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材解读

绝世美人儿
856次浏览
2020年08月11日 22:41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圣诞节的来历-初二开学周记


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材解读稿
一、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
三年级数学主要 包括九个单元的学习内容和一个总复习单元,其中万以内
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 是本册的重点。在数与计算方
面,这册教材安排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分数 的
初步认识;在空间和图形方面,安排了四边形的认识;在量的计算方面,安排
了长度单位千米 、质量单位吨以及时间单位分、秒;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倍数。
此外,教材还安排了数学广角和“数字编码 ”两个数学实践活动。
二、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两、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
3、初步 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
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 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倍的含义,并能应用其含义解决问题。
5、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知道周长的
含义,会计算长方形、 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6、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千米,初步 建立1毫米、1分米、1千米的长度
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 质量观念,知
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
=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长度、质量和时间的简单计算。
7、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
力。
三、本册教材的教学重、难点: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 “时、分、秒”、四边形及倍
数的认识。
四、教材编排意图
(一)数与计算:
1.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原来与“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共同编
排在第四册, 现在放在第五册,“降低了笔算的复杂性和熟练程度”,符合《标
准》中提出的“提倡算法多样化、避免 程式化地叙述算理”等改革理念。
2.多位数乘一位数,基本内容与义务教育教材基本相同。使学生会 口算一位数
乘整十、整百数; 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
3.分数的初步 认识,原来编排在第七册,现在因为数与计算的整体要求降低,
所以提前到第五册。
(二)量与计量:
1.测量(毫米、分米、米、千米、吨),基本内容与义务教育教材基本相同。
2.时、分、 秒,原来四册的时、分、秒内容现在分别分布在一、二、五册,本
册主要认识单位“秒”,更强调学生对 一段时间的体验,知道求一段时间的方法。
(三)空间与图形
四边形,对于学生理解、把握 、描述现实空间,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
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于这些内容的编 排,一方面注意让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另一方面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获得对
知识的理解。
(四)集合与数字编码
数字编码,是根据课标的要求增加的新内容,让学生初步认识数字表示的
含义。


(五)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广角(排列、组合),在二年级上册已有渗透,这 儿更强调用图示的方
式让学生找出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六)情感与价值观
体 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
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
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各单元的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时、分、秒
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 是学生第三次接触时间,学生已经认识了几时几分,而本单元主要
在这些基础上来认识“秒”,建立“时 分秒”的时间观念。教材在编排上具有如
下特点:
1、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帮助学生认识抽象的时间概念。
2、借助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
3、注意让学生收集有关时间的信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知道1分=60秒,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
单计算。
2、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


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
四、教学建议
1、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等自主的体验活动来
加深对秒的认识。
2、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感受体验,知道1秒有多长,知道1分=60秒。
3、让学生紧密联系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通过观察交流得出时间单位之间的换
算方法。
第二、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是三位数 加、减三位数,加减法的验算。以前这部分内容与万
以内的加减法(一)共同编排在第四册。在编排上有 以下特点:
1.结合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计算。
2.加强估算。
3.体现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4.让学生运用迁移类推能力进行计算。
5.对于算理,不再借助直观图,也不再用动态的竖式计算过程来帮助学生理解。
二、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正确计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2.使学生能结合情境进行估算,提高估算意识和能力。
3.理解验算的意义,会进行加减法的验算,初步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运用迁移类推能力并且在结合解决实际问题中来提高计算能力。
2、加强学生的估算意识,体会估算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四、教学建议
1、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从问题引导学生 探索口算方法,得
出不同的计算方法,鼓励算法多样化,并在此基础上择优选用。
2、 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利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从而正确笔算几百几十
加、减几百几十。
3 、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探究出加减法估算方法;并在小组讨论中进行比较,
让学生真正投入到学习中 ,让学生理解估算会用估算。
第三单元:测量
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不 仅要让学生学会单位的换算,在实际问题中加以应用,更重要的
是要建立长度观念、质量观念。一些比较 大的单位(千米、吨),由于学生很难
用量一量、掂一掂的方式去感受,主要是结合生活中的实例来帮助 学生认识。
主要特点有:
1.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出长度单位,帮助学生建立长度观念和质量观念。
2.重视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二、单元教学目标:
1、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 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千米和质量单位吨,建
立相应长度概念和质量概念。
2、知道常用的长度、质量单位间的换算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会恰当地选
择单位。 3、通过实践活动,辅助建立相应的长度概念和质量概念,并联系自身的生活经
验,根据物体的特点 或解决问题的需要合理地选择长度单位或质量单位。
4、养成认真观察、仔细测量的好习惯。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
1、在活动中,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 ,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
和1千米的长度观念,以及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 克。
2、建立长度观念和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测物体长度和质量的意识。
四、教学建议
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长度观念、质量观念。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单位
的换算,在实际问题中加以应用,更重要的是要建立长度观念、质量观念。一
些比较大的单位(千米、 吨),由于学生很难用量一量、掂一掂的方式去感受,
主要是结合生活中的实例来帮助学生认识。
第五单元:倍的认识
一、单元教材分析:将“倍的认识”从二上移至三上,老教材将“倍的 认
识”和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分开进行教学,并且单独成为一个单元进行
教学,这样的变 化,使教学内容的编排更为科学合理,符合学生学习数学的认
知规律,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另 外,老教材所用的素材都是用图形
作为一个整体,给定一份的标准出示,新教材是在比较关系的过程中把 最小的
作为一份当做标准,另一个量有这样的几份,也就是几倍。
二、单元教学目标:
1、知道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重点)
2、会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和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
题。(难点)
3、通过直观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四、教学建议
1、让学生通过 认真看,动手摆、画一画,积极说等活动,理解明晰“倍”


的概念。
2、让学 生充分的观察、讨论、交流,引导学生体验属性结合的方法,建立
“几个几”与“几倍”之间的联系。
3、从实际问题中抽出两个数的关系进行分析,借助画线段图来帮助分析题
目中的数量关系。
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
一、单元教材分析:
多位数乘一位数是在学生学了 表内乘法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是对表内乘
法的拓展。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有口算乘法和笔算乘法(不进位 的两位数乘一位
数;连续进位的三位数乘一位数;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多位数乘一位数)在
编 排上有以下特点:
1、在具体情境中教学计算知识。
2、重视知识间的前后联系,口算 、估算、笔算相互配合,让学生根据计算的实
际需要选择合适的算法。
3、不再出现算理叙 述和直观操作,而是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自主探索,
用迁移类推的方法掌握新知识。
二、单元教学目标:
1、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
2、使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学会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3、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
4、使学生会运用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
运用迁移的方法自主探究多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四、教学建议
1、让学生通过观察、类推、尝试等活动,探究口算乘法的方法。
2、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索 和合作交流,真实经历笔算方法的形成过程,教师在
学生用书的组成计算的基础上,引导列乘法竖式。
3、利用直观教具,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4、加强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和乘加两步混合 运算的口算练习,提高学生
计算的速度和正确率。
5、通过了解邮政编码和身份证号码的结构和含义来体会数字编码的特点
第七单元:长方形 和正方形
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内容包括: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认识,周长的 概念,长方形、正
方形的周长计算,长度的估计等。在编排上的特点是:
1.从日常生活中引入几何概念,使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学习几何知识。
2.利用活动巩固对几何概念的认识。
3.周长的概念更强调从一般性的角度引入,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二、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四边形的特征,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会用不同的方式表示平行
四边形。
2.使学生了解周长的概念,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3.通过对长度和周长的估计,培养学生的长度观念。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
1、认识四边形的特征,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2、通过对长度和周长的估计,培养学生的长度观念。


四、教学建议
1、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动手分一分等活动,探究出四边形的特征,并学
会区分和辨认。
2、呈现一些规则和不规则的实物和图形,帮助学生直观理解周长的一般含义。
3、让学生在描一描、指一指、说一说等活动中感悟和理解周长的实际含义。
4、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交流探索找出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方法。
第八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
一、单元教材分析:
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掌握了一 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
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无论在意义上、读写方法 上以及计算方法
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差异。学生初次学习分数会感到困难。因此,本单元
主 要是创设一些学生所熟悉并感兴趣的现实情境,并通过动手操作,帮助学生
理解一些简单的分数的具体含 义,给学生建立初步的分数概念,为进一步学习
分数和小数打下初步的基础。考虑到儿童的年龄特点和接 受能力,本单元在分
数的范围上进行了一定的控制,只出现常见的分母比较小的分数(分母一般不
超过10)。在编排上为了适应儿童的认知规律,先认识几分之一,再认识几分
之几。所有这些措施都 是为了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分数的含义,本单元安排的
分数大小的比较和分数的加减法,其目的也是如此 。编排特点如下:
1、提供生活情境和直观图示,使学生认识分数产生的必要性,理解分数的意义。
2、设计实际操作活动,在活动中直观认识分数。
二、单元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2、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会读、写 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


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
3、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
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四、教学建议
要把握好教学要求。这只是初步认识分数 ,对于分数的定义,分数表示的
含义,教材都不要求掌握。在学习分数的认识、大小比较和加减法时,都 要借
助于直观图来帮助学生理解,重点也不是为了学习分数大小比较和加减法的方
法本身,而是 巩固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第九单元:数学广角----集合
一、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数学广角》,主要是结合实际,使学生初步体会集合(例1)的初步
数学思想。
二、 单元教学目标
使学生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 单元重难点
重点:对重叠部分的理解。
难点:感知集合的思想,并能初步用集合的思维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小升初英语-心理健康教育手抄报


广州大学录取分数-大年初八


北京市工商局-同学录赠言


打老鼠游戏-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河北省公务员考试真题-北京印刷学院招生网


英国留学签证-关于剪纸的作文


瑜伽常识-上海海事局


朴槿惠被弹劾-英语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