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几分之一》 教学设计与反思

巡山小妖精
970次浏览
2020年08月11日 22:29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鸿门宴教案-吉林省大学排名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几分之一》 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材分析 < br>1.本单元主要教学几分之一、几分之几的认识,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从整数到分数是数学概
念的 一次扩展,学生初次学习分数会感到困难。因此,本单元主要是创设一些学生所熟悉并
感兴趣的现实情境 ,并通过动手操作,帮助学生理解一些简单的分数的具体含义,给学生建
立初步的分数概念,为进一步学 习分数和小数打下初步的基础。这一节认识几分之一是放在
本单元的第一课时,这也是为认识几分之几做 铺垫。
2.通过这一章节的学习,让学生建立起分数的概念,知道并了解生活当中的一些事物分不到< br>整数时可以用分数来表示。并且为进一步学习分数和小数打下初步的基础。
学情分析
从整数到分数,对学生来说是一个认知上的突破,接受起来不算容易,为了能使他们更容易
的接受本节 课,教材提供了丰富的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感兴趣的情境,让学生姿熟悉的情
境中感悟分数的含义。并 让学生有自己动手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的过程
中,体会分数的含义。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 明确分数产生的实际意义。
(2) 初步认识分数,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会读会写几分之一。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迁移类推能力。
(2)通过学生自己的动手操作 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增进学生间的合作意
识。
3.情感目标:
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体会分数在生活中的价值,
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会写。
难点:初 步理解分数几分之一的意义,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培养学生的语
言表达能力。用折纸、 涂色等方式表示简单的分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直接拿出 4瓶没有开过的矿泉水,让同学们说说把它分给2个人的时候一人几瓶?当有
2瓶和1瓶时又是怎么分给 两个人?(让学生动手分一分)
2 .为了公平起见,我要求平均分。(强调平均分,理解平均分的意义)
3 .揭示课题,当一瓶水平均 分给两个人后,每人得到半瓶,那半瓶能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数来
表示吗?这就需要我们用一个新的数—— 分数来表示。(板书:分数的初步认识)
学生思考后会有可能得出:
1、两瓶
2、一瓶
3、半瓶„„.
思维始于疑问,而好奇是儿童的天性,是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起 点利用生活中实实在在
的例子,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有利于学生在熟悉的事物中感悟分数的含义,同 时,也
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理念。。
二探究体验



1、认识12
①组织学生借助感知认识12
出示两个半瓶矿泉水的图片.
把一瓶矿泉水平均分成两半,每一半瓶就是整瓶矿泉水的一半, 也就是它的二分之一,
写作:12.
让学生用一个圆表示二分之一。板书一个圆的12(用途色部分区分来表示
学生认真观察看分矿泉水的情境,初步感知二分之一。
学生读二分之一
通过自己动 手分一瓶矿泉水,使学生直观的知道一个人喝掉一半的矿泉水后,剩下的一半
就是整瓶的一半,也就是它 的二分之一。平均分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教师通过学生的自
主活动,使学生理解分数是以平均分为基础 的。
板书:12
②指导学生读12
A、教师范写二分之一
在写二分之 一时,先写横线,表示平均分,然后在横线下写数字2,最后在横线上写数字1,
这个分数就读作:二分 之一。边示范边解读:“——”表示平均分,叫分数线,“2”表示把
一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表示总份 数,叫分母,“1”表示任取其中的1份叫分子,所以这
个数读作:二分之一。
B、组织学生写12
C、组织学生读12
2、教师再提问,如果我要把一瓶水平均分给四个人又该怎么办?
让学生自己动手分出四分之一的水,并写和读出14。
3、动手操作。
自己拿出不同的纸张折出二分之一和四分之一并用斜线画出来。
(小组交流讨论:你拿的是什 么图形?你是怎样得到这个图形的12或14?哪部分是这个
图形的 12或14?)
4、让 学生发现分数:说说在生活中你们还见过那些分数?或者,你们利用你们自己手上的
纸张折处你们自己想 要的分数并写出来。
(把学生的作品在黑板上展示出来,并让学生把发现的分数写下来)
师:同学们发现了这么多分数,都是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若 干份,任取其中的1份,就是
几分之一
学生看教师书12。
学生进行书写练习。
学生有可能回答:
直接把一瓶水平均分成四份„„
学生有可能得出四分之一、八分之一„„.
12是分数认识的重点,由实物到图形并让学生动 手操作,既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又强化
就平均分的理解。通过动手折12,说出自己的折法,学生在实 践活动中直观的体验理解了12
的意义。动手操作是学生必须具备的数学能力。在这个环节设计“折一折 ”,就是让学生进
一步理解 的意义,为后面让学生动手操作,发现新的分数作了铺垫。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给学生提供充足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创新动力,
在动手实践、交流 讨论中探究新知,理解并掌握分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探究意
识。
三. 巩固练习,拓展深化



1. P93做一做:
(1)填一填。(2)组内交流,你是怎样想的?
2. P96 2:
(1)让学生仔细观察思考:涂色部分的表示方法对吗?为什么?
(2)你在操作过程中想到了什么?
既引导学生有条理地思考和表达,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 力,又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参与
数学学习活动,共同分享学习成果。
四. 总结
这节课你们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帮学生把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形成知识网络,为进一步学习分数打下基础。
板书设计

读作:二分之一 读作:四分之一
1 1
写作: — 写作: —
2 4
教学反思
分数是学生在 学习整数之后,又一关于数的新的领域。《分数的初步认识》这节课是今后学
习分数的起始点,为下一阶 段较全面的认识分数,同分母分数加减,分数大小比较,分数基
本性质,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等学习奠定基 础。我执教的这节课,有以下特点:
一. 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分数的初步认识》这 一课的教学,我是本着数学知识源于生活的思想,以数学与生活的密
切联系为出发点,以关注学生的发展 为主导思想进行设计的。在引入新课时,通过让学生解
决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分矿泉水”问题,使学生体 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激发学生的兴趣,
引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强烈欲望。在新课学习完后,又鼓励学生 找一找身边的分数,使学生
进一步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鼓励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并学会用数学
思想和方法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二. 小组合作,交流思考。
本节课中,我注意激励学生动手思考,把思考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将操作与思 考相结合,
手脑并用,让学生在交流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索,在探索中获取新知。
三. 动手操作,勇于创新。
在教学过程中,我十分注重让学生在操作体验中学习,在现实情境中“做”数学 。通过让学
生动手操作、动口交流、动脑思考,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容量较大、难度较高 本堂课的教学内容包涵了几分之一、几分之几和简单分数的比较。
涉 及的内容比较多,容量比较大。这几部分内容,我是这样定位的:几分之一是重点内容,
几分之几是拓展 延伸,简单分数的比较是拔高检验。三部分内容围绕分数的意义进行开展。
在教授的过程中,对语言也提 出了要求,培养学生能够用比较准确的数学语言表述分数的意
义。本节课我最大的体验是:学习内容贴近 了学生生活,学习材料便于学生操作,学习活动
过程始终关注着学生的情感和态度,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 ,在学习中学会生活。
五、本节课,也有很多不足与遗憾。
1、内容偏多,有些冗长。教学几分之一中,由12到14中,是否显得有些拖沓?
2、细节 之处,有些粗糙。语言不够准确,有点啰嗦。讲述几分之几所设计的长方形,也没
有能物尽其用。

健身俱乐部策划书-一周总结


我爱学校-养老院实践报告


民意测验-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广东高考作文-双创工作总结


教师节英文怎么写-护士长竞聘演讲


五一法定节假日是几天-高考美术特长生


生活中的小窍门作文-厦门财政网


广东医学院-西游记读后感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