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清单梳理

余年寄山水
910次浏览
2020年08月11日 21:03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爱国诗歌朗诵大全-感受自然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第一课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
一、中国古代农业的三个特点:
1.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2.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
3.“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
二、小农经济的特点: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小农经济的弊端:封闭性、分散性、落后性、脆弱性。
三、农业生产工具的变化:
原始至商周:石、木、骨;
春秋战国:铁农具;
春秋后期:牛耕出现;
战国中后期:铁犁用于牛耕;
西汉中期:牛耕广泛推广;
唐代:曲辕犁,标志着传统步犁的定型。
四、农业灌溉工具:曹魏翻车(人力)
唐代筒车(水力)
五、水利设施:春秋战国时期芍陂、李冰父子的都江堰、郑国渠、西汉的漕 渠、
白渠;西域的坎儿井。
第二课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一、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
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制;
商周时期—井田制(土地国有);


战国以来—土地私有制。
春秋时期,鲁国的“初税亩”是中国征收农业税的开始,实际上客观承认了土
地的私有。
战国时期:商鞅变法从法律上承认了土地私有。
井田制被取代根本原因:铁犁牛耕的使用(生产力的发展)。
封建社会,土地分为国有土地和私有土地,其中私有土地占主体。
二、土地私有制形式:君主私有土地;地主私有土地(主要);自耕农私有土地。
土地兼并的 根本原因是土地的私有。为了抑制兼并,北魏开始采取均田、限田
措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原因仍是土 地是私有的。);明代的鱼鳞图册也是抑
制土地兼并的措施。
三、租佃关系:战国产生;
宋代成为仅次于自耕农形式的重要经营方式;
明清时期普及到全国。

第三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
一、四大经济区的形成:山西、山东、江南、龙门碣石以北
二、古代农业经济发展的特点:区域的多样性;发展的不平衡性
三、人口的三次南迁:两晋之际、安史之乱之后、两宋之际
四、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劳动力 、生产工具和技术、南方稳定的环境、南方
农耕经济的巨大潜力。
南宋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完成。

第四课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一、金属冶炼术:
1、从二里头文化时期到春秋末期—青铜时代。
2、春秋时期冶炼生铁、钢;
3、燃料:汉代用煤做燃料冶铁,北宋冶铁普遍,中国是世界上 最早发现和
使用煤的国家,南宋,我国开始用焦炭冶铁。
二、纺织业:
丝织业:我国是世界上首先发明丝织技术的国家;
西周以后,丝织工艺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汉代获得了“丝国”称号;唐代缂丝技术;
棉纺织业:宋末元初,棉花向内地传播,棉纺织业 成为新兴的手工业部门——
黄道婆;全国的棉纺织业中心——松江;明后期,成为广大民众的主要衣料。
三、陶瓷业:
制陶业:陶器是新石器时代的重要成就;
制瓷业:东汉—青瓷;南北 朝—白瓷;隋唐—制瓷业成为一个独立的生产部门,
瓷器成为日常生活用品、唐三彩(陶器);宋代—瓷 都;元代—彩瓷、青花瓷;
明—五彩瓷、斗彩;清—粉彩、珐琅彩。
三、中国古代手工业类型(3种):
1、家庭手工业(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很少进入市场。 稳定小农经济,但技术
落后、生产分散)、
2、官营手工业(西周开始,产品不进入市场,缺 乏竞争;从征役制到雇募制,
强制服役,工匠不满,明前期一直居于主导地位)、
3、私营手 工业(产品进入市场,明代中叶以后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在局部地区的局部行业产生了雇佣关 系)



第五课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
一、商业的发展:
商朝—职业商人、最早货币;
周朝—工商食官;
春秋—私商、都会;
隋唐—商业贸易蓬勃,陆上、海上丝绸之路繁荣;
宋—最早纸币(交子),集镇、夜市兴盛;
元代—广泛流通纸币;
明清—商业市镇兴起,货币经济占据主要地位,农产品大量进入市场, 经济作
物普遍种植,白银在流通中广泛使用,区域性的大商帮出现。
二、城市的发展:
周至唐代以前:坊市分开,政治中心、军事重镇;
唐代:整齐划一的坊市制度,政治中心、军事重镇;
宋代:坊市界限被打破,出现夜市、晓市、草市;经济功能加强;
明清时期:兴起一大批工商业市镇,这类城市以经济功能为主。
三、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通道:
1、汉代:丝绸之路
2、唐代:丝绸之路、海上陶瓷之路(造船业、制瓷业发达)
3、宋代:海上陶瓷之路(政治上的不统一)
4、明清:明(明州、杭州、泉州、广州);清(十三行)
明实行海禁,清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因此明清的对外贸易主要是以政府为
主导的“朝贡贸易”。


四、重农抑商
商鞅变法开始推行,基本延续到清朝灭亡(中唐后有所松动,宋出现榜下捉婿)。
评价:利: 重农抑商的目的是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在封建社会
初期或朝代初期,有利于保护农业生产 和小农经济,以确保赋役征派及地租征
收,巩固封建统治;
弊:但在封建社会后期,阻碍了新 经济因素的成长,成为导致中国被甩
在世界工业文明潮流之后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六课 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一、农耕经济高度发展:
农业:明清时期生产技术提高,双季稻,引进玉米、番薯高产作物,广泛种植
棉花;
手工业:明中叶,私营手工业占据主导;明中后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商业:工商业市镇兴起;
综合国力:明清,世界白银产量一半流入中国,中国是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
中心地区之一。
二、资本主义萌芽:明中叶以后出现;
1、判断标准:商品生产(流入市场,增殖利润),雇佣劳动,手工工场;
2、范围:资本主 义萌芽只是在江南等局部发达地区的一些生产部门存在。3、
无法成长为资本主义经济的根本原因:自给 自足的自然经济在全国范围居主导
地位,加上官府的沉重剥削,导致农民极端贫困、购买力及其低下,阻 碍了商
品经济和新经济因素的成长。
三、海禁、闭关锁国:为了巩固统治,明—海禁、清—闭 关锁国,使中国日渐


脱离世界发展大势、失去了利用国际贸易的优势开辟海外市场,刺激 资本扩张,
推进工业化的契机。
四、明清时期,中西方对比


第二单元 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
一、世界市场形成的三个阶段:
1、开始形成:新航路的开辟(1500年前后);世界市场的拓展:欧洲的殖民扩
张与掠夺;
2、初步形成: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18世纪60年代—19世纪40年代);
3、最终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
二、世界市场形成途径:国际贸易、资本输出、武力逼迫。

第七课 新航路的开辟
一、原因:根本原因(经济根源)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社会原因:对东方贵重金属和贵重物品的渴望;
政治因素:强化王权,积极扩张。
宗教动力:基督教传教;
客观条件:航海造船技术的提升,具备了远洋航海的条件。


二、新航路开辟的概况:葡萄牙往东,西班牙往西
弟弟(迪亚士)到非洲;哥哥(哥伦布)去美洲;
大家嘛(达伽马)到印度;没钱了,卖着轮船(麦哲伦)环球走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全球: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全球逐渐形成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 ,人
类从各民族分散孤立的发展开始走向整体世界;
欧洲:商路、贸易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 到大西洋沿岸;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
欧洲成为世界的贸易中心。
美洲:灭顶之灾,金银矿的开采、种植园经济为欧洲的原始积累做出贡献;
非洲:黑奴贸易;
亚洲:大量白银流入。

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评价的方法:
1、 三个原则:
全面性(一分为二,辩证地分析);
历史性(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不苛求古人);
史论结合(有史实有依据,不脸谱化、不贴标签)。
2、两个标准:社会进步、生产力发展的标准,而非道德的标准;
实践的标准。即看事件的客观结果,而非主观动机。



以多元史观角度解读新航路的开辟:
全球史观:是世界市场联系之路,世界由孤立走向整体;
现代史观:是西欧资本主义扩张发展和资产阶级壮大之路;
文明史观:是人类文明交流融合之路,促进新旧世界,亚非美欧文明
的交汇融合;
革命史观:是殖民掠夺之路,是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解放之路;
社会史观:增加了人类的物质生活种类,改变了人的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

第八课 欧洲的殖民扩张与掠夺
欧洲早期殖民扩张(控制海上霸权)
1、16世纪:葡萄牙(往东)、西班牙(往西)
殖民重点:葡萄牙(亚非+巴西);西班牙(美洲+菲律宾群岛)
衰落原因:西葡并未将金银转化为资本。


2、17世纪上半叶:荷兰(海上马车夫)
崛起原因:造船业、航海业发达;最早确立资本主义制度;
组建大型商业公司(最大特点);
衰落原因:英国的工业资本 荷兰的商业资本。
3、18世纪下半叶:英国(殖民帝国)
与荷兰相比,英国崛起最突出的特点是:工业资本战胜商业资本(注意:
此处的 “工业资本”其实指的是制造业,而非工业革命后用机器生产的工业)。
英国成为头号殖民帝国的途径:海盗劫掠、商业战争、黑奴贸易。
三次商业战争:
(1)1588年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
1588年,英国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开始了海上殖民扩张。
(2)17世纪通过三次英荷战争,取得荷兰在北美的殖民地。
(原因:17C中期,英国颁 布《航海条例》,规定进入英国和英国殖民地的货物
都必须英国船只载运,荷兰反对,结果:英夺取新阿 姆斯特丹改名纽约)。
(3)18世纪中期通过七年战争,打败法国。
18世纪,英国打败 法国,从法国手中获得加拿大和密西西比河以东的新法兰西
(下图),最终确立世界殖民霸权,自诩日不 落帝国。


第九课 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
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本概况(重点识记)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开始于1870s,完成于20世纪初 时 间 开始于1760s,完成于1840s


发生国家 始于英国,向欧美大陆扩散
①市场、制度、资本
②自由劳动力:圈地运动(实
质:农业资本主义化)提供廉
价自由劳动力。 补充:资产阶
级和新贵族为了提高土地使用
能力(推广机械化)加速圈地。
发生条件
政府议会立法确认,使圈地合
法化。
③科技:牛顿经典力学、手工
工场时期的技术积累
④英国煤铁资源丰富;专利法
保护私人产权,鼓励发明。
标志性成瓦特改良了蒸汽机

在英、美、德等国同时进行
19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市
场再度扩大,迫使生产领域进一
步进行技术革新
电力(电动机、发电机、电灯、电
影)内燃机
新兴工业棉纺织业,机器制造业,交通电力工业,钢铁工业,化学工业、
部门 运输业 石油开采业、石化工业
汽车、飞机、电话、无线电报 交通、通火车、汽轮、有线电报

科学与技术未结合,发明主要科学成为技术进步的最重要推动
主要特点
来自发明家的经验积累 力,发明来自科学家的实验室
影 生产手工工场 机器工厂,人人类进入电气时代,对人类文明带
力 类进入工业化时代,城市化来了空前深刻的影响。


响 进程开始。
生产




以工厂制为组织形式,所有权以垄断(大企业、跨国公司)为组
经营权合一。 织形式,所有权经营权相分离,
生产效率提高。
进入自由资本主义时代,社会资本主义各国进入帝国主义(垄断)
生产


关系发生了巨大变迁,封建
等级制度彻底消亡。但贫富
分化拉大,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世界


经济上以输出资本为主,军事上到
对外侵略经 济上以输出商品为主,军事
处扩张,彼此争夺,企图瓜分世
方式


第十课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一、鸦片战争后的变化:
1、中国古代传统的经济结构是耕织结合的小农经济(自然经济)结构;2、鸦
上到处扩张。
界。
初步形成 最终形成
时代,主要大国拉开瓜分世界的
序幕。


片战争后,小农经济开始解体(但仍占主导地位)—耕织分离;为19世纪70
年代民 族资本主义的诞生提供了劳动力和市场。
3、中国逐渐依附于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沦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4、鸦片战后,社会结构出现变化:买办阶层兴起。

二、洋务企业——1861年至1895年,清政府自上而下自强求富的革新运动:
1、内容:创办军用、民用工业;派遣留学生;创办新式学堂(京师大学堂);
创办近代海军。
2、军用企业 第一家——安庆内军械所(开启了近代化);
规模最大——江南制造总局;
民用企业 最大——轮船招商局;
开平煤矿——第一个使用机械开采的煤矿。

第十一课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发展历程:
产生:19世纪70年代(外资、洋务企业的刺激影响;小农经济开始解体);夹
缝中生存 < br>初步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
限制;1903 年设立商部,奖励工商;社会上兴起实业救国的热潮;收回利权运
动)。夹缝中生存
黄金时期(短暂春天):1912—1919
(民国的建立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地位,政府 实行有利于发展经济的政策;
民国政府倡导使用国货;一战期间,欧洲各国对华商品输出减少,为民族工 业


的发展提供契机;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有力地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轻工业发展迅速,化学工业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
短暂发展:1927——1937 南京国民政府 成立后,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推出一系列有利于国民经济发展的政策(扶植民间轻工业、统一货 币、关税自
主)。
陷入困境:1937——1945(日本侵华“适地适产主义”)
日益萎缩:1945——1949(三座大山“官僚资本、外国资本主义、封建势力”
的三重压迫)

第十二课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
鸦片战争后:长袍马褂与西服革履并行不悖—对官服产生冲击(西式军服);
民国期间—颁布男女礼服的形制;
中山装、旗袍是中西合璧的产物。
清政府颁布自由剪发令;
辛亥革命后发出《剪辫通令》剪发成为一种政治象征。
“缠足运动”兴起早结束晚。
19世纪中国出现近代报刊;太平天国起义后,民众有了“新闻 ”的观念。《申报》
是近代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报纸之一;新文化运动以后,报纸普及。
19世纪末电影传入中国。20世纪30年代,出现电影院;
见面、称谓的变化体现了平等、自由的文明精神;
近代婚姻风俗的变化是在新文化运动、国民 革命的推动下,主要发生在通商口
岸的知识层以及官宦人家。
近代生活的变迁是在西方物质文明和民主思潮影响下发生的。



第十三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
中国第一条铁路——淞沪铁路(英国修);
第一条自建铁路——唐胥铁路;
宫廷专列——紫光阁铁路;
中国铁路史上的里程碑——京张铁路(国人第一条自行设计的铁路)。
中国新式航运业的诞生——轮船招商局;
航空事业起步于1918年——研制水上飞机,设“筹办航空事宜处”;
1896年,“大清邮政局”成立。1877年,在台湾架设第一条电报线。
新式交通促进了 经济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通讯手段和出行方式,转变了人们
的思想观念。使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增强,促 使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第三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第十四课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7—1921年
1、背景:内忧外患(国外,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与封锁;国内,叛军的存在。)
2、内容:余粮征集制;工业国有化;取消商品贸易;强制劳动。
3、影响:最大限度地集中 了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保证了军事斗争的胜
利。——列宁想要通过这一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引发了政治危机和经济
危机。
二、新经济政策:1921—1928年
1、内容: 固定粮食税;重要企业仍归国家所有;中小企业及国家无力经营的允
许本国及外国资本家经营,恢复私人 企业;自由贸易;按劳分配。


2、“新”指通过在一定限度内发展资本主义,利用市场 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
生产,发展生产力,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实行粮食税,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巩固政权。
三、新经济政策向斯大林体制过渡:1928年—20C30S中期
1、内容:工业化;农业集体化(即集体农庄。为工业化提供资金);国民经济
发展五年计划;逐步取 消新经济。
四、斯大林模式:20世纪30年代中期确立
1、内容:单一的公有制;指令性计划经济;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行政
手段管理经济。
2、特点(表现僵化):①所有制:单一公有制;②体制: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
体制;③分配方 式:平均主义;④产业结构:重工业优先发展,农重轻比例严
重失调;⑤积累及消费:重积累,不注重消 费,民众生活水平长期没有提高。
3、评价:成就:基本实现了工业化。1937年,工业生产总值跃 居欧洲第一,
世界第二,为日后战胜法西斯奠定了物质基础。
弊端:片面发展重工业,农重轻 比例严重失调;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缓慢;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压抑地方、企业积极性,阻碍苏联经济发 展。

第十五课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
一、 经济危机
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
之间的矛盾。
主要原因:供求矛盾。
政策原因:自由放任政策。


直接原因:股市崩盘。
2、危机处理及后果:以邻为壑、转嫁危机(提高关税 、货币贬值),国际关系
日趋恶化;国内:资本主义面临严重的政治危机。
二、罗斯福新政:“新”指国家大力干预经济。
1、内容:
1)整顿财政金融(首要环节);
2)调整工业生产《全国工业复兴法》(核心):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
3)农业:减少耕地面积和农产品产量;
4)社会救济、以工代赈;
2、核心内容:用国家力量扩大消费,调整供给与需求的矛盾,缓和社会矛盾。
3、实质:资 产阶级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进入了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代。

第十六课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3方面)
一、国家大力干预经济(三个方面)
1、国有化,建立国营企业;(英法德)
2、制定经济计划指导经济发展;(日本)
3、扩大政府开支利用财政政策调节社会生产。(美国)
影响:通过国家干预,一定程度上避 免了私人资本的盲目性,保证了生产
的社会性。但国有企业存在着经营不善、效益低下的弊端。
二、企业自我调整:人民资本主义(股票分散化)和经营者革命(企业经营权、
所有权分开。出现新中 间阶层)。
三、福利国家(国家进行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反映了分配领域的社会


化。影响:低收入阶层的生活得到基本保障,缓解了社会矛盾,扩大了社会消
费。但是,一些 国家财政支出扩大,造成财政赤字,降低了人们工作的积极性。)
PS:二战后西方国家经济发展的基本脉络:
1)20C50—60S,黄金时期
2)1973年后, 出现“滞涨”现象(政府应对措施:减少对经济的干预,出售
部分国有企业,削减社会福利开支。)
3)20C90S,美国实行“新中间道路”,即介于计划与市场的道路。
(20C90S, 美国还致力于发展“新经济”(知识经济),即依靠信息、科技维持
经济的增长,而非依靠传统的土地资 源支撑。)

第十七课 苏联的经济改革
赫鲁晓夫改革(核心农业)一定程度上冲 击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取得一定成效。
在理论上没有突破,维持原有经济体制的基础上进行局部改革。
勃列日涅夫改革(核心工业,运用价值规律)仍未突破原有经济体制。20世纪
70年代下半期 ,与美国的军备竞赛,经济发展速度放缓。
戈尔巴乔夫改革:根本性的变革,经济改革失败后转向政治改革,最终导致苏
联的解体。

第四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
第十八课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一、过渡阶段:1949——1956
过渡时期总路线(1953-1956):一化三改。
1、工业化—一五计划,初步建立了独 立的工业体系,初步建成了合理的工业布


局,社会主义工业化由此全面展开。
2、三大改造: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生产资料由私转公,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 本确立。
3、改造的方式:
农业、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初级—高级)
资 本主义工商业:1953年前,纳入国家资本主义轨道(赎买和国家资本主义);
1953—1956年 ,公私合营
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
1、八大正确分析了国内的主要矛盾。
2、“左倾”错误三面红旗: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

1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总路线: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
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2)大跃进(城市、农村):以大炼钢为中心,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
使国民经济和生态环 境遭到严重破坏,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违背了客观的
经济规律。
3)人民公社化运动(农 村):一大二公(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不适合
农村生产力的实际发展水平,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 积极性。
3、1960年,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国民经济进入调整
轨道。1962年,国民经济基本好转。

三、文化大革命:1966-1976。
第19课 经济体制改革


1、经济体制改革,实际就是对中国高度集中的经济 管理体制进行所有制、体制、
分配方式和经济结构进行改革。
2、经济改革的步骤:农村—城市—体制
1)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包产到户,农民获 得了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
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2)城市:以国有企业改革为中心。增强企业活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3)体制:(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2年十四大)。

第20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中国对世界开放:点线面点面
1980年五个经济特区(深圳、珠海、 汕头、厦门、海南);1984年沿海开放城
市;随后,沿海经济开发区;1992年开放浦东(进一步 对外开放的标志)。
特点:中国的对外开放形成了从经济特区到沿海开放城市,再到内陆省会城市,< br>从东部到中西部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
世界对中国开放: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

第五单元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第二十三课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一个中心,二个体系,三 大支柱:以美国为中心;布雷顿森林体系(国际货币
金融体系)、国际贸易体系;世行(WB)、国际货 币基金组织(IMF)、关贸总协定。
一、布雷顿森林体系(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
1、世行(长期贷款,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恢复)
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短期贷款,稳定国际汇率)。


3、实行“双挂钩”原则。
评价:确立了二战后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有利于 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需要;
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金融货币秩序,促进了世界贸易,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

二、国际贸易体系(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
关贸总协定:1947年签 订。各缔约国通过谈判削减关税,消除贸易壁垒,实现
贸易自由化,充分利用世界资源,促进经济发展。 1995年更名为世界贸易组织。

第二十四课 欧洲的经济区域一体化
一、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
1. 共同的文化遗产和心理认同感。
2. 二战后欧洲国际地位一落千丈
3. 受到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控制和威胁。
4. 法德和解
二、 欧洲走向联合的过程
1952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标志着欧洲经济一体化开始。
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经济合作组织,在经济、政治方面合作。)
1993年,欧洲 统一大市场正式开始运作。1991年通过《欧洲联盟条约》,将“欧
共体”改名“欧盟”。1993年 ,欧盟(经济政治合作组织,经济、政治、军事、
外交方面的合作)正式成立,标志着欧共体正式由一个 以经济合作为主的组织
转变为一个具有经济和政治双重性质的组织。
2002年,欧元正式启用。
三、 欧洲一体化的影响:


欧洲一体 化符合欧洲的整体利益和欧洲各国的利益,有利于欧洲地区的经济
发展、和平与稳定,提高了欧洲在国际 上的地位。

第二十五课 亚洲和美洲的经济区域集团化
一、东盟
19 67年“东盟”成立。1976年将政治合作列入联盟合作范围。1999,东南亚10
个国家加入东盟 。2002东盟自由贸易区启动。
二、北美自由贸易区
1992年,美国、加拿大、墨西哥 建立北美自由贸易区域组织。1994年,北美自
由贸易区正式成立。贸易伙伴关系,实现了发达国家和 发展中国家的合作。
三、亚太经合组织
1989年,亚太经合组织成立(APEC方式:开放主义原则、以渐进的方式实施目
标)
第二十六课 经济全球化趋势
90年代经济全球化速度大大加快
一、原因:
根本推动力:科学技术。
新型交通和通讯方式提供了基本的技术手段。
两极格局为经济全球化消除了障碍。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二、表现:贸易全球化、生产全球化、资本全球化、跨国公司(经济全球化的
重要载体)。 < br>三、影响:加强了国家之间的相互依存;有效地利用和配置世界各地资源;提


高生 产率;为各国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丰富和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四、问题:加剧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 家的贫富差距;加剧了世界经济的投机
性和风险性;引发了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全球范围内文明和价值观 的冲突。
五、解决方式:建立起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以及国际政治新秩序,对全
球化因 势利导、趋利避害、就能够达到世界各国的共同繁荣。

温馨提示牌-中考成绩查询系统


白露诗词-成都专科学校排名


大连大学招生-植物观察日记


告别我-赞美祖国的歌


2012辽宁高考数学-交往作文


数字对联-赏月诗句


春节小报简单又漂亮-同学会邀请函


小学毕业考试题-化妆品公司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