇储备以抵御石油危机的再次发生
C.及早建立国家石油储备体系
D.发展科技,建立合理的能源供应结构
在《中共
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提出要建立国有
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
制度,事业养老保险制度,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三条保
障线。据此回答30~31题。
30.材料中三条保障线的建立
A.有利于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
B.是用市场手段优化资源配置的表现
C.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
D.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中心环节
31.某市规定,凡领取最低生活保障金的病人
,就医时可以享受免收门诊医疗费,减半
收取住院诊疗费等优惠。这体现了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中的
A.社会保险 B.社会救济 C.社会福利 D.社会优抚
世纪之交,我国政府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据此回答32~34题。
32.在我国,要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使西部地区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其根本出路在于
A.增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
B.坚持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加大发达地区向不发达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支援
D.依靠本地区干部群众的自身努力与国家扶持相结合
33.上题正确选项主要体现的哲理是
A.要一切从实际出发
B.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C.内因与外因相结合的原理
D.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处理好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34.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
①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 ②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体现 ③是市场在发挥基础性调节作用
④有利于开拓国内市场,扩大国内需求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由于台湾当局长期以来对“台独”势力的纵容和庇护,“台独
”势力经常兴风作浪,破
坏两岸关系的正常发展。当今世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日益抬头,国际新干涉主
义打着“人
权高于主权”的旗号,胡作非为,又使“台独”势力以为分裂中国的时机到了。据此回答35~37题。
35.“台独”势力兴风作浪,抛出“两国论”破坏一个中国的原则
①有悖于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 ②给两岸关系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损害
③无视联
系的客观性,必然招致失败 ④既有产生的内因,又有一系列外部原因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6.“两国论”的提出
①说明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问题没有彻底解决
②违背了国际公认的一个中国的原则
③与“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背道而驰
④说明主权可以分割、可以分享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7.如果出现台湾独立或外国势力干涉的情况,我们国家决不会放弃使用武力。这说明
A.和平为主、武力为辅是我国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
B.台湾独立符合台湾人民的利益,不符合大陆人民的利益
C.中国统一是我国的内政,也不排除同第三国合作
D.不放弃使用武力是实现和平统一的保证
第二卷(非选择题,共152分)
38.右图为某种气候类型在南美洲局部地区的分布,读图后完成下列问题:(14分)
(1)A、B区域气候的名称是: ______。
(2)在A区域,此气候的成因是___
___,与A区域成
因相同的此气候的分布区还有______、______等地。
(3)
在B区域,此气候的成因是______,与B区域成
因相同的此气候的分布区还有______、__
____等地。
(4)C区域气候类型名称是______,其分布直达赤道附
近的原因是______。
(5)表示C区域气候气温及降水变化的是( )
C
D
39.(12分)读我国部分地区略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附近有我国最大的盐场 ______盐场,试分析其形成条件______。
(2)图中B地区的主要外力作用是______,防治其危害的根本措施是什么? ______。
(3)图中C附近地区是我国酸雨较严重的地区,产生酸雨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为改善
环境应采取的综合利用措施是______。
40.(30分)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制定了不同的总路线和基本路线,根据所学知识
回答下列问题:
(1)1953年公布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制定的?结果如何?(8分)
(2)1958年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总路线是在怎样的背景下提出的?结果如何?(8分)
(3)1987年制定的社会主义初期阶段的基本路线是如何形成的?(8分)
(4)根据不同时期总路线或基本路线的制定及实施结果,你得出了什么经验教训?(6分)
41.(30分)分析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我国钢铁生产和发达国家相比较
劳动生产率
平均消耗
品种、质量
中国
每人每年平均炼
330吨
200%
90%的产品为粗钢
发达国家
每人每个平均炼
450吨
100%
高档货、高技术含
量产品多
注:中国即将“入世”,外国钢铁企业将在我国市场与我国企业展开平等竞争。
材料二:我国钢铁企业规模及生产状况
企业规模
全国多达1600
多家,年产600
万吨以上的企
业仅4家
钢总产量
1996年突破
1亿吨,居世
界第一
产品积压率
50%的粗钢
积压
生产能力利用率
60%
材料三:
2001年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召开,朱?基总理阐述了“十五”计划的基本目标和
指导方针,其中特别强
调了:坚持把结构调整作为主线,坚持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
出发点。
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两个表各反映了什么问题?(6分)
(2)如果你作为政府主管部门领导,请你拟定一份上述问题的解决措施的计划。(12分)
(3)我国为什么把“结构调整作为主线”及结构调整的主要举措。(12分)
42.(28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48年我国每公顷耕地的粮食产量只有1
035千克,人均粮食占有量仅为210
千克。1949~1957年,全国粮食总产量每年递增7%。
1958~1961年出现了我国粮食生产的
第一次大倒退,粮食总产量比1951年还
少0.2亿吨。
材料二:
年份
1978
1988
农业总产值
1459亿元
5300亿元
备注
平均每年增长
6.2%
材料三:2001年1月5日闭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突出的
问
题是农民增收困难,粮食主产区甚至出现负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
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自然原因分析说明我国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10分)
(2)从历史因素分析我国粮食生产第一次大倒退的原因。(8分)
(3)结合十五届五中全
会精神简要说明我国农村今后发展的必由之路及增加农民收入的
主要措施。(10分)
43.读下图,完成问题:(38分)
(1)在图中适当位置填注黄河最大支流的名称。(2分)
(2)A、B两个灌溉农业区的名称是:A______;B______。(4分)
(3)
黄河流域能源十分丰富,但分布不均。在其上、中游河段______(能源)丰富;中游
广大地区__
____(能源)丰富;下游广大地区______(能源)丰富。(6分)
(4)黄河流域是中华民
族的发祥地,曾长期是中国古代经济政治中心,C是哪一古城的
位置?哪三大统一的封建王朝曾定都于此
?20世纪30年代这里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结果如
何?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16分)
(5)黄河下游经常出现旱季断流,严重危及有关河段工农业甚至生活用水的供应,为避
免黄河
下游旱季断流,党和国家决定中央和地方政府统一行动加强黄河全流域的统一规划管
理,加大植树造林力
度,并决定十五期间实施南水北调工程。
回答:该材料体现了政治常识的什么重要道理?运用所学哲学
知识,分析说明该决定和
措施的合理性。(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