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
今年清明节放假安排-英寸的换算
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txt看一个人的的心术,要看他的眼神;看一个人的身价,要看他的对<
br>手;看一个人的底牌,要看他的朋友。明天是世上增值最快的一块土地,因它充满了希望。
识归纳
一、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 1 .生产工具的进步 (1)
夏商周时期,使用的农具绝大部
分是木、石和骨、蚌所制,仅有极少量青铜农具。 (2)
春秋时期,铁农具开始出现。 (3)
战
国时期,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铁器时代的到来,标志着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 (4)
曹魏
马
知识归纳
一、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
1.生产工具的进步
(1)夏商周时期,使用的农具绝大部分是木、石和骨、蚌所制,仅有极少量青铜农具。
(2)春秋时期,铁农具开始出现。
(3)战国时期,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铁器时代的到来,标志着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
(4)曹魏马钧创制了先进的灌溉工具翻车,水碓、水磨等广泛用于谷物加工。
(5)唐朝创制了灌溉工具筒车,出现了曲辕犁。
2.兴修水利
(1)原始社会后期,大禹治水。
(2)夏商周时期,农田水利有较大发展。
(3)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地区用桔槔来灌溉农田;春秋时楚相孙叔敖修建芍陂;战
国时秦
国蜀守李冰修建都江堰;水工郑国修建郑国渠。
(4)秦朝时兴修灵渠,沟通了湘水和离水。
(5)隋朝时,开通了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连成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6)唐朝设专职官员管理水利事业,兴修的水利工程仅江南就超过六朝的总和。
(7)元朝政府先后修治、开凿了会通河和通惠河,将几大水系贯通起来。
关键提示
兴修水利的功用主要有三:用于农田灌溉;减轻洪涝灾害;解决交通运输困难。
3.农作物品种的引进及推广
(1)商周时期,后来习称的“五谷”都已种植。
(2)唐朝时,农作物品种增多。
(3)明朝时,棉花种植由江南推向江北;由国外引进高产农作物新品种玉米和甘薯。
(4)清朝前期,棉花、蚕桑、茶叶、油料等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
跟踪思考
明清时高产农作物的引进有何意义?
4.生产技术提高和经验积累
(1)商周时期,人们懂得施用粪肥、草木灰和绿肥等。
(2)北魏贾思勰的《齐
民要术》,系统地总结了6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农牧业的生产
经验,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
(3)明朝后期徐光启的《农政全书》,综合介绍了我国传统农学成就,建立了一个
比较完
整的农学体系,还介绍了欧洲先进的水利技术和工具。
关键提示
农书是农学理论著作,是对农业生产技术和经验的总结。它既属于农业的范畴,也属于
科学技术的范畴。
跟踪思考
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状况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二、中国近代农业的状况
1.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势力的侵
入,促使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加
剧了中国农民的破产。
2.第二次
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和经济建设,把农业生产放
在第一位,开展互助合
作,兴修水利,开垦荒地,农业生产发展了。
3.抗战时期,日占区大量土地被日军使用,
并低价收购农产品,使农村粮荒普遍,饿殍满地。
国民政府在农业上采取“粮食征购”“征借”等手段,
加重对农民的剥削,造成农村经济的衰
败。中共在陕甘宁边区开展大生产运动,南泥湾等地开荒成绩显著
。
4.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发动内战,大肆征购军粮和拉夫,造成田地荒
芜,人口外流。美国
向中国大量倾销农产品,也严重打击了中国农业。这时期农业生产衰退,粮荒严重。
跟踪思考
中国近代农业遭到破坏的原因主要有哪些方面?
三、新中国农业的发展
1.建国初期农业的恢复
(1)1950~1952年,我国开展土地改革运动,彻底废除了在我国延续数千年的封建剥削
的土地
制度。农村生产力得到解放,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国家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2)
土地改革以后,引导农民开展互助合作运动,大规模地兴修水利,发展生产。到1952
年,农业生产得
到恢复和发展。
跟踪思考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农业迅速恢复和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2.农业合作化道路
从1953年起,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从农业互助组、初级农业合作社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由低级向高级发展,走向社会主义道路。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高潮。
到
1956年,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个体农业经济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经济。
3.“一五”计划时的农业
1957年,农业生产任务按计划完成。因受自然灾害影响,粮棉等增产有限。
4.农村的人民公社化运动
1958年8月,北戴河会议上通过在农村建
立人民公社的决议,认为这是指导农民加速社
会主义建设,提前建成社会主义和逐步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
好的组织形式。人民公社化严重
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影响了他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农业生产遭到极
大破坏,农副产品
产量急剧下降。
关键提示
人民公社化运动从根本上说是生产关系的变革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不相适应。
5.“文化大革命”时期
农业遭受严重破坏,农业产量长期停滞不前。
6.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国农村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发展乡镇企
业和非农产业,废除了“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旧体制。这就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
放了农村生产
力,推动了农业的发展。农村改革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
关键提示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质上是对生产关系的调整。
改革开放以来
,国家坚持把农业放在首位,农村经济得到全面振兴。粮棉产量稳步增加,
已跃居世界首位。与此同时,
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到1987年,产值已超过农业总产值。这就
为农村致富和逐步实现现代化,为促进
工业和整个经济的改革和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
跟踪思考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业发展经历了怎样的曲折历程?
四、中国历代土地制度和土地政策
1.西周的井田制
井田制是一种国有土地制度。周朝规定,一
切土地属于国王。周王把土地分赐给诸侯臣
下,受田者只能世代享用,不得转让与买卖,并要向周王交纳
一定的贡赋。那时耕地沟洫纵
横,如同井字,称为井田。奴隶主强迫奴隶在井田上集体耕种。
2.均田制
485年,北魏孝文帝采纳汉族谋臣建议,在不触动官僚地主土地的前提下,颁布均田令,
推行均田制。
隋唐时期,沿用北魏以来的均田制。
跟踪思考
井田制与均田制在实质上有何不同?
3.更名田
1669年,康熙帝宣布原来明朝藩王的土地,归现在耕种人所有,叫做“更名田”。
4.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
《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废除封建地主
阶级土地所有制,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
和“无处不均匀”的原则,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
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天朝田亩制度》
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
有制的强烈愿望。但它并
没有得到真正实行。
关键提示
太平天国的分田方案从本质上是否定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特点是绝对平均主义。
5.孙中山的“平均地权”
“平均地权”是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思想。主张
核定全国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革
命后因社会进步所增长的地价归国家所有,由国民共享,做到“
家给人足”。“平均地权”是
资本主义的土地纲领。
6.共产党的土地革命路线
1931年春,毛泽东总结土地革命的经验,制定出一条完整的土地革命路线。即依
靠贫农、
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7.抗日战争时期的土地政策
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
关键提示
减租减息并没有改变地主的土地所有权。
8.《中国土地法大纲》
194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决定在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制定了《
中国土
地法大纲》。大纲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9.《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950年夏,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农民阶级的土地所有制。这次土地改革实行保护富农经济的政策。通过这次土改,
在我国
延续了数千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了。
跟踪思考
近代以来,中国农民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各提出过哪些土地方案?
五、中国古代农民的赋役负担
1.中国古代农民的赋役负担内容
(1)以人口为依据的人头税和以人丁为依据的丁税。
(2)以户为依据的财产税,即调。
(3)以田亩为依据的土地税(田租)。
(4)以成年男子为依据的徭役、兵役和其他苛捐杂税。
2.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演变
(1)齐国“相地而衰征”和鲁国“初税亩
”:春秋时期,管仲在齐国进行改革,实行“相
地而衰征”,是指根据土地多少和田质好坏征收赋税,实
质上承认了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公
元前594年,鲁国的“初税亩”,国家法律规定把公田交给耕者,
“履亩而税”,即是承认了耕
者对所耕土地的私有权。
跟踪思考
“相地而衰征”和“初税亩”的相同作用是什么?
(2)编户制
度:两汉对百姓的管理,实行编户制度。那些被正式编入政府户籍的自耕农及
无爵位的地主、小官吏等,
称为编户齐民。编户齐民具有独立的身份,依据资产多少承担国
家的赋税和徭役、兵役,资产多的,要多
纳税。编户齐民对封建国家的义务有田租、算赋或
口赋(人口税)、徭役、兵役等。汉朝的田租较轻,但
人口税和更赋(代役税)很重。
关键提示
编户制度既是一种户籍管理制度,又是一种赋役制度。
(3)租庸调制:唐朝在隋
朝的基础上,以轻徭薄赋的思想改革赋役制度,实行租庸调制。
租庸调制规定:成年男子每年向官府缴纳
一定量的谷物,叫做“租”;缴纳定量的绢或布,叫
做“调”;服徭役的期限内,不去服役的可以缴纳绢
或布代役,叫做“庸”。唐朝的庸不再有
年龄限制。租庸调制使农民的生产时间较有保证,赋役负担相对
减轻,政府的赋税收入有了
保障。
(4)两税法:780年,唐德宗接受
宰相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两税法规定:由中央政
府确定总的税额,分配到各地征收;户不分主客,
以当时的居住地,编人户籍;每户按资产
交纳户税,按亩交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
役、杂税;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
两税法的作用:①使唐朝中期以来极端混
乱的税制得到统一,在一定时期内,保证了国
家的财政税收。②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役制度
,表明封建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
制有所放松。③两税法规定贵族、官僚、商人都要交税,这就扩大了税源
,增加了政府的财
政收入,也相对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这是我国封建社会赋税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和进步
。
跟踪思考
租庸调制和两税法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5)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北宋王安石变法时推行。募役法规定,政府向应服役而
不愿服
役的人户,按贫富等级收取免役钱,雇人服役;不服役的官僚、地主也要出钱。这就减轻了
农民的差役负担,保证了生产时间。方田均税法规定,政府重新丈量土地,核实每户占有土
地的数量,
按照土地的多少和肥瘠收取赋税,官僚、地主不得例外。这就增加了封建国家的
田赋收入。
(6)一条鞭法:1581年,明朝内阁首辅张居正,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一条鞭法将原来<
br>的田赋、徭役、杂税“并为一条”,折成银两,把从前按户、丁征收的役银,分摊在田亩上,
按人
丁和田亩的多寡来分担。一条鞭法是我国赋役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它相对减轻了农民
负担,同时说明农
民对封建国家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赋役征银的办法,适应了商品经济发
展的需要,促进了货币地租的发
展,有利于农业商品化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增长。
关键提示
一条鞭法让田亩分担了户、丁的役银,并没有免除丁银。
(7)摊丁入亩:171
2年,清政府规定以康熙五十年的人丁数,作为征收丁税的固定丁数,
以后“滋生人丁,永不加赋”。雍
正帝时又推行摊丁入亩的办法,把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
收统一的地丁银。这样,汉唐以来长期实行的
人头税废除了,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进
一步松弛,隐蔽人口的现象也逐渐减少。摊丁入亩对我国人
口增长和社会经济发展有重要意
义。
跟踪思考
中国古代赋役制度改革方案中,哪些有利于减轻对农民的人身束缚?
六、当代中国的“三农”问题
所谓“三农”,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
个问题。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
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
1.农村问题
目前突出表现在户籍制度改革和
农村经济发展问题上。以往的户籍制度将城乡予以二元
分割,形成了城乡之间经济发展、文化水平的较大
差异。这种户籍制度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
形成的,与目前的市场经济体制已不适应。户籍制度改革势在必
行,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解
放农村富余劳动力。但户籍制度改革以后,解放了的富余劳动力如果得不到合
理的安置和疏
导,形成的移民潮会给社会治安造成相当大的压力。因此,加快城镇化进程是消除城乡二元
对立、改革户籍制度的必要的配套措施。
2.农业问题
主要是农业产业化的问题,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市场配置资源的经济形态。
目前农业的购销体
制不畅是农业不能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中国目前出现的粮食供过于
求,价格低迷不是一个长期现象
,而是一个阶段性问题。中国农业目前基本上属于自给自足
的小农经济,没有形成规模经济。中国应在转
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同时,通过加快农业机械
化,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抛弃小农经济的自给自足,以适
应“人世”的新形势。
3.农民问题
可以分为素质、减负和
增收问题。农民素质问题,主要是指文化素质。提高农民素质是
富民强国的重要举措。农民问题的另一个
重大问题是减负问题,农民负担重直接影响农民收
入的增加。农民负担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政府改革力度
不够。因此,减轻农民负担首先应考
虑加大力度进行机构调整。农民收入问题是近几年来“三农”问题的
突出焦点。这几年农民
收入增长缓慢,突出的原因是农民来自农业方面的收入增长缓慢,这主要是因为城
镇化进程
滞后,城乡人口分配不合理,城市消费群体比重较低。解决这个问题,特别要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
思维拓展
拓展1:中国封建社会的土地兼并问题
(1)土地兼并的根源:土地兼并的根本原
因在于封建土地私有制和土地买卖制度的存在。
在封建社会,由于封建土地占有关系不固定,加之土地买
卖盛行,必然导致土地兼并现象的
出现。
(2)土地兼并的影响:政治上
,直接导致国家财政收入的减少,加剧社会的贫富悬殊,阶
级矛盾尖锐,农民起义爆发,使一些王朝走向
灭亡。经济上,对农民来讲,造成普遍贫困,
使之无力购买手工业品;对地主来讲,封建地租重,使其更
乐于买田置地,影响手工业扩大
再生产,阻碍资本主义萌芽。
(3)封建
政府对土地兼并的限制及作用:土地兼并与封建政府有直接的利害冲突,两者的
矛盾在于争夺财源,因而
历代王朝都采取过抑制兼并的措施。如王莽的王田制、隋唐的均田
制、王安石的方田均税法等。这些措施
虽能暂时起到一定作用,但由于不能触动封建土地私
有制,因而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农民阶级通过起
义的方式,进行均田免粮,来解决土地
兼并问题,但由于自身的局限性,也不能成功。
拓展2:小农经济为什么能够长期存在与发展
小
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
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
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
模式。
小农经济下的农民,不同程度地拥有一定的土地、农具、耕畜等生产资料,具有生产的
积极性。他们的经
营规模小,生产条件简陋,缺乏必要的积累和储备能力,但却具有顽强的
生命力。为了求得生存,他们在
有限的土地上,努力提高耕作技术,尤其注重改良土壤和施
肥,使地力长期保持而不必休耕,尽可能提高
单位面积产量。
小农经济是封建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它的兴衰,关系到封建
经济的繁荣和封建政
权的安危。历代明智的封建统治者,都采取重农政策,注意减轻农民的负担,扶植小
农经济。
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加强了农民与市场的联系。与市场相联系
的农民家庭手
工业,如棉纺、丝织、制茶等也得到发展。
拓展3:中国古代减轻农民负担的重大举措
(1)汉初休养生息政策,将田租减为十五税一,景帝时定田租为三十税一。
(2)东汉初,恢复西汉三十税一的田租制度。
(3)唐朝时,以轻徭薄赋的思想改革赋役制度,实行租庸调制。
(4)唐朝后期实行两税法,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所放松,也相对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5)王安石变法时实行募役法,这就减轻了农民的差役负担,保证了生产时间。
(6)明朝后期,实行一条鞭法,把从前按户、丁征收的役银,分摊在田亩上,按人丁和田
亩的多寡来分
担,相对减轻了农民负担。
(7)清初,推行摊丁人亩的办法,把丁税平均摊入田
赋中,征收统一的地丁银。人头税废
除了,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进一步松弛。
拓展4:农业在古代经济中的地位及统治者重视的原因
农业在古
代经济中的地位:农业是古代决定性的生产部门,由于农业生产的状况直接关
系到民之生计和国家的兴衰
存亡,因此历代统治者都把发展农业当作大事来抓,努力督促和
组织农业生产。如推广生产技术、兴修水
利、掌握农时、分配土地,并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农
民对土地的占有权,督促和鼓励农民努力生产等。中国
古代国家十分重视对农业的管理,如
隋唐以来的户部一直作为管理财政和农政的重要机构而存留。与此同
时,国家在经济政策上
一直奉行重农抑商的政策,即保证经济政策向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方面倾斜。
统治者重视农业的原因:①农业的发展有利于安定民生,从而有利于
稳定和巩固其统治
地位。②农业是国家富强、实力雄厚的源泉,又是国富力强的标志。③农业的发展,也
为手
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原料和市场。④农业也为战争提供了物质基础。如西汉武帝用兵匈奴,如
没有西汉前期农业的发展、钱粮的充足是不可想象的。
拓展5:建国后农业经济体制的调整
(1)土地改革
原因: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核心内容: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
有制,实行农民土
地所有制。结果:解放了生产力,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2)农业合作化
原因: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核心内容:把土
地等主要生产资料由私
有制变为公有制,并实行集体经营。结果: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力。
(3)人民公社化
原因;一些领导入主观认为农业合作化的规模
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越能促进经济的
发展。核心内容:提高公有化程度,扩大公有化规模。结果:严
重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
(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原因:党中央正确总结了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的经验教训,作出了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的
决策。核心内容;
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改变经营管理方式,实行分户经营、自负盈
亏等。结果:极大地调动了农民
的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高考链接
高考分析与教学建议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在我国古代和近现代都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党中央十分
重
视农业和农民问题。“三农”问题在当今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因此,本专题的内
容在专题复习阶段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农业和农民问题在近年的高考中也占有极
为重要的地位。无论是选择题还是非选择题,
这部分内容在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几率都是很高的。2000
年广东卷出了一道材料解析题;2001
年全国文综卷出了一道综合大题,同年广东、河南卷出了一道问
答题;2003年,全国卷及江
苏、上海卷中共有10余道选择题出自这一内容;2004年高考中,全
国卷和上海、江苏、广
东等卷中,涉及到“三农”问题的选择题有10余道,非选择题有3道。2005
年高考有多题
属于农业内容。全国文综卷二从水利的角度出了4道选择题。
农业问题既是一个历史学科内的问题,也是一个跨学科的热点问题。复习时应以历史学
科
为主线,附带将我国当代重视农业的发展、重视增加农民的收入、注意减轻农民的负担等
现实问题进行联
系。就历史学科而言,复习时应注意如下视角:
(1)历代农业发展的主要表现及对发展农业所采取的政策。
(2)土地问题是农
民问题的重要内容之一。要注意掌握历代统治阶级是如何解决农民的土
地问题的,采取的是何种土地政策
。可适当联系世界史上资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时采
取的土地政策,加强横向联系和学科内综合。
(3)农民的负担问题是农民问题的又一主要内容。要注意纵向把握中国历史上的农
民负担
(在古代主要是赋役负担)的情况,以及对农民负担的减轻和调整情况。
(4)重农政策是中国历代经济政策的重心。要注意理解中国历代推行重农政策的原因。
(5)要注意从中外联系的角度全方位聚焦“三农”问题。2004年高考就指向苏联的农业
政策这一内
容。要关注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中解决土地问题的相关内容。
释疑解惑
1.如何掌握古代经济发展的原因和表现
(1)古代经济发展的一般原因
①生产关系的调整,使经济政策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提高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
性,
因而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②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和平安定的社会环境为经济的发展
提供了有利条件。③生产技术的进步、水利的兴修和科学知识的积累,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④各民族、各
地区之间和中外之间的经济文化与技术交流,相互取长补短,有利于经济的发
展。⑤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需要说明的是,并不是每个朝代都全部具备这些条件,往往只
具备其中的某些条件。在分析古代某一时
期经济发展的原因时,要注意从这些方面去思考。
(2)古代经济发展的一般表现
古代经济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三个方面:
①农业方面: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耕作技术的提高,水利工程的兴修;农作物品种的
增多和新品种的引
进;粮食产量的提高等。②手工业方面;手工业部门的扩展,中国古代传
统的手工业部门主要有冶铁业、
纺织业、造纸业、制瓷业等;手工业内部的分工扩大;手工
业制品的工艺水平提高、花色品种增多等。③
商业方面:商品种类的增多;集市的发展和城
市的繁荣;货币的发展变化;对外贸易的发展等方面。
在归纳某一时期经济发展的主要表现时,可从上述诸方面去思考。
2.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过程及原因
(1)六朝时期,南北经济趋向平衡
六朝时期,特别是东晋南朝,江南农业的开发
从江东扩展到整个长江流域,进而波及岭
南和闽江流域。那时,江南土地大量开垦,耕作技术进步,农田
水利兴修较多,农作物品种
增多,单位面积产量提高。江南经济的开发使南北经济趋向平衡,为以后我国
经济重心的逐
渐南移打下了基础。
江南农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有:①北
方大量人口南移。西晋末年以后,上百万北方人
口南迁,充实了江南的劳动力,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
②南方蛮、俚等民族与汉族融合,
加速了当地经济的发展。③一些统治者推行了劝课农桑、奖励耕织、安
抚流民、兴修水利等
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政策。④北方粟麦等旱田作物南移。
(2)安史之乱后,我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安史之乱时,北方人口部分南迁,主
要迁到长江中下游。他们对江南经济的进一步开发
起了一定作用。我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南移,江南地区成
为粮食重要产地。
(3)五代时,经济重心继续南移
五代十国时期,南方局势相对稳定,战争较少,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北方人为了躲
避战祸,大量南移
,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南方许多政权的统治者采取了一些保境安民、劝
课农桑的措施。在这种条件下,
南方经济获得比较大的发展。全国的经济重心继续南移,南
方日益成为全国经济的先进地区,人口数量也
超过北方。
(4)南宋时,全国的经济重心由北方移到南方。
南宋以后,稳定地形成南方经济领先于北方的格局,南方最发达的江浙地区长期成为全
国的经济重心。
3.几种赋税制度的比较
(1)租庸调制和两税法比较
租庸调制是唐朝前期实行的一种赋税制度,它的征收标准是以人丁为主,征收的赋税
是
以实物为主。两税法是唐朝后期为解决财政危机而实行的一种赋税制度,虽然也以征收实物
为
主,但却改变了过去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而主要按照土地和财产的多少进行征收,且
征税时间也固定
为两次。
租庸调制和两税法的最大区别就是征税标准的不同。两税法的实行,是我
国赋税制度的
一大变革,它反映出封建国家对人身控制的逐渐松弛。
(2)编户制度和摊丁入亩比较
编户制度实行于我国封建社会的初步发展时期,政
府把农民编人户籍,按编户征收租赋
和征发徭役、兵役。它的实行,标志着我国古代完整
的赋税徭役制度正式形成。
摊丁人亩实行于我国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政府把丁税
平均摊人田赋中,征收统一的地
丁银。摊丁入亩的实行,废除了汉唐以来长期实行的人头税。
编户制度以人丁为主要征税标准,而税收征收的是实物。摊丁入亩实行后,不仅彻底废
除了人头税,而且税收也不再征收实物,而是征收银两。这种变化一方面反映出封建社会前
期和后期封建
国家对人身的控制程度,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我国商品经济的逐步发展。
4.封建统治者不能解决土地兼并问题的原因
土地兼并是中国古代非常普
遍的现象,它出现的根源在于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在封
建社会,由于土地占有关系不固定,加之土地
买卖盛行,必然导致土地兼并现象的出现。
土地兼并对中国封建社会产生了深远的
影响:在政治上,土地兼并直接导致国家财政收
入的减少,加剧了社会的贫富悬殊,阶级矛盾尖锐,农民
起义爆发,使一些王朝走向灭亡。
经济上,对农民来讲,造成农民的贫困,无力购买手工业品;对地主来
讲,封建地租较重,
使其更乐于买田置地,影响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当时的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对土地兼并采取了不同的态度。由于国家占有小农的多
少
直接决定着国力的强弱,而土地兼并与封建政府的矛盾恰恰在于同国家争夺财源。因此历代
王
朝为了巩固自己的长久统治都曾实行过一系列抑制兼并的政策。例如西汉末年王莽实行王
田制、北魏和隋
唐实行均田制、王安石变法实行方田均税法等,这些措施对于抑制土地兼并
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起过一定
的作用。但是王莽的王田制违背社会发展规律,均田制是建立
在国家掌握大量荒田的基础上,王安石的方
田均税法损害了大官僚和大地主的利益,遭到他
们的反对,最后也走向失败。土地兼并之所以贯穿于封建
社会的始终,国家的任何抵制政策
都不可使之逆转,其根本原因在于土地私有制和土地自由买卖制度的存
在。在这种制度下,
人们可以自由购买土地,而人们之所以热衷于购买土地,又是由于封建时代只有土地
才是“不
忧水火,不忧盗贼”的财富之本,只有土地才是各种形态财富的最后归宿。而封建国家往往是在不触动地主土地所有制的条件下,去争取延缓土地兼并的形势,因此它只能缓和这种形
势,是无
法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的。
被统治阶级农民起义过程中提出过“均田免粮”,触
及了封建土地所有制。近代太平天国
农民起义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是农民阶级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
革命纲领,但由于农民
阶级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这种阶级的局限性,使他们也不能解决土地兼并问
题,完成
废除封建制度的任务,实现劳动人民的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