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习题
感情名言-新党章修改内容
.
第十三单元习题
1、构件是机构的_____________单元,零
件是是机构的_____________单元。
2、机构是由_______组合而成;构件是机构
的_____________单元,零件是是机构的
_____________单元。
3
、机构是由_________组合而成,它们之间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4、运动副可分为_______和________两种;它们分别是______和__
_____不同接触形式。
5、复合铰链是_______个以上构件铰链在一起构成的转动副;计算
自由度时处理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机构具有确定相对运动的条件是机构的______________并与机构_______
____相等。
7、构件是机构中( )的单元;从动件行程速比系数为(
)时,机构具有急回特性。
A、联接 B、制造 C、运动 D、K>0
E、K≥1 F、K>1
8、机构运动简图是( ),机构示意图是( )。
A、用构件和运动副的代表符号,表示出机构运动特征的图形。
B、按一定的比例,用构件和运动副的代表符号,表示出机构运动特征的图形。
9、计算机构的自由度,并判断机构是否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
2、计算机构的自由度。
整理范本
.
第十四单元习题
1、铰链四杆机构可演化成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四种基本类型。
2、在铰链四杆机构
中,存在一个曲柄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曲柄摇杆机构中,以
曲柄为原动件机构可能存在_______特性;以摇杆为原动件机构
可能存在_______位置。
4、雷达天线为______________机构、火车车轮的联动机构为____________
__机构;空气
压缩机采用的是_____________机构。
5、缝纫机踏板机构是_________机构;鹤式起重机是___________机构。
7、对心曲柄滑块机构,滑块的行程等于曲柄长的_________倍;摆动导杆机构,机架长是
曲
柄的两倍时,则极位夹角θ等于_______。
8、机构具有确定相对运动的条件是机构的____
__________并与机构___________相等。
9、判断题:
(
)(1)四杆机构的压力角越大,则机构的运动性能越好。
(
)(2)曲柄摇杆机构的死点位置与极限位置重合。
(
)(3)四杆机构的传动角就是连杆与从动件的夹角。
(
)(4)转动导杆机构以曲柄为原动件,机构存在极限位置。
(
)(5)摆动导杆机构以导杆为原动件,机构不存在死点位置。
10、铰链四杆机构具有急回特性的条件是行程速比系数_____此时机构的极位夹角______。
A、K≤1 B、K>1 C、θ>0° D、θ=0°
11、在偏置曲柄滑块机构中,当曲柄为原动件时,具有最小传动角的位置是(
);当滑
块为原动件时,具有最小传动角的位置是( )。
A、曲柄与连杆共线的两个位置 B、曲柄与滑块导路中心线垂直的两个位置之一
12、四杆机构的压力角( ),则机构的传动性能( )。
A、越小
B、越大 C、越好 D、越差
13、在铰链四杆机构中,存在一个曲柄的条件是( )、( )。
A、长度和条件
B、最短构件为连架杆 C、最长构件条件
14、脚踏缝纫机为(
)机构、汽车车门的联动机构为( )机构;汽车发动机的进排气
阀采用的为(
)机构;手动抽水泵为( );鹤式起重机为( )。
A、曲柄摇杆机构
B、反平行四边行机构 C、曲柄滑块机构
D、定块机构
E、双摇杆机构
整理范本
.
15、对心曲柄滑块机构,滑块的行程等于曲柄长的(
);摆动导杆机构,机架长是曲柄
的两倍时,则极位夹角θ为( )。
A、一倍
B、二倍 C、三倍 D、30° E、45 ° F、60 ° G、90°
16、在铰链四杆机构中,如果极位夹角( ),则行程速比系数( ),机构存在( )。
A、θ>0° B、θ≤0 ° C、K>1 D、K=1 E、急回特性
F、死点位置
17、曲柄摇杆机构以曲柄为原动件机构可能存在(
);摆动导杆机构以导杆为原动件机
构存在( )。
A、急回特性
B、死点位置
18、如图所示为铰链四杆机构,已知各构件长度
L
AB=55㎜,L
BC
=40㎜,L
CD
=50㎜,L
AD
=25㎜,
哪一个构件固定可获得曲柄摇杆机构?哪一个
构件固定可获得双曲柄机构?哪一个构件
固定只可能获得双摇杆机构?(说明理由)
19、四杆机构类型的判断(说明理由)
20、四杆机构类型的判断(说明理由)
整理范本
.
21、画出下列机构图示位置的压力角。
22、试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一送料机构。(只要求绘制机构示意图)
23、试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一铡草机构。(只要求绘制机构示意图)
24、设计一铰链四杆
夹紧机构。已知连杆BC长度LBC=40㎜和它的两个位置如示意图所
示。其中B
1
C
1
处于水平位置;B
2
C
2
为机构处于死点位置,此时原
动件CD处于铅垂位置。
(取
μ
L
=1mmmm)
<
br>25、图示为曲柄摇杆机构。已知机架AD在同一条水平线上,摇杆的长度L
CD
=60
㎜及
整理范本
.
摇杆的摆角Φ=40°。试用图解法设计此机构(取
μ
L
=2mmmm)
(机构示意图)
26、设计一摆动导杆机构,已知机架长度为50㎜,行程速比系数K=2,求曲柄的长度。
(取
L
=1mmmm)
(机构示意图)
27、已知机构的行程
速比系数K=1.4、滑块行程S=20mm,导路偏心距e=10mm。试用
图解法设计一偏心曲柄滑
块机构,并求出曲柄和连杆的长度。(取
μ
L
=1mmmm)
第十五单元习题
1、凸轮机构从动件常用的运动规律有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凸轮机构工作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滚子从动件凸轮机构出
现运动失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避免
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判断题:
(
)(1)尖端从动件盘形凸轮的理论轮廓与工作轮廓不是同一条曲线。
(
)(2)滚子从动件凸轮机构出现运动失真的原因是滚子的半径大于等于凸轮理论轮廓
的最小曲率半径。
( )(3)从动件的位移线图是凸轮轮廓设计的依据。
( )(4)凸轮机构的压力角就是指从动件的受力方向和受力点绝对速度间所夹的锐角。
( )(5)凸轮机构从动件常用的运动规律有等速运动、简谐运动、摆线运动。
5、凸轮机构从动件常用的运动规律有( )、( )、( )、( )。
A、等速运动规律 B、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 C、摆线运动规律
整理范本
.
D、渐开线运动规律
E、简谐运动规律
6、凸轮机构的压力角______有效分力______,机构的传动性能______。
A、越大 B、越小 C、越好 D、越差
7、
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如图示。已知
:R=50mm,
L
OA=15mm求
:
r
b
=?
8、滚子
对心移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如图示。已知:R=35mm,滚子半径rG=5mm,
LOA=10mm
求:rb=? h=?(10分)
9、一对心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
h
=?
r
b
=30mm,凸轮按逆时针方向转动,从动
件的运动规律如图所示。试绘制
凸轮的工作轮廓。(取
μ
L
=1mmmm)注
:保留做图线。
已知基园的半径
整理范本
.
10、已知基园半径
r
b=30mm,凸轮按逆时针方向转动,从动件运动规律为:
δ
S
0°-180°
等速上升20mm
180°-210°
停止不动
210°-300°
等加速等减速运动下降
至原位
试用图解法设计一尖端对心移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凸轮的工作轮廓
。
(取
μ
S
=1mmmm
μ
δ
=5°mm
,
保留作图线)
300°-360°
停止不动
11、已知基园的半径rb=25mm,凸轮按顺时针方向转动,从动件运动规律为:
δ
S
0°-100°
等加速等减速上升20mm
100°-200°
停止不动
200°-300°
等速下降至原位
300°-360°
停止不动
试用图解法设计一尖顶对心移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凸轮的工作轮廓。
(取μs=1mmmm μδ=5°mm ,保留作图线)
第十九单元习题
1、V型带传动其工作面是_______;V型带按其截面大小可分为_____种,其中Y型截
面
积_______、E型截面积_______。
2、带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是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判断题:
( )(1)从动件的位移线图是凸轮轮廓设计的依据。
( )(2)凸轮机构从动件常用的运动规律有等速运动、简谐运动、摆线运动。
( )(3)带的打滑和带的弹性滑动是同一概念。
( )(4)同步带传动是利用带上的齿或孔与带轮上的齿相啮合而工作的。
第二十单元习题
1、渐开线齿廓的啮合特性有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渐
开线齿轮防止根切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3、外啮斜齿轮传动的正确啮合条件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整理范本
.
___________。
4、斜齿轮机构以__________参数为标准值、以___
_______参数为计算值,外啮合斜齿轮
机构正确啮合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圆锥齿轮机构以________
__参数为标准值、以__________参数为计算值,圆锥齿轮机
构正确啮合条件有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变位齿轮是_______齿轮,正变位齿
轮的齿厚_____齿槽宽,负变位齿轮的齿厚_____
齿槽宽。
7、渐开线齿廓的啮合特
性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渐开线齿轮防止根切的最小齿数正常齿制是________;短齿制是______。
9、轮齿常见的失效形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10、轮齿常见的失效形式有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
11、蜗杆传动进行热平衡破坏计算的目的是防止发生___
_________________的失效形式。
12、蜗杆机构正确啮合条件有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判断题:
( )(1)渐开线齿轮机构的分度园与节园是同一概念。
(
)(2)直齿圆柱齿轮的重合度小于斜齿轮的重合度,因此斜齿轮的承载能力大于直齿轮
的承载能力。
( )(3)齿轮插刀加工齿轮时,其运动由展成运动、切削运动、让刀运动组成。
( )(4)用齿条刀具切制轮齿时,如果实际极限啮合点B2低于理论极限啮合点N1时,
则发生轮齿的根切。
( )(5)正变位齿轮e>s ,负变位齿轮e(
)(6)直齿圆锥齿轮的当量齿轮的作用是不仅用以选铣刀刀号,也可用以齿轮强度计
算。
(
)(7)圆锥齿轮传动的正确啮合条件是:小端的
m
1
=
m
2=
m,α
1
=
α
2
=20°。
( )(8)蜗杆传动用于相交轴传动;圆锥齿轮传动用于交错轴的传动。
( )(9)蜗杆传动的正确啮合条件是
m
X1
=
m
t2
=
m,α
X1
=
α
t2
=20°,γ=β2
( )(10)轮齿常见的失效形式只有轮齿折断、齿面点蚀、齿面胶合、齿面磨损。
14、渐开线的形状取决于______大小,基园______,渐开线越______,基园___
___。
A、分度园 B、基园 C、越大 D、越小 E、弯曲
整理范本
.
F、平直
G、有渐开线 H、无渐开线
15、渐开线上各点的压力角______,离基园
越远压力角______,基园上的压力角等于
______。渐开线直齿轮______上的m和α为
标准值。
A、 A、
分度园 B、齿顶园 C、相等
D、不相等 E、0°
F、90° G、越大 H、越小
16、斜齿圆柱齿轮的______参数为标准值,直齿圆锥齿轮______参数为标准值。
A、小端面 B、法面 C、端面 D、大端面
17、渐开线直齿轮连续传动的条件是______;斜齿轮的重合度_______直齿轮的重合度,
因此斜齿轮的承载能力比直齿轮的承载能力_______。
A、
ε
≥1
B、
ε
<1 C、大于 D、小于 E、高 F、低 18、按加工原理不同齿轮加工的方法有______、______;用齿轮插刀加工齿轮时,其运
动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A、
仿形法 B、展成法 C、模拟法 D、展成运动 E、切削运动
F、让
刀运动
G、仿形运动 H、进给运动
19、设计一闭式
齿轮传动,如大齿轮采用45号钢表面淬火处理,小齿轮采用20Cr渗碳
淬火,其齿面硬度为(
),主要失效形式( ),设计时应按( )进行设计,按( )
进行验算。
A、≤350HBS B、>350HBS C、齿面点蚀
D、轮齿折断 E、
齿面接触疲劳强度 F、齿根弯曲疲劳强度
20、设计一闭式齿轮传动,如大齿轮采用45号钢正火处理,小齿轮采用45号钢调质处
理,其齿面硬
度为( ),主要失效形式( ),设计时应按( )进行设计,按(
)
进行验算。
A、≤350HBS B、>350HBS
C、齿面点蚀 D、轮齿折断
E、齿面接触疲劳强度
F、齿根弯曲疲劳强度
21、蜗杆传动的正确啮合条件是( )、( )、( )。
A、
m
X1
=
m
n2
=
m
B、
α
X1
=
α
n2
=20°
C、
m
X1
=
m
t2
=
m
D、
α
X1
=
α
t2
=20°
E、β1=β2 F、γ=β2
22、蜗杆传动主要失效形式是(
)、( )、( ),蜗杆副的最佳的匹配材料是( )
蜗轮与( )蜗杆。
A、 A、
疲劳破坏 B、疲劳点蚀
C、胶合 D、磨损
整理范本
.
E、青铜 F、45号钢
G、淬硬并须磨削的钢制
23、 蜗杆传动提高散热能力的措施有( )、( )、(
)、( )。
A、箱体外壁加散热片 B、蜗杆轴上装置风扇
C、箱体底部设循环冷水管
D、定期润滑 E、采用压力喷油润滑
F、采用脂润滑
24、滚动轴承进行寿命计算是为了防止轴承发生(
);静载荷计算是为了防止轴承发
生( )。
A、疲劳点蚀
B、塑性变形 C、磨损
25、已知一对外啮合正常齿制的标准直齿轮机构,
m
=2mm、
i
=2、Z
1
=20试问:安装在
中心距a=
61mm是否属于标准安装?此安装下两轮节园的直径各为多少?
26、已知Z=30、
m
=20mm的短齿制标准渐开线直齿轮,求(1)全齿高h=?(2)分度园
处的曲率半径ρ=
?(Sin20°=0.34 Cos20°=0.94)
27、已知有一标准正常齿制的斜齿轮,da=80mm 、β=13°21ˊ、 Z=24
求:(1)
m
n=?
(2)d=?(注:COS β=0。973)(8分) <
br>28、如图所示为一减速器图,输入轴转速
n
1
=1440rmin,输出转速
n
4
=160rmin,轮1
与轮4同轴线,低速级齿轮Z
3
=20、Z
4
=60、
m
=5mm,高速级齿轮Z
1
=2
5,试求:高速级另
一齿轮的齿数Z
2
及模数。
29、已知有一标准正常齿制的斜齿轮,h=6.75mm、
β=8°6ˊ34、Z=33
求:
d
f=?
m
n=?(注:COSβ=0.99)
30、
已知标准蜗杆传动Z
2
=24、
d
1
=120㎜
、
m
=5㎜
求:(1)蜗杆传动中心距(2)蜗
轮的齿根圆直径
d
f2
=?
2
5、如图所示为圆锥齿轮传动和蜗杆传动组成的双级减速器,已知输入轴上的主动齿轮
1的转向为
n
1,
n
1
的方向如图所示。
试问:(1)为使中间轴上的轴
向力相互抵消一部分,蜗杆的旋向如何?(2)确定蜗轮的转
动方向?(3)标出中间轴各轮啮合处的各
分力作用方向? (将判断过程标注出来)
整理范本
.
30、如图所示为斜齿轮圆柱齿轮传动和
蜗杆传动组成的双级减速器,已知输入轴上的主
动齿轮1的转向为n
1
,n
1
的方向如图所示,齿轮2的旋向为左旋。
试问:(1)为使中间轴上的轴向力相互抵消一部
分,蜗杆的旋向如何?(2)确定蜗轮的转
动方向?(3)标出中间轴各轮啮合处的各分力作用方向?
(将判断过程标注出来)
32、图示两级圆锥——斜齿轮减速器中,已知锥齿轮1的转动方向,
Z
2
=2Z
3
=2Z
1
=2Z、b=2m,为使各中间轴上齿轮的轴向力
能互相抵消。
(1) (1)
标出斜齿轮3、4的转动方向和螺旋线方向(注:判断过程包括各轮的转向、
各轮向
力)
(2) (2)
标出中间轴上圆锥齿轮2和斜齿轮3在啮合处的各分力的方向。
*(3)为使中间轴上的各轮轴向力能互相抵消,斜齿轮3、4的螺旋角β=?(附加题
m
2
=
m
n
3
=
m
整理范本
.
(注:用符号表示)(提示:圆锥齿轮的轴向力
F
r
=
F
t
t
gαcosδ Fa=
F
t
t
gαsinδ
F
t
=
2
T
d
m
d
m=
d
-
b
sinδ
t
g
δ
1
=
Z
1
Z
2
)
33、如图所示为圆锥齿轮传动和蜗杆传动组成的双级减速器,已知输入轴上的主动齿轮1的转向为
n
1,
n
1
的方向如图所示。试问:(1)为使中间
轴上的轴向力相互抵消一部分,
蜗杆的旋向如何?(2)确定蜗轮的转动方向?(3)画出各轮啮合处的
轴向力的作用位置及
方向?
32、如图所示两级斜齿轮减速器中,
已知斜齿轮1的转动方向,
m
n3
=2
m
n2
=2
m
、
2
Z
2
=
Z
3
=2
Z
、斜齿轮2的螺旋角为β。
试问:(1)为使中间轴上两齿轮的轴向力相反,斜齿轮4的转动方向和
螺旋线方向如何?(注:
判断过程包括各轮的转向、各轮轴向力)
(2) (2)
标出中间轴上斜齿轮2和斜齿轮3在啮合处各分力的方向。
(3)为使中间轴上的各轮轴向力能互相抵消,斜齿轮3的螺旋角β3=?(注:用符号表示)
整理范本
.
第二十一单元习题
1、判断题:
(1)周转轮系中所有齿轮的轴线位置均固定不变。 ( )
(2)行星轮系中所有齿轮的轴线位置均固定不变。 ( )
2、在
如图所示的轮系中,已知Z
1
=2(右旋),Z
2
=60,Z
3=15,Z
4
=30,Z
5
=15,Z
6
=30求:<
br>(1)该轮系的传动比
i
16
=?(2)若
n
1
=1
200rmin,求轮6的转速大小和方向?
3、已知周转轮系如图所示,Z
1<
br>=20、Z
2
=30、Z
3
=80
试求:
i
1H
=?
(题3图)
(题4图)
4、已知定轴轮系如图所示Z
1
=15、Z
2
=50、
Z
3
=15、Z
4
=60、Z
5
=15、Z
6=30、Z
7
=2(右旋)
Z
8
=60、若
n
1
=1000rmin。试求:(1)求
i
18
=?(2)蜗轮8的转速大小
和方向?
5、已知周转轮系如图所示Z1=100、Z2=101、Z2ˊ=100、Z3
=99,试求:
i
H1=?
整理范本
.
(题5图)
(题4图)
6、如图所示的手动起重葫芦中,各齿轮齿数分别为Z
1
=12、Z
2
=28、Z
2
´=14、Z
3
=54、。
求:手动链S和起重链轮H的传动比i
SH
=?
7、如图所示为驱动
输送带的行星减速器,动力由电动机输给轮1,由轮4输出。已知:
Z
1
=18、Z<
br>2
=36、Z
2
´=33、Z
3
=90、Z
4
=87求:i
14
=?
(题6图)
(题7图)
第二十二单元习题
1、转轴承受的是______、______;心轴承
受的是_______;传动轴承受的是_______。
2、按承载情况不同轴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轴
上零件进行轴向定位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常用的方
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轴上零件周向定位
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常用的方法有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5、圆截面转轴的设计步骤: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
6、判断题:
(
)(1)阶梯轴的两端车制成45°的目的为了美观。
(
)(2)、转轴只承受弯矩而不承受转矩。
( )(3)阶梯轴的截面尺寸变化处采用圆角过渡目的是为了便于加工。
( )(4)圆截面传动轴的设计步骤:①结构设计②估算轴径③按扭弯组合强度校核。
( )(5)轴上零件轴向定位的目的是防止轴上零件在轴向力的作用下沿着轴向窜动。
7、轴的主要失效形式( );圆截面转轴的设计步骤:①( )、②( )、③(
)。
A、结构设计 B、估算轴径 C、按扭弯组合强度校核
D、疲劳破坏 E、塑性变形
整理范本
.
8、圆截面转轴的设计步骤:①( )、②( )、③( )。
A、结构设计
B、估算轴径 C、按扭弯组合强度校核
第二十三单元习题
1、滚动轴承的主要失效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判断题:
( )(1)滚动轴承按承受载荷方向不同可分为向心轴承和推力轴承。
( )(2)滚动轴承采用两端固定支承主要适用于工作温度变化较大的轴。
( )(3)6211轴承的内径为50
mm。
( )(4)滚动轴承组合轴向固定的方法有两端固定支承、一端固定一端游动支承。
( )(5)滚动轴承的寿命与滚动轴承的基本额定寿命是同一概念。
( )(6)滚动轴承预紧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轴承的刚度和精度。
( )(7)滚动轴承的密封方式有接触式密封、非接触式密封。
( )(8)角接触轴承为消除内部轴向力可采用的安装方法只有正组装。
( )(9)、滚动轴承进行寿命计算的目的是为了防止轴承发生塑性变形。
(
)(10)滚动轴承按承受载荷方向不同可分为径向接触轴承和轴向接触轴承。
3、滚动轴承进行寿命计算是为了防止轴承发生( );静载荷计算是为了防止轴承发
生(
)。
A、疲劳点蚀 B、塑性变形 C、磨损
4、滚动轴承组合轴向固定的方法有( )、( )。
A、双支点单向固定
B、双支点游动支承 C、单支点双向固定
5、角接触滚动轴承为抵消内部轴向力,可采用的安装方式有( )、( )。
A、正安装
B、反安装 C、正反安装
6、滚动轴承常用的润滑方法有( )、(
)。
A、脂润滑 B、油润滑 C、油和脂润滑
7、滚动轴承进行寿命计算是为了防止轴承发生(
);静载荷计算是为了防止轴承发
生( );演算轴承的极限转速是为了防止轴承发生(
)。
A、疲劳点蚀 B、塑性变形 C、磨损
8、滚动轴承组合轴向固定的方法有( )、( )。
A、双支点单向固定 B、双支点游动支承 C、单支点双向固定
整理范本
.
9、角接触滚动轴承为抵消内部轴向力,可采用的安装方式有(
)、( )。
A、正安装 B、反安装 C、正反安装
10、请将下列轴系结构图中的错误之处改正过来,并将错误之处编号。
9-1
在直动推杆盘形凸轮机构中,已知凸轮的推程运动角
求:当凸轮的角速度
动规律的速度最大值
,推杆的行程
。试
时,等速、等加
速等减速、余弦加速度和正弦加速度四种常用运
和加速度最大值
及所对应的凸轮转角
。
整理范本
.
9-2
已知一偏置尖顶推杆盘形凸轮机构如图9-2所示,
试用作图法求推杆的位移曲线。
9-3如图
9-3
所示,试以作图法设计一偏置直动滚子推杆盘
形凸轮机构的凸轮轮廓曲线。已知凸轮以等角速度逆时针回转,正偏置
,基圆半径
轮转角
~
推杆近休。
9-4
试以作图法设计一对心平底直动推杆盘形凸轮机构的凸轮轮廓曲线。设已知
凸轮基圆半径
,推杆平底与导轨的中心先垂直,凸轮顺时针方向等速转动。当凸轮转过
~
,滚子半径
。推杆运动规律为:凸
~
时,推杆远休;
~
时,
时,推杆等速上升
16mm
;
时,推杆等加速度等减速度回程
16 mm
;
时,推杆以五次多项式运动上升
20 mm
;再转过
凸轮转过其余
时,推杆静止不动。
时,推杆又以余弦加速度运动回到原位;
整理范本
.
9-5 试以作图法设计一摆动滚子推杆盘形凸轮机构的凸轮轮廓曲线。已知
,
,
。凸轮逆时针方向等速转动,要求当凸轮转过
,
时,推杆以余
弦加速度运动向上摆动
;转过一周中的其余角度时,推杆以正弦加速度运动摆回到远位置。
9-6 图示为
一偏置滚子推杆盘形凸轮机构。已知凸轮廓线由三段圆弧和一段直线组成,它们
的圆心分别为
、
径
、
,半径分别为
,
及
,偏距
。滚子半
。现要求:
1)画出凸轮的理论轮廓曲线及基圆;
2)求出推杆的行程
、推程运动角
及回程运动角
;
3)标出图示位置推杆的位移及凸轮机构的压力角
;
4)标出凸轮由图示位置转过
时,推杆的位移
及凸轮机构的压力角
。
整理范本
.
9-7图示为一偏置式滚子推杆盘状凸轮机构,凸轮为一偏心圆,其直径
,偏距
行程
、升程角
,滚子半径为
,试据图示位置画出凸轮的理论廓线、偏距圆、基圆、求出基圆半径
、最大
及回程角
,并说明是否存在运动失真及其理由。
陕西理工学院机电工程系版权所有©2004-2004
Department
of Mechanics & Electronics Engineering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本站声明--意见反馈--帮助中心
整理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