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套

别妄想泡我
708次浏览
2020年08月12日 07:58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禁毒宣传总结-爱的教育读书心得


一年级下学期数学学期教案
全册教学理念:让不同的孩子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
展。
全册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
学第二册
全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一共分为十个单元,包括下面一些内
容:认识图形, 20以内的退位减法,分类与整理,
100 以内数的认识,摆一摆、想一想,认识人民币,
10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找规律。数学实践活


动。本册的教学重点是 100 以内数的认识和 100 以
内的加减法口算。在学生掌握了 20 以内各数的基础
上,这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 100 ,使学生初
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 100 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弄清 100 以内数的 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
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数感。100以内的加减法,分为
口算和笔 算两部分。同时,教材结合计算教学,安排
了应用所学计算知识解决问题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所
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学习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相关计算
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全册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
十位上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 100 以内的数,
会读写 100 以内的数,掌握 100 以内的数是由几个
十和几个一组的,掌握 100 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
100 以内数的大小。会用 100 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
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 20 以内的退位减法,
会计算 100 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 和整十数,经
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
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


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 切联系,感受数学在
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位置,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物征,初
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 1 元=10 角,
1 角=10 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6、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 1 时=60 分,知道
珍惜时间。
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


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 识。
8、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
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 初步认识条
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
回答简单的问题。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1、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
系。


重点: 100 以内数的认识, 20 以内退位减法和 100
以内的加减法计算。
难点:时间的认识和人民币的认识。

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
单元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观察长方体、正方体的某一个面和
圆柱的底面,以及用 这些几何形体的面画图形等活动
中,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
2、让学生在观察、操作 、画图等数学活动中发
展空间观念,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积累对数学的兴


趣。
3、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
4、通过把长方形或正方形折、剪、拼 等活动,
直观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这两个图形的名
称;并能识别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 ,初步知道它们在
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5、在折图形、剪图形、拼图形等活动中,体会
图形的变换,发展对图形的空间想象能力。
6、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增强与同
学交往、合作的意识。
7、使学生体 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向


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使学生初< br>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8、通过观察、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长方
形、正方 形、三角形、圆、平行四边形的一些特征;
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9、通过大量拼摆图形 ,发现图形可由简单到复
杂的变化及联系,感受图形的美。通过数学活动,培
养学生用数学进行 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从物体中分离出面 ,再从表面抽象出平


面图形。直观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它们的
名称, 并能识别这些图形,知道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
应用。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
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进一步巩固对长方
形、正方形、三角形及平行四边形的知识。
教学难点:
丰富直观体验,发展空间观念。让学生动手在钉
子板上围、用小棒拼平行四边形。
教学用具:
积木(长方体、正方体、平行四边形、圆柱)、
水彩笔、方格纸、白纸、各种彩色图形 (长方形、正


方形、平行四边形、圆)。
教学方法:实验研究法。
知识与技能:
通过了解七巧板的构成及拼摆七巧板,进一步巩
固对长方形、 正方形、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认识。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及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能力,发
挥学 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拼七巧板使学生巩固已经认识的平面图形 :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通过摆给出
的图案和自由摆图案等活动发展学生的空 间观念,让


学生体会图形之间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合作意识。


认识图形(二)
第一课时: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
形和圆
预习要求:
看课本第2、3页,与同学说一说自己看懂了什么。
教学目标:
1


1、让学生在观察长方体、正方体的某一个面和
圆柱的底面,以及用这些几何形体的面画图形等活动< br>中,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
2、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画图等数学活动中发
展 空间观念,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积累对数学的兴
趣。
3、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从物体中分离出面,再从表面抽象出平
面图形。
教学难点:


丰富直观体验,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用具:
积木(长方体 、正方体、平行四边形、圆柱)、水彩
笔、方格纸、白纸、各种彩色图形(长方形、正方形、
平 行四边形、圆)。
教学过程:
一、游戏中梳理回顾
(1)小朋友,你们 喜欢搭积木吗?今天我们就来
搭积木。先请每组的小朋友商量一下,你们准备搭什
么。
学生小组内商量后,教师提出要求:请小朋友边


搭边注意观察这些积木 的形状,有哪些是自己认识
的?
(2)在学生活动后,指定几名学生拿出已经认识< br>的积木,并介绍它们的形状,相机也让其他学生找一
找相同形状的积木。
二、探索中合作感知
(1)引导认识长方形。
①看一看、摸一摸。
讲述介绍:(教师依次指长方体的几个面)这是
长方体的一个面 ,这是长方体的另一个面,这也是长
方体的一个面,长方体有6个面。


布置操作:请你任意选择一个面,正对着自己,
仔细看一看它的形状,再用手摸一摸。
②画一画。 动一动脑筋,把自己选择的面的形
状在纸上画下来。想一想,该怎么画呢?让我们来动手试一试吧。
③比一比。 请小朋友把自己画下来的图形在小
组里交流,互相看一看得到了什么样的图形。
教师借助实物投影仪进一步展示学生画出的各
种各样的长方形。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大家画的长方体的一个
面,有的是这样的,有的是这样的……,


④揭示名称。想象:让我们闭上眼睛把刚才看见
的图形再想一想。
指出:像这样的图形虽然有的大,有的小,有的横
着,有的竖着,但我们都把它们叫作长方形。
⑤找一找。你们手中的长方体还有哪些面的形状也
是长方形的?找到后看一看、摸一摸。
(2)自主认识正方形。
①谈话启发方法。刚才我们用了“先看一看长方
体一个面 的形状,再摸一摸,然后把它画下来”的方
法认识了长方形,那么你们想不想知道正方体的面是
什么形状的呢?


请小朋友每人拿起一个正方体,用刚才认识长方形
的方法去认 识正方体每个面的形状。
②学生活动,教师注意观察指导。
③交流后概括。
让学生将画下来的图形在小组里交流,教师再选择
一部分学生画出的正方形在投影仪上展示。
提问:咱们画下来的这种图形叫作什么呢?
概括:这些图形都是正方形。
④再看一看,正方体的其他面是什么形状的?
(3)放手认识圆。
①引导回顾方法 。刚才我们从长方体上认识了长方


形,从正方体上认识了正方形,那从圆柱上又能认识< br>什么图形呢?请小朋友拿出一个圆柱来,找到圆柱的
这个面(底面)。想想刚才我们是用什么方法 认识长
方形和正方形的,请你也用这样的方法去认识圆柱底
面的形状。
②学生活动,教师注意观察指导。
③集体交流。
交流方法:说一说你是怎样认识这个面的形状的。
交流图形:互相看一看画出的图形。
揭示概念:我们画的这种图形又叫作什么呢?(圆)
④找一找圆柱上还有哪个面也是圆,指给同桌看一


看。
三、联系生活,拓展延伸(P3做一做)
(1)在平面图中找学过的图形。 其实今天我们认识的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就藏在
日常的生活中。瞧,这是小红家的客厅(出示小红 家
客厅图).里面就有许多我们今天认识的图形,比如
凳子的面是长方形的。谁也来这样找一找 、说一说?
(2)在自己身边找学过的图形。
在我们的身边、周围有这样的图形吗?谁发现了?
请你指一指、说一说。
(3)回忆生活中见到的所学图形。


这样的图形生活中也有,谁来说一说你在哪里见
过今天所学的这几种图形?
像这样的图形生活中还有很多,小朋友课后可以继
续去找一找。
四、操作中体验深化
(1)提问:在钉子板上围出一个长方形和一个
正方形,全班交流。
(2)提问:在钉子板上能围出一个圆吗?请大家
猜一猜,再动手围一围。
(3)讨论:为什 么在钉子板上能围出长方形和正
方形,而不能围成圆?(让学生体会长方形和正方形

的边是直的,能围出来,而圆的边是弯曲的,围不出
来)
五、总结延伸:
小朋友,今天这节课我们进行了很多的数学活
动.你学得开心吗?在这些活动中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认识图形(二)
认识长方形 正方形 圆


长方形 正方形 圆



















第二课时: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
预习要求:看教科书第2—3页,做一做练习一第1
-3题。
教学目标:
1. 通过把长方形或正方形折、剪、拼等活动,直
2


观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 边形,知道这两个图形的名
称;并能识别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初步知道它们在
日常生活中的应 用。
2.在折图形、剪图形、拼图形等活动中,体会
图形的变换,发展对图形的空间想象能力。
3. 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增强与同学
交往、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
直观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它们的名
称,并能识别这些图形,知道它们在日常 生活中的应
用。


教学难点:
让学生动手在钉子板上围、用小棒拼平行四边
形。
教学用具:
长方形模型、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纸、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出示长方形问“小朋友们,谁愿意来介绍一下这
位老朋友?他介绍得对吗?”接着出示第二个图形
(正方形),问:“这个老朋友又是谁呢?”再出示圆:
“它叫什么名字?这是我们已经认识的长方形 、正方


形和圆三位老朋友。我发现你们很喜欢折纸,是吗?
今天我特意为大家准 备了一个折纸的游戏,高兴吗?
二、启发思维、引出新知
1.认识三角形
(1)教师出示一张正方形纸,提问:这是什么图
形?
学生回答:这是正方形。
师:你能把一张正方形纸对折成一样的两部分
吗?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折纸的情况。
组织学生交流你是怎样折的,折出了什么图形?


师:我们现在折出来的是一个什么图形呢?
生答:三角形。
师:小朋友们一下就认识了我们的新朋友。对了,
这就是三角形。出示并贴上三角形。

板书:三角形
(2)提问:这样的图形好像在哪儿也看到过?想一
想?
先在小组里交流。学生回答。
老师也带来了几个三角形。
师小结:在我们 的生活中有许多物体的面是三角


形面,只要小朋友多观察,就会有更多的发现。
2.认识平行四边形
(1)这是一张什么形状的纸?(演示长方形纸)
怎样折一下,把它折成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
(2)学生先想一想,然后同桌商量着试折。教
师巡视
(3)交流。你们会像他一样折吗?
(4)折好后把两个三角形剪下来。要想知道这
两个三角形是不是完全一样,你能有什么办法?(把
它们叠在一起)这就是完全一样。
(5)现在我们手里都有这样两个一样的三角形,


用它们拼一拼,看看能拼出什么图形? 学生分组活
动,教师巡视。
交流探讨。同学们可能拼出以下几种图形:三角形、
长方 形、四边形、平行四边形。每出现一种拼法,请
一位同学在投影仪上


师:这个图形真漂亮,它叫什么名字呀!这个图
形就是我们要认识的另一个新朋友—— 平行四边形。
(出示图形,并板书:平行四边形)(板书)
出示一个长方形的模型,提问:“这个图形的面是一
向大家展示。


个 什么图形?”学生回答后,老师将这个长方形轻轻
拉动,这时出现的是一个平行四边形。提问:“现在< br>这个图形的面变成了一个什么图形?”
小结:我们已经认识了长方形,其实只要把它 稍
微变一变,就是一个平行四边形了,你看:(演示长
方形变平行四边形)。对我们生活中有很 多地方就利
用了平行四边形可以变的特点制作了很多东西,如:
篱笆、楼梯、伸缩门、可拉伸的 衣架等。
三、体验深化
(P3做一做2)画出自己喜欢的图形
三、练习巩固


(1)练习一第1题。教师在大屏幕上出示练习一第< br>1题图,学生分组找学过的平面图形并涂一涂,最后
全班交流;
(2)练习一第2、3题。学生独立完成。
板书设计
认识图形(二)
三角形
边形



平行四















第三课时:拼一拼
预习要求:
看一看教材第3页的“拼一拼”内容,做一做练
习一第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 生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向
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使学生初
步感 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2、通过观察、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长方
3


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平行四边形的一些特征;
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3、通过大量拼摆图形,发现图形可由简单到复
杂的变化及联系,感受图形的美。通过数学活动 ,培
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点:
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
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
教学难点:
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在上课之前,老师先送给大家一首歌,我
们一起来听听歌中唱的到底是什么呢?(多媒 体播放
少儿节目《大风车》的主题歌,播放完时适时提问:
你们喜欢风车吗?)其实,风车是长 方形变成正方形
之后,才折成的。不仅这样,生活中还有很多由平面
图形组成的干变万化的图案 呢。你们想当那个把图形
变得很神奇的魔术师吗?好,今天我们就一同来学习
平面图形的拼组。 下课之后,大家就都会成为魔术师
了。(板书课题)
二、折一折


(1)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边的特征。
首先,我们来看看长方形和正方形各有 哪些特征。
(请看幻灯)同学们按照要求把你手中的长方形折一
折,折完后,你发现长方形的对 边怎么样?(对了,
对边重合,即对边相等)那么,邻边是否也相等呢?
(对角折一折,试一下 )我们一起来看屏幕演示。再
来看看,正方形的边怎么样呢?(幻灯出示)大家把
正方形沿着虚 线向对角折,再对边折,你们发现正方
形的四条边怎么样?(都相等)好,我们再来看屏幕。
归纳:同学们有的用观察法,有的用比较的方法,
得出:长方形对边相等,正方形对边相等;长方形邻< /p>


边不相等,正方形邻边相等;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
问:你能把长方形的纸变成 正方形的纸吗?这样折
一折、剪一剪就变成正方形了,能说明理由吗?
(2)小组合作制作纸风车。
我们在课前说过,纸风车是由长方形变成正方形之
后才 完成的。你们会做风车吗?(幻灯出示风车图案)
接下来,老师就和你们一同来学习。请注意看(播放< br>视频)。
通过视频,我们可以按如下步骤做:先准备一张长
方形的纸,根据正方形四边 相等的特征,我们将长方
形的长与宽相等再裁下,(幻灯片演示制作步骤)然


后 我们将正方形的对角各折一下,沿折痕剪向中心,
但中心部分要留有余地,之后我们将出现的八个角每< br>隔一个向中心折一次,再用铁丝串好并固定,纸风车
就可以在风中转动了。
问:风车的 制作过程中,你发现了哪些图形?怎样
让一张纸变成风车呢?动手做一做,再玩一玩自己的
风车 。
小组互评,展示学生作品。
好了,我们先把纸风车放一边,看看还有哪些平面
造 型可以拼摆出来。请看这辆小汽车(幻灯出示),
它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


三、拼一拼
刚才大家表现得非常好,那你们想玩拼图吗?
(1)下 面,就请用你手中的2个长方形拼一拼,看
看你们能拼出什么图形。(学生完成后幻灯展示答案)
(2)再来用4个同样的正方形拼一下,又能拼出什
么呢7
问:至少用几个相同的小正方形可以拼成一个大正
方形?
(3)大家都这么聪明,那你们能摆出六边形吗?
(4)好,接下来就请大家用手中的9个三 角形,拼
成一个大三角形,比一比,看谁拼得又快又好,开始!


(幻灯展示答案 )
(5)现在,老师也难不倒大家了,那么,我就想考
考大家的眼力如何,请注意看(幻灯出 示用小棒拼成
的平面图形)。
①最少用几根小棒能拼成两个三角形?
②用12根小棒能拼出什么图形?
③你能用老师给的4个三角形拼出正方形吗?
(教师对表现好的学生给予奖励)
四、拼图大比赛
(1)教师指导学生拿出学具袋 ,让学生运用自己手
中的所有材料去发挥想象拼图,可以自己拼,也可以


和组员 合作拼出自己喜欢的图形。比一比,看谁拼得
又好又快,且有创意。
(2)展示学生作品。学生自己评价或者互相评价。
(3)组织学生完成练习一第4题,鼓励学生积极动
手,教师相机指导。
五、总结
今天,小朋友们自己动手拼出了很多美丽的图形,
当了一回小魔术师哦!希望同学们回家后,能 够继续
发挥你神奇的魔力,拼出更多美丽的图案来。
板书设计
平面图形的拼组



长方形 对边相


都相等

正方形





四条边






第四课时:七巧板
预习要求:
拿出自己的七巧板,看一看教材第4页的内容,
并根据课本内容拼一拼。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了解七巧板的构成及拼摆七巧
板,进一步巩固对长方形、正方形、三 角形和平行四
4


边形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及动手操作能力和
创造能力,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拼七巧板使学生巩固已 经认识的平面图形: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通过摆给出
的图案和自由摆图案等 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让
学生体会图形之间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进一步巩固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及平行四


边形的知识。
教学难点:
拼指定图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谈话:同生们喜欢看动画片吗?
(播放动画片《打乒乓球》)
(2)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①从动画片中你看到了什么?
②想知道这段动画片是怎样制作的吗?
(课件出示用七巧板拼成的“打乒乓球”的图形)


(3)引导观察,导入新课。
图中共有几种物体?仔细观察每种物体,它们有
什么特点?
(都由七块拼成,用一套七巧板拼成)
(板书:七巧板)
二、认识七巧板
七巧板制作过程:
谈话:想知道七巧板是如何制作的吗?
(多媒体演示七巧板制作过程)
引导观察,发现图形间的关系。仔细观察,这些
图形 有何不同?(颜色、大小、形状均有不同)见附


页1
(1)从大小上比较。
①哪些图形最大?
②两块最大的有何特点?如何验证?
(请学生展示验证过程)
③哪些图形最小?有何特点,如何验证?
(请学生同位交流验证过程)
(2)从形状上比较。
谈话:除颜色和大小外还有何不同? (形状)
哪种图形最多?有几个?
(学生口述,教师板书:△)


5
这儿有个图形很有意思,它被三角形团团包围
着,(指出)它叫什么呀?(正方形)
说说你是怎么判断它是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
这个图形很有意思(指平行四边形),你觉得它
漂不漂亮?为什么? (课件闪动平行四边形,让学生观察、发现平行四边形的特点,并告诉学生这个图
形的名称是“平行四边形”)
(3)数一数,算一算。
一起数一数,这里有几个三角形?几个平行四边
形?几个正方形?


教师接着板书:△ □
5 +1 + 1=7(块)
三、拼一拼,练一练
(1)师示范拼。
取两个大三角形拼一个正方形。(用展示台展示
拼摆过程)
(2)生用两个大三角形自由拼图。
可以拼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均展示。

(3)拼指定图形。
谁能拼出大一点的三角形?七巧板中的拼图想


用几块就用几块。
学生自由拼,师巡回指导。
展示不同拼法,计学生口述“用了几块什么样的
图形拼成的三角形”。
(4)分组比赛:拼第4页“你知道吗”中的四个
图案。
①自由拼。学生操作,组内交流。
②集体展示。
四、总结延伸
(1)这节课你觉得有趣吗?为什么?
(2)回家用七巧板拼摆出有趣的图形,并编成故


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5 + 1 + 1
=7(块)


七巧板










第五课时:图形的认识整理和复习
教学内容:练习一(教科书6—7页5—8题)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
5


之间的关系。
2、能根据要求自己操作学具。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
观察图形,想象不能看到的面 :空间想象能力的
培养。知识点是长方体的前面和后面一样,左边和右
边一样,上面和下面一样 。左边不知道,可以看右边。
教学难点:
补砖块问题。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二、完成练习一第五题
出示完整的一面墙(图片)
1学生观察。
2学生交流发现。教师引导总结:每块完整砖块
的长度是一样的;每 行的砖块数是一样的;单数行和
单数行摆的一样,双数行和双数行摆的一样。
3出示不完整的一面墙,“补砖块”
(1)这儿缺了几块?你能用刚才的发现来猜一
猜吗?
(2)验证猜想。
方法一:学生可能会用画一画,补一补的方法。


师可以提问:你想怎么补?来告诉大家你的想
法!
画的时候,引导学生用行之间的关系来画砖缝。
方法二:学生直接用数砖块的方法,那就不用补
了。
师:一行有几块砖块?第一行缺了几块?
师总结方法:数出每一行缺的砖块数,再加一加。
老师对于这两种或更多的方法予以肯定及表扬。
(3)练一练。
完成P6补砖块练习。1、提问:用哪个物体可以
画出左边的图形?请把它圈起来。


2、小组交流,全班反馈。
3、小结:如果物体的一个平平的面是什么形,
那么它就可以画出什么形状来。
三、独立完成练习一第6题。
四、完成教科书练习一P7第7题。
先让学生观察长 方体的上面、前面和右面,并懂
得上下、前后以及左右之间的关系,然后进行正确的
划线连接。
五、完成教科书P7第8题


根据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让学生想象正方体的< br>六个面上分别标的是哪些数字,教师直观演示。用后
面书上提供的卡片。
(1)学生 想象。这个卡片要做成正方体。数字4
对着自己,1要往左边折,2要往右边折,3要往哪边
折 ?
(2)直观演示,边讲解。4旁边的数学在4的左
边和右边,剩下一个数字在4的后面。
(3)观察。先提问,4的对面是?(3,师引导:
和4隔着一个数字)3的对面是4,和3隔 着一个数
字。那1的对面是几?


(4)总结。对面的那个数总是与原来的数隔着
一个位置。
(5)应用规律。6的对面是?(隔着一个数字,
是5)2的对面是几?
六、拓展延伸
1、出示长方形模型,提问:把一张长方形纸剪
成大小相等的两块,你能想出几种剪法。
2、请学生拿出若干张长方形,实际动手剪一剪
3、进一步启发,激励学生,这道题还有其它 解
法吗?并再一次让学生实践剪一剪,结果有学生发现
了新的剪法。


七、单元小结
本单元结束了,你想说些什么
板书设计
图形的拼组整理与复习





第二单元: 20 以内的退位减法
单元教学内容: 20 以内的退位减法


单元教材简析:
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两个:一是十几减几需
要退位的减法,简称“ 20 以内的退位减法”;二是
用“ 20 以内的退位减法”和以前学过的进位加法解
决螽铁实际问题,即“用数学”。口算 20 以内的退
位减法对进一步学习多位计算和其他数学知识,与
20 以内的进位加法同等重要, 都是基础知识。因此,
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必须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
会计算方法,并通过 合理的练习达到一一的熟练程
度,切实为以后后学习打好基础。学会计算并动用于
生活中解决问 题,对理解运算的意义,体会数学的作


用,和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十分有益的。
单元教学目标:
1、 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够比
较熟练地口算 20 以内的退位减法。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
题。
单元教学重、难点:
理解算理,掌握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
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单元课时安排:约 12 课时
单元教学准备:课件、卡片、口算题





第二单元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第一课时
预习要求:
看课本第8—9页,然后试着算一算:6+9= 7+4=
6+8=
15-9= 13-9= 12-9= 14-9=
16-9=
教学内容:第8—10页的内容(十几减9的减法)
6


教学目标:
A:知识技能性目标:
1、通过对问 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经验
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十几减9的各种方法;通过比较,
使学生 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
2、使学生理解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的思维过程,
并能正确进行十几减9的计算。
教学重、难点:
1、经历探讨计算方法的过程
2、能正确地、比较熟练地进行十几减9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4

5


=13

=15
9十3 9十
9十6
9十9 9十
9十8
.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十( )=12
9十( )=14
7
2
9十(
9十(
9十
9十
)
)


2
9


9十( )=16 9十( )=
17
二、新授
1.出示教科书P10的图。
(1)引导学生看图,提问:谁能说一说这幅图的
意思?(有15个气球,买了9个,还有几个?)
(2)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计算?该怎样列式?学生
思考回答后,教师板书:15—9
(3) 提问:如果没有图,要算15减9等于几,
该怎样想?
(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互相商量。教师可


提示学生联系旧知识进行计算。)
(4)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1)9加6得15,15减9等于65
(2)15可以分成9和6,15减9等于6;
(3)10减9等于1,l加5等于6;
(4)15减5等于10,再减4等于6。
(5)教师对学生的不同想法,应及时给予表扬,
鼓励学生多动脑筋多思考。进一步提问 :这么多的想
法都是对的,那么你觉得哪一种方法又快又好呢?(鼓
励学生用想加算减的方法: 想9加几得15,15减9
得6)同时板书得数“6”。


2.小朋友玩套圈游戏,投了14个圈,有9个没
套中,套中了几个?
提问:
(1)要求套中了几个,该怎样列式?(学生回答后,
教师板书:14—9=)
(2)得多少?怎样想的?教师板书得数“5”。
3.小结: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什么内容?(十几减9)
教师板书课题。
该怎样计算这些题目呢 ?教师指题,引导学生总结出
想加算减的方法,同时也鼓励学生可选择自己喜爱的
方法进行计算 。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P10“做一做”第1题。
让学生在桌子上用小棒摆一摆,边操作边小
声地说想的过程。然后指名说,再在方框里填上数。
2.完成教科书P10“做一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
3.完成教科书P10“做一做”第3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任指几题,让学生说一说最喜欢
用什么方法计算。
四、作业设计:
l.完成教科书P11练习二第1、2题。



板书:十几减9

14-9= 5


12-9= 3

6 16-9=
2 18-9=



7 13-9=
9 17-9=
4
8
15-9=

11-9=






第二课时:十几减9练习课(1)
复习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在已有经验基础上自己
得出计算十几 减9的各种方法;通过比较,使学生体
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的
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进行十几减9的计算。
7


复习重难点:十几减9的思维过程。
一、基础练习。



二、教师指导,学生完成。



三、小结练习中出现的问题。




第三课时:十几减9练习课(2)
教学要求:
1、要求通过练习,学生能 够熟练掌握十几减9
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快速地
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的数感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优良
品质。
3、通过练习,让每一个学生 都能用几种不同的
方法来进行计算,同时渗透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
8


力。
教学重点:能够用不同的方法来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电脑课件一套 口算卡片多张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填数计算,并讲一讲上下两行有什么联系?
(1)9+( )=15 (2)9+( )
=18
15-9=( ) 18-9=
( )


(3)9+( )=14 (4)9+( )
=17
14-9=( ) 17-9=
( )
二、课堂练习
1.完成P11页练习一的第4题。
(1)出示画面,让学生理解题意。
(2)让学生独立口算出每一个算式的答案,并将
他们对号入座。
(3)教师任意选择一题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想
的。


2.完成P11页练习一的第3题。
教师将l0、14、13、17……写在黑板上,然后教师一手拿着9的卡片在黑板上移动(不必按顺
序),卡片对着十几就算十几减9。
教师还可以随意在黑板上指题,全班每一个
学生举数字卡片表示得数,这样能激发学生做题的兴
趣,有利于提高学习的效果。
3.完成P12页练习一的第6题。
(1)出示题目让学生理解题意,口头叙述画面内
容。
(2)提问:这道题告诉我们什么条件,要我们求什


么?
(3)请学生列式,并复述口算过程。
4.完成P12页练习一的第8题。
(1)让学生独立理解题意,叙述画面内容。
(2)让学生通过画面内容想一想:这道题可以提什
么问题?
(3)学生任意选择独立完成。
三、作业设计
1.完成P11页练习一的第5题。
2.完成P12页练习一的第7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小结。




第四课时:十几减8
预习要求:
看课本第13页,在课堂练习本试做“做一做”
的习题。
教学内容:十几减8(第13页 例2)
教学目标:
9


1、理解“十几减几”的算理,学会“十几减几”
的口算方法,正确计算“十几减几”的题目。
2、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和探索学习的乐
趣。
教学重点:掌握十几减几的口算方法,正确地计算十
几减几的题目。
教学难点:能够运用多种方法进行口算并且正确率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8+3= 9+5= 7+6= 8+5
=

7+4=
=
2.看卡片,说出
9
(
9
(
3.
9+2= 9+8=
( )里应填多少。
十( )=16
)=13
十( )=15
)=17
12—9=3,说一说想的过程。
8+7

8十
8十




二、新授
1.出示例2。
(1)观察画面,理解图意,复述画面内容。
(2)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分组讨论,说一说自
己的想法)
(3)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列出算式。
12—8=4 谈一谈你是怎样想的:
(4)小结:刚才大家动脑筋想出了四种不同的思考
方法,这几种方法都很好。其中第一 种方法比较快,
它采用的是“想加算减”的思考方法。在今后的学习
中我们也可以采用这种思考 方法。


2.补充练习:摆一摆,算一算。
让学生在书桌上摆出8个红圆片,再摆出5个黄圆片,
然后再摆上大圆圈。
提问:
(1)这种摆法表示什么意思?(8个红圆片,5个黄
圆片,一共有13个圆片。)
(2)再用虚线套住7个红圆片,这种摆法又表示什
么意思?该怎样列式?(13—8= 5或13—5=8)计算时你
是怎样想的?(让学生说一说思考过程。)
三、巩固练习
1.完成P13页的“做一做”第1题。


让学生口算,全班集体订正,个别题目让
学生说说思考过程。
2.完成P15页“做一做”的第二题。计算并说
出上下两行之间的关系?
四、小结:
这节课你学了什么?




第五课时 :十几减7、6
10


预习要求:
看一看课本第14页图中的内容,与小朋友说一
说看懂了什么,试练习做一做的1、2题。
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学会计算十几减7、6
2、使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计算退位减法
的思考方法。
教学重点:十几减7、6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熟练地计算十几减7、6。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11-8
9

11-9
8
2.看卡片,说出
6
(
5
14-9
17-9
(
十(
)=13
十(
13-8 15-
12-8 16-
)里应填多少。
)=12 8十
)=11 7十





( )=14
9十( )=16 6十
( )=13
3.12—8=4,说一说想的过程。
二、新授
1.出示例3。
(1)观察画面,理解图意,用自己的语言叙述画面
内容。
(2)出示鱼缸画面,请学 生数一数,鱼缸里有多少
条金鱼?(13条)(移动画面,黑金鱼隐藏到水草后)再
让学生猜一 猜隐藏到水草后的红金鱼有几条?(学生


分组讨论,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3)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列出算式。13—7=6
谈一谈你是怎样想的:
(4)小结:刚才大家动脑筋想出了四种不同的思考
方法,这几种方法都很好。
(5)改变题意:一共有13条金鱼,6条黑金鱼,红
金鱼有多少条?
(6)学生独立列式,并说一说思考的过程。
l3—6=7
三、巩固练习
1.完成P14页的“做一做”第1题。


让学生口算,全班集体订正,个别题目让
学生说说思考过程。
2.做一做第2题。
3、完成P14页“做一做”的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提问上下两个□
间的关系。
四、布置作业。






第六课时: 十几减8、7、6练习课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熟练掌握十几减8、7、6的计算方
法,正确地迅速地计算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
2.训练学生找出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进行
辩证唯物主义的“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的启蒙教育。
教学重点:掌握多种计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熟练地计算,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教学准备:计算卡片
11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教科书Pl5第4题
二.课堂练习
1.完成P16页的第7题。
首先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在练习本上写减法
算式,教师在巡视过程要加以提示,发现问 题及时指
导,提醒学生不要漏写。
2.完成P16页的第8题。学生独立完成,全班
订正,对个别减法题目要求学生说出思考过程。
3.完成P16页的第9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三、数学游戏
教科书P16页的第6题。教师准备好两套不
同颜色的卡片, 一套写上14—8、12—5、12—4、16
—9、15—8、ll—3、14—9、14—8、13 —6、13—8
等算式卡片;一套写上5、6、7、8等数字卡片。开
始“找朋友”游戏。
游戏开始时,教师先指定一名手拿数字卡片的学
生到讲台上来,比如:5。这名学生手 举卡片问全班
学生:“5,5,你的朋友在哪里?”下面拿“14—9”、
“13—8”卡片的 学生接着说:“5的朋友在这里。”边


说,边跑上讲台,站在拿5卡片的学生的两旁,再 齐
问台下的学生:“我们算得对吗?”全班学生齐答:“对、
对、对。”紧接着热烈鼓掌。
其余各题也按上法进行。
四、布置作业。
五、小结:











第七课时:练习课
教学要求:
1、通过练习,要求 学生能够掌握十几减几的计
算方法,并能够熟练地运用方法进行正确熟练地计
算。
12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及数感。
3、培养学生良好地思维方式和运用多种方式解
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多种计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熟练地计算,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教学准备:计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
1、听算
12-7 12-4 12-3 14-8


16-9
8+9 13-6 14-5 11-2
15-7
17-8 15-9
(集体订正)
评讲:说一说:11-2 15-7等于几你是怎样
想的?
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2、说得数,再写算式
书中第15页的第3题:
要求:每一个四人小组先在组里互相说出算式、

得数,最后写出算式。(全班齐练,指名板演,集体
订正)
二、游戏提高练习
1、找座位
(1)给每个学生一个算式卡片,同时出示5把贴
有3、4、6、7、9卡 片的椅子,让学生把卡片放到相
的椅子上去,比一比,看哪些同学放得又对又快。
(2)还有没有送出去的卡片吗?
那你们想不想也他们找个家呢?请你们想个办法给
它找个家。(学生活动)
2、找朋友


(书中第16页的第6题)
活动要求:教师先将 书中的题目出示在黑板上,
然后请8个小朋友分两组比赛,看哪一个组的小朋友
找的又对又快。 (集体订正,对于做的又对又快的
小组给予鼓励)
三、全课小结:
(略)
四、完成作业
P16:7







第八课时:十几减5、4、3、2
预习要求:看课本第17页,试着做一做。
教学要求:
1、通过各种题型的练习,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十
几减几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2、鼓励学生能用各种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
13


3、学会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掌握不同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
算。
教学难点:
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并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
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11-8 14-6 13-8 15-
6

11-7
8
2.看卡片,说出
3
(
2
(
4
17-9
(
十(
)=13
十(
)=14
十(
12-7 16-
)里应填多少。
)=12 5十
)=11 5十
)=12 4十




公文写作范文-泉州理工职业学院


西藏人力资源-酒店管理毕业论文


祖国在我心中的手抄报-写雪的作文600字


中国民航大学官网-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资料


期末考试成绩-妈妈我想对你说作文400字


步步惊心经典台词-初中数学教学案例


工商银行企业网上银行-廉洁自律个人总结


海口市琼山华侨中学-红色之旅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