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山西医科大学专科-没关系用英语怎么说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单元概述】
☆朝代更替!!
<一>农业生产体系形成。
1、原始农业产生后,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农作物种植
呈现明显的地域性差异。(南稻北粟)
☆2、以种植业为主成为中国古代农业的一大特色。
耕作方式经历了由刀耕火种向精
耕细作、大规模简单协作
向个体农耕的转变。(生产工具、耕作技术、方式、水利设施)
<二>中国古代土地制度。
经历了由原始社会土地归氏族公社所有→奴隶社会
土地
名义上国家所有实际上贵族占有(井田制)→封建社会土地私
有的转变,最终形成以地主土
地私有为主的多种土地所有制并
存。
<三>南宋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完成→文化重心的南
移
<四>中国古代手工业
1、在规模、技术上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尤其是冶炼
(青
铜→冶铁)、纺织(丝织→棉纺织、衣被天下)、陶瓷制造
业(制陶→制瓷);
2、同时还形成了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
并存的手工业经营方式,私营手工业逐渐取代
官营手工业,在
明清时期占据主导地位。
<五>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
1、经历了
从商周时期的兴起、春秋战国至隋唐时期的发
展、宋元的繁荣和明清的鼎盛等四个阶段。
2、表现在商业运行、“市”的发展、活跃的商人、商业
大都会的出现和货币的演变等内容。
3、形成以国内商业为主,对外贸易为辅的商业格局
4、重农抑商政策长期推行;
<六>明清时期的经济呈现传统农耕文明的高度发展和先进生
产方式(资本主义萌芽)发
展缓慢交织的特点。(重农抑商、
“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
第1课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
【课标要求】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①从刀耕火种
到精耕细作↓
②土地制度③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知识线索】
一、农业的起源
1、起源:采集→种植
2、格局:南稻北粟
3、产业: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五谷、六畜)
二、农业的发展
<一>生产工具的革新(刀耕火种→铁器牛耕)
时间 生产工具 认识 影响
牛力耕田
石斧
_____、石铲、木
刀耕火种
________
是主要借用________和不断
原始
耒、骨耜、石镰等
耕作方式之一;改良生产工具、生产技
社会
精耕细作
的农工具简单
术,使_________
耒、耜仍是重要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
商周
青铜农具、耒、耜
工具 是古代中国农业经济
铁农具 牛耕
提高了农业生
_______、______
春秋
产效率,促进
战国
精耕细作
<二>农耕技术的发展
1、春秋后期,牛耕开始出现。
2、西汉中期以后,发明了犁壁;牛耕得到广泛推广;
★
的特点之一
节省了劳动力,
★3、唐代,在长江下游一带已经出现了曲辕犁。曲辕犁的发
明,是自汉代以后农具改革的又一次突破。它的出现
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
<三>灌溉工具进步(依靠自然力)
1、 曹魏:翻车
2、
唐代:筒车
<四>水利设施的完善
1、水利建设
(1
)春秋战国:芍陂、郑国渠、都江堰(成都平原,秦国李
冰父子,“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
之天府”)
(2)西汉:漕渠、白渠
2、治理黄河(影响朝廷财政收入、人民生活、政治稳定)
(1)从汉代起,政府组织大规模的治河工程
王景:河、汴分治又统筹兼顾(“王景治河,千载无患”)
3、具有地方特色的水利工程:
(西汉)西域坎儿井(引地下潜流,实现地表灌溉的暗渠工程)
★<五>耕作方式的进步(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
1、商周时期:千耦其耘
(1)特点:多采用大规模简单协作方式进行农业生产
(2)原因:当时使用的农具简陋(生产力水平低下)
2、春秋时期:小农经济(自然经济个体农耕自耕农经济)↓
思考:分析在中国古代影响小农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金
榜P63 左3)
答:(1)有利因素:
①工具的改进。铁犁牛耕的普及,生产技术的提高,促进了小
农经济的发展。
②小农经济之下,农民不同程度地拥有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
拥有一定的生产自主权,能支配一
部分劳动产品,具有生产积
极性。
③小农经济规模小,为了增加收入,农民努力提高耕作技术
,
尽可能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促进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
④明智的统治者为保证政府的收入大都采取重农政策。
(2)不利因素:(天灾、人祸)
①小农经济规模小、条件简陋,缺乏必要的积累和储备能力,
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十分薄弱。
②由于小农经济规模小和条件简陋,加之封建剥削的沉重,农
业始终维持着简单
再生产,顽固地保持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形态。
③历代封建王朝的后期,随着统治的腐朽,
每遇灾荒疾疫,多
数农民家庭就会陷于破产,大规模的农民战争酝酿、爆发。
(1)原因:①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的进步②私有土地的出现
(2)特点:①以家庭为单位②
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③“男耕
女织”④自给自足(“足”并非富足,而是指只能满足自家生
活的
需要和交纳赋税,但很少进行商品交换。事实上,封建制
度下的农民生活非常艰苦。)
思考: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基本经济模式是什么?如何认识这
种经济模式的特点和影响?
答:(1)小农经济(自耕农经济)
(2)特点:(BookP5)
①分散性: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一家一户分散经营。(不
利于商业发展)
②封闭性: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结合,男耕女织,自给自足,除
盐铁外,一般不外求。
③落后性:小农经济的狭小生产规模和简单的性别分工,很难
扩大再生产。
<
br>④脆弱性:自耕农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统治者的过
分剥削压榨和天灾战乱都容易导致其
破产。
⑤保守性:相对简单的生产工具,长期不变的生产技术和容易
满足的社会心理状态。
(3)影响:(对农民、国家、历史)
(金榜P63 左2)
①积极影响:
a:自给自足,生产积极性高,推动中国精耕细
作农业的发展,是推动中国古代经济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
因
素。b:在封建社会形成和发展时期,基本上适应了生产力发
展的基本要求,有利于经济发展
和社会进步。
②消极影响:a:小农经济的分散性、封闭性、保守性等弱点,
导致人们具有“安土重迁”↓思想,阻碍了社会分工和商品经
济的发展,特别是在明清时期阻碍了资本主
义萌芽的发展。b:
自然经济是封建制度存在的基础,它的牢固存在,是中国封建
社会发展缓慢
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
(3)影响:
①积极:
经济: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
政治:保障国家赋税徭役,巩固国家政权,有利于社会稳定
②消极:
政治:维护封建制度,导致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
经济:难以扩大再生产,阻碍了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文化:强化安土重迁思想,具有保守性
思考:归纳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金榜P63 左4)
答:(1)历史地位:中国是独立发展、自成体系的世界农业起
源中心之一。
(2)
生产形式: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形态
的基础,也是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是
推动精耕细作
技术发展的主要动力。
☆(3)生产结构:种植业和家畜饲养业相结合,以种植
业为主,
家畜饲养业为辅。
☆(4)耕作方式:用牛耕田,不断改良生产工具
和生产技术,
重视水利的兴修,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也是
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
基本特点。
(5)土地制度:封建土地国有制、地主土地所有制和农民土地
所有制并存,地主
土地所有制是最主要的形式。
☆(6)经营方式:“男耕女织”,由于土地私有制以及土地兼并、买卖现象的大量存在,农民多采用租佃式的经营方式。
【知识导图】
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
生产工具
水利设施
经营方式
【名词解释】
借用牛耕和不断改良
精耕细
作的生
产模式
“男耕女织”式的
小农经济
生产工具、生产技术
精耕细作:精
耕细作是现代人对中国传统农业精华的一种概
括,指的是传统农业的一个
综合技术体系
,包括改善农业环境、
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土地生产率的一系列技术措施。精耕细作的
基本要求是
在
遵守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以争取高产
。精耕细
作是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特点,也是中国
古代农业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关键因素。
千耦其耘:千对农人在耕地。千耦:耦,二人并耕;千,概数,
言其多。耘:除田间杂草。
自然经济
简单地讲就是自给自足的经济,没有商品交换,早在
原始社会就产生了; <
br>小农经济
也可以说是自然经济,也可以说是自耕农经济,小
农经济并不完全等同于自然经
济,小农经济强调以家庭为生
产生活单位,而自然经济主要与商品经济相对,小农经济产
生于春
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的背景下。
自耕农经济
自己拥有小块土地,从事个体生产
,劳动所得归自
己支配。它只承担国家的租赋徭役,而不向地主交纳地租。
安土重迁:土:乡土;重:看得重,不轻易。安于本乡本土,
不愿轻易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