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治水战略
临沂市人事网-秋天的好词
中国治水战略
2012-06-22
中国农业问世以来,就与治水紧密联系在一起。中国是一个水利大国,也是一个水利古国。
古人云,善治国者,必重水利,善为国者,必先除水旱,从这种意义上讲,中国文明史就是
一部治河史。
每年夏天都将是中国国家领导人最急切的时刻,防汛减灾,确保人民财产安全、确保城市
安全,无疑是国家安全战略高度。
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实行最严格的
水资源管理制度,并确立了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
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
水利中国就是治水如治国的生命框架,在这个前提下完成中国的治水大业,功在当代利在
千秋,我们的子孙后代不再为汹涌澎湃的水害,不再为干涸难熬的旱灾,不再为有河皆污的
现实
担忧。
确立“三条红线”
保障国家水安全
我国是世界上治水任务最为艰巨复杂的国家。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付出的资源环境代
价
过大,在水资源、水环境领域尤为突出,不少地方水资源开发已超出承载能力。发达国家
200多年工业
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资源与环境问题,现阶段在我国集中显现出来。发达国
家在经济高度发达后花几十
年解决的水问题,我国必须在较短的时间内加以解决。
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实
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并确立了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
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
。文件强调,到2020年,全国年用水总量力争
控制在6700亿立方米以内,万元国内生产总值和万
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明显降低,农田灌
溉水有效利用灌溉系数提高到0.55以上。
而要实现这些目标,特别是在“十二五”期间实现水利发展的阶段性指标——全国洪涝灾
害
年均直接经济损失占同期GDP的比重降低到0.7%以下;全国新增供水能力400亿立方米
左右,全
国干旱灾害年均直接经济损失占同期GDP的比重降低到1.1%以下;净增农田有效
灌溉面积4000
万亩,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5000万亩;全国万元GDP用水量降低到140
立方米以下,万元工业
增加值用水量降到80立方米以下,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
0.53;全国重要江河湖库水功能
区主要水质指标达标率提高到60%„„一号文件明确水资源
管理的三条红线,就是要全社会像重视18
亿亩耕地一样,重视水资源保护和管理。
未来10年水利建设投入将达4万亿元。
1
中国的治国方略
和民生工程
水,生命之源泉,也是文明之源,没有水,大地的灵气就会封闭,而人
类也就无法生存。
水,农业之根本。善治国者,必重水利,善为国者,必先除水旱之害。
中国治水史其实就是治国史,在中国封建帝制的大河文明,农耕时代尤为显著。治水与灌
溉
漕运结合起来,形成中国历史特有的政治经济学现象。
治水历来是我国重要的民生问题
,从大禹治水到黄河海河淮河辽河治理以及大运河治理,
中国历代统治者都把治水看作重要的治国方略和
民生工程。
中国的大河文明与农耕文化决定了中国农业与水的密切关系,渗透着古代中国农耕文明的
统治思想。
滚滚东逝长江,大浪淘沙,淘尽的不仅仅是无数英雄豪杰,自古以来就孕育着古老灿烂的
文明。长江流域不但是我国的半壁河山及半数以上人口的生息地,无疑是中华文明的一个重
要的
发祥地,长江与黄河一样共同哺育了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
江河文明承载中华5000
年历史,在她形成发展的曲折而漫长的过程中,从未中断过,转
移或湮没。虽然历经坎坷,备尝艰辛,却
始终以昂首挺立姿态,矗立东方。把江河文明放在
辉煌与挫折,统一与分裂,前行与倒退,战争与和平,
正义与邪恶的对立统一中考虑,将感
悟到中华民族如黄河长江波澜壮阔,历经险阻,依旧不屈。江河文明
以独有的美感并凝聚高
超智慧的精神财富,绵延不断地传承给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从而造就了中华民族
及其创造
的文明的延续和拓展。江河文明是兼容时空的中国历史有形和无形的载体。
要深刻了解现实,理智面对未来,就应自觉地追溯历史。现代人只有了解江河灿烂文明,
才
能感受历史启迪现实的无穷魅力,唯有从历史的经验和哲理感知杂乱缤纷的现实,才能体
会到历史智慧的
美感和简洁感。这种由文明引发的智慧和美感,对于丰富文明的内涵,解读
文明的信息密码。
江河像人的经络血脉,纷繁复杂,但井然有序。
由大江大河构建的庞大水
系是农业命脉,河流为华夏农业做出巨大贡献,也带来巨大洪涝
污染缺水灾害。水利在中国具有如此重要
的地位,这是由我国国情决定的。我国所处的独特
的地理气候条件极易遭受水旱灾害的侵袭,给中华民族
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特
别是大江大河的洪水灾害始终是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我国5000
年文明史,也是一部中华
民族与水旱灾害作斗争的历史。
治水如治国
治水害,兴水利,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趋利避害,保障百姓利益放在首要位置。
2
水灾的降临不亚于一场战争,带来的灾难是毁灭性的,水火无情,防患于未然,正是说明
治水的重要性。
中国农业问世以来,就与治水紧密联系在一起。中国是一个水利大国,也是一个水利古国
。
古人云,善治国者,必重水利,善为国者,必先除水旱,从这种意义上讲,中国文明史就是
一
部治河史。从盘古时代鲧禹治水,到《山海经》传说、西门豹治水、李冰治水、《水经注》
的具体方案实
施,《史记·河渠书》,被誉为中国最早的水利专著,皆打上水利治国的烙印。
无论古
今,我国的水患历来非常严重,北方河流断流凌汛,南方河流凶猛泛滥,年年治理,
今又治理,每到汛期
就是一场人与自然的较量。
故而我国历史上,不仅有重视水利、发展水利的帝王将相,
有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地方
官吏,更有很多热心水利、献身水利的平民百姓。
从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到康熙乾隆,每一个有作为的统治者都把水利作为施政的重点。
我国历史上出现
的一些盛世局面无不得力于统治者对水利的重视,得力于水利建设及其成
效。水利兴而天下定,天下定而
人心稳,人心稳即有生产积极性,社会有粮则百业兴,整个
社会必然繁荣昌盛,外敌不敢入侵,天下太平
。相反,忽视水利,工程长期荒废,严重的水
旱灾害之后,经济凋敝,民不聊生,灾逼民反,揭竿而起,
即使没有外敌入侵,也酿成天下
大乱,以致改朝换代。
因水而引起的社会动荡
,战争、灾难的历史也比比皆是。因水而引发村民器械动武的事件
频频发生。从这种意义上讲中国农业社
会也是一个水利社会,水与生活息息相关,尤其在枯
水季节,很多地区都要举行圣神庄严的祈祷仪式,祈
求上天赐福。用水分水成为不可或缺的
常态,北方因饮用水南方因种植用水矛盾最为突出,古代如此,而
今也不例外。
大禹治水, “十三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采用“疏导”的办法,
终于治服了桀骜不
驯的洪水,更是耳熟能详的故事。故事背后揭示这样一个事实,在生产力极低下的原始
社会,
人们竭尽全力同洪水搏斗的同时,也以神化表达他们战胜自然危害的强烈愿望。鲧和禹就是
神化了的代表人们心愿的英雄。古代那些擅长治水的帝王被称为“明君”,大禹治水成功开
启了连绵不
断的中华王朝。
春秋时期孙叔敖在淮河流域主持修建了我国最早的蓄水灌溉工程芍陂;
战国时期西门豹除
巫治邺,在海河流域兴修了引漳十二渠;战国时,李冰治理长江重要支流岷江,修筑都
江堰
无坝水利枢纽。西汉王景治理黄河,使黄河安澜800年;浙江的海塘工程,新疆的坎儿井,
以及可以与万里长城相媲美的京杭大运河工程等,都表明着我国治水历史悠久,成就巨大。
距今2270多年前,李冰在成都平原的岷江上主持兴建了举世闻名的都江堰灌溉工程。在
当时没有任何高科技手段的情况下,对岷水东流的地形和水情作了实地勘察,绘制出水系图
谱;在当时尚
未发明火药的情况下,以火烧岩石,使其爆裂,凿穿玉垒山引水,时至今日仍
被奉为水利工程的标杆。后
人为其总结出“深淘滩,低作堰”“三字经”,“逢正抽心,遇弯
截角”“八字真言”,内江外江三七或
四六分水,保证成都平原沃野千里的水旱从人。这是全
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
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体现了古代人的伟
大智慧,至今还在为无数民众输送汩汩清流,灌溉着成都平原的
1010万亩良田。旱涝无常
3
的四川平原成了天府之国。有力地促进了天府之国农业生产的发展。
治水是为了控制水,减少涝灾,让水很好地服务农业。重视水利的兴修,西汉武帝时调集
几
万民工治理黄河,东汉明帝时派王景治理黄河,清朝设置专门负责治理黄河兴建水利项目
的“河道总督”
一职,这些都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从三国到南北朝的300多年中,农田水利建设
基本上处于停顿的状态,。隋唐二代对水利
事业就格外地下功夫。而且,与以前水利建设主要在北方地区
开展不同的是,隋唐时期的水
利建设遍布全国。
造成这种态势的原因,是由于
从东汉末年开始,北方地区的人口出现了大量南移的趋势,
南方的农田开发与农业生产得以迅速地发展。
因此,水利建设在南方地区也有着迫切的需要。
在历经了300多年的战争与离乱之后,一统天下的隋、
唐王朝都不约而同地把恢复、发展农
业生产放在了头等重要的地位。
隋代是个
短命王朝,这个短命王朝却留给后人一座丰碑级的文化遗产——大运河。秦朝也
是短命王朝,却完成了中
国的第一次大统一,并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由此可见短命王朝
也有过人之处,王朝的存在不是以长短
来衡量的,而是以是否穿越历史来判断其核心价值。
这条大运河全长4000——5000里(隋朝大运
河长于元代至今的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运
河,它是世界水利史上的一大奇迹。
历史上最荒淫的隋炀帝,因其奢靡无度臭名远扬,因其开凿大运河大功一件,他即位后,
在
广通渠,山阳渎的基础上,又开凿了通济渠,疏通了莨荡渠、邗沟,再凿通了永济渠。最
终,修筑成了著
名的大运河。这条大运河将原先东西横流的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
江五大水系一线贯通,其经济
意义在于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其文化意义在于打通
南北交流大通道,与北方游牧民族的经济贸
易随水陆而日渐活跃,且在军事上的战略意义也
是不可估量的。
唐代没有特别
重大的水利工程,但中小型的工程面广量大,有二三百起之多,且秉承隋代
治水思想在南北方地区全面展
开。水利兴修,粮食丰收,国库充盈,粮食更是多得“陈腐不
可校量”。保障了唐朝中央王朝的贞观盛世
物质基础,唐朝帝国成为当时世界最强大的国家,
一个开启万国朝觐,令世界为之尊崇和胆寒的大唐帝国
。
20世纪70年代初,在洛阳发掘出了隋唐二代的著名府仓——含嘉仓,共有大大
小小的窖
库259个,每个窖库都可以藏粮数十万斤,全仓的藏粮之巨也就可想而知了。而当时这样的<
br>国家巨型粮仓还有多处,再加上地方政府的粮仓,可知天下的藏粮确实够富足的了。在唐朝
建立二
十多年后,隋朝的库存粮还没有用尽,足以让人知晓当时粮食生产的丰足程度。
这时期农业的发展,从科学技术角度来看,首先是得益于农田水利的发展。
唐宋时期经
济重心逐渐南移,东南沿海一带社会经济迅速发展,成为北方粮食物资供给之
地。为保证漕运畅通,北方
的黄河诸水与南方三吴水利得到有效治理。
宋以前中国的政治经济中心在以黄河为中心的北方,宋以后转移到长江流域的南方。除了
4
外族的侵略因素外,自然生态的改变也起到推波助澜作用。尤其是黄河海河淮河等诸多河
流
的改道与泛滥,几乎是与国家的动荡衰退趋于同步进行。
历朝历代重视大江
大河为主体的水源以及星罗棋布的水利设施完善,对农业灌溉起到决定
性的作用,如果说以农立国是基本
国策,水利就是农业发展的根本保障。从这种意义上讲把
问江河本质就是把问粮食。
生态灾难及治水攻略
黄河之于中国,犹如伏尔加河之于俄罗斯,恒河之于
印度,密西西比河之于美国,尼罗河
之于埃及,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荣辱与共。
黄河的自然条件远不及那些大河,在极度恶劣环境下,先民在黄土高原创造了灿烂的古代
农
业文明。黄土中各种矿物营养物质丰富,具有较高的天然肥力。先民们渐渐在这片黄土地
上开凿窑洞居住
,种植五谷为生。5000多年前,黄帝、炎帝的部落兴盛起来,华夏先祖的
足迹踏遍了黄土地。随后的
日子里,中国第一个王朝夏兴盛于此,立国800年的周朝源起于
此,而横扫六合,一统天下的秦帝国也
勃兴于此。
中国古代曝光率最高的河流当属黄河。《汉书·沟洫志》就把黄河尊为百川
之首:“中国川
源以百数,莫著于四渎,而河为宗。”
黄河因其特殊的地理位
置,因其中原文明发祥地,也因其不屈的姿态,历史赋予了她崇高
地位,民族象征的特殊意义。李白的黄
河治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给黄河注入了诗人浪
漫气质,冼星海的“保卫黄河”赋予这条“母亲河”
历史使命。黄河不仅仅是一条大河,黄
河,黄土地,皇帝,黄皮肤,这一切黄色表征,把这条流经中华心
脏地区的浊流升华为圣河。
黄河的性格是复杂的,给与华夏民族福祉,也给与灾难。
中国大部分河流都是问题河流,黄河的泥沙淤积淮河的泛滥海河辽河的污染都十分严重。
水
生态可谓最为严峻危机的资源问题之一。
生态环境破坏和绵延不断的战争,导致这条大
河千疮百孔,不堪重负。唐后期,黄河频繁
泛滥,这和唐朝前期在西北地区,黄河中上游大规模屯田有关
。历来对屯田是给予肯定评价
的,但对它破坏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估计不足。战争对黄河的破坏也是十分
严重的。以水代
兵是古代常用的战法。五代后梁朱温父子为了阻止晋王李克用父子的骑兵,在不到30年
间,
先后三次掘开黄河堤防,造成山东、河南的大水灾,为害滋盛。宋以后,随着黄河流域经济
发展,人口增长,天灾人祸不断,使黄河河患日趋严重,屡治无效,祸害无穷。
历史上
黄河“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次大改道”,“中华之忧患”。与黄河水患的搏斗,成了
中原大地上生死存亡
的头等大事。历史上的黄河泛滥的记录:黄河在2000年内决口成灾1500
多次,重要改道26次,
水灾波及范围达25万平方公里。1117年黄河决口淹死百余万人。
1642年黄河决口,水淹开封城
,全城37万人中有34万人淹死。1933年黄河决口54处,受
灾面积1.1万平方公里,受灾人口
360多万,死1.8万人。
丁吃卯粮,预支了后人的财富,后人为前人背书,黄河背上灾难河流恶名。6000年后的
5
今天森林由69%降至6%,成了名副其实的一片黄土。
人口
的增加必然要农耕,国都建立需要大量树木,古人局限性,缺少环保意识,自然是人
为破坏大于自然,黄
土本身土质疏松,没有任何抗冲性,完全依靠地面植被及其根系的保护。
植物的水土保持作用,森林为最
,草原次之,农作物则几乎为零。几千年来,我们一直在扫
平具备保护能力的天然植被,代之以没有保护
能力的农作物。
黄河任意地改道,夺淮入海所带来的频繁水灾,一度使整个淮河流域民
不聊生,背井离乡。
黄河夺淮期500年间,发生水灾达350次。
宋以前,
黄河决溢入淮,大抵在安徽境内,“自西汉以来,淮数为河所侵,多在泗(州)、
凤(阳)以上,颍(上
)、毫、怀远之间”。入淮的次数并不多,且大都是旋决旋塞。在北宋
160多年中,黄河决滥由泗入淮
10次,“河势虽南,然旋决旋塞,东流人海之道如故也”。
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宋将杜充于
李固渡西决黄河入清河,以水代兵,以阻金兵,这与
1937年蒋介石在河南花园口决堤阻止日寇进入中
国腹地惊人相似。
黄河流域面积绝大部分在上中游地区,下游流域面积仅为全流域的3
%。黄河下游两岸的
广大平原分属海河、淮河流域,无论从历史还是现状看,这些地区的安危盛衰与黄河
的治理
开发关系都十分密切。过去黄河的泥沙淤积塑造了这片大平原,同时洪水泛滥也给它带来了
深重的灾难。如今两岸广大平原一方面仍然遭受着黄河水患的严重威胁,另一方面,这一地
区社会经济
的发展又迫切需要开发利用黄河的水资源。
“一碗黄河水,半碗黄河沙;河在地上走,
剑在头上悬”。黄河是世界上泥沙含量最大的
一条河流,每年平均输沙16亿吨,其中34输入大海,1
4沉积于下游河道,致使下游河床
逐年增高,两岸大堤也不得不随之增高,河床最终高出堤外地面,便形
成为悬河。而悬河发
展到一定限度,水循其性,水往低处流,要求寻找一条通畅的出路,便发生改道。故
一部黄
河史,也是它频繁迁徙的历史。
千百年来,黄河洪水常引发决堤或改道
,成为威胁中华民族安全的心头之患。因此有必要
提倡大胆创新,探索彻底解决千里悬河问题的治水思路
。
黄河是条令我们爱恨交加的河流。治理黄河成为历代统治阶级必修课。治理的主要方
法为
“分黄”和“蓄清刷黄”两种方案。分黄论者以清口以下河床日高,人力难浚,主张在清口
上下另开新河,分黄东北流经安东五港(今涟水五港)一带人海。万历年间试行,结果导致
清口以上运道
淤浅,漕运受阻,且对淮北地区危害太大。如,五港口即淤为平陆。所以明清
两朝,基本上施行了“束水
攻沙”、“蓄清刷黄”的方案,即加筑洪泽湖大堤,提高湖内水位,
以冲刷清口以下淤垫的泥沙,黄、淮
洪水得以畅出云梯关。
“蓄清刷黄”的首倡和实施者是明万历年间总河潘季驯。潘季驯
曾于嘉靖四十四年(1565
年)、隆庆四年(1570年)两次出任总理河道。万厉六年(1578年
),潘季驯第三次出任总
河后,即提出“束清刷黄”,决定堵塞高家堰决口,提高水位,逼淮河越过“门
限沙”,专出
清口,为黄河刷沙。
黄河与淮河的关系在所有河流里肯定是最密切的,古称淮水,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有
6
着悠久的历史。远在公元前21世纪,就有大禹三至桐柏治淮的传说,其后,淮河流域有
春
秋战国时的芍陂灌溉工程,陈蔡、邗沟、菏水和鸿沟等人工运河,两汉时的鸿隙陂,魏晋南
北
朝时的曹魏两淮屯田,南朝梁武帝在淮河中游兴筑的浮山堰拦淮大坝,隋唐北宋时的通济
渠和汴渠以及苏
北海堤等,这些工程均在我国水利史上占重要地位。
南宋后,由于金宋对峙和黄河泛滥
夺淮,淮北的水利事业惨遭破坏。元初,设洪泽万户府,
导白水塘水灌田3.5万顷,屯田万余户。明清
以来,由于黄河夺淮带来大量的泥沙壅塞河道
和坡塘,抬高了入海河床,以致尾闾不畅。淮河流域以废黄
河为界,分淮河及沂沭泗河两大
水系,流域面积分别为19万平方公里和8万平方公里,有大运河及淮沭
新河贯通其间。
历史上的淮河是—条从云梯关独流入海的河流,河道宽阔,水流通畅。
沂、沭、泗河都是
淮河的下游支流。受黄河侵淮夺淮的影响,现在的流域面积比当初要大。原来在开封西
北入
黄河的济水改流入泗水,使部分济水流域成为淮河流域;黄河夺淮后,下游三角洲向东延伸
了约50公里;淮河故道淤塞后,迫使淮河从现在的入江水道入长江,使部分长扛流域面积
变成淮河流域
的面积。
受黄河长期侵淮夺淮的影响,淮河流域地形和水系发生了很大变化,古济河、
钜野泽和梁
山泊已消失;河床普遍淤高,且留下了废黄河河床;形成新的湖泊如洪泽湖、南四湖和骆马<
br>湖。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淮河水系紊乱,排水不畅或水无出路,造成了中游的水
下不来
,下游的水又流不出,是一条难治之河。
据历史文献统计,公元前252年到1948
年的2200年中,淮河流域每百年平均发生水灾
27次。1194年黄河夺淮初期的12、13世纪每
百年平均水灾35次, 14、15世纪每百年水
灾74次,16世纪至建国初期的450年中,每百年
平均发生水灾94次,水灾日趋频繁。从
1400——1900年的500年中,流域内发生较大旱灾2
80次。洪涝旱灾的频次已超过三年两
淹,两年一旱,灾害年占整个统计年的90%以上,不少年洪涝旱
灾并存,往往一年内涝了
又旱,有时则先旱后涝。年际之间连涝连旱等情况也经常出现。
历史上淮河本是一条流水浩荡,畅通,两岸富饶、交通便利的大河。俗语说:走千走万,
不
如淮河两岸。但1546年明中叶的一次黄河改道,夺淮入海,彻底改变了淮河的命运。淮
河从此成为一
条泛滥的河流。历代统治阶级对淮河的治理就提上议事日程。
黄河侵淮夺淮后,淮河水
患频繁。明代潘季驯主持治水,在洪泽湖周边筑堤,蓄纳淮河来
水,企图“蓄清刷黄”(用淮河水刷深黄
河入海河段)维持漕运,但未达到预期效果。后来,
把淮河洪水分入运河,并由芒稻河入长江,是为导淮
入江的开始。20世纪初,也进行了各
种导淮方案的研究,其中包括把淮河水全部导入长江和部分入江、
部分入海以及全部入海的
方案。
水危机的思考
中央明确给出重点治水的流域,这些流域占全国总人口约占全国56.5%,面积约占全国
32.2%。
我国重点流域包括松花江、淮河、海河、辽河、黄河中上游、太湖、巢湖、滇池、三峡库
7
区及其上游和丹江口库区及上游等10个流域,涉及23省(自治区、直辖市),254
个市(州、
盟),1578个县(市、区、旗)。总人口约占全国56.5%,面积约占全国32.2%
,GDP总量约
占全国51.9%。
《2010年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全国
地表水污染依然较重。204条河流409个地表水国控
监测断面中,Ⅰ—Ⅲ类、Ⅳ—Ⅴ类和劣Ⅴ类水质
的断面比例分别为59.9%、23.7%和16.4%。
主要污染指标为高锰酸。
就水质而言淮河的危害性为最。由于沿河流域工业发展,淮河水质污染问题却日益严重,
危
及全国17人口。径流量直接决定了淮河污染状况,也是淮河中下游获取洁净水源补给的
关键。按环保专
家的测算,一分污水有十分清水冲刷,就基本不会对环境产生较大影响。现
在的淮河“调污”,就是用干
流的四个流量,带走一个流量的污水。这种比例对环境的影响
固然很大,但已不至于引起污染事故。如果
遇到枯水年份,无水可调,就只能听其自然了。
这往往导致污染事故发生。
淮
河上闸坝林立,上规模的约6000座之巨。这些工程过去主要功能是防洪与灌溉,现在
就补用作拦蓄径
流供本地使用,严重妨碍了河流的自我调节功能,加剧了水体污染。淮河最
大支流沙颍河上就有18道拦
蓄闸。有人说:“颍河十八闸,闸闸皆污水”。有关机构调查,
沙颍河水最多时重复利用率达400%。
淮河污染积累多年,治污必须治本。要充分认识淮河流域水污染治理的长期性、艰巨性和
复杂性。既不能因“局部改善”而忽视“形势依然严峻”的现实,也不能用“形势依然严峻”
来
否定多年治淮的成效。我们要举全社会之力,上上下下团结起来协同作战,坚持标本兼治
的治理思路,才
可能破解淮河治污的诸多难题;只有破解了淮河治污的难题,为中国水污染
治理走出一条新路。
河流治理是需要倾国力的,生产力低下的古代悲壮的治理,曾让我们感动,而今呢?其实
湖泊之所以出现污染,最根本的原因在于追求粗放式快速经济发展,而如果发展不是建立在
科学
基础上,带来的结果往往是巨大的资源浪费和大量的环境污染。
环境不好必定导致人的
灾难。不善始不善终,恶果始于恶因。1998年的九江大堤出现管
涌导致溃堤,冲出了大河失治的弊病
。长江等大河主流没有出现严重的决堤现象,经受了一
次次的洪峰考验。但众多支流小河却出现了严重的
决堤现象,泛滥的大洪水淹没了无数的小
城镇和村庄,损失千亿不足计。大多数的小河堤坝都修建民国时
期或建国之后的六七十年代,
大都就地取土为土堤,疏于设计,年久失修,衰老无什抗洪能力。即使维修
也只是治标不治
本的加固而已。
人们在反思决堤之痛时,发现根源是在现行的
财政体制下,大河得治在于有国家财政的支
持,小河失治在于地方无力维修。地方水利配套资金不到位,
让小河堤坝治理不得不面对“头
疼医头,脚疼医脚”的应急工程维修模式的无奈现实。这无奈现实的结果
就是造就了家园被
淹毁的悲惨世界。
都江堰无坝水利工程,依照地理形势统筹
规划,引导水流走向,让河流自由流动,保持生
态,平衡因势利导、道法自然、宜疏不宜堵的理念。
8
无论大西线能不能成功,国家都应制定蓄水战略
,把夏天南方泛滥之水以湖泊、湿地、森
林、沼泽、地下水等形式储存起来。我们需要建设贯通南北的湖
泊水渠运河网。沿海地区的
耕地或许难以保留,但是湖泊森林应该扩大。电力的发展使抽水变得轻而易举
,把南方多余
之水抽到北方,抑或是在北方泛滥南方干旱的时候,把北方多余之水抽到南方,都能够解决
大问题。
海河流域是我国水资源最缺乏、水生态环境恶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近年来,随着流域人
口的迅速增多,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用水量急剧增长,基本上形成了“有河皆干,
有水皆
污”的水资源格局。
海河是华北地区主要的大河之一。由北运河、永定
河、大清河、子牙河、南运河五条河流
自北、西、南三面汇流至天津后东流到大沽口入渤海,故又称沽河
。海河以卫河为源,全长
1090公里,流域总面积229000平方公里,包括北京、天津两市,河北
省大部,河南、山东、
山西、内蒙古等省(区)的一部分,人口7000多万,耕地1.8亿亩。
海河流域未治理前基本是“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每5年,基本是两年水灾
两年旱灾,就有一年好些,可以谈得上风调雨顺。
有人说根治海河是一种美好
设想,治海河把水治没了。几位毕生都在海河水利建设一线的
老专家、老领导异口同声地否定了这个观点
。据海河水利委员会原第一副主任董一林回忆,
1971年,新华社有两个记者到白洋淀采访,回去写了
一篇内参,说是海河治理治得白洋淀
没水了,老百姓不满。后来由周总理亲自召集,国务院为此专门召开
了一个座谈会,花了一
天半时间,研究讨论此事。
海河水利委员会原总工程师
姚勤农认为,评价海河治理的成就,不能脱离具体的历史背景。
从历史的角度分析,解放以来尤其是19
63年以来,海河流域水利建设的成绩,海河治理所
达到的深度和广度在全国各大流域中应属最突出之例
。那是河道失修,上游也没有控制性工
程(水库),五年一遇的洪水,就不行了。一遇洪水,从津浦铁路
往东看,文安洼、恩县洼、
团泊洼就会一片汪洋。老百姓是常年吃不饱饭。一遇大洪水则只有逃难的份。
太平盛世时还
有人呼吁呼吁,战乱时根本没人管。
解放前是用井水浇菜灌溉,
面积小力量有限,如今旱灾受灾面更广,粮食反而增长,因为
有水库,有机井(打了100多万眼的机井
),每年用地下水200多亿立方米。比解放前用辘轳
井简直是天上人间。
海
河治理的成就在于,老百姓有饭吃,丰衣足食,洪水威胁大大缓解,社会稳定,为流域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
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和基础。20世纪70年代末在海河大规模治理完成
后,更是扭转了我国千余年来
南粮北调的农业格局。海河流域经过这些年的治理,洪水威胁
问题解决得还是不错的。而通过大搞机井建
设和灌溉工程,也基本解决了农业用水问题。
海河流域是先天不足,后天失调。海河流
域是我国水利建设的缩影,其成就、问题均突出。
海河水利委员会副总工程师李彦东的答案是四个字“喜
忧参半”!原海河水利委员会总工程
师郭宏宇认为,首先,应正确地估计海河40年来所取得的成就。但
同时,原有防洪工程效
9
益自然衰减了20%至30%,要按照规
划,坚持做下去,使防洪排涝体系继续完善。郭宏宇
特别指出,修一个防洪工程,一辈子不用,还要常年
几个人维护。这样的水利工程,为数不
少。所以,维修加固要用新的理念。海河流域的根本问题是水资源
缺乏。水生态环境恶化最
主要的原因也是由于水太少。海河流域水资源总量是372亿立方米,每年实际
用水430亿立
方米,水资源全用光了还差60亿,只能挖地下水,但地下水又不能恢复。要解决目前海
河
流域的水问题,必须有新的思路。有些地方的水资源配置理念是弃水为零,这是不对的。
海河流域的水生态环境恶化尤其是地下水超采现状深深忧虑。如果照现在的开采速度,再
过
二三十年,流域地下水将开发完。我们绝对不能侵犯子孙后代的水。流域水环境治理已到
了非解决不可的
地步了。再不解决,海河流域将不适合人居住。
姚勤农呼吁说,海河流域在全国七大流
域中相对规模较小,位置又最重要,投入不多的钱,
就能有非常显著的效果。希望国家能加大对海河流域
的治理力度。
海河流域人均水资源量20世纪50年代为700立方米,现在约305
立方米,是全国平均水
平的16,远低于世界规定的人均1000立方米的水资源贫困线标准。
目前南水北调工程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海河“有河皆干,有水皆污”的尴尬局面将得到
改变,是否是根本性的改变,是否达到根治,现在依旧是个未知数。
国家顶层设计治水思想
毛泽东同志对水利的定位是:“水利是农业的命脉”。
2011年年初中共中央《关于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简称《决定》),对水利同经济
社会发
展的关系进行了高度概括,明确了水利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和地位,《决定》指出:“水利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从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到水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
支撑,从
单一的农业命脉转变为经济基础支撑,给予水利赋予更重要的内涵。已经超越了农
业范畴。这就是中国当
代的关于水的顶层设计。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把水利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
,把农田水利建设作为农村
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把严格水资源管理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
略举措,注重
科学治水、依法治水,突出加强薄弱环节建设,大力发展民生水利,不断深化水利改革,加
快建设节水型社会,促进水利可持续发展,努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水利现代化道路。加快水
利改
革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力争通过5年到10年努力,从根本上扭转水利建设明显滞后局
面。到2020年
,基本建成防洪抗旱减灾体系、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体系、水资源保
护和河湖健康保障体系、有利
于水利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和制度体系。
未来中国水务市场的规模做了测算:今后5年
,仅城镇污水处理、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
新增加的投资额就有3300多亿元人民币。同时,随着城市
的建设和老城区的改造,要大批
地更新原来陈旧的管网,进行雨污分流的改造,这需要500亿元以上的
投资。为了解决北方
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南水北调及其配套工程,仅是中线、东线就需要3000多亿元
人民币的
投资。如果加上水安全体系的建设,海水淡化以及相应的水工程建设,投资将超过一万亿人民币。
10
但就农业来讲,水是粮食的命脉
,水也是农业文明的灵魂。特别是像中国这样自然经济占
主体的农业大国,要解决人民的吃饭问题,必须
首先发展农业生产。而水利是农业的命脉,
是影响粮食产量的至关重要的因素。把水利建设列在恢复和发
展国民经济的首位。在治水为
先的思想指导下,周恩来上任伊始便开始了规划和部署对全国水患的治理。
回顾建国以来中央领导人对江河湖泊治理的重要精神。
194
9年后,淮河的治理开发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成立了流域管理机构,进行了流域
规划,并全面地对河
流进行了治理开发。
淮河是建国后第一条全面、系统治理的大河,治淮是新中国大规模
治水事业的开端。50
多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淮河治理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组织和
领导流域
内各级政府和广大人民开展了大规模的治淮建设,为流域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改善和社会稳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50年中央和地方先后投资上千亿元兴建淮河水利工程
。1950年8月,政务院召开第一
次治淮会议。10月14日,政务院颁布了《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
,制定了“蓄泄兼筹”(即
上游以蓄为主,中游蓄泄兼施,下游以泄为主)的治淮方针、治淮原则和治淮
工程实施计划,
确定成立隶属于中央人民政府的治淮机构——治淮委员会。由此掀起了新中国第一次大规
模
治理淮河的高潮。
党和国家领导人十分重视和关心治淮。毛泽东主席四次对
淮河救灾及治理作出批示,并于
1951年发出了“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伟大号召;周恩来总理亲自部
署召开第一次治淮会
议;刘少奇、朱德、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也多次视察淮河。1951年治淮委员
会提出了
以防洪为主的《关于治淮方略的初步报告》。1952年又提出了《关于进一步解决流域内涝问
题的初步意见》。1954年提出了沂沭泗洪水处理意见。1957年提出了《淮河流域规划提要》和《沂沭泗流域规划报告(初稿)》。
1952年10月,毛泽东主席第一次离京
外出巡视,首先就是视察黄河,作了很多重要指示:
“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1964年,他已经70
多岁高龄,还一再提出要徒步策马,上溯黄
河源,进行实地考察,念念不忘治理与开发黄河。
1957年,国务院在北京召开淮河流域治理工作会议,总结治淮7年来的成绩和问题,着
重讨论了淮河流域规划,提出了今后治淮的方针任务。要求治淮应从治标转到治本为主,在
第二、第三个
五年计划内,基本上消灭洪、涝、旱灾;治淮应从重点转到全面安排,无论上、
中、下游,应以蓄为主,
以排为辅,蓄泄兼筹,上、中、下游兼顾,四省共保,四省互利;
要贯彻综合治理、集中治理的方针,要
以小型为主,大型为辅,加上必要的、可能的大型工
程。另外,还提出了解决淮河流域水利纠纷的处理原
则。
1969年10月,根据中央指示,国务院治淮规划小组在北京召开第一次会议。
会议研究了
进一步治淮方案,形成《治淮规划小组第一次会议纪要》。纪要充分肯定了治淮成就,指出<
br>了治淮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治淮一定要在“修好”二字上狠下功夫。在“四五”期间采
取:加
强山区水土保持;发展小型水利,再修建7-9座大型水库;完成淮河中游蓄洪工程;
11
扩大下游出路,进一步疏浚平原河道;完成灌区配套;修建水利工程贯彻综合利用;继续
扩
大抽江水工程等7项措施。
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又进行了大量的
规划工作,于1992年提出了《淮河流域综合
规划纲要》。1991年淮河大洪水带来的洪涝灾害十分
严重,使人们进一步认清了淮河防洪的
严峻局面。同年9月国务院召开了治理淮河、太湖会议,会议明确
了第八个五年计划期间治
淮的18项骨干工程。这18项工程也是规划的防洪体系的骨干工程。在此基础
上,近年又提
出治理开发的“九五”和2010年目标。
1991年9月,针
对淮河、太湖发生严重洪涝灾害所暴露出的问题,国务院及时召开治淮
治太会议,并决定成立由副总理为
组长、国务院有关部门和流域四省参加的国务院治淮领导
小组,作出了《关于进一步治理淮河和太湖的决
定》,提出要坚持“蓄泄兼筹”的治淮方针,
近期以泄为主,基本完成以防洪、除涝为主要内容的近期1
9项治淮骨干工程建设任务,再
次掀起治淮高潮。
建国60年来,党中央、
国务院始终把淮河治理放在重要位置,两次作出重大战略性决策,
十次召开治淮会议,即使在“文化大革
命”那样的非常时期,治淮仍未间断。
淮河治理开发的目标是以防洪为主,兼顾除涝
、发电、灌溉、航运、水产、水土保持等方
面的综合利用。淮河流域规划中逐步提出和明确了治理开发的
骨干工程。以下将按9个方面
简述一些重点骨干工程,这些工程有的已全部建成使用;有的已部分完工,
发挥了部分效益,
尚需续建、扩建;有的尚待兴建。
开辟入江入海水道。解除
淮河流域洪涝灾害的重要工程之一是开辟入江入海水道,现已形
成一个入江入海的工程体系。
淮河水系方面:洪水通过洪泽湖枢纽控制,大部分经入江水道分入长江,一部分经苏北灌
溉
总干渠入海,一部分经淮沭河分淮入沂。此外里运河还可分泄少量淮河洪水入扛,废黄河
可分泄部分淮河
洪水入海。
目前洪泽湖地区及其下游地区的防洪标准不到百年一遇。为使防洪标准提高
到300年一
遇,规划沿灌溉总干渠北侧开挖新的入海水道,水道全长163.5公里,设计排泄流量每
秒8000
立方米。现已按行洪流量每秒2270立方米开工兴建。
1963
年毛泽东发出“一定要根治海河”的号召。流域掀起了水利建设的高潮,海河流域
水资源得到全面开发利
用,防洪体系基本形成。中国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治理海河河道,
兴建水库,增辟灌溉和入海尾闾工
程。先后兴建大小水库1900多座,总库容达265亿立方
米,控制了山区流域面积的83%,在兴建
水库同时,还兴建了水电站119座,总装机容量为
66.28万千瓦,年均发电量达17.9亿千瓦时
,使海河流域可发电量水能资源的13得到了利
用。此外还建造堤防4300公里,开挖疏浚支流河道2
70条,骨干河道50条,并新辟了漳卫
新河、子牙新河、永定新河、潮白新河等8条入海河道,使排洪
入海能力达到2.5万立方米
秒,治理了80%的平原易涝面积,初步解除了洪涝灾害。
总体战略
12
南水北调均衡发展
适用价值
中国的总体战略思路决定了中国作任何事情都是站在
大局观上来考量的。而最突出的便是
民族凝聚力和宏观整合力。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体现了高度的集体主
义精神。因此国家和家
国概念在,“匈奴未灭,何以为家”,“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
修身、齐家、
治国、平天下”,家是社会的细胞,国是社会的整体,因此在每项国家大项目面前,在面临
移民之际重视舍小家为大家。
无论是古代的长城大运河,是世界最重要的古代
工程,还是现代的南水北调可以说又是一
项极具挑战性的基础设施工程。它是迄今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调水
工程。南北地缘经济差异大,
水资源不平衡,决定了这项工程的伟大意义。
大
是一种崇高的境界,大是一种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勇气,大是一种壮士扼腕肝胆乾坤的决
心,大是一种蕴含
着龙之传人血液里面的宽阔胸襟。
整体战略均衡发展,必须站在历史高度,站在时代高
度,来传递中华文明,落地必须放在
用自然科学、地缘政治学,大地理学观点来看待南水北调的地理文明
;用历史观、社会学、
人类学为地理学背书将带给世界无限惊奇与思考。同时必须紧紧抓住5000年民
族大融合,
高度文明、高度自治,高度统一,文化高度认同层面上,提升到中国几千年立于世界不败之<
br>林的政治视野上,这就立国之本。
中国5000年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是华夏民
族立于世界不败之林的主要基因,这种基因就
是中国软实力的具体表现。大国的兴衰与崛起与该国的文化
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当文
化成为一种主流优势及文化再造的时候,传统文化的优势就凸显出来了,
对世界及国民的庇
护力量就无比巨大。当文化成为一种包袱和道具的时候,就会左右着我们的思维,让我
们裹
脚不前,这个民族就失去了创造的动力。
中国5000年生生不息的文化延续就是在创造与停滞的文化博弈中逐渐壮大成长起来的。
在当今看似“世界是平的”及世界一体化的格局下,其实在歌舞升平的背后其实充满了暗
礁和险滩,波及
全球的金融危机,反世界的三股势力,时时在我们身边震荡,世界不是太平
的。这就让我们要更加保持清
醒的头脑,充分意识到中国方块汉字对我们民族的凝聚力和感
召力。因此,我们的伟大工程载体理所应当
在这钟“大国语境”下担当起传递中华文明的重
任。
我们也有理由相信,中华
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用这些团结的方块汉字作为一种表达方式,
构建一个和谐的“赤子方阵”。
以民为本的治国方略在共和国诞生一个甲子之余正在变为现实。构建民主社会成为执政纲
领中最为光彩的一笔政治生态,自上而下的决策与自下而上的参与,逐渐形成一种全新的政
治模
式,这是一种区别于西方民主的中国式“纵向民主”。“纵向民主”支撑着中国社会长治
13
久安最重要最微妙也是最关键的支柱,是中国独特政治理念的关键,在经历数百年西方蹂
躏
和动荡之后,形成中国人自己的民主价值观。
南水北调有利于缓解水资源短
缺对北方地区城市化发展的制约,促进当地城市化进程。为
京杭运河济宁至徐州段的全年通航保证了水源
。使鲁西和苏北两个商品粮基地得到巩固和发
展。促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通过改善水资源条件来促
进潜在生产力,形成的经济增长。
扩大内需,保持全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实现全国范围内的结构升级和经
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
发展。
中国南北方的水资源的极不平衡,北方严重缺水,南方时常洪涝。
我国北方地区(长江
流域以北)面积占全国63.5%,人口约占全国的46%、耕地占60%、
GDP占44%,而水资源
仅占19%。其中,黄河、淮河、海河3个流域耕地占35%,人口占
35%,水资源量仅占全国的7%
,人均水资源量仅为457立方米,是我国水资源最紧缺的地
区。北方部分流域已从周期性的水资源短缺
转变成绝对性短缺。我国农业用水在经过了大规
模的增长后,基本上维持在4000多亿立方米的规模,
占总用水量的比重由1980年的85%
下降到2004年的65%。水危机已迫在眉睫,调水成为解决
北方缺水的有效举措之一。
据不完全统计,世界上已有39个国家建成了345项调水
工程,其中大型和特大型调水工
程共有28项。这些调水工程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巴西
、印度、巴基斯坦、
俄国、埃及、南非等国。
而今关于无坝水利还是有坝水利
争论十分激烈。大坝能够驯服山洪,为庄稼和居民提供水
源,生产清洁的电力占世界供电量的16&,但
它们也令4000—8000万人不得不迁居。值得
担忧的是它还破坏了河流生态,大坝控制水资源,导
致生态链毁灭。如今炸坝已成为一种趋
势。多瑙河流经多个国家,没有一个国家修筑水坝,把水资源引入
水渠,再修筑水利发电和
灌溉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思路。
在国外,最早的跨流域
调水工程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400多年前的古埃及,从尼罗河引水
灌溉至埃塞俄比亚高原南部,这在一
定程度上促进了埃及文明的发展与繁荣。
澳大利亚为解决内陆的干旱缺水,在1949
——1975年期间修建了第一个调水工程——雪
山工程。该工程位于澳大利亚东南部,通过大坝水库和
山涧隧道网,从雪山山脉的东坡建库
蓄水,将东坡斯诺伊河的一部分多余水量引向西坡的需水地区。
埃及国土面积中96%是沙漠,水无疑是它的“生命线”。1970年,坝高111米的
尼罗河阿
斯旺高坝建成后,埃及又开始建造和平渠与谢赫·扎那德水渠,分别将河水引向西奈半岛和埃及西部沙漠,使埃及可耕地面积增加25%。
俄罗斯水资源极为丰富,河水流量
仅次于巴西,但分布不平衡。为了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
的问题,前苏联时代共建设了15项调水工程,年
调水量达480多亿立方米。其中最长的大
土库曼运河长1100公里,曾经被称为世界“运河之王”。
美国西部素有干旱“荒漠”之称。由于修建了中央河谷、加州调水、科罗拉多水道和洛杉
14
矶水道等长距离调水工程,在加州干旱河谷地区发展灌溉面积2000多万亩,使加州发
展成
为美国人口最多、灌溉面积最大、粮食产量最高的一个州,洛杉矶市跃升为美国第三大城市。
1400年前开凿的大运河,当属我国跨流域调水的鼻祖,而始建于2260多年前的都
江堰引
水工程则成就了四川“天府之国”的美誉。
20世纪50年代以后,我
国的跨流域调水工程也得到了长足发展:江苏省修建了江都江水
北调工程,广东修建了东深引水工程,河
北与天津修建了引滦入津工程,山东修建了引黄济
青工程,甘肃修建了引大入秦工程等,这些工程都成为
了当地农业、工业、城市和人民生活
的命脉。
南水北调成为当今中国最浩大的
工程之一,于2002年正式动工,工程分东线、中线和西
线三部分,东线从长江江苏扬州段调水,经过
江苏、山东到达河北、天津。中线从湖北丹江
口水库调水经河南、河北到北京、天津。西线规划从长江上
游调水到黄河上游,供应西北和
华北。工程总投资5000亿元,整个工期建设约需四五十年时间,每年
向北方调水450亿立
方米,等于一条黄河的水量,是人类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之一。
解决中国的调水和水资源短缺问题,离不开工程师和科学家,但光靠工程师科学家还远远
不够,还需要哲学家、思想家和战略家。我们面临的不单单是工程问题,也是一种哲学、思
想和
社会经济发展问题。
南水北调关系到我国北方用水的战略布局。站在不同的角度,自然
会对南水北调有不同看
法,如果站得高,看得远,那南水北调不过是一种手段,而建立节水型社会才是解
决中国水
资源短缺的难题。
水利中国就是治水如治国的生命框架,在这个前提
下完成中国的治水大业,功在当代利在
千秋,我们的子孙后代不再为汹涌澎湃的水害,不再为干涸难熬的
旱灾,不再为有河皆污的
现实担忧。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