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历史知识竞赛试题

萌到你眼炸
1000次浏览
2020年08月11日 20:50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天津中考成绩查询-黑龙江省会计管理局


趣味历史知识竞赛试题
考试时间:90分 满分:100分
一、简答题(每小题1分,共35分)
1.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相传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的大诗人屈原。他生活在当时的哪一国家?
2.三顾茅庐的历史故事发生于我国古代的哪一历史时期?
3.中国高等学府北京大学的前身是?
4.1937年12月至次年1月日军进行了惨绝人寰 的血腥大屠杀,遇难同胞达30万人以上。当时日军实
施如此暴行的地点在?
5.唱遍华夏大 地的歌曲《春天的故事》唱道:“„„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其
中的“一位老人 ”是指?
6.“初出茅庐”中的“茅庐”本意是指谁的住处?
7.“天兵来杀妖,全为穷乡 亲。打下南京城,就把田地分。”这首曾在安徽芜糊地区流传的歌谣反映的
历史事件是?
8. “开辟荆榛,千秋功业;驱逐荷虏,一代英雄。”此联称颂的英雄是?
9.清末爱国诗人丘逢甲在《春 愁》中写道:“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
年今日割台湾。” 与该诗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10.“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 军占领南京》)这首诗描绘的
战役是?
11、美国历史上曾经有过唯一的一位四次连任总统的著名人物,他是?
12、联合国的总部设在?
13、第一个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的欧洲航海家是?
14、如果你生活在唐代,明天就要参加科举考试,如熬夜看书打磕睡,你将可能用喝酒、抽烟、饮茶、
喝咖啡等哪种方法来提神?
15、四川地区出现的“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它出现于我国古代的哪一王朝?
16、拉丁美洲出现的第一个独立国家是哪个国家?
17、创造了“望、闻、问、切”的四诊 法,一直成为为中国传统医学的主要诊查手段的我国古代名医是?
18、提出“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的革命政党是?
19、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
20、中国革命在农村建立的第一个革命根据地是?
21、日本帝国主义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是在什么时间(答案要精确到日)?
22、世界上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是?
23、赵州桥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也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它的营造者是?
24.为了加速二战的结束, 1945年8月6日 广岛时间上午8时15分,美国向日本广岛市中心 投下了一
颗原子弹,爆炸中心温度达3000摄氏度以上,附近受害者瞬间蒸发。这颗原子弹名为? < br>25、指出鸦片“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 br>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的人是谁?
26、“为江南死国难者志哀!”“千古奇冤 ,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这首题词是谁写的?
27.“圆明两度昆明劫 ,鹤化千年未忍归。”(李大钊《圆明园故址》)“两度劫”发生在我国近代史
上的哪两次侵华战争中?
28. 请回答出澳门回归的日期
29、请指出我国古代的“四书”指什么?
30、我国古代认为天地万物都由五种元素构成,即“五行”。那么,请问“五行”究竟指哪五种元素?
31、我国的“五粮液”最早酿造在 哪个朝代?
32、今天的传统节日,像春节. 元宵节. 端午节. 中秋节等,在宋代都有了,宋代称春节为什么?
33、《四库全书》 是清代乾隆时由纪昀组织编纂的, 历时十年,共 79 000 多卷,36 000 多册,收入
古书 3 400 多种分哪四类?
34、在中国近代史学史上,有第一部较为 详尽较为系统的世界史地著作,开始在中国介绍有关世界史地
知识,这部著作叫什么?
35、元朝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 什么机构加以管理 ?
二、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65分)
1. 远古时期,传说神农氏“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 ”这反映了这一时期( )
A. 人们以采集经济为主 B. 社会经济属于渔猎阶段
C. 原始农业出现 D. 个体 小农经济的产生
2. 礼制规定,唯有皇帝才能用金缕玉衣。1973 年在河北省定县八角廊村 40 号汉墓出土了中山怀王刘
修的殓服——金缕玉衣。此人所处的历史时期是( )
A. 秦朝末年 B. 西汉初年 C. 汉武帝时期 D. 西汉末年
3.“事愈烦而天下愈乱,法愈滋而奸愈炽,兵马愈设而敌人愈多。 ”持这种观点的学派是( )
A.墨家 B.儒家 C.道家 D.法家
4. “„„秦堤牢固,工程精当 。闸水陡门三十六,劈湘铧嘴二千丈。有天平小大,溢洪流,调分量。湘漓
接,通汉壮„„” 。该词吟咏的水利工程是( )
A.芍陂 B.都江堰 C.灵 渠 D.郑国渠
5. 博鳌亚洲论坛是一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论坛,其永久会址位于我国的南海之滨小城博鳌。我国的疆 域
南至南海之滨最早可以追溯到( )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元朝
6. 2008 年 5 月 25 日载有上万件瓷器,制造时代跨越宋. 元. 明三个朝代的千古沉船“南海二号”
“浮”出水面。这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兴盛的又一个有力证据。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开通于( )
A.西汉 B.东汉 C.唐朝 D.宋朝
7. “他这一去就耗费了半生的光阴, 而且有许多年是在异国的牢笼里度过的。 但他回国时,带回了一
大堆传奇故事和一些写满奇怪文字的书稿, 以及一些令人感兴趣的货物, 比如葡萄种子。 ”
——引自梅夫•肯尼迪《考古的历史》
材料中的“他”是指( )
A.班超 B.甘英 C.张骞 D.鉴真
8. 班超出使西域,“都护班超遣甘英使大秦,抵条支。临大海欲度,而安息西界船人谓英曰: ‘海水广
大„„海中善使人思土恋慕,数有死亡者。 ’英闻之乃止。 ” 《后汉书》中的这段文字记载的“大
海”是指( )
A.里海 B.黑海 C.地中海 D.波斯湾
9. 武则天的诗《如意娘》 “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
诗中的石榴裙是指古代妇 女穿着的绣有石榴的裙子,取石榴多子的寓意。这种裙子在中原地区的出现
不早于( )
A.三国两晋南北朝 B.西汉 C.东汉 D.唐朝


10 .“起师北征,阙为流沟,通于商鲁之间,北属之沂,西属之济,以会晋公午于黄池。 ”这段话描绘
的是( )
A.勾践 B.伍子胥 C.夫差 D.阖闾
11. “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幕,挥汗成兩,家殷人足,趾高气扬。 ”这段文字主要反
映了战国时期的齐国 ( )
A.城镇人口的增长 B.手工业的发达 C.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D.都市商业的繁荣
12. “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变成“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反映出的本质是( )
A.诸侯国帮助周王室巩固统治 B.周天子把权力下放给诸侯
C.周天子失去天下共主的地位 D.周王室文化衰败军事落后
13.“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古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这是哪一派
别的思想( )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14. “普天之下,抟心揖志,器械一量,书同文字。 ”——(秦)《琅邪台刻石》其中的文字应该是( )
A.小篆 B.隶书 C.楷书 D.行书
15.汉武帝设置十三州刺史以监察地方,并将豪强大族“田宅逾制”作为重要的监察内容各 地财产
达300万钱的豪族被迁到长安附集中居住。这表明当时( )
A.政权的政治与经济支柱是豪强大族 B.政治权力与经济势力出现严重分离
C.抑制豪强是缓解土地兼并的重要措施 D.经济手段是巩固专制集权的主要方式
16. 北宋中期,“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其后,富者资稍衰,
不能 偿所负,争讼数起”。这表明交子( )
A.具有民间交易凭证功能 B.产生于民间的商业纠纷
C.提高了富商的社会地位 D.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17.据记载,清初实施海禁前,“市井贸易,咸有外国货物,民间行使多 以外国银钱,因而各省流行,所
在皆有”。这一记载表明当时( )
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 B.外来货币干扰了中国资本市场
C.自然经济受到进口货物的冲击 D.民间贸易发展冲击清廷的统治
18.明 朝有人描述在广东大庾岭所见:“盖北货过南者,悉皆金帛轻细之物;南货过北者,悉皆盐铁粗重
之类。 过南者月无百驮,过北者日有数千。”这表明当时( )
A.岭南经济发展程度高于北方 B.岭南是商人活动的主要地区
C.以物易物是商贸的主要方式 D.区域差异造成长途贸易兴盛
19.明后期松江人何良俊记述:“(正德)以前,百姓十一在官,十九在田„„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 三倍
于前矣。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谋生)者又十之二三也。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 br>已六七分去农。“据此可知( )
A.工商业的发展造成了农业的衰退
B.工商业的发展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变动
C.财富分配不均引起贫富分化加剧
D.无业游民增加促成了工商业的发展
20.右图是秦阳陵虎符,铜铸,中分为二,左右各有十二字
铭文: “甲兵之符,右在 ,左在阳陵。 ”将帅发兵时,
必须左. 右半符验合后方能生效。上文“右在”后的“ ”应是( )
A.皇帝 B.太尉 C.丞相 D.御史大夫
21.某班同学们评价秦始皇时,众说纷纭,有褒有贬,有对有错。你认为比较符合史实的观点有( )
①皇帝制的创立者 ②中央集权的正式创立者
③君主制的创立者 ④郡县制的正式创立者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④ D.①②④
22. 《汉书•食货志》 载: “汉兴, 接秦之弊, 诸侯并起, 民失作业而大饥谨。 凡米石五千,于
是约法省禁,轻田租十五而税一。 ”这段材料表明“轻田租”的直接原因是( )
A.阶级矛盾尖锐 B.生活动荡不安 C.经济破坏严重 D.封建统治不稳
23.孔子“三十而立” ,开始收徒讲学,如颜路. 曾点. 子路. 子贡. 颜渊等。连鲁大夫孟僖子其子孟
懿子和南宫敬叔来学礼, 可见孔子办学已声名遐迩。 私学的创设, 打破了 “_____”的传统,进
一步促进了学术文化的普及( )
A.学在官府 B.因材施教 C.苏湖教法 D.有教无类
24. 诸葛亮在“隆中对”中分析说: “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曹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
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曹操“克绍”的关键之役是( )
A.巨鹿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25.主父偃曾建议汉武帝: “愿陛下令诸侯推恩分子弟以地,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为其国,
必稍自弱矣。 ”这表明他提出此建议的真实目的是( )
A.主张推行分封制 B.缓和皇帝与诸侯王的矛盾
C.施恩于诸侯子弟收买人心 D.削弱诸侯王实力
2 6.汉武帝时期,某人父亲与他人斗殴,其子帮忙用木棍去打他人,不料却误伤其父。按照当时法律,殴
伤父亲是应处枭首的死罪。廷尉张汤请教董仲舒应如何处理。董仲舒认为:父子是最亲近的,听说
父亲与 人斗殴,儿子自然紧张,要拿木棍去救护父亲,至于误中父亲并非本意,应该无罪释放。该
段材料反映了 西汉( )
A.汉朝已经废除了严刑峻法 B.儒家伦理思想影响到法律
C.董仲舒开始推行判例审判制 D.汉武帝废除了同态复仇原则
27.汉武帝倡导“独尊儒术” ,后来,汉宣帝反对专任儒生时说: “汉家自有制度,霸王道杂之,奈何
纯任德教,用周政乎。 ”此处所谓“周政”主要是指周代的( )
A.分封制度 B.井田制度 C.宗法制度 D.礼乐制度
28、唐朝租庸调制规定农民可以纳绢或布代役,其中的“布”是指( )
A.丝织品 B.麻织品 C.棉织品 D.毛织品
29.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 “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此其所以为得
也。 ”这句话指的是( )
A.推行分封制 B.设立郡县制 C.废除郡县制 D.废除行省制
30.按唐朝制度,中男(l6 岁以上至 21 岁的男子)不服兵役,成男(22 岁以上的男子) 才服兵役,而官员
封德彝却向太宗提出中男应服役的建议,但魏征指出这是竭泽而渔的做法,坚决不同意 。此提议最
终没有通过。据此可知,当时魏征供职于( )
A.尚书省 B.中书省 C.兵部 D.门下省
31.在 16 世纪中期, 一位葡萄牙作者将其在广州所见所闻记录下来, 出版了 《中国见闻录》 ,其中
有一段记载说: “皇帝在省城里成立了一所学校,由政府负担经费, 负责审核的官员命令所有成绩
优异的学生集合到省城,详细询问每一位学生有关法律等的相关问题。 ”作者的这段文字最可能描
述的是( )
A.科举考试 B.官僚体系 C.社会组织 D.律令邢狱


32.假设你是唐太宗时的一名中书令, 为挫败突厥贵族对内地的侵扰, 起草了一份关于如何出兵防御的
诏令,接下来你将( )
A.交唐太宗定夺 B.交兵部出兵攻击 C.交门下省审议 D.交内阁裁定处理
33. 据《洛阳伽蓝记》记载: “出西阳门外四里,御道南有洛阳大市,周回八里” ,这一地区“多诸
工商货殖之民。千金比屋,层楼对出,重门启扇,阁道交通,迭相临望” 。上述材料表明( )
A.魏晋时期,战乱未波及洛阳城 B.十六国时期,商品经济有发展
C.北魏迁都后,洛阳商业又兴旺 D.南朝后期,江南经济超过北方
34. “将军三箭定天山,壮士长歌入汉关。 ”说的是薛仁贵在 这场战争中三箭射死对方三个挑战将领,
对方威服,十三万人投降后被杀,此次战争的对手是哪个民族( )
A. 回纥 B. 突厥 C. 吐蕃 D. 契
35. “六字炳千秋,十四县民命食天,尽是此公赐予;万流归一汇,八百里青城沃野,都从太守得来” ,
此对联中的“太守”是指( )
A.郑国 B.苏轼 C.李冰 D.欧阳修
36.北宋时期一个少数民族政权的疆域“东尽黄河,西界玉门,南接萧关(宁夏固原) ,北控大漠,地
方万余里” 。这个少数民族政权是( )
A.西夏 B.辽 C.金 D.吐蕃
37.宋太祖曾说: “朕选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蕃(节度使辖区) ,即使他们都贪浊,也不及武臣
一人为害之大。 ”为此,宋太祖采取的最重要措施是( )
A.派文臣做知州 B. 设“三衙” ,收精兵
C.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 D. “强干弱枝,守内虚外”
38.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宋代都城多见“当街列床凳,堆垛冰雪”出售 凉食盒专向客商出租铺席茅舍
等现象。这反映了( )
A.生活习俗改变 B.经商方式不受限制 C.官府鼓励经商 D.城市商业功能加
39. “时方镇阙 守帅,稍命文臣权之,又置转运史,通判,为之条禁,文薄渐为精密,由是利归公上而
外权削矣。 ”其实质目的是( )
A 削弱朝中大将兵权 B 加强皇权
C 防止藩镇割据 D 使地方上的军. 政. 财三权
40. (宋太祖)因谓(赵)普曰: “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纵
皆贪,亦未及武臣一人也。 ”宋太祖据此思想所采取的措施是( )
A 削弱节度使的实权 B 杯酒释兵权
C 设置转运使 D 派遣文官担任知州
41. 1856 年“石达开 增援西征军,在鄱阳湖打败了湘军水师,进军江西,迅速占领许多州县。至此,太
平天国夺取了清朝的半 壁江山,太平天国进入全盛时期。”下列对“太平天国夺取了清朝的半壁江
山”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占领了清朝的一半左右的领土
B.占领了清朝的中心区域——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C.占领了清朝长江中下游流域,其经济地位重要
D.占领的整个长江流域占一半左右的领土又是经济中心
42.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中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 1514 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 325
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
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这场战争是指(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
43. “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 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臣
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后人将这 一思想归纳为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这一思想出自思想家( )
A.李贽 B.黄宗羲 C.王夫之 D.顾炎武
44. 某国的“公使被委派到世界的那一边(中国 ),站在树底下,手里拿着筐子,等着接他333、在树上
的伙伴所摇撼下来的果子。 甚至他还接到训令, 万一树上的人和果园的主人发生纠纷,他应当出
来调停”。这段语言形象地描述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 )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俄国
45. 美国汉学家卜德 在《中国思想西入考》一书中认为科举是“中国赠予西方的最珍贵的知识礼物”。
有学者称之为中国的第 五大发明。科举考试制度到了明朝已发展完备,共分四级。下边排列的四级
考试哪项正确?( )
A.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B.乡试──会试──院试──殿试
C.乡试──院试──会试──殿试 D.院试──会试──乡试──殿试
46. 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说:“兴银行。倘有百万家财者„„ 或三. 四富民共请立,或一人请立,均
无不可”. “准富者请人雇工,不得买奴,贻笑外邦。”这表明他 ( )
A.维护平均主义的分配方案 B.反映了农民阶级的愿望
C.提倡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D.停留于中国古代的落后思想
47. 有“冲冠 一怒为红颜”的真情实感;又有爱江山甚于爱美人的残暴与贪婪;他反复无常,言而无信,
仕明叛明,联 闯破闯,降清反清„„人生之善与恶,无一不在他身上进发。此人是( )
A. 郑成功 B. 葛尔丹 C. 吴三桂 D. 尚之信
48. 道光三十年(1850 年),林则徐对关心国事的年青人说: “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吾老矣,君
等当见之。”以下能证明林则徐预见的史实是( )
①侵吞中国 150 多万平方公里领土 ②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了辽东半岛
③统帅八国联军镇压了义和团运动 ④支持袁世凯篡夺了辛亥革命果实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9. 1367 年,朱元璋发 布北伐檄文;“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拯生民于涂炭,复
汉官之威仪;一凡百姓臣 民,归我者永安于中华,背我者,自窜于塞外。如蒙古. 色目,虽非中华
之种类,然同生天地之间,有 能知礼仪,愿为臣民者,与华夏之人抚养无异。”这段材料反映了朱
元璋( )
①以恢复汉族统治为号召 ②以恢复封建礼仪纲常为己任
③淡化民族差异,瓦解元朝势力 ④已从农民起义领袖蜕变为封建阶级的代理人
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50. 1876 年葛元煦 《游户杂记》所言:“向称天下繁华有四镇,曰朱仙,曰佛山,曰汉口,曰景德。自
香港兴而四镇逊焉, 自上海兴而香港又逊焉。”上海兴是在下列那次战争之后 ( )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中日甲午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51. 鸦片战争后,李鸿章对中国时局的看法是:“我朝处数千年未有之奇局”“此三千年一大变局也”。
这里 的“奇局”. “大变局”应指 ( )
A.资本主义征服世界的历史潮流 B.列强侵略中国,导致中国社会巨变
C.太平天国波澜壮阔的革命形势 D.中国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化


52. 国学大师章太炎做了一首唱词:“地狱沉沉二百年,忽遇天王洪秀全;满人逃往热河边, 曾国藩来
做汉奸„„”他对洪. 曾两人的历史评价不同,乃是着眼于( )
A.阶级上,洪代表农民阶级,曾代表地主阶级 B.民族上,洪排满革命,曾为满族效力
C.性别上,洪提倡男女平等,曾主张男尊女卑 D.学术上,洪破除旧迷信,曾尊孔扬孟
53. 1871 年,中日两国在琉球事件后谈判《中日修好条规》时,日本代表团坚决不同意清政府 在条约中
自称“中国”,要求只写“大清国”。清朝代表力拒:“我中华之称中国,自上古迄今,由来已 久,
即与各国立约,亦仅只约首书写大清国字样,其条款内容皆称中国,从无写改国号之例”。对中日< br>关于“中国”名称使用产生的争议,理解正确的是 ( )
①日本实际上不承认清朝政权代表中国
②中国政府在外交活动中首次使用“中国”这一名称,故不被日本接受
③清政府在外交活动中“大清国”和“中国”同时使用,法律意义相同
④清政府据理力争是捍卫了国家尊严的行动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③④ D.②④
54. 姚贤镐编《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1840—1895)》中指出, “今天( 甲午战争后),随便走进
哪一家农户,人们都可以看到,曾经是不可缺少的纺车,都蒙上了尘土,被人遗 忘了„„一捆捆机器
轧的孟买棉纱似乎使人注意到手纺车已经不合时宜了。” 材料所述现象反映的实质是( )
A.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B.孟买棉纱质地优良 C.手摇纺车效率低下 D.民族工业举步维艰
55. 辛亥革命爆发后, 美国某报报道: “ 如果中国成功地按美国政府的模式建立起一个联邦共和国,
由在欧美留学过的具有西方观念的人任领导, 日本将不再是东方最西化的国家。 ”此后建立的中华
民国临时政府与该报道的设想相符的是( )
A.临时政府基本按照美国政体原则构架 B.革命成功后建立了一个联邦共和国
C.中国超过日本成为亚洲最西化的国家 D.民国临时大总统都有西方民主观念
56. 孙中山先生说过:“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孙中山之所以受到人民的爱 戴,
也就是顺应了世界历史的大潮流,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他顺应的是当时世界的( )
A.政治民主化潮流 B.民族主义潮流 C.社会主义潮流 D.经济全球化潮流
57. 1912 年 2 月孙中山认为“帝制从此不存于中华之内,民国的目的亦已达到” 。孙中山得到这一结
论的直接依据是( )
A.武昌起义的胜利 B.中华民国的成立 C.宣统帝下诏退位 D.《临时约法》颁布
58. 据《军政》杂志载: “晴天霹雳太行山,万里阴霾一鼓收。英帅朱彭筹此役,意扶危局定神州。 ”
文中“此役”指的是( )
A.平型关大捷 B.台儿庄大捷 C.百团大战 D.淮海战役
59.最早论述“望、闻、问、切”四诊法,成为中医临床医学经典的医学著作是( )
A.《黄帝内经》 B.《伤寒杂病论》 C.《千金方》 D.《本草纲目》
60.当今世界最成功的区域一体化组织非欧盟莫属,她起步于煤钢共同体的建立, 发展于欧洲经济共同体,
再到欧洲联盟。从发端来看,以下哪一因素起了关键作用( )
A.美国力促西欧联盟 B.法德政治家远见卓识
C.苏联咄咄逼人的威胁 D.英法德三驾马车内联
61、从西周“溥天之下,莫非王土”到战国商鞅“废井田,开阡陌”,直接反映了( )
A.分封制的瓦解 B.封建王权的强化 C.土地所有制的变化 D.上层建筑的变化

62、美国学者卡拉贝尔在《被选中的》一书中追溯了美国精英大学百年来招生录取政策的变迁。他写道 :
“(这些)招生方法,在今天看来,体现着典型的美国精神:机会平等(不因出身、财富等不同而被歧视)、贤能主义(meritocracy,众人皆因自身的才能和成就而获得地位和声望,实现向上的 社
会流动)。”从中国人的视角来看,这种“美国精神”最接近先秦的( )
A.墨家 B.道家 C.儒家 D.法家
63、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 中说:“在此以后,外国渗透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
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 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
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依附地 位。” 要研究这一状况产生的原因,应首选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64、《礼记》中 记述了这样一段文字:“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
人世及以为礼。” 这段文字中的“大道”是指
①禅让制 ②世袭制 ③公有制 ④私有制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65、张岂之在《中国历史十五讲》中说:“宋代,择偶标准不像以前那样重门阀,而看重金 榜题名之人;
比较计较婚姻关系的物质财富,富商娶宗室女的现象司空见惯。”材料反映出宋代婚聘变化 的原因
有①科举制度盛行 ②商品经济的发展 ③理学的兴起 ④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三、历史谜语(每小题1分,共10分)
1、黑孩儿(打一先秦历史人物)
2、 冤案真相(打一先秦历史人物)
3、身体好才能工作好(打一历史人物)
4、持久和平(猜一古代地名)
5、宝玉求婚(猜美国一总统)
6、爷爷打冲锋(猜一历史人物)
7、孔雀收屏(猜一历史人物)
8、只会打仗的皇帝(猜一皇帝称号)
9、百年古屋(打一近现代作家:)
10、说尽心中无限事(打一清朝皇帝)

西亚斯-排球赛新闻稿


请示报告-工程造价实习周记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预备党员发言稿


朝鲜族的资料-抚州市卫生局


书香门第打一字-咬文嚼字教案


感动的作文600字-党政机关


精英教育-衣食住行


马鞍山二中-中考查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