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历史教材中的环境教育问题

玛丽莲梦兔
992次浏览
2020年08月11日 21:08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武汉科技职业技术学院-2016年高考成绩查询


龙源期刊网 http:
浅谈高中历史教材中的环境教育问题

作者:彭晶裕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8年第02期

【内容摘要】随着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加 强
环境教育成为各国的共识,历史学科作为重要的人文学科,自然承担着进行环境教育的重担。
纵观我国现行的各版本高中历史教材,都是按照模块方式进行编排的,无论是在必修的政治
史、经济史、 文化史三大模块中;还是在选修中改革、人物、战争史等模块,都很少注重有关
环境问题的阐述,即使在 文化史模块和经济史模块中有所涉及,也是寥寥几笔,这使很多老师
感觉环境教育无从下手。
【关键词】环境教育历史教材缺失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飞速发展时期,综合国力显著 提升,已成为令世界瞩目的政治大国和
经济大国,但在发展的同时,由于缺乏环保意识,导致生态环境急 剧恶化,制约了经济和社会
的可持续发展。当前环境的现状急切呼唤环境教育,加之环境素质的高低也是 衡量现代公民文
明素养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加强环境保护与环境教育势在必行。2013年5月24日 ,中共中
央政治局在第六次的集体研究中提到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环境教育理应成为每一位教< br>育工作者的共识,有机地融入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之中。历史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它的
研究 领域,不仅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主要方面,也涉及人口、资源、环境等自然要
素。尽管如此,在 现行的各版本历史教材中没有对环境教育进行完整、系统地叙述,但它作为
历史学研究的内容之一,已包 含在人与自然关系的负面影响中,决定了它在环境教育中应该而
且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只要我们教师善 于对教材内容加以分析与挖掘,完全可以对学生进行
环境教育方面的渗透。
一、在中国先秦时期,我国农业开始发展起来
生态的脆弱使古代劳动人民很早就认识 到水利工程的重要性,春秋战国时期的都江堰、芍
陂、郑国渠,西汉的漕渠、白渠都是中国早期著名的防 水旱灾害的代表性水利工程。在边疆和
自然条件较为恶劣的地区,古代农民充分发挥创造能力,因地制宜 ,兴建了许多具有地方特色
的水利灌溉工程,西域地区的坎儿井就是其中的代表。但是随着人口增加即为 了扩大耕地,带
来放火烧山、围湖造田等一系列破坏生态环境的问题,我国的生态系统平衡遭到了严重的 破
坏。
二、中国古代文明中有丰富的环境思想
老子认为“道”是万事万物的本源,而作为世界本体的“道”,既是自然本体、宇宙规律。他
在《道德经 》中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是典型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船舶买卖-赞美母亲的名言


父亲节是-佐治亚理工学院


怪难吃-云南工商学院教务网


给爸爸妈妈的信-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


大连民族大学分数线-乒乓球比赛策划书


我的梦想作文200字-公司行政管理制度


沈阳化工学校-代理人委托书


请示报告制度-石河子大学录取分数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