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表格式

温柔似野鬼°
771次浏览
2020年08月12日 08:25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正月十五是什么节-cad实训总结


优秀教案

浏阳市中小学教师统一备课纸(NO 1 )
科目
课题
数学
年级

班级

授课
时间
2016年 月 日
认识图形(二)
教学目标:
节次 1
“三维”目

(含知识
目标、能力
目标、情感
态度与价值
观目标)

1、通过直观使学生知道长方形、正方形的形状和边的特点。
2、通过折一折、摆一摆、剪一 剪、拼一拼,加深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能辨别、
区分这两种图形。
教学重点:通过操作让学生明白长方形和正方形各自的特点。
教学难点:能够根据各自的特点进行简单区分与判断。

教材分析
(含重点、
难点、关键
点)

教学重点:通过操作让学生明白长方形和正方形各自的特点。
教学难点:能够根据各自的特点进行简单区分与判断。
教法提示
教具准备
含课件、电
教手段等
一、复习。
教学方法:观察法、操作法
教学准备:长方形、正方形纸片、剪刀
教学过程设计(含作业安排)

出示长方形,请学生说一说长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两条长边相等,两条短边相
等)
再出示正方形,也请学生说一说正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四条边长度都相等)
二、新课。
1、拿出每人事先准备好的长方形、正方纸,师生共同操作。
(1)引导学生先看正方形,先 上下对折,边要对齐,看上下两部分是不是完全合在一起,
上下两条边是不是完全合在一起;再左右对折 ,方法同上。然后把正方形纸的两个斜对
着的角对齐,折后观察折痕两旁的部分是不是完全合在一起;再 继续对折一次,观察折
出的几部分是不是完全合在一起,四条边是不是完全合在一起。(学生自己动手操 作,
得出结论)
(2)用长方形纸折一折,看一看长方形的边长怎么样。
优秀教案


优秀教案
要求学生先思考:怎样折长方形的纸,就能使分成的两部分完全合在 一起?然后,
自己动手折一折,以四人一小组进行讨论,再翻开课本进行核对。
(3)区分长方形和正方形。
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长方形和正方形(长方形的一边与正方形边长 相等)先将两个图
形重叠在一起,让学生观察:两个图形的边有什么关系?如图:
2、小结:今天我们学了什么?大家有什么收获?3、学做风车。
(1) 先出示一个风车,将风车展开,让学生观察风车是由什么图形剪拼成的。
(2)拿出准备的长方形纸,同桌互相商量,想一想要折一个风车该怎么做。
学生动手操作。(先将长方形纸剪成一个正方形,再动手做成一个风车)





教 学 后 记










优秀教案


优秀教案

浏阳市中小学教师统一备课纸(NO 2 )
科目
课题
“三维”目

(含知识
目标、能力
目 标、情感
态度与价值
观目标)

数学
年级

班级

授课
时间
2016年 月 日

认识图形(二)

教学目标:
节次 2
1、让学生通过剪一剪、 拼一拼、摆一摆等方法,加深对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
圆的感性认识。
2、初步认识这些 图形之间的关系,同时通过对图形的分解与组合,初步发展学生的
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
教材分析
(含重点、
难点、关键
点)

通过各种方法弄清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并能进行判断
教学难点:
图形的分解与组合
教法提示
教具准备
含课件、电
教手段等

一、复习。
教学方法:引导探究法
教学准备:长方形、正方形纸片、小棒
教学过程设计(含作业安排)

1、把下列图形的题号填入相应的括号内。练习一(2)
长方形( ) 正方形( )
三角形( ) 圆 ( )
2、用小棒分别摆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各一个。
二、新授。
1、取出事 先准备好的两张长方形纸,如让学生思考,两个这样的长方形可以拼成什么样
的图形呢?
学生动手操作发现两个这样的长方形可拼成一个正方形,也可拼成一个长方形。
2、出事先准备好的四个小正方形,让学生想一想有几种摆法。
3、取出12根小棒,想一想,你能摆出几种图形。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进行讨论。(手
画)
优秀教案


优秀教案
4、完成教科书P4。
5、请学生拿 出若干个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分组合作,自由拼摆图形,充分发
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
三、巩固练习。



教 学 后 记
















优秀教案


优秀教案

浏阳市中小学教师统一备课纸(NO 3 )
科目
课题
“三维” 目

(含知识
目标、能力
目标、情感
态度与价值
观目标)< br>
数学
年级

班级

授课
时间
2016年 月 日

认识图形(二)

教学目标:
节次 3
1、使学生通过直观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形状以及特征。
2、通过学生动手拼一拼、摆一摆,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能辨认和区别这两
种图形。
教学重点: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形状以及特征
教学难点:能辨认和区别
教材分析
(含重点、
难点、关键
点)

教法提示
教具准备
含课件、电
教手段等

一、复习。
教学方法:引导探究法
教学准备:长方形、正方形纸片、小棒
教学过程设计(含作业安排)

1、出示一些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实物。
让学生指出哪些是长方体,哪些是正方体。
2、在长方体下面的括号里面画“ ”,正方体的下面括号里面“√”。
3、口答。
长方体有几个面?正方体有几个面?
二、新授。
1、取出两个正方体,可以拼成什么图形?
2、取出三个正方体,可以拼成什么图形?
3、取出八个正方体,可以拼成什么图形?
教师:通过学生自由拼摆,让学生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区别以及之间的关系。
4、取出四个长方体,如:可以拼成什么图形?(一种拼成长方体,一种拼成正方体)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P5、1。
优秀教案


优秀教案
2、完成教科书P5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讲评。
3、完成教科书P7第7题。
先让学生观察长方体的上面、前面和右面,并懂得上下、前后以 及左右之间的关系,然
后进行正确的划线连接。
4、完成教科书P6第五题。
观察:(1)第一行和第三行有什么关系?
(2)第一行和哪几行有关系?
(3)第二行和哪几行有关系?
(4)你发现了什么?
(5)图中缺了几块 ?你是怎样得出来的?
5、完成教科书P7第六题。
6、完成教科书P7第8题
根据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让学生想象正方体的六个面上分别标的是哪些数字,教
师出示实物演示。



教 学 后 记



优秀教案


优秀教案
浏阳市中小学教师统一备课纸(NO 4 )
科目
课题
“三维”目

(含知识
目标、能力
目标、情感
态度与价值
观目标)

数学
十几减9
教学目标:
年级

班级

授课
时间
2016年 月 日
节次 1
1、使学生初步学会计算十几减9。
2、通过对问 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经验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十几减9的各种
方法;通过比较,使学生体验比较 简便的计算方法。
3、使学生理解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进行十几减9的计算。
教学重点:经历探讨计算方法的过程。
教学难点:能正确地、比较熟练地进行十几减9的计算。

观察法 讨论法 练习法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含作业安排)

教材分析
(含重点、
难点、关键
点)

教法提示
教具准备
含课件、电
教手段等
一、复习
1.口算。
9十3 9十7 9十4 9十6
9十9 9十2 9十5 9十8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9十( )=12 9十( )=13
9十( )=14 9十( )=15
9十( )=16 9十( )=17
二、新授:
1.出示教科书P10的图。
引导学生看图,提问:谁能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
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计算?该怎样列式?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板书:15—9=
提问:如果没有图,要算15减9等于几,该怎样想?
(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互相商量。教师可提示学生联系旧知识进行计算。)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1)9加6得15,15减9等于65
优秀教案


优秀教案
(2)15可以分成9和6,15减9等于6;
(3)10减9等于1,l加5等于6;
(4)15减5等于10,再减4等于6。
教师对学生的不同想法,应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学生多动脑筋多思考。进一步提
问:这么多的想法都是 对的,那么你觉得哪一种方法又快又好呢?(鼓励学生用想加算减
的方法:想9加几得15,15减9得 6)同时板书得数“6”。
2.小朋友玩套圈游戏,投了14个圈,有9个没套中,套中了几个?提问:
(1)要求套中了几个,该怎样列式?(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14—9=)
(2)得多少?怎样想的?教师板书得数“5”。
3.小结: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什么内容?(十几减9)教师板书课题。
该怎样计算这 些题目呢?教师指题,引导学生总结出想加算减的方法,同时也鼓励学
生可选择自己喜爱的方法进行计算 。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P10“做一做”第1题。
让学生在桌子上用小棒摆一摆,边操作边小声地说想的过程。然后指名说,再在方框里
填上数。
2.完成教科书P10“做一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
3.完成教科书P10“做一做”第3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任指几题,让学生说一说最喜欢用什么方法计算。
四、课堂练习:
l.完成教科书P11练习二第1、2题。
2.布置作业。
五、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你会了什么知识?
教 学 后 记

优秀教案


优秀教案
浏阳市中小学教师统一备课纸(NO 5 )
科目
课题
数学
年级

班级

授课
时间
2016年 月 日
十几减九练习课
教学目标
节次 2
“三维”目
(含知识
目标、能力
目标、情感
态度与价值
观目标)

1、要求通过练习,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正
确、快速地进行 计算。
2、培养学生的数感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优良品质。
3、通过练习,让每一个 学生都能用几种不同的方法来进行计算,同时渗透用多种方法解
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分析
(含重点、
难点、关键
点)

教学重点:能够用不同的方法来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法提示
教具准备
含课件、电
教手段等
练习法、讲解法、游戏法
课前准备: 电脑课件一套 口算卡片多张

教学过程设计(含作业安排)
一、基本练习
1 、 听算 (视算)
13-9 17-9 12-9 15-9 18-9 14-9 1)、集体订正
2)、评讲:谁能说一说:18-9=?你是怎么想的?
3)、指名学生说自己的算法,还有不同的想法吗?(学生口答,教师板书)
4)、你最喜欢哪一种算法?用你最喜欢的算法再把18-9等于几说给你的小伙伴听。
2、看图写算式 (课件出示)
3、 ◎◎◎◎ ◎◎◎
◎◎◎◎◎ ◎◎◎
(指名板演,全班齐练)
板书: 9+6=15 15-6=9
6+9=15 15-9=6
二、提高练习、解决问题
3、算一算

优秀教案


优秀教案
第11页第5题,口算 看谁算的又对又快。集体订正。 交流算法
4、小游戏:11页第2题送信,集体参与个别汇报。
5、 算法选择:11页第3题,你认为那种办法较快。
要求:先同组的同学互相的说一说,然后再列出算式 最后集体订正,对于全对的同学给
予鼓励。
6、加减混合运算12页第7题:回顾计算顺序 ,动手试算。(学困生将第一步计算的结
果记录在算式下面,再进行第二部计算)
7、第6 题观察图片,说说图中的信息和问题,再列式计算。你能根据这个加法算式列减
法算是吗?17-9=8 17-8=9说说算式中被减数、减数、差分别表示的意义。
8、完成第8题和9题。
三、思考练习
思考题目中两个男生之间站一个女生的含义,通过表演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将信息和
问题表演出来,得出答案。
教 学 后 记








优秀教案


优秀教案
浏阳市中小学教师统一备课纸(NO 6 )
科目
课题
“三维”目
标< br>(含知识
目标、能力
目标、情感
态度与价值
观目标)

数学
十几减8
教学目标:
年级

班级

授课
时间
2016年 月 日
节次 1
1、理 解“十几减8、7、6”的算理,学会“十几减8、7、6”的口算方法,正确计算“十
几减8、7、6 ”的题目。
2、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和探索学习的乐趣。
教材分析
(含重点、
难点、关键
点)

教学重点:掌握十几减8、7、6的口算方法,正确地计算十几减8、7、6的题目。
教学难点:能够运用多种方法进行口算并且正确率高
教法提示
教具准备
含课件、电
教手段等
讲解法、练习法、交流法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含作业安排)
一、复习旧知,沟通联系 电脑出示口算:
12=10+()=8+() 15=10+()=8+()
13-9= 16-9= 18-9= 15-9=
交流算法:“破十法”、“想加算减”
二、运用多种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破十法”和“想加算减”
1、出示买风车主题图: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买气球,你能发现那些信息?问题?
一共有12个风车,我们买了8个。还剩几个?
2、列出算式:12—8=
3、将你的想法用学具摆出来或画出来?“破十法”和“想加算减”。全班交流
4、小结:在计算20以内退位减法我们需要掌握上述两种常用的计算方法。
三、加强比较,感悟方法的本质和计算的规律
1、做一做第1题,圈一圈、算一算 16-8= 15-8=
主要是针对“破十法”的巩固。
2、做一做第2题,算一算(思考那种方法会比较简便)
8+5= 8+3= 8+6= 13-8= 11—8= 14-8= 对“想加算减”的巩固。
3、做一做第3题,看谁算的又对又快
优秀教案


优秀教案
观察算式,让学生体会到:如果用“破十法”计算,这些题在计算中 有共同的一步,都
是先算10-8=2,十几减8,就再算2加几。
四、巩固练习
完成练习三第1、2题,集体订正。
教 学 后 记
















优秀教案


优秀教案



浏阳市中小学教师统一备课纸(NO 7 )
科目
课题 < br>“三维”目

(含知识
目标、能力
目标、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数学
十几减7、6
教学目标
年级

班级

授课
时间
2016年 月 日
节次 2
1、通过练习,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并能够熟练地运用方法进行 正确
熟练地计算。
2、注重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通过对数据的观察,直接说出“破十法”的思考过程。
3、感受“想加算减”的方便、快捷。
教学重点: 通过对数据的观察,直接说出“破十法”的思考过程
教学难点:正确熟练地计算,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教材分析
(含重点、
难点、关键
点)

教法提示
教具准备
含课件、电
教手段等
练习法、交流法、讲解法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含作业安排)
一、结合情境,激活学生已有经验。
1、根据下图写出一个加法算式和两个减法算式
二、借助算式,交流计算方法
1、出示主题图例3:金鱼图。用数学的眼光观察池塘里的金鱼,你能发现那些信息?问
题? 有13条金鱼,黑的有7条。红的有几条? 有13条金鱼,红的有6条。黑的有几条?
2、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获得不同的信息,从而所提的问题也就不同。
3、列出算式,交流计算方法
13-7= 13-6=
交流“破十法”:你能听懂同学的想法吗?将自己的想法用算式表示出来。
13—7= 13—6=
想:10—7=3 想:10—6=4
3+3=6 4+3=7
三、感受“想加算减”的价值
4、谁还有不同的想法?写出你的算式,让大家猜猜你是怎么想的?
优秀教案


优秀教案
13—7=6 6+7=13
13—6=7 想加算减
5、两个不同的减法算式利用的同一个加法算式,让学生感受到“想加算减”的简捷。
四、巩固练习
1、结合图形完成做一做第1题
2、通过算式直观完成做一做的第2题
3、从直观到抽象,加强对“想加算减”巩固练习,完成做一做的第3题。
教 学 后 记
















优秀教案


优秀教案

浏阳市中小学教师统一备课纸(NO 8 )
科目
课题
“三维”目

(含知识
目标、能力
目 标、情感
态度与价值
观目标)

数学
年级

班级

授课
时间
2016年 月 日
十几减8、7、6练习课
教学目标
节次 3
1、通过各种题型的练习,要求学 生能够掌握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熟练地进
行计算。
2、鼓励学生能用各种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
3、学会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掌握不同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并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材分析
(含重点、
难点、关键
点)

教法提示
教具准备
含课件、电
教手段等
教学方法:练习法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含作业安排)
一、基础练习,熟悉计算方法
1、找座位:出示第一题,将算式贴在正确的答案下面。
2、移动8,从卡片上的数里减去它。 进一步巩固十几减8的计算方法。

二、综合练习,检验学习效果
1、出示第4题,(十几减9、8、7、6的口算综合练习)
2、出示第5题,在 里填上><或者=。
指导学生先算出算式的得数,将得数记 在心里,再用得数与另一个数进行比较。(学困
生可以将得数写在算式的下面,再进行比较)
3、出示第6题连线题 巩固退位减法 左边将算式和相应的得数连接起来。
右 边部分是将得数相等的算式连起来,既训练计算能力,又让学生初步感受得数相等的
两个减法算式之间的 关系,初步渗透“=”不仅表示结果还表示关系。
4、第7题用表格的形式提供一些数据信息,让学生利用表中的数据进行减法练习。
5、用 减法解决问题:第8题题目中只给出了一个条件和问题,另一个条件需要学生自己
从图中获取,培养学生 收集信息的能力。

优秀教案


优秀教案
6、第10题 的情境图可以从两个不同角度观察并收集信息,让学生体会收集的信息不同,
提出的问题不同,解决问题 的具体方案也不同。
教 学 后 记
















优秀教案


优秀教案

浏阳市中小学教师统一备课纸(NO 9 )
科目
课题
“三维”目
标< br>(含知识
目标、能力
目标、情感
态度与价值
观目标)

数学
年级

班级

授课
时间
2016年 月 日
十几减5、4、3、2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2、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
3、能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能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
节次 1
教材分析
(含重点、
难点、关键
点)

教法提示
教具准备
含课件、电
教手段等
探究法、交流法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含作业安排)
一、自主选题,探究算法
二、1、例4
12—5= 11—4=
12—4= 11—3=
12—3= 11—2=
由学生任选一道题,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
“破十法”,“想加算减”二选其一进行计算。
2、交流思考过程,培养推理能力。 < br>在独立探索的基础上让学生口述思考过程。如:12—4,想“4+8=12,所以
12—4=8 ”。 10—4=6 6+2=8
3、帮助学生优化计算方法
组织学生对两种办法 进行比较,让喜欢“想加算减”的学生体会到选择“破十法”等其
他方法也是可以的。
4、将剩下的其他题目完成在书上。 全班汇报交流
请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及计算方法。
先在小组内互相说说,再汇报
优秀教案


优秀教案
二、巩固练习
1、做一做
加减法对照,让学生感受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用“想加算减”法进行计算。
2、思考题
练习20以内退位减法,感受差相等的两个减法算式之间的关系,对所学的减法算式进行
简单的整理。
三、全课总结
教 学 后 记
















优秀教案


优秀教案

浏阳市中小学教师统一备课纸(NO 10 )
科目
课题
“三维 ”目

(含知识
目标、能力
目标、情感
态度与价值
观目标)

数学
年级

班级

授课
时间
2016年 月 日
十几减5、4、3、2练习课
教学目标
节次 2
通过练习,对于前面学过的知识进行巩固,培养学生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


教学重点:计算方法及能力;同时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分析
(含重点、
难点、关键
点)

教法提示
教具准备
含课件、电
教手段等
练习法、观察法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含作业安排)
一、基础练习
1、用好直观素材,进一步理解加减法之间的互逆关系
练习题1,将“?”变换到不同的位 置,让学生根据位置的变化列出一个加法算式和两
个减法算式,再说说三个算式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2、练习题第2题,先说得数在写算式。
引导学生思考:“减数增加了,减数算式的数量怎么减少了吗?
12-2 13-3 13-3还是退位减法吗?
3、完成练习题3
4、提供第4题的情境,组织学生记录“ 捉小鸡“的过程,逐一写出相应的算式:
12-1=11 12-2=10 12-3=9 12-4=8……观察算式中的变量与不变量,感受初步的函数思
想。
5、第5题的练习,口算,发现学生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补救。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并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6、第6题连线题,培养学生计算退位减法的能力。
7、第7题加减混合运算,强调运算顺序。

优秀教案


优秀教案
二、提高练习
1、第8题下面每组算式卡片的得数相同,你能填出被遮住的数吗?
1)让学生理解题意,举例说明得数相同是什么意思
2)观察每组中的3个算式,寻找“突破口”确定每组中算式的得数。
3)自主尝试,填出 所缺的数,并交流各自的方法(学生可能有凑数的或利用加、减法之
间关系)
4)小结:用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填数会比较简单。
2、第9题学生
1)自主观察,收集信息。体会观察角度的不同收集的信息也不同,解决问题的方案就不
同。
2)独立完成书上的练习。
3、第10题我要选差是5的两棵菜。小兔可以选哪两种白菜?
让学生知道:盲目凑数慢且容易遗漏,可按一定的顺序有条理的思考。
如先想12-?=5, 再想13-?=5……这样既巩固了第8题的内容,又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考
习惯。
教 学 后 记









优秀教案


优秀教案

浏阳市中小学教师统一备课纸(NO 11 )
科目
课题
“三维”目

(含知识
目标、能力
目标、情感
态度与价值
观目标)

数学
年级

班级

授课
时间
2016年 月 日
解决问题(1)
教学目标
节次 1
1、理解问题情境抽象出数学问题,初步感知数量关系。
2、使学生熟练掌握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3、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问题情境抽象出数学问题,初步感知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学生熟练掌握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探究法、画图法、操作法
课前准备: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设计(含作业安排)
教材分析
(含重点、
难点、关键
点)

教法提示
教具准备
含课件、电
教手段等


一、根据问题情境抽象数学问题,初步感知数量关系
1、出示情境图,组织学生说说图意,发现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2、引导学生想一想:要求“还有几人没来”还有几人没来“需要哪些信息?
3、帮助学生用“画一画“或者”摆一摆“,
理解信息之间、信息与问题之间的关系,选择有效信息。
4、让学生将要解决的问题完整的说出来。

二、自主探究
5、借助画图、操作来分析数量关系。 明确两个条件后,让学生再次通过操作或画 图,
分析两个条件之间、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关系并理解要解决的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6、解答正确吗?引导学生用加法进行检验。
7、回顾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了解在解决问
题的过程中有些条件是多余的,要试试进行筛选。


优秀教案


优秀教案
三、巩固练习 完成书上“做一做”
小明家有14只鸡和5只鸭。公鸡有6只,母鸡有几只?
1、获取筛选信息:母鸡有几只,要那些信息?
2、分析数量关系(用画图的办法)
3、独立计算,集体汇报
4、回顾那些信息是多余的
5、用加法进行检验
教 学 后 记
















优秀教案


优秀教案

浏阳市中小学教师统一备课纸(NO 12 )
科目
课题
“三维”目

(含知识
目标、能力
目标、情感
态度与价值
观目标)

数学
年级

班级

授课
时间
2016年 月 日
解决问题(2)
教学目标
1、理解问题情境抽象出数学问题,初步感知数量关系。
2、用减法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问题。
3、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
节次 2
教材分析
(含重点、
难点、关键
点)

教学重点:理解问题情境抽象出数学问题,初步感知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学生熟练掌握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教法提示
教具准备
含课件、电
教手段等
练习法、探究法
课前准备: 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设计(含作业安排)
一、激活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
1、用摆小棒的方法复习“一一对应”的方法
比较多少,为学习新知作准备。
2、师生互动“摆一摆”复习比多少。

二、自主探究,比多少,丰富学生对减法现实意义的认识。
一)示主题图,发现数学信息。
小华套中7个,小雪套中了12个。
3、提出数学问题:小华比小雪多套中几个?
4、用小棒将小雪、小华套中的个数分别摆一摆;将小华的圆片分成两部分,可以一眼
看出小 华比小雪多多少。
5、课件演示:圈出小华比小雪多的部分;再次理解问题,标画条件与问题,建立与原
来减法模型的联系。
小雪: 7个
小华: 12个
6、列式计算,看图说明算式中各部分的含义。
优秀教案


优秀教案
7、思考:如果没有小雪的7个,能确定小华的分成那两个部分吗?明确比的过程和方法。
8、用“转化”的思想解决“小雪比小华少套中几个”。明白“小雪比小华少套中几个”
就是求“小华比 小雪多套中几个”

三、巩固练习 完成“做一做”
小林家养了15只兔和9只羊。兔比养多几只?羊比兔少几只?
解决第一个问题,用转化的思想解决第二个问题,减轻了学生学习的负担。
教 学 后 记
















优秀教案


优秀教案

浏阳市中小学教师统一备课纸(NO 13 )
科目
课题
“三维”目

(含知识
目标、能力
目标、情感
态度与价值
观目标)

数学
年级

班级

授课
时间
2016年 月 日
解决问题练习课
教学目标
节次 3
1、对本单元所学习的20以内退位减法和解决问题进行巩固练习。
2、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对本单元所学习的20以内退位减法和解决问题进行巩固练习
教学难点:学生熟练掌握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教材分析
(含重点、
难点、关键
点)

教法提示
教具准备
含课件、电
教手段等
练习法、分析法、转化法
课前准备: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设计(含作业安排)
一、基础练习
1、加强比较,强化问题结构
1)第1题,让学生将两道题的条件和问题完整的说清楚,再列式解答。
2)组织学生比较两道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强化问题结构,进一步理解减法的意义。
2、出示第3题加减法的口算练习 独立完成,统计计算情况。集体反馈。
3、出示第6题 ,连线。既有20以内进位加法的练习,又有20退位减法的练习,可以使
学生再次感受加、减法之间的 关系。
4、出示第8题,比较大小
学生汇报比较的方法,将左边算式的得数算出来,记在心里之后再与另一个数比较大小。
二、解决问题练习
5、1)出示第2题,发现信息,找出问题。
分析“求:另一组有几人”需要那几个信息?
2)找出相应信息,排除不需要的多余信息。
分析数量关系,独立列式计算。
第一组+第二组=一共人数 第二组=一共人数—第一组

优秀教案


优秀教案
6、出示第4题,藏起来几人?
1)分析:a从问题出发,寻找合适的条件
b从条件出发,看看那两个条件是有联系的,能提出什么问题?确定条件解决问题 7、比
较第 2题和第4题,发现两道题目都有多余条件,需要学生认真分析条件和问题之间的
关系,排除多余条件。
三、用互相转化的方法解决“比多少”的问题
1、出示第5、7题的练习,在完成教材里提 的问题后,追问学生“还可以怎样提问”,
“还是这样列式吗?” 让学生体会同样的减法算式能解决两个问题。
2、出示第9题让学生在自己提问外,教师还可以给出 一个算式,让学生猜提的是什么问
题。例如,根据算式8-5=3,可以提出不同的问题。“一个数比另 一个数多几”;“一
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
教 学 后 记














优秀教案


优秀教案

浏阳市中小学教师统一备课纸(NO 14 )
科目
课题
“三维”目

(含知识
目标、能力
目标、情感
态度与价值
观目标)

数学
年级

班级

授课
时间
2016年 月 日
整理和复习(一)
教学目标
节次 1 通过复习,对本单元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性的归纳和整理,使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20以
内的退位减 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同时还能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
活中的实际问题。本节课主 要是引导学生观察20以内退位减法表的排列规律,初步培养
学生分析、比较、概括、综合的能力。
教学重点:计算方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课前准备:一张20以内的退位减法表 口算卡片数张

教学过程设计(含作业安排)
教材分析
(含重点、
难点、关键
点)

教法提示
教具准备
含课件、电
教手段等
一、基本训练
听算
12-9 14-6 15-7 16-9 13-7
评讲:说一说13-7等于几?你是怎样想的?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二、练习指导
1、退位减法表
(1)出示20以内退位法表,引导学生发现表中的规律。
11-9 11-8 11-7 11-6 11-5 11-4 11-3 11-2
12-9 12-8 12-7 12-6 12-5 12-4 12-3
13-9 13-8 13-7 13-6 13-5 13-4
14-9 14-8 14-7 14-6 14-5
15-9 15-8 15-7 15-6
16-9 16-8 16-7
17-9 17-8
18-9

优秀教案


优秀教案
仔细观察20以内退位减法表,看看算式是怎样排列的,一共有多少个?
2、 小组活动:请小朋友们在小组中互相商量商量,看看这个表有那些规律?
学生可能找到横、竖、斜等各种规律。
3、 组与组之间交流,教师启发:还能发现什么规律?
A、竖着看,分别读出每行的算式及结果,边读边思考,
横着看、竖着看、斜着看,各有什么规律每竖行是怎样排列的。启发学生回答。
B、横着看 。让学生默读每排的算式及结果,想一想,各排是怎样排列的。(引导学生
观察,启发学生回答)
C、问:从减法表中,还能发现排列上有什么规律吗?启发学生回答。
4、练习
(1)让学生把差是6、8、9的算式一组一组地说出来。 如:16-8=□-□,先让学生独
立完成,然后引导学生总结如何才能准确无误地写出所有等于8的算式。
(2)教师读算式,学生举数字卡片表示得数。
(3)针对学生容易弄错的题进行练习。
5、一画四式
师:你能根据一幅图写出四个算式吗?试一试。看书第24页的第2 题。学生独立完成,
最后集体订正。
三、课外作业 P24:2
比一比,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教 学 后 记



优秀教案


优秀教案

浏阳市中小学教师统一备课纸(NO 15 )
科目
课题
“三维”目

(含知识
目标、能力
目标、情感
态度与价值
观目标)

数学
年级

班级

授课
时间
2016年 月 日
整理和复习(二)
教学目标
节次 2
1、通过本节课的复习,要求学生能够准确地根据数学信息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
并能够正确迅速地进行解答。
2、熟练地掌握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能够正确地提出问题并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能够正确地提出问题并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材分析
(含重点、
难点、关键
点)

教法提示
教具准备
含课件、电
教手段等
一、听算
练习法、观察法、讨论法
课前准备: 电脑课件 口算卡片一套

教学过程设计(含作业安排)

15-8 13-5 12-6 15-7 9+8 11-7 14-6 14-8 16-7 18-9
讲评:14-8=?你是怎样想的?还有不同的想法?
二、用数学
1、电脑出示P24:4
(1)问:你从图中知道了什么信息?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你能列出算式吗?试一试
(3)等于几?你是怎样想的?还有其它的想法吗?
2、电脑出示P25:6
(1)学生独立完成
(2)集体订正,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还有其它的想法吗?
三、观察与思考
四人小组讨论,独立完成P25:5
1):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2):认真观察每一竖行的三道题,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优秀教案


优秀教案
教 学 后 记































优秀教案


优秀教案

浏阳市中小学教师统一备课纸(NO 16 )
科目
课题
“三维”目

(含知识
目标、能力
目标、情感
态度与价值
观目标)

数学
年级

班级

授课
时间
2016年 月 日
整理和复习(三)
教学目标
节次 3
1、通过本节课的复习,要求学生能够准确地根据数学信息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
并能够正确迅速地进行解答。
2、熟练地掌握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能够正确地提出问题并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能够正确地提出问题并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材分析
(含重点、
难点、关键
点)

教法提示
教具准备
含课件、电
教手段等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设计(含作业安排)
一、在 ○ 里填上“〉 ”、“〈 ”或“=”。
5+6 ○8 13-6 ○6 12+2 ○15
15-7○ 6 16-8○ 8 11-2○ 7
12-6 ○15-4 10+5○ 13-7 17-9 ○18-10

二、提高练习
1、第1、2、3、7题:这是几道道计算题。
(1) 明确要求: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2) 学生独立完成。
(3) 订正答案。
(4) 有错的学生,说一说计算顺序是怎样的,每一步的计算结果是多少?

2、 第8题:这是一道用数学的题。
(1) 看图,同位两个互相说说图意,并提出数学问题。
(2) 根据问题列算式解答。
(3) 订正答案。
优秀教案


优秀教案
教 学 后 记
































优秀教案


优秀教案

浏阳市中小学教师统一备课纸(NO 17 )
科目
课题
“三维 ”目

(含知识
目标、能力
目标、情感
态度与价值
观目标)

数学
年级

班级

授课
时间
2016年 月 日

按单一标准分类和整理

教学目标
1、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学会分类的方法。
节次
2、学生通过分一分,看一看,提高造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
3、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分类意识、统计意识和创新 意识。
4、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按单一标准对事物进行分类。
教学难点:对分类结果进行整理,完成简单的核计活动。
教材分析
(含重点、
难点、关键
点)

教法提示
教具准备
含课件、电
教手段等
情景法、交流法、观察法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含作业安排)
一、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两个书柜。(一个乱摆放的,一个摆整齐的。)
问:你喜欢哪一个书柜?为什么? 学生口答。
师:像这样把一样的东西放在一起就叫分类与整 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分类与整理
的知识。(板书课题)

二、交流展示,点拨解惑
1、感知分类,课件出示例1主题图
引导学生观察:你们都看到了什么?可以怎样分类呢?
2、巩固发展 体验分类
按形状来分一分,怎样记录分的结果呢? 讨论汇报。 板演分法。
还可以怎么分? 学生汇报,还可以按颜色分。 板演分法。
3、认识统计图 课件出示如下图
告诉学生像这样画出的图,可以称为象形统计图。
4、提问:(1)哪种气球最多?哪种气球最少?你是怎么知道的?
(2)哪种颜色的气球最多?哪种颜色的气球最少?你是怎么知道的?
优秀教案


优秀教案
三、巩固知识, 学会应用
1、练习七第1题,把车涂上颜色
(1)引导学生观察:图上有什么?
(2)学生独立完成涂色活动,把车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2、练习七第3题词按树叶种类分类,再涂一涂、填一填。
(1)问:中间的统计图是按什么给这些树叶分类的?
(2)数一数,每种形状的树叶各有几个?涂一涂。
四、总结归纳,建构提升
今天同学们都学到了哪些知识?这些知识对你有什么帮助?

教 学 后 记
















优秀教案


优秀教案

浏阳市中小学教师统一备课纸(NO 18 )
科目
课题
“三维”目

(含知识
目标、能力
目标、情感
态度与价值
观目标)

数学
年级

班级

授课
时间
2016年 月 日

按不同标准分类和整理

教学目标
节次
1、学会分同一类物品,并按照多种标准分类,感知分类的意义。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能应用于生活中。

教学重点: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
教学难点:对分类结果进行整理,看懂统计表,提出问题,回答问题。
教材分析
(含重点、
难点、关键
点)

教法提示
教具准备
含课件、电
教手段等
交流法、练习法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设计(含作业安排)
一、引入新课
复习: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了按一个标准进行分类,谁能说说什么是“分类”? 引入: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分类”。(板书课题:分类)

二、交流展示,点拨解惑
1.课件出示例2 观察这些人有什么不同?请你们根据观察到的不同把这些人进行分
类。
2.小组交流。 要求:说说你是怎么分的,再听听别人是怎么分的。
3.指导看书。 a.说说书上两个小朋友是怎么分的。
b.小结:根据不同的标准,我们可以有不同的分法。

三、巩固练习,学会应用
1、分类整理下面的图形(第30页第4题)
课件出示题目,问:这里都有哪些图形?
(1)按形状分一分、涂一涂。
(2)如果把这些图形分成两组,可以怎么分?指导学生完成统计表。
优秀教案


优秀教案
(3)根据分的结果 ,同桌互相提一个问题,并解决。
2、给公园中的人分类。(第32页第7题)
(1)引导: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现在就 让我们用学到的本领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
这是公园中的一个场景,请大家把他们分分类。 同桌互相说一种分法,然后交流。
(2)给自己小组中的小朋友分类。
引导:刚才 大家想到了许多分类的方法,通过交流我们也听到了别的同学的想法。现在
就请大家用学到的方法来给小 组里的同学分类,你能有几种分法? a.小组活动。(放
背景音乐)
b.集体反馈交流。
c.优胜组介绍所有的分法。

四、总结归枘,建构提升
上节课我们学了用一种方法分类,今天我们进一步学习了按不同标准分类 。分类时的关
键是找到不同的地方。

教 学 后 记










优秀教案


优秀教案

浏阳市中小学教师统一备课纸(NO 19 )
科目
课题
“三维”目

(含知识
目标、能力
目标、情感
态度与价值
观目标)

数学

教学目标
年级

班级

授课
时间
2016年 月 日
节次
1、通过练习,进一步让学生理解分类与整理的意义,并在整理过程中 掌握分类和整理的
方法。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能进行简单的统计(整理)活动,在活动中体验统计思想。

教学重点:体验和感知按单一标准和不同标准分类的多样性。
教学难点:根据统计结果提出问题,回答问题。
教材分析
(含重点、
难点、关键
点)

教法提示
教具准备
含课件、电
教手段等
复习法、练习法、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含作业安排)
一、复习 本单元的学习结束了,你想说些什么?
1、学生交流讨论。
2、汇报。
(1)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就不同。
(2)用图表示的分类结果真清楚呀。
(3)我会看统计图了。
(4)我会用统计表来表示统计结果了。
3、师生共同小结。

二、指导练习
1、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七第2题
(1)课件出示第2题图,提问:这里面都有哪些水果?
(2)学生独立完成第一个问题(按水果的种类分一分、涂一涂、填一填)
(3)还可以怎么分?
(4)让学生按卡片的形状分一分,再涂一涂、填一填。

优秀教案


优秀教案
2、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七第5题
(1)第一个问题至少有两和分法:按天上飞的和地上跑的,按两只脚和四只脚的分。学
生独立完成。
(2)让学生根据结果提出问题。
3、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七第6题
(1)引导学生看懂统计图,指生说一说。
(2)学生独立完成统计表。
(3)教师读题,学生口答。
(4)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口答。
4、练习七第8题
让学生整理一下自己的书包,跟同桌说一说你是怎么整理的。

三、全课小结
这个单元的知识学完了,你有什么收获?

教 学 后 记










优秀教案


优秀教案
备课纸(NO 20 )
科目
课题
“三维”目

(含知识
目标、能力
目标、情感
态度与价值
观目标)

数学
数数
年级

班级

授课
时间
2016年 月 日
节次
教学目标
1、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学会数100以内的物体的 个数,建立100以内数的概念,
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
2、引导学生观察、操作,初步体验数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精神。
3、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教学重点:
建立100以内数的概念,正确数出100以内的数。

教学难点:
数数时接近整十数到整十数的过渡。

探究法、合作法
课前准备: 课件或图片、木块、小棒等。

教学过程设计(含作业安排)
教材分析
(含重点、
难点、关键
点)

教法提示
教具准备
含课件、电
教手段等
一、 学前准备
1、 今天的数学课,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礼物。(展示100颗星星)猜一猜大约
有多少颗。
提示:100颗星星
2、 课件(或挂图)显示教材第33页百羊图。
3、 揭示题目——100以内数的认识
二、 探究新知
1数数方法
(1)(课件继续 显示100只小羊)你想不想知道图中一共有多少只可爱的小羊?数
一数,悄悄告诉同桌。
(2)学生数完后汇报。
怎样数的?(一个一个地数,两个两个地数,五个五个地数,十个十个地数)
2.数出数量是100的实物。(完成例1)
(1)每个小组桌上有几种东西?(学具数 量都在100以上)请选出你喜欢的一种,
正好数同100,还要想办法,怎样摆放能让人一眼看出是1 00?
(2)小组合作,数出数量是100的实物。
学生汇报。
甲组:一根一根地数,十根放一堆。 乙组:两根两根地数,二十根放一堆。
丙组:五根五根地数,十根扎一梱。 丁组:也可以……
(3)很多同学选择了10个一 堆,或10根一捆进行数数,觉得这样既好数,又看得清
楚。请观察一下,十根扎一捆,一共有多少根小 棒?(出示十根十根扎好的100根小棒)
你是怎么看出来的?(有10个十,10个十是100)
板书:10个十是一百
优秀教案


优秀教案
(4)小结:10个十是一百。这句话还能怎样说?
3、教材第35页的“做一做”第1题。
(1)集体操作,一边摆小辈一边数。
五十七根,再添一根是多少根?(五十八根), 又得到一根,下一个数就是五十九
了,接着数六十、六十一、六十二……七十二。
(2)要想看出有五十七根小棒,怎样做?(引导学生十根扎一梱)
(3)提示学生:五十九后面的数是几?六十九呢?
4、学生摆小棒,数一数,做教材第35页的“做一做”第2题。
5、课间操。
(1)数数接力赛。
老师说一个数,学生分组以接力赛的方式数一数,数到老师说停时,数得最多的小
组获胜。
( 2)两个人说定一个100以内的数,其它人猜这是一个什么数。猜的过程中,要不断
提示同伴所猜数与 说定的数比较是大了,还是接近了。

教 学 后 记















优秀教案


优秀教案
浏阳市中小学教师统一备课纸(NO 21 )
科目
课题
“三维”目< br>标
(含知识
目标、能力
目标、情感
态度与价值
观目标)

数学
数的组成
年级

班级

授课
时间
2016年 月 日
节次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建立100以内数的概念,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概括能力。
3、使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 建立100以内数的概念,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
教学难点: 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
教材分析
(含重点、
难点、关键
点)

教法提示
教具准备
含课件、电
教手段等
探究法、讲解法
课前准备: 小棒、计数器等

教学过程设计(含作业安排)

一、 学前准备
1、 举例生活中的100以内的数。
2、 看图数数(课件出示牛奶和酸奶图)
说一说你是怎样数出有几瓶牛奶,几瓶酸奶的。
牛奶有35瓶:每箱牛奶有10瓶,3箱就是30瓶,再加上5瓶就是35瓶。
酸奶有52瓶:每箱酸奶有10瓶,5箱就是50瓶,再加上2瓶就是52瓶。
导入新课;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00以内数的知识
板书课题:数的组成

二、 探究新知
1、 教学例2.
(1) 让学生摆出七十根和四十六根小棒,一名学生台前演示,其它同学
用手中的学具摆。
老师提问:“怎样摆就能一眼看出是七十根和四十六根?”
摆七十根时,摆成七捆,摆四十六根时,先摆4捆,每捆十根(就是四十根),
再摆六根。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七十里面有几个十,四十六里面有几个十和
几个一。
七十里面有七个十,四十六里面有四个十和六个一。
(2)老师摆出一个任意两位数和一个整 十数的小棒,让学生先观察,再与同桌说
说是多少根小棒,各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优秀教案


优秀教案
2、教材第35页的“做一做”
学生看图数数,再说说数的组成。
三十五根小棒,三十五里面有( 3 )十和( 5 )个一
再次利用准备题(牛奶图),说一说数的组成。
三十五里面有( 3 )十和( 5 )个一,五十二里面有( 5 )十和( 2 )
个一
2、 同桌进行以下活动:一人用小 棒摆出一个两位数,另一人说出这个两位数及
这个两位数的组成。(两人交替进行)

教 学 后 记
















优秀教案


优秀教案
浏阳市中小学教师统一备课纸(NO 22 )
科目
课题
“三维”目

(含知识
目标、能力
目 标、情感
态度与价值
观目标)

数学
读数、写数
年级

班级

授课
时间
2016年 月 日
节次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2、进一步理解数位,计数单位等概念。
3、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数位,计数单位等概念。
教学难点:区分“数位”与“位数”与“位置”。

练习法、探究法
课前准备: 小棒、计数器、数位表

教学过程设计(含作业安排)
教材分析
(含重点、
难点、关键
点)

教法提示
教具准备
含课件、电
教手段等

一、 基本练习
1、从一数到一百,可以怎样数?(老师指名让学生回答从一数到一百的不同数法)
①一个一个地数,1、2、3、4、5……100.
②五个五个地数,5、、10、15、20、25……100.
③十个十个地数,10、20、30、40、50……100.
④两个两个地数, 2、4、6、8、10、12……100.
2、在下面各数的后面连续数出五个数。
四十八 六十九 二十七 八十八
3、想一想,写一写
39里面有( )十和( )个一
8个一和5个十合起来是( )。
二、 探究新知
教学例3。数一数,摆一摆。
1、 老师出示例3.
用小棒摆一摆,说一说为什么这样摆。(4个十是40,2个十和7个一合起
来是27,,3个十和3个一合起来是33)
老师提问:4捆(40根)应放在计数器的哪个数位上?7根呢?为什么在
计数器上这样摆呢?
(1) 表示四十
4捆也就是40根小棒,这里的“4”表示4个十,在计数器的十位上拨4
颗算珠。
写作:40
读作:四十
优秀教案


优秀教案
学生边拨边叙述:4个十在十位上拨4颗算珠。在相应位置上写出40,并
读出来。
老师继续提问:“4”在哪个数位上?表示什么?
(2)表示二十七
2捆也就是20根小棒,这里的“2”表示2个十,在计数器上拨2颗算珠。
7根小棒,这里的“7”表示7个一,在计数器的个位上拨7颗算珠。
写作:27
读作:二十七
学生边拨边叙述:2个十在十位上拨2颗算珠,7个一,在计数器的个位上拨7
颗算珠。在相应位置上写出,27,并读出来。
老师继续提问:“2”在哪个数位上?“7”在哪个数位上?分别表示什么?
(3)表示三十三
3捆也就是30根小棒,这里的“3”表示3个十,在计数器上拨3颗算珠。
3根小棒,这里的“3”表示3个一,在计数器的个位上拨3颗算珠。
写作:33
读作:三十三
两个“3”的意思一样吗?
前面的“3”在十位上表示3个十,后面的“3”在个位上表示3个一,所
以两个“3”的意思不一样。
学生边拨边叙述。
老师谈话:树上有42只鸟,你能用小棒摆出来吗?
你试着在计数器上拨出这个数,并写一写,读一读。
老师指名学生板演(边拨边说)。4个十 ,在计数器上十位拨4颗算珠,,2个一,
在计数器的个位上拨2颗算珠。
2、 比较“24”和“42”
谁能说一说“24”和“42”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相同点:都有数字2和4.
不同点:数字2和4,所在的数位不同,这两个数的读法和写法不同。
“24”的十位上是2,表示2个十;个位上是4,表示4个一
“42”的十位上是4,表示4个十;个位上是2,表示2个一
(学生还有可能回答出这两个数的大小也不同,等等)
教 学 后 记


优秀教案


优秀教案

浏阳市中小学教师统一备课纸(NO 23 )
科目
课题
“三维”目

(含知识
目标、能力
目标、情感
态度与价值
观目标)

数学
读数、写数
年级

班级

授课
时间
2016年 月 日
节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2、引导学生在数数的过程中初步理解数位、计数单位等概念。
3、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在理解数位,计数单位等概念的基础上掌握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教学难点:理解数位,计数单位等概念
教材分析
(含重点、
难点、关键
点)

教法提示
教具准备
含课件、电
教手段等
探究法、练习法
课前准备: 小棒、计数器

教学过程设计(含作业安排)

一、 学前准备。
1、 数一数。
(1)从七十六开始,往后连续数出7个数。
(2)从七十六开始,往后两个两个地数,数出7个数。
(3)从六十开始,五个五个地数,一直数到100。
(4)从四十开始,十个十个地数,一直数到九十。
(4)从四十开始,十个十个地数,一直数到一百。
2、摆一摆,说一说。
(1)1个十和5个一合起来是( ) (2)37里面有( )个十和5个一
(3)( )个十是50. (4)( )个十和( )个一合起来是42.
(5)100里面有( )个十 (6)4个十和6个一组成( )

二、探究新知
1、在计数器上表示100
利用数位表、数字卡片来摆一摆,说一说
可以由一名学生说一个数,其它学生摆:也可以由一 名学生摆,其它学生读出这
个数。再说说百位上的数字表示什么。
2、对着数位表,同桌互相说说,从右边起,第一位是( )位,第二位是( )
位,第三位是( )位,每个数位上的数分别表示什么,然后再书上填空。
从右边起,第一位是( )位,表示几个一,
第二位是( )位,表示几个十,
第三位是( )位,表示几个百,

优秀教案


优秀教案
2、 学生归纳数的读法和写法,老师板书。(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起)

三、 课堂作业新设计
1、课件出示图,让学生读数、写数,并说说数的组成
2、填空
(1)十位是8,个位是2,这个数是( )。
(2)2个十和8个一合起来是( )
(3)10个一是( ),100里面有( )个十,( )个一。
(4)百位是1,个位和十位都是0,这个数是( )。
3、我来读,你来写
同桌之间,一人读数,另一人来写。

教 学 后 记
















优秀教案


优秀教案

浏阳市中小学教师统一备课纸(NO 24 )
科目
课题
“三维 ”目

(含知识
目标、能力
目标、情感
态度与价值
观目标)

数学
数的顺序
年级

班级

授课
时间
2016年 月 日
节次
教学目标
1、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运用100以内数的顺序解决问题。
2、进一步感受100以内数的意义。
3、进一步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 能进行简单的交流,培养学生探究的
乐趣,发展学生的思维。

教学重点: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运用100以内数的顺序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学难点:探索100以内数目表的排列规律。

探究法、讨论法
课前准备: 计数器、数字卡片、小棒、百数图

教学过程设计(含作业安排)
教材分析
(含重点、
难点、关键
点)

教法提示
教具准备
含课件、电
教手段等
一、 学前准备
老师谈话导入新课:你知道了100以内数的哪些知识?还想知道什么?学习了什么
知识? < br>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好朋友,它能帮助大家学到更多的100以内数的更多知
识。出示例4 的1至100以内的数目表。
通过这位朋友的帮助,我们共同学习100以内数的顺序。板书:100以内数的顺序。

二、 探究新知
1、 教学例4
(1)老师谈话:在我们生活中,很多事情都要讲 秩序、讲规律,这样,我们的
生活才会更加安定,做事情才不会影响到他人。生活中的数也是这样,它们 有大小、
有顺序,各有不同却又相互联系。
想一想,表中这些数的排列有哪些特点。








2
22





82

13

33



73


4



44

64




15



55




6



46

66




17

37






8

28





88


19







99
10









11
91
优秀教案


优秀教案
引导学生观察,小组互相说一说。
①第一横行的5个数都是双数。
②第一横行的5个数都是单数。
③从左上到右下这一斜行中的数个位、十位都相同。
④ 从右上到左下这一斜行数中(10除 外)十位上的数从1开始,逐渐增加到9,而个位
上的数则相反,从9开始逐渐减少到1.
对于学生能回答出来的问题,要随着学生的回答,电脑动态显示(闪烁);学生没有
回答出来的问题,老 师可以用同样的方法进行提示。
(2) 学生填满表中空格(见教材第41页),复习100以内各数的顺序,
然后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题的表,有什么规律。
A:从左往右,再从上到下,按从大到小的顺序(1~100)填的数。
B:从上往下,再左上到右,先题个位是1的数,再填个位是2的数,依次类推。
……
2、完成教材第41页的第(1)题
按要求给指定的数涂色。在涂色活动中加深对数位意义的理解。
说一说,十位是3的数与个位是3的数有什么区别。
(十位上的3表示3个十,这样的数都是 三十几的数;个位上是3表示3个一,都
是几十三的数)
举例说明个位和十位上数字相同的数,它的个位和十位的数都表示什么。
3、完成教材第41页的第(2)题。
4、完成教材第41页的第(3)题。

教 学 后 记









优秀教案


优秀教案

浏阳市中小学教师统一备课纸(NO 25 )
科目
课题
“三维”目

(含知识
目标、能力
目标、情感
态度与价值
观目标)

数学
年级

班级

授课
时间
2016年 月 日
数的大小比较 节次
教学目标
1、利用前面学过的所学知识,主动学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培养学生的数感和估算能力。
3、激励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点: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一”与“十”以及“十”与“百”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掌握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能正确比较大小。

练习法、探究法
课前准备: 计数器、数位表、挂图

教学过程设计(含作业安排)
教材分析
(含重点、
难点、关键
点)

教法提示
教具准备
含课件、电
教手段等
一、学前准备
1、 按规律填数
66、67、 、 、 、 、
2、照样子写出相邻的数。
(1)37、38、39 (2) 、49、 、
(3) 、70、 、 (4) 、99、 、
3填空。
(1)从( )到( )是一位数;从( )到( )是两位数;100是( )位数。
(2)十位是3的两位数有( )个。
(3)比69多1的数是( ),比69少1的数是( )。
(4)38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5
(1)老师出示例5图,请学生回答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汇报、交流不同的比较方法。
学生甲:根据小棒图来比,只看整捆的左边有4捆,右边有3捆.所以42大于37.
学生乙:根据数的顺序来比,42在37的后面, 所以42大于37.
学生丙:根据数的组成来比,42是由4个十和2个一组成,37是由3个十和七个一组成, 所
以42大于37.
老师引导:如果没有这幅图,怎么来比较这两个数的大小呢?能不能有一个比较方便的方
法呢?
学生丁:用计数器来比较大小.
怎样比就能很快知道哪个数大、哪个数小?
优秀教案


优秀教案
(2)完成例5下面的题.
小组合作, 怎样比就能很快知道哪个数大、哪个数小?
方法一:在数位顺序表中23在25的前边,所以23<25.
方法二:23和25的十位都 是2,表示2个十,不能比较出谁大、谁小,再看个位,23
的个位是3,25的个位是5,所以23< 25.
(3)老师引导学生归纳比较两个两位是大小的一般方法。
学生小结:比较两位数的大小可以先看十位上的数,十位上的
数大,这个两位数就大;如果十位上的数 相同,再看个位上的数,,个位上的数大,这
个两位数就大。
此外,上述概括内容是 比较两位数大小的一般方法,应鼓励学生有多种比较方法,
并且能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2、 教材第42页的“做一做”第2题。
3、 学生独立完成后,说一说脱离开实物,自己是怎样比较这几组数的大小。

三、 课堂作业新设计
1、在〇里填上“>”“<”或“=”
51〇49 90〇100 73〇37 64〇63 67〇76 65〇56
2、写出大于70而小于85的数: 、 、 、 、
写出小于100而大于40的个位是3的5个数: 、 、 、 、
四、 思维训练
把卡片正确地放在〇里
5898
〇<〇<〇<〇<〇

教 学 后 记

60 79 38




优秀教案


优秀教案

浏阳市中小学教师统一备课纸(NO 26 )
科目
课题
“三维”目

(含知识
目标、能力
目标、情感
态度与价值
观目标)

数学
年级

班级

授课
时间
2016年 月 日
多一些 少一些 多得多 少得多 节次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感知100以内数的多少,会用“多一些” “少一些” “多得多” “少得多”
描述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概括能力。
3、使学生感受数学无处不在。

教学重点:理解“多一些” “少一些” “多得多” “少得多”的意思。
教学难点:能用“多一些” “少一些” “多得多” “少得多”描述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教材分析
(含重点、
难点、关键
点)

教法提示
教具准备
含课件、电
教手段等
游戏法、探究法、合作法
课前准备: 课件(或挂图)、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设计(含作业安排)
1、 游戏找朋友
7个一和1个十合起来

100
56后面的第4个数
71
7个十和1个一合起来
17
个位是3,十位是9 93
百位是1,十位和个位都是0
60

2、 猜一猜
小明说:“我们一(1)班的人数比35多,比40少”
一(1)班可能有( )人。为什么?(可能有36人、37人、38人、39人)



优秀教案


优秀教案
一、探究新知
1、教学例6.
(1)课件动态出示例6
先出示有58个红球的瓶子。
请学生估一估大约有多少个红球。在学生估测的基础上告诉学生估测的一般方法:
先数出10个,再估 一估瓶子中大约有几个这样的10个。
用这样的方法先估出瓶子中大约有红球60个,然后组织 学生5个5个(或2个2个)
地数,每数5个,课件动态将5个红球放入一个空瓶中,直至最后数得红球 是58个。
接着分别出示有15个蓝球和10个黄球的瓶子。让学生把这3个数按顺序排列出来。
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58>15>10
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10<15<58 老师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可以用大于号、小于号或等于号把这几个数连接起来,来表
示它们之间的大 小关系。像58比15大,15比10大,58也比10大,可以用“>”连接,
你还能把这些数的大小 关系说得更明确些吗?
(2) 小组合作,用“多一些” “少一些” “多得多” “少得多”说
一句话。比一比,哪组说得对,哪组说得多。
集体汇报、交流。
甲组:15比10多一些,10比15少一些。
乙组:58比10多得多,10比58少得多。
丙组:58比15多得多,15比58少得多。
教材第43页的“做一做”。
根据水果的个数,用“多一些” “少一些” “多得多” “少得多”说一说。
例如,65比25多得多,25比65少得多。30比25多一些,25比30少一些。
在学生说的过程中,老师引导学生将“多一些” 和“少一些”进行比较,将
“多得多” 和 “少得多”进行比较(纵向)
使学生理解:两个数在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应该用“多一些” 和“少一些”
来表述,两个数在相差较大的情况下,应该用“多得多” “少得多”来表述。
2、联系生活实际,学生用“多一些” “少一些” “多得多” “少得多”各说一
句话。

教 学 后 记

优秀教案


优秀教案


浏阳市中小学教师统一备课纸(NO 27 )
科目
课题
“三维”目

(含知识
目标、能力
目标、情感
态度与价值
观目标)

数学
年级

班级

授课
时间
2016年 月 日

用数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节次
教学目标
1、灵活运用100以内的数数方法。
2、理解10个一是十,学会剩下的不够一组时怎样处理。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灵活运用100以内的数数方法,学会剩下的不够一组时怎样处理。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100以内的数数方法,学会剩下的不够一组时怎样处理。
教材分析
(含重点、
难点、关键
点)

教法提示
教具准备
含课件、电
教手段等
探究法、练习法
课前准备: 课件(或挂图)、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设计(含作业安排)
一、 学前准备
1、 抓一把豆子,自己数一数,看看怎样数比较快。
2、 78是由(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
56是由(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

二、 探究新知
1、 教学例7.
课件动态显示例7
先出示珠子图。
让同学们数一数有多少个珠子。(58个)
老师:如果每10个穿一串;能穿几串?怎么穿呢?
生1:可以每10个圈在一个圈中。
学生动手画圈。
生1:画了5个圈,还剩8个珠子,8个不够圈一个圈,所以能穿5串。 < br>生2:可以利用数的组成来分,58里面有5个十和8个一,8个一不够1个十,所以
能穿5串。
老师板书两位同学的穿法。
老师:如果每5个穿一串;这些珠子能穿几串?
学生动手圈珠子,老师巡视,给出答案。
2、 教材第46页“做一做”
(1) 学生自己动手画圈,老师引导。指明剩下的2块不够装一袋。所以只
能装8袋。
(2)利用数的组成来分, 82是由8个十和2个一,组成,所以能穿8串。
优秀教案


优秀教案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练习十的第1题
2、练习十的第2题
3、练习十的第3题

四、思维训练
36个苹果,全部装在袋子中,要使每个袋子中装的个数和用的袋子数相同,可以怎
样装?
教 学 后 记
















优秀教案


优秀教案

浏阳市中小学教师统一备课纸(NO 28 )
科目
课题
“三维”目

(含知识
目标、能力
目标、情感
态度与价值
观目标)

数学
年级

班级

授课
时间
2016年 月 日
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节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深入理解100以内数的意义。
2、结合数的认识,使学生会计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3、培养学生迁移、推类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的算理,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的算理,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材分析
(含重点、
难点、关键
点)

教法提示
教具准备
含课件、电
教手段等
复习法、探究法
课前准备: 计数器、小棒、课件、挂图

教学过程设计(含作业安排)
一、 学前准备
复习旧知识,导入新课
2个一和8个十合起来是( )。
76的个位上是( ),表示( )个( );十位上是( ),表示( )
个( )。
37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100里面有( )个十。

二、 探究新知
1、 教学例8.
课件动态出示例8.售货员将写字本分两次给了老师,先给3包(3个10
本),再给2本(老师接过拿在手里)。根据此活动,要求学生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如一共买了多少本写字本?老师接过2本,桌子上有多少本?
从学生提的问题中选出:“求一共买了多少本?”和“老师接过2本,桌
子上有多少本?”的问题,逐一引导学生列出算式并解答。
甲:“一共买了多少本? ”列式可以是30+2,也可以是2+30.说一说为什么用加
法计算。(把两部分合起来用加法计算)
计算30+2或2+30时,根据百以内数的组成,3个十和2个一组成32,和是32.
乙:“桌子上有多少本??”列式可以是32-2,说一说为什么用加法计算。(从
总数 中去掉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减法计算)
计算32-2时,根据百以内数的组成,从3个十和2个一中去掉2个一,得3个十,
差是30.


优秀教案


优秀教案
2、教材第48页的“做一做”第1题。
学生先摆小棒,摆完后对照摆的小棒再写算式。
将算式与操作对照起来,让学生自己感悟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的算理,并会
计算。
3、 教材第48页的“做一做”第2题。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老师巡视,个别辅导。

三、 课堂作业新设计
1、练习十一的第3题
2、练习十一的第5题

教 学 后 记
















优秀教案


优秀教案

浏阳市中小学教师统一备课纸(NO 29 )
科目
课题
“三维”目

(含知识
目标、能力
目标、情感
态度与价值
观目标)

数学
年级

班级

授课
时间
2016年 月 日
摆一摆,想一想 节次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进一步巩固数位及位数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100
以内数的特点及 其排列规律。
2、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及其初步的抽象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把某一数量的圆片分别摆在数位表的个 位和十位上,得到不同的数,并能从中
发现规律。
教学难点:把某一数量的圆片分别摆在数位 表的个位和十位上,得到不同的数,并能从中
发现规律。
探究法、演示法、小组合作法
课前准备: 圆片、数位表、计数器、小棒、数字卡。

教学过程设计(含作业安排)
教材分析
(含重点、
难点、关键
点)

教法提示
教具准备
含课件、电
教手段等
一、学前准备
1、 分别用小棒、计数器摆出下面各数,并说一说数的组成
四十八 三十 七十六 一百
老师引导学生从“分与合”的不同角度来说数的组成。
2、 用数字卡、数位表再摆出48、30、76、100这几个数。

二 探究新知
1、教材第51页的第一部分。
(1)老师演示:计数器的十位和个位都是2颗算珠。
说一说这2颗算珠分别表示什么。
(个位上的“2”表示2个一,十位上的2表示2个十)
(2) 老师提问:“能用2个●表示不同的数吗?”
学生先自己摆,再以小组为单位,4个人之间交流,然后派代表进行汇报。
在小组内交流时,指定学生在数位表上写出这些数。
学生甲:两个圆片都放在个位,说明个位上数字是2,这个数就是2.
学生乙:两个圆片都放在十位,说明十位上数字是2,这个数就是20
学生丙:个位和十位各放一个圆片,说明个位和十位都是1,这个数就是11.
(学生到讲台 前,边摆边说,另一名学生在黑板上的数位表中写数。老师有针对性
地指导,也可以请其他同学提出不同 意见)
老师提问:“还有其他答案吗?(没有了)
怎样能做到既不重复、又没遗漏地摆出所有答案呢?
一共有2个●,先把这2个圆片分别都放在 个位和十位上,再把这两个圆片分开放在
十位和个位上。这样就能把答案找全。
优秀教案


优秀教案
2、教材第51页的第二部分。
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你们能用3个●摆出不同的数吗?”
老师提示学生:①4个人要明确各自的分工(是摆圆片,还是记录)。②在操作中思
考,在思考中操作。
学生甲:为什么三个圆片在个位上得到的数是3,而
十位上得到的数是30?
学生乙:记录摆出的数时需要注意什么?
学生丙:怎样才能知道摆出的数既不重复、又没遗漏?
在学生集体活动中,老师作为参与者、 合作者、引导者应在学生积极探究的基础上,
也参与到活动中去。
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一开始可 能是无序的,要鼓励、引导他们通过观察和不断探索,
自己发现摆出圆片的方法和规律,是操作走向有序 化。
学生甲:3个圆片分别都放在个位,说明个位上数字是,3,这个数就是3;如果都放
在 十位,说明十位上数字是3,这个数就是30;然后把3个圆片分成2和1,分别在十
位和个位上放2个 和1个圆片,就是21;最后把十位和个位上的圆片的位置交换,就是
12.(3、30、21、12)
学生乙:先把3个圆片分别都放在个位上,然后依次从个位上拿出一个圆片摆到十位
上,直到所 有的圆片都摆到十位上,就得到了不同的4个数(3、12、21、30);也可以
从十位摆起(30、 21、12、3)。
学生丙:根据数的组成来摆圆片,把各个数位上的数相加得3的数有4个(相应的 加
法算式是0+3、3+0、2+1、1+2)(3、30、21、12)……

3学生自己独立完成“能用4个●摆出不同的数吗?5个●呢?”
学生汇报自己摆圆片的过程和结果。老师板书:4个●(4、13、22、31、40)
老师提问: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如果不摆,你知道5个●可以怎样摆出不同的数吗?
如果学生说不 出来,老师可以适当提示。如果学生能说出来,老师可以直接板书,再
追问:“你是怎么想的?”


教 学 后 记


优秀教案


优秀教案
浏阳市中小学教师统一备课纸(NO 30 )
科目
课题
“三维”目

(含知识
目标、能力
目 标、情感
态度与价值
观目标)

数学
年级

班级

授课
时间
2016年 月 日
认识人民币(一) 节次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1分、2分、5分、1角、5角、1元等人民币。
2、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掌握l元=10角,1角=10分。
3、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不乱花钱教育。

教学重点:认识人民币,掌握l元=10角,1角=10分。
教学难点:掌握l元=10角,1角=10分。
教材分析
(含重点、
难点、关键
点)

教法提示
教具准备
含课件、电
教手段等
情景法、探究法、小组交流法
课前准备: 小面值人民币

教学过程设计(含作业安排)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小朋友都会到超市购物。购物需要什么?w W w .x K b 1.c o M
1、 出示一个文具盒,让学生猜一猜、它是用多少钱买的?
2、 请同学们说一说: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要用到钱?
二、阅读质疑、自主探究
1、观察课本52页情境图,说一说小朋友们在干什么?
2、看来,钱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着 很重要的作用,谁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叫什么名字?
(人民币)。真棒!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认识人民 币。
板书:认识人民币
三、多元互动、合作探究
1、认识准备的人民币1分、2分、5分、1角、2角、5角、1元。
2、认识硬币1分、2分、5分、1角、2角、5角、1元。
3、给这些钱分分类:
(1)按元角分分类:
结论:人民币的单位有()、()、()
(2)、纸币、硬币
结论:用纸做的人民币叫纸币。
用金属做的人民币叫硬币。
4、小组交流:一角可以换( )个1分。http:w ww. xkb1. com
一元可以换( )个1角。
质疑:3元可以换几个1角?70分可以换几角?
四、训练检测、目标探究
课本第53页“做一做”。
1、写出下面的数。
优秀教案


优秀教案

( )元( )角



( )角( )分


( )元( )角


( )元( )角
w W w .X k b 1. c O m
2、 1角=( )分 20分=( )角 1元=( )角
10角=( )元 40角=( )元 5元=( )角
五、迁移运用、拓展探究
1、有个同学要买一支钢笔、需1元2角,谁来说说可以怎样付钱?
2、老师要买1元的圆珠笔、你能想到老师的付钱方法吗?

教 学 后 记



优秀教案


优秀教案

浏阳市中小学教师统一备课纸(NO 31 )
科目
课题
“三维”目

(含知识
目标、能力
目标、情感
态度与价值
观目标)

数学
年级

班级

授课
时间
2016年 月 日
认识人民币(二) 节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巩固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
2、认识单位是元的人民币之间的关系。
3、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

教学重点:认识单位是元的人民币。
教学难点:认识单位是元的人民币之间的关系。
教材分析
(含重点、
难点、关键
点)

教法提示
教具准备
含课件、电
教手段等
复习法、探究法、练习法
课前准备: 小面值人民币

教学过程设计(含作业安排)
一、复习
1、填空。
(1)人民币的单位有( )、( )、( )。
(2)1元=( )角 10角=( )元 1角=( )分
二、阅读质疑、自主探究
1、拿出准备的钱币,认识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
2、思考:
(1)l张5元可以换( )张一元。
(2)1张l0元可以换( )张l元。
(3)l张20元可以换( )张10元。
(4)1张50元可以换( )张l0元。
(5)1张100元可以换( )张10元。
(6)1张100元可以换( )张50元。
三、多元互动、合作探究
1、小组交流预习中的问题。
2、小组展示,教师指导。
四、训练检测、目标探究X k B 1 . c o m
课本54页做一做
1、摆出下面的钱数。
8元6角 37元 79元3角 14元
2、一张5角可以换( )张1角。
一张10元可以换( )张5元。
一张1元可以换( )张5角。
优秀教案


优秀教案
五、迁移应用、拓展探究
小明要买一个玩具要6元5角,下面有3种付钱的方法,你认为哪种方法最简便?
第一种付钱的方法:6张1元、5个1角。
第二种付钱的方法:3张2元、2张2角、1张1角。
第三种付钱的方法:1张5元、1张1元、1个5角。

教 学 后 记
















优秀教案


优秀教案
浏阳市中小学教师统一备课纸(NO 32 )
科目
课题
“三维”目

(含知识
目标、能力
目 标、情感
态度与价值
观目标)

数学
年级

班级

授课
时间
2016年 月 日
简单的计算(一) 节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
2、 掌握元、角、分之间的换算方法,体会转化思想。

教材分析
(含重点、
难点、关键
点)

教学重点:掌握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方法。
教学难点:统一单位的计算方法。
教法提示
教具准备
含课件、电
教手段等
探究法、小组合作法、练习法
课前准备: 小面值人民币

教学过程设计(含作业安排)
一、谈话导入X k B 1 . c o m
同学们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人民币,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问题考考大家:
1、 人民币的单位有哪些?比角大的单位是什么?比角小的单位是什么?
2、 1元=()角 1角=()分 5元=()角
3、 一张5角可以换()张1角;一张10元可以换()张1元和()张1元;1张1
元可以怎样换?
你还想知道人民币的哪些知识?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人民币的知识,板书课题:简单的
计算。
二、阅读质疑、自主探究
数一数课本57页例5的出现的人民币,有( )元( )角。
三、多元互动、合作探究
小组合作交流。
想:1元=( )角,10角加上2角等于( )角,所以1元2角=( )
角。
试一试:4角5分=( )分,说一说是怎样换算的?
小结:几元几角换成角时,先想几元就是几十角,再加上几角就是几十几角。
想一想:37角=( )元( )角,说一说你是怎样换算的?
小结:把几十几角换成几元几角时,先想几十角就是几元,几元和剩下的几角合起来
就是几元几角。
四、训练检测、目标探究
1、教材57页做一做。
1.3元9角=( )角 26角=( )元( )角
2、填一填。
优秀教案


优秀教案
2元5角=( )角 45角=( )元( )角
1角9分=( )分 36分=( )角( )分
3、比一比。w W w .x K b 1.c o M
4元
6元
4角 9角
5元5角 5元
1元 10分
50角 100分
5元4角
1元
9角
6角7分 7角 4元5角
五、迁移运用、拓展探究
按要求排一排。
4元 4角 4元4角 4角4分
( ) < ( ) < ( )< ( )
6角8分 8角 7角9分 8元6角
( ) > ( ) > ( ) > ( )


教 学 后 记















优秀教案


优秀教案
浏阳市中小学教师统一备课纸(NO 33 )
科目
课题
“三维”目

(含知识
目标、能力
目标、情感
态度与价值
观目标)

数学
年级

班级

授课
时间
2016年 月 日
简单的计算(二) 节次
教学目标
1. 掌握元、角、分加法的计算方法。
2. 使学生能够用人民币之间的单位换算来解决简单的加减计算问题。
3.理解元、角、分的加、减法计算的算理。

教学重点:解决一些简单的元、角、分的加减法计算问题。
教学难点:能够用人民币之间的单位换算来解决简单的加减计算问题。
教材分析
(含重点、
难点、关键
点)

教法提示
教具准备
含课件、电
教手段等
复习法、探究法、小组合作法
课前准备: 小面值人民币

教学过程设计(含作业安排)
一、复习导入
1元8角=( )角 12角=( )元( )角
1元3角=( )角 15角=( )元( )角
二、阅读质疑、自主探究X k B 1 . c o m
观察课本57页例6,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圆形气球 心形气球 笑脸气球 花形气球 长气球
5角 8角 1元 6角 3元1角
三、多元互动、合作探究
学生自主完成,然后小组内交流。
1、买一个圆形气球和一个心形气球,要多少钱?
( )角+( )角
=( )角
= ( )元( )角
2、笑脸气球比花形气球贵多少钱?
1元=( )角
( )角—( )角=( )角
3、买一个笑脸气球和一个长气球,要多少钱?
( )元+( )元( )角=( )元( )角
师生小结:1、单位相同,可以直接相加;
3、 单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减,要转化为相同单位后才可以相减。
4、 元角分的加法计算,元和元相加,角和角相加,分和分相加,满10分为1角,
满10角为1元。
四、训练检测、目标探究
1、教材57页,做一做第2题。
优秀教案


优秀教案
牙膏 牙刷 洗发水 香皂 毛巾
3元7角 2元2角 1元 3元 9元
(1)香皂和毛巾一共多少钱?
(2)牙刷比洗发水贵多少钱?X k B 1 . c o m
(3)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算一算。
8角+7角=( )元( )角 7角—2角=( )角
3元+4元6角=( )元( )角 5角+1元3角=( )元( )角
12元4角+2元=( )元( )角
五、迁移运用、拓展探究
橡皮 钢笔 文具盒
6角 6元 9元
(1)买一块橡皮和一个钢笔,一共( )元( )角。
(2)上面三种物品各买一个,一共( )元( )角。
(3)小红买了一个文具盒和一支钢笔,付给售货员20元,应找回( )元。

教 学 后 记















优秀教案


优秀教案
浏阳市中小学教师统一备课纸(NO 34 )
科目
课题
“三维”目

(含知识
目标、能力
目 标、情感
态度与价值
观目标)

数学
解决问题
年级

班级

授课
时间
2016年 月 日
节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地进行关于元、角、分简单的加减法计算。
2、理解关键词“正好”并会运用解题。
3、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教学重点:正确、合理、灵活地进行元、角、分的加、减法计算。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教材分析
(含重点、
难点、关键
点)

教法提示
教具准备
含课件、电
教手段等
复习法、探究法、练习法
课前准备: 小面值人民币

教学过程设计(含作业安排)
一、复习导入
1元8角 +2元=( )元( )角 7元+9元=( )元
6元4角+6角=( )元 9角+8角=( )元( )角
二、阅读质疑、自主探究
教材58页例7.认真读题,弄清题意。
用13元钱正好可以买下面哪两种杂志?
《我是小学生》 《画报》 《卡通世界》 《连环画》
5元 6元 8元 7元
从题中你们得到了什么信息?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正好”是什么意思?
“正好”就 是这两种杂志的价钱加起来是13元。就是把两本杂志的价钱加起来,看
和是不是13,如果是这两本就 是我们所要找的那两本。
三、多元互动、合作探究
小组合作交流,组长上台汇报结果。
学生找出:有两种答案。《我是小学生》和《卡通世界》、《画报》和《连环画》
教师引导学 生逆向思维,拿13减去其中一本杂志的价钱,看题中有没有和这个得数
一样的价钱,这样就找到答案了 。
四、训练检测、目标探究
1、教材58页,做一做。w W w .x K b 1.c o M
16元钱正好能买下下面哪两种物品?
果汁糖 挂钩 玩具车 《童话选集》
4元 6元 7元 9元
2、练习十三第4题。
用10元钱正好能买下面哪两种物品?
乒乓球 跳绳 呼啦圈 跳棋 羽毛球
优秀教案


优秀教案
2元 7元 8元 5元 3元
五、迁移运用、拓展探究 东东用10元钱正好买一支钢笔和两个皮球。如果只买一支钢笔和一个皮球还剩3
元钱。每个皮球多 少钱?每支钢笔多少钱?

教 学 后 记
















优秀教案


优秀教案

浏阳市中小学教师统一备课纸(NO 35 )
科目
课题
数学
年级

班级

授课
时间
2016年 月 日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教学目标
节次
1、经历在实际情景中提 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口算的
“三维”目

(含知识目标、能力
目标、情感
态度与价值
观目标)

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让学生学会把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归结为10以内加减法,树立转化意识。
3、在观察、比 较、合作交流中逐步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和独立思考的意识,感受算法
的多样性,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4、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功喜悦,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材分析
(含重点、
难点、关键
点)

教学重点: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口算的算理、算法。

情景法、探究法、交流法
课前准备: 课件、小棒、计数器。

教学过程设计(含作业安排)
教法提示
教具准备
含课件、电
教手段等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口算
2+3 5+4 3+4 6-2 7-4 9-4
2、我会填
20里面有( )个十。 50里面有( )个十。6个十是( )。
3、我发现
10、20、( )、40、50、( )、( )、( )、90
(1)这些数有什么特点?
(2)这些数都叫( )。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教师出示例题一的情境图。


优秀教案


优秀教案





师:从这幅图上你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
【通过主题图展示将学生带入熟悉生活 情境中,激发学习兴趣,这样的情境设计是
为了不束缚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培养他们经常思 考,提问的意识。】
学生提出问题:一共有多少本书?
2.解决10+20。
我们先来一起解决这个问题:一共有多少本书?应该怎样计算?
学生口头列式,教师板书:10+20=30
(1)小组讨论10+20的计算方法。
(2交流汇报:你们组有哪些方法?
a.摆小棒:先摆一捆小棒,再摆两捆小棒,一共是3捆小棒,所以10+20=30
b.一个十加2个十就是3个十 ,也就是30;
c.因为1+2=3,所以10+20=30。
d.借助计算器。
……
3、组织评议。
a、你喜欢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
b、小结计算方法。
3.解决30-20。
教师问:现在我们知道一共有30本书,老师拿走了20 本后,还剩多少本?请学生
列出算式,学生口答,教师板书:30-20=10。
师:接着我们看30-20=10,你又是怎么算的?同桌讨论。交流汇报。
(3)小结:我 们把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也就是几个十加减几个十,变成几加几,几减几,
但是要记得添上0.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优秀教案


优秀教案
1、 教材62页做一做第一题、第二题。
请孩子们根据图独立完成算式。说说你是怎么想的?指算式说,这两道算式有什么
相同和不同。
2、游戏:女同学做加法,男同学做减法。
20+30= 20+40= 20+50= 20+60= 20+70=
80-30= 80-40= 80-50= 80-60= 80-70=
3、摘苹果。
20+30= 10+20= 40-20= 20+50= 50-20=
30+40= 80-50= 60-40= 70-30=
4、解决问题。
1、我们班有男同学30人,女同学比男同学少10人。
(1)女同学有多少人?
(2)一共有多少人?
2、我会解决问题



(1)买上面三样物品一共需要多少钱?
(2)付给售货员100元,应找回多少钱?
(3)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四、回顾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们学习了什么?都有哪些收获?

教 学 后 记

优秀教案


优秀教案

浏阳市中小学教师统一备课纸(NO 36 )
科目
课题
“三维”目

(含知识
目标、能力
目标、情感
态度与价值
观目标)

数学
年级

班级

授课
时间
2016年 月 日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不进位) 节次
教学目标
1.通过摆小棒,使学生理解算理,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初步的操作能力,表达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4、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算理。
教学难点:区分两位数加一位数和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教材分析
(含重点、
难点、关键
点)

教法提示
教具准备
含课件、电
教手段等
复习法、情景法、探究法
课前准备: 小棒、投影仪、投影片等。

教学过程设计(含作业安排)
(一)铺垫孕伏
1、48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34=30+( ) 25=20+( )
3、口算 5+20= 30+6= 60+3= 5+40= 50+20=
30+60= 60+30= 50+40= 3+50= 40+10=
(二)创设情境, 探究新知
1、教学例1(1)。
小朋友们,我们学习了整 十数加减整十数,今天我们要来一起学习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
十数,比一比谁是最会动脑筋的孩子,好吗 ?
2、观察主题图
要求: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把你发现的和同桌说一说?
3、根据图上信息提问题
合作探究:
要解决这些问题,你会列式吗?
25+2=
(1)25用小棒怎样摆?图示
⑵在单根小棒旁边再摆2根小棒,表示25+2(渗透相同数位对齐的思想)图示
⑶归纳算法。引导学生根据操作过程分组讨论25+2的计算方法。
⑷反馈练习
5+3= 92+6= 35+3= 87+1= 并说一说口算步骤。
⑸想一想: 2+34=
⑹反馈练习: 65+2= 6+69= 2+65= 69+6=
4、教学例1(2)。
优秀教案


优秀教案
如果要你算出小林和小红已经写了多少个字,你能怎样算?怎样列式?
应该怎样计算呢?如果 不会算,可以摆小棒,拨珠,想一想,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计算,
看谁的方法好。
⑴出示算式: 25+20= 启发学生动手摆一摆,互相讨论一下,应该怎样计算?
⑵展示图示:
⑶引导学生总结算法:先算20+20=40,再算40+5=45,所以25+20=45。
⑷如果把25和20交换位置,你会做吗?板书20+25=
引导学生归纳:还是先算20+20=40,再算40+5=45,所以20+25=45
⑸反馈练习:教科书第64页,“做一做”第2题。
5、引导学生对25+2和25+20的计算方法进行比较。
学生讨论,教师小结。
不同点:“25+2”是两位数加一位数,先算个位上的数加个位上的数,而“25+20”是
两位数加整十数,先算十位上的数加十位上的数,然后再加上个位上的数。
相同点:先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即几个下加几个十、几个一加几个一。 通过对两
种算式的比较既加 深了学生对各自算法的理解,同时也可以避免今后在学习中出现计算
错误,巩固本节课的新知。
启发学生明确:两位数加一位数,一位数要与两位数个位上的数相加,两位数加数十数,
整十数要与两 位数十位上的数相加。也就是几个十和几个十相加,几个一和几个一相加。
即“相同位数的数才能相加” 。
(三)全课小结师:这节课我们学了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不进位加法,把你学到
的 好方法说给我们听一听,好吗?
板书设计: 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
25 + 2 = 27 相同点:先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20 5
7
25 +20 = 45 不同点:“25+2”是两位数加一位数,
∧ “25+20”是两位数加整十数。
20 5

40
教 学 后 记

优秀教案


优秀教案


浏阳市中小学教师统一备课纸(NO 37 )
科目
课题
“三维”目

(含知识
目标、能力
目标、情感
态度与价值
观目标)

数学
年级

班级

授课
时间
2016年 月 日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进位) 节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计算。
2、初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探索未知领域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点:计算方法的正确掌握。
教学难点: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计算。
教材分析
(含重点、
难点、关键
点)

教法提示
教具准备
含课件、电
教手段等
探究法、讨论法、练习法
课前准备: 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设计(含作业安排)
一、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讲述图上的意思,明确要求的问题。
(由学生身边的活动实例引出计算问题,使计算教学蕴涵具体的生活内容,对学生产生
吸引力。 )
2、启发学生根据图意和问题,开动脑筋说一说,你想有什么方法来解决?
3. 怎样才能知道够不够呢?
(1)可以求一共有多少瓶饮料?再和人数进行比较。
24+9=
(2)用总数减去24瓶,再减去9瓶,看够不够减?
33-24-9=
比较哪种方法更简单?(算加法)
24+9=
怎么算呢?摆一摆小棒,说说自己的算法。
(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计 算方法,并显示不同的算法,体现了《课标》中“鼓励
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的理念。 )
4、小组讨论,发表自己的想法。
(1)凑十:24+6=30,30+3=33
24+10-1=33
(24-1)+(9+1)=33
(2)先算个位:4+9=13,13+20=33
全班反馈,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并组织同学交流评价。教师要表扬学生的各种有
道理的解法,鼓励 学生独立的发表自己的意见,并说出自己的理由。

优秀教案


优秀教案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是教学的难点。通过学生动手操作探索计 算方法。注意结合
学生的操作,着重说明4根小棒加9根小棒是13根小棒,把10根捆成一捆,再和原 来
的2捆加在一起。突出计算时先拿个位数相加,得出结果再跟整十数相加,使学生理解
进位的 道理,有效突破教学难点。)
(打开书看看,你们的方法和他们一样吗?他们用了什么方法,能看懂吗?说一说)
(从提 出问题,到动手、动脑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至交流成果,都体现了让学生主动
参与的编写意图。)
5、小结:说一说你是怎么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
让学生明确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就是转化成以前学过的凑十法和两位数加
整十数的加法。
三、巩固练习计算方法
第一层次:基本练习
1、P65做一做,独立计算然后集体订正
指名说一说你是怎么计算的?
(培养学生用语言内化知识的能力。)
2、P67练习十五的第8题
学生独立计算后小组里说一说,上下两题有什么不同的?你发现了什么?该这样计算?
(对比出现,帮助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
第二层次:增加变式练习,提高计算速度.
67页第9题。
第三层次:用数学
3、P67练习十五的第4、7题 :自己看图说出图意,并在小组里说出自己的问题,后独
立解答。
(这是用数学的内容,让 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锻炼学生用数学
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 学 后 记





优秀教案


优秀教案


教学设计、教案和课件的区别
一、 教学设计是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与终
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优化地安排,形 成教学方案的过程。它是一
门运用系统方法科学解决教学问题的学问,它以教学效果最优化为目
的,以解决教学问题为宗旨。具体而言,教学设计具有以下特征。
1、 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 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教学
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
题。
2、 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教学设计以计
划和布局 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
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
3、 教学设 计是以系统方法为指导。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
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 要,使教学效果最优
化。
4、 教学设计是提高学习者获得知识、技能的效率和兴趣的技术过 程。
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
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 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二、教案是教师的教学设计和设想 ,是一种创造性劳动。写一份优
秀教 案是设计者教育思想、智慧、动机、经验、个性和教学艺术性的
综合体现。我认为教师在写教案时,应遵 循以下原则:
1、科学性
优秀教案


优秀教案
所谓符合科学性,就是教师要认真贯彻课标精神,按教材内在规律,
结合学 生实际来确定教学 目标、重点、难点。设计教学过程,避免
出现知识性错误。那种远离课标,脱离教材完整性、系统性,随 心所
欲另搞一套的写教案的做法是绝对不允许的。一个好教案首先要依标
合本,具有科学性。
2、创新性
教材是死的,不能随意更改。但教法是活的,课怎么上全凭教师的智
慧 和才干.尽管备课时要去学习大量的参考材料,充分利用教学资源,
听取名家的指点,吸取同行经验,但 课总还要自己亲自去上,这就决
定了教案要自己来写。教师备课也应该经历一个相似的过程。从课本内容变成胸中有案,再落到纸上,形成书面教案,继而到课堂实际讲
授,关键在于教师要能 ”学百 家,树一宗”。在自己钻研教材的基础
上,广泛地涉猎多种教学参考资料,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而不要 照
搬照抄,要汲取精华,取去糟粕,对别人的经验要经过一番思考——
消化,吸收,独立思考, 然后结合个人教学体会,巧妙构思,精心安
排,从而写出自己的教案。
3、差异性 由于每位教师的知识,经验,特长,个性是千差万别的。而教学工作
又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因此写 教案也就不能千篇一律,要发挥每一
个老师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所以老师的教案要结合本地区的特点,
因材施教。
4、艺术性
优秀教案


优秀教案
所谓教案的艺术性就是构思巧妙,能让学生在课堂上不仅能学到知
识,而且得到艺术的欣赏和快乐的体 验。教案要成为一篇独具特色”
课堂教学散文”或者是课本剧。所以,开头,经过,结尾,要层层递进,扣人心弦,达到立体教学效果。教师的说,谈,问,讲等课堂语
言要字斟句酌,该说的一个字不 少说,不该说的一个字也不能说,要
做到恰当的安排。
5、可操作性
教师在写 教案时,一定从实际出发,要充分考虑从实际需要出发,要
考虑教案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该简就简,该 繁就繁,要简繁得当。
6、考虑变化性
由于我们教学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有思维能 力的学生,又由于每
个人的思维能力不同,对问题的理解程度不同,常常会提出不同的问
题和看 法,教师又不可能事先都估计到。在这种情况下,教学进程常
常有可能离开教案所预想的情况,因此教师 不能死扣教案,把学生的
思维的积极性压下去。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改变原先的教学计划和方
法, 满腔热忱地启发学生的思维,针对疑点积极引导。为达到此目的,
教师在备课时,应充分估计学生在学习 时可能提出的问题,确定好重
点,难点,疑点,和关键。学生能在什么地方出现问题,大都会出现
什么问题,怎样引导,要考虑几种教学方案。出现打乱教案现象,也
不要紧张。要因势利导,耐心细致 地培养学生的进取精神。因为事实
上,一个单元或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在教学的一定过程中逐步完成的,一旦出现偏离教学目标或教学计划的现象也不要紧张,这可以在
优秀教案


优秀教案
整个教学进度中去调整。
三、课件(coursewa re)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经过教学目标确定,
教学内容和任务分析,教学活动结构及界面设计等环 节,而加以制作
的课程软件。它与课程内容有着直接联系。
1、课件的长度
多 媒体课件的内容可多可少、一个大的多媒体课件可以包括一门完整
的课程内容,可运行几十课时;小的只 运行10-30分钟,也可能更少
时间。
2、多媒体课件
所谓多媒体课件是根 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学的需要,经过严格的教
学设计,并以多种媒体的表现方式和超文本结构制作而成 的课程软
件。
3、常用制作方式
现在应用最广泛的多媒体课件形式是 PPT(用office PowerPoint 制
作的幻灯片),由于它编辑、播放,各种操作简单 易学,而且能够很
方便地找到资源,并且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改善和加工,对技术的要
求相对不 高,并且多加钻研也可以有反复多彩的效果,能满足许多需
要,因此广受欢迎。其他应用较广的还有 Flash 和 Authorware 以及
几何画板(数学老师常用)等等
4、课件制作的几个原则
①教学性 课件的应用必须是能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
率的。
优秀教案


优秀教案
②可操作性 课件的操作要尽量简便﹑灵活﹑可靠,便于教师和学 生
控制,尽量避免复杂的键盘操作,交互操作层次不应太多。
③科学性 课件制作要符合科 学性,不要出现知识性的错误。否则用
课件还不如做实验,但课件永远不可以取代实验。
④简约性 课件的展示的画面应符合学生的视觉心理。要突出重点,
同一画面对象不宜太多, 避免对学生注意力产生干扰。注意动与静的
对比,前景与背景对比,线条的粗细,字符的大小,以保证学 生都能
充分感知对象。避免多余动作、减少每屏文字显示数量,尽量用配音
替代叙述文字,过多 的文字阅读容易使人疲劳。
⑤艺术性 一个课件的展示不但要追求良好的教学效果,而且应赏心
悦目,使人获得美的享受,激发学生的兴趣。
⑥信息量 多媒体课的信息量自然比一般教学形式的信息量要大,但
不能太大,要适当地留有 时间、空间给学生思考、消化。避免因信息
量太大产生“电灌效应”。
⑦适度使用 “寸有 所长,尺有所短”。要注意不同教学媒体的有机结
合,优势互补,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例如: 数学的方程求
解、物理的公式推导等,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就不一定比教师与学生一
起边推导边板 书效果好;化学实验教学用多媒体课件有时就不如实际
演示实验更直观更有说服力;理论问题、微观世界 的活动、宏观世界
的变化等,采用多媒体课件则有其明显的优势。
写教案要几个步骤
一.课题(说明本课名称)
优秀教案


优秀教案
二.教学目的(或称教学要求,或称 教学目标 ,说明本课所要
完成的教学任务)
三.课型(说明属新授课,还是复习课)
四.课时(说明属第几课时)
五. 教学重点 (说明本课所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六.教学难点(说明本课的学习时易产生困难和障碍的知识点)
七.教学过程(或称课堂结构,说明教学进行的内容、方法步骤)
八.作业处理(说明如何布置书面或口头作业)
九. 板书设计 (说明上课时准备写在黑板上的内容)
十.教具(或称教具准备,说明辅助 教学手段 使用的工具)
在教案书写过程中,教学过程是关键,它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一)导入新课
1.设计新颖活泼,精当概括。
2.怎样进行,复习那些内容?
3.提问那些学生,需用多少时间等。
(二)讲授新课
1.针对不同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 教学方法 .。
2.怎样提出问题,如何逐步启发、诱导?
3.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详细步骤安排,需用时间。
(三)巩固练习
1.练习设计精巧,有层次、有坡度、有密度。
2.怎样进行,谁上黑板板演?
优秀教案


优秀教案
3.需要多少时间?
(四)归纳小结
1.怎样进行,是教师还是学生归纳?
2.需用多少时间?
(五)作业安排
1.布置那些内容,要考虑知识拓展性、能力性。
2.需不需要提示或解释?
如何撰写一份出色的教案
教案是备课内容简要而有序的记录,是支持教师上课的范本,简单 说,
教案是教师备课的备忘录。新的课程改革环境中,如何撰写教案,才能
带动教师的积极性, 发挥教案在常规教学中的应有的作用
首先,要打破传统教案的固定、僵化模式,允许教案因人、因课 程、
因教学内容而异,倡导书写个性化、创新性教案。同时要改变教案检
查的传统理念和标准, 重新界定教案的功能和地位。书写教案的终极
目的不是为了迎合检查而是为了促进教师实现个性化的教学 ;不是苛
求环节的完备与否而是充分张扬教师的个性;不是约束教学活动的范
式而是促进教学生 成的载体。唯其如此,才能调动教师写教案的积极
性,提高教学效率。
其次,倡导教案“留 白”。所谓的教案“留白”,就是指教案的开放
性和灵活性。具体来说就是教案的书写在内容上不要过于 详尽,形式
上不要过于琐碎,结构上不要过于封闭和程式化,而是要体现出内容
上的概要性、形 式上的模糊性和结构上的不确定性,以便能够适应新
优秀教案


优秀教案 情境、容纳新内容、确立新策略,为教学中师生间的互动共振、互生
新知、互建新情留有余地。这样 的教案能够在备课和课堂教学之间形
成一种特殊的“张力”,有利于教师在教学中保持一种宽阔的思路和
开放的观念,更容易纳入新的内容,适应新的情境,随时改变原有的
设计,实现课堂教学的生态 化。
教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主要有四点:
一是每次教学的基本计划,明确本次教学的目标及教育资源的使用计
划;
二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教学活动必须按教学准备有序有效实施;
三是教学研究的成果,教案是对教材、学生、教学方法相结合的研究
成果;
四是教 学实施的工具,教学过程中教案是参照系,可以提示教学内容、
重点、难点、目标、思路,帮助教师有效 完成每一次教学。
教师写好教案应做到以下方面:
一、项目填写要齐全、教学环节要完 备。教案项目包括题目、教具、
教法、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目标、任课班级、授课时间等,一般都有固定表格,填写要规范,如有变动必须马上注明。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教学目标是在对学生 教材与培养目标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形
成的,概括必须准确、科学,教学环节是教学全过程的总和,一般包
括导入语(由旧课导入新课)、教学主要内容、板书设计、重点提问
(互动环节)、课后思考( 或作业),教学环节完备、教学过程才能
完整。
优秀教案


优秀教案
二、重点、难点要突出。重点、难点和教学目标不能仅停留在表格中 ,
必须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予以体现,教学内容的组织必须紧紧围绕这一
课的重点、难点和目标展 开,对重点给与重视,对难点分析明白,这
一切都在于服务实现这一课的具体教学目标,而这一具体目标 是一门
课程总目标的一个子目标,因而要做到每一课教案和全部课程目标体
系上的有机统一。
三、教学材料处理要灵活。教案不能写成教材的缩写,不能写成教材
的提纲,也不能完全脱离教 材自搞一套。因为教材是死的,教学是鲜
活的;教材只是提供了教学参考材料,不能代替全部教学,更不 能代
替教师备课和教学中的创造性劳动。所以教案中对教学材料的处理要
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形成 有机整体,一要完整,二要逻辑严密,三要通
过创新形成特色。
四、案例教学材料要绝对“ 新鲜”。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发展使世界
变小了,市场变大了,技术更新快了。教材即使最新出版,由于 其组
稿、编辑、出版、发行等环节,有些内容很快落后于经济社会发展与
技术应用的实践。高职 教育是培养实用技能人才的教育,教育内容很
大程度上决定着人才培养质量,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靠教 师的创造
性劳动,即在备课过程中树立最新的实践性教育理念,用最新鲜的材
料去充实教学内容 ,用最新、最能说明问题的案例去阐发理论,才能
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所以高职教育教学管理中,科学规 定教师一课时
的备课工作量是2—3小时,一个高校教师每周课时量规定在十课时
左右。这是提 高教学质量和实现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前提条件和具体
优秀教案


优秀教案
保证。
五、板书设计要力求创新。教师的教学活动是极富个性特点的创造性
劳动, 其个性特征最突出地体现在每次课的板书设计中。所以教师备
课时要在充分研读教材的基础上,为每一节 课设计出具有如下特点的
板书方案:一是严密的逻辑性,板书顺序是逻辑推理的高度概括再现;
二是概括性,高度凝练概括本课的教学主要内容;三是符合审美要求,
板书设计要符合审美规律,给人以 明确清晰、美观大方的良好审美感
受;四是结构的完整性,即对一个知识点的全面完整表述;五是创新< br>性,每个人即使在讲同一内容时由于文化背景、思维方式、表达方式、
习惯等因素的差异作用,板 书都体现出自己的特点,即个性化。因此
板书设计可以借鉴、参考,但决不能照搬照抄。
六 、要不断充实完善。教案撰写不是一次性劳动,初稿完成后,需要
不断充实完善。一是因为初稿往往有顾 此失彼之处;二是教材研究与
教学实施常有灵感产生,出现新的闪光点及时补充进去;三是需要用
新材料与新信息对教案进行补充;四是备课不是一次性劳动,一节课
的备课也不是一次有效,过期作废 ,需要从局部与整体的联系角度补
充不足;五是集中备课或教研组活动中从课程之间的衔接上或交叉中< br>获得提示、补充。充实完善不是推翻重来,可以利用备注栏,也可以
形成一页纸粘在一角,对照研 读。
七、教案以手写为主,条理清晰,字迹工整。教案撰写是创造性劳动,
是对教师研究能 力、写作能力、概括分析能力的有效训练,也是对教
师书写水平、概括能力、材料组织等综合素质的反映 ,所以教案是教
优秀教案


优秀教案
师创造性劳动的结晶,也是检验 教师质量的一个重要依据。手写教案
对教师要求更高,更能真实检查教师备课质量、更具有可比性,因此
客观上要求教师要写一手好字。出色的手写教案也能为学生提供一个
学习的鲜活样本。 八、关于电子课件。电子课件是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的应用,是信息
化时代教育教学手段不断改进的 成果,对传统教学手段是一种改进和
有益补充,但高职教育实践证明,电子课件是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时
的一个工具条件,它直观、容量大,许多用讲授法难于实现的教学目
标可以通过计算机辅助手段 的展示、演示、模拟得以实现,还可以节
约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一些板书时间,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但 是教
育教学是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一种创造性的劳动,电子课件的过度
使用易于禁锢教师思维 ,限制了教师临场发挥和创造能力的提高。
一、符合科学性
所谓符合科学性,是指教师 要认真贯彻大纲精神,按教材的内在规律,
结合学生实际来确定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设计教学过程, 避免出
现知识性错误,那种远离大纲、脱离教材完整性系统性随心所欲另搞
一套的编写教案的做 法是绝对不允许的。一个好教案首先要依纲扣
本、有科学性。
二、加强创新性
教材是死的,不能随意更改,课怎么上全凭教师的智慧和才干,教师
要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广泛涉猎多 种教学参考资料,向有经验的老
教师请教,同时不能照搬照抄别人的经验,要对别人的经验在思考的优秀教案


优秀教案
基础上消化、吸收,结合个人的体会,巧妙构思,精心安排,写出水
平和个性。
三、注意差异性
由于每一位教师的知识、经验、特长、个性是千差万别的,而教学工
作又是一项创造性工作,因此编写教案也就不可能有千人一面的固定
模式,为了发挥每一个教师的聪明 才智和创造力,学校领导和教育行
政部门不应过分强调要求整齐划一,在保证教案的基本常规不漏向外,具体的写法不宜多干预,要因人而异,形式多样,如果领导对老
师的教案要求整齐划一,统一模 式,这表面上看来很规范,但在实际
上束缚了老师的手脚,扼杀了创造力,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学方法
没有固定不变得,教师的教案就不能有统一的模式。
四、讲究艺术性
所谓教案 的艺术性就是构思巧妙,能让学生在课堂上不仅学到知识,
而且得到艺术的欣赏和快乐的体验,尤其是要 设计好开头、结尾,首
位呼应,要层层递进、扣人心弦,达到立体效果,教师的说、谈、问、
讲 等课堂语言都要经过设计,字斟句酌,该说的一个字不少说,不该
说的一个字也不多说,该什么时候说, 用什么语调说等都应经过精心
安排。
五、强调操作性
教案是教师上课的一种方 案,是施工的一种“图纸”他贵在使用,能
操作。有的教师写的教案繁琐,上课时还得时不时地看教案, 因此在
基本观点都阐述不清楚,更谈不上旁征博引,开发学生智能了,因此
优秀教案


优秀教案
写教案一定要从实际需要出发,要充分考虑教案的可行性和操作性,
该简则简,该繁则繁,好的教案文字很简练,但从中却能看出教师理
解教材挖掘教材,有相当的 深度,教学思路十分清晰,能力训练层次
分明,文字简明扼要,有提示性。
六、考虑变化性
教学进度中常常出现离开教案所预见的情况,教师不能死抠教案而打
击学生思维的积极性,遇到 这种情况,教师要根据实际改变原先的教
学计划和方法,满腔热忱地去启发学生的思维动机,针对疑点积 极引
导。
答案补充
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教师在备课时,应充分估计学生在学 习时可能
提出的问题,确定好重点、难点、疑点和关键,学生可能在什么地方
出问题,出什么问 题,怎样引导,要考虑几种方案,这样,出现打乱
教案的现象,也不会紧张,可以因势利导,耐心细致地 培养学生的进
取精神。 如果我们的教案过于详细、完美,将在无形中对教师的教
学形成束缚, 剥夺了课堂教学生成的契机和充分拓展的空间,其教学
效果未必理想。我们经常强调教师在教学中要“眼 睛里有学生”,就
是指要根据学生和课堂不断变化的实际适时调整教学策略。无论我们
备课、写 教案多么详细、充分,都无法穷尽课堂上将要发生的一切情
况,意外事件还需要教师充分利用教学机智来 应对。
(最近,南安进修学校开展南安市2012年中学数学、地理、英语优
秀教学案例评选 活动,为使教师对教学案例有一定的了解,特找一些
优秀教案


优秀教案
相关知识与案例范文)
1.什么是教学案例
这可以从以下几个层次来理解:
教学案例是事件:教学案例是对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实际情 境的描
述。它讲述的是一个故事,叙述的是这个教学故事的产生、发展的历
程,它是对教学现象 的动态性的把握。
教学案例是含有问题的事件:事件只是案例的基本素材,并不是所有
的教 学事件都可以成为案例。能够成为案例的事件,必须包含有问题
或疑难情境在内,并且也可能包含有解决 问题的方法在内。正因为这
一点,案例才成为一种独特的研究成果的表现形式。
案 例是真实而又典型的事件:案例必须是有典型意义的,它必须
能给读者带来一定的启示和体会。案例与故 事之间的根本区别是:故
事是可以杜撰的,而案例是不能杜撰和抄袭的,它所反映的是真实发
生 的事件,是教学事件的真实再现。是对“当前”课堂中真实发生的实
践情景的描述。它不能用“摇摆椅子 上杜撰的事实来替代”,也不能从
抽象的、概括化的理论中演绎的事实来替代。
2.教学案例的特征
案例是一种写作的形式,那么它与我们平时所说的论文等形式有
什么区别,又有什么特点呢?
(1)与论文的区别 从文体和表述方式上来看,论文是以说理为
目的,以议论为主的 ;而案例则以记录为目的,以记叙为主,兼有议
论和说明。也就是说,案例是讲一个故事,是通过故事来 说明道理。
优秀教案


优秀教案
因此,从写作的思路和思维方式上来 看,二者也有很大的区别。论文
写作一般是一种演绎思维,思维的方式是从抽象到具体,而案例写作是一种归纳思维,思维的方式是从具体到抽象。
(2)与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实录的 区别一般来说,与教案、教
学设计的区别比较容易理解。教案和设计都是事先设想的教学思路,
是对准备实施的教学措施的简要说明;案例则是对已发生的教学过程
的反映。一个写在教之前,一个写在 教之后;一个是预期,一个是结
果。
案例与教学实录的体例比较相近,它们的区 别也体现了案例的特
点和价值。同样是对教学情境的描述,教学实录是有闻必录,而案例
是有所 选择的。至于怎样选择,就要看案例撰写的目的和功能了。
3、教学案例的结构要素
从文章结构上看,案例一般包含以下几个基本的元素。
(1)背景
案例需要向读者交代故事发生的有关情况:时间、地点、人物、
事情的起因等。如介 绍一堂课,就有必要说明这堂课是在什么背景情
况下上的,是一所重点学校还是普通学校,是有经验的优 秀教师还是
年青的新教师,是经过准备的“公开课”还是平时的“家常课”,等等。
背景介绍并 不需要面面俱到,重要的是说明故事的发生是否有什么特
别的原因或条件。
(2)主题
案例要有一个主题。写案例首先要考虑我这个案例想反映什么问
优秀教案


优秀教案
题,是想说明怎样转变差生,还是强调怎样启发思维,或者是介绍如
何组织小组讨论等等,动笔前都要有一个比较明确的想法。比如学校
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不同 的研究课题、研究小组、研究阶段,会面
临不同的问题、情境、经历,都有自己的独特性。写作时应该从 最有
收获、最有启发的角度切入,选择并确立主题。
(3)细节
有了主题,写作时就不会有闻必录,而要是对原始材料进行筛选,
有针对性地向读者交代特定的内容。比 如介绍教师如何指导学生掌握
学习方法,就要把学生怎么从“不会”到“会学”的转折过程,特别是关< br>键性的细节写清楚。不能把“方法”介绍了一番,说到“掌握”就一笔带
过了。
(4)结果
一般来说,教案和教学设计只有设想的措施而没有实施的结果,
教学 实录通常也只记录教学的过程而不介绍教学的效果;而案例则不
仅要说明教学的思路、描述教学的过程, 还要交代教学的结果,即这
种教学措施的即时效果,包括学生的反映和教师的感受等。读者知道
了结果,将有助于加深对整个过程的内涵的了解。
(5)评析
对于案例所反映的主题和内容,包括教学的指导思想、过程、结
果,对其利弊得失,作者要有一定的看法 和分析。评析是在记叙基础
上的议论,可以进一步揭示事件的意义和价值。比如同样一个“差生”
转化的事例,我们可以从教学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不同的理论角度
优秀教案


优秀教案
切入,揭示成功的原因和科学的规律。评析不一定是理论阐述,也可
以是就事论事、有感而发,引起人的共鸣,给人以启发。
《南北气温的差异》教学案例
【案例背景】
这是一所农村初中校,这是一个活蹦乱跳的班级,这是一堂临时接到通知的公开课,这是一名有十几年教龄的老师,这是一群刚刚接
手的学生。
前天,教研组长临时通知我说今天要开一堂学校的公开课,并说
要请摄像师随堂拍摄。完了,只有一天的 时间准备,太急了!按照教
学计划,我这一堂课要上的应该是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
环境第二节 气候多样 季风显著》的第一课时——《南北气温的差
异》。公开课倒 是上过不少,但面对摄像机还是头一遭,学生们也是
如此,并且时间这么急,有点赶鸭子上架的意思。没 办法了,只好抓
紧时间搜集资料、备课,制作课件。
【案例描述】
课 前,同学们纷纷走进多媒体教室,教室后面齐刷刷地坐着一排
老师,一前一后摆着两台摄像机,这阵势真 的是有点让人“毛骨耸然”,
就连我这身经百战的老师都有点腿软。事实证明,这两名“大炮”还是相当有杀伤力的,原本活跃的班级在它们的“火力覆盖”下变得战战兢
兢、鸦雀无声,这让我费了不 少力气,努力调动课堂的气氛,所以也
浪费了不少时间。
上课铃响了,为了活跃课堂的气氛并顺理成章地引入新课,我创
优秀教案


优秀教案
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同学们,现在老师有个问题需要大家帮帮忙。这
时,学生们满脸疑惑:老师竟然要我们帮忙?于是,我顺势抛出了这
样一个问题:寒假来临,刘 星的妈妈准备带上刘星去北极村感受北国
的风光;夏东海准备带上小雨、小雪到海南旅游。一家人在讨论 准备
行李的时候犯愁了,该如何准备去两地旅游的衣物呢?请大家帮帮
忙。用这几个学生非常熟 悉的电视角色来导入新课确实很不错,学生
们开始活跃起来,纷纷给出了建议,从而打破了刚才的恐惧心 理。其
实这个问题我并不要求学生给出准确的答案,只不过想调动一下气氛
并给学生建立“南北 温差大”的初步印象。接下来好戏开场:我模仿电
视节目创设了这样一个环节:“大家猜猜看”并进行了 抢答,用大屏幕
打出几幅照片并配上文字说明,让学生猜这是我国的北方或南方,具
体是什么地 点?课堂气氛进一步活跃起来,最终,学生们猜出了哈尔
滨和海南三亚,这时我顺便也引导学生复习了“ 我国的34个省级行政
区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巩固了旧知识也初步认识了冬季我国
南北 气温差异大的特点。
“同学们,刚刚我们看到的这几幅图是真的吗?我们能不能来验证一下呢?”学生的胃口被吊了起来,于是,我请同学们打开了“我国1
月平均气温图”,指导学生阅 读了本图的图例,接着要求学生讨论几
个问题:(1)分别读出广州、武汉、北京、哈尔滨的气温值。( 2)
找出1月0℃等温线的位置并用彩笔描出。(3)计算海口和漠河的
温差。经过了各组的讨 论之后,我每个小组各抽出一名同学来读出上
面4个城市的气温并按照南到北的顺序把这4个城市的气温 写在黑板
优秀教案


优秀教案
上,学生很容易就得出结论:随着纬度 的不断升高,气温逐渐降低。
接着,我又请了一名学生上台指出了1月0℃等温线的位置,并说出
这条线最弯曲的部分在哪里,学生调用了上节课的知识指出最弯曲的
部分在横断山区,从而复习了地形 对气候的影响这一知识点。最后,
我请一名学生上台计算出了海口和漠河的温差是44℃。经过一步步< br>的启发和引导,培养了学生阅读“气温分布图”的能力并最终得出:“冬
季,我国南北气温差别很 大”的结论,从而也验证了上个环节中同学
们的判断是正确的,并且知道了造成这一差异的根本原因是纬 度位置
的影响。有了前面的经验,我又要求学生阅读了“我国7月平均气温
图”,并和“1月平 均气温图”进行比较,同时按照前面的学习方法一步
步地引导学生得出了:“夏季全国普遍高温,除青藏 高原外”的特点。
最后引导学生得出青藏高原夏季气温低的原因是地势太高造成的。
“同学们,经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现在能不能初步知道我国冬季最
冷和夏季最热的地方在哪里呢?”这时 ,有学生说冬季最冷地方在黑
龙江,夏季最热的地方在海南。为了验证学生的答案,我引导学生们
齐读了书本的阅读材料——“我国冬季最冷和夏季最热的地方”,同时
要求学生把阅读材料中出现的地 方一一在地图上标出,并且与学生们
探讨了夏季气温最高的地方之所以出现在吐鲁番的原因。
根据气温的南北差异并结合农业生产的实际,我国从南到北划分
了五个温度带和一个区,到底是哪些呢, 大家看一看书本的地图
——“我国温度带的划分”。在学生们看图的时候,我很快在黑板上画
出 了中国轮廓图,说实话这幅板图一直都让我引以自豪也是学生们佩
优秀教案


优秀教案
服我的一个地方。接下来,我请了一名学生在我的轮廓图上填出了这
几个温度带的名称,至此,学生们对本图有了初步的认识。接着我又
引导学生们认识了这几个温 度带在位置排列上的规律,巩固了知识。
这时,我又卖了一个关子:唉,这幅图上有几条分界线我们似曾 相识!
于是,我又请了几名学生在我的轮廓图上分别标出了:北回归线、1
月0℃等温线、地势 第一级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至此,学生们深
刻地认识了温度带的划分与旧知识的关联。在画线的时候 有个学生用
一条直线表示了北回归线,我马上在全班同学面前给予纠正,这时同
学们都意识到北 回归线应该用虚线来表示,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作图
能力。
为了进一步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 我又抛出了一个问题:我们学校所
处的是哪个温度带?学生马上答出是亚热带。接着我又分别要求学生< br>分别说出几个省级行政区和地形区所处的温度带名称。至此,中国温
度带的划分这一幅地图已深深 印入学生的脑海,并且也很好地复习了
中国政区图和中国地形图。
不同的温度带对人们生产和 生活的影响,老师则在大屏幕上打出了不
同形式的建筑、不同的运动方式、不同的水果……,引导学生进 行讨
论并且得出答案。至此,本课在老师的引导下,在融洽的气氛中,学
生们通过读图、画图、 讨论、计算等方法圆满完成了教学任务。最后,
老师又引导学生通过分组抢答的方式完成了本课的随堂练 习,巩固了
所学的知识。在抢答的过程中,一位平时被学生们称为“傻子”的同学
表现十分积极 ,所以我又引导学生给予了热烈的掌声,可以看得出这
优秀教案


优秀教案
位学生满脸的欢喜,我想,学生的自信比什么都重要!
【案例反思】
通过这一堂课的教学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启示:
1、学习生活化的地理,挖掘生活素材,把 枯燥的地理知识融入其
中。本课中,“大家帮帮忙”和“猜猜看”这两个环节,学生学习积极性
高涨,气氛空前活跃。我想,难怪新课程要提出“学习对生活有用的
地理”这一理念。地理教学与学生生 活经验的融合是实现新课程目标
的有效策略,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学习一些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不仅可以丰富教材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还
可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 ,培养良好的地理观。

2、师生关系的融洽是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新课程强 调,教学是
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
互补充,在这个 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
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 的发现,从而达
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而这一切的实现就
需要融洽的 师生关系。一堂课,师生若能在轻松活泼中自由交流,激
热讨论,那么这堂课就成功了一半,所谓“亲其 师,信其道”,学生喜
欢你了,学习积极性高了,教学效果自然就好了。
3、学生 的读图和作图能力要用心去培养。新课程倡导“学习对终
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而读图和作图以及应用知 识解决有关地理问题
的能力就是学生非常重要的地理能力,也是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能
优秀教 案


优秀教案
力,所以值得我们用心去培养。地图是学习地理的必要手段,在 教学
中重视地图教学,帮助每位学生不仅学会读图与析图而且用好地图,
用活地图,培养学生用 图的习惯与能力,这既是学好地理的关键,又
是提高学生能力促进终身发展的有效途径。
4、学生的自信心需要我们去保护和激发。“傻子”在抢答中的表现
让我动容,值得我们去关爱和保护。 我们常说“态度决定一切”,我们
常说“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我想,这就是了。一个人有
了足够的自信,他将有无穷的力量去面对未来的学习和生活。
《印度》教学案例及分析
一、案例背景:
七年级地理下册学习的 是区域地理,学生通过亚洲、日本、东南
亚的学习,对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学生已 初步
具备读图分析一个国家地理位置和地形特征的能力和具备从各种统
计图表提取、分析、归纳 地理信息的能力。
二、案例主题: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二章第三节 是《文明古国—印度》,结合学生
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的知识结构我在印度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征等方面的教学中,事先设计相关的学习任务并以地理“导学案”的形式呈现
给学生,利用地理“导学案” 引导学生读书读图,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变被动学为主动学,让地理课堂更高效。
三、案例过程:
片段一
优秀教案


优秀教案
师:我们已经学了亚洲、日本和东南亚,学会了如何分析一个国家的
地理位置,那印度在哪里呢 ?请大家看地理导学(教师事先设计与准
备并在课前分发)
展示学习任务一:认真观察图7.31、7.34,说出印度的地理位置和邻
国位置。
(1)印度的地理位置
a.半球位置:从南北半球看,位于 半球,从东西半球看,位于 半
球。
b.纬度位置:印度大部分在 纬线和 纬线之间, (纬)
线从其中部穿过,所以大部分属于 带。
c.海陆位置:位于 洲南部、南临 洋、东临 湾、西
临 海。
(2)找出邻国位置
东北部与 、 国家相邻,西北邻 国 ,东
邻 国、 国。南与岛国 隔海相望。
我让前后桌四个同学进行讨论,合作完成学习任务一中的相 关内容。
话刚一落下,全班同学就讨论开了。而我巡视整个教室,悄悄地走到
学生小组中,倾听 学生的讨论并适时地给予指导。讨论结束后,我请
两三个学生上讲台利用相关地图对学习任务一中的每一 个该掌握的
知识进行说明,并让其他同学充当评委进行评价。最后我总结“不管
学习哪一个国家 的地理位置重点都是找出重要的纬线和周围的海洋
与相邻的国家。”
优秀教案


优秀教案
片断二
师:先与学生共同复习地形的五种基本类型及其特 点,并抛出问题“请
大家思考:如何利用分层设色地形图描述地形的特点与地形的分布特
点?”
这一问题一抛出,全班沉默了,我看到这一情况,鼓励大家说到“同
学们,请先别着急,再想想 ,如若真的无从下手的话,请先完成地理
导学中的学习任务二并进行小组讨论,比一比哪一小组更有效率 ,答
案也更准确,更规范。”
展示学习任务二:读图7.34“印度的地形”,完成下面任务
(1)查找并标记喜马拉雅山脉、恒河平原、德干高原、恒河、布拉
马普特拉河
(2)总结印度地形分布特点:印度北部为 山脉,中部为 平
原,南部是面积广大的 高原。印度的地形特点是地形类型
以 、 地形为主,大部分地区地势 。
听到这话,全班又讨论开了,我又一次参与到小组讨论中。我发
现,这一次学生的讨 论更激烈也更投入,似乎都想着尽快地把问题的
答案找出来。很快就有了结论,我请一位学生代表上讲台 指着图进行
回答“首先应该看图例,确定哪种颜色表示的海拔高度,颜色越深,
表示海拔越高, 平原用绿色来表示;地形分布特点通常描述为哪个方
位有什么样的地形类型,地形的特点则通常描述为‘ 地形以什么类型
为主’”然而我发现该学生在指图的时候,不管是山脉,还是平原高原
都只是指 着某一点来进行说明。为此,我首先肯定了该生的回答并指
优秀教案


优秀教案
着地图补充到“山脉在地形图上是用线来表示,而高原平原是用面来
表示。
四、教学反思:
这是地理课堂教学中两个普通的案例,却始终围绕着地理课堂的
有 效教学而进行的。所谓“有效课堂教学”就是教师有效的教与学生有
效的学。具体地说就是教师要最大限 度的促进学生和教师的进步和发
展,实现教学目的,达到预期效果显著,实现投入与产出比率的最大化。具体体现在:
(一) “地理导学案”的应用让学生易学。
在导学案中 设计学生合作探究的环节,而每个环节的设计都围绕本节
课的教学的目标来进行,设计的问题也比较有讲 究,既让学生容易理
解,又突出了学生读图能力的训练,真正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变学会
为会学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导学案的设计突出“地图和图表”。中学地理学科的教学 内容,
牵涉到方方面,都是以一定空间分布作为基础的。教学中牵涉到某个
地理事实、地点或者 地区,无论其大小,应该在落实在地理空间上,
也就是地图中。通过地图,判断其地理位置的特点、周围 的环境及其
相互影响。所以,教师事先进行地理导学案设计,设计时始终坚持“以
图导学”的原 则,比如“请大家观察图7.31、7.34,说出印度的地理位
置和邻国位置”等;在课堂教学中也始 终要求学生一定要运用地图和
地理图表来学习,在进行总结的时候也总是围绕着地图来进行,将读
地图、用地图贯穿在地理课堂的始终,紧扣学科特点。
优秀教案

一分钟-房屋出租合同


英语简历模板-元旦的祝福语


长跑注意事项-浙江财经大学分数线


高处不胜寒的意思-卫生院院长述职报告


重庆二外-青年管理干部学院


搞笑台词-三讲三提升


证券从业资格考试准考证-培训小结


雨的作文600字-马甲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