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最喜欢的100个故事
世界豪华车排名-感恩教育材料
中学生最喜欢的100个故事
【寓言典故】杀龙妙技
朱泙漫变卖了家产,带了一千两黄金去拜支离益为师,学习杀龙的技术。转瞬三年,学成归
来。有人问他
究竟学了什么?他一面回答,一面就把杀龙的技术——怎样按住龙的头,怎样踩住
龙的尾,怎样从龙颈上
开刀等,一一表演给大家看。大家问他,什么地方有龙可杀呢?他这才大
悟:原来世界上根本就没有龙这
样东西,他的本领是白学了。
【寓言典故】人和鱼雁
齐国有一户田姓人家,在家大摆筵席。客人中有献上鱼和雁作为礼物的。主人看了很高兴:“一
天对我们
真优厚啊!你看,这些鱼儿、雁儿,不都是为我们的口腹享受而生的吗?”客人们听了
随声附和。座中有
一位鲍家小孩,才十二岁,站起来说:“我不同意你的说法。人也是天地万物
中的一种。由于大小智力的
不同,生物界有弱肉强食的情况,但并没有什么上天注定谁为谁生的
道理。人类选择可吃的东西做食品,
这些东西难道是上天特地为人类创造的?正如蚊子喝人的血,
虎狼吃人的肉,难道也是上天特意要生出人
来给它们做食物的么?”
【寓言典故】画鬼最易
有一个客人为齐王绘画。齐王问他:“画什么东西最难呢?”他说:“画狗画马都是最难的。”齐
王又问
:“那么画什么东西最容易呢?”客人说:“画鬼最容易。因为狗和马人们天天看得见,天天
摆在面前,
要画得惟妙惟肖,就很不容易。至于鬼呢,无影无形,谁也没见过,不摆在人们面前,
谁也不能证明它不
象鬼,所以画起来就最容易了。”
【寓言典故】从象箸推去
纣王做了一双象牙筷子,箕子见了十分担忧。他认为一旦有了象牙筷子,就再也不会用陶罐土碗盛饭菜了,一定要有明犀碧玉做的杯碟来相配;用了玉杯和象牙筷子,就绝不会来盛小米蔬
菜,
务必装象尾豹胎一类的山珍海味了;吃了象尾豹胎,就再也不会穿粗布住茅房,一定要穿锦
衣、居大厦。
这样下去,享受的欲望就会不断的扩大,必然要用天下民脂民膏来填饱一个人的欲
望,国家就危在旦夕了
。果然,纣王最后就亡了国。因此,所谓圣人就是见微知著,从端倪推测
后果。
【寓言典故】苑囿嫌大
齐宣王问孟子说:“我听说周文王的猎苑足足围了七十里,有没有这样的事?”
孟子说:“书上是这样记载的。”
“难道真有这么大吗?”
“当时老百姓还嫌太小呢。”
齐宣王叹口气说:“我的猎苑只围了四十里,老百姓都嫌太大了,为什么呢?”
孟
子说:“文王的猎苑虽然方圆七十里,可是老百姓可以进去砍柴,文王和人民一同使用这猎
苑,因此,人
民嫌它太小。而您呢?我初来齐国,问明了禁令才敢入境,听说大王的猎苑不准百
姓砍柴拾草,不准随意
进出,杀死一头麋鹿,就要判成死罪。这不是设下了一个方圆四十里的陷
阱了吗?人民嫌它太大,难道不
合情理吗?”
【寓言典故】偷鸡贼
有个人专门
偷邻居的鸡。有人劝告他:“快不要偷了,这是不道德的。”他说:“我决心痛改前
非,
不过我偷瘾很重,一下子不偷也很困难。这样吧,从今天起我减少到一月偷一只,到明年就
可以不偷了。
明知是不道德的事,就应及早改正,为什么还要等到明年呢?”
【寓言典故】死错了人
东邻人家的岳母死了,殡葬的时候需要一篇祭文,
这家人就托私塾的老师帮写一篇。塾师便
从古本里规规矩矩的抄了一篇,没想到误抄了悼岳丈的祭文。葬
礼正在进行的时候,识字的人发
现这篇祭文完全弄错了。这一家人跑回私塾去责问老师。塾师解释说:“
古本上的祭文是刊定的,
无论如何不会错,只怕是你家死错了人。”
【寓言典故】余桃啖君
卫国有一道法律:谁偷坐了国王的马车,就要被砍
去双脚。那时,弥子瑕很受国王宠爱。一
天深夜,乡下有人跑来报告弥子瑕,说他的母亲得了重病。弥子
瑕跑到宫里,偷来了国王的马车,
星夜赶回乡下去了。国王听到这件事后称赞说:“真是一个难得的孝子
,为了母亲,忘记了自己
会受到砍脚的刑罚。”又一次,弥子瑕倍着国王在果园游玩,弥子瑕吃到了一个
又大又甜的桃子,
忙拿着吃剩的半只桃子送到国王面前,请他品尝。国王笑着说:“弥子瑕是真正的爱我
啊!只想
到让我尝尝甜头,忘记了剩桃上还沾着他的口水。”过了几年,弥子瑕渐渐失去了国王的宠爱,
得罪了国王,国王说:“当初你偷驾我的马车,狂妄之极;又让我吃你的剩桃,借此侮辱我,该
当何罪?”弥子瑕的行为并没有改变,而以前被认为是贤惠,后来却因此而获罪。只在于国王的
爱憎改变
了。
【寓言典故】疑人偷斧
有个人丢失了一把
斧头。他疑心是邻家的儿子偷的,就很注意他,总觉得他走路、说话等动
作态度无处不象是一个偷他斧头
的人。不久,老头儿在他自己上山砍柴的山谷里找到了斧头。他
再留心邻家儿子的动作态度,就没有一处
象是偷斧头的人了。
【寓言典故】王顾左右而言他
孟子对齐宣王说:“你有一个臣子把妻室儿女托付给朋友照顾,自己到楚国去游玩。等他回来
的时候,他
的妻室儿女却在挨饿受冻。对待这样的朋友,应该怎样办呢?”齐王说:“和他绝交。”
孟子又说:“假
如管刑罚的长官不能管理他的下级,那应该怎么办呢?”“撤掉他。”“假如一个国家
里政治搞得很不好
,那又应该怎么办呢?”齐王回过头来左右张望,把话题扯到别的地方去了。
【寓言典故】围魏救赵
魏国重兵包围了赵国首都邯郸,赵急抽齐国求救。
齐大将田忌准备率军赶去赵国,谋士孙膑
劝阻说:“要解开杂乱纠纷,不能握拳不放;要解救相斗之人,
不可舞刀弄枪。避实就虚,给敌
人造成威胁,邯郸之围便可自解。如今魏军全力攻赵,精兵锐卒势必倾巢
出动,国内一定只剩老
弱兵丁。将军不如轻装疾奔魏都大梁,占据险要,攻其虚处。敌人必回自救,这样
,我们便能一
举解开邯郸之围,又可乘魏军疲惫之际,一鼓歼之。”田忌按照孙膑的布置进行。魏军果然
慌忙
回师,行到桂陵地面,齐军杀出,大败魏军。邯郸之围解也。
【寓言典故】莫如杀人
有个人喜欢谈轮回报应,逢人就劝说要积德,不要
杀生。因为佛经上说过,杀什么,来世就
会变成什么;杀牛变牛,杀猪变猪,即使杀一只蝼蛄、蚂蚁,也
莫不如此。有下个姓许的先生说:
“那么都不要杀,最好去杀人。他不是说杀什么变什么吗?那么今生杀
人,来世还变人,不是好
得很码?”
【寓言典故】破罐不顾
东汉末年,有个叫孟敏的人,买了一只陶罐,在路
上不小心摔破了。孟敏连看也不看一眼,
径自走了。路人觉得奇怪,过去问他:“你的罐子打破了,怎么
连看也不看一下呢?”孟敏回答说:
“罐子已经破了,看它又有什么用呢?”
【寓言典故】治驼背术
从前,山东平原城里有位医生,自称
善治一切驼背,手术简便、价钱公道。有个人背驼得直
里六尺,横里八尺,听说有这等神医,连忙准备厚
礼前来求治。医生吩咐他伏在地上,然后跳上
去就狠命踏将起来。驼背叫道:“你要杀死我啊!”这位医
生说:“我的招牌上不是明明写着专把驼
背弄直,至于你的死活,同我有啥相干?”
【寓言典故】打即不打
古时有个人,借了别人
的钱,到期债主来讨债了。欠债人说:“一切都是变化的,借钱的那个
我已经不是现在的我了。因此,我
不欠你的债。”债主发了脾气,打了他,两个人撕扭到了法庭。
法官问欠债的人为何不还钱,他又把理由
说了一遍。法官问债主为什么动手打人,债主也说:“一
切都是变化的,打人的我已经不是现在的我了,
因此我并未打人。”
【寓言典故】吓人的名字
大街上住着一位老汉,买了一个家僮,取名叫“善搏”,又弄来一条看门狗,取名叫“善噬”。
从
这以后,所有的客人朋友都不上他的家来了,整整三年。他很奇怪,就去问过去的朋友。朋友对
他说:“你取的名字,又是善搏,又是善噬,谁还敢到你家去呢?老汉恍然大悟,回去就把这两
个名字
改了。于是,宾客又往来如故了。”
【寓言典故】楚人过河
楚国人想袭击宋国,派人先去测量澭水的深浅并做好标志。但澭水突然大涨,楚国人不知道,<
br>依旧按原来的标志在深夜里偷渡。结果被淹死了一千多人,楚军万分惊恐。原来测量时是可以渡
过
去的,现在河水已经上涨了,而楚国人还是按照旧的标志在渡河,因此遭到了失败。
【寓言典故】幼女配老翁
艾子有个老朋友名叫虞任,有两个女儿刚满两周
岁。艾子见了十分喜欢,便为自己的儿子订
婚。虞任也很刘兴,问:“你的儿子几岁了?”艾子回答:“
四岁。”虞任沉下脸来:“你要我的女儿
嫁给一个老头子吗?”艾子不明他的意思:“为什么呢?”虞任
说:“你儿子四岁,我女儿两岁,你
儿子比我女儿大一倍年纪。倘若我女儿二十岁出嫁,你儿子不就已经
四十岁了吗?要是不幸我女
儿二十五岁出嫁,你儿子不是已经五十岁了吗?你不是想叫我女儿去嫁一个老
头儿吗?”
【寓言典故】腌鸭生腌蛋
甲乙两人头一次吃到腌鸭蛋。甲惊讶地说:“奇怪,我每次吃蛋都是淡的,为什么这种蛋却是
咸的?”乙
回答说:“我倒是个极明白的人,亏你问着我。告诉你,这咸鸭蛋,就是腌鸭子生出来
的
。”
【寓言典故】专修皇冠
从前有个人靠制剪
刀、打铁皮为生。有一天,他碰到皇帝在郊外游玩,跌坏了皇冠,便命他
去修补。补好后,厚厚赏给他一
笔银子。回家途中,遇见一只老虎卧在地上呻吟,见人来了,举
起一只血淋淋的脚掌,原来脚掌上戳进了
一根竹刺。他取出铁钳帮老虎拔出了竹刺,老虎立即衔
来一条肥鹿作为报答。他回到家里对妻子说:“我
有两样技术,可立即发财。”于是他凑足了一大
笔钱,把门面装修一新,并挂起一块大招牌,上面写着:
“专修皇冠,专拔虎刺”。
【寓言典故】拨苗助长
宋国有个农夫,嫌苗长得太慢,把秧苗一棵棵都拨高了。回到家里,疲惫不堪,说:“今天可<
br>把我累坏了,我叫禾苗都长高了不少。”他的儿子跑到田边一看,禾苗全都枯死了。
【寓言典故】富翁借牛
从前有个富翁目不识丁,却喜欢自附风雅。有一次
,富翁正在屋里倍客,有人送来一张借柬,
向富翁借一条牛去耕田。富翁拆开借柬,口中念念有辞地看了
一遍,对借客点点头说:“知道了,
你小待片刻,等一下我亲自来好了。”旁边的人听了,都捂着嘴暗暗
好笑。
【寓言典故】挤牛奶
从前有个人因事要
请客,准备挤些牛奶下来,用于招待。转而一想:现在离请客还有一段时
间,如果每天预先把牛奶挤下来
,积多了,不便保存,容易变质,不如就利用牛肚皮暂时储藏一
下吧,到请客时再一次挤出来,又多又新
鲜,岂不更妙。主意打定,主人便把母牛和那只还在吃
奶的小牛隔离开来,牛奶也不挤了。请客的一天到
了,客人们纷纷光临。主人把母牛牵出来派用
场,却什么也挤不出来,牛奶全部干掉了。
【寓言典故】锁箱捆笼
从前有个富翁担心自己
的财产被盗,便请人做了许多藤箱、木柜、竹笼,把所有的金银细软
都装在里头,又把每一只箱笼柜盒都
用坚固的铁锁锁得紧紧的,用结实的麻绳捆得死死的。乡里
人都就这个老头聪明。然而有一天,一群小偷
溜进了富翁的房间,把箱笼柜盒背的背、挑的挑,
席卷而去,决无漏物之虞。富翁的聪明之举,实为强盗
偷窃带来了方便。
【寓言典故】起死回生
鲁国
有个叫公孙绰的人,他对人们说:“我能够起死回生。”有人问他:“你用什么方法呢?”他
回答说:“
我平时能治疗半身不遂的病。现在我只要加倍用药,不就可以起死回生了吗?”
【寓言典故】量体裁衣
明朝嘉靖年间,北京城中有位裁缝名
气很响,他裁制的衣服,长短肥瘦,无不合体。一次,
御史大夫请他去裁制一件朝服。裁缝量好了他的身
腰尺寸,又问:“请教老爷,您当官当了多少
年了?”御史大夫很奇怪:“你量体裁衣就够了,还要问这
些干什么?”裁缝回答说:“年青相公初
任高职,意高气盛,走路时挺胸凸肚,裁衣要后短前长;做官有
了一定年资,意气微平,衣服应
前后一般长短;当官年久而将迁退,则内心悒郁不振,走路时低头弯腰,
做的衣服就应前短后长。
所以,我如果不问明做官的年资,怎么能裁出称心合体的衣服来
呢?”
【寓言典故】何不炳烛
晋平公同著名音
乐家师旷闲谈。晋平公说:“我今年已经七十岁了,很想学习,但恐怕太晚了。”
师旷说着说:“你为什
么不点起蜡烛呢?”晋平公不高兴地说:“你身为臣子,可取笑君主吗?”师
旷连忙说:“臣下怎敢取笑
大王?我听人家说,少年时好学,如同初升之日一般阳气充沛;壮年
时好学,便象中午的阳光,还很强烈
;老年时好学,只象蜡烛照明一样。但是,点亮蜡烛走路比
起摸黑瞎闯,哪一种更好呢?”晋平公听了,
连连点头称是。
【寓言典故】梧鼠学技
田野里
有一种梧鼠,也叫五技鼠,因为它学会了五种本领:会飞、会走、能游泳、能爬树、
会掘土打洞。但一样
也不精通,说它会飞吧,它还飞不到屋顶上;说它会游泳吧,连一条小河也
渡不过去;会爬树,但爬不到
树顶;走呢,还不如人走和得快;掘土打洞,还不能把自己的身体
掩盖起来。名义上学会了五种本领,但
实际上却一样也不中用。
【寓言典故】买椟还珠
楚国有个人在郑国做珠宝生意。他用名贵的木兰做了一只装珠宝的盒子,拿高级香料熏染得
馨香扑鼻,又
用美玉和翡翠装饰得珠光宝气的。有个郑国人看到这只盒子,出高价买了下来,然
后把里面装的珠宝全部
还给了这个商人,只带走了盒子。
【寓言典故】起死回生
鲁国有个叫公孙绰的人,他对人们说:“我能够起死回生。”有人问他:“你用什么方法呢?”
他
回答说:“我平时能治疗半身不遂的病。现在我只要加倍用药,不就可以起死回生了吗?
【寓言典故】桔逾淮为枳
晏子代表齐国出使楚国,楚王设宴
招待。酒过三巡,只见两个小官捆着一个人走了进来。楚
王故意问:“你们捆着的是什么人?”小官禀报
说:“是齐国人,盗窃犯。”楚王对着晏子说:“齐国
人都是惯于偷东西的吧?”晏子站起来说:“我听
说,桔子长在江南就结出桔子,移到淮北,就长
成枳实,叶子虽很相似,果实的味道却大不相同。这是什
么原因呢?因为水土的差异。老百姓长
在齐国,从来不会偷东西,到了楚国却会偷盗,请问:这是不是因
为楚国的水土使人善于偷盗
呢?”
【寓言典故】杨布打狗
杨朱有个弟弟叫杨布,一次穿了件白布褂子出去,天突然下起了雨。杨布就脱了外衣,穿着里面的黑布衬衣回来了。他家的狗仿佛看见陌生人似的,对着他狂叫不止。杨布大怒,拿起一条
木棍
要揍它。杨朱从屋里出来说:“不要打它,你怎么能怪狗呢?如果让你的狗出去时一身白毛,
回来时变成
了一身黑毛,你能够不奇怪吗?”
【寓言典故】杀猪教子
曾子的妻子上街,她的儿子又哭又闹,就对儿子说:“你回去,妈妈回来就杀猪给你吃。”小孩
这才作罢。曾妻从街上回来,见曾子正在捆猪,就说:“你疯了,我是骗骗小孩的。”曾子说:“你怎么能骗小孩子呢?小孩子什么也不懂,只会学着父母的样子。你现在欺骗孩子,就是教孩子去
欺骗
别人。做父母的欺骗自己儿子,做儿子的会不相信自己的母亲,这样还有家教吗?”说完,
就一刀戳进猪
的喉咙里。
【寓言典故】愚人吃饼
有个人十分饥饿,走到一个店子里买煎饼吃,吃完了六个半,就觉得饱了。于是这人非常后
悔,给自己打
了几个耳光,说:“我现在饱了,是由于吃了这半个饼的缘故。这样看来,前面六
个饼是白吃了。如果早
知这半个饼就能吃饱,就应该先吃这半个饼啊!
【寓言典故】朝三暮四
宋国有个老头儿,很喜欢猴子,在家里养了一大群
。日子一长,他了解了猴子的性情,猴子
也居然懂得了主人的心意。老头儿愈发喜欢了,宁可让家里人饿
着,也要让那些猴子吃饱。不久,
家里的粮食快要吃光了。他想减少猴子的定量,又怕猴子们不肯答应,
于是他先对猴子们说:“从
今天起,我给你们吃橡子,早上三升,晚上四升,够了吗?”猴子乱蹦乱跳,
表示不满。老头儿
又说:“好吧好吧,给你们早上四升,晚上三升,总该满意了吧?”猴子们听了都摇头
晃脑地趴在
地上,十分满意。
【寓言典故】急性汉子
从前有个急性汉子,刚跨进一家面馆就大声嚷道:“怎么还不拿面来?”店主拿来一碗面,往桌
上一倒,说:“你快吃吧,碗我要拿去洗了。”这个汉子窝了一肚子气,回到家里告诉妻子:“真把我气死了!”话音未落,妻子连忙打起包袱要走人:“你死了,我得去改嫁啦。”妻子改嫁刚过了一
夜,后夫就闹着要离婚。妻子问他是什么原因,后夫气冲冲地说:“怪你还不养出个儿子来。”
【寓言典故】姜从树生
有个楚国人首次看到生姜,就对别人
说:“这东西一定是在树上结出来的。”别人告诉他:“错
了,这是土里生成的。”这个人固执己见,最
后说:“我们打个赌,找十个人来问,拿乘坐的毛驴
作赌注。”他们找了十个人问,结果个个都说生姜是
从土里生成的。这个人哑口无言,愣了半天,
对别人说:“毛驴让你牵走,可生姜还是从树上生出来的。
”
【寓言典故】庸医断箭
有个医生自称善长外
科。军营里有位副将在战场上中了流箭,箭头深深地扎进膜内,他立即
请那位医生来施行手术。医生掏出
一把大剪刀,剪去了露在外面的半截箭杆,就要辞退。副将说:
“箭头还扎在肉里头,怎么不取出来?”
医生说:“这是内科的事,与外科无关。”
【寓言典故】蓬头赤足
鲁国有一对夫妻,男的编得一手好草鞋,女的织得一手好麻布。有一天两口子决定到越国去发展。有人对他们说:“你们搬到越国去,恐怕会穷得揭不开锅。”两口子不解:“为什么呢?”那
人说:“草鞋是用来穿的,可越国人是光着脚板走路的;麻布是用来做帽子戴的,可越国人是蓬
头披发、
从不戴帽的。你们虽然手艺不错,可是到一个用不着这种手艺的国家去,不穷才怪呢。”
【寓言典故】黄公嫁女
齐国有一个姓黄的老相公,很讲究为人谦逊。他有
两个女儿,长得国色天香。有人赞赏他的
女儿,但他也常常说:“小女相貌丑陋,不足挂齿。”长此以往
,众人都信以为真。因此,黄公二
女丑恶之名远播,到了婚嫁年龄,没有一个人来上门求亲。卫国有个人
死了老婆,无钱再娶,便
跑到黄家求婚。等到婚礼完毕,揭开头巾一看,竟然是个绝代佳人。消息很快传
开了,人们才知
道黄公过于谦虚,存心把自己的女儿说丑的。于是,二女儿便有许多名门望族来争相提亲
了。
【寓言典故】踊贵屦贱
齐
景公在位时,刑法相当残酷,动辄就把人的双脚砍掉。当时,社会上出现了一种职业:专
门做假脚出售。
有一天,齐景公想叫晏子换一换住所,对他说:“先生的住宅靠近市场,又狭小,
又嘈杂,请换一个清静
的住所吧。”晏子说:“这是先父住过的地方,我的功德远不及先父,这间
住宅对我来说已经是够奢华的
了。再说家近市场,早晚买东西方便,对我是很有利的。”齐景公
笑着说:“先生住在市场旁边,可知道
最近物价的贵贱吗?”“当然知道。”晏子答道。“那么,什么
东西卖得贵,什么东西卖得贱呢?”晏子
答道:“假脚卖得贵且在天天涨价,鞋子卖得便宜且在天
天跌价。”齐景公听了脸色大变,于是就不再滥
用砍脚的酷刑了。
【寓言典故】凿湖容水
王安
石任宰相的时候,力图变革,大力推行农田水利等新法。一天,一位官员上堂启奏说:“把
八百里梁山泊
的水统统放光,然后垦成桑田,其利益不可小看啊。”王甚为高兴,但沉思了一阵
说:“可这八百里湖水
放到哪儿去呢?”国子监老先生恰好坐在旁边,开玩笑说:“可以在旁边另外
挖一个方圆八百里的大湖用
来容水。”王听了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寓言典故】以羊换牛
齐宣王坐在堂上,有仆役牵着一头牛从堂下走过。齐宣王看见了,问:“把牛牵到哪里去?”
仆役答:“今天是祭祀日,杀牛祭钟。”
齐宣王说:“放了它。我不忍心看它这副可怜相。没有罪而要它去送死,这有悖仁慈。”
仆役问道:“把牛放了,钟还要不要祭呢?”
“钟怎能不祭?这样吧,杀一头羊来祭吧。”
【寓言典故】一鸣惊人
楚庄王莅政三年,从没发布过什么命令,也没什么政治改革。有一天右司马悄悄问楚庄王:“大
王啊,我听说有一只大鸟栖息在南山之上,三年不飞、不叫、不理羽毛,默默无闻,这是什么道
理呢?”庄王说:“三年不动翅膀,是为了让羽翼更加丰满;三年不飞不叫,是为了窥看民间的情
况。虽
然不飞,一飞就冲天;虽然不鸣,一鸣就惊人。你所说的意思,我知道了。”又过了半年,
楚庄王临朝听
政,一下子就废除了十项弊政,兴办了九项新政,杀掉了五个民愤极大的大臣,提
拔了六个有才能的人担
任要职。于是,楚国大治。
【寓言典故】扣盘扪烛
有个人生来瞎了双眼,从来没见过太阳。他想知道太阳的模样,便去问明眼人。别人拿来一
只铜盘,告诉
他:“太阳的形状象脸盆,是圆的。”瞎子接过铜盘,敲了敲,发出了当当的声音,
他若有所悟地点点头
。过了几天,瞎子在街上听见当当的钟声,高兴地说:“和知道,这就是太
阳!”旁人对他说:“不对,
太阳是会发出亮光的,就象点燃的蜡烛。”同时拿来一支蜡烛给他摸了
摸。瞎子便牢牢地记在心里。有一
天,他摸到一根竹箫,便对别人说:“这肯定是太阳!”
【寓言典故】鲁王养鸟
鲁国的城郊飞来了一只海鸟。鲁王派人把它捉来,
供养在宫殿里,把宫里最美妙的音乐奏给
它听,用最丰盛的膳食招待它。可这只鸟被吓得神魂颠倒,连一
片肉也不敢吃、一滴水也不敢沾,
只三天便死了。
【寓言典故】獐鹿之辨
王安石之子只有几岁的时候,有个客人送给他家一
头獐和一头鹿,关在一起。客人问他:“哪
只是獐,哪只是鹿?”他从来没有看见过这两
种稀罕的动物,看了半天,答道:“獐旁边的那只是
鹿,鹿旁边的那只是獐。”客人听了,十分惊奇。<
br>
【寓言典故】儿子也善泅
从前有个善于游泳的越
国人,生了个儿子刚满月。他的母亲就要把儿子丢到水里去。有人奇
怪地问:“为什么要这么做呢?”他
母亲回答:“他的父亲是个游泳的高手,他必定也是个会游泳的
人。”
【寓言典故】凿壁移痛
有个生脚疮的人,流血流浓,痛不可忍,呻吟着对
家里人说:“快,你们快把墙壁给我凿个洞。”
洞凿成了,他忙把那只痛脚伸进邻居家里,足足有一尺多
长。家人问:“这是什么意思?”他回答:
“让它痛到邻居家去吧,这回跟我没啥相干了!”
【寓言典故】负暄献曝
宋国有个农夫,披着破絮麻布熬过了
冬天。来年开春,农夫在田里耕作,晒着太阳,感到浑
身惬意,不知道天底下原来还有广厦温室和丝袄狐
裘。他回头招呼妻子说:“这般享受的办法,
别人一定还不知道,等我们去告诉国王,肯定会有重赏哩。
”
【寓言典故】子罕不受玉
有个热衷于拍马的
宋国人弄到了一块未经雕琢的浑玉,来献给子罕。子罕不要。那个人说:“这
是块宝玉啊,只配给您这样
的君子做器具,那些贪财受贿的小人可不配用。”子罕说:“你把这块
玉看作是宝贝,我呢?把不收你这
块玉当作宝贝。”
【寓言典故】反裘负薪
魏文
侯出去游玩,看见路上有一个人反穿着皮袄,毛向里,皮向外(古时候的皮袄穿时都是
毛在外的),背了
一捆草。魏文侯问他说:“你为什么要反穿皮袄背柴呢?”那个人回答说:“因为
我爱惜皮袄的毛。”魏
文侯说:“你这样做,难道不知道皮弄掉了,毛就长不住的道理吗?”
[教学内容]集体主义是正确的价值取向
【寓言典故】聪明的鸟师
有位捕鸟师在湖泽上张开了罗网,撒下了食饵。
不一会儿,成群的鸟雀飞来。鸟师一拉网,
所有的鸟儿都网在了网内。这时其中有一只大鸟撑开翅膀,所
有的鸟雀都奋力齐飞,便带着网一
起飞上了天空。鸟师抬着头,紧追着鸟网。有人对他说:“鸟在天上飞
,你凭着两条腿,怎么追
得上啊?”鸟师答道:“日暮时分,这些鸟儿都要各自回窠,方向一乱,鸟网就
一定会掉下来。”
说罢,他仍紧追不止。太阳下山了,网中之鸟有的要飞归树林,有的想回到山崖,有的
往东,有
的朝西,翻飞争竞,闹成一团,不一会,整个鸟网当空落下。鸟师连忙上去,把这些鸟儿都收拾
了。
【寓言典故】子夏胜肥
子夏去见
曾子,曾子对他说:“近来你胖多了。”子夏说:“我战胜了,所以我发胖了。”曾子不
解:“你这是什
么意思呢?”子夏说:“我在书房里读到尧舜禹的道德仁义,十分羡慕;走到街上看
见世俗的富贵荣华,
也十分羡慕。两种心思在心中斗个不停,未知胜负,茶饭不思,人也瘦了。”“那
现在谁战胜了呢?”“
先王的仁义战胜了。所以我就发福了。”
【寓言典故】埋两头蛇
孙叔敖还是小孩时,有一次出去玩
耍,看见路上有一条两头蛇。他把这条蛇杀了埋到了地里。
回到家里,他就哭个不止。他的母亲问他为什
么哭?他回答说:“我听人说看见两头蛇的人就会
死。刚才我看见了两头蛇,恐怕要死了,再也看不到母
亲了。”他母亲问:“两头蛇现在在哪里?”
他说:“我怕别人看见,把它打死埋掉了。”他母亲听了说
:“你做了一件好事,上天会给你好报的。
后来,”孙叔敖做了楚国的令尹,还没有上任,全国人民都相
信人的仁德。
【寓言典故】盗牛者说
衙役押着
个偷牛的犯人经过大街,有个熟人见了犯人很惊讶:“你犯了什么罪啦?”犯人回答说:
“悔气撞出来的
,上次在街头上闲走,见地上有根草绳,以为有用,顺手拾了起来。”熟人回答道:
“拾根草绳也犯法?
”犯人回答:“说不清楚,我哪里知道草绳那头还拴着一头小牛呢?”
【寓言典故】不死之药
有人来向楚王进献不死之药。传达官拿着药走进内
宫,迎面碰到卫队射击手。射手问他:“你
手上拿的是什么,可以吃吗?”传达官说:“这是不死之药,
怎么不可以吃?”射手听了,一把夺过
药吞了下去。楚王大怒,命人将那位射手斩了。射手托人到楚王面
前辨白:“射手是问了传达官„可
不可以吃‟,传达官说„可以吃‟,他才吃的,这不是他的错,而是传
达官的罪过。而且,这客人送
来时说是不死之药,可是射手刚吃下肚,就要被大王杀掉,这就明明是催死
之药嘛。这说明是客
人在欺骗大王。您要是杀了射手,就是要让天下人都知道,大王宁愿听别人欺骗自己
。”楚王听
了这话,就把那个射手放了。
【寓言典故】一目之罗
有一群鸟飞来了。捕鸟人布了一张大网,结果网到
了不少鸟。有个人在旁边仔细观察,发现
一个鸟头只钻一个网眼,于是心里就想:何必那么麻烦,把许多
网眼结在一起呢?他回到家里,
就用一截一截的短绳子结成许多小圈圈,准备也去捕鸟。别人问他:“这
是做什么用的?”他回答
说:“去网鸟用的。反正一只鸟头只钻一个洞,我这种网岂不比一张大网省事多
么?”
【寓言典故】再作冯妇
从晋国有位勇士
,名叫冯妇,善于打虎,闻名全国,被提拔作了士人。一次,冯妇和许多士
人乘车经过一座山头,有许多
老百姓举着锄头、木棒,正在追杀一只老虎。这只猛虎背靠山崖,
面对众人,怒跳狂吼,吓得众人不敢上
去碰一碰。忽然有人发现冯妇,大家连忙迎上来,请她打
虎。冯妇二话没说,振臂下车,老百姓看了一起
欢呼叫好;而车上那些士人都在嘲笑冯妇身为士
人,却不成体统。
【寓言典故】凿壁偷光
匡衡年青时十分好学。但家里很穷,买不起蜡烛,
一到晚上就不能读书。他见邻居家有烛光,
就在墙壁上凿了个小孔,让微光透过小洞照在书上。就这样他
常常学习到深夜。他们乡下有个大
户人家,并不识字,但有很多藏书。匡衡就到他家去打工,却不要一个
工钱。主人家很奇怪,问
他要什么,他说:“只要能读遍你家藏书,我就满足了。”主人很感叹,就把书
借给他读,终成西
汉有名的学者,做过汉元帝的丞相。
【寓言典故】爱钱忘命
永州地方的人都很会游泳。一天,江水暴涨,有五
六个人划着一只小木船横渡湘江,船到中
流,被大浪打翻,拼命向岸边游去。其中一位使出全部的力气,
也游不了几尺。同伴问他:“平
日你最会游泳,今天怎么了?”他回答说:“我腰上缠着
一千枚大钱,重得很,所以游不动了。”
同伴说:“怎么还不丢掉呢?”他没有回答,只是摇头。不一会
儿,更加游不动了。已经上岸的同
伴对他说:“你好愚蠢,被钱迷得太深了!命都顾不上了,还要钱干什
么?”他还是摇头,最后,
沉到水下淹死了。
【寓言典故】秀才断事
有个乡下人谈论自己的志向,说:“我要是有一百
亩稻田就心满意足了。”邻居听了,心生嫉妒,
便说:“你要是有一百亩田,我就养一万只鸭,吃尽你的
稻子。”于是两人争吵不休,便去衙门告
状。他们不认得衙门,经过一座学堂,见是红墙大门,就扭打着
走了进去。正好有个秀才在大堂
上踱方步。他们以为是县官老爷,便跪在地上,各诉状情。秀才说:“这
样吧,你们一个买起田
来,一个养起鸭来,待我做了官,再给你们审理这件案子。”
【寓言典故】愚公移山
北山有位愚公,年已九十,立志要把
阻挡门前交通的太行、王屋两座大山搬掉。率邻子孙开
山垦壤,用锹挖、用肩挑,用箕畚运到别处去,一
年往返一次。智叟劝他不要白费劲。愚公说:
“我的决心下定了,我死了还有儿子,儿子生孙子,孙子又
生儿子,可以一代一代地搬下去。而
山呢?搬掉一挑土,就少一挑土,这样下去,还怕它不平吗?”愚公
的这种干劲,感动了上帝。
上帝就命令神把两座山搬走了。
【寓言典故】马价十倍
有人牵着一匹骏马在集市上卖,整整站了三个早上
,连上来问个价钱的人也没有。这人便去
求见伯乐,说:“我有一匹骏马,卖了三天都没人要。麻烦您老
帮个忙,只消在我的马旁边站一
站,看一看就行了。小人定有酬谢。”伯乐就踱到集市上,在经过马身边
时瞟了两眼,又回头看
了一下。人们听说了,蜂涌而来,抢着要买这匹马,马价立刻提高了十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