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古诗三首》同步练习检测(含答案)
文艺委员竞选稿-发行员
第10课《古诗三首》同步练习检测
基础积累大巩固
1.根据语境,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一群小燕(yān
yàn)子飞过燕(yān yàn)山山脉,飞向梦想
起航的地方。
(2)战士们锻炼起来劲(jìn jìng)头十足,将来一定是一支劲(j
ìn
jìng)旅。
2.比一比,组成词语。
络( ) 捶( ) 凿(
) 焚( )
洛( ) 锤( ) 函( ) 烫(
)
3.根据句意填写诗句。
(1)《马诗》《石灰吟》和《竹石》三首诗都表达了诗人的爱
国情怀
和远大的志向。但表达的情感却又不同。表现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诗
句是
, .
(2)表现诗人在困难和打击面前毫不动摇的诗句是
,
。
(3)表现诗人坚守高洁情操的诗句是 ,
。
4.给下面的诗句选择正确的修辞手法。
A.拟人 B.比喻 C.夸张
D.排比
(1)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
(2)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
1
5.品读诗句,完成后面的练习。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1)“何当”的意思是( )。
A.何时将要 B.什么时候
C.当时
(2)这两句诗中的“_______”表达了作者无限的企盼之情。“_______”<
br>象征受到了重用,“_______”形象地暗示出骏马轻捷矫健的风姿。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3)由“千磨万击”想到了成语_______。 <
br>(4)诗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诗句赞美竹子________的精神品格。
A.无私奉献 B.坚韧顽强
C.硬骨头
6.诵读古诗,理解诗意,回答问题。
石灰吟
____________,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
____________。
(1)把诗句补充完整。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朝代)诗人______。
(2)诗句中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______ 。
A.若:好像
B.等闲:平常 C.浑:浑浊
(3)诗句_______________写出了石灰的特点。
2
(4)这首诗吟的是石灰,表达的是作者怎样的志向?请用一个四字
词语说明这种写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括号内选择适当的关联词语将句子衔接起来。
( )千锤万凿,(
)烈火焚身,( )粉骨碎身,我( )
要留清白在人间。
A.即使
B.不管 C.无论 D.也
阅读能力大提升
7.对比阅读,完成练习。
房兵曹胡马
【唐】杜甫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
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
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1)解释词语:
锋棱:____________________
堪: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的前四句写马的________
____________,后四句写马的
____________________。
A.精神 B.形态
(3)分析画线诗句,完成练习。
3
这两句诗描写了胡马的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
_________________。
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一词写
出了马的疾驰。在这两句中,
_________________是静态描写,__________
______是动态描写。
(4)诗的后四句与李贺的《马诗》中的诗句: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都表现了诗人渴望为国建功立业的远大抱
负。
(5)这首诗和李贺的《马诗》在表达方法上的相同点是( )。
A.比喻的手法
B.托物言志 C.以景写情
思维创新大拓展
8.展开想象,把古诗《竹石》改写成一篇小短文
4
参考答案
1.(1)yàn yān
(2)jìn
jìng
2.联络 洛阳 捶打 锤子 开凿 信函 焚烧 烫人
3.(1)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2)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3)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4.(1)B
(2)A
5.(1)B
(2)何当 金络脑 踏清秋
(3)千锤百炼
(4)千万次捶打至今还非常坚韧,任凭你东南西北风。
(5)B
6.
(1)千锤万凿出深山 要留清白在人间 明 于谦
(2)C
(3)要留清白在人间
(4)托物言志
(5)AAAD
7.(1)像刀锋一样突出分明. 甚至可以
(2)B A
(3)动作 两耳
四蹄轻 竹批双耳峻 风入四蹄轻
(4)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5)B
8. 在山上,竹子紧紧咬定青山一点儿也不放松,原来是它的根深深扎进石缝中。千万次捶
打
到今天身骨仍然很坚劲,任凭你刮东西南北风,对于它来说,都是无济于事的。这竹子好
坚强啊,好执着
!
解析:这是把《竹石》改写成一段话的训练。首先要理解古诗句的意思,然后在此基础上展
开想象,并联系作者生活的背景,写成一段通顺的话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