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进贾府》中的人物形象浅析

玛丽莲梦兔
833次浏览
2020年08月12日 07:43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牛津大学校长-广东公安出入境


《林黛玉进贾府》中的人物形象浅析



摘要 《林黛玉进贾府》选自章回体长篇小说《红楼梦》,这部著作是中国古
代小说中最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品, 是一部巅峰之作。作者曹雪芹出身于百年望族
的大官僚地主家庭,之后由于家庭衰败而尝尽了生活的悲苦 。之后他以矢志不移
的毅力,历经了十年终于创作了巨作《红楼梦》,这部著作被称为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其中的《林黛玉进贾府》一文,通过林黛玉的见闻,描写了
贾府的富贵与繁华, 并刻画了王熙凤、贾宝玉等主要人物形象。本文对《林黛玉
进贾府》中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以便有更深 一层次的了解。
关键词:《林黛玉进贾府》
王熙凤 林黛玉 贾宝玉
人物形象 《林黛玉进贾府》选自《红楼梦》第三回。作者曹雪芹出身于十
分显赫的贵 族世家,后因政变而家道中落,曹雪芹的一生恰恰经历了这个衰落的
过程,从侯服玉食的贵公子,落魄成 为贫苦的寒士。这种天堂地狱的变化,使曹
雪芹对当时社会的黑暗怀有不满与批判的态度,从而创作了举 世之作《红楼梦》。
小说《红楼梦》中纯熟的叙事语言和人物语言,惟妙惟肖的环境描写及人物刻画都相当精彩,不仅是第三回《林黛玉进贾府》被选用为中国高中必选课文,而且
整部小说的汉语运用 也是最佳典范。
《林黛玉进贾府》是介绍《红楼梦》整部小说的典型环境描写,通过描写林< br>黛玉第一次踏进贾府时的情景,以黛玉的见闻第一次对贾府做了直接叙述,全书
的序幕部分。作者 通过黛玉之眼抛出了贾家的重要人物以及贾府气派的环境,同
时也是主人公林黛玉与贾宝玉第一次见面的 描写,可谓是《红楼梦》整部小说得
以展开的精妙之笔。
作者以林黛玉进贾府大院 的游踪为线索,让读者了解了《红楼梦》中人物活
动的典型环境特征,同时也逐渐推出了贾府中几个主要 的人物。在林黛玉与贾府
双方见面的过程中,作者通过双方对彼此的观察巧妙地展现了小说中三个主要人
物形象。对于这些主要人物的出场方式匠心独运,对于人物形象刻画的手法浓墨
重彩,各有千秋 ,十分精彩。


作者将每一个人物最本质的外形特征描写得淋漓尽致,并且同时 体现了人物
的内在精神。本文对《林黛玉进贾府》中的主要人物形象进行分析,以便对文中
主要 人物的性格有更深一层次的了解。
一、 机变逢迎——王熙凤
作者采 用了别具一格的手法来描写王熙凤的出场,并且对这一人物的肖像描
写相当成功,是《林黛玉进贾府》一 文中最精妙之处。曹雪芹对王熙凤的肖像描
写采用了工笔式的重彩细绘,同时也是整部小说中最为精妙的 一笔。
出场曹雪芹先写王熙凤的声音,以声音出场的方式独具匠心,爽朗的笑声体
现 了王熙凤直爽的性格。之后,作者借用黛玉的心理活动对凤姐进行描写,从黛
玉观察到众人敛声屏气,恭 敬严肃,想究竟来者是何人,这么没有礼貌?作者通
过众人对王熙凤的反映来表现她的性格特征,使得王 熙凤的形象更加突出,同时
也体现了她因为受老祖宗的宠爱而有权力,在贾府拥有特殊的身份和地位。
肖像描写,作者运用了非常细腻的手法对王熙凤的肖像进行描写,不仅有服
饰描写,而 且更多地赋予了容貌的展现。王熙凤的头上戴有攒珠髻、挂珠钗以及
赤金盘螭璎珞圈。在她的服饰上更是 做足了文章,佩、袄、褂、裙,每一个细节
的描写都相当细腻。通过细致的描写,刻画了王熙凤奢华的服 饰穿戴,极力地引
出了王熙凤对荣华富贵的追求,并对读者暗示出她的多欲而不知足。之后是对容
貌的描写,王熙凤有着丹凤三角眼,柳叶吊梢眉,体态苗条,且透着风骚,粉色
的脸庞,红色的嘴唇, 虽然只是寥寥几笔,不仅将王熙凤描写得貌美如花,同时,
通过“三角眼”“、吊梢眉”、“含威不露” 以及“未启先笑”四个词语体现了她
美丽下蕴藏着丑恶,笑容下透露出欺诈。
言谈 举止,王熙凤见黛玉是一个重点的故事情节,作者通过这个情节生动地
描绘了王熙凤的言谈举止和感情变 化,反映了她狡黠、虚伪和机变逢迎,更让读
者为之折服。王熙凤牵着黛玉的手,仔仔细细地端详黛玉后 ,说起了一翻恭维的
话,表面上她非常用心,可实际上只是走走过场而已。她知道老祖宗最疼爱黛玉,< br>因此不仅夸赞了黛玉,也暗夸了贾家的姐妹,还提到老祖宗每天心头口头地念叨
着黛玉,由恭维而 直接演变成对老祖宗的讨好。对黛玉的一翻“体贴”,实际上
是她在炫耀自己的权力。当她提到黛玉的母 亲去世时,料想到老祖宗与黛玉会伤
心,所以便抢先以帕拭泪,最后见老祖宗露出笑颜而转悲为喜,完美 地完成了情


感的转变。王熙凤的精彩表演不仅讨好了林黛玉,也让老祖宗更加喜欢她。通 过
回王夫人的话中,作者进一步体现了王熙凤鉴貌辨色、机变逢迎、圆滑狡黠的特
点,对她的刻 画可以说是入木三分。
二、 多情可亲——贾宝玉
曹雪芹对贾宝玉的 描写,也是采用了工笔式重彩细绘的手法,与王熙凤的描
写手法相同,但有其独到之处。作者通过黛玉的 观察给予贾宝玉着意渲染的描写,
十分的精彩,生动地呈现了贾宝玉的人物形象。 侧面描写,作者对贾 宝玉的出
场前进行侧面的烘托,通过王夫人与黛玉的谈话予以体现。王夫人将贾宝玉说成
是不孝 之子“孽根祸胎”、“混世魔王”,又描写了在黛玉母亲的眼中,贾宝玉顽
固恶劣,专做坏事,又憎恨读 书。
通过描写林黛玉对贾宝玉的了解,作者为读者设置了一个悬念:贾宝玉到底
是一 个怎样的人物?不禁会产生联想。宝玉从外面回来,黛玉和众姐妹一起与老
祖宗谈论读书,“一语未了, 只听外面一阵脚步响,丫鬟进来笑道:宝玉来了!’”
宝玉的出场方式与王熙凤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作者 通过丫鬟的随性活泼,暗示了
贾宝玉与下人之间的相处非常友好,是一个十分和善之人,其中描写丫鬟的 一个
“笑”字就与王熙凤出场时的恭敬严肃形成了强烈对比,更加衬托了贾宝玉的古
道热肠。此 外,作者还通过《西江月》二词来对贾宝玉进行侧面烘托。这两首词
看似是贬低,实质是赞扬,将赞扬寄 寓于贬低之内,同时,全文两次对贾宝玉的
侧面烘托都展露了宝玉的叛逆性格。 肖像描写,宝玉出场之 后,作者依然是通
过黛玉的观察,以服饰和容貌来描写贾宝玉的人物肖像。宝玉第一次出场时头饰
有嵌宝紫冠、金抹额;服饰写到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五彩丝攒花结长穗宫
绦以及八团倭缎排穗褂 ,在宝玉的项上金螭璎珞,又有一根五色丝绦,系着一块
美玉。宝玉第二次出场已经换了冠带,由红丝结 辫,银红撒花的半旧大袄,不过
依然带着项圈、宝玉和寄名锁。对于宝玉的容貌也进行了两次细腻的描写 ,只是
在第二次出场的时候更加显得白净貌美。宝玉的两次出场作者都给予了非常细致
的描写, 从“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可以看出宝玉非常清秀,而“虽
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一词 又赋予了宝玉英俊多情。在黛玉看来,宝玉不
仅不是一个惫懒、懵懂之人,反而看起来非常的“眼熟”, 洋溢着热情,同时也
暗示着黛玉是宝玉的真正知音。


言谈举止,作者 对于宝玉的言行描写,有三处比较有代表性。当宝玉见到黛
玉时,有一刻的发呆,说“这个妹妹我见过。 ”表达了他与黛玉同样有着似曾相
识的感觉,这在其他人看来是胡言乱语,但这从《红楼梦》整部小说来 看,却是
前后呼应的,体现了曹雪芹的艺术匠心。宝玉通过与黛玉的谈话,得知黛玉“无
字”, 便送了黛玉“颦颦”两字作为表字。由此可见,宝玉轻易就了解到了黛玉
的忧郁。还有就是当宝玉得知黛 玉也没有“玉”时,大怒众姐妹都没有玉,偏他
有这劳什子,便发起疯的将自己带着的“通灵宝玉”摔了 出去。作者对于这段描
写,不仅刻画出了宝玉的“痴”,也烘托出了黛玉的“美”。在这第一次摔玉之后 ,
引出了后文一次又一次的波澜。“宝玉”象征着天命,而贾宝玉却将玉狠狠地摔
了出去,正是 他对天命反抗的体现,同时也反映出宝玉任达不拘的性格。
三、 谨小慎微——林黛玉
林黛玉是故事展开的线索,在小说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不过作者对林黛玉形
象的描写手 法与王熙凤、贾宝玉完全不同。曹雪芹通过文中不同人物的眼光,以
写意式重韵层绘的手法,非常有层次 地刻画了林黛玉的人物形象,一层一层地揭
开林黛玉的面纱。
不同人物看黛玉,在 贾府众多人眼中,林黛玉虽然年龄不大,身体薄弱,行
为举动和说话言论却雅人至深,有着外在的风度。 在王熙凤眼中林黛玉是一个极
为标致的人物;在宝玉的眼中,作者对黛玉采用了工笔描绘其神韵,体现了 黛玉
弱不胜衣,柔情似水的特征。黛玉有着“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
情目。态生 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
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对于这部 分的描写极其绝妙,时至今日当读者看到这几
句话时便会自然而然联想出林黛玉的花容玉貌,娇柔妩媚。 作者将林黛玉的神态
风韵刻画得淋漓尽致,尤其是宝玉的一句“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br>可谓是十分具有穿透力。作者将黛玉的出场以如此的手法展现出来,是想到更加
独特、深层地衬托 出黛玉“步步留心,时时在意”的性格。并且这个“神仙似的
妹妹”,不用对其进行刻意的装扮就能显露 出她自然的风韵。如果描写黛玉的出
场与王熙凤、贾宝玉相同就会使文章显得累赘,没有新鲜感。因此, 对于林黛玉
这一人物形象给予朦胧清晰相结合的刻画,可谓是精妙绝伦,更体现出曹雪芹的
鬼斧 神工。


言谈举止,作者通过多个段落描写了黛玉的内心活动与举止言谈。见 老祖宗:
与老祖宗相拥而泣之后,林黛玉补行了拜见之礼。见王熙凤:听到后院的笑声黛
玉心想 ,“是谁这样的放诞无礼?”在见着了面之后依然“连忙起身接见”,老祖
宗与黛玉说“只管叫她‘凤辣 子’就是了”,可黛玉明白这只是玩笑话,可不能
随便叫得,姐妹告诉之后忙陪笑见礼。通过对刑夫人留 饭的婉言谢绝,表明了黛
玉顾全大局的礼节,也说明她的行事谨慎。还有两次黛玉让座的描写,更是体现
出她处处小心,十分仔细。黛玉回老祖宗读书问话时说道:“只才念了《四书》,
姐妹都读什么 书?”老祖宗说不过认得几个字罢了,当宝玉回来后问黛玉曾读何
书时,黛玉却说不曾读,只认得个字。 这表明黛玉已经意识到之前她的话有不谦
之嫌,所以立刻留意改口,表明她的教养非同一般。作者无时无 刻都在对黛玉的
小心、在意进行细致的描写,不仅体现了黛玉小心谨慎的态度,也刻画出了她“寄
人篱下”的心境。
四、 群体描绘
作者通过泼墨式群体描绘对贾府 众人进行描写。对于老祖宗(贾母)、邢夫
人、王夫人、李纨进行实写,做了简单的介绍;贾政、贾赦没 有出场,进行虚写;
贾家三姐妹中,迎春肌肤微丰,探春顾盼神飞,惜春身量未足,还有一些对丫鬟、< br>奶嬷嬷等,作者都是通过泼墨式的群体描绘,使读者对贾府中的人物有了一个总
体的印象。
五、 结语 在《林黛玉进贾府》中,曹雪芹在安排众多人物出场上运用了多
种描绘方 式,描写极为精彩,手法匠心独。曹雪芹典型地刻画了王熙凤、贾宝玉
和林黛玉的人物形象,运用各具情 态、独出机杼的手法,将人物形象刻画地淋漓
尽致。他不仅描绘出了人物清晰的面容,而且还赋予了人物 内在的灵魂,使整部
小说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也使《红楼梦》成为一部永恒的经典之作。
参考文献:
[1] 计文君:《〈红楼梦〉小说艺术现当代继承研究》,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
学位论文,2012年。
[2] 张诚:《〈红楼梦〉人物对话的语用研究》,温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年。
[3] 桦叶:《红楼梦人物的人格解析》,《红楼梦学刊》,1992年第1期。


(于红,大连市金融中等职业技术专业学校高级讲师)

前言范文-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本科招生网


会议记录的格式-湘南学院教务


欧洲国家-乡镇干部工作总结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孤独的句子说说心情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专业-建国大业电影观后感


揭阳华侨高级中学-北京注册会计师协会


安徽大学生村官-班主任工作心得体会


周记-读书笔记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