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来常说的“沉檀龙麝”究竟是什么? 转 - 文玩天下

绝世美人儿
955次浏览
2020年08月12日 05:46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全国高考时间-感恩祖国


古来常说的“沉檀龙麝”究竟是什么? 转 - 文玩天下

古来常说的“沉檀龙麝”究竟是什么?略
释:沉檀龙麝

沉香 沉香,又名“沉水香”,“水沉
香̶ 1;,古语写作“沈香”(沈,同沉)。
古来常说的 220;沉檀龙麝”之“沉
”,就是指沉香。沉香香品高雅,而 且十分难得,自
古以来即被列为众香之首。% D E. a3 u8 m5 n) n
与檀香不同,沉香并不是一种木材,而是一类特殊的香树
“结”出的,混合了 油脂(树脂)成分和木质成
分的固态凝聚物。而这类香树的木材本身并无特殊的香味,
而且木质 较为松软。据现在的研究,瑞香科沉香属的几种树
木,如马来沉香树、莞香树、印度沉香树等都可以形成 沉香。
一般来说,沉香的密度越大,说明凝聚的树脂越多,
其质量也越好,所以 古人常以能否沉水将沉香分为不同的级
别:入水则沉者,名为“沉水”香;次 之,半浮
半沉者,名为“栈香”(栈,竹木所编之物),
也称 220;笺(音“煎”)香”、“
弄水香R 21;等;再次,稍稍入水而漂于水面的,名为
“黄熟香”。


由于沉香系自然凝聚而成,大小、形状差异很大,
古人多就其特 点取了很多有趣的名字,如:牙香(体积较小,
状如马的牙齿),叶子香(薄片状),鸡骨香(内有空隙 ,似
鸡骨),光香(外表如枯竭的山石,多作陈设之用),水盘头
(体积甚大而质地较软),& #8220;速暂香”(在沉香
自然成熟之前就采取者)等等。一些形状巧妙别致的沉香还
可以作为陈设品。
沉香中的水沉,宽度大多不超过十厘米,长度不超
过几十厘米;质优者一般质地较密,甚至坚硬如山石;表面
很不平整;颜色多泛出绿色,深绿色,黄色, 褐色或黑色,
油脂部为深色,木质部为较浅的黄白色,混成各种纹理;含
油量高的水沉香往往颜 色较深,而且质地润泽,很容易点燃,
燃烧时甚至能看到沸腾的沉油。- c0 O+ s9 s8 }9 T0 D3 C
水沉以结香原因的不同可分为四类:
其一,“熟结 ”:树木死后,树根树干倒伏地
面或沉入泥土,风吹雨淋,经年累月,慢慢分解、收缩而最
终留下的以油脂成分为主的凝聚物。如《本草纲目》记:
“其积年老木,长年其外 皮俱朽,木心与枝节不坏,
坚黑沉水者,即沉香也”。. K
J4 x
其二,“生结”:树木在活着的时候形成的香
结。刀斧斫砍、蛇虫动物啮蚀等 外力引起较深的伤口后,香


树会渗出树脂以作自我防护,从而在伤口附近结香。9 i9 k7
@8 P% ]% E
其三,“脱落”,枝干朽落之后又结出的香;
其四,“虫漏”,由于树虫、细菌等对树木的
蛀蚀而形成的香。5 F: T) K* n* J) G$$ S1 ]& l
由于年数短的香树树脂腺不足,一般只 有数十年以上的香
树才可能形成沉香,而且从结香到成熟又需要很多年,所以
上品天然沉香为无 价之宝。
就大多数沉香而言,其颜色越深,质地越密实,品质也
越好。但这只是一般性 的标准,由于沉香成因复杂,成香年
数的长短、含油的多少、活树还是枯树等很多因素都直接影
响香的质量,所以仅靠外观和物理指标都不足以作出鉴别,
最好的办法还是熏燃之后靠鼻子和经验去判断 。' F1 h- I% H,
k ` L _
天然沉香的产量受限,现在多用人 工栽培香树。常在成熟
香树的树干上切开或钻出一些“伤口”,或是铺
设一些真菌,一年或几年之后就会在伤口附近结出沉香,而
且年头越长,香的质量越好。但即使是人工 栽培,一般也要
10年以上的香树才能结香。
现在沉香的主要产地是印尼、马来西亚、越南 、泰国、老
挝、中国的海南岛等地。在历史上,印度,缅甸等地也曾多
产沉香,但由于大量采伐 ,现已很少出产,只是沉香的加工


中心。. C; t& `2 {8 B1 P8 z
大多数沉香木在常态下几乎闻不到香味,而在熏烧时则香
气浓郁,能覆盖其它气 味,而且留香时间甚长,是制造香精
油和天然香水的高档香料。在一些阿拉伯国家,重要的典礼
和聚会上,至今也还常常直接熏烧沉香。+ F# v. L1 j% V
沉香不仅香气典雅,还 有通关开窍、畅通气脉、养生治病
等神奇的功效,历来是一味重要的药材,中医典籍的相关记
述 也甚多,如《本草备要》谓之“能下气而坠痰涎,
能降亦能升,气香入脾,故能理诸气而调 中,其色黑。体阳,
故入右臂命门,暖精助阳,行气不伤气,涡不助火。”
《大明 本草》谓之“调中补五脏,益精壮阳,暖腰膝,
止转筋吐泻冷气”;《本草纲 目》谓之能“冶上
热下寒,气逆喘急,大肠虚闭,小便气淋,男子精冷。沉香
不仅 宜于熏燃,也可以研成粉末内服(外用还可治疗外伤并
有镇痛作用),或以沉香片、沉香粉冲泡饮用,皆 为传统的
养生妙方。
质地坚硬、油脂饱满的沉香还是上等的雕刻材料。沉香雕
品 古朴浑厚,深沉润泽,别具风韵。沉香对雕工的技艺要求
很高,其硬度远大于木材,而且又凝聚了油质和 木质两种材
料,质地不匀,不易雕琢所以,所以好的沉香木雕极为珍贵。
Z B. M O在佛教中,沉香的地位也很高。沉香
是“浴佛”的主要香料之一,沉香木雕 刻的念


珠、佛像等是珍贵的佛具,沉香制作的熏香不仅用于礼佛,
还是参禅打坐 的上等香品。

沉香中还有一个特殊的品类:奇楠香。(“奇楠̶ 1;
是从梵语翻译的词,唐代的佛经中常写为“多伽罗
”,后来又有 “伽蓝”,“伽南
”、“棋楠 221;等名称。)
奇楠香的成因与普通沉香基本相同,但两者的性状特征又有
很多差异,所 以习惯上让它单成一类,且列为沉香中的上品。
奇楠香不如沉香密实,上等沉香入水则沉,而很多上等 奇楠
却是半沉半浮;沉香大都质地坚硬,而棋楠则较为柔软,有
黏韧性,削下的碎片甚至能团成 香珠;在显微镜下可发现,
沉香中的油脂腺聚在一起,而棋楠的油脂腺则是历历分明。
奇楠香的油脂含量一般高于沉香,香气也更为甘甜,浓郁
多数沉香不点燃时几乎没有香味 ,而奇楠不同,不燃时也
能散发出清凉香甜的气息;在熏烧时,沉香的香味很稳定,
而奇楠的头 香、本香和尾香却会有较为明显的变化;而且,
奇楠香的产量比沉香更少。由于这种种原因,使得奇楠香 尤
其珍贵。在宋代的时候,占城(今越南境内)奇楠就已经是
“一片万金R 21;了。直到现在,最好的奇楠仍然大
多产自越南。



檀香 檀香,佛家谓之“栴檀”,素有“
香料之王& #8221;、“绿色黄金”的美誉。
它取自檀香科乔木檀香树的木质 心材(或其树脂),愈近
树心与根部的材质愈好。常制成木粉、木条、木块等或提炼
成檀香精油 。
分为白檀、黄檀、紫檀等品类。“皮质而色黄者为
黄檀,皮洁而色白者为 白檀,皮府而紫者为紫檀,并坚重清
香,而白檀尤良。
檀香主产于印度东部、泰国、印尼 、马来西亚、中国南部、
澳大利亚、斐济等湿热地区。印度老山出产的檀香品质优良,
固有&# 8220;老山檀”之名,而澳大利亚、印尼等地所
产檀香其质地、色泽、香度均有逊色, 称为“新山檀
”。(另有一种说法:刚刚砍伐的檀木常带些腥气,所
以制香时往往先搁置一段时间,待气息沉稳醇和之后再使
用,名为“老山檀” ,而砍伐之后随即使用的称
为“新山檀”。)
檀香树生长极其 缓慢,通常要数十年才能成材,是生长最
慢的树种之一,成熟的檀树可高达十米。檀香树非常娇贵,在幼苗期还必须寄生在凤凰树、红豆树、相思树等植物上才
能成活。固而檀香的产量很受限制,人们 对它的需求又很大,
所以从古至今,它都是难得的价格昂贵的珍材。


据玄奘《 大唐西域记》记载,因为蟒蛇喜欢盘踞在檀香树上,
所以人们常以此来寻找檀木。采檀的人看到蟒蛇之后 ,就从
远处开弓,朝蟒蛇所据的大树射箭以作标记,等到蟒蛇离开
之后再去采伐。
檀香用于制香历来被奉为珍品,不过,檀香单独熏烧,气
味不佳;但若能与其它香料巧妙搭配起来,则可 “引
芳香之物上至极高之分。”
檀香还是一味重要的中药材, 历来为医家所重视,谓之
“辛,温;归脾、胃、心、肺经;行心涡,开胃止痛
&# 8221;。外敷可以消炎去肿,滋润肌肤;熏烧可杀菌消毒,
驱瘟辟疫。
从檀香木中提 取的檀香油在医药上也有广泛的用途,具有
清凉、收敛、强心、滋补、润滑皮肤等多重功效,可用来治< br>疗胆汁病,膀胱炎、淋病以及腹痛、发热、呕吐等病症,对
龟裂、富贵手、黑斑、蚊虫咬伤等症特 别有效,古来就是对
治皮肤病的重要药品。
檀香木还可制成扇骨、箱匣、家具、念珠等物 品,也是一
种珍贵的雕刻材料。现在北京雍和宫就存有一座高26米(地
上18米,地下8米) ,直径3米的巨型檀香木雕弥勒像。清
代的七世达赖喇嘛为感谢清朝廷为他平息叛乱,不惜重金从
尼泊尔购买了一株巨大的檀香树,动用无数人力花了3年时
间运抵京城,再请巧匠精工雕琢而成。


佛家对檀香更是推崇备至,以至佛寺也常被尊称为“
檀林&# 8221;,“旃檀之林”。佛家习称檀香为
“栴檀̶ 1;,意思是“与乐”,“
给人愉悦”。如《慧琳 音义》所记:“栴檀,此
云与乐,谓白檀能治热病,赤檀能去风肿,皆是除疾身安之
乐,故名与乐也。”“赤檀”即“
紫檀R 21;,紫檀木刚采伐下来的时候,心材呈鲜红或橘
红,久露在外才慢慢变为紫红,所以紫檀也被称为赤 檀。佛
经中多见的“牛头旃檀”,则是指北俱芦洲的秣
刺耶牛头山所 出产的一种品质最优的白檀。


脑香 龙脑香又名冰片,瑞脑。佛家依梵音译 为“
羯布罗”、“羯婆罗”、“固布 婆律
”等。% z5 l
龙脑香是龙脑香科植物中的龙脑香树的树脂凝结形成 的
一种近于白色的结晶体,古代谓之“龙脑”以示
其珍贵。7 F& O5 g ] A r7 n, 9 }
天然龙脑晶体多形成于树干的裂缝中, 体积小的为细碎的
颗粒,大的多为薄片状。以片大整齐、香气浓郁、无杂质者
为佳。& t1 U3 h9 _! D- z# B
梅花样的龙脑片,“状如云母,色如冰雪龙脑香


龙脑香又名冰片,瑞脑 。佛家依梵音译为“羯布罗
”、“羯婆罗”、&# 8220;固布婆律”
等。% z5 l
龙脑香是龙脑香科植物中的龙脑香树 的树脂凝结形成的
一种近于白色的结晶体,古代谓之“龙脑”以示
其 珍贵。7 F& O5 g ] A r7 n, 9 }
天然龙脑晶体多形成于树干 的裂缝中,体积小的为细碎的
颗粒,大的多为薄片状。以片大整齐、香气浓郁、无杂质者
为佳。 & t1 U3 h9 _! D- z# B
梅花样的龙脑片,“状如云 母,色如冰雪”
者,为龙脑中的上品,古人称之为“梅花脑”;
品级差一些的,状如米粒的碎颗粒,称为“米脑
”;晶体颗粒与木屑 混在一起的,称为“苍脑
”;不成晶体而成油状的,则称为“油 脑
”。
# @' A, Y- b) r. {- r 龙脑树多生长于热带 、亚热带地区,外
形类似杉树,树体粗大高耸,一般都能高达四五十米以上,
直径也有两三米, 是热带雨林“高层空间”的重
要植物。
5 I, l4 p, ^2 ]8 {; h4 n6 l 这种树不仅出产龙脑香,其木材也
是优质品种,而且叶、花及果实皆有香味。
0 G# S H: z' T* C! Y+ _ 龙脑树的树脂十分丰富,凿开树干


或树枝就能引 出树脂来;除了天然凝结的龙脑晶体,其液态
树脂也可以利用,古代称为“膏香̶ 1;、“
婆律膏”。现在中医使用的冰片,就是龙脑树的干燥
树脂( 即古称的龙脑),或从液态树脂(婆律膏)或龙脑木
中蒸馏提取的白色晶体。
$$ _3 K1 ?& F: B6 i% H3 i9 A, z 其实,在古时候,人们
就已经知道用加热 蒸馏的方法(“火逼成片”)
从龙脑树的木材中提取晶体,称之为̶ 0;熟脑”。
并且,对于龙脑香的存储保养古人也有专门的办法:“
龙脑香及膏香………合粳米、相思子贮之
则不耗。” ;(《唐本草》)
5 v# , U2 R y 天然龙脑质地纯净,熏燃时不仅香气浓郁,
而且烟气甚小。无论是在东方还是西方,历来都被视为珍品。
唐宋时期,出产龙脑的波斯、大食国的使 臣还专门把龙脑作
为“国礼”送给中国的皇帝。龙脑香早在西汉时
就 已传入中国。据《史记·货殖列传》记载,在西汉的
广州已能见到龙脑香。(那时的海上丝绸 之路已有相当的规
模,印度、西亚的很多物品都已进入中国南方。)' v5 Z4 4 ]
b
在佛教里,龙脑既是礼佛的上等供品,也是“浴佛
” ;的主要香料之一,还被列入密宗的“五香
”(沉香、檀香、丁香、郁金香、 龙脑香)。在盛产龙


脑的地区,龙脑树的树膏也被用作佛灯的灯油。6 W5 [- S, H!
E. c3 N) c! k
龙脑在中医里名为冰片,归于“ 芳香开窍类”
药材。中医学认为龙脑为“芳香走窜”之品,内< br>服有开窍醒神之效,适用于神昏、痉厥诸证;外用有清热止
痛、防腐止痒之功,可治疗疮疡、肿痛 、口疮等疾患。在安
宫牛黄丸,冰硼散等成药中,龙脑都是主要成分之一。
) s- M5 V2 ^, r 在《本草纲目》中,不仅记载了龙脑的一些
形状特征,如“以白莹如冰 ,及作梅花片者为良。故
俗呼为冰片脑,或云梅花脑”;还专门指出,用纸卷
捻起 龙脑,烧烟薰鼻,吐出痰涎,就可以治愈很多头痛病。
$$ z! O0 `1 P- O9 ]! p, r 龙脑不仅用于熏香和医药,还被用于
美食。中国的宫廷御宴里,就有燕窝配龙脑的R 20;会燕
”;在南亚地区,夹有龙脑的槟榔是当地贵族阶层的
上等食品;宋代以 前,人们就开始在茶饼(由茶和米压制而
成)中掺和香料做成“香茶”,所用 的香料大多
都是龙脑,或在压制茶饼之前以龙脑窨茶,或以龙脑浸水直
接洒在茶上,也称为&# 8220;龙脑茶”。' G- X% l' c.
”者,为龙脑中的上品 ,古人称之为“梅花脑
”;品级差一些的,状如米粒的碎颗粒,称为R 20;
米脑”;晶体颗粒与木屑混在一起的,称为“
苍脑̶ 1;;不成晶体而成油状的,则称为“龙脑树


多生长于热带、亚热带地区, 外形类似杉树,树体粗大高耸,
一般都能高达四五十米以上,直径也有两三米,是热带雨林
&# 8220;高层空间”的重要植物。
5 I, l4 p, ^2 ]8 {; h4 n6 l 这种树不仅出产龙脑香,其木材也
是优质品种,而且叶、花及果实皆有香味。
0 G# S H: z' T* C! Y+ _ 龙脑树的树脂十分丰富,凿开树干
或树枝就能引出树 脂来;除了天然凝结的龙脑晶体,其液态
树脂也可以利用,古代称为“膏香” 、“
婆律膏”。现在中医使用的冰片,就是龙脑树的干燥
树脂(即古 称的龙脑),或从液态树脂(婆律膏)或龙脑木
中蒸馏提取的白色晶体。
$$ _3 K1 ?& F: B6 i% H3 i9 A, z 其实,在古时候,人们
就已经知道用加热 蒸馏的方法(“火逼成片”)
从龙脑树的木材中提取晶体,称之为̶ 0;熟脑”。
并且,对于龙脑香的存储保养古人也有专门的办法:“
龙脑香及膏香………合粳米、相思子贮之
则不耗。” ;(天然龙脑质地纯净,熏燃时不仅香气浓
郁,而且烟气甚小。无论是在东方还是西方,历来都被视为< br>珍品。唐宋时期,出产龙脑的波斯、大食国的使臣还专门把
龙脑作为“国礼R 21;送给中国的皇帝。龙脑香早在
西汉时就已传入中国。据《史记·货殖列传》记载,在< br>西汉的广州已能见到龙脑香。(那时的海上丝绸之路已有相


当的规模,印度、西亚 的很多物品都已进入中国南方。)' v5 Z4
4 ] b
在佛教里,龙脑既是礼佛 的上等供品,也是“浴佛
”的主要香料之一,还被列入密宗的“ 五香
”(沉香、檀香、丁香、郁金香、龙脑香)。在盛产龙
脑的地区,龙脑树的树 膏也被用作佛灯的灯油。6 W5 [- S, H!
E. c3 N) c! k
龙 脑在中医里名为冰片,归于“芳香开窍类”
药材。中医学认为龙脑为R 20;芳香走窜”之品,内
服有开窍醒神之效,适用于神昏、痉厥诸证;外用有清热止痛、防腐止痒之功,可治疗疮疡、肿痛、口疮等疾患。在安
宫牛黄丸,冰硼散等成药中,龙脑都是主 要成分之一。
) s- M5 V2 ^, r 在《本草纲目》中,不仅记载了龙脑的一些
形状特征,如“以白莹如冰,及作梅花片者为良。故
俗呼为冰片脑,或云梅花脑R 21;;还专门指出,用纸卷
捻起龙脑,烧烟薰鼻,吐出痰龙脑不仅用于熏香和医药,还
被用于 美食。中国的宫廷御宴里,就有燕窝配龙脑的“
会燕”;在南亚地区,夹有龙 脑的槟榔是当地贵族阶
层的上等食品;宋代以前,人们就开始在茶饼(由茶和米压
制而成)中掺 和香料做成“香茶”,所用的香料
大多都是龙脑,或在压制茶饼之前以龙脑窨 茶,或以龙脑浸
水直接洒在茶上,也称为“龙脑茶”。' G- X% l'


c. p1 @ f8 f4 D- I
麝香 麝香是成熟的雄麝肚脐下方的香腺和香囊中形成
的一种有香物质,又称寸香、脐香、当门子
麝香的香味浓郁,经久不散,对人的心理和生理系统有极其
显著的影响,在香料工业和医药工业 中都有十分重要的价
值。: k# B+ M1 F j
雄性麝鹿的香囊是一个椭圆形的 袋状物,位于肚脐下面,
香腺包围在香囊附近,香腺中分泌出麝香的初香液,进入香
囊之后形成 麝香,再经过约两个月的熟化和贮存,才形成粉
粒状和颗粒状的“麝香仁”。 成熟的麝香呈咖啡
色,干后为深褐色,其形状多呈粉末状,也有时为籽粒状、
皮膜状或油脂状。 把香囊整个割下,晾干,就是“
毛壳麝香”,其重量很小,一般只有5-10 克。* c F2
t' i4 b2 j+ M! R1 _3 z% M
毛壳麝香 多为棕褐色,直径5厘米左右,呈椭圆形,带有
密生的白色或灰棕色的毛,中间有一个小囊孔。剖开后可 以
看到一些粉末或小颗粒的“麝香仁”,还有一些
少量的细毛和脱落 的内皮,习称“银皮”。0 S2
w7 m+ i3 ~' B6 t; U
野生麝香仁质软,油润,疏松。其中颗粒状的麝香仁质量
最好,习称“当 门子”,呈不规则的圆球形或颗
粒状,表面多呈紫黑色,油润光亮,微有麻纹;粉末状者称


为元寸、寸香,多呈棕褐或黄棕色。. E( u5 m* K2 4 Q' C
粉末状或颗粒状的麝香仁使用不够方便,也不宜精细把握
用量,所以调配香料时常把麝香仁 制成麝香溶液。
麝属动物有5种:原麝、马麝、林麝;黑麝、喜马拉雅麝,
常称为麝鹿。 麝虽然属于鹿科,但其体型很小,高度和长度
都在1米以内,体重也只有几十斤,头顶没有角,雄兽还长
有獠牙。 [* r1 a2 ~; W
麝鹿喜欢生活在海拔较高的高原和山区,一般单 独活动,
嗅觉、视觉、听觉都很灵敏,胆怯,机警,行动轻捷,善于
跳跃和奔越悬崖峭壁,是一 种很“灵”的动物。
一般凌晨开始活动觅食,天亮之后就休息;黄昏后又开 始活
动,直到午夜;喜欢吃松萝、苔草、杜鹃、高山柳、灌木的
嫩枝叶、杂草等食物。麝鹿的活 动、排便、栖息地都有固定
的路线和场所,一般不轻易改变,有“舍命不舍山
&# 8221;之说。即使雨后惯行的道路受到阻碍,麝鹿也不会
改寻捷径,而是尽力涉水而过。雄兽从1岁 就开始分泌麝香,
3—12岁是旺盛期,但要形成颗粒状的较好的麝香仁要8-10
岁以上。麝 香的形成和分泌是连续的过程,但在冬季和初春
的交配期更为显著。所以,人们也在这些时候猎取野麝。
& ~. y
从生物学上看,麝香是一种外激素(外激素是动物腺体中
分泌出来的, 能在同种动物之间传递信息的化 合物),其香味


在平时是麝鹿相互辩认、增加交往、减少同竞争对手遭遇的
通讯 手段,在繁殖期间则有强烈的吸引异性的作用。
麝香不仅是高级的香料,也是最名贵的中药材之一 。很多
著名的中成药,如安宫牛黄丸、大活络丹、六神丸、苏合香
丸、云南白药、苏合香丸、香 桂丸等都含有麝香的成分。
麝香入药,最早见于《神农本草》,“麝香,味辛温,< br>生川谷,辟恶气,杀鬼精物,温疟蛊毒痫痉,去三虫,久服
除邪,不梦寤魇寐。”李 时珍《本草纲目》云:“
麝香走窜,能通诸窍之不利,开经络之壅遏”,&# 8220;
通诸窈,开经络,透肌骨,解酒毒,消瓜果食积”。
麝香药效神 奇,具有强烈的开窍醒神、活血通经、消肿止
痛等功能,对中风昏迷、惊厥、癫痫、心绞痛、痈疽肿毒、
咽喉肿痛,难产等多种病症均有明显的疗效。(麝香对子宫
有明显的兴奋作用,孕妇忌用。)现 代的药理学研究也证明,
麝香对中枢神经系统、呼吸、脉搏、血压等有极为明显的影
响,小剂量 有兴奋作用,大剂量有抑制作用,对治疗冠心病、
小儿麻痹症引起的瘫痪淋巴结核等诸多病症均有疗效。 西药
常用麝香作强心剂、兴奋剂等急救药。9 k0 T
C
麝香气味浓郁且迥异于 其他的香味。单用麝香,无论量大
量小,气味都不怡人,但若微量使用,并于其它香料搭配起
来 ,却可以使整体香气更加稳定,而且其强烈的开窍醒神作


用可以使香气具有一种特殊的灵 动感和“动情感
”。
麝香是中国的著名特产,不仅质量居世界之首,产量也占
世界的70%以上。4 S3 }6 v
“西藏麝香”自古以来就是西方人士梦寐以
求的天然宝物,早 在公元一世纪,古罗马就有了来自西藏的
麝香。(中国古代有四大对外通商渠道,北丝绸之路、南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和经过西藏的“麝香之路
”。)
获取1千克麝香,大约要捕杀160头麝,由于世世代代都采
用杀麝取香的方法,致使野生麝类 资源越来越少,以至于在
海拔较低的山地已很少见到麝的踪迹。目前我国麝类动物的
估计约有6 0万头,仅为50年代的五分之一。无论是生活在
青藏高原的出产优质麝香的马麝、黑麝和喜马拉雅麝, 还是
分布地区较广的林麝和原麝,都已经成为濒危物种,均被列
入了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V% E
现在的麝类养殖业,不再像以往那样杀麝取香,而是活体
取香,从香囊口直接掏取麝香仁 ,不仅可多次获取,提高麝
香产量,也大大减少了对野生种群的破坏。

艺体生分数线-中学生日记400字


甘肃三支一扶-企业新年寄语


骈体文-自我评定


中国合伙人观后感-新疆国税


抗战纪念日-感恩短信


以书为话题的作文-学习经验演讲稿


生物技术专业就业前景-升旗台


中年人吃什么补钙-请你和我跳个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