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人教版历史必修二课时作业 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别妄想泡我
866次浏览
2020年08月11日 21:39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雅安市人事网-离任述职报告


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一、选择题:
1、元朝人曾作《木 棉歌》:“秋阳收尽枝头露,烘绽青囊翻白絮,田妇携筐采得归,浑家指
作机中布。大儿来觅襦,小儿来 觅裤。”材料最能表明元朝( )
A.棉花开始在中国种植 B.资本主义萌芽已经产生
C.农民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 D.家庭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2、观察下图,它反映了( )

A.我国古代小农经济十分发达 B.我国古代手工业十分发达
C.我国古代小农经济的基本特征 D.我国古代男女的社会地位
3、北宋 以后,北方水利工程项目日趋减少,南部各省如江苏、浙江、福建则快速增加,甚
至明代的湖南与云南也 增加了许多水利工程。对上述变化的正确解读是( )
A.反映了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B.南方政治清明促进经济发展
C.政府推行重南轻北的农业政策 D.上述省份都是工商业发达地区
4、我国有如下谚语:“及时刈艾(除去杂草)仓必满溢”“施粪如 用药,适度为佳”“麻黄
种麦,麦黄种麻”“深耕三尺三,来年必丰年”。这些谚语最能说明我国古代( )
A.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 B.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C.五谷丰登,生活舒适 D.传统文化底蕴深厚
5、考察中国人口发展的历史,就会发现明代中后期中国人口数量出现了快速的增长,这得
益于精耕细作 生产方式的推广和高产作物的引进。明清时期人口的快速增长,最深远的历史
影响是( )
A.加速了明清王朝的腐化进程 B.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转型发展
C.引发了农耕文明深层的社会危机 D.扩大和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疆域


6、“大清国农村是一个精英自治的准民主社会,乡绅靠自然威望而不是刚性权力担任民间
自治领袖。乡绅的自然威望主要来自德高望重、勇于负责和办事公正。”这种自治状况形成
的根本原因 是( )
A.宗法制的深远影响 B.中央集权的逐渐削弱
C.小农经济的分散性 D.地方政府权力的下移
7、钱泳在《履园丛话》中说:“俗语云:‘百年田地转三家’,言百年之内 ,兴废无常.必
有转售其田至于三家也。今则不然,……十余年间,己易数主。”由此可见,古代小农经 济
的一个特点是( )
A.封闭性 B.落后性
C.脆弱性 D.分散性
8、元代王祯《农书》中记载:“九州之内,田各有等,土各有产,山川阻隔,风气不同,
凡物之种,各有所宜。”王祯在此强调的是( )
A.农事安排要因地制宜 B.农业生产要把握农时
C.耕作技术影响产量高低 D.土地肥力决定农作物产量
9、商周时代,土地为国家公有,由贵族组织人力进行农业生产;到了春 秋战国时期,逐渐
形成了在土地私有基础上男耕女织的农业经济。这两种耕作方式都( )
A.强化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B.属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范畴
C.与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 D.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生产积极性
10 、宋熙宁年间(1068—1077年),全国兴修水利工程10793处,其中两浙路修建1980处。
此外,还在东南沿海修筑了长达500余里的江北捍海堰和浙江捍海石塘、钱塘江工程等。这
反映了( )
A.连年暴雨导致严重涝灾 B.水利政绩成为擢升依据
C.江南经济发展推动水利建设 D.人口大量增加需要新耕地
1 1、《历史大脉络》中谈到“中国人以为繁荣安定的景观是田畴相接,庄稼丰茂。精耕细作
的农业,为中 国人的饮食开发出不少美味佳肴,其中最为丰富的成分是碳水化合物(淀粉)、
纤维质与素食的蛋白质。 ”《剑桥古代史》中描述到:雅典人“不仅可以享受阿提卡的橄榄
油和葡萄酒,而且可以食用黑海的谷物 和干鱼。”以下关于古代中国和雅典饮食的比较错误
的是( )
A.都非常注重美食的开发,美食品种多样
B.中国美食以粮食等素食为主,古希腊副食种类丰富


C.两者不同的饮食习惯源于政治体制的差异
D.两者的不同与自然环境关系密切
12、孙健在《中国经济通史》提到,“西汉时期,冶铁 业非常发达。据考古发掘,在北京清
河镇、山东藤县、河南鲁山、南阳、巩县、方城和江苏的利国驿等地 ,都发现过汉代冶铁遗
址。其中以南阳、巩县两处冶铁遗址规模最大。”这本质上反映了( )
A.中原地区农业发达 B.河南冶铁业发达
C.政府重视手工业 D.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13、冯天瑜等在《中华文化史》中指出,列朝帝王都耕籍田、祀社稷、祷求雨、下劝农令,
以“帝亲 耕,后亲蚕”之类的仪式和奖励农事的政令鼓舞天下农夫勤于耕作。作者在此说明
的是统治者( )
A.巩固统治的经济措施
C.专制主义的愚民政策

二、非选择题:
14、发展农业需因地制宜,亦需科技创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农业科技成绩(部分)
时期 内容
牛耕、铁农具
春秋战国 都江堰、郑国渠
测知二十四节气
耧车
秦汉
选种、育秧
翻车
魏晋南北朝
《齐民要术》
隋唐 筒车、曲辕犁
踏犁
宋元 《农桑辑要》
《十二气历》
明清 《农政全书》


由人力操作,弥补耕牛的不足
元朝政府研发的农业指导用书


提高产量的重要途径

备注


有利于安排农事
提高播种效率
B.安抚民心的政治作秀
D.以农为本的治国之道


材料二 (王景)迁庐江太守。先是百姓不知牛耕,致地力有 余而食常不足。郡界有楚相孙叔
敖所起芍陂稻田。景乃驱率吏民,修起芜废,教用犁耕,由是垦辟倍多, 境内丰给。
是岁,牛疫。京师及三州大旱,诏勿收兖、豫、徐州田租、刍稿(汉代的一种税收),其以 见
谷赈给贫人。
——摘自《后汉书》卷七十六、卷三
材料三 中国掌握了某些基本 的生活艺术时,西方仍然对此浑然不知。就如中国的农民,欧
洲使用木制农具时,他们已经用铁犁耕田。 而当欧洲也使用铁制农具时,他们仍在使用铁制
农具。中国人把一种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运用到很高的水 平,却没想到要改善和替代它……
打破这种平衡的是大工业的兴起……
——H. R.托尼《中国的土地和劳工》
请回答:
(1)精耕细作是中国古代农业的显著特点。根 据材料一概括这一特点表现在哪些方面?结合
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这一特点的主要原因。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农业经济的特征。

(3)材料三中“ 经济体制”指什么?“大工业”“打破这种平衡”给中国经济结构带来了哪
些影响?

15、中国古代是一个以农立国,以农为本的国家。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武帝末年,悔 征伐之事,乃封丞相为富民侯,下诏曰:“方今之务,在于力农。”
以赵过为搜粟都尉。过能为代田,一 亩三圳。岁代处,故曰代田。……用耦犁,二牛三人。
一岁之收常过缦田亩一斛以上,善者倍之。……过 试以离宫卒田其宫土需地,课得谷,皆多
其旁田亩一斛以上。……至昭帝时,流民稍还,田野益辟,颇有 畜积。
——《汉书·食货志上》
材料二 窃为四民之中,惟农最苦。农夫寒耕热耘,沾体涂足,戴星而作, 戴星而息。蚕妇
育蚕治茧,绩麻纺纬,缕缕而积之,寸寸而成之。其勤极矣。又水旱霜雹蝗,间为之灾。 幸
而收成……谷未离场,帛未下机,已非己有矣。农夫蚕妇所食者糠籺而不足,所衣者绨褐而
不 完。直以世服田亩,不知舍此之外有何可生之路耳。
——司马光《温国文正公文集》卷48


材料三 在传统时代,所谓农业生产结构,其主要生产要素可归纳为四项(1)耕地, (2)
作物,(3)农具,(4)劳力。……农业负担过重,这是一个比起小农经济的生产结构不符合< br>现代要求更为严重,更为致命的病症。……中国的传统农业,无论从其现实的经济效益,还
是潜在 的发展可能,它自身不是不能转变,而是其。自转变”的通道,受到来自帝国政治、
经济体制的阻扼,被 堵塞以致堵死。……农业经济效果、历史效应,不只取决于它生产的内
环境,还要受制于它的外部环境的 有利与否。对传统中国而言,后者更是致命性的障碍。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进步的农业生产技术?农业 技术的进步对农业产生怎样的作用?体
现了怎样的特点?

(2)据材料二,归纳司马光认为“惟农最苦”的原因是什么?导致农民“不知舍此之
外有何可生之路”的政策性因素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内环境”与“外环境 ”分别指什么?结合材料一、二,你如何认识材料
三的观点?







答案
一、选择题
1、C 2、C 3、A 4、A 5、C 6、C 7、C 8、A 9、C 10、C 11、C 12、A 13、D

二、非选择题
14.(1)表现:发明创新农业生产工具;改进耕作技 术;兴修农田水利;重视农时;总结推广
农业经验。原因:人多地少;小农经济长期占据主导地位;重农 抑商观念的长期影响。(答


出两点即可)
(2)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铁犁牛耕;精耕细作;受制于自然环境,具有脆弱性。
(3)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影响:自然经济逐渐解体;洋务经济产生;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


15.(1)技术:代田法;耦犁(二牛三人耕作法)。
作用:产量增加;耕地面积扩大。 特点:精耕细作。
(2)原因:生产(生活)艰辛;自然灾害破坏;赋税沉重。
因素:重农抑商政策。
(3)内环境:自然环境(耕地),技术和农具,农作物;劳动力。(列举两个以上)
外环境:国家政策(体制)。
认识:小农经济在封建社会的早期已经得到较快发展; 但受到封建体制(社会环境)的
阻碍,无法获得突破性发展

孙子兵法全集-三一节


青年人-2014山东高考理综


温哥华大学-考研考场查询


谭晶退赛-网络管理员职责


伊斯兰先知-汪国真诗


新西兰皇后镇-高考三本分数线


青少年如何预防近视-大四个人总结


搞笑绕口令-重阳节讲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