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
出差补助-云南中考成绩查询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第1单元 时、分、秒
第1课时 秒的认识
【教学内容】
教材第2~3页及做一做,练习一第1~3题。
【教学目标】
1.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体会秒在生活中的应用。
2.通过观察、体验等活动,使学生初步建立1秒、几秒、1分的时间观念。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渗透珍惜时间、交通安全等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
1.知道时间单位秒,理解并掌握1分=60秒。
2.初步建立1秒、几秒、1分的时间观念。
【教学难点】
探索秒针的计时方法,得出1分=60秒的过程,以及学生对秒的感知程度。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1.孩子们喜欢过节吗?我们中国有一个最传统、最重要的节日,每
到这
个节日,你们都会得到压岁钱,这是什么节日?
(老师放映PPT课件)
2.
看过春节联欢晚会吗?我们再回到晚会现场看看:新年的钟声马上就
要敲响了,开始倒计时了,一起来。
(师生一起倒计时)
师:过年真好!我们又一次听到了新年的钟声。谁知道,刚才我们倒数
的
5,4,3,2,1是用的什么时间单位?
3.我们以前学过的时间单位有时、分,要计量很短的时间
,就要用到比
分更小的单位——秒,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秒。(板书课题:秒的认
识)
4.对于秒这个新朋友,你了解多少?还想知道什么?生活中哪些地方可
以用秒计时呢?
师:同学们,秒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秒的认
识”。
二、观察感受,建立表象
1.观察秒针。
看来你们对秒并不陌生,老师可要考考你们。钟面上哪根针是用来表
1
教师批注
示秒的?叫什么针?这根针是什么样的?同桌互相指指,说说看。
2.复习旧知识。
(1)时针走一大格是( )时,这时分针走( )圈,也就是(
)
分。
(2)1时=( )分。
师:关于时间你还知道哪些知识?
3.认识秒针。
(1)秒针是怎样计时的?谁能给大家讲一讲?
(2)秒针走一个
小格就是一秒,真是这样吗?(放映PPT课件:钟面上秒
针一动,同时滴答一下)我们再来感受一下一
秒,一起说出来。(板书:
秒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1秒)
(3)一秒钟就是这么滴答一下(教师手势做一下),你能在1秒钟里做什
么呢?
同桌互相做一个自己喜欢的动作。
(4)经过刚才的活动,你对1秒有什么感受?想说点什么?
4.1秒的价值。
(
1)短短的1秒钟,滴答一下就过去了,其实,在1秒钟里也能干许多事
呢。老师这里搜集了一些资料,
一起来看看。(PPT课件演示:播放豹1
秒钟的奔跑路程;发电厂1秒钟的发电量可供一户家庭用三个
月;奥运
会上,刘翔百米跨栏的片段)
(2)了解了这些,你又想说点什么呢?
(
3)在生活中你还见过与秒有关的东西或事情吗?(学生互相说一说自
己在生活中见到的与秒有关的事情
)
三、引导探究,揭示规律
1.秒针走1小格的时间就是1秒,仔细看,这一次秒针走了多
长时间?
你是怎么知道的?(PPT课件演示秒针从12走到1)
2.接着看(PPT课件演
示秒针从1走到5),你知道秒针又走了多少秒
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3.再来看一看(PP
T课件演示秒针从5走到7再过2小格),秒针又走
了几秒?你是怎么知道的?
4.如果秒针走一圈会是多少秒?你是怎么想的?
(师随着生的回答板书:60秒)
四、观察演示,总结方法
1.秒针走一圈,分针会有什么变化?
现在分针和秒针都
指着几?注意观察秒针走一圈的同时,分针有什么变
化。(教师引导学生观察PPT课件演示的钟面上秒
针的走动情况)
2.回想一下,秒针走一圈,分针有什么变化?
分针走一小格是多长时间?(师板书:1分)
秒针转动一圈经过60个小格,也就是60秒,
分针经过一个小格,也就
是1分,那么,你有什么发现吗?
五、自主尝试,体会感悟
1.(1)60秒也就是1分钟,我们能做些什么呢?咱们来个一分钟的体验
活动,好不好?
老师为每个学生准备一项活动,有的是写汉字,有的是口算,有的是写
数字。
(2)学生自主选择操作活动。
(3)学生活动后汇报,1分钟分别做了多少。
2.(1)每个大组选一个学生表演拍球、跳绳,其余学生数数。
生活动后汇报,师分别给予评价,突出相同的一分钟,做得多的速度
快。
(2)估一估,试一试。你跳80下绳,大概需要多长时间?你拍100下球,
2
大概需要多长时间?你10秒能跳几下绳?能拍几下球?
(3)生汇报,全班交流。
3.这一分钟里,我们可以拍几十下球,跳几十下绳,一分钟的价
值挺大
的。那么,我们这一节课有多少个一分钟呢?
六、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时间单位时分秒,从大到小排列好。相邻进率是六十,请你一定要记
好。
七、巩固练习
1.教材第4页“做一做”第1题。
2.教材第6页“练习一”第1~3题。
八、布置作业
完成《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秒的认识”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时、
分和会读、会写几时几分的基
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的知识性目标相对简单,“秒”是较小的计量时间
的单位,比较抽
象,不像长度单位、质量单位那样可以借助具体的物体表现出来,小学生一般不易感知1
秒
和几秒有多长。本节课的重点是通过一系列的体验活动,帮助学生逐步建立起1秒、几秒及
1
分的时间观念。
2.这节课中,始终贯穿的一根主线就是让学生不断地、有层次性地体验,在体验中,
学生
对秒的认识不知不觉已经达到一个高潮,也较好地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现代教学论认
为:学生只有在亲身经历或体验一种学习过程时,其聪明才智才能得以发挥出来。任何的学
习都是一种主
动建构的过程。有这样一句话:听见了,忘记了;看见了,记住了;体验了,就理
解了。可见,让我们的
学生亲身感受数学、经历数学、体验数学是学习数学的最佳方式。
[不足之处]
1.没有介绍常用的其他可以计量秒的工具:电子表和秒表。
2.没有渗透估计的方法。
[再教设计] 1.利用PPT课件展示常见的电子表和秒表,让学生明确它们各自的用途。
2.设计活动,让学生从事多种活动,体验15秒的时间究竟有多长,渗透估计的方法。
第2课时 时间的简单计算
【教学内容】
教材第4页例1及做一做,第5页例2及做一做,练习一第4,8,9题。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归纳、总结等方法,掌握简单的时间单位的换算。
2.引导学
生从图片中获取有意义的数学信息,找出要解决的问题,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
等方式解决问题,掌握
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3
【教学重点】
1.掌握简单的时间单位的换算。
2.建立计算经过的时间的模型:结束时刻-
开始时刻=经过的时间。
3.渗透解决问题的三个步骤: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
回顾与反思。
【教学难点】
建立计算经过的时间的模型:结束时刻-
开始时刻=经过的时间。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口答。
1.钟面上有(
)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有( )个小格。
2.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
)分,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
数是( )分,秒针走1圈是( )分。
3.1时=(
)分。
4.1分=( )秒。
二、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开学了,熊大和熊二同
时从熊堡出发去学校,熊大用了2小时,熊二用
了120分钟,熊大说它用的时间少,熊二说它用的时间
少,它俩谁也不
甘示弱。同学们,请你们当裁判,它俩究竟谁用的时间少?
2时和120分有
什么样的关系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时间单位的换算
吧。(板书:时间的简单计算)
三、独立思考,自主探究
1.从熊堡到学校,熊大、熊二谁用的时间少?
2.为什么2时=120分?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独立思考后,汇报)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2时=120分。
3.同学间相互说一说:1分30秒=(
)秒,你是怎么想的?
四、引导探究,揭示方法
(PPT课件出示教材第5页例2)
1.阅读与理解。
师:你从图中获得了哪些有意义的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分析与解答。
(1)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师:小明从家走到学校用了多长时
间?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你有什么
方法?先独立思考,然后与小组同学交流你的想法。
(2)小组合作交流,教师巡视指导,收集信息。
师: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的研究结果汇报给同学们?
3.回顾与反思。
(1)回顾解题过程。
师:小明从家走到学校用了15分钟对吗?你是怎么想的?
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总结:经过的时间的计算方法:
①因为这段时间都是7时多,所以45-30=15(分)。(板书)
当题目直接告诉了我们
开始的时刻和结束的时刻,我们可以用结束时
刻减去开始时刻,就是经过的时间。
教师批注
4
②因为7时
30分是时针过了7,分针过了6个大格,7时45分是时针
过了7,分针过了9个大格,分针从6到9
经过了3个大格,分针走一
个大格是5分钟,所以分针走3个大格就是15分钟,即5+5+5=15(
分)
或5×3=15(分)。(板书)
如果题目的开始时刻和结束时刻是以钟面来展现的,又
正好经过了几
个大格,选用这种方法比较简便。
③续数法:31,32,…,45,是15分
钟。(板书)如果经过的时间较短,我
们可以用续数法数出经过的时间。
(2)整理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我们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谁来说说?
整理板书: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
五、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我们今天学习了简单的时间单位换算和简单的经过的时间的
计算方
法。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能够很好地珍惜时间,合理地安排好自己的
时间。
六、巩固练习
教材第4页“做一做”,第5页“做一做”,第6页“练习一”第
4,8,9题。
七、布置作业
完成《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时间的简
单计算是在学生认识了时、分、秒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时间
单位的换算,紧密联系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
(1时=60分,1分=60秒),由于学生没有学习两位
数的乘除法计算,单位换算时注意要给出较小
的数目,用加减法就能进行单位换算。本节课
开始时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唤醒
学生的生活经验,建立经过的时间
的计算模型:结束时刻-开始时刻=经过的时间。教学中渗透并强化解
决问题的三个步骤:阅
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帮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不足之处] 1.对“1分40秒=(
)秒”这种题目处理得不够细致,没有进行方法的
总结。
2.在教学“经过的时间的简单计算
”这一难点时,没有先复习简单的整时的经过的时间
的计算。学生探究起来比较困难。
[再教设计] 1.加强对复名数改写方法的指导。
课件出示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如早上7
时起床,8时上课,经过了多长时间?唤起
学生对经过的时间的计算经验,建立简单的经过的时间的计算
模型:结束时刻-开始时刻=经
过的时间。
5
6
第2单元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第1课时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
【教学内容】
教材第9页,第10页例1及做一做,练习二第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培养学生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及根据情况选择恰当方法的意识,感受口算方法背后隐藏的
数学思想
与方法。
3.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感受加法计算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熟练掌握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方法。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口算。
30+20=
50+10= 10+20=
60-40= 50-10= 40-30=
指名汇报口算结果,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
二、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PPT课件呈现上海世博会的有关图片让学生欣赏。
师:这是在我国上海举行的第41届世博
会中的一些照片。有一所学校
的学生也正要乘汽车去世博会参观,大家请看大屏幕。(PPT课件呈现<
br>教材第9页主题图)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并说一说你从图中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自由汇报。
师: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学校的同学在参观世博会中遇到的数学问
题之一——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板书课题: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
算)
三、独立探究,发现方法
1.提出问题:(PPT课件演示)大客车慢慢开来了,小朋友们马
上就要出
发了,但需要持票上车,那么一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
2.引导分析:让学生说
说“一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是什么意思,
引导学生得出:求一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就是求一年
级一共有多
少人。
3.学生独立列式。指名汇报,教师根据汇报板书算式:35+34=。
4.教师质疑:今天我们用口算的方法来计算,请大家想一想:35+34应
该怎样口算呢?
5.独立思考,交流汇报。
(1)让学生独立思考,有了自己的口算方法之后,再与同桌交流,教师巡
7
教师批注
视,进行个别指导。
(2)汇报展示:教师有选择性地请几个代表说一说,完整地表述出每种
算法,可能有:
方法一:先算35+30=65,再算65+4=69。
方法二:先算30+30=60,再算5+4=9,最后算60+9=69。
方法三:先算30+34=64,再算64+5=69。
(3)学生在汇报算法时,教师将学生的口算方法的过程用思路图的形式
板书出来。
6.观察比较。
(1)你们看看这三种方法,哪两种方法比较相似?引导学生发现:第一、<
br>三两种方法比较相似,都是将一个两位数分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
数,再让这个整十数与另一个
两位数相加。不同之处在于:第一种方法
是拆分第二个加数,而第三种方法是拆分第一个加数。(在归纳
时,利
用PPT课件逐步演示)
(2)你们能看出第二种方法与其他两种方法的不同之处吗?
7.反思小结。
(1)反思:观察这三种口算方法,说明我们在口算这道题时,都自觉地把<
br>这两个数或其中的一个数进行拆分的理由。难道不拆分我们就不能口
算了吗?让学生发现:这样拆
分之后就把新的问题变成可以用已经学过
的知识来解决的问题了,难度也就降低了,更便于口算。这样的
拆分、
变化的过程,我们在数学上称之为转化。
(2)学了这些方法之后,再来评价一下自己的口算方法,你更喜欢哪种
方法?
四、再次探究,总结方法
1.呈现主题图:提出问题(2):二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
(1)让学生独立列出算式,教师巡视指导。
(2)独立口算,小组内交流口算方法。
(3)指名说出自己的口算方法。
2.解析过程,深层感知。
(1)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自己的口算过程在草稿纸上表示出
来。
(2)展示过程:教师将学生列出的分步算式与过程的思路图结合在一起
展示。
方法一:39+40=79,79+4=83。
方法二:30+40=70,9+4=13,70+13=83。
方法三:30+44=74,74+9=83。
如果有学生是利用想竖式的方法来口算的,教师也要给予肯定。
(3)完整呈现,观察比较。
①这三种方法中,哪两种方法可视为相同的方法?(第一、三两种方法)
②谁来说一说,第二
种方法与这两种方法的不同之处?(第一、三两种
方法是拆分一个数,而第二种方法是拆分两个数)
③你更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让学生自由发言。
④这道题与第一道题有不同之处吗?(让学生发现:这道题需要进位)
3.小结反思。
(1)今天我们学习的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其实都是运用了我们以前学
过的知识来解决的。
(2)你觉得自己的口算方法如何?哪种方法更适合自己,你就选用哪种
方法。
五、课堂小结
让学生说说,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
六、巩固练习
8
教材第10页“做一做”,第12页“练习二”第1~4题。
七、布置作业
完成《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教学“两
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这一内容时,我从实际情境入手,在解决
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完成不进位加法、进位
加法。在口算过程中,孩子们根据不同类型的口算
题所选择的方法也是多样的,因此,我结合题目的特点
交流口算的方法,孩子们对是否进位反
应比较灵敏。对于比较简单的口算,大部分学生都能准确计算出结
果。对于涉及进位的算式
则出现了一些错误。口算采取的计算方法也比较集中在相同数位相加的方法上。
[不足之处] 经过反复练习,同学们的计算有了一定的进步,但总体效果还是让我不大
满意。
到底是什么原因呢?认真地回忆、细细地分析,我想可能应该归因于以下两方面:
其一,练习的量不够
。计算毕竟是一种技能,要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我觉得还是应该通
过大量的练习。新教材的计算教学全
部是贯穿于解决问题中进行的,每节课的巩固练习安排
不多,再加上配套的作业本难度偏大,得由老师在
课堂上扶着做,这样,仅仅靠教材上少得可
怜的几道练习题,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学生对口算方法不熟
练,导致了在口算时不可避免地
出现了错误。
其二,缺少良好的口算习惯。我们天天要求自己
要“授之以渔”,而实际上对学生的学
习方法培养还是很不够的,有的孩子在口算时过于急躁,不能按照
正确的方法进行口算,见到
题目就匆匆计算,导致方法错误。另外,做完题目后不会检查也是导致计算错
误的一个重要
原因。
[再教设计]
1.利用PPT课件展示多种形式的口算题目,组织一些口算比赛。
2.在口算的同时,让学生注意多交流、汇报口算算理。
第2课时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
【教学内容】
教材第11页例2及做一做,练习二第5~8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培养学生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及根据情况选择恰当方法的意识。
3.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减法的意义,感受减法计算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
掌握100以内减法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9
100以内减法的口算方法的熟练应用。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PPT课件呈现口算复习题。
1.4+53=
47+25= 24+21= 32+29=
2.43-7= 32-5=
53-30= 65-20=
指名汇报口算结果,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
二、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利用所学知识,解决了购买车票的问题,全校师生都
顺
利地坐上开往上海世博会的大巴了,我们来看看大家在车上都谈论些
什么。
课件动态呈现情境图。从图中,你了解了哪些数学信息?
2.学生汇报发现的数学信息。
3.你能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出一个用减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吗?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提出
了这么多数学问题,那我们就先来解决其中
的一个问题吧!(PPT课件出示问题(1))
三、动手操作,建立表象
1.独立计算:学生尝试独立口算,教师巡视,注意个别指导。 <
br>2.交流汇报:先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每个人的算法,而后教师指名回
答,引导学生完整表述出算
法,可能有:
方法一:先算65-50=15,再算15-4=11。
方法二:先算65-4=61,再算61-50=11。
方法三:先算65-60=5,再算60-54=6,最后算5+6=11。
方法四:先算5-4=1,再算60-50=10,最后算10+1=11。(板书)
学生在
汇报方法时,教师可以简单加以概括,方法一,先减整十数,再减
一位数;方法二,先减一位数,再减整
十数;方法三,找一个整十数作中
间数;方法四,相同数位相减,即列竖式计算。
3.比较反思。
这么多口算方法之中,每种方法都各有特点,你觉得哪种方法更适合你
自己呢?如果再让你口算一题,你会采用什么方法来口算?
4.重点反思。
(1)来看看书上向我们介绍了哪种方法?(第一种方法)
(2)教师引领板演第一种口算方
法计算过程的思路图,再利用PPT课件
展示第二种计算方法计算过程的思路图。
(3)为什么要把减数54分成50和4两个数来分别减呢?
四、再度探究,建构方法
课件呈现问题(2)。
(1)学生独立分析解答,并用自己喜欢的口算方法计算出结果,教师巡
视,注意个别指导。
(2)指名学生说出自己的口算方法。
2.观察比较。
(1)本题与上一题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发现。
①本题是有退位的减法,上一题不用退位。
②第一题中前三种方法都适用于第二题,但如果要用第四种方法,因为
5减8不够减,就得到十
位去借1当十再减。
(2)比较相同点:都是利用转化与迁移的数学思想方法,将复杂问题简
10
教师批注
单化。
3.反思小结。
经过这两次尝试,你最喜欢哪种口算方法呢?你觉得哪种方法更适合你
自己?哪种方法更合理?
4.反馈练习。
(1)PPT课件再次呈现前面学生提出的其他数学问题,让学生从刚才提<
br>出的这些问题中,选择一个来解决。
(2)学生独立完成。
(3)请一名学生汇报结
果与算法,其他学生汇报自己的对错情况。对于
出错的学生,师生共同帮助其分析原因。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1.引导学生整理,最后PPT课件呈现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两种
主要方法。
2.小组讨论: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六、巩固练习
教材第11页“做一做”,第13页“练习二”第5~8题。
七、布置作业
完成《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计算使得数学往往给人以枯燥、呆板的印象,因此在教
学中注入适当的生
活元素,这样会使我们的学习研究活动变得富有情趣。本节课是口算数学,重点是体现
算法
多样化,形成口算的技能。本节课的设计本着从生活实际出发,学习有用的数学理念,以生活
情境引入,使得学生在帮助别人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同时学会口算,并选择自己喜欢的、能
理解的方法
快速口算。这节课是建立在学生已学过“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口算”的基础上进
行教学的,学生已经有了一
定的学习能力。在学习不退位减法的时候,感觉学生的困难很小,
退位减法的计算方面也没有什么障碍。
整节课我都是放手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通过计算解
决问题,在比较中去发现适合自己的口算方法,取得
了较好的效果。
[不足之处] 在计算课中要精讲多练,但学生训练的时间实在太少。计算方法是容易
理
解的,但是学生在做题时总是容易出错,有的是粗心大意,有的是以前学过的加减法不过关,
所以我们还是要让学生多进行训练,因为口算是必须人人过关的。
[再教设计]
1.通过设计一些学生探究交流活动,让学生尽量自主探究算理。
2.利用PPT课件多展示一些练习题目。
11
第3课时 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教学内容】
教材第14页例3及做一做,练习三第1~4题。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在不同的方法中择优的意识和迁移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使学生感悟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进位加和退位减。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口算练习。
50+70= 30+600= 30+300=
90-20= 40+50= 60+500=
2.求38加25的和。
(1)怎样列竖式计算?(相同数位对齐)
(2)得数十位上为什么是“6”,而不是“5”?
(3)你觉得计算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4)笔算两位数加法的法则是什么?
二、创设情境,质疑导入
1.(PPT课件
出示上海世博会情境图)学生说一说自己所了解的关于世
博会的知识,教师适当补充。
PPT课件出示某个纪念品商店的情境,然后放大销售“海宝”的柜
台。
师:售货员阿姨在盘点今天“海宝”的销售情况,我们一起看看吧!
你得到了什么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师: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就要用到几百几十
加、减几百几十的知识。
(板书课题: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三、独立尝试,发现方法
课件呈现教材第14页例3问题(1)。
师:刚才我们已经列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算式,对于这个算式,你会计
算吗?
2.尝试练习。
学生独立思考,计算380+550=。
3.计算完成后,请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自己的算法。
4.汇报展示。
方法一
:用口算的方法计算如下:因为38+55=93,所以380+550=930;也
可以把380看成
38个十,550看成55个十,55个十加上38个十就是
93个十,也就是930。
教师批注
12
方法二:
用竖式计算(PPT课件进行展示),并让学生简单地叙述自己的
计算过程。
5.互动交流。
(1)刚才同学们想到了两种方法来计算这道题,其中第一个同学是将几
百几十看成几十几,得
用之前我们学习的口算两位数加法来解决,但是
一定要注意最后结果中别漏掉最后的0。
(2
)看一看列竖式计算的方法,请大家在小组中讨论一下:在列竖式计
算的时候,我们要注意哪些问题?
学生讨论后全班交流,教师从中提炼出计算法则,适时板书。
(3)质疑:PPT课件呈现小
精灵的问题:为什么百位上不是8?让学生讨
论,而后师生共同概括。
6.方法小结。
(1)PPT课件展示口算方法的过程。
(2)学生边小结列竖式计算的方法,教师边板演竖式,进行完整的示
范。
(3)师
生共同总结:相同数位上的数要对齐,要从个位加起。如果哪一
位上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一。在学
生汇报时,教师利用PPT课件
按步骤演示计算过程。
四、独立尝试,总结方法
课件呈现教材第14页例3问题(2)。
2.独立完成计算。
3.小组内交流算法和计算结果。
4.全班反馈,交流方法。教师利用PPT课件展示出来。
方法一:因为55-38=17,所以550-380=170。
方法二:把550看成55
个十,380看成38个十,55个十减去38个十就
等于17个十,也就是170。
方法三:竖式计算。
5.为什么百位上是4减3?
6.自主梳理笔算方法(PPT课件分步骤出示):
(1)相同数位对齐;
(2)从个位减起;
(3)哪一位上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在该位上加十再减。(课件演
示:在百位5的上面点上一个退位的点,并写上一个字号小一点的4,
同时在十位上面写上字号
小一点的15)
五、课堂小结
让学生说说,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
六、巩固练习
教材第14页“做一做”,第16页“练习三”第1~4题。
七、布置作业
完成《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13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笔算)”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万以内数的
认识”
和“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口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为以
后学习多位数加减
法笔算奠定了基础,构建计算方法。
这是一堂计算教学课,传统数学教学上“计算”和“枯燥”“机械
”“重复”相联,计
算课往往只追求计算的熟练程度和准确率,算法单一,形式枯燥,只注重技能训练。
新课标理
念下的数学课堂,更多把学习的空间、时间、主动权交给学生,引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使<
br>孩子乐学、爱学。同时我也充分体现了新课程中教师作为一个引导者,学生是主体这样一个
教学理
念。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放手去做,通过学生自己动手
实践,从而掌握几百
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笔算的运算方法。同时也充分利用学生的合作,让
学生四人一小组或者同桌为一小组
这样的形式在合作交流中经历问题的提出、分析、解决
的过程,理解算法,构建方法,完善思路,升华想
法,真正掌握算法,明白算理。
[不足之处] 学生虽然能较容易地将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笔算的方法
迁移过来,但是在
算理上就有些糊涂。十位相加满十向百位进1,这个一表示一个百;十位不够减,从百
位退1,
这个一表示一个百,一个百就是十个十,十位要加十再减。在这里没有跟学生讲清楚这个一表示的是什么,可能会有些中下生搞不明白。
[再教设计]
尽量多设计一些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新知,感受算理。
第4课时 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
教材第15页例4,练习三第5~8题。
【教学目标】
1.根据现实的问题情境合理选择估算策略,掌握估算方法,能将三位
数看成接近的整百数或
几百几十数进行近似计算。
2.通过估算方法的学习,使学生体会估算
在生活实际的必要性和有效性,培养学生估算的意
识和能力,理解并掌握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计算
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
掌握估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估算。
【教学难点】
根据现实情境,合理选择估算策略。
【教学准备】
PPT课件。
14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下面这些数分别接近哪个整百数?(PPT课件出示)
196 518 387 221
课件呈现教材第9页的主题图,这所学校的学生正要乘汽车去
世博会参观,谁能再次快速地口算
出各年级的人数?请学生直接报出答
案,再说一说是怎么算的。
3.学生汇报完毕,教师点击
PPT课件:小精灵也算了一算,这所学校一
到三年级来了223人,四到六年级来了234人。 课件呈现教材第15页的主题图中的巨幕影院:他们参观完世博
园,来到了巨幕影院看一场爱国主义
思想教育的电影。
二、引导讨论,质疑导入
1.引导学生阅读与理解:从图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能提出什么数学
问题?
2.
让学生讨论解题思路:要想解决六个年级的学生同时看巨幕电影能
不能坐得下的问题,其实就是求什么?
引导学生列出算式:223+234=。
3.还没有学习过三位数加三位数,怎么办?
4.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与上面这个问题类似的情况,其实精
确地计算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
用估算同样也能解决上面的问
题。相信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就能用今天学到的估算来解决类
似的问题了。(板书课题:解决问题)
三、合作探究,揭示规律
1.这道题我们应该怎么估算呢?你们想自己试试吗?
2.学生小组合作,自主探究估算方法。教师巡视,及时到各小组中听听
学生的想法。
3.学生汇报估算方法,教师可以根据巡视中了解的情况,选取有代表性
的小组汇报,教师做适当引导
。
学生的方法可能有多种,但重点让学生汇报以下两种:
方法一:将223看成200,2
34看成200,这样算出200+200=400,虽然我
们知道223+234>400,但无法确
定是否大于441。
方法二:将223看成220,234看成230,这样算出220+230=4
50,因为
450>441,所以坐不下。(板书)
4.回顾与反思。
(1)小组讨论:以上两种方法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引导学生发
现。
①相同
点:都是将两个数往小估,估成一个整百数或者是与之接近的几
百几十数,然后相加得到一个新的中间数
。
②不同点:第一种估算方法不能解决问题,所以这种方法不合理;第二
种方法能顺利解决问题。
(2)反思:为什么第一种估算方法不合理?
①引导学生发现:第一种估算方法将两个数都估
成整百数,与这两个数
本身的误差比较大,而第二种方法是将这两个数估成与它们接近的几
百几
十数,误差小。
②强调:在利用估算解决问题时,并不能随意地往大估或往小估,也不
能随意
地估成整百数或几百几十数。要根据数据的实际情况适当选
择,才能有效解决问题。
5.介绍其他算法。
将223看成220,234看成235,这样算出220+235=4
55。因为第一个数
估小了3,而第二个数估大了1,所以估出的结果小于精确计算的结
果。因
为455>441,所以坐不下。
四、独立尝试,掌握方法
15
教师批注
PPT课件呈现教材第15页的第二个问题。
1.学生独立思考,自己选择估算策略解决问题。
2.指名汇报估算方法。
3.学生汇报完毕,教师重点讲解下面的方法:
将196看成200,将226看成230,
这样算出200+230=430,因为
430<441,所以能坐下。
4.比较分析:本题
的估算策略与上题有区别,都是将两个数往大估:一
个估成整百数,一个估成几百几十数。
五、课堂小结
让学生说说,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与体会。
六、巩固练习
教材第17页“练习三”第5~8题。
七、布置作业
完成《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
有着广泛的作用,
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
。本节
课是学习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估算,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估算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计算方法,估算的方法虽不确定,但应根据要解决的具体问题选择恰当的估算方法,使估算的结果既符
合问题实
际,又接近准确值,使估算的过程尽可能简便。
1.创设情境,激起学生的学习与探究兴趣,本节课一
开始就以六个年级的学生同时看巨
幕电影能不能坐得下的问题引入新课,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
br>2.注意了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其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相互讨论、启发,共同探索,
真正把
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够以自己特有的思维方式,主动地、自由
地去发现问题、提出
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了学生开放性、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3.从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和经验出发
进行教学,注重创设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密切的情
境,使数学学习变得生活化,最终培养了学生运用所学
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现实问题的能
力。
[不足之处] 1.部分学生不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
估算,有的把三位数看成了整百数,有
的看成了几百几十数,因而估算结果出现差异。
2.学生还出现为估算而计算的情况,先计算后估算,估算方法单一机械,难以提高估算能
力。
[再教设计] 多设计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估算题目,让学生在训练之中体会什么情况下把
一个三
位数看成整百数,什么情况下把一个三位数看成几百几十数。通过较充分的练习,让
学生掌握估算方法。
16
17
第3单元 测 量
第1课时 毫米的认识
【教学内容】
教材第21~22页例1及做一做,练习五第2,5题。
【教学目标】
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长度概念,会用毫米度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
2.在动手操作、合作交流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初步的估测能力。
4.让
学生能在学习中主动求知,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加强同学间的交流,灵活地选择方法,培
养学生良好的思
维习惯和认真、细致的学习习惯,在学习中体会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
认识长度单位毫米,会用毫米度量物体长度。
【教学难点】
使学生经历测
量的过程,知道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会用毫米作
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你们测量过自己的身高吗?谁来说说自己的身高是多少?
在测量
身高的时候,你们用到了什么单位?(长度单位)米和厘米是我们
已经学过的长度单位,你能用手势比划
一下1米有多长,1厘米有多长
吗?你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吗?(1米=100厘米)
2.测量物体的长度一般用哪些工具?(米尺、卷尺、直尺……)
二、创设情境,质疑导入
1.现在请你仔细阅读一下教材,你能估计一下数学书的长、宽和厚
吗?(指名几位学生) <
br>2.究竟估得准不准呢?我们可以用什么办法知道准确的长度呢?(测量)
以前测量过吗?想一想
在测量时要注意什么?(一端要对准0刻度,尺子
紧靠数学书)现在请你赶紧测量一下吧!
3.学生汇报。
那也就是说,宽不是整厘米数,如果老师想知道它的准确长度怎么办? 4.实际上,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小物体的长度不是整厘米数,
为了比较准确地测量它们,
我们就要学习一个比厘米更小的长度单位
——毫米,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毫米的认识。(板书课题:毫米
的认识)
三、操作活动,体验感悟
1.你能在自己的尺子上找到毫米吗?试一试,找到后指给同桌看。
指名到投影上来找毫米。(师PPT课件放大尺子)
师:大家找的和他找的一样吗?
尺上1厘米中间还有许多小格,每一个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指任意
1小格)。
教师批注
18
2.其实
银行卡、电话卡、尺子,它们的厚度大约都是1毫米,请你摸摸
厚度,觉得1毫米怎样?
3.
现在请你像老师一样把磁卡这样捏住,然后再慢慢抽去,观察两个手
指间的距离,像什么呢?(一条缝隙
)
4.想一想,在我们的身边或周围有哪些物品的长度或厚度大约是1毫
米?
师:通过刚才的研究,你想对1毫米说些什么?有什么样的感觉?
5.毫米虽然短小,但是它
在生活中的应用还是非常大的。(PPT课件演
示毫米在生活中的应用)
6.生活中量什么样的物体用毫米作单位比较合适呢?
在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时,要用毫米
作单位。要求量得比较精确时,
也需要用毫米作单位。如自动笔的笔芯、降雨量等都要用毫米作单
位。
7.既然毫米的用处这么大,现在让我们闭上眼睛,把1毫米的长度深深
地记在脑子里吧!
四、自主探究,发现规律
1.我们知道刻度尺上的1小格就是1毫米,那么1毫米和1厘米之间
有怎样的关系呢?
2.独立在自己的尺子上来寻找、发现,然后指给同桌看。
(1)(指名:1厘米里有10毫
米)你是从数字几数到数字几的?大家数出
来的结果怎样?(再指一两名学生)是不是每1厘米中都有1
0毫米呢?
(2)那么2厘米是多少毫米?4厘米呢?30毫米是多少厘米?80毫米呢?
五、课堂小结
时间过得真快,一节课马上就要结束了,在这节课中你有什么收获?到
目前为止我们已经认识了几个长度单位?你能给它们排排队吗?
六、巩固练习
教材第22页“做一做”,第24页“练习五”第2,5题。
七、布置作业
完成《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本节课的每一个环节始终围绕学生的认知需求来开
展,力求突出体现学
生的自主探究的过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实实在在地把课堂还给学生。
2.本节课的整体设计有以下三个层次:从感性的认知困惑中激发学生参与;从自主的学
习探究中引导
学生参与;从活动实践中指导学生参与。
3.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不足之处] 学生动手测量时,应在课前指导测量方法。这节课中还发现学生的估计、
估量能
力比较差,出现了一些错误,以后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在测量比较短的物体时,用较
小的长度单位这一
部分没有让学生理解透彻,如果能让学生理解用较小的长度单位会更精确
就更好了。
[再教设计] 对于新的长度单位毫米,学生通过使用直尺,已经有了一些感性认识,虽然
不常
用,但它对学生理解长度单位间的关系是很有必要的。再进行教学时,应重在引导学生
19
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多进行测量训练,加强学
生的
估计、估测练习。同时结合具体内容向学生渗透长度单位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在操作
中培养学生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第2课时 分米的认识
【教学内容】
教材第23页例2,例3及做一做,练习五第3,4,7,8,10题。
【教学目标】
1.会用分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2.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分米与厘米、分米与米之间的关系,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3.通过观察、估测、测量等活动,让学生体会分米产生的实际意义。
【教学重点】
1.使学生初步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
2.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3.会用分米作单位进行测量。
【教学难点】
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准备】
PPT课件,米尺,直尺。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长度单位家族中的一个新朋友——毫米。到现在
为止,我们学习过哪几个长度单位?
2.我们学过的最大的长度单位是什么?请你用手势表示一下1米
大约
有多长。我们学过的最小的长度单位呢?请你用手势表示一下1毫米
大约有多长。那1厘米
呢?
3.师:想一想,毫米和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厘米和米呢?
二、操作活动,质疑导入
师:如果让你估计出我们所使用的课桌的长度是多少,你认为用什么单
位比较合适呢?(厘米)
为什么不选择米为单位呢?为什么不选择毫米为
单位呢?
1.估一估。
(1)小组活动:估计课桌的长度。
(2)你认为用什么单位比较合适?为什么?
2.量一量。
(1)小组活动:组内四人合作,用自己的尺子测量课桌的长,并思考:你
们是怎样测量的?
(2)汇报方法。
(3)比较测量方法。
引导学生比较刚才测量的方法,说一说哪种方法比较好,为什么?
3.引出课题。
师:用10厘米来测量很方便,其实它还有一个新的名称叫分米。(板书
课题:分米的认识)
教师批注
20
三、引导探究,建立表象
1.请同学们拿出米尺,在米尺上找一找分米,看看你有哪些发现。
学生汇报。
(PPT课件出示1分米放大图)教师板书:1分米=10厘米。
2.观察直尺上1分米的长
度,试着将大拇指和食指叉开成1分米,再用
直尺量一量是否准确。同桌互相看看表示1分米时,大拇指
和食指所
叉开的大小。(反复两次)
3.请同学们用尺子在练习本上画出1分米长的线段,同桌交换用直尺
量一量,看画得准不准。
4.想一想,在我们身边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
5.我们已经知道了1分米=10厘
米,那么1米里有几个1分米?请同桌
两人观察直尺,你有什么发现?
全班交流。(板书:1米=10分米)
6.如果给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队,那么分米应
该在什么位置?
四、讨论交流,揭示方法
课件出示教材第23页例3中5角硬币的图片。
(1)从
图中我们知道一个5角硬币的直径是多少?如果换成用毫米作单
位又是多少呢?(板书:2厘米=(
)毫米)
(2)我们可以怎样想?
根据提示讨论:①1厘米是( )毫米。
②2厘米是( )个10毫米,就是( )毫米。
(3)让学生讨论,并指名回答。
(4)组织学生动手量一量,验证2厘米与20毫米的长度关系。
(5)小结:当我们要把以
厘米为单位的长度换算成以毫米为单位的长度
时,我们根据1厘米等于10毫米,想:几厘米就是几个十
毫米,也就是
几十毫米。
课件出示教材第23页例3中办公桌的图片。
(1)从图中我们知道了什么?要求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2)学生独立思考后,讨论交流:
①10厘米是1分米,80厘米里面有( )个10厘米。
②( )个10厘米就是(
)分米。
③80厘米等于( )分米。
(3)组织学生动手量一量,验证80厘米与8分米之间的长度关系。
(4)小结:当我们要
把以厘米为单位的长度换算成以分米为单位的长度
时,我们根据10厘米等于1分米,想:几十厘米里面
有几个10厘米,也
就是几分米。
(5)把分米换算成米,该怎么想呢?
3.归纳总结。
师:比较刚刚学习的厘米换算成毫米与厘米换算成分米的情况,它们有
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你发现了什么?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还有哪些疑惑或不明白的地方?
六、巩固练习
教材第23页“做一做”,第24页“练习五”第3,4,7,8,10题。
七、布置作业
完成《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21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用自主探究
培育实践能力。本次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让学生学习产
生实质性的变化,提倡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
习方式,逐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
心和以书本为中心的局面,促进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
发展。基于此,在本节课的教学
中,对于分米的教学,把空间留给了学生,让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
,通过实验、操作、
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自主探究,通过找一找、说一说、比一比、估一估、画一画
、数一
数、量一量等环节加深对1分米长度的印象,通过自己的操作来发现知识,学习知识。
对于米、分米、厘米、毫米的进率关系,让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经验出发,对
教师所讲的直尺上
1小格就是1毫米,10厘米就是1分米重新加以解释,重新建构认知结构。
在比较、分析、推理之后,
学生形成了新的知识体系,也就是不同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1米
=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
米=10毫米。从而真正地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
某些实际问题。
[不足之处]
在进行测量和长度单位换算时,学生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
的实际问题。有时把学过的长度
单位混合在一起,不能合理地运用和判断,学生的长度观念
还没有很好地建立起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
决问题的能力也有待提高。
[再教设计]
注意多让学生动手测量,充分感受长度单位,掌握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会
用进率正确地进行单位换算。
第3课时 千米的认识
【教学内容】
教材第26页
例4及做一做,第27页例5及做一做,第27页例6及做一做,练习六第
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
2.让学生熟练掌握千米与米两个长度单位间换算的方法,并能正确进行换算。
3.让学生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
认识千米,让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在与同伴交流中体验
学习数学的愉悦心情。
【教学重点】
22
1.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
2.掌握千米和米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学会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
【教学难点】
熟练地进行千米和米两个长度单位间的换算。
【教学准备】
PPT课件,皮尺。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1)圆珠笔长约15( )。
(2)过街天桥长约100( )。
(3)纸板厚约5( )。
(4)钉子长约4( )
二、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1.(PPT课件出示情境图
)提出问题:在生活中你见过这样的情境吗?谁
能说一说这幅图主要说了些什么?
教师批注
2.学生汇报。
3.请同学们说一说对千米的理解,发表自己的认识。
4.师:通过图我们可以知道测量较长
的路程时用到了较大的长度单位
“千米”。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长度单位千米。(板书课题:千米<
br>的认识)
三、多种体验,建立表象
1.说一说:对于“千米”这位新朋友,你想知道些什么?
2.想一想:1千米到底有多长呢
?你能否具体说说你心目中1千米的长
度?(可以结合课前了解到的信息来描述)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或
听过
“千米”?
小结: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公路、河流的长度,通常用千米作单位。
千米又叫做公里,可以用“km”表示。(板书:千米(公里或km))
3.结合课前测量学校运动场跑道一周的长度,你认为1千米有多长?
(1)(PPT课件出示)我们学校运动场跑道一圈是200米,沿跑道走
(
)圈的长度正好是1000米,1000米用较大的长度单位表示是1
千米。
(2)PPT课件出示标准化跑道的图片,注明跑道一圈是400米。
(PPT课件出示)沿跑道走半圈是( )米,走( )圈的长度正好是1
千米。
(3)PPT课件动画演示2圈半,体会1000米。
4.实际感受。
(1)到操场上量出100米的距离,让学生仔细观察一下。
(2)让学生按一般的步行速度实际走一走,所需时间大约是1分15
秒。
5.(P
PT课件出示)指路标志、珠穆朗玛峰主峰高度、汽车速度表等图
片,让学生欣赏生活中的“千米”。
四、自主探索,汇报交流
课件出示教材例5:3千米=( )米。
23
(1)括号里应填什么?你是怎样想的?
(2)学生先独立探索,再小组讨论、汇报。
(3)通过刚才的讨论,你发现了什么?
课件出示教材例5:5000米=( )千米。
(1)括号里应填什么?你是怎样想的?
(2)学生先独立探索,再小组讨论、交流。
(3)学生汇报。
五、讨论交流,发现方法
1.估一估,从你家到学校大约有多远。请同学们讨论交流一下,再汇
报。
(1)路程较近的时候,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
(2)路程比较远时,如何估计呢?
2.估计一下,从你家到附近的商店大约有多远。
今天回家每人都从家附近选一个商店走一走,估计出有多远。
3.帮孙老师估计一下从家到学校有多远。
孙老师骑自行车每分钟行200米,大约要用20分钟。
六、课堂小结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你能从生活中找出1千米吗?
七、巩固练习
教材第27页“做一做”,第28页“练习六”第1~4题。
八、布置作业
完成《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千米的认识对于学生
来说,要建立这一观念的难度较大,所以在教学时十
分注重学生已有的基础,强调新旧知识的联系,从基
本的长度单位“米”开始,在新旧知识的
引申、发展处加以复习、强化,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促成新旧
知识的转化,尽量使学生较快
地建立起1千米的观念,使课堂教学过渡自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但是
,千米这么抽象的
一个长度单位,对于学生来说是很难想象的,单靠自己的凭空想象,是很难达到该课时
的教学
目标和任务的,这就需要很多跟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比较大的实际例子。当然,学生也并非
对此一无所知,在平时生活中对千米已有所认识,所以在教学中,让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充分
发表自己
的意见,发挥自己的想象,联系生活实际,用自己的眼光去认识千米,建立1千米的
观念。
在
教学中注意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经验总结估计的方法,在交流中体会解决问题的多种
策略。其次,针对不
同情况结合学生经验加以估测方法上的指导,提高学生的估测能力。
[不足之处] 1.由于学生多,
担心学生安全,没有组织学生到校外走1千米的活动,感受
1千米的距离,学生对于千米的理解还是不够
深刻。
24
2.学生仍然容易混淆单位之间的进率,如错误地认
为5分米=500厘米等,有些学生很容
易把分米和厘米、毫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与厘米和米之间的进率
混淆,错当成进率是100。
对于出现的这些情况,课堂上没能好好地作出针对性的辅导,训练的形式不
够丰富、新颖,训
练量小,导致学生的熟练程度还不够高。
[再教设计] 强化学生对长度单
位的亲身体验,结合学生的步测、估测等活动,建立学
生长度单位的表象,加大训练力度。
第4课时 吨的认识
【教学内容】
教材第31页例7,第32页例8及做一做,练习七第1~3题。
【教学目标】
1.借助生活中的具体物体,认识质量单位吨,感知1吨在生活中的应用。
2.知道质量单位间的关系,1吨=1000千克,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3.通过观察、
猜想、推理、归纳等数学活动,经历吨的质量观念的形成过程,感受数学与生
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
建立吨的质量观念,能熟练运用1吨=1000千克,正确进行吨和千克之间的单位换算。
【教学难点】
建立吨的质量观念。
【教学准备】
PPT课件,10千克1袋的大米。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质疑导入
小朋友们喜欢去动物园玩吗?你们都喜欢什么动物?大家了解这些动
物
有多重吗?(PPT课件出示以下动物图片)
一只鹦鹉大约重150( )。
一只小鸡大约重400( )。
一只东北虎约重350( )。
一头大象约重5( )。
鹦鹉、小鸡、东北虎的体重为什么选用克或千克作单位?说说你的想
法。
大象的质量
要选用“吨”来作单位。你们知道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
质量用吨作单位呢?举例说明。(PPT课件出
示相应图片)
(PPT课件出示教材例7)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t)
作
单位。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这个新的质量单位——吨。(板书:
吨的认识)
二、操作活动,体验感悟
1.思考:1吨有多重?吨和千克有什么关系?
2.(P
PT课件出示教材第31页例7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10袋大米,
每袋重100千克,2袋重200千
克……
10袋是1000千克,就是1吨。1吨=1000千克。(板书)
3.(PPT课件出示图片)一只北极熊约重500千克,两只北极熊约重
(
)千克,也就是( )吨。
教师批注
25
4.共同体验1吨有多重。
(1)每小组准备一袋10千克的大米,每人抱一
抱,感受10千克有多重,
再合作感受20千克、30千克有多重,引导学生推算出多少袋大米有1吨。(PPT课件演示100袋大米的质量是1吨)
(2)分组活动,感受1吨有多重。
①每小组可以准备一桶水、一捆书等不同的物品。
②每位同学亲自抱一抱、抬一抬、背一背。
③通过算一算、估一估得出多少同样的物品的质量是1吨。
(3)分组汇报结果。
课件出示教材第32页例8。
(1)学生独立思考填空。
(2)组内交流后,汇报换算推理过程。
三、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四、巩固练习
教材第32页“做一做”,第34页“练习七”第1~3题。
五、布置作业
完成《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本节课首先从学生熟悉的大象的体重入手,在不知不觉
中进入新知识的学
习,从而初步感受和认识吨,认识1吨的实际意义,在这个过程中,不光让学生用眼睛
去看,还
要亲身去体会,动脑筋去想象,如让学生感受10千克大米有多重,再合作感受20千克、30
千克有多重,引导学生推算出多少袋大米重1吨。学生拎一拎的同时,巧妙地插入关于吨的
计算
题,让知识活学活用。
由于课前能认真钻研教材,预习比较充分。能及时化解学生的不同情况,如让学
生背一
背的过程,学生可能说感觉比较轻。我就让他们来猜老师的体重,让学生来抱一抱,说感受。在拎水的过程中学生如果说比较轻,还可以让学生在教室里往返拎一拎谈感受,从而体验1
吨的实际
含义。同时三年级的学生年龄比较小,注意力不容易集中,所以在语言上尽量调动
学生的注意力。
[不足之处] 1吨有多重是非常抽象的。如何让学生准确感知1吨有多重,一向是教师
们冥思
苦想的一个问题,这节课虽然做了一些努力,但感觉效果仍旧不明显。课堂是学习的
平台,也是学生展示
的平台,在教学中,应让学生将课堂变成展示自己风采的舞台。教师在教
给学生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
给学生带来学习的快乐。
[再教设计] 引导学生提前预习,多在生活中体会“吨”,建立吨的表象。
第5课时 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
26
教材第33页例9及做一做,练习七第4,7题。
【教学目标】
<
br>1.运用列表的方法解决问题,学会整理信息,分析数量关系,通过观察、比较找出解决问题的
有
效方法。
2.经历利用列表枚举的方法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有序思考的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积累解决问题的成
功经验
。
【教学重点】
运用列表法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感受列表法的有序性和解决问题的完整性。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质疑导入
可爱的美美想买一支11元
的钢笔,她带的钱都是5元的、1元的,她
会怎样付钱给售货员阿姨呢?(PPT课件演示)
你想到了哪些付钱的方法?学生思考后,汇报结果,有以下三种情况:
方法一:2张5元,1张1元。
方法二:1张5元,6张1元。
方法三:11张1元。
师: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常常需要运用各种策<
br>略。今天这堂课,我们一起学习运用策略来解决一些问题。(板书课
题:解决问题)
二、引导探究,发现方法
(PPT课件出示教材第33页例9)
1.阅读与理解。
(1)从图中了解到了哪些信息?提出的问题是什么?
(2)“恰好运完8吨煤”是什么意思?
2.分析与解答。
(1)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
①提问:如果只用载质量为2吨的车运,要运几次才能运完
?如果只用
载质量为3吨的车运,几次才能运完?
②学生交流列式并汇报。
(2)引导学生探寻不同方案。
①同桌讨论:还有其他的方案吗?能否将两辆车同时派出来运呢?
②全班交流: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3)指导学生列表呈现方案。
①如何让大
家对这些方案一目了然呢?请看表格,PPT课件出示表格。
(先出示空白表,表头可带,学生边看边呈
现)
②让学生说说表格第一行可以怎么填写。(只用1辆车运完的情况)
③学生独立完成其他方案。(教师提示:可以怎样有顺序地表示出派车
方案)
④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适时点拨。
⑤完成后汇报交流。学生边说,PPT课件边呈现。
⑥观察表格,总结通过列表有序呈现派车方案的方法:当只用1辆车运
教师批注
27
完的次数找到后,以此类推,如果是4
次,那么接下来可以探究3次、2
次……直到0次。
⑦根据表格,学生选择符合题意的派车方案。
3.回顾与反思。
将选择的方案根据题目检验一下,看是否符合题意。
三、课堂小结
1.今天我们学习了解决问题的策略,你有哪些收获?
2.对于这堂课的学习,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四、巩固练习
教材第33页“做一做”,第34页“练习七”第4,7题。
五、布置作业
完成《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到处存在着数学思想,关键是教师
是否善于结合课堂
教学内容去捕捉生活现象,采撷生活中的数学实例,为课堂教学服务。总之,数学教学
体现
“生活化”的方法很多,还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去研究,去探索,去培养对社会真正有用的人。
[不足之处] 对于列表法解决问题,学生不能很好掌握,主要原因是在课堂上学生自主
探究机
会较少,教师讲解较多,以后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主动去学习。
[再教设计]
根据预设题目,先让学生合作交流,小组探究,再根据不同的生活现象,选
择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
28
第4单元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第1课时 三位数加三位数的不连续进位加法
【教学内容】
教材第36页,第37页例1,例2及做一做,练习八第1~3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掌握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计算方法。
2.学生通过自
主思考和小组合作探究等活动,理解三位数加三位数的不进位、进位算理,掌
握万以内的加法的计算方法
,并能熟练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
3.结合具体的情境进行估算,进一步领会加法估算的基本方法,增强估算意识。
4.学生在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与他人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万以内数的不进位、进位加法算理,能够正确计算三位数的加法。
【教学难点】
笔算加法中“满十进1”的书写及计算。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笔算下面各题。
43+52 32+59 47+31
51+49 380+550
2.交流笔算两位数加法的算理、算法。
二、创设情境,质疑导入
1.师:你去过湿地旅游吗?那里有许多湿地动物,让我们一起来认
识这
些动物朋友吧!(PPT课件展示教材第36页主题图)
谁来说一说,你了解到的有关湿地和湿地动物的知识。
2.生成统计表,提出问题。
(1)介绍湿地动物情况,生成统计表。
(2)观察统计表,提出问题。
3.引入新课。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计算方法。(板书课题:
三位数加三位数的不连续进位加法)
三、引导探究,发现方法
课件出示教材第37页例1。
(1)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2)我们已经学过估算,现在你们能不能先估算一下271+122的和是多
少?
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估算,相互交流估算方法。
学生汇报:
方法一:2
71比270多一点,122比120多一点,所以271与122的和肯
定比390多。
方
法二:把271看成300,把122看成100,所以271+122的和是400左
教师批注
29
右。
2.列出算式,独立解决。
3.交流算法,理解算理。
重点交流竖式计算:竖式的书写格式(相同数位对齐)及计算顺序(从个
位加起)。
4.小结:通过笔算三位数加三位数,我们要注意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
算起。
四、独立尝试,掌握方法
(PPT课件出示教材第37页例2)
1.列出算式,估算结果。
2.学生独立尝试竖式计算。
3.小组交流笔算方法。
4.汇报交流。
重点交流:十位上7+3=10,十位上该怎样写?百位上是2还是3?为什
么?
5.你觉得这道题在列竖式进行计算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呢?
6.观察比较。
请同学们观察黑板上的两个竖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
方?
学生汇报交流。
7.回顾梳理,归纳总结。
(1)小组讨论:三位数加三位数的笔算要注意什么?
(2)对比交流:与“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法则相比,发现了什么?
(3)小结:万以内
加法的计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
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板书)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三位数加三位数的加法,在进行竖式计算时,
相同数位要对齐,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
六、巩固练习
教材第37页“做一做”,第39页“练习八”第1~3题。
七、布置作业
完成《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在学习三位数的加法(不进位)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
用竖式的方法计算两
位数的加减法,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我并没有向学生讲述用竖式的方法进行解答,让学
生先自
30
己探索、解决,通过了解,发现学生在计算时并没有多
大的难度。在合作中学生的倾听和表
达能力得到提高,但个别学生还不会合作,只作听众,不善于参与,
立即调动其积极性,指导合
作的方法。因为本堂课学习的是关于三位数的不连续进位加法,难度不大,所
以放手让学生
自己解决,对学生来说是种小小的挑战,让学生尝试自己探索的快乐,得出方法(相同数位
对
齐,从个位加起)。
[不足之处] 1.联系生活体现估算的现实作用,利用实例引发估算
思路。日常生活中很
多时候解决实际问题往往不需要求出精确的结果,只要知道大概是多少就可以了,这
就需要
估算,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教给学生估算的方法,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
2.注重学习习惯的养成,在课堂上应该时时留意,抓住教育的机会。
[再教设计] 在充分
复习100以内的加法竖式计算的基础上,利用转化思想,引导学生
自主学习新知;教师重点指导学生十
位、百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进一后,所在的数位上没有数
字应用0补位。
第2课时
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
【教学内容】
教材第38页例3及做一做,练习八第4,5,6,8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旧知及结合具体情境,掌握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初步学会加法
的验算。
2.通过学生自主探究、知识迁移、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哪一位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
一
”的算理。
3.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小组合作的意识,培养学生检查的良好
习
惯。
【教学重点】
掌握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理解连续进位加法的算理,会进行加法验算。
【教学难点】
理解“哪一位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的算理,能够正确计算。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看谁做得又对又快。(分组练习)
156+162
204+825 271+297 525+721
二、开门见山,顺势迁移
1.计算中应该注意什么?这几道题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2.引出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三位数加三位数的加法。(板书课
题: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
三、引导探究,揭示方法
(PPT课件出示教材第38页例3)
1.分析问题。
(1)仔细观察这道题,你获取了哪些数学信息?问题是什么?你们能独立
解决这个问题吗?谁
来说一说怎样列式?
31
教师批注
(2)说一说为什么用加法解决。
2.渗透估算。
估一估445+298是多少,并且说一说你估算的方法。
方法一:把298估成300,445+300=745,所以445+298大约是745。
方法二:把445估成450,298估成300,450+300=750,所以445+298大
约是750。
3.自主探究笔算的方法。
(1)这个算式的结果到底是多少呢?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
流,说说自己的算法。
(2)学生尝试计算。
(3)说一说是怎样计算的。全班交流。
方法一:445+298=445+300-2=745-2=743。
方法二:竖式计算。
4.今天我们学习的这个竖式和我们以前学过的竖式有什么区别?
这样连着进位的加法叫做连续进位加法。
四、自主探究,发现方法
1.学生自主探究验算方法。
师:你怎样知道自己是否算对了?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进行验证呢?
方法一:用原来的竖式再计算一遍。
方法二: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
2.归纳验算方法。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
法和加法的验算,在
进行验算时,我们可以用交换加数位置的方法再算一遍。
六、巩固练习
教材第38页“做一做”,第39页“练习八”第4,5,6,8题。
七、布置作业
完成《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本节课中,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采用了以下
教学方法:利用对旧
知的迁移获取新知,三位数加法与两位数加法相比,有许多相同的地方,也有发展和
提高的方
面,这种关系使“迁移”成为有效的学习方式。学生在知识迁移中经过独立思考、小组探讨、<
br>讨论交流,优化、理解和掌握算法。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具体学习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放手
让学生
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根据自己的学习体验,形成自己的学习体会,在与同伴的交流
中掌握连续进位的
三位数加法的算法和验算的方法,教师则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为学生提
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善于选择
有价值的问题与意见,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以寻找问题的答案,
力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理解所
学的知识,从而达到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目的。
32
[不足之处] 在本节课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我没有让学生充分地说算理。练习中有的个
位算着是加法而到十位就算成了减法;有的把数位就给对错了。这节课给我的感觉整体比较
顺,
但没有进行提升,还是比较遗憾。另外要想熟练掌握,还需通过大量的练习。
[再教设计] 在教学中
加强算理的训练,学生不但要会计算,还要知道为什么要这样计
算。课堂中尽量压缩教师的讲解,把课堂
还给学生,加大练习的层次和题量,提高学生计算的
熟练程度。
第3课时
三位数减三位数的不退位和退位减法
【教学内容】
教材第41页例1,例2及做一做,练习九第1题。
【教学目标】
1.结
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减法的意义,理解笔算减法中连续退位的算理,并能正确
地进行计算。
2.通过自主思考和交流等活动,掌握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及减法的估算方法,提高学生
的
计算能力及估算能力。
3.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数学源于生活
,体验解决问题
的快乐。
4.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和创新意识,并能体会到学习数学的成功喜悦感。
【教学重点】
会进行三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连续退位减法的算理。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求出每张卡片上两个数的和与差。
和:
差:
2.竖式计算。
478+299= 365+498= 387+206=
二、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看过哪些动画片?你喜欢哪部动画片?
(PPT课件展示教材第41页统计表)
师:这是2004年至2011年国产电视动画片生
产情况统计表,请同学们
仔细观察,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用减法来解决的数学问题
吗?
三、引导探究,发现方法
课件出示教材第41页例1,例2。
怎样列式?学生自由回答:435-322= 435-86=
2.先估算一下,说说你的想法。
33
教师批注
方法一:435估成400,322估成300,400-300=100,435-3
22大约得
100。435
估成400,86估成100,400-100=300,435-86大约得300。
方法
二:435估成440,322估成320,440-320=120,435-322大约得
120。
435估成440,86估成90,440-90=350,435-86大约得350。
3.你会计算出这两道题的准确结果吗?
(1)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
(2)学生汇报。
计算435-86时,先算个位,5减6不够减,向十位借1,15减6等
于9,
个位写9,十位借走1后变成2,2减8不够减,向百位借1,12减8等
于4,十位写
4,百位借走1变成3,3减0等于3。
师:个位明明是5,15是哪里来的?12又是怎么来的?百位怎么就剩下3
了呢?
4.比较两道题的异同。
5.通过刚才同学们的汇报,你有什么发现吗?
6.在计算三位数减法的时候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呢?
小结:这就是我们所学的减法。三位数减
三位数应该注意:相同数位要
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就找十位借一,十位不够减,就向百位<
br>借一,计算过程要细心,借一要加十,退位不忘减一。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计算时应该注意什么?
五、巩固练习
教材第41页“做一做”,第44页“练习九”第1题。
六、布置作业
完成《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由于在进行本节课的学习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三位数
笔算加法的计算方
法,这就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有了正向的迁移,因此,在新授阶段,我并没有对新授的
内容做
任何讲解,而是放手让学生进行探索与尝试,让学生在亲自探索的过程中掌握计算的方法。
这样不仅巩固了所学的内容,也大大地扩大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在原有计算方法的基础上
又获得了新
的计算方法,进而对重点内容进行说明和强调,既不烦琐又能画龙点睛,使课堂教
学达到良好的效果。
[不足之处] 1.让学生说计算过程有些少。
2.激励性语言过于少。
3.没有设计拓展思维训练,学有余力的学生没有得到提升。
4.过于注重形式,缺少独立性练习的题目。
[再教设计] 在教学中加强学生说的训练,让
学生多说计算过程,知道自己是怎么算的。
对于计算教学,以后的课堂教师要少讲,学生要多练。
34
第4课时
中间有0的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连续退位
减法
【教学内容】
教材第42页例3及做一做,练习九第4,6,9题。
【教学目标】
1.
通过复习旧知及结合具体情境,掌握三位数(十位是0)减三位数连续退位的计算方法,并
初步学会减法
的验算。
2.通过学生自主探究、知识迁移、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哪一位不够减,向前一位借一当
十”的算理。
3.帮助学生养成细心计算、及时验算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被减数十位是0)的计算方法,理解连续退
位减法的算理,会
进行减法验算。
【教学难点】
正确笔算三位数减三位数(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353-123 261-52 354-6
2.判断对错,把错误的改正过来。
392-129=163
543-57=486
教师批注
二、知识迁移,导入新课
刚才我们复习了上节课学习的知识,说一说笔算减法时应注意什么。
看来同学们对三位数减法
的计算方法以及算理掌握得非常好,今天我
们继续学习三位数减法。(板书课题:中间有0的三位数减三
位数的连
续退位减法)
三、尝试操作,掌握方法
课件出示教材第42页例3。
(1)仔细观察这道题,你获取了哪些数学信息?问题是什么?
(2)你们能独立解决这个问题吗?谁来说一说怎样列式?
2.尝试计算,交流算法。
3.小组合作,直观操作,掌握算法。
(1)说出自己计算中的思维过程。
(2)借助直观操作,分析错误原因。
①在拨计数器的过程中重点提问。
问题1:个位不够减,向十位借,结果十位是0,该怎么办?
问题2:从百位退“1”,十位上的珠子该怎么拨?
35
问题3:这时个位上的数是多少?
4.全班汇报交流。
小结:个位
不够减,从十位退1,十位是0继续从百位上退1,再从这个
退下的10中退1到个位,这时十位上是9
。
四、自主探究,揭示方法
1.计算的结果对不对呢?前一段时间我们研究了加法的验算,
那我们能
想一想减法可以怎样验算吗?
2.学生小组讨论,自主探究验算方法。
方法一:照原式再算一遍。
方法二:用被减数减去差,看看是不是减数。
方法三:用差加上减数,看看是不是被减数。
3.生验算后互查,师再次PPT课件演示。
4.今天我们所学的内容与前面学过的有什么不同?
笔算被减数中间有0的三位数减三位数的
连续退位减法,先把相同数
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不够减,就向前一位借一当十,然后再
减。
师:十位上的0如何处理?
5.小结:在笔算被减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三位数退位减
法时,我们都要
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不够减就要向前一位借一当十,再减。
儿歌:看到0,向前走,看看哪一位上有。借到了,往后走,0上有点看成
9。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六、巩固练习
教材第42页“做一做”,第44页“练习九”第4,6,9题。
七、布置作业
完成《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这堂课主要让学生自主解决万以内退位减法的难点:被
减数中间有0的连
续退位减法。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掌握连续退位的方法,再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效
果更好。
1.重视学生对算理的理解。无论是一般的连续退位减法还是被减数中间是0的连续退
位减法,都比较重视学生对算理的理解,让学生自己说计算的过程,对于难点内容,借助多媒
体演示帮
助理解,把操作与学生的思维和表达结合起来,加深了学生对算理的理解。
2.找准学生起点,抓住重
点,突破难点。本节课的重点就是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方法。难
点是理解被减数中间是0的连续退位减法
的算理。由于学生有了退位减法的基础,因此对于
一般的连续退位减法,虽然有一定难度,但理解并不困
难,所以花的时间少,而对于被减数中
间是0的连续退位减法,学生理解很困难,所以花了很大力气。利
用多媒体演示计算,体会隔
位退位的道理。
36
3.强
化计算方法。注重重要环节的计算过程,创设机会让学生讲计算过程,不断巩固计
算法则。在本节课中,
十位上的计算过程是学生最难掌握的,因为十位扮演了“借”与“被
借”两个角色,学生很容易忽略其中
的一个角色,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多次说出十位的
计算过程,不断巩固计算法则,如点上退位点的数
要很快反应出是多少,和学生共同总结出这
一规律:0上有一点,当作9来减,其他数上有一点,直接退
1再去减。让学生能更好、更快、
更准确地计算。
4.规范书写格式。要求退位点一定要点上
,数字要书写规范,相同数位对整齐。整个教
学过程自己觉得每一步都抓得比较扎实了,但是,学生的作
业还是反映出一些问题。如总有
少数学生漏点退位点,也有个别学生即使点上了退位点,在计算时也忽略
了它的存在,再就是
把减法算成加法,把数字抄错,书写格式不正确等。对于这些问题,还有待在今后的
教学中引
导学生改正。
[不足之处] 存在细节处理不够严密的问题,就是每一个环节之间不
是很紧凑,总感觉
联系不是很紧密。还要给予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的时间,交流时要让学生更清楚地知道
发言
同学的观点产生的原因。
[再教设计] 1.课后发现学生对于连续退位的减法还有一些
问题,需在今后多加练习,
同时继续培养学生的互帮互查的学习习惯。
2.在利用数学方法解决数学问题的意识方面在今后还有待提高。
第5课时
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
教材第43页例4,练习九第12题。
【教学目标】
1.经历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的过程,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化,提高
学生的估算能力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
2.学会三个三位数相加的计算方法。
3.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计算三个三位数相加的方法。
【教学难点】
能够运用估算等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计算并验算。
386+279= 198+445= 463-249= 800-345=
二、创设情境,质疑导入
小红今天跟爸爸、妈妈一起去逛超市了,看看他们买了什么?(PP
T课
件出示教材第43页例4销售清单)
仔细观察,说说得到了哪些信息。
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的内容:解决问题。(板书课题:解决问题)
教师批注
37
三、引导探究,掌握方法
1.阅读与理解。
仔细观察情境图,说说知道了哪些信息,问题是什么。
2.分析与解答。
(1)你是怎样理解收银员的话和小红提出的问题的?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2)“小红的爸爸大约应该准备多少钱才够?”怎样算?
爸爸带的钱不一定是商品正好需要
的钱,可能要多一些,所以我们不用
精确计算,估一估就行。558估成560,225估成230,1
66估成170。
(3)“买这三种商品,收银员应收多少钱?”怎样列式计算?
收银员阿
姨收钱要准确,所以要精确计算。收的钱就是这三样商品的
价钱之和,所以就应该把三样商品的价钱加在
一起。
(4)遇到交钱问题,估算的时候能否往小估?
生:不可以,那样就会不够了,只能往大估。
3.回顾与反思。
比较刚才解答的两
个问题,想一想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注意什么?(PPT
课件同时出示两个问题)
小结:通过这
道题,我们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首先要认真读题,理解题
中所给信息和所要解决的问题,其次要分析和解
答,最后还要回顾与反
思,也就是要检验。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巩固练习
1.看图解决问题。
2.北京某公园对外售票情况统计表如下。
周周周周周周周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8579931
张 张 张 张 张 张 张
(1)周六、周日一共售票多少张?
(2)周一至周五5天大约售票多少张?
3.教材第46页“练习九”第12题。
六、布置作业
完成《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38
[成功之处] 学生的自主
探究与合作交流相结合。通过自己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全班
交流,学生的思维和方法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解决问题出现了几种不同的方法,而且学生普
遍能讲出道理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积极地参与教学
的每一个环节,努力地探索解决问题
的方法,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把时间有限的课堂变为人人参与、
个个思考的无限空间。
[不足之处] 存在细节处理不够严密的问题,就是每一个环节之间不是很紧凑
,总感觉
联系不是很紧密。还要给予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的时间,交流时要让学生更清楚地知道发言同学的观点产生的原因。
[再教设计] 课后发现学生对于三个三位数连续相加(有进位)还有一
些问题,需在今后
多加练习,同时继续培养学生的互帮互查的学习习惯。
39
第5单元 倍的认识
第1课时 倍的认识
【教学内容】
教材第50页例1及做一做,练习十一第1,2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利用旧知迁移,理解“倍”的意义,建立“倍”的概念。
2.在观察、比
较、变化、抽象中,让学生经历构建倍的直观模型的学习过程,掌握、理解
“倍”的本质。
3
.培养学生操作、推理、迁移及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基本数学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
惯。
【教学重点】
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
初步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倍”的含义。
【教学准备】
PPT课件,实物图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复习导入,旧知回顾。
5×4=( ),表示( )个(
)相加。
7×6=( ),表示( )个( )相加。
二、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师:秋天是丰收的季节,瓜果飘香,蔬菜满仓。我们一起去看看吧!(PPT
课件先后出示)
1.先观察再说一说。
(1)先出示第1幅图(2个辣椒),依次出示第2、第3、第4幅图。
问题:先摆了几个2?又摆了几个2?现在有几个2?
(2)出示南瓜图(3个一组)。
问题:几个南瓜为一组?有几组?可以说是几个几?
(3)出示茄子图(5个一组)。
2.让学生看图表述(用“几个几”),说出图中的物品数量:4个2,5个
3,3个5。
3.思考。
(1)5个3,从哪里体现出“5”?又从哪里体现出“3”呢?
(2)3个5,从哪里体现出“3”?又从哪里体现出“5”呢?
教师批注
40
(3)3个5与5个3有什么不同?
三、引导探究,揭示规律
1.在丰收的季节里,勤劳的小兔子也忙着收获呢,一起去看看吧!
(1)PPT课件出示教材第50页例1“小兔子拔萝卜”主题图。
(2)你收集到一些什么信息?
2.用“几个几”表述,初悟“倍”的含义。
(1
)如果把2根胡萝卜看成1份,你能把红萝卜的根数用“几个几”来
表述吗?一起数一数:1个2,2个
2,3个2。
(2)找准关系,用“倍”进行语言表述。
红萝卜的根数有3份胡萝卜那么多
,呈现更简单的表述方法:红萝卜的
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板书)
指名说,再集体说。
(3)自主说一说白萝卜与胡萝卜根数的倍数关系。板书:白萝卜的根数
是胡萝卜的5倍。
①你是怎么知道的?
②集体数一数。
(4)如果有6个2呢?10个2呢?
(5)你发现了什么?
有几个2就是2的几倍。
(6)如果有几个3呢?有几个4呢?
(7)你又发现了什么?(板书:几个几⇔几的几倍)
3.讨论。
师:刚才大家说的都是谁是胡萝卜的几倍,是把胡萝卜看成一份的标
准。
我们称之为“标准量”。
4.即时练习:圈一圈,填一填。(PPT课件出示)
从图中看出,( )的只数是( )只数的( )倍,( )是一份的
量(标准量)。
四、动手操作,体会领悟
(PPT课件出示教材第50页做一做第2题)
1.教师
在黑板第一行摆5根小棒,出示题目要求,请学生在第二行中摆
出的小棒数是第一行的4倍。(指名上黑
板摆,其他同学在课桌上操
作)
2.评价。
用笔圈一圈检查是不是4个5,说一说这是以什么为标准量。(是以5
根小棒为标准量) 3.如果要使第二行的小棒数是第一行的3倍,应该摆几个几?(3个5)5
倍呢?(5个5)……
4.检验。
示范演示,用笔圈出3个5或5个5,让学生指出是以什么为标准量。
(
体会标准量的唯一性,以“第一行的5根小棒”为标准量)
5.教师拍2下,请学生拍出2的3倍。想
想怎样体现2的3倍,让别人
能听出3个2来?(每拍1个2,中间停顿一下)
6.教师拍3下,请学生拍出3的4倍。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指名回答。
六、巩固练习
教材第50页“做一做”第1题,第53页“练习十一”第1,2题。
41
七、布置作业
完成《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倍的认
识”是学生初次接触,由于倍的概念较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所
以在教学中,以创设情境、自主探索的
方式导入,将抽象的知识转化成学生看得见、摸得着
的东西,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以情境贯穿
整节课的教学,同时从以下几个层次展开
教学,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在本课中多次安
排学生动手操作的环节,让学生通过摆一摆、画一画等活动,在学习中
边学边练,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
解与运用。整节课设计始终围绕学生的活动展开,意在调
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以学生为主体,教师
为学生的引导者、参与者与组织者,让学生在
自由、快乐和民主的气氛中学习知识,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活
动理解“倍”的概念形成的全过
程。
[不足之处] 1.“倍”的概念比较抽象,因此应围绕
“借助直观、展示过程、启迪思维”
这一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让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使抽象知识具
体化、形象化。
2.在操作过程中没能充分注重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准确地用语言表述
倍
数关系。
[再教设计] 1.教师积极创造各种机会,使用多种手段,在初步形成“倍”的
概念时,通
过让学生认真看、动手摆、积极说,利用多媒体技术直观形象地演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
br>系,使学生在脑海里建立初步的印象。
2.通过语言的训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给每个
学生提供思考、创造、表现及成
功的机会,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重点鼓励有创新色彩的发言,以达
到培养创新意识和发
展思维能力的目的。
第2课时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教学内容】
教材第51页例2,练习十一第3,4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求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个数”的
含义,加深对“倍”的
概念的理解,初步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
2.让学生在观察、思考与交流中通过画一画、摆一摆等学习方式,利用多种表征之间的转化,
帮助学生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的解题策略。
3.进一步增强学生与他人交流
的意识与能力,体验运用已学的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建立学
习数学的信心,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
验数学的价值。
42
【教学重点】
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
应用分析推理,把“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数量关系转化为“一个数里面有几个
另一个数”的除
法含义。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说一说。
第一行
第二行
第一行有(
)个
,第二行有( )个,第二
教师批注
行的个数是第一行的( )倍。
(2)圈一圈。
有(
)只,的数量是的( )倍。
二、动手操作,质疑导入
1.你平时喜欢用小棒摆东西吗?
会用小棒摆什么呢?老师自己摆小花
伞,一把小花伞用了几根小棒?
2.学生动手摆小花伞,指名一位学生在黑板上摆。
3.交流:(1)说说你摆了几把小花伞,用了几根小棒?你是怎么知道的?
(2)观察黑板
上:×××用的小棒根数和老师用的小棒根数有什么关系
呢?(求和、比多少、还有倍数关系)
(3)你又是怎么知道×××用的小棒根数是老师的3倍的呢?
(4)12÷4=3表示什么
意思?单位怎么写?得出:12是4的3倍,说明倍
表示的是两个数之间的关系,不含单位名称,所以3
后面什么也不用
写。
(5)让学生说说自己用的小棒根数是老师的几倍。
4.引出课题: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板书)
三、引导探究,建构模型
师
:刚才我们看见勤劳的小蜜蜂忙着采蜜。看看我们班小伙伴们都在
干什么呢。(PPT课件出示教材第5
1页例2主题图)
1.阅读与理解。
他们在干什么?你发现了哪些信息?
师:擦桌椅的人数是扫地的几倍?
2.分析与解答。
①尝试解答。
你是怎么知道的?怎样验证答案是否正确?
43
②画示意图表示数量关系。
引导学生尝试用画示意图的方法表示擦桌椅和扫地的人数。
尝试讨论:怎样简洁、清晰地表示擦桌椅和扫地的人数?(用自己喜欢
的图形代替)
指名上黑板画图解决,其他同学独立在草稿纸上画图分析。
③语言表述。作品分析,平台展示。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怎样画好图。(图的前端用文字说明、
图形尽量大
小一致、上下图形做到一一对应)
方法一:用△表示擦桌椅的人数:△△△△△△△△△△△△
用○表示扫地的人数:○○○○
方法二:(PPT课件出示教材第51页例2中呈现的方法)
师:为什么要先把擦桌椅的人数
圈起来?为什么要4个一圈?擦桌椅的
人数里有几个4?在这两个数量中,谁是标准量?
引导学生从图中看出:求12是4的几倍,就是求12里面有几个4,用
除法计算。
④把思考的过程用算式表示出来:12÷4=3。
让学生结合示意图说算式的意义。
(板书: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
⑤对于单位的分析。
在这个算式中,12,4,3分别表示什么?
3倍指的是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不是指具体物
体的数量,后面是不写
单位的,所以不能写成“12÷4=3(倍)”。
3.回顾与反思。
你算的一定是正确的吗?你是怎么想的?(PPT课件出示教材第51页最
下面的图片)
4.变式练习,逐步理解。
(1)爱劳动的同学还有很多,你们还看到了什么?(PPT课件
出示信息:
教室里还有8人擦窗子)
(2)你能提出一个有关倍数关系的问题吗?并解答。
(3)请学生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
(4)同桌互相说方法,全班反馈。
5.概括比较,抽象模型。
比较12÷4=3,8÷4=2两个算式之间的异同点。
四、课堂小结
1.同学们课后可以思考:知道一份量的个数,要求比较量的个数问题怎
么解决?
2.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
五、巩固练习
教材第53页“练习十一”第3,4题。
六、布置作业
完成《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44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利用“包含
除法”的迁移是本节课的关键,即将“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
倍”转化成“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
可能学生会这样想:我会列算式计算,为什么还
要画一画、圈一圈来表示两个量的关系?对于学生的表现
,我们要思考:数量关系的理解及表
述要通过多种表征的转化,使学生感悟问题的深层结构,帮助学生建
立用除法计算的模型思
想。在这里画示意图、圈一圈等方法是由直观操作的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学
生的思维
水平是有差异的,如:一部分学生要借助画好的示意图,看出擦桌椅的12人是扫地的4人的<
br>3倍;另一部分学生则在直观感知的基础上,将求12人是4人的几倍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求12
里
面有几个4的数学问题,并能根据除法的含义确定算法,得出算式12÷4=3。
[不足之处] 学生
能初步感知用除法计算,但是仅仅停留在会列除法算式计算的层面上,
也就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不
能充分利用画一画、圈一圈来表示两个量的关系。
[再教设计] 要通过合作交流,引导学生逐渐地由
直观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让学生用
所学除法的含义来分析数量关系,理解用转化的思想方法来解决实际
问题。
第3课时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教学内容】
教材第52页例3。
【教学目标】
1.能借助线段图,来加深学生对倍的
概念的认识,运用乘法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的实际问题,能正确区分倍的问题中的两种类型,
培养学生应用概念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
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几何直观,渗透模型思想。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合作交流、语言表达、严谨审题等能力,注重几何直观的作用,通
过多种直观
形式帮助学生理解数学,并为学生提供参与几何直观活动的机会,积累用图示学
习数学的经验。
3.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探索“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和“倍”数量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利用学过的“求几个几”的方法解决新问题,实现知识的迁移。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45
一、复习准备
1.看图列算式。
①
算式:
②第一行:
第二行:
第二行的数量是第一行的多少倍?
算式:
2.变式运用。
①6个5是( ),2个7是(
)。
②5×8=( ),其中( )是8的( )倍,( )又是5的( )
倍。
③
的价钱是的( )倍。
二、游戏激趣,导入新知
1.咱
们先做个猜数游戏。老师左手拿着2支粉笔,右手藏了3个2
支。猜一猜,老师右手拿着几支粉笔。你是
怎么猜到的?
3个2支是2支的几倍?
2.讲台上放着7本书,抽屉里放了两个7本,猜一
猜,抽屉里放了几本
书。(7×2=14或2×7=14)
两个7本是7本的几倍?
3.小结引新。
咱们以前学过的“求几个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今天咱们一起研究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板书课题:求一个数的几倍
是多少)
三、引导探究,掌握方法
每位同学都有购物的经历,在购物中有许多数学问题,下面这位同学
在
购物时遇到了什么数学问题呢?(PPT课件出示教材第52页主题图)
1.阅读与理解。
你发现了哪些信息?
2.分析与解答。
(1)同桌讨论,尝试解答。
你是怎么知道的?怎样验证他的解答是否正确?
(2)尝试画图表示数量关系。
①学生讨论:怎样简洁、清晰地表示这个数量关系?
②引导学生可以用线段图的长度表示军棋和象棋价钱的数量关系。
教师说明线段图中需要用线
段的长度来表示具体的数量,而且图中线
段的长短关系要符合题目的数量关系。
③让学生尝试在草稿纸上画图分析,画完后同桌之间互相交流自己的
画法。
(3)语言表述,汇报交流。(平台展示)
(4)分析研究,讨论画线段图的方法。
46
为什么把军棋的价钱用较短的线段表示?怎么看出
哪条线段表示的是
军棋的价钱?怎样清晰地看出象棋的价钱是军棋的4倍呢?问题怎样在
线段图
上表示出来?
小结:图的前端要有文字说明,1份量(标准量)画短些,“比较量”是
“标准
量”的几倍就画几段。每段的长度一致,上下图形做到一一对
应。
(5)演示画线段图的过程
,让学生在比较分析中完善自己的线段图。
(PPT课件陆续出示线段图的各部分)
(6)理解线段图,分析题意,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
从图中看出:要想知道象棋的价钱,就
是求4个8元是多少。用乘法计
算,8×4=32(元)。
(7)让学生结合线段图说算式的意义。
3.回顾与反思。
你算的一定是正确的吗?你是怎么想的?
说明检验方法,可以用除法进行检验。
4.小结概括,抽象模型。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就是求几个几是多少,联系乘
法的
含义,理解用乘法计算的道理。
(板书: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即1份量(标准量)×倍数=比较量)
四、课堂小结
要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也就是求几个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五、巩固练习
教材第54页“练习十一”第5~7题。
六、布置作业
完成《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逐
步从旧知识的巩固
转移到新知识的学习。把研究“对象”抽象成为“图形”,再把“对象之间的关系”转
化成
“图形之间的关系”,这样就把研究的问题转化为“图形的数量或位置关系”的问题,进而
进行思考分析,便于学生在比较和抽象中构建解决此类问题的数学模型。通过让学生学习画
线段图表示数
量关系,理解题意的方法,使学生明确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
用乘法计算。
47
[不足之处] 在教学时,只注重了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而
没有注重再从抽象到具体的
活动,也就是知识没有得到升华。不足之处是时间分配不够合理,练习展开的
深度不够,对学
生的及时评价也欠缺,今后课堂中要努力丰富自己的评价性语言,随时给学生评价。
[再教设计] 多设计一些教学活动,充分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让学生自
主探
究,能根据具体情境解决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48
第6单元 多位数乘一位数
第1课时 口算乘法
【教学内容】
教材第56页,第57页例1,例2及做一做,练习十二第1~5题。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让学生经历发现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的全过
程
,体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掌握最合理的口算方法。
2.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自主探究口算方法
,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对知识的迁移、类推
的能力。
3.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
,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强烈欲
望。
【教学重点】
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
【教学准备】
PPT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口算,并说一说你用的是哪句口诀。(PPT课件出示)
3×5 8×9
7×5 6×4 9×3
2×6 6×7 7×4 5×4 9×7
8×5 5×9 4×8 6×8 6×9
2.口答。
(1)6个十是多少?10个十是多少?150是几个十?
(2)8个百是多少?10个百是多少?1200是几个百?
二、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PPT课件出示教材第56页情境图)
1.让学生独立观察情境图。在小组中互相说说自己观察到了什么。
2.各小组代表汇报。
3.根据你们提供的信息(条件),你能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吗?从中选
取本节课需要的问题
。(PPT课件出示:坐碰碰车每人20元,3人需要
多少钱)
应当怎么列式?(20×3)
4.会计算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三、合作操作,发现方法
1.“20×3”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2.你们会算吗?你是怎么想的?请小组同学讨论并计算一下。
方法一:20+20+20=60(3个20相加是60)。
方法二:2个十乘3是6个十,就是60。
方法三:因为2×3=6,所以20×3=60。
教师批注
49
3.师:这个60是怎样得到的?你能用小棒摆一摆,再说一说吗?
让学生自己摆一摆,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4.教师结合PPT课件说一说。
把10
根小棒捆成一捆,这1捆就表示1个十,同样,这里的“2”实际
就是2个十。我们不是没有看这个0,
而是很巧妙地把这个0藏在2
个十里面了,这样我们就可以直接用口诀计算了,2个十乘3是6个
十,就是60。
5.你们能不能迅速计算出200×3等于多少呢?把你的想法和同桌交流
一下吧。
6.比较20×3=60和200×3=600的异同。
归纳:在口算整千、整百、整十数乘
一位数时,可以把因数末尾的0先
去掉,把它转化为表内乘法来计算,计算出积后,再看因数的末尾有几
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引出课题并板书:口算乘法)
四、自主探究,掌握方法
课件出示教材第57页例2。
(1)这道题告诉了我们什么?让我们求什么?
(2)你想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怎么列算式?
(3)为什么用乘法来解决呢?
(4)结果是多少?怎样得到的?
方法一:12×3就是3个12相加,12+12+12=36(元)。
方法二:计算12×
3可以把12分成10和
2,10×3=30,2×3=6,30+6=36(元)。
2.明确算法。
(1)小组内摆小棒探究,教师巡视。
(2)汇报交流。
(3)PPT课件出示小棒图,进一步理解算理。
3.总结方法。
口算两位数乘一
位数,把两位数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先用十位上的数
乘一位数,再用个位上的数乘一位数,最后把得到
的积加起来。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通过在游乐园里游玩学习了口算乘法。学到这里,你有什么
收获?
六、巩固练习
教材第57页“做一做”,第58页“练习十二”第1~5题。
七、布置作业
完成《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50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本节课开放了课堂,把学习的主动权和决定权还给了学生,从本节课的开
始学生
自愿选择活动项目,尊重他们各自的意见。还突出了口算的算理教学,关键要让学生
真正经历口算算理探
究的过程。只有经常运用算理来进行口算,学生的思维才会得到有效的
锻炼,心智才会得到良好的发展。
[不足之处] 本节课的教学,在运用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及评价等方式来组织教学活
动时,
做得还不够,收放得不够自如。同时,注意适时、恰当地进行鼓励和评价。
[再教设计] 实行弹性教
学,以后要把教材的习题处理作为课题来研究,在练习设计中
力求讲究层次化、趣味化、弹性化。
第2课时 笔算乘法(不进位)
【教学内容】
教材第60页例1及做一做,练习十三第1,2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过程,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2.初步学会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了解竖式每一步计算的含义,理解并掌握其计算方法。
3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和积极的学习态度,同时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与
现实生活的密
切联系。
【教学重点】
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的书写格式及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算理。
【教学准备】
PPT课件。
51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PPT课件出示复习题,指定学生口算。
30×2 40×3
80×6 300×2
2000×4 400×3 3000×2 800×6
二、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课件出示教材第60页例1情境图。
元旦到了,小明、小
华和小英正在用彩笔画画,准备布置“迎接元旦”
专刊。他们要用美丽鲜艳的彩色图歌颂伟大的祖国,迎
接新年的到
来。从这幅情境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
题?
2.学生自由发言,交流信息及提出数学问题。
3.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解决其中的一些问题。
三、自主尝试,揭示规律
1.(PPT课件出示教材第60页例1的问题)你能列出算式吗?
2.怎么计算出结果呢?同桌间可以讨论一下,有小棒的就用小棒摆一
摆。
3.全班交流。
方法一:12+12+12=36。
方法二:用已经学过的乘法口
算解决,要求12×3,可以用
10×3=30,2×3=6,30+6=36。所以12×3=36。
方法三:6×6=36。
课件出示情境图,探索竖式计算的算理。
教师批注
(1)从这幅图里,你发现了什么信息?我们可以怎样来计算总支数呢?
(2)学生先讨论,再全班交流。
5.用竖式计算。
(1)这个计算过程,我们还可以列竖式来表示。(板书课题:笔算乘法
(不进位))
教师边板演列竖式计算边讲解:第二个因数要与第一个因数的个位对
齐,从个位乘起,先用3乘2得6
,表示6个1,写在个位上;再用3去乘
十位上的1得30,再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就得36。
(2)谁能说一说每一步计算出来的结果表示的是什么?
师:像这样的算法你们想试试吗?
6.计算12×4。请两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自己尝试计算。
7.竖式的简便写法。
(1)师:我们来看黑板上的竖式,这些竖式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它们都是两位数乘一位数
。第一次乘下来都得一位数,第二次乘下来
都得两位数,而且都是整十数。得数个位上的数就是第一次乘
得的数,
十位上的数就是第二次乘得的两位数中十位上的数)
(2)师:大家观察得都很仔细。那么你觉得像这样写竖式怎么样呢?(学
生自由发言) (3)这个竖式的积里十位上的数字可以移到个位数字的左边来,其余的
可以擦去。这样写比原来简
单多了。
(4)请把刚才的两道竖式改成简便的写法。(学生独立改写,教师巡视)
四、课堂小结
我们今天学习的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简称笔算乘法,书写时要注意什
么?按什么顺序乘?
52
五、巩固练习
教材第60页“做一做”,第63页“练习十三”第1,2题。
六、布置作业
完成《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理解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
中,选取学生非常熟
悉的绘画场景为教学情境,从学生熟知的彩笔引出问题,学生很轻松地就提出了“他
们三个
人一共有多少支彩笔”这个数学问题,很自然地引到本节课主要探究的“怎样计算12×3”。
2.扩展思维空间,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计算12×3时,先让学生运用自己喜欢
的方
法来计算,他们可以用口算的方法:2×3=6,10×3=30,30+6=36,可以用连加的方法
12+12+12=36,可以用摆实物的方法,还可以用笔算的方法。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当把问题明
确提出后,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然后再和同桌交流,鼓励学生再想想还有没有其
他的算法,
这样学生的思维会越来越活跃,思路会越来越开阔。从而使学生体验到创新学习
的喜悦。
[不足之处] 课堂时间安排不够合理,讲解过程占用时间过长,导致最后的实际应用时
间仓促
,没能更好地体现数学应用于生活。
[再教设计]
以后注意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在操作中思考,总结出计算方法,然后老师
简单小结。
第3课时 笔算乘法(不连续进位)
【教学内容】
教材第61页例2及做一做,练习十三第3,5题。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并巩固乘法竖式的计算法则。
2.使学生经历只有一次进位的笔算乘
法的计算过程,理解“满十进一”的算理,进而类推
“满几十进几”的算法,初步掌握进位法则,并正确
进行计算。
3.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理解“满十进一”的算理,进而类推“满几十进几”的算法。
【教学难点】
掌握笔算乘法中的进位方法,并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
PPT课件。
53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口算。(PPT课件出示口算卡片,指名学生完成)
3×6+2= 9×2+3= 5×3+6=
4×5+3=
7×3+8= 2×9+2=
2.竖式计算。
二、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课件出示教材第61页例2主题图。
师:新年快到了,王老师准备给大家买一些连环画作为礼
物,从图中,你
了解到了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2.请学生看图口头表达图中所表示的意思。
3.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解决其中的一些问题,继
续研究多位数乘一位数
的笔算乘法。(板书课题:笔算乘法(不连续进位))
三、合作交流,发现方法
1.探索算法。
(1)PPT课件出示教材第61页例2问题。
要求一共买了多少本连环画,实际上是求什么?如何列式?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16×3=
(2)这道题应该怎样算?你是用什么方法计算出结果的?想好后在小组
内进行交流。
(3)学生小组合作,教师巡视指导,并注意收集不同的方法。
(4)指名汇报,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方法一:连加:16+16+16=48。
方法二:摆小棒。
方法三:竖式计算。
2.借助小棒直观理解。
摆小棒或PPT课件演示小棒图。
3.指导竖式写法。
(1)计算16×3,写成竖式该怎么写?学生独立尝试,教师巡视。
(2)全班交流。
(3)优化算法。
4.明确算法:笔算两位数乘一位数怎么算?
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乘起,哪一位乘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四、独立尝试,巩固算法
1.学生独立计算:317×3,然后展示,交流算法。
2.揭题:类似这样的算式,统称为多位数乘一位数。这堂课的竖式计算
与以前学习的竖式计算最大的不
同是什么?(进位)
3.算法总结: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乘起;③乘到哪一位,就把积写
在那一位的下面。④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五、课堂小结
谁能说说我们是怎样计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
六、巩固练习
教材第61页“做一做”,第63页“练习十三”第3,5题。
七、布置作业
完成《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
54
教师批注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对于16×3的计算
,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
的方式解决,然后再和同桌交流,鼓励学生再想想还有没有其他的算法,这样学生
的思维会越
来越活跃,思路会越来越开阔。从而使学生体验到创新学习的成功喜悦。
2.通过
摆小棒,明白“满几十进几”的道理。针对进位的重点“满几十要向前一位进
几”,让学生先凭借已有的
知识和经验大胆尝试。积累感性认识,然后通过多媒体直观、形
象地动态展示,使学生理解进位的基本原
理,从而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
[不足之处] 对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教材呈现的虽然是
学生新接触的学习内容,但竖
式书写学生早已不陌生,甚至用竖式进行计算有些学生也已掌握,这一内容
已经不能够成为
学生愿意主动去探索的问题。教学内容较简单,解决的问题过于单一。
[再教设计] 计算教学的算理、算法很重要,学习起来也很枯燥无味。在教学上如果教
师能够
设计一些激发学生挑战欲的情境将会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比赛这一形式就是一个
好的办法,可以开展口
算比赛,比哪个小组算得多且算得准,可以开展口算积分比赛,比哪个
小组抢到的口算题最多,并算得准
等,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浓厚些,课堂的教学效果就会活跃
些。
第4课时
笔算乘法(连续进位)
【教学内容】
教材第62页例3及做一做,练习十三第6~10题。
【教学目标】
1.
探索并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方法,纠正进位叠加可能发生的错误,正确掌握
乘的顺序和每
一位积的书写位置,并能准确地进行计算。
2.结合具体的情境,逐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培养主动获取知识以及对知识的迁移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概括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方法。
【教学准备】
PPT课件,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教师批注
55
卡片出示:口算下面两组题。
7×8+3= 3×5+7=
2×7+4= 7×4+5=
5×9+1= 4×9+8=
3×4+2= 6×9+7=
为什么口算第二组时,口算速度变慢了呢?
二、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参加过运动会吗?你最喜欢什么运动项目?(学生交流)
2.××学校正在
召开运动会,运动会已经开始了,我们去看看吧。(PPT
课件出示教材第62页的主题图)
3.从这幅图中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4.你能根据数学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三、自主探究,发现方法
(PPT课件出示教材第62页例3的问题)
1.要求9箱饮料一共有多少瓶,该怎样列式计算?为什么?(学生自由交
流)
2.估算24×9的结果。
我们先估算一下,9箱饮料大约有多少瓶?
方法一:先算10箱是240瓶,再减去24瓶,约等于220瓶,一定比240
瓶少。
方法二:24接近20,比20大,20×9=180(瓶),所以24×9≈180。
方法三:24看作30,比30小,30×9=270(瓶),所以24×9≈270。
得出:24×9的得数在180和270之间。
3.准确计算,重点探究笔算。
如
果我们要知道准确的瓶数,应该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独立算一算,
然后把你的计算方法和计算结果在小
组内说一说。
(1)独立计算。
(2)交流算法。
方法一:口算,4×9=36,20×9=180,180+36=216(瓶)。
方法二:口算,24×10-24=216(瓶)。
方法三:竖式。
(3)针对竖式进行评讲:哪种竖式方法正确?为什么?
(4)讨论算法。(板书课题:笔算乘法(连续进位))
①个位相乘时,积的个位上写几?又要向前一位进几?
②十位上的2乘9得18,为什么十位上写的却是1?1是怎么来的?
③百位上的2是怎么来的?
结合学生的回答逐一说明计算过程,然后找一名学生完整地叙述一
遍
计算过程。(板书竖式计算过程)
师:今天学习的乘法和前面学习的乘法有什么不同?(连续进位)
四、独立尝试,巩固算法
师:同学们,两位数乘一位数你们都能试着算出来了,那么三位数乘一
位数你们能试一试吗?
1.出示:137×6。
学生独立完成,师挑选错误的和正确的学生进行板演,比较算法过程
,
进行集体订正,然后把错误的擦去。
师:请计算正确的同学说一说计算的过程。
2.小结算法。
想一想:笔算连续进位的乘法要注意什么问题?
笔算多位数乘一位
数的乘法,从个位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多位数的每
一位,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3.认识因数:在乘法里,乘数也叫做因数。
56
五、课堂小结
通过刚才的练习,谁来说一说在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时应注意
什么?
六、巩固练习
教材第62页“做一做”,第64页“练习十三”第6~10题。
七、布置作业
完成《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创设情境,激趣
引入。在课堂开始就从运动会入手,再现了学生熟悉的
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再让学生收集
主题图中的数学信息,并提出用乘法计算的
问题:“每箱24瓶,9箱一共多少瓶”引出了“24×9”
的算式。
2.重视估算的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新课标明确提出要“加强口算、重视估算”,所以当学生列出表示9箱饮料的瓶数是24×9后,不急着让学生马上算出准确值来,而
是先
让学生估一估9箱饮料大约有多少瓶。学生通过估算,知道9箱饮料的准确值应该是在
180瓶至270
瓶之间,得到一个范围。
3.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在学生估算后,放手让学生用自己已有的知识
经验去计算,
学生有了口算和笔算一次进位的基础,很快就能和同桌合作交流得出连续进位的方法。从运
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到相互交流探索笔算方法的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
在活
动中学生经历了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体会了计算的用处,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不足之处]
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太少。
[再教设计] 以后备课时,课上要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的空间,
让每一位学生包括
基础薄弱的学生都能在自己学习的基础上参与合作探究。
第5课时
有关0的乘法
【教学内容】
教材第66页例4及做一做,练习十四第5题。
【教学目标】
1.知道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的结论。
2.探索并掌握“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的规律。
3.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数学思想以及分析、比较和概括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
借助相同加数连加的计算,进一步体会乘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
57
理解并掌握“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的规律。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先口算,再说说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9+0= 872-0=
100+0= 1308-0=
二、创设情境,激趣质疑
今天是小猴子星星的生日
,它请来了自己最要好的小伙伴品尝新鲜的
大桃子。小伙伴们吃得兴高采烈,很快它们面前盘子里的桃子
就被吃
光了。(PPT课件出示教材第66页例4情境图)
师:每个小伙伴盘子里的桃子都吃没了,数学上可以怎样表示?
师:现在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解决这个问题你想到了几种方法?
能用算式表示吗?
三、独立尝试,揭示规律
1.探索算法。
师:谁能说说自己的解答方法?
方法一:用加法计算:0+0+0+0+0+0+0=0。
方法二:用乘法计算:0×7=0,也就是求7个0是多少。
2.想一想,0×3,9×0,
0×0各等于多少呢?为什么?(板书以上算
式:0×3,9×0,0×0)
(1)学生独立完成计算。
(2)指名汇报计算结果,并说一说自己的计算思路。
0×3表示3个0相加的和是0;9×0表示9个0相加的和是0;0×0
表示1个也没有,还是0。(
在每个算式后面板书得数0)
3.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上面的算式,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学生独立观察并思考。小组内交流,小组代表汇报。
4.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有关0的乘法”。(板书课题:有关0
的乘法)
小
结:通过观察上面的算式,我们知道“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板
书: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的学习,大家表现得都非常出色。请大家想一想你有什么收
获。
五、巩固练习
1.口算。
3×0= 0×5= 0×0=
0-0=
4×0= 8-0= 0+0= 168×0=
先计算,再说说发现了什么?
教师批注
○
里填上适当的运算符号。
2
○
0=0 5
○
0=5
9
○
0=0
4
○
0=4 2
○
0=2
0
○
5=5
2.在
3.教材第66页“做一做”,第68页“练习十四”第5题。
六、布置作业
58
完成《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创设学生感兴趣
的情境,激发学习的欲望,并引导学生借助“找规律”
“乘法意义”这些已有知识经验,自主探索并发现
“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这一规律。
2.在掌握了“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这一规律的基础上,让
学生自己独立思考、练习,
尊重每位学生的不同想法,提倡计算策略的多样化,并在相互交流中不断完善
,促进学生创新
思维的培养。
[不足之处]
1.在处理重、难点时,不敢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学生思维放不开。
2.学习内容过少,有多余的时间。
[再教设计]
下次要尝试把例4和例5、例6结合起来教学,使课堂更加丰满。
第6课时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
【教学内容】
教材第67页例5,例6及做一做,练习十四第1,2,4,7,8,9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运用类推的方法学会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 <
br>2.继续培养学生在精确计算之前用口算估出积的范围的习惯,为粗略地判断精确结果是否正
确提
供方法。
3.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渗透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数量关系。
【教学重点】
学会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
【教学难点】
自主探究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列竖式计算。
123×2= 368×3=
2.口算。
0×8= 9×0= 0×5= 0×7=
二、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教师批注
59
1.(PPT课件出
示运动场图片)新建的运动场竣工了,老师带大家去参
观,工作人员向我们介绍:整个运动场的看台分为
8个区,每个区有
604个座位。你能算出运动场共有多少个座位吗?试试看。
2.这道算式中的因数有什么特点?
3.我们已经知道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如果0藏在乘
法算式一个因
数的中间,你还会计算吗?这节课我们就先来解决这一问题。(板书课
题:因数中
间有0的乘法)
三、讨论辨析,揭示方法
1.估算。
先估计一下,604×8等于多少。
可以把604看作600,那么600×8=4800,所以结果应该比4800还多一
些。
2.准确计算。
(1)你能算出它的准确结果吗?自己试试看。(学生试算,教师巡视)
(2)全班汇报交流。
方法一:口算。600×8=4800,4×8=32,4800+32=4832。
方法二:用竖式计算。(课件展示几种算法:正确和错误的都有)
(3)分析各个竖式计算。
①哪个竖式正确?十位上写几?为什么?
②说说计算过程。
3.小结。
师:“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怎么计算呢?
计算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笔算乘法时,乘的顺
序和积的书写位置与
因数中间没有0的乘法是一样的,乘的时候要用一位数去乘三位数的
每一位
数,因数中间有0也要乘,乘得的积是0,所得的0也不能省略,
如果有进上来的数,必须加上,不能漏
掉。
四、自主探究,发现方法
课件出示教材第67页例6。
理解题意,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
2.让学生列出算式,并说说为什么这样列式。
3.观察这道算式中的因数与例5中的因数有什么不同。(在课题上补
充板书:或末尾) 4.学生在草纸上独立试算。教师巡视,对计算有困难的学生适当地提
示,留意学生的不同算法。
5.展示成果,找出两位算法不同的学生进行板演,并说一说自己的计算
过程。
6.比较两种方法有什么不同。你认为哪种方法简便一些?
师:说说对第二种方法的理解。
用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的道理:28个十乘3等于84个十,也就
是840。
7.说说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在简写时需要注意什么。
①注意一位数书写的位置,这个一位数应该与多位数中0前面的那个
数字对齐。
②注意积末尾0的个数,多位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
0。
五、课堂小结
谁能说一说一个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笔算时应注意什么?
六、巩固练习
教材第67页“做一做”,第68页“练习十四”第1,2,4,7,8,9题。
七、布置作业
完成《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
60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习,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计算”常常与“枯
燥”
二字相联,但本节课始终注意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计算。这样既有利于学生
理解和掌握算法,
同时又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多种计算方法相结合,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在教学一个因
数中间有0的乘法
时(即例5),让学生通过估算、口算、笔算等不同的计算方法去体验数学中算法多样
化的思
想,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计算意识,同时,还注意将学生的估算结果与准确结果进行对比,从而让学生体会到可利用估算来检验计算结果是否正确,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不足之处] 引导
学生探索笔算的方法时,通过让学生动手尝试、讨论交流、比较分析
等明确计算的顺序、法则,似乎算理
部分强调得不足。
[再教设计] 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还给学生,调动
学生
参与课堂的热情和主动性。大胆放手,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注意精讲多练,创设机会让学
生进行研讨、交流,让他们进行思维的碰撞,自己得出胜利的果实。
第7课时 乘法估算
【教学内容】
教材第70页例7及做一做,练习十五第1~6题。
【教学目标】
1.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估算的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估算。
2.使学生认识到估算的价值。
3.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
【教学难点】
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能根据实际问题具体分析。
61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猜数游戏。
这节课为了奖励课上表现优秀的同学,老师给同学们
带来了铅笔作为
这节课的奖品。老师只知道这个笔筒里大约有60支铅笔,同学们猜猜
看,这个
笔筒里可能有多少支铅笔?你是怎么想的?
2.请说出下面各数接近哪个整十或整百数。
29 41 597 312 77 186 196
3.口算下面各题。
80×9= 300×6= 7×400=
400×6=
9000×5= 500×8=
二、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1.2016年10月17日,我
国“神舟十一号”飞船发射升空,并于2016
年11月18日顺利返航。(播放“神舟十一号”有关的
视频)
2.现在航空航天展览馆对外开放,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游客,在这里会
发现有趣的问
题。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尝试解决其中的问题。(板书课
题:乘法估算)
三、引导探究,揭示规律
(PPT课件出示教材第70页例7图片)
1.阅读与理解。
(1)请同学们认真读题、认真思考,从题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2)我们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
2.分析与解答。
(1)“带250元够吗”是什么意思?够干什么?(引导够不够买票)
(2)你们打算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3)你们是怎么算的?先独立算一算。(29×8=232,232<250)
在这里,我
们可以用求出精确数据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可是,有时
我们为了方便计算,节省时间,解决这一类的
问题,我们只要算出一个
大约的数就可以了,那么这个大约的数怎么算呢?
(4)怎么知道29×8大约得多少?先自己思考。
(5)小组内讨论,先说一说自己的想法。教师到各小组巡视,及时指导,
点拨学生。
(6)小组代表汇报。
可以把29当作30算,30×8=240,那么29×8一定不会超
过240,所以
250元够了。(板书:29×8≈240(元),240<250)
(7)适时引进“≈”。
师:“约等号”弯弯的像波浪一样,读作“约等于”。
3.回顾与反思。
生活中经常会用到估算,刚才我们是怎么进行估算的?
4.独立尝试。
(PPT课件出示教材第70页例7的“想一想”)
该怎样解答呢?请把你的想法用算式表示出来,并和同桌进行交流。
把92看作90,92×
8≈720(元),720>700,这是往小了估都不够,就一
定不够,带700元不够。
把92看作100,92×8≈800(元),800=800,这是往大了估都够,那就一
定够,带8
00元够了。
教师批注
62
<
br>5.小结:解决问题时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什么时候需要进行精确
计算,什么时候需要估算
。估算的过程中什么时候需要估大,什么时候
需要估小,这些都要由题目中已知的数学信息和要解决的生
活中的实
际问题来决定。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谁来说一说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该怎样估
算?
五、巩固练习
教材第70页“做一做”,第73页“练习十五”第1~6题。
六、布置作业
完成《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从生活实际导入
,创设去展览馆参观买票的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
习兴趣,同时,将估算设置在学生熟悉的具体情境
之中,激活了学生原有的知识与经验,使学
生愿意主动探索,突出估算教学的重点。
2.学生
通过认真的思考与合作交流渐渐得出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的估算方法,在探
索估算过程中,学生始终
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体会了计算的用处,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不足之处] 那些内向、不喜欢
发言的同学在合作交流中,活跃度远远不及活泼开朗的
孩子,这就需要在今后的教学当中不断地总结经验
,改进方法,真正做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
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
发展”。
[再教设计] 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多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让学生在情境中经历估算,更重要的是鼓励学生解释估算的思路,感受估算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感悟精算与估算之间的区
别与联系
,体验估算的价值。
第8课时 解决问题(1)
【教学内容】
教材第71页例8及做一做,练习十五第7~9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认识归一应用题的结构特点,能正确地分析
归一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掌握这类应用题的解答规律,建构归一问题的数学模型。
2.通过信
息的整理,渗透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学生学会归纳与分析问题的方法,提高解答实
际问题的能力。
3.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应用意识。
63
【教学重点】
掌握含有三个已知条件的两步应用题的结构。
【教学难点】
利用已有条件找准题目中的“中间问题”。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一辆汽车3小时行驶了270千米,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2.每箱苹果30元,爸爸买了4箱,一共花了多少元?
二、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同学们都去过商场,那里的商品应有尽有。今天小明的妈妈在商场买
东西时遇到了一点困难,发了一条短
信给我们,想请我们帮一帮她。你
们愿意帮助她吗?(PPT课件出示教材第71页例8)
三、讨论交流,揭示规律
(一)阅读与理解。
读一读妈妈给我们发的短信,从信息中你知道了什么?
1.学生独立阅读短信内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信息内容。
2.班内交流并展示。
(二)分析与解答。
1.找准“中间问题”。求买8个同样的碗要用多少钱,能直接计算出
来吗?要先算什么?
(1)组内讨论,并在草纸上画一画。
(2)小组展示。
①画图法。
②列表法(板书这种方法)。
3个 18元
8个 ?元
指名回答(提示:用“先算……再算……”的句式回答)。
2.解答问题。
师:该怎样解答这个问题?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组长把解答方法写在答题纸上。
(2)组长上前展示组内讨论的结果。
方法一:18÷3=6(元),6×8=48(元)。
方法二:18÷3×8=6×8=48(元)。
师:谁能告诉大家这个问题是分几步来解答的?把解题过程说一说。
(三)回顾与反思。
我们来检验一下,用我们曾经学过的方法代入原题,看看是否符合。
我们要想求出8个碗的价
钱,根据题目中已知的数量,必须先求出一个
碗的价钱,才能够求出8个碗的价钱。一个碗的价钱我们把
它叫做单
一量。
四、自主探究,掌握方法
1.阅读与理解。
师:现在老师把这道题变一下,看谁会解答。(PPT课件出示教材第71
页“想一想”)
(1)读一读这道题,想一想和刚才的那道题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
点?
教师批注
64
(2)画图理解题意,小组内交流。
(3)小组展示。
①画图法。
②列表法(板书这种方法)。
3个 18元
?个 30元
师:解决这个问题该怎样想呢?把你的想法说给同桌听一听。
2.解答问题。
(1)独立解答。
(2)展示方法。
方法一:18÷3=6(元),30÷6=5(个)。
方法二:30÷(18÷3)=30÷6=5(个)。
(3)说一说你列的算式每一步表示的是什么意思。
3.回顾反思。
4.小结。
我们要想求出“30元可以买几个同样的碗”,根据题目中已知的数量
也必须先求出一个碗的价
钱,才能够求出30元可以买几个碗。
5.出示列表整理的条件和问题。
6.比较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知道了3个碗是18元,马上就能想到1个碗是6元。
不同点:第一道题是求“买8
个同样的碗,需要多少钱”也就是求8个
6是多少。而第二道题是求“30元可以买几个同样的碗”也就
是求
30里面有几个6。但不管我们要解决什么问题,都要先用除法求出一
个碗的价钱(单一量
)。
五、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这两道题虽然情境不同,但它们之<
br>间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说一说解答这类题的关键是什么。
六、巩固练习
教材第71页“做一做”,第74页“练习十五”第7~9题。
七、布置作业
完成《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65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新课进
行前,设计了两道简单应用题,目的在于复习等分除法与包含除
法的意义,为新课讲授做好了铺垫。这样
安排过渡自然,课堂结构紧凑。
2.为什么要用除法计算以及如何列综合算式,这是难点,教师充分注
意到了这些问题,因
此设计了几个提问,让学生明白算理,通过观察比较,找异同,发现规律,每一步都
充分调动思
维,而不是让学生去死记硬背结论,这样做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
。
3.练习形式多样,围绕新课,及时巩固,当堂订正,注意弄清算理及解题思路。
[不足之处] 学生以前已经有了解答乘、除法应用题的基础,在学习了例8后,没有放
手让学
生自己去探究,不利于学生的自主探究。
[再教设计] 鼓励学生用以前学过的知识自己去想,并让基
础好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给
予基础差的学生帮助,这样学生对新知就有了一个思考的方向。
第9课时 解决问题(2)
【教学内容】
教材第72页例9及做一做,练习十五第12,13题。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认识归总应用题的结构特点,能正确地分析归总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掌握这类应
用题的解答规律,建构归总问题的数学模型。
2.通过信息的整理,渗透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学生学
会归纳与分析问题的方法,提高解答实
际问题的能力。
3.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了解归总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建构数学模型。
【教学难点】
学会画线段图,并借助线段图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
66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李师傅3小时生产了24个零件。照这样计算
,他工作一天(按8小
时计算),可以生产多少个零件?(PPT课件出示)
2.妈妈买3个碗用了18元。如果买8个同样的碗,需要多少钱?
二、开门见山,直接导入
第2个问题熟悉吗?还记得怎样解答吗?
这是上节课我们研究的内容,大家还画了图帮助理解,现在我把它变一
下。(出示PPT课件)
三、引导探究,发现方法
(一)阅读与理解。
1.(PPT课件出示教材第72页例9的完整问题)学生自由读题,理解题
意。
2.交流。
师:大家来说一说从题目中知道了些什么。
(二)分析与解答。
1.你能用画示意图的方式表示出来吗?
2.展示学生画的示意图,并进行对比和交流。
方法一:画形象示意图表示题意。
方法二:画线段图表示题意。
(1)第一幅图能
表示清楚题意吗?第二幅图中两条线段表示什么意思?
为什么它们是同样的长度呢?
(2)请学生修改或完善自己画的示意图并板书线段图。
3.借助线段图,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案。
(1)引导学生从第一条线段图上的信息出发进行分析。
(2)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3)展示学生想法并板书。
方法一:6×6=36(元),36÷9=4(个)。
方法二:列综合算式:6×6÷9=36÷9=4(个)。
4.师:同学们还有没有其他的思考方法?
(三)回顾与反思。
1.说一说怎样检验答案是否正确。
2.回顾我们解答例9的过程,刚才我们是怎么做的?
在分析题目的过程中抓住解题的关键——无论碗的个数和单价怎么
变,钱的总数是不变的,都必
须先算出买碗的总钱数,再根据要求进行
后面的计算。
四、课堂小结
观察我们这两节课研究的例8和例9这两个实际问题,你有什么想对
大家说的?
五、巩固练习
教材第72页“做一做”,第74页“练习十五”第12,13题。
六、布置作业
完成《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
教师批注
【板书设计】
67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本节课不适合画实物图来理解,所
以让学生学着画线段图来分析题意,
通过观察,学生发现买碗的总钱数不变,从而知道了先算什么,再算
什么。
2.练习形式多样,围绕新课,及时巩固,注意对比,帮助学生弄清归一、归总问题的区别,<
br>进一步明确解题思路。
[不足之处] 在解决问题时,只是让学生思考根据题意先算什么,再算
什么,而没有强调
解答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时,怎么找中间问题。
[再教设计] 结合具体问题
,强调解答两步计算的问题时,要根据最后的问题和第三个
条件想中间问题是什么,然后根据前两个条件
求出中间问题,进而求出最后的问题。
数字编码
【教学内容】
教材第77~78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身份证号码、邮政编码等数字编码的含义以及编码的方法。
2.通过观察、比较、猜测、验证等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3.体会数字编码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身份证号码、邮政编码等数字编码的含义以及编码的方法。
【教学难点】
了解数字编码的编码方法。
【教学准备】
PPT课件,身份证。
教学过程
一、多种体验,质疑导入
1.介绍生活中的编码。P
PT课件出示邮递员送信、在银行办理业务出
示身份证、打长途电话等情境,引出身份证号码、邮政编码
、电话号
码、车牌号码等相关学习素材。生活中处处有编码。你们认识这些编
码吗?它们有什么
作用?
68
教师批注
2.揭示课题。
这些号码都是由什么组成的?(这些号码都是由一个个数字组
成的)这
些“数字编码”中有什么奥秘呢?今天我们就来探索有关数字编码的
知识。(板书课题
:数字编码)
二、讨论交流,揭示规律
(一)了解邮政编码。
1.小组交流,初步感知。
师:课前,老师让大家调查并收集了一些邮政编码。请大家交流讨论,
看看有什么发现。
2.全班汇报交流。
师:通过调查和比较、讨论,你们发现了邮政编码的哪些秘密呢? 邮政编码由六位数字组成:前两位表示省(自治区、直辖市);第三位表
示邮区;第四位表示县(市
);最后两位表示投递局(所)。(板书)
(PPT课件出示教材第77页有关内容)
3.对比,加深认识。
出示本学校和人民教育出版社的邮政编码,让学生根据已经掌握的有<
br>关邮政编码的知识,说一说它们表示的含义。通过对比,进一步明确邮
政编码的结构和每一位数的
含义。
(二)了解身份证号码。
师:请大家拿出课前收集到的身份证号码,在小组内讨论交流。看看还
有什么发现。
1.小组讨论交流,初步获得身份证号码的编排规律。学生四人一组观
察比较,将了解到的其他关于身份
证号码的信息在小组内交流。
2.全班汇报交流。
我们的身份证号码都是18位,从中可以
找出每个人的出生日期。女生
的身份证号码的倒数第2位都是双数,男生的都是单数。有的同学的
前6位号码一样,有的前4位一样。
(PPT课件出示下图)
3.质疑辨析。
对于身份证号码的编排,大家还有什么疑问吗?
(1)为什么地区码表示省份要用两位,而不用一位或三位?
(2)9月份出生的,月份为何写成“09”?
(3)为什么我收集到的身份证号码的最后一位的校验码是字母“X”?
这个“X”,不是字
母,而是罗马数字的十。校验码是按统一的公式计
算出来的,分“1,2,3,…,9,10”共11个
数字,当校验码为“10”时,
为了保证身份证号码统一为18位,所以用罗马数字“X”来表示。
(4)如果是双胞胎,两个人的身份证号码会不会相同?
4.小结。
师:同学们,
身份证号码是按照国家的统一标准和要求来编排的。想一
想:既然它要表达的意思可以用文字表达,那为
什么还要用数字编码来
表示呢?(简明、科学)是的,在现今数字化时代,只要将身份证号码输
入电脑,就可以清楚地知道他(她)的身份,既简单又明了。这也是编码
的优越性。
(三)了解其他编码的含义。
师:这些简单的数字按一定的顺序排了一个队,就变成了有趣的编码。
69
想一想数
字编码在生活中还有哪些?PPT课件展示一组图片:车牌号码、电话号
码、商品条形码……
师:同学们,数字编码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未来的社会是一个信息
数字化的社会,还有许多
数字编码的秘密在等待大家发现,希望你们能
运用所学到的方法、知识去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
三、操作活动,体验领悟
1.出示编码任务。
师:看来编码是个大学问。同学们想
不想自己动手来编码?现在就请大
家运用所学的数字编码知识,来帮咱们学校的每名学生编一个学号。
2.小组讨论确定编码要表达的信息。
师:你们的编码方案准备包括学生的哪些信息?
3.设计编码方案。
师提示:先确定每一个信息用几位数字比较合适,并确定这些信息的排
列顺序。
4.展示设计方案。
(1)展示各组方案。
(2)讨论:你更喜欢哪一个方案?
(3)小结:我们在设计方案的时候,首先要考虑编码适用的范围,根据需
要确定表达的信息,
注意选择重要的、相对不变的信息,然后尽量用最
少的数字表示出每一个信息,注意保证位数相同。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说说你的收获。
五、巩固练习
1.
2.小明:“我家住在阳光小区5号楼3单元4层2号,我家的编号是
5-3-402。”
小丽:“我家住在阳光小区3号楼1单元5层2号,我家的编号是
( )。”
小亮:“我家的编号是4-2-701,我家住在( )。”
六、布置作业
完成《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70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尽量体
现“数学味”。编码的很多知识都是已定知识,如果纯粹让学生
了解这些编码的话,那么一味讲解学生可
能更容易获得知识,但这样很容易上成常识课或者
生活指导课,怎样体现出“数学味”呢?怎样用数学的
眼光观察与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数字编
码呢?我认为主要让学生多次经历观察、比较、分析这些编码,然后
发现规律与特点。在师
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中,加强横向与纵向数学化的过程,使学生能从身份证号码的
具体实例
中初步了解蕴含其中的一些简单信息和编码的含义,探索出数字编码的简单方法。
2
.尽量体现方法渗透。本节课中我还力图渗透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如观察、比较、分
析、猜测等方法始
终贯穿着整节课。我觉得,如果单单让学生获得一些有关编码的知识似乎
意义不大,而日常生活中的很多
编码也不可能在一节课中一一认识,只有具备了一双善于发
现的眼睛和一颗乐于探索的心,才能更多更好
地认识编码乃至认识更多更广的生活世界,这
也是我们教师在教学中经常要体现的重要思想。
[不足之处] 虽然在本节课的设计过程中,寻找、查阅了关于编码方面的大量资料,做
了充分
的预设,自认为对有关数字编码方面的问题能“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但是对有些问
题处理得也不够及
时准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反应作出正确、及时的反馈与评价,
有一定的难度,还需要不断地
提高。
[再教设计] 再教这节课时,会在课外收集更加丰富的材料,更加合理利用学生丰富的
生活经验,将其作为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用网络资源学习这部分内容,
让课上
得丰富多彩,轻松愉快。
71
第7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
第1课时 四边形
【教学内容】
教材第79页例1,第80页例2及做一做,练习十七第1~4题。
【教学目标】
1.直观感知四边形,能区分和辨认四边形,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知道它们的角
都是直角。
2.通过找一找、围一围、涂一涂、剪一剪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3.通过情境图和生活中的事物,感受生活中的四边形无处不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1.认识四边形,找出四边形的特点,能区分和辨认四边形。
2.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
【教学难点】
1.通过系列活动直观感知四边形,总结概括四边形的概念,经历从直观到抽象的学习过
程。
2.根据四边形的特点对四边形进行分类。
【教学准备】
PPT课件,各种图形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说出下面图形的名称。
教师批注
二、观察发现,谈话导入 <
br>我们每天都在美丽的校园学习生活,校园里也有许多数学图形,仔细观
察这幅图,你发现有哪些图
形?(PPT课件出示带有各种图形的校园图)
学生从中找一找图形,一边看一边汇报。
在校园中,同学们发现了这么多的图形,看来,图形在我们生活中
无处不在。这节课我们来
认识其中的一种图形──四边形。(板书课
题:四边形)
72
三、动手操作,建立表象
1.动手操作。(让学生感知面)
师:请同学们打开教材第79页,上面有许多图形。
(1)你能从中找出四边形吗?并涂上你
自己喜欢的颜色。比一比,看谁
涂得又快又好看。(老师指定一、两个学生在老师给的纸上涂色)
(2)涂完后,同桌交流,说说理由。
(3)展示学生的作品,并在黑板上将这些图形分成两
类。重点让学生说
一说其他图形为什么不是四边形。
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确四边形的四条边必须是直直的。
2.概括四边形的特征。
(1)为什么这几个图形是四边形?它们有哪些相同的特点?在小组里说
一说。
(2)小组讨论、汇报。
总结:像这样有四条直的边,有四个角的图形都是四边形。
3.在身边的物体中寻找四边形。
4.剪四边形。
(1)请每名同学剪出两个以上不同的四边形。
学生独立操作,教师巡视并指导。
(2)反馈交流。有选择地让学生展示各种类型的四边形,教师适当加以
评论。
四、自主探究,揭示规律
从学生剪出的四边形里挑出长方形和正方形,提问:我们以前学的长
方
形、正方形是比较特殊的四边形,特殊在哪儿呢?
1.自主探索。
(1)用三角尺和直尺比一比它们的角,量一量它们的边,你发现了什么?
(2)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把你的发现跟大家说一说吧!
2.比较长方形、正方形的异同。
(1)长方形和正方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谁能用一句话概括一
下?
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四个直角;长方形的对边相等,而正方形的四条边
都相等。
(2)长方形、正方形、四边形之间的包含关系我们可以用一个图形表
示出来。(教师板书)
3.介绍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名称。(PPT课件出示教材第80页例2
的图)
长方形较长的边叫长,较短的边叫宽,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六、巩固练习
教材第79页“做一做”,第81页“练习十七”第1~4题。
七、布置作业
完成《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73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活动是认
识的基础,智慧从动手开始”,在活动中体验是这节课的一大
特色。四边形这个内容是一节可视性、操作
性很强的课,根据新课标“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的思想,精心设计学生亲自实践的活动,让学生在想一想
、找一找、议一议、剪一剪等一系
列教学活动中认识四边形、感受四边形,从而获得新知。
这
节课,学生学得积极主动,PPT课件也恰到好处地发挥了作用,学生始终在教师创设的
具体场景下进行
活动,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认识了四边形这个新朋友,真正使学生积极
思考,主动探究,体会到学
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数学能力。
[不足之处] 1.学具制作不够精细,由于是自己剪裁制作
,部分学具不够精致,甚至比较
粗糙,对于学生学习、分类,以及知识的形成、建构会有一定阻碍甚至是
障碍,应引起重视。
2.没有考虑到特殊四边形的情况,如凹四边形的特例。没有使学生对四边形的认识更全
面。
[再教设计] 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多精心备课,考虑全面。在指导、协助学生学习数
学时,
要善于调配学生活动的步伐,调控数学活动的时间,对每个环节所用的时间要心中有数。
第2课时
周长的认识
【教学内容】
教材第83页例3及做一做,练习十八第1~4题。
【教学目标】
1.结
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比较等活动感知周长,能正确指出物体表面或简单图形
的一周。
2.在围一围、量一量、算一算等活动中理解周长的概念,了解测量周长的方法,渗透化曲为
直的思想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经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教学重点】
认识周长,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
74
正确建立周长的概念。
【教学准备】
PPT课件,自制树叶,双面胶带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找出下列图形中哪些是四边形。
教师批注
二、游戏情境,释疑导入
1.从“一圈”抽象到“一周”。
(1)小胖要减肥,爸
爸制订了一个锻炼计划,让他每天围着操场跑一圈,
我们去看看他是怎么跑的?你有什么想说的?
(PPT课件演示图1)
(2)第二天,小胖又开始出发了。这回跑完一圈了吗?
你来指指应该跑到哪里?
(3)第三天让我们陪着小胖一起跑,好吗?伸出小手,一起出发、一起喊
停,预备出发!学生结合PP
T课件演示手势比划,齐声喊“停”。
指出:围着操场跑一圈也可以说成围着操场跑一周。(板书:一周)
出示图1,图2,组织学生辨认:操场的一周是不是这样的呢?(PPT课件
演示图2)
生1:(指图1)不是的,应该是外面的边线,里面的线不算。
生2:(指图2)不是的,虽然是边线但没有回到起点。
师:那该如何调整?
生:线再画长一些,连起来。
(PPT课件呈现正确画法,学生手势比划)
2.累加长度,明晰操场的周长。
(1)小胖围着这个操场跑的一周到底有多长呢?为此小胖
的爸爸进行了
测量,我们一起去看看。
(PPT课件依次呈现数据:直道90米、弯道110米、直道90米、弯道
110米)
(2)你是怎么算的?
(3)400米表示哪里的长度?
75
400米是操场一周的长度,也可以说操场的周长是400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周长。(板书课题:周长的认识)
三、化物为形,建立表象
(PPT课件呈现教材第83页例3中的实物图)
1.现在老师带来了许多物体,想一想怎样来表示出它们的一周。
2.学生用实物和水彩笔描画,把一周画出来。
3.这些物体只留下一周的边线会是什么图形?
操作演示,出示各种图形的边线(保持原图形状)。
四、操作演示,体会领悟
1.要想知道三角尺的周长是多少,怎么办?
(1)指名学生上台测量,随学生回答板书三边长度:10厘米、14厘米、
10厘米。
(2)三角尺周长是10厘米还是14厘米?
(3)操作演示,剥离出三角尺的每一条边,三条边拼成一条线段。
2.下面我来测量圆形钟面的周长。
(1)我用直尺这样量,行吗?(教师动作比划)那怎么办?
(2)学生自由发言,说出各自的方法。
(3)操作演示,把毛线绕圆形钟面一周然后缓慢打开,拉成一条线段。
(4)组织学生测量这条线段,测得长度为63厘米。
3.树叶和数学书封面的周长各是多少呢?请同桌一起想一想、量一
量。
(1)学生活动,老师提供印有树叶与数学书封面图形的练习纸。
(2)把数学书封面四条边的长度量出来再相加。
(3)树叶图形我们用线绕了一圈再拉直,用尺量。
4.质疑辨析,概括概念。
(
1)刚才我们先研究了一周,这是操场、树叶、三角尺、数学书封面和
钟面的一周。接着通过量一量、算
一算得到了操场一周的长度是400
米、三角尺一周的长度是34厘米、钟面一周的长度是63厘米、数
学
书封面一周的长度是90厘米,树叶图形一周的长度是39厘米,每个图
形的一周都有自己固
定的长度,我们把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做它的周
长。
(2)PPT课件依次呈现平行四边形、五角星、一般四边形、角等图形,
组织辨析。
①这些图形都有周长吗?
②角为什么会没有周长?它跟上面的图形的区别在哪里?
这种没连起来,有缺口的图形我们叫做不封闭图形,那上面这些图形叫
什么呢?
③完善概念: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它的周长。
五、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六、巩固练习
教材第83页“做一做”,第84页“练习十八”第1~4题。
七、布置作业
完成《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76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本节课我从
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入手,合理设计活动,创设主动探索交流
的学习氛围,精心搭建求知的舞台,促进学
生以自我发展为中心,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环境中
完成知识的形成过程。
回顾本节课的教学,
通过测量和计算学校操场的一周的长度等活动引入新课,使学生感
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同时有效利用了学生的认知经验。三年级的学生要
建立周长的概念,就要创设有效而有趣的活动使其有
所体验。教学中让学生经历一个探索图
形周长测量的过程,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享受成功的喜悦。在让
学生自主体验“周长的意
义”这个环节中设计了一个开放性的测量活动,其中有规则图形周长的测量,如
数学书的封
面的周长的测量等;有不规则图形周长的测量,如树叶的周长的测量活动。整个活动中,教师
完全放手,让学生充分讨论交流,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较大的探索空间,让学生对周长有了更深
刻
的认识。
[不足之处] 本节课最遗憾的还是小组合作,让学生运用手中的工具求出几种图形的周长,虽然教师让学生进行了一些分工,但仍是优等生控制着整个局面,其他学生就只有看和做
助手的
份,怎样发挥每个成员的作用,还需在以后的教学中继续探索。
[再教设计] 从多角度让学生建立“
一周”的空间观念。结合儿童的认知特点、兴趣
爱好、心理特征等个性倾向,设计密切联系生活的教学内
容,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生
活中处处有数学。
第3课时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教学内容】
教材第85页例4及做一做,练习十九第1~3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
2.学生会用多种方法计算长方
形、正方形的周长,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
题。
3.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77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下列图形分别是什么图形?都有哪些特征?(PPT课件出示)
教师批注
2.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周长”,谁能运用教室里黑板的表面说
一说什么是周长?
二、故事激趣,质疑导入
1.同学们,你们听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吗?最后谁获胜了?
比赛之后,兔子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自己不应该骄傲自满,应该向坚
持不懈的乌龟学习。后来它们俩
成了好朋友。但是这天,它们却吵了
起来。
2.(PPT课件出示)
原来,它们两个都很喜欢散步,乌龟每天围着这个水池走一圈,兔子每
天围着草坪走一周。乌龟
说:“我每天走的路多。”兔子说:“不对,
是我每天走的路多。”同学们,你们猜一猜,到底谁每天走
的路多些。
3.光靠猜想说服不了它们,我们必须用科学的方法进行验证,才能使它
们心服口
服。我们先来观察一下它们每天走的路线(PPT课件演示)。
你发现了什么?要看谁每天走的路多,就
是要比较什么?(周长)这节课,
我们就来学习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板书课题:长方形和正方
形的周长)
三、讨论交流,发现方法
1.(PPT课件出示长方形)假如这个长方
形是小乌龟每天绕着走的水
池,谁来指指这个图形的周长?怎样能知道这个长方形的周长?
2
.(出示:长方形的长是6米,宽是4米)如何计算这个图形的周长呢?
小组讨论一下,并记录下算法。
3.汇报交流。
师:谁来说说你们小组的算法(想法)。(PPT课件演示)
方法一:把长方形四条边的长度依次相加,列式为6+4+6+4=20(米)。
(板书:长方形的周长=长+宽+长+宽)
方法二:因为长方形有2条长和2条宽,所以可以
分别计算2条长的和
为6×2=12(米),2条宽的和为4×2=8(米),最后再相加,即
6×2+4×2=20(米)。
(板书:长方形的周长=长×2+宽×2)
方法三:先算一个长与一个宽的和,再乘2,即(6+4)×2=20(米)。
78
(板书: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4.引导学生比较三种算法。
(1)教师明确三种算法都正确,哪种比较简便呢?
(2)求长方形的周长必须知道什么?
集体交流汇报:求长方形的周长必须知道长方形的长和宽。
四、自主探究,揭示方法
1.(PPT课件出示正方形)假如这个正方形是兔子每天绕着走的草坪,
谁来指指这个正方形的周长
?要想知道这个正方形的周长,必须知道什
么数据?
2.兔子已经量出了正方形的边长是5米,你会算它的周长吗?怎么算?
3.学生独立尝试。
4.汇报算法。
方法一:我是把四条边一条一条地加起来,得到了它的周长。就是正方
形的周长=边长+边长+边长+边长。5+5+5+5=20(米)。
方法二:把正方形的四条边分成两组。(5+5)×2=20(米)。
方法三:因为正方形的4条边相等,可以用边长×4得到正方形的周
长。5×4=20(米)。
5.以上几种方法,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6.来看看乌龟和兔子谁每天走的路长?
五、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怎么求长方形的周长?正方形的呢?
六、巩固练习
教材第85页“做一做”,第87页“练习十九”第1~3题。
七、布置作业
完成《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本节课在教学长方形
周长时,让学生试着求出长方形的周长,课堂上大胆
地放手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自主探索长方形周
长的各种算法,并说说是怎么想的,再引
导学生比较哪几种想法是一样的,喜欢哪一种算法?为什么?大
家都一致地认为长方形的周长
=(长+宽)×2比较方便。理解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是本节课的一个难
点,把一组长和宽用
红粉笔标出,另一组用蓝粉笔标出,非常直观形象,学生一看就知道有两个长和宽,
对为什么
要乘2,学生也很好地理解了,长方形的周长其实就是两个长和两个宽的和。从而使学生直79
观深刻地理解了这一计算方法,使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得以突破。从
教学效果上看,这节课的
教学是成功的,学生们都掌握了求长方形的周长的方法,而且还会合理地选择简
便的计算方
法。
[不足之处] 在练习中我发现学生们在求长方形的周长时,有部分学生在算
的时候只是
用长和宽加起来就不再去乘2了。我反思了一下,觉得有可能是经过比较后,一些理解能力<
br>不是很强的学生也想采用那种公认的方法做,但做的时候又不仔细思考,也不是很理解,所以
出错
率就比较高了。在教学时,我也应该强调一下,要用自己容易理解的方法去做,公式法不
一定最好,自己
理解得好的才更能帮助自己解决问题。
[再教设计] 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时,让学生体会:如果
不知道长方形的长和宽,利
用长方形长与宽的和也可以求出长方形的周长;利用正方形的周长公式,还可
以求出它的边
长。重视知识的活学活用,拓展学生的思维。
第4课时 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
教材第86页例5,练习十九第4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进一步巩固对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认识及
周长的计算方法,提高
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2.让学生进一步发展数学思维,学习运用
画图来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解
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自主探究,发展学生的几何直观,培养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1.通过探究,运用画图策略解决问题,总结出解决这类问题的一般方法。
2.渗透解决问题的三个步骤: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
【教学难点】
运用画图策略解决问题,总结出解决这类问题的一般方法。
【教学准备】
PPT课件,边长为1分米的小正方形若干。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
教师批注
2.有一张长方形贺卡,长与宽的和是40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3.用一根12米长的绳子,围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
米?
二、动手操作,激趣导入
1.拼组练习。
(1)请同学们拿出小正方形,根据要求拼一拼。
用2个边长为1分米的小正方形,可以拼成什么图形?它的长和宽分别
80
是多少?周长呢?
(2)3个呢?4个呢?
2.揭示课题。
师:今天我将和同学们一起学习解决问题。(板书:解决问题)
三、操作活动,揭示规律
(PPT课件出示教材例5)
1.阅读与理解。
“怎样拼,才能使拼成的图形周长最短?”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2.分析与解答。
(1)学生动手操作,小组合作拼一拼,完成下面的表格。教师巡视,了解
情况。
长
宽
周
长
(2)组织学生交流展示拼图结果。
方法一:长16分米,宽1分米,周长34分米。(16+1)×2=34(分米)
方法二:长8分米,宽2分米,周长20分米。(8+2)×2=20(分米)
方法三:边长4分米,周长16分米。4×4=16(分米)
(3)还有别的拼法吗?周长最短是多少?
3.为什么同样用16个小正方形去拼,周长却有长有短?
从图形的形状来看,有什么变化?
4.用12个边长为1分米的小正方形去拼或画,也可以用20个小正方
形去拼或画,或者自己
出题,思考:要使得图形的周长最短,它的长和宽
有什么关系?
5.教师让学生讨论并填表。
(1)有哪几种拼法?哪种拼法周长最短?
方法一:长12分米,宽1分米,周长26分米。
方法二:长6分米,宽2分米,周长16分米。
方法三:长4分米,宽3分米,周长14分米。
(2)你发现,它的长和宽有什么变化? <
br>(3)还有几位同学不是用12个小正方形去拼的,来看看,要使得图形的
周长最短,要怎样做呢
?
6.刚才我们得到的结论是什么?
小结:用同样个数的小正方形去拼长方形或正方形,拼
成的长方形的长
和宽越接近,其周长越短。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巩固练习
教材第87页“练习十九”第4~8题。
六、布置作业
完成《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81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让学生经历
探究,呈现出不同的方法,掌握运用拼图或画图来解决问题的
策略。通过分析,让学生明白,只有做到有
序思考,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通过几何直观,
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
[不足之处]
让学生自主探究,展示各自的拼法和算法之后,没有让学生先自己在比较
中,通过观察、交流得到所拼成
的图形周长最短的规律。
[再教设计] 深入钻研教材,多借鉴别人的成功经验,让学生对通过动手操
作、记录得
到的结果进行观察、分析,得到事物的规律。
82
第8单元 分数的初步认识
第1课时
几分之一
【教学内容】
教材第89页,第90页例1,第91页例2,例3及做一做,练习二十第1~3题。
【教学目标】
1.在活动中感知平均分的含义,初步认识分数。会读会写几分之一,
认识分数各部分表示的
意思,能用分数表示图中一份占整体的几分之一。
2.会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3.在活动中体验数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培养学生的观察、交流、合作及探究能力,并有效地促进个性思维的发展。
【教学重点】
在具体情境中,通过操作活动初步认识几分之一。
【教学难点】
1.建立几分之一的分数模型。
2.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
【教学准备】
PPT课件,正方形纸。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把12个梨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几个?
2.把6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3段,每段多长?
3.把3支铅笔平均分给3个同学,每个同学得几支?
二、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秋
天到了,天高云淡,小朋友们一起去郊游。(请看大屏幕,PPT课件出
示教材第89页主题图)带了好
多食物来野餐,你打算怎样分才能使每
个小朋友都满意?(板书:平均分)
师:快来看看下面这两名同学正在分什么。把一块月饼平均分给两名
小朋友,每人分得多少呢?
三、引导探究,建立表象
1.认识(PPT
教师批注
课件演示)。
(1)这半块月饼,你打算怎么表示呢?
学生自由发言。
(2)把一块月饼进行平均分,平均分成了两份,两份中的一份就是这块
月饼的一半,也就是它
的二分之一。这块月饼的另一半能不能用二分
之一来表示呢?
(3)谁来说说月饼的二分之一是怎么得来的?
(4)那么二分之一怎么写呢?
先
写短短的横线,表示平均分,再在横线下面写2,表示平均分成了两
份,最后在横线上面写1,表示其中
的一份。
(5)学生举手随着老师练习两遍。
(6)
可以表示一块月饼的一半,那它能不能表示一个苹果的一半?还可
83
以表示什么的一半?
2.认识其他的几分之一。
(1)师:如果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4份,该怎样表示其中的1份呢?
(PPT课件出示图片)
(2)师:如果把一个圆平均分成3份,又该怎样表示其中的一份呢?
(PPT课件出示图片)
(3)师:如果把一个长方形平均分成5份呢?(PPT课件出示,
师用手指
着,PPT课件涂色)
(4)像
、
、
、
这样的数,都是分数,那么你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吗?
3.以
为例,师介绍,并说明各表示什么。师随着板书。
四、操作活动,深入理解
师:我们认识了分数,知道了分数各部分的名
称,你能用正方形纸折一
折,表示出它的四分之一吗?
1.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2.学生展示作品。
3.师:折法不同,表示四分之一的形状也不同,为什么都可以用来表示
呢?
五、猜想验证,揭示规律
课件出示教材第91页例3第一幅图。
(1)猜想:哪个分数大一些?
(2)引导学生讨论并交流信息。
(3)PPT课件演示和重叠的过程,让学生直观感受:>。
2.独立探究
○
。(PPT课件出示教材第91页例3第二幅图)
3.学生合作讨论:通过上面两组数的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4.师生共同小结几分之一比较大小的基本方法。
分子是1的分数,分母越大,表示分的份数越多,其中的1份越小。(板
书)
六、课堂小结
同学们学得真不错,今天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几分之一。在今后的学习
中
,我们还要继续了解分数,揭开分数更多的奥秘。
七、巩固练习
教材第91页“做一做”,第94页“练习二十”第1~3题。
八、布置作业
完成《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84
[成功之处] 1.从学生
已有的认知基础和生活经验出发,认识几分之一是学生第一次接
触分数,因此要认真钻研教材,细细品读
教学参考,集中力量教学
,让学生用学习
的方法主
动认识其他的
几分之一。本节课一开始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在生活中有很多地方都
会遇到平均分的情况,自然
地切入了这节课的主题——分数。课堂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引
导学生认识半个又叫做
个。这样设计的目的就是借助学生已有的平均分的知识和生活经验,
体会分数的产生来自于生活的需要
,也为学生进一步认识
积累经验。实践证明,让学生表示
半个既强化了平均分,又激
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学生认识
找到了原型,也为学生进一步
认识的意义打下了基础。
2.动手实践,训练学习思维
。动手操作,深化认识,把一张正方形纸折一折,表示出它的,
并及时进行交流,学生在动手折的过程中
进一步丰富了
的表象,同时体会到了方法的多样性。
实践证明,通过以上活动,学生经历了
的产生过程,真正地理解、体会了
的含义。
[不足之处] 对学生的训练
不到位,特别是语言。学生的语言表达没有跟上思维,他们
还不能用准确的数学语言表述几分之一,其实
学生并不仅仅是要学好知识,关键是要培养他
们的数学思维,训练他们语言叙述的完整性。
[再教设计] 课堂上应把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当作一项重要任务,用数学语言把自
己的操
作过程或想法准确完整地叙述出来,让别人听得明白,这是学生必须具备的非常基本
的能力。
第2课时 几分之几
【教学内容】
教材第92页例4,例5及做一做,练习二十第4,5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几,会读、写几分之几。
2.通过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迁移类推能力。
3.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精神,感受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几分之几,会读、写几分之几。
【教学难点】
理解几分之几的含义,建立初步的分数概念。
【教学准备】
PPT课件,正方形纸。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85
一、复习准备
1.看图写分数。
2.比较分数的大小。
○
○
○
○
二、复习旧知,导入新知
1.你能用你手中的正方形纸折出你喜欢的一个表示几分之一的分数
吗?
学生折纸、涂色,表示出正方形纸的几分之一。
2.如果在你们刚才的纸上涂2份或3份,又
该用哪个分数表示呢?今天
我们就来认识“几分之几”。(板书课题:几分之几)
三、实践活动,揭示规律
1.学生4人一组,每人将手中的正方形纸平均分成4份,你喜欢涂
几份
就涂几份,然后写出涂色部分是正方形的几分之几,再向小组同学说出
自己是怎样想的。
(1)学生动手操作,小组合作交流。
(2)展示作品,并说说自己的想法。
①出示涂色部分是1份的作品。(展示学生不同的表示方法)
师:这幅图可以用哪个分数来表示呢?(PPT课件动态展示的形成过
程)
②出示涂色部分是2份的作品。(展示学生不同的表示方法)
师:这幅图可以用哪个分数来表示呢?(PPT课件动态展示的形成过
程)
③认识。
师:你能用一个分数来表示下面这幅作品的涂色部分吗?(PPT课件展
示涂色部分是3份的作
品)
师:为什么用这个分数来表示呢?(PPT课件展示的形成过程)
④认识。
师:都涂满了用哪个分数表示呢?(说出理由)
2.说一说四分之几分别是怎么来的。 把正方形纸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1份是它的四分之一,2份是它的四
分之二,3份是它的四分之三
,4份是它的四分之四,取几份就是四分之
几。四分之几就是由几个四分之一组成的,它与四分之一比,
只是取的
份数不同。
3.小结:这些正方形都是被平均分成了4份,涂色部分是几份,就用四
分之几来表示。
四、独立尝试,深入理解
课件出示1分米长的彩带。
(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把1分米长的彩带平均分成了10份)
2.师:可以用哪个分数来表示
其中的1份呢?那么其中的3份用哪个分
数来表示呢?其中的7份呢?
3.你还能从这条彩带上找到其他的分数吗?找找看。
86
4.小结:像,,,这样的数,也都是分数。(板书)
5.你能仿照这些分数,自己说出一些其他的分数来吗?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继续认识了分数王国中的几分之几,你有什么收获?和大家一
起来分享一下。
六、巩固练习
教材第92页“做一做”,第94页“练习二十”第4,5题。
七、布置作业
完成《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本课时是在几分之一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所以以复习旧知引入新课,引
入时简明、流畅。
“
分数”对三年级学生来说是刚接触,它的概念比较抽象,因此,把重点放在对“几分之
几”的意义的理解
上,在本节课中采用了说一说、折一折、画一画、涂一涂等操作来帮助学
生更好地理解。
从四
分之一入手展开教学,之后是认识四分之几,认识十分之几。由于学生是第一次接
触分数,虽然教学已经
是第二课时了,但是还是要把关注点放在让学生能用数学的语言说出
对一个具体分数的理解上,从而使学
生一步步深入地理解分数。
[不足之处] 在学生动手操作的环节,浪费了不少时间,使最后的练习及
总结稍显仓促,
时间上安排不太妥当,没有很好地进行练习巩固。
[再教设计]
再遇到需要学生动手操作的内容时,让小组内的同学相互帮助,既节省时
间,又能提高学生的能力。
第3课时 同分母分数比较大小
【教学内容】
教材第93页例6及做一做,练习二十第6,7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会读、写几分之几,能比较分母相同的分数的大小。
87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
3.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使之获得运用知
识解决问题
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
在数学模型中比较分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
同分母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教学准备】
PPT课件,长方形纸。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课件出示下列图形,说出每个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分数。
教师批注
2.比较下面分数的大小,并说说比较的方法。
○
○
○
○
二、复习旧知,导入新知
1.(PPT课件出示教材第93页例6第一组图)你能用分数表示出阴影
部分吗?
2.谁能说说这两个分数的各部分名称?
3.你知道这两个分数谁大谁小吗?今天我们一起来
研究怎样比较分母
相同的分数的大小。(板书课题:同分母分数比较大小)
三、直观比较,初步感知
1.(PPT课件出示教材第93页例6中的
和
)猜一猜,哪个分数大一些?
2.到底哪个分数大呢?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准备好的长方形纸,同桌合
作,利用长方形纸折一折,分别在长方形纸上涂色,表示出
和
,再把它
们放在一起进行比较。
3.小组内说一说操作比较的结果。
4.集体汇报交流,PPT课件演示
和
的比较过程,让学生直观感受。
5.比较大小。
四、迁移拓展,掌握方法
1.(PPT课件出示教材第93页例6中的
和
)请同学们在书上涂一涂,
独立探究比较和的大小。
2.小组交流,说一说你是怎样比较的。
通过
让学生初步体验到一个分数
的分子与分母相同时,表示把一个分
数平均分成若干份,取的份数与分的份数同样多,就是1。
3.全班交流。
4.对比发现,总结方法。(PPT课件呈现教材第93页例6)
小组讨论:
(1)这两组分数有什么相同之处?
(2)分母相同时,怎样比较分数的大小?
88
5.巩固新知。(PPT课件呈现)
○
○
小组讨论:
(1)这两组分数有什么不同之处?
(2)当分母相同时,怎样进行分数的大小比较?当分子相同时,怎样进行
分数的大小比较?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六、巩固练习
教材第93页“做一做”,第95页“练习二十”第6,7题。
七、布置作业
完成《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本课时主要借助直观图形,让学生通过看图,直观地比
较几个分数的大小,
从而让他们感受比较简单分数大小的过程,积累一些初步的经验。本节课较好地让学
生从图
和数两个角度去比较分数的大小,不仅让学生用直观图去判断,还引导学生从分数的意义去
判断。通过学生各种形式的动手操作来学习分数的大小比较,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的培养。
[不足之处] 1.分数比较大小练习得太少。应该多设计一些有层次的练习题,使学生巩
固新
知,熟练掌握本节课的内容。
2.本节课从图和数两个角度为学生设计了丰富的活动,学生完成得也比
较认真,但是在
展示交流的活动中没能较好地发挥作用,讨论得不够深入。
[再教设计] 要
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要变听数学、看数学为做数学,关
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的学习,独立
思考与合作交流相结合及对学习过程的经历和体验。教师
要给学生以富有个性的评价,激励学生学习数学
的信心。
第4课时 分数的简单计算
【教学内容】
教材第96~97页例1~例3及做一做,练习二十一第1~7题。
89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观察,初步理解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2.通过合作探索、对比观察
,初步感知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抽象概括与
观察类推的能力。
3.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理念,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
学会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的算理。
【教学难点】
理解分数加减法及1减几分之几的算理。
【教学准备】
圆形纸,长方形纸、正方形纸若干。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它的几分之几?2份呢?4份呢?
2.
是2个( ),
是( )个
,( )是5个
。
教师批注
二、开门见山,直接导入
前面我
们已经认识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了,今天
我们来学习分数的其他知识。你还想学习
和分数有关的什么知识呢?
三、猜想验证,揭示规律
1.(PPT课件出示教材第96页例
1的图片)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引
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根据图中的信息,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
题吗?
2.谁能说说怎样列式?
3.猜一猜+等于多少?
你是怎样想的? 4.这些答案,到底哪个正确?谁能想办法验证一下呢?请同学们用自己
喜欢的方法来证明自己的说
法是正确的,让大家都来接受你的说法,好
吗?(比如可以画、可以折、可以写,甚至可以组织语言来说
)
教师可建议学生在一张圆形纸上折出8等份,找出和,看看它们的和
是多少。
5.集体操作验证。
(1)学生找出和,并涂上颜色。
(2)观察并讨论:和是多少?为什么?
(3)汇报交流。
(4)师:
+
的结果为什么不是
?
(PPT课件演示这个合并过程)
。
教师一边演示一边总结:“+”表示2个加1个,是3个,也就是
四、迁移内化,掌握方法
1.探究分母相同的分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自己找到了计算“
+
”的办法,那么“哥哥比弟
弟多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呢?”请同学们按刚才的思路,自己想办
法来解决好吗?
(1)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
-
。
(2)汇报交流:你是怎么想的?
90
2.(PPT课件呈现教材例2)探索交流-。
(1)被减数和减数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怎样计算?
(2)让学生多说计算过程。(PPT课件动画呈现
-
的变化过程)
3.观察“-”和“-”。
被减数、减数和差之间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这样的分数减法可
以怎样计算呢?
4.小结:分母相同的分数相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减。
五、合作交流,理解提升
1.(PPT课件出示教材例3)这道题你会做吗?应该怎么计算呢?
(1)小组之间讨论一下,怎么计算这样的题目?可以借助手中的正方形
纸。
(2)汇报结果。
为什么把它平均分成4份呢?为什么把1看成?
2.(PPT课件动画展示1-的计算过程)让学生再说说1-的计算方法。
3.学生独立计算1-
。
4.汇报交流:为什么把1看成
?(PPT课件动画展示1-
的计算过程)
5.小结:计算1减几分之几时,要先去观察减掉的是几分之几,分母是
几,我们就把1写成几分之几,然后再相减。
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七、巩固练习
教材第97页“做一做”,第98页“练习二十一”第1~7题。
八、布置作业
完成《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91
[成功之处] 在这节课中,我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充分利用主题图和课件直观演示,
让
学生自主探究算理,如:在计算
+
=
时,我采用动画,把2个
和1个
合并到一起,就是3个
,
学生很容易就概括出算理。整堂课形象直观,降低认知难度,学生容易理解。
本节
课我也十分注重进行实践操作,让学生用准备的正方形纸和长方形纸折一折、涂一
涂来巩固算理。从课堂
上学生的反馈来看,对这部分知识掌握得很不错,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不足之处]
学生往往知道答案却不能完整有序地说出算理。还有一点是“1-
()
=(
()
)”的计算,这在前面的复习中我就做了铺垫,例题学习的时候有
部分同学还是不能
理解“1等于分子分母相同的分数”,所幸在后面的强化训练中得到了进一步理解巩固
。
[再教设计] 有了例1的基础,讲例2的时候应让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校正,而在教学
例
2时,仍当新课来讲,没有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所以以后再学习这节课时,例2、例3应
该放手让学生
自己去探究。
第5课时 分数的简单应用
【教学内容】
教材第100页例1及做一做,练习二十二第2,3题。
【教学目标】
1
.通过说一说、分一分、画一画等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历“整体”由“1个”到“多个”的
过程,知道把
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也可以用分数表示。
2.借助解决具体问题的活动,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和推理能力,以及学生的数感。
3.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探究分数,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教学重点】
知道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也可以用分数表示。
【教学难点】
从份数的角度理解“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教学准备】
PPT课件,正方形纸,苹果图,椭圆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的阴影部分。
教师批注
2.涂一涂。
二、复习旧知,导入新知
(PPT课件出示教材第100页例1(1)左侧内容)
92
1.这里的涂色部分用哪个分数表示合适?这个表示什么意思?
2.这样的2份呢?
3.
,
都是分数,你对分数还有哪些了解?
4.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分数的认识。
三、操作活动,体验领悟
1.拿出一张正方形的纸,用自己的方法表示这个正方形的
。
2.学生独立操作,教师巡视。
3.学生展示,并说明方法。
4.(PPT课件展示教材第100页例1(1)右侧内容)
师:同学们请观察,剪开后涂色部分能用表示吗?你是怎么想的?
5.小结:在这里,我们可
以把这个大正方形看成一个整体,也可以把剪
开的4个小正方形看成一个整体。这里的既能表示1份与整
个大正
方形的关系,也能表示1份的数量是多少。
四、观察讨论,揭示规律
1.(PPT课件出示教材第100页例1(2))说说这幅图告诉了我们哪些信
息。
学生观察图后集体交流。
2.师:如果把这6个苹果看成一个整体,1份是苹果总数的几分之几?2
份呢?
①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②小组代表发言。
3.教师用PPT课件演示。
师:把整体平均分成几份,它的每一份都是整体的几分之一,它的几份
就是整体的几分之几。
4.小结。
分数不仅可以表示一个物体的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还可以表示一个
整体
的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
五、自主探究,发现方法
(PPT课件出示6个苹果图)
1.提出要求。
师:还是这6个苹果,请你试着平均分一分、画一画,想一想可以用哪
个分数表示其中的1份。
2.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
引导学生正确用分数表示其中的1份或几份。
3.汇报交流。(展示学生不同作品)
方法一:
。
方法二:
。
方法三:
。
师:都是1份,分别表示为
,
,
,为什么用不同的分数表示?
4.巩固新知。(PPT课件出示)
93
(1)你能用分数表示其中的1份吗?
(2)怎么都能用表示啊?说说你的理由。
5.小结。
我们可以把一个物体平均分
,也可以把许多的物体看作一个整体来平
均分。把它们平均分成几份,每一份就是它们的几分之一,几份
就是它
们的几分之几。
六、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谁愿意把你的收获告诉大
家?
七、巩固练习
教材第100页“做一做”,第102页“练习二十二”第2,3题。
八、布置作业
完成《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激发
兴趣,主动探究。学生有了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就能积
极主动地参与活动,成为学习的主体。
教师抓住小学生好动的特点,充分利用操作材料,组织
学生动手操作,通过画一画、说一说等活动,促使
学生耳、口、手、脑等各种感官并用。教
师参与到学生当中,引导学生由浅入深逐步探究,营造了宽松和
谐的学习氛围,激发了学生的
学习兴趣。
2.本节课抓住了学生的身边生活去学习数学,应用
数学。把教材的内容与现实紧密结合
起来,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同时也消除了学生对数学的陌生感。
[不足之处] 本节课有点杂乱,毫无主次。
[再教设计]
突出重点,给予学生从扶到放的学习过程。
第6课时 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
教材第101页例2,练习二十二第4~7题。
【教学目标】
94
1.初步学会解决简单的求
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解决问
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感受解决问题的
方法的合理性。
2.进一步体会分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初步了解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积极参与具体的数学活动,获得与他人共同探索解决问题的经历,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
【教学重点】
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方法,并能运用这种方法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自主探索解决一些物体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涂色表示各图下面的分数。
教师批注
2.涂色部分占总数的几分之几?
3.按要求涂色。
二、操作活动,导入新知
1.学生拿出8个圆片,表示出它们的
和
。
学生动手摆一摆,画一画,教师巡视。
2.说说
和
的含义。
3.我们今天继续学习
解决与分数有关的问题: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
多少。(板书:解决问题)
三、操作活动,体验领悟
(一)阅读与理解。
(PPT课件呈现教材例2)
你知道了什么信息?问题是什么?
(二)分析与解答。
1.“其中
是女生,
是男生”是什么意思?
2.怎样求女生的人数呢?
(1)小组交流,集体汇报。
(2)动手操作。
①引导学生用准备好的12个圆片代表学生,摆一摆,分一分。
②交流汇报自己的方法。(PPT课件展示过程)
95
3.怎样求男生的人数呢?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4.全班交流。(PPT课件展示过程)12÷3=4(人),4×2=8(人)。
5.仔细观察,我们先除以分母3,就是求出什么?再求什么?
6.小结:求一个数的几分之
几是多少,就是把这个数平均分成几份,先
用除法求得1份是多少,再用乘法求得要求的几份是多少。
(三)回顾与反思。
回顾一下我们解答的过程,合理吗?最后还要写好答语。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五、巩固练习
教材第102页“练习二十二”第4~7题。
六、布置作业
完成《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课堂上教师以问题为引导,让学生自由地思考探究
、操作交流。学生亲
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经历知识从形象到表象再到抽象的过程,从中体验解决
问题的
思想和方法。例如:三分之一是女生,三分之一表示什么意思?三分之二是男生,三分之二表示什么意思?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再如: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求出男、女生的人数,再
以小组
为单位和全班同学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通过交流的过程,学生将图形、语言、算式
三种表征进行有机结
合,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加深了对分数的理解。
2.大胆放手,能力培养。本节课教师充分利用学生已有
的知识经验,给学生提供自主学
习和合作交流的两种学习方式。学生在小组合作讨论、全体汇报交流时,
思维相互碰撞,智
慧相互启迪,有的学生用小棒摆一摆,有的学生画一画,有的学生用算式计算,算法多
样。达
到不同学生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目的,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又培养了学生的探
究能力。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不足之处] 有些学生不明白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为什么要先
用除法,再用乘法解决。
说明还是不明白分数的含义,要先结合分数的含义,求出每份是多少,再求出需
要的份数是多
少。
[再教设计]
把教材的内容与现实紧密结合起来,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消除学生对数
学的陌生感。
96
第9单元 数学广角——集合
集 合
【教学内容】
教材第104页例1及做一做,练习二十三第1~3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了解简单的集合知识,初步感受它的意义。
2.使学生学会
借助韦恩(Venn)图,运用集合的思想方法来解决较简单的实际问题,从而感受
到数学与生活之间的
相互联系。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集合图的各部分意义,能用集合图分析生活中简单的有重复部分的问题。
【教学难点】
借助直观图解决集合问题。
【教学准备】
PPT课件,韦恩图。
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质疑导入
师:我想试试同学们反应快不快,请大家猜个脑筋急转弯:
两个爸爸和两个儿子去动物园,可是他们只买了三张票,便顺利地进了
动物园,这是为什么?
(1)两个爸爸(板书:2),两个儿子(板书:2),却只买了三张票(板
书:3)。这2+
2怎么会等于3?这里谁的身份最特殊?为什么?
爸爸有两个身份,重复算了一次。(板书:2+2-1=3)
(2)今天,我们要研究的就是
与这有关的一类问题。(板书:集合)窍门
满街跑,看你找不找。这节课看谁找的窍门最多,谁表现得最
好。
二、实践活动,体验领悟
1.同学们平时喜欢体育运动吗?体育运动各种各样,你喜欢什么样的运
动?(学生随意回答)
2.假如学校要组织活动,一项跳绳,一项踢毽,请你选择的话,你喜欢什
么运动?
学生举手表示。
3.老师想进一步了解你们,请允许我对你们其中的一个小组进行调查,
好吗?
(1)老师在讲台的两边分别画两个圈:左边的圈表示喜欢跳绳的,右边
的圈表示喜欢踢毽的。
(2)现在请喜欢跳绳的同学到左边的圈内(有9人,板书:9);请喜欢踢
毽的同学到右边的
圈内(有8人,板书:8)。
(3)共有多少人呢?谁来说一说?
三、讨论交流,揭示规律
(PPT课件出示教材第104页例1)
1.应该用什么样的方法表示“既能清楚地看出每个
人的情况,又能明
显地看出一共有多少人”?
97
教师批注
(1)小组交流,互相介绍自己的方案。
(2)选择有代表性的方案全班交流。
请学生介绍自己的思考过程,注意追问“如何表示出两
项比赛都参加
的学生”,体会两个集合中的公共元素构成的交集。
方法一:把参加两项比赛的
学生姓名分别列出来,把相同的名字连起
来,就找到两项比赛都参加的学生了,有3人。这样参加跳绳比
赛的9
人,加上参加踢毽比赛的8人,再去掉3个重复的,应该是14人。
方法二:先写出所
有参加跳绳比赛同学的姓名,再写出参加踢毽比赛的
同学的姓名。如果与前面的相同就不重复写了,连线
就能表示了,一共
写出了14个不同的姓名,说明参加比赛的有14人。从姓名上如果引
出两条
线,就说明他两项比赛都参加了。
方法三:把参加两项比赛学生的姓名分别放到两个圈里,再把两项比
赛
都参加的学生的姓名移到一边,两个圈里都有这三个姓名,把这两个圈
的这部分重叠起来,姓
名只出现一次就可以了。可以看出只参加跳绳
比赛的有6人,两项比赛都参加的有3人,只参加踢毽比赛
的有5人,
一共有14人。
2.介绍用韦恩图表示集合的运算。
(在黑板上贴出上面的韦恩图)
师:左边圈住的是什么?右边圈住的是什么?中间相交的部分呢?一共有
多少个同学?
这个图是100多年前英国的一个名叫韦恩的逻辑学家最早发明的,所
以就以他的名字命名这种图,叫
韦恩图。
师:现在我们知道了韦恩图既能表示重复的部分,又能方便统计总数。
接下来,假如
要用算式表示喜欢跳绳和踢毽的一共有多少人,又该是怎
样的呢?
方法一:9+8-3=14(人)。
方法二:6+5+3=14(人)。
方法三:9+5=14(人)。喜欢跳绳的9人,加上只喜欢踢毽的5人。
方法四:8+6=14(人)。喜欢踢毽的8人,加上只喜欢跳绳的6人。
3.比较辨析,体会基本方法。
刚才同学们想了很多算法,你觉得哪种算法比较容易理解?把
你认为比
较容易理解的那种算法,说给你的同桌听一下。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集合的知识,还会运用集合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说一说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五、巩固练习
教材第105页“做一做”,第106页“练习二十三”第1~3题。
六、布置作业
完成《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98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本节课上,我尝试让学生从生活实际中亲身感知集合的思想,并使他们亲
身体验
集合图的产生过程,让学生在过程中体验集合的思想,感悟重叠,让学生经历问题解决
的数学化过程,从
而获得数学学习的经验。接着,让学生自己设计图,学生设计的图各式各样。
可见,创造源于实践,提供
实践操作平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的同时也培养学生
的创新思维。当学生汇报自己独特的表
示方法时,引导学生借助一种图(集合图)来理解、解
决这一问题,让学生经历集合图的产生过程,并充
分感知体验集合图的作用。通过让学生在
情境体验中“学”,在解决问题中“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
动性,激发了学生的竞争意识
和表现意识,使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思维
也更加活跃。
[不足之处] 1.关注全体落实不够。由于学生多,调控难度大,再加上课堂内容密度
大,
所以本节课在教学中很难充分关注到每一个学生。
2.学生间的交流与评价还不够充分。
在每个环节,尽管都有意识地给学生提供机会,让
他们展开交流与评价,但由于受时间的限制,有些交流
与评价进行得不充分。
[再教设计]
再深入理解教材,教学设计更仔细些。必须要有耐心,对学生的回答要多
加鼓励与认可。
99
总 复 习
第1课时
时、分、秒和测量
【教学内容】
教材第108~109页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对长度、质量、时间单位知识的整理和复习。
2.通过对知识的错题分析,落实知识的查缺补漏。
3.通过知识的归类整理,掌握解题方法,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提高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4.沟通知识间的联系,发展使用工具的技能。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长度、质量、时间单位的信心。
【教学重点】
将学过的知识整理、归纳成知识图并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教学难点】
让学生体会时间单位和质量单位的大小,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回顾整理
1.我们学过了时、分、秒。关于时间的知识,你知道哪些?
2.如何求某一段经过的时间?
3.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分别是哪些?你还知道哪些有关的知识?
4.质量单位还记得吗?有关质量单位的知识,你有什么要告诉大家的?
时间单位:时分秒
结束时刻-开始时刻=经过的时间;结束时刻=开始时刻+经过的时间;开
始时刻=结束时刻-
经过的时间。
教师批注
长度单位:
质量单位:吨千克
二、独立尝试,掌握方法
(一)时、分、秒的复习。
1.(PPT课件出示)青青每天的作息时间如下表所示:
起吃早上午课开吃完中午下午课开
床
饭
始
饭
始
6:3
7:45
8:10
12:10
2:15
0
(1)青青从起床到吃早饭,中间有多长的准备时间?
(2)青青从吃完中午饭到下午课开始,中间可以休息多长时间?
2.独立尝试解决问题。
3.全班交流。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