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闸调查报告
常州教育局-给新老师的一封信
目录
摘要„„„„„„„„„„„„„„„„„„„„„„„„„„„„„Ⅰ
Abstract„„„„„„„„„„„„„„„„„„„„„„„„„„„Ⅰ
水闸概述„„„„„„„„„„„„„„„„„„„„„„„„„„„1
发展历史(沿革)„„„„„„„„„„„„„„„„„„„„„„„2
水闸工作特点„„„„„„„„„„„„„„„„„„„„„„„„„2
水闸的类型„„„„„„„„„„„„„„„„„„„„„„„„„„3
水闸的组成、功用和布置„„„„„„„„„„„„„„„„„„„„5
闸室结构„„„„„„„„„„„„„„„„„„„„„„„„„„„5
水闸与水坝„„„„„„„„„„„„„„„„„„„„„„„„„„7
国内外著名水闸简介„„„„„„„„„„„„„„„„„„„„„„9
参考文献„„„„„„„„„„„„„„„„„„„„„„„„„„„13
I
摘要
水闸是一种常见的低水头水工建筑物,与水坝、电站等不同功能水工建筑物共同组成水利枢纽。水闸的修建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历史上运用很
多,时至今日,技术愈发
成熟,功能和修建方法愈发多样化。水闸因其修建
选址和运行条件使其拥有许多不同于其它水工建筑物的
工作特点,当中以安
全性和稳定性方面为重。在类型上,水闸可依据其承担的主要任务、结构型
式和施工方法等进行分类。一个水闸主要由上游连接段、闸室和下游连接段
组成,其中闸室为水闸最主要
的构成部分。闸室包括闸底板、闸墩、闸门、
胸墙、启闭机等部分,各部分又有根据水闸建设需求有不同
类型选择。在一
个水利枢纽中水坝往往是主体,其与水闸在功用上有联系也有区别,承担的
任务
不尽相同。自古至今,人类修建了大量著名的水闸,在今天,随着理论
和技术以及材料等方面的发展,水
闸的建设也展现了新的一面。
关键词:水闸;类型;构造;介绍
Abstract
Gate is a common low-head
hydraulic structures, with different functions of
hydraulic structures such as dams, power
plants together constitute the project. Sl
uice
gate building dating back to the third century BC,
history a lot, by far, more
mature technology,
func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more diversified. Due
to its const
ruction of the sluice site and to
have many different running conditions in other
c
haracteristics of hydraulic structures,
including security and stability prevail. On
t
he type, sluice based on its primary tasks,
structure and construction method of
cl
assification. A sluice is used primarily by
the upstream connection, downstream o
f the
lock chamber and connection section, of which
Chambers for the main comp
onents of the
sluice. Including sluice gate room, gate piers,
gates, parapets, hoists
and other parts, each
part and sluice construction requirements are
different accor
ding to the type selected. In a
hydro project dam is often the subject, there are
als
o differences associated with the sluices
on the function and tasks of different. Sin
ce
ancient times, humans built a large number of
famous locks in toda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ory and technology, materials and so on, also
showing a new s
ide sluice construction.
Keywords:sluice; type; structure;introduction
1
水闸调查报告
水闸概述
水闸是修建在河道和渠道上利用闸门控制流量和调节水位的低水头水
工建筑
物它常与堤坝、船闸、鱼道、水电站、抽水站等水工建筑物组成水利
枢纽来达到水利工程的需要。关闭闸
门可以拦洪、挡潮或抬高上游水位,以
满足灌溉、发电、航运、水产、环保、工业和生活用水等需要;开
启闸门,
可以宣泄洪水、涝水、弃水或废水,也可对下游河道或渠道供水。在水利工
程中,水闸
作为挡水、泄水或取水的建筑物,应用广泛,多建于河道、渠系、
水库、湖泊及滨海地区。
平原地区水闸枢纽工程分等指标
工程等别
工程规模
最大过闸流
量(m
3
s)
防护对象的
重要性
Ⅰ
大(1)型
≥5000
特别重要
Ⅱ
大(2)型
1000~5000
Ⅲ
中型
100~1000
Ⅳ
小(1)型
20~100
Ⅴ
小(2)型
<20
重要 中等 一般
水闸枢纽建筑物级别划分
工程等别
Ⅰ
Ⅱ
Ⅲ
Ⅳ
Ⅴ
永久性建筑物级别
主要建筑物
1
2
3
4
5
次要建筑物
3
3
4
5
5
水闸样图
临时性建筑物级别
4
4
5
5
2
发展历史(沿革)
中国认识修建水闸的历时十分悠久。水利工程中的闸坝早在我国战国时期就记载西门豹兴建漳水十二渠(公元前422年),继而秦朝时有了著名的
水利枢纽工程都江堰(
公元前256年),可见闸坝工程在我国很早就已经发
展起来了。不仅如此,在我国《管子》中早有记载
“杜曲激则跃,跃则倚,
倚则环,环则中”,从里面可以看出渠底局部突然升降而出现水跃现象,并由水跃主流漩涡形成两旁回流,进而产生冲刷。说明在古代就已经认识到水
力具有破坏性的现象。
公元前598~前591年,楚令尹孙叔敖在今安徽省寿县建芍陂灌区时,即
设五个闸门引水。
以后随建闸技术的提高和建筑材料新品种的出现,水闸建
设也日益增多。1949年后大规模现代化水闸
的建设,在中国普遍兴起,并积累
了丰富的经验。如长江葛洲坝枢纽的二江泄水闸,最大泄量为8400
0km3s,
位居中国首位,运行情况良好。国际上修建水闸的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
如荷
兰兴建的东斯海尔德挡潮闸,闸高53m,闸身净长3km,被誉为海上长
城。当前水闸的建设,正向形
式多样化、结构轻型化、施工装配化、操作自
动化和远动化方向发展。
水闸工作特点
水闸可以建在土基或岩基上,地基条件差和水头低且变幅大是水闸工作
条件之所以比较复杂的两个主要
原因,所以它在抗滑稳定、防渗、消能防冲
及沉陷等方面都具有与其它水工建筑物不同的工作特点: <
br>1.水闸在完建无水期,可能因较大的垂直荷载,使基地压力超出地基容
许承载力,导致闸基土深
层滑动失稳。所以水闸必须具有适当的基础面积,
以减小基底压力。
2.土基的抗滑稳定性差
。当水闸挡水时,上、下游水位差造成较大的水
平水压力使水闸有可能产生向下游一侧的滑动;同时,在
上、下游水位差的
3
作用下,闸基及两岸均产生渗流,渗流将对水
闸底部施加向上的渗透压力,
减小了水闸的有效重量,从而降低了水闸的抗滑稳定性。因此,水闸必须具
有足够的重量以维持自身的稳定。
3.渗流易使闸下产生渗透变形。土基渗流除产生渗透压力
不利于闸室稳
定外,还可能将地基及两岸土壤的细颗粒带走,形成管涌或流土等渗透变形,
严重
时闸基和两岸的土壤会被掏空,危及水闸安全。
4.水闸开闸泄水时过闸水流具有较大的动能,流速较
大,流态较复杂会
引起闸下游的有害冲刷,破坏下游河床及两岸。因此,必须采取适当有效的
消
能防冲措施,来减少或消除过水闸对下游的有害冲刷。
5.当水闸建在松软土基上时,由于地基的抗剪
强度低,压缩性较大,在
闸室自重及其荷载作用下,会产生较大沉降,当闸室基底压力分布不均匀时或相邻结构的基底压力差值悬殊较大时,还会产生较大的不均匀沉陷导致水
闸倾斜,甚至断裂。因此
,应选择水闸的型式、施工程序及地基处理等措施,
以减小过大的沉降和不均匀沉陷。
水闸的类型
1.按水闸所承担的主要任务分进水闸、节制闸、泄水闸、排水闸、挡潮
闸、分洪闸。
进水闸:建在河道、湖泊的岸边或渠道,用来引水灌溉、发电或其它用
水需要。灌溉
渠系中建于干渠以下渠首的进水闸,作用是把上一级渠道的水
分下一级渠道。分水闸、斗门、农门排水闸
建在江河沿岸排水渠出口处,外
河上涨时,关闸门防止洪水倒灌,避免洪灾;当外河水位退落时,开闸排
水
防止涝灾,具有双面挡水的作用。
节制闸:枯水期借以抬高水位,以利取水和上游航运,洪
水期用以控制
流量。渠系建筑物中节制闸一般建于支渠分水口的下游,用以抬高水位,满
足支渠
引水需要。
泄水闸:一般建在渠道险工段或重要渠系建筑物上游渠侧,用以宣泄渠
中超量或全
部束水,保障下游渠段或重要建筑物的安全。位于多泥沙渠道上
的泄水闸,还兼有冲沙的作用。
4
排水闸:排泄洪涝渍水的水闸,又称排涝闸。排除堤内坡水和阻
挡堤外
洪水。它是防洪、排涝的重要工程设施。如果闸门漏水,就不能起到抽水防
洪的作用,反
而会造成灾害。
挡潮闸:建于河口地段,涨潮时关闸,防止海水倒灌,还可以抬高河内
水位,
满足蓄水灌溉的需求,内河感潮河段两岸受涝时,可用其在退潮时排
涝。建有通航孔的挡潮闸,可在平潮
时开闸通航。
分洪闸:常建于泄洪能力不足的河段上游适当的地点,洪峰开临时开闸
分泄一部
分洪水进入湖泊、洼地等滞洪区,以减轻洪水对江河下游的威胁。
2.按水闸的结构型式分开敞式水闸、胸墙式水闸和封闭式水闸(也称涵
洞式水闸)等。 开敞式水闸:水闸闸室上面没有填土,是开敞的。当闸门全开时过闸水
流通畅,适用于有泄洪、排冰
、过木或排漂浮物等任务要求的水闸,节制闸、
分洪闸常用这种形式。
胸墙式水闸:适用于闸
上水位变幅较大或挡水位高于闸孔设计水位,即
闸的孔径按低水位通过设计流量进行设计的情况。胸墙式
的闸室结构与开敞
式基本相同,为了减少闸门和工作桥的高度或为控制下泄单宽流量而设胸墙
代
替部分闸门挡水,挡潮闸、进水闸、泄水闸常用这种形式。
封闭式水闸(涵洞式):修建在河堤之下,其适用条件基本与胸墙式水
闸相同。
(a)开敞式水闸;(b)胸墙式水闸;(c)封闭式水闸
3.按水闸的施工方法分为现浇式水闸、装配式水闸和浮运式水闸。
装配式水闸:在工厂或工
地预制水闸各部分构件,在现场拼装连接成整
体的水闸。预制构件力求定型化、规格化、简单化,如具有
标准尺寸的槽形、
工字形、T形、箱形、鱼嘴形、肋形构件等,并适应组成各种不同的结构。
通
常水下基础部分,如底板,可采用混凝土预制构件的模板,进行现场浇筑;
水上部分可全部用预制构件装
配。装配结构的箱格中可填混凝土或土石材料。
装配式的特点是施工快、不受气候限制、质量高、造价低
、便于拆迁、颇适
用于小型水闸,也是大中型水闸发展的方向。
浮运式水闸:指的是将预制的
闸室、护坦、翼墙等整体部件浮运至闸址
现场就位,压重下沉,安装组合而成的水闸。浮运部件一般采用
空腔结构,
具有一定刚度而自重较轻。空腔底版与闸墩构成的闸室浮运时应临时封闭两
<
br>
5
端以减小吃水深度。多空闸可分若干闸室单元浮运,单元长度可取15~25米。
可免去筑围堰和施工导流的困难,且不影响原河航运在水闸施工期的照常进
行;但对闸基的平整
度和承载力要求甚严,而闸身装配建成后的防渗和抗冲
效果较难保证。适用于上下游水位差很小的沿海地
区中小型工程。
水闸的组成、功用和布置
水闸由上游连接段、闸室和下游连接段三部分组成。
土基上水闸立体示意图 1-上游防冲槽;2-上游护底;3-铺盖;4-闸室底板;5-护坦(消力池);6-海漫;7-下游防冲槽;8-闸墩;9-闸门;10-胸墙;11-交通桥;12-工作桥;13-启闭机;14-上游护坡;15-上游翼墙;16-边墩;17-下游翼墙;18-下游护坡
上游连接段的
作用主要是引导水流平顺、均匀地流入闸室,避免对闸前
河床及两岸产生有害冲刷,减少闸基或两岸渗流
对水闸的不利影响。一般由
铺盖、上游翼墙、上游护底、防冲槽或防冲齿墙及两岸护坡等部分组成。铺<
br>盖紧靠闸室底板,主要起防渗、防冲作用;上游翼墙的作用是引导水流平顺
地进入闸孔及侧向防渗
、防冲和挡土;上游护底、防冲槽及两岸护坡用来防
止进闸水流冲刷河床、破坏铺盖,保护上游两侧岸坡
。
闸室是水闸的主体部分,起挡水和调节水流作用,包括底板、闸墩、闸
门、胸墙、工作桥和
交通桥等。底板是水闸闸室基础,承受闸室全部荷载并
较均匀地传给地基,兼起防渗和防冲作用,同时闸
室的稳定主要由底板与地
基间的摩擦力来维持;闸墩的主要作用是分隔闸孔、支撑闸门,承受和传递上部结构荷载;闸门则用于控制水位和调节流量;工作桥和交通桥,用于安
装启闭设备、操作闸门和
联系两岸交通。
下游连接段的主要作用消能、防冲及安全排出流经闸基和两岸的渗流。
一般包
括消力池、海漫、下游防冲槽、下游翼墙及两岸护坡等。消力池主要
用来消能,兼有防冲作用;海漫的作
用是继续消除水流余能、扩散水流、调
整流速布局、防止河床产生冲刷破坏;下游防冲槽是防止下游河床
冲坑继续
向上游发展的防冲加固措施;下游翼墙则用来引导过水闸水流均匀扩散,保
护两岸免受
冲刷;两岸护坡的作用是保护坡岸,防止水流冲刷。
闸室结构
6
闸室为设置闸孔及闸门以控制水流的水闸主体段。一般由闸底板、闸墩、
启闭机台、交通桥等结
构物所组成。在其上下游及左右两侧分别为进、出口
段及岸边联接建筑物。闸底板常采用水平底板式或溢
流堰式。对于设计挡水
位高于过流控制水位的水闸,常设置胸墙,以减小闸门高度。当胸墙较高时,可做成U形槽墙,并在槽内填土,以增强闸室的稳定性。为了适应上游水深
大且变幅大的过流要求,
减少单个闸门高度,有时可将胸墙做成活动的,也
就是设置上下双层闸门。
闸室布置包括选择
各组成结构物的型式和尺寸,并确定其相对位置等(见
开敞式水闸、闸墩、闸底板、启闭机台)。闸门位
置的确定,要综合考虑闸室
的稳定性、地基反力的分布状态、闸门型式和启闭要求以及启闭机台、交通<
br>桥的合理布置等因素,以节省工程投资,并有利于运用管理。闸室要进行整
体稳定性、地基承载能
力以及结构内力强度的核算。闸室的内力及强度核算
一般将其分解为底板、闸墩、胸墙、桥梁等若干结构
单元进行。实际上闸室
为一空间结构物,分解核算的结果只是近似的,但一般能满足设计要求。
底板
闸室底板的作用是承受上部荷载。防止水流冲刷,延长闸下渗径。底板
结构形式
最常见的是平地板,即宽顶堰。此外,还有采用低堰底板、箱式底
板、斜底板、反拱底板、钻孔灌注桩底
板等其他形式的。
平底板按其与闸墩的连接方式,分为整体式和分离式两种。
1.整体式平底板
闸室底板与闸墩一起浇筑,在结构上形成一个整体,称为整体式平底板。<
br>整体式平底板能够将上部桥梁、设备及闸墩的重量传递给地基,使地基应力
趋于均匀。整体式平底
板可用于地基条件较差的情况。
整体式平底板一般在1~3个闸室之间设一道永久变形缝,形成数孔一
联
的整体结构,以适应温度变化和地基不均匀沉降。
2.分离式平底板
分离式平底
板的两侧设置分缝,底板与闸墩在结构上互不传力。闸墩和
上部设备的重量通过闸墩传到地基,底板只起
防渗、防冲作用。
水闸底板型式
整体式(左);分离式(右)
闸墩、胸墙与闸门
1.闸墩
闸墩的结构型式应根据闸室结构抗滑稳定性和闸墩纵向刚度要求确定,
7
一般宜采用实体式。常用混凝土、少筋混凝土或浆砌块石筑成,闸墩的外形
轮廓设
计应满足过闸水流平顺、侧向收缩小、过流能力大的要求。上游墩头
可采用半圆形,以减小水流的进口损
失;下游墩头宜采用流线型,以利于水
流扩散。
墩顶高程一般指闸室胸墙或闸门挡水线上游闸
墩和岸墙的顶部高程,应
满足挡水和泄水两种运用情况的要求,并保证上部的桥梁既不妨碍泄水,又不受波浪影响。挡水时,闸顶高程不应低于水闸正常蓄水位(或最高挡水位)
加波浪计算高度与相应
安全超高值之和;泄水时,不应低于设计洪水位(或
校核洪水位)与相应安全超高值之和。
水闸安全超高下限值(单位:m)
水闸级别
运用情况
1
0.7
0.5
1.5
1.0
2
0.5
0.4
1.0
0.7
3
0.4
1.0
0.7
0.5
4、5
0.3
0.2
0.5
0.4
挡水时
正常蓄水位
最高挡水位
设计洪水位
校核洪水位
泄水时
闸墩的长度取决于上部结构布置和闸门的型式,一般
与底板等长或稍短
于底板,闸墩上、下游面常为铅直面;通常弧形闸门的闸墩长度比平面闸门
的
闸墩长。
闸墩厚度应满足稳定和强度要求,根据闸孔孔径、受力条件、结构构造
要求、闸门型
式和施工方法等确定。
2.胸墙
当水闸挡水高度较大时可设置胸墙来替代部分闸门高度。胸
墙常用钢筋
混凝土结构做成板式或梁板式,其顶部高程与边墩顶部高程相同,其底部高
程应不影
响闸孔过水。胸墙位置取决于闸门形式及其位置。
3.闸门
闸门的常见形式有平面闸门、弧形闸门。
闸门顶高一般应高出可能的最高蓄水位0.5m左右
。平面闸门中以直升
式平面闸门最为多见,它构造简单、加工运输和安装都较容易,可移出孔口
进行维修和养护,便于使用移动式启闭机和兼作检修闸门之用,闸墩长度也
较短。但启闭力较大,工作桥
较高,由于设置门槽,闸墩较厚且水流条件差。
弧形闸门在启闭时绕支铰转动,通常作用在闸门上的水压
力合力通过转动中
心,所以工作桥高度及启闭力较小。弧形闸门不需设门槽,所以闸墩可减薄,
且水流条件好。但因有较长的支臂,所需闸墩较长,闸门结构也较复杂。选
择闸门型式时,应根据运用要
求、闸孔跨度、工程造价等条件比较确定。
水闸与水坝
8
水坝
坝是指拦截江河渠道水流以抬高水位或调节流量的挡水建筑物。可形成
水库,抬
高水位、调节径流、集中水头,用于防洪、供水、灌溉、水力发电、
改善航运等。调整河势、保护岸床的
河道整治建筑物也称坝,如丁坝、顺坝
和潜坝等。
坝的类型
坝的类型很多,一般主
要按筑坝材料、结构性质、施工方法、防渗体形
式进行划分,但也有按工作状况和使用目的划分的。 <
br>按使用目的分为:为灌溉、发电、航运等蓄水、取水、拦沙及利用水库淤造
地、存储尾矿或粉煤灰
而修建的坝。
按筑坝材料分为混凝土坝、浆砌石坝、土石坝、草土坝、橡胶坝、钢坝和木
坝等
,其中混凝土坝和土石坝是常见的主要坝型。
1)混凝土坝和浆砌石坝按力学特点和结构特征又可分为
重力坝、拱坝和支
墩坝。混凝土坝中由浆砌石取代混凝土筑成的坝为浆砌石坝。
2)土石坝又称当地材料坝,分为土坝和堆石坝。坝体剖面为上窄下宽的梯
形。
优点
是就地取材,结构简单,抗震性能好,除干砌石坝外均可机械化施工,
对地形和地质条件适应性强。
缺点是一般需要在坝体外另设泄洪过流和施工导流设施。
按坝顶是否允许泄流分为溢流坝和非溢流坝。
按坝的高度分为高坝、中坝和低坝,对此各国标
准不一。中国规定坝高70
米以上为高坝,坝高30~70米为中坝,坝高30米以下为低坝。
9
水坝图例
水闸与坝的联系及区别
水闸和水坝同为水利枢纽的组成部分,在一水利枢纽工程中扮演不同的
角色,承担不同任务,互相补充
配合以发挥功效。
坝在枢纽中往往担任最重要的任务,是枢纽的主体,一般为挡水建筑物,
而
闸通常作为泄水建筑物,二者为堵与疏的关系。但功能上也可有所转化,
如溢流坝在挡水的同时还在某些
时刻充当过水建筑,而诸如挡水闸、挡潮闸
之流亦为挡水建筑物。
国内外著名水闸简介
1.金水闸
金水闸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建成于1935年3月。金水闸掌控着
上游的斧头湖、西凉湖、鲁湖。保障着咸宁沿江三县和江夏区的水安全。它
的主要任务是抽排涝水,现在
也有抽污水的任务。
从史料上看,金水闸——1935年3月建成于金水河下游禹观山(禹观山
就是现在的金口电排站,相传大禹治水曾路过金口,登临此山,俯视江河水
势。山以人系,得名禹观山
)。金水闸因排泄金水流域之水而故名。在上世
纪30年代是湖北省最大的排水闸,为民国时重点工程项
目,也有人说是国
民政府修建的中国最大的水利工程。耗资90万美元,2002年当地政府重新
修建的金水闸,耗资800万元人民币,耗资也比较接近。
据江夏水利局的有关文件记载,金水堤、
金水闸修建以前,每逢洪水,
江水就会出现倒灌,沿金水河而上,现在的范湖乡、法泗乡、马鞍山镇、河
垴乡以及临近的嘉鱼县和蒲圻市的部分地区几成一片泽国,几百万居民在洪
水的肆虐下背井离乡
,流离失所。鉴于此,蒋介石下决心修建了眼下这一在
当时称得上是巨大的水利工程。工程完工以后,洪
水沿金水河倒灌的现象被
彻底根绝,并且每逢涝灾,堤内的积水通过金水闸的几台巨型水泵被及时地排到长江中,自此,金水河两岸的黎民百姓避免了年复一年的洪涝之苦。
此闸酝酿于1924年秋
,竣工于1935年3月,历时11年。在中国的近
代水利史上,金水堤和金水闸都较为著名。
10
2.苏州河河口水闸
苏州河河口水闸位于外白渡桥东侧,系大型液压卧倒式翻板闸门, 也称
活动坝, 单孔净宽
103 m, 其规模目前居世界同类水闸之首。翻板闸门门叶
采用纵向悬臂梁结构,
由底轴旋转直接驱动, 使闸门孔口的宽度不再受梁高
的制约,
致使单扇闸门的宽度达百米之巨。1009 . 76m
的闸门平时横躺在黄
浦公园和俄罗斯领馆之间的水下, 就像是一块伏在水底的大型铰链, 可以从
0~ 90之间向东侧任意翻转并固定; 当潮汛来临需控制苏州河水位时,
就可
以通过自动装置将它翻立于水中。
该新型水闸既满足防御黄浦江苏州河口千年一遇高潮位
、双向挡水、启
闭灵活、施工期不断航等要求, 又满足结构物总体布置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符合苏州河河口景观规划要求; 同时又能施放人工瀑布, 呈现飞流直下的美
丽景观,
成为市中心旅游观光的又一大新景观。该门型的关键技术全部由我
国自行开发,
研究成果是对挡水闸门设计的一种突破。
11
苏州河河口水闸
3.东斯海尔德挡潮闸
东斯海尔德挡潮闸是世界上最高和规模最大
的水中装配式水闸。位于荷
兰西部东斯海尔德河口,于1986年10月建成。该闸由三段组成,闸身净
长
3000m,连同两端坝体(海堤)全长4425m,跨越大海,被誉为海上长城。为
了潮水
能保持原来通道,不改变原生态平衡,保存原有鱼类、鸟类及海底生
物的生存条件,在施工期和建闸后对
上述状况都不能有所破坏,因此该闸采
用了整体预制,浮运就位,现场水中拼装及水下处理地基的方法。
此闸最高53m,主要由五大整体预制件构成:①闸墩最高38.75m,总重
1.8万t,因
底部为箱型,扣除浮力后,在水中浮运时起重力1万t;②梯形
箱型桥,长45m,重1200t;③闸
墩顶部结构高度不等,以调整墩顶在同一高程;
④上部箱式梁,断面为5m×3m,重1100t;⑤底
槛,A字形长约39m,重2500t。
全闸共63孔,采用平面闸门,43m长,5.9~11.9
m高,最大面积为511.7m2,
为世界之冠。这些闸门平时提起,只有当预报可能发生灾害性海潮时
才将闸
门关闭。这样既可挡潮以策安全,又不影响生态平衡。
东斯海尔德挡潮闸(East Scheldt Tide Lock)
此闸高,过闸流量大
,流速高达9ms,建造在海滩砂基上,不采用常用
的桩基,而采用了一种新颖的基础加固与保护技术,
即水下换基,振捣密实,
铺设特制的软体垫。此软体垫外层由土工织物及钢丝加固,内分三层为砂、小卵石及卵石,中间用土工织物隔开。在工厂预制,可卷在一个大滚筒上,
便于运至现场铺设。此外
为上下游护坦的防冲加固还采用了混凝土块加重防
冲垫、石块中填沥青构成的护坦以及石块加重沥青板等
软体垫。以上软基处
理均在水中进行,对增强地基承载力、控制沉陷变位、防止冲刷都很成功。
4.泰晤士河水闸
泰晤士水闸是为了阻止泰晤士河水位泛滥染指上游伦敦市中心,经过工程师反复讨论决定修建的。1974年大伦敦市政府开始兴建泰晤士河水闸。
1984年5月8日,
兴建10年之后当时耗资数亿英镑的泰晤士水闸终于建成,
由女王亲自主持落成仪式。
12
水闸修建在523米宽
的河面上,由11座大型防<
br>水桥墩把泰晤士河分割成
四个61米宽和两个31米宽
的可以通船的河道,以及四
个不能通船的河道。通过控
制一个或多个河道之间的
闸门可以减少朝向上游的
水量。
曾经饱受洪水困扰的
伦敦人在过去的25年里受
到了泰晤士河大型水闸的
保护
。然而,近年来全球气
候变暖引发的恶劣天气出
现频率提高,英国气象局表
示,由于海
平面的不断上升,
泰晤士河水闸在未来的利用率将越来越多。
英国气象局的希尔(AlexH
ill)表示,泰晤士河水闸在过去的25年内的
使用率不断提高,这看起来已经是一种趋势。全球气候
变化造成暴雨、水位
上涨、海平面不断提高,这些威胁不断升级。水闸的作用就越来越重要。
5.二江泄水闸
二江泄水闸是葛洲坝水利枢纽的主体建筑物之一,布置在二江中右
部及
原葛洲坝所在部位,共27孔,溢流前缘总长500.4m。它担负着枢纽的泄洪、
排沙和
控制通航发电水位的任务,直接影响枢纽的运行和安全。且因基础岩
石软弱、泄水时间长久、运用条件复
杂,使设计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增多。为
了达到运用期间的安全可靠,在资料数据的引用和选定方案方面都
做了较多
的分析研究和科学实验工作。
13
二江泄水闸
的主要作用有三点。其一,泄洪排沙,坝址以上长江流域集
水面积超100万平方公里,悬移质年输沙量
约5.2亿吨,多年年平均径流量
约4530亿立方米,三峡建成前的泄洪排沙量大;其二,起大江截流
时的分
流和二期导流作用;其三是在正常运行期间调整河势和控制水势。
泄水闸的特点:①泄
洪流量大,泄洪历时长;②闸址地质条件较差;③
抗磨损要求高;④运行条件复杂;⑤消能防冲要求高。
参考文献
【1】《中国水利百科全书》编辑委员会
.中国水利百科全书:中国水利水电
出版社,2006年 :900
【2】单程倩. 浅析水工建筑物中水闸的工作特点及类型[J].
农民致富之
友,2014,(14):281. [2017-09-14].
【3】左东启.中国土木建筑百科辞典.水利工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4】陈胜宏.水工建筑物.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4.350-352
【5】邓润德,蒋季铠. 葛洲坝水利枢纽二江泄水闸设计[J].
水利水电技术,
1981,(07):28-35. [2017-09-20].
DOI:.1981.07.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