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二学案:第1课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 Word版含解析
握手礼仪-抗洪抢险先进事迹
[时空观念·线索特征]
世界领先、
精耕细作、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是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基本模
式。古代中国官营手工业和民间手工业
历史悠久,部门齐全,多种经营模式并存。明中后期,
在私营手工业中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古代中国商业不断发展。两宋时期,商人打破城市里坊和市的界限,官府取消
了交易时间的限制,商业空
前繁荣;对外贸易也得到发展。明清时期,影响资本主义萌芽发
展的因素主要有重农抑商、海禁和“闭关
锁国”政策。
第1课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
课程标准
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了
学习目标
了解我国古代耕作方式的变化,分析
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其出现变化的原因。
析我国古代自耕农经济形成的主要原因
及特点。
归纳中国古代农业的基本特点。
农业的起源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农业起源:原始农业经历了从采集经济向种植经济的发展。
2.地域差别:南稻北粟,并在各自的扩展、传播中相互交融。
3.农业结构: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是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
4.主要家畜:有猪、马、牛、羊、鸡、狗等六种。
从耒耜到曲辕犁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原始农业
:刀耕火种是原始农业主要耕作方式之一,主要劳动工具是石斧、石铲、木
耒、骨耜、石镰等。
2.进入文明时代:耒、耜仍是人们进行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
3.春秋战国:掌握冶炼铁的
技术,铁农具出现,借助铁农具和牛力的农业耕作方式,大
大提高了当时的农业生产效率。
4.生产模式:借用牛力耕田和不断改良生产工具、生产技术,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
式日益
完善。
5.农具改革:唐代,出现了曲辕犁,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
6.灌溉工具:主要有翻车、筒车等。
水利设施的逐渐完善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上古时代:大禹治水的传说,反映了上古时代先民兴修水利的艰苦历程。
2.春秋战国:生产力的提高,推动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兴修芍陂、都江堰、郑国渠。
3.西汉时期:建成漕渠、白渠等水利工程。从汉代起,政府经常组织大规模的治河工程。
4
.边疆地区:因地制宜,兴建具有地方特色的水利灌溉工程。西域地区的坎儿井就是其
中
的代表。
5.经验总结:在300多种古代的农学著作中,包含了大量关于水利建设的内容。
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1.千耦其耘:商周时期,由于农具原始,多采用大规模简单协作方式进行农业生产。
2.个体农耕
(1)产生原因:春秋时期随着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的进步以及私有
土地的出现。
(2)经营方式:以家庭为单位,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
式的经营方式。
(3)历史评价
①优点
a.小农经济可以使农民勉强自给自足。
b.生活比较稳定,有较高的生产积极性。
②缺点
a.小农经济的狭小生产规模和
简单的性别分工,使它很难扩大再生产,阻碍了社会分工
和交换经济的发展。
b.自耕农是国家赋税的主要承担者,统治者过度的剥削和压榨是其破产的原因之一。
【特别提醒】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人类社会中最早出现的产业,它是随着社会
分工的产
生而产生,并随社会分工的发展而发展的。
【名师点拨】
造成我国古代南北不同特色农耕格局的原因是南北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
的显著不同。
【轻巧识记】 中国古代耕作的两大阶段
【易错提醒】
翻车借助人力,而筒车借助水力。
【轻巧识记】 耕作方式的演变
【误区警示】 “自给自足”并非富足
小农经济的基本特征“自给自足”中的
“足”并非指富足,而是指满足自家生活的需要
和缴纳赋税,很少进行商品交换。事实上,封建制下农民
生活非常艰难。
【名师指津】 自然经济、小农经济和自耕农经济是三个不同的概念,但三者又有交集
,
都是生产力水平低下的产物。自然经济最本质的属性是物质生产的自给自足,和商品经济相
对
立;小农经济的最本质的属性是家庭经营,经营规模狭小;自耕农经济又是小农经济的重
要组成部分。小
农经济属于自然经济,小农经济强调以家庭为生产单位,是我国封建社会农
业生产的基本模式,但不是唯
一模式。
中国古代农耕方式的演进
1.耕作方式的演进
史料一 其人耕无犁锄
,率以刀治土,种五谷,曰刀耕,燔林木,使灰入土,土暖而蛇
虫死,曰①火种。——《广东新语》
史料二 今②铁官之数曰:一女必有一针、一刀,若其事立;耕者必有一耒、一耜、一
铫,若其
事立;行服连轺辇者,必有一斤、一锯、一锥、一凿,若其事立;不尔而成事者,
天下无有。
——《管子·海王》
①“火种”的“种”读作“zhònɡ”,不能读作“品种”的“zhǒnɡ”。意同火耨。
②画线信息指中国古代管理铁的冶铸事业的机构。
(1)史料一反映了什么耕作方式?说明了什么?
提示
史料一反映了原始社会时期实行“刀耕火种”的耕作方式。说明了生产力水平的落
后。
(2)史料二说明了什么问题?
提示
说明战国时期,铁器普遍使用,在农业生产中居于主导地位,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
2.农业技术的演进
史料 “今使乌获、藉蕃(大力士)从后而牵牛尾,尾绝而不从者,逆也
。若指之桑条以贯
其鼻,则五尺童子牵而周四海者,顺也。”
——《淮南子·主术训》
画线信息意指穿着牛的鼻子。
史料反映了农业生产技术哪方面的进步?有什么作用?
提示 对牛的控制,反映了
当时牛耕的出现和推广。利用畜力可以节省人力,提高耕作效
率,有利于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是农用动力
的一次巨大进步。
中国古代农耕方式的演变过程
(1)“刀耕火种”的原始阶段。主要使用石斧、石铲、木耒、骨耜、石镰等简单的劳动工
具。
(2)春秋战国时期,人们掌握了冶炼铁的技术,出现了借助铁农具和牛力的农业耕作方式。
(3)在汉代,牛耕逐渐普及全国,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4)唐代,在长江下游一带早已出现了曲辕犁(又名江东犁)。中国传统步犁基本定型。
(5)传统农业长期以来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农业耕作技术难以实现革命性的发展。
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和评价
1.小农经济的特点
史料 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
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织纴,
多治麻丝葛捆布,此其分事也。
——《墨子》
画线信息指织作布帛之事。其中“纴”为缯帛。
史料反映了我国古代什么样的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有何特点?
提示
方式:小农经济。特点: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2.小农经济的影响因素
史料 中国农村原
本是一个自治的社会,“①皇权不下县,县下是宗族,宗族皆自治。自
治出于伦理”,几千年来都是如此
。广大农民“交了粮,自由王”,强制他们的力量也并不
多。相反,②小农们对封建国家有很强的约束力
,直接决定着社会的治乱,经济的衰荣,是
影响统治者效用函数最重要的变量。
——李成贵《国家、利益集团与三农困境》
①画线信息指政府对国
家的约束不下到县级以下的行政单位,县级以下行政单位由宗族
治理,宗族全都是自治,宗族自治依据伦
理。
②画线信息说明了小农经济对封建统治阶级的重要性。
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理解小农“是影响统治者效用函数最重要的变量”。
提示 小农经
济是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是政府财政赋役的主要来源;其稳定有利于缓和
阶级矛盾,稳定国家政权。
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及评价
(1)小农经济的特点
①自给自足性: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紧密结合,自耕农除盐铁之外,一般不必外求。
②分散性: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一家一户分散经营。
③封闭性:男耕女织,相互之间缺少交流与合作。
④保守性:相对简单的生产工具和长期不变的生产技术及容易满足的社会心理状态。
⑤脆弱性:规模小,条件简陋,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薄弱。
(2)小农经济的评价
①进步性
a.生活稳定,生产积极性较高,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b.小农经济是中央集权制度的经济前提,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政治稳定。
②局限性
a.阻碍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b.成为近代以来束缚生产发展的因素之一。
一、精耕细作的含义、条件及演变
精耕细作是对中国古代传统农业生产的一种概括,指的是传统农业的一个
含义 综合技术体系,
是以一家一户为经营单位,在一定面积土地上,采用较先
进的技术措施,进行细致耕作,以提高单位面积
产量
条件
生产工具的进步;耕作技术的提高;水利设施的逐渐完善;从千耦其耘到
个体农耕的耕作方式的演变
精耕细作萌芽于夏商周时期,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是技术成形期,
隋到元是精耕细作的扩展期,明清是深入发展期
演变
【对点演练】
1.先秦时期,中国古代的农耕方式经历了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转变。那么,
中国
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是( )
A.石器锄耕
C.铁犁牛耕
B.刀耕火种
D.机械化耕种
解析:选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铁犁牛耕是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因此选C
项。
二、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1.生产组织形式: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古代封建社
会的经济基础,也是中国古代
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之一。
2.土地制度:封建土地国有制、地
主土地所有制和农民土地所有制并存,地主土地所有
制是最主要的形式。
3.农业生产结构:种植业和家畜饲养业相结合,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4.生产
模式:不断改良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重视水利工程的兴修,使精耕细作的农业
生产模式日益完善,是中
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之一。
【对点演练】
2.战国时期,人工施肥已受到广泛重视。
孟子说:“凶年,粪其田而不足。”荀子认为:
“掩地表亩,刺草殖谷,多粪肥田,是农夫众庶之事也。
”由此可见( )
A.生产工具有了较大的进步
B.农业生产注重精耕细作
C.小农经济开始形成
D.农民社会地位低下
解析:选B。题干先提出观点:人工
施肥在战国受重视,接着引用孟子、荀子的话来证明
观点。孟子说,歉收之年,是因为施肥不够;荀子说
,开垦荒地,锄草播种,多施肥,是农
夫的本职工作。可见,战国的农业生产非常注重精耕细作,故B项
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