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2020年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西安大学排名-liuyuetian
最新人教版2020年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全册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第二册
全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一共分为八个单元,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认识图形(二)、
20以内的退位减法,分类
与整理, 100 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 10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找规律,总复习.本册
的教学重点是 100 以内数的认识和 100
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在学生掌握了 20 以内各数的基
础上,这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 100
,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 100 以内数的读法
和写法,弄清 100 以内数的组成和大
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数感.同时,教材
结合计算教学,安排了应用所学计算知识解
决问题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学
习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相关计算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
解决问题的能力.
全册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 100
以内的数,会读写 100 以内的数,掌握 100 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的,掌握
100 以内
数的顺序,会比较 100 以内数的大小.会用 100
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
单的估计和交流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 20
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 100 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
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
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 1 元=10 角, 1 角=10 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6、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7、初步
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初步
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
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1、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 100 以内数的认识,
20 以内退位减法和 100 以内的加减法计算.
难点:人民币的认识.
教学准备:课件、计数器、口算卡等.
全册课时安排:共计约 59课时,正课 16
周,总复习 5 课时,各部分教学内容安排如下:
一、认识图形(二)3课
二、20
以内的退位减法( 13 课时)
例 1…………………………………………2课时左右
例
2…………………………………………1课时左右
例 3………………………………………2课时左右
例 4………………………………………2课时左右
例
5………………………………………1课时左右
1 13
例 6………………………………………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3课时左右
三、分类与整理( 3课时)
四、
100 以内数的认识( 9 课时)
数100以内的数和数的组成……………………………………1课时
数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2课时
数的顺序比较大小……………………………2课时
解决问题……………………………2课时
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2课时
摆一摆,想一想……………………………………1课时
五、人民币的认识( 5 课时)
认识人民币元、角、分的进率………………………………………2课时
简单的名数变换和加、减法………………………………………2课时
解决问题……………………………1课时
六、 10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17
课时)
1、整十数加、减整十数…………………………………1课时
2、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3课时
3、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9课时
例 1、例
2………………………………………4课时
例 3………………………………………2课时
例 4、例 5………………………………………3课时
整理和复习…………………………………3课时
七、找规律( 4 课时)
八、总复习( 4课时)
第一单元
第一课时:认识平面图形
教学目标:
1.通过拼、摆、画各种图形,使学生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
2 13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的能力.
3.能辨认各种图形,并能把这些图形分类.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的实物与图形.
教学难点:
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的实物与图形.
教学准备:图形卡纸、实物、学具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探究新知:
1.小朋友们还记得这些图形朋友吗? (长方体 正方体 球 圆柱)
2.你能把这些图形平平的面画下来吗?学生在纸上画一画
3.你们画下的图形有什么特点?
学生小组讨论并且小组小结最后派代表全班交流
不同点: 共同点:
长方形 对边相等
4个角都是直直的 平面的
正方形 4边相等 4个角都是直直的
不断开的
圆 没有角 即封闭的)
三角形 有三条边
三个角
平行四边形
二、巩固发展:
1.说一说,你身边哪些物体的面是你学过的图形?
2.用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画一画自己喜欢的图形?
小组内评一评,各小组展示作品.
3.练习一第1题
请小朋友涂一涂圆、正方
形、长方形、三角形知道各涂什么颜色吗?小组讨论合作,反馈汇报哪
些涂成黄色,哪些涂成蓝色,哪些
涂成紫色,哪些涂成红色?
4.用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拼一拼图形.
同桌合作比一比哪一桌拼的最好?全班交流展示.
5.第2题:数一数有几个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
独立完成
,说说你是怎么数的?有什么好方法?
小结方法.
三、提高练习:
取长方形纸一张,对折再对折
取正方形纸一张,对折再对折
取正方形纸一张,对角折再对角折
观察结果
四、总结:今天你们学到了什么?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个有什么特点?
你有什么想问的?
板书设计:
长方形 对边相等 4个角都是直直的 平面的
正方形 4边相等
4个角都是直直的 不断开的
圆 没有角 即封闭的)
三角形 有三条边 三个角
平行四边形
作业设计:相关练习.
3 13
第二课时:拼一拼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
方形、正方形的
边的特征.
2.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3.通过学生大量拼摆图形,发现图形可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及联系,感受图形美.
4.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
教法设计:引导观察,动手操作,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教师出示一个风车,并以谈话引入:同学们看,这是什么?
你们喜欢风车吗?谁动手做过这样的风车?给大家介绍一下做这样的风车要用哪些东西?
二、感受新知,观察比较
1.提问:你们说得很对,作风车的风叶要用一张正方形的纸,正方
形上个学期跟我们见过面了,
是个老朋友了,回忆一下,上节课除了正方形你还认识哪些图形?
在这些图形中,哪些图形和正方形最相似?为什么?
2.提问:它们都有四个角,四条边,先来看看长方形,它的四条边有什么特点?
上面的边对着下面的边,这样相对的边我们把它叫做对边.
3.引导学生继续观察长方形的边.
提问:我们能想办法证明长方形对边相等吗?
生可以自由选择证明方法,如对折、测量等,并请用不同的方法的学生上台演示.(教师板书:对
边相等
)
4.引导学生观察正方形的边,有什么发现?
你能证明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吗? 5.小朋友们真了不起,通过你的观察,动手验证了两种图形边的特点,那你能不能利用手中老师
发
给你的长方形的纸做一个风车呢?(全班同学动手做风车,教师给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指导)说
一说你在做
风车的过程中发现了哪些图形?
6.一个简简单单的风车,就让我们发现了这么多的图形,你能试着用
这些图形来拼更多的图形
吗?大家来试试!
三、动手实践
1.学生独立完成第3页的“做一做”.
2.第6页的第4题.
3.第6页的第5题.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进行了图形的拼摆,同学们学得很投入
,课下请大家留心观察生活中有哪些基本的图
形拼成的图案,说不定会有更多更好的发现.
板书设计:
拼一拼
对边相等
作业设计:相关练习.
4 13
第三课时:练习课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形状以及特征.
2、通过学生动手拼一拼、摆一摆七巧板,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能辨认和区别这两种物体.
教学重点:通过各种方法弄清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并能进行判断.
教学难点:图形的分解与组合.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长方形的特点. 出示一个长方形让学生说长方形的特点.
结论长方形有四条边是长长
的.
2、正方形的特点.
出示一个正方形让学生说正方形的特点. 结论正方形有四条边是方方
的、正正的.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1、第7页练习一第6题.
仔细观察,用那个物体能画出左边的图形?圈一圈.
2、第7页练习一第7题.
出示长方体,谁来说一说:长方体有几个面?
各个面分别是什么图形?
是不是长方体的每个面大小、长短都一样呢?
3、第6页练习一第4题.
昨天我们用相同或者不同的图形,拼出了自己喜欢的图案,今天我们继续来玩拼一拼的游戏.
动手.汇报.
三、巩固新知
第7页练习一第8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设计:相关练习.
第二单元: 20 以内的退位减法
单元教学内容:
20
以内的退位减法
单元教材简析:
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两个:一是十几减几需要退位的减法,简称“ 20
以内的退位减法”;二是用“ 20
以内的退位减法”和以前学过的进位加法解决螽铁实际问题,即“用数学”.口算 20
以内的退位减法对进一步
学习多位计算和其他数学知识,与 20 以内的进位加法同等重要,都是基础
知识.因此,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时,
必须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计算方法,并通过合理的练习达到一
一的熟练程度,切实为以后后学习打好基础.
学会计算并动用于生活中解决问题,对理解运算的意义,体
会数学的作用,和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十分有
5 13
益的.
单元教学目标:
1、
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 20 以内的退位减法.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单元教学重、难点:
理解算理,掌握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第一课时 十几减9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计算十几减9.
2.培养学生初步的抽思象教学过程
维能力.
教学重点:
能比较熟练地计算十几减9.
教学难点:
理解十几减9的退位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学具.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9十3 9十7 9十4 9十6
9十9 9十2 9十5
9十8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9十( )=12
9十( )=13
9十( )=14 9十( )=15
9十( )=16 9十( )=17
二、新授
1.出示教科书P10的图.
引导学生看图,提问:谁能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有15个气球,买了9个,还有几个?)
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计算?该怎样列式?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板书:15—9=
提问:如果没有图,要算15减9等于几,该怎样想?
(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互相商量.教师可提示学生联系旧知识进行计算.)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1)9加6得15,15减9等于65
(2)15可以分成9和6,15减9等于6;
(3)10减9等于1,l加5等于6;
(4)15减5等于10,再减4等于6.
教师对学生的不同想法,应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学生多动脑筋多思考.进一步提问:这么多的想法
都
是对的,那么你觉得哪一种方法又快又好呢?(鼓励学生用想加算减的方法:想9加几得15,15减<
br>9得6)同时板书得数“6”.
2.小朋友玩套圈游戏,投了14个圈,有9个没套中,套中了几个?
6 13
提问:
(1)要求套中了几个,该怎样列式?(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14—9=)
(2)得多少?怎样想的?教师板书得数“5”.
3.小结: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什么内容?(十几减9)教师板书课题.
该怎样计算这些题目呢?教师指
题,引导学生总结出想加算减的方法,同时也鼓励学生可选择自
己喜爱的方法进行计算.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P10“做一做”第1题.
让学生在桌子上用小棒摆一摆,边操作边小声地说想的过程.然后指名说,再在方框里填上
数.
2.完成教科书P10“做一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
3.完成教科书P10“做一做”第3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任指几题,让学生说一说最喜欢用什么方法计算.
四、课堂练习
l.完成教科书P11练习二第1、2题.
2.布置作业.
相关练习
板书设计:十几减9
15-9=( )
10-9=1
9+6=15
1+5=6 15-9=6
第二课时 十几减9的练习课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帮助学生较好地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力求能正确地算出得数.
2、在观察、操作中逐步深化探究、思考的意识和思维的灵活性.
3、为继续学习十几减8、7打好基础.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算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熟练十几减9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学具.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填数计算,并讲一讲上下两行有什么联系?
(1)9+(
)=15 (2)9+( )=18
15-9=( )
18-9=( )
(3)9+( )=14 (4)9+( )=17
14-9=( ) 17-9=( )
二、课堂练习
1.完成P11页练习一的第4题.
(1) 出示画面,让学生理解题意.
(2)让学生独立口算出每一个算式的答案,并将他们对号入座.
(3)教师任意选择一题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7 13
2.完成P11页练习一的第3题.
教师将l0
、14、13、17……写在黑板上,然后教师一手拿着9的卡片在黑板上移动(不必按
顺序),卡片对
着十几就算十几减9.
教师还可以随意在黑板上指题,全班每一个学生举数字卡片表示得数,
这样能激发学生做题
的兴趣,有利于提高学习的效果.
3.完成P12页练习一的第6题.
(1)出示题目让学生理解题意,口头叙述画面内容.
(2)提问:这道题告诉我们什么条件,要我们求什么?
(3)请学生列式,并复述口算过程.
4.完成P12页练习一的第8题.
(1)让学生独立理解题意,叙述画面内容.
(2)让学生通过画面内容想一想:这道题可以提什么问题?
(3)学生任意选择独立完成.
三、课堂练习
1.完成P11页练习一的第5题.
2.完成P12页练习一的第7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布置作业.
相关练习
第三课时 十几减8
教学目标:
1、经历从实际情景里提出并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十几减8的计算方法,能比
较熟练地计算十几
减8.
2、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发展探究、思考的意识和思维的灵活性.
3、能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相关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作用.
教学重点:能比较熟练地计算十几减.
教学难点:理解十几减8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学具.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8+3= 9+5= 7+6= 8+5=
7+4=
9+2= 9+8= 8+7=
2.看卡片,说出( )里应填多少.
9十( )=16 8十( )=13
9十( )=15
8十( )=17
3.12—9=3,说一说想的过程.
二、新授
1.出示例2.
(1)观察画面,理解图意,复述画面内容.
(2)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分组讨论,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3)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列出算式.
8 13
12—8=4
谈一谈你是怎样想的:
(4)小结:刚才大家动脑筋想出了
四种不同的思考方法,这几种方法都很好.其中第一种方法
比较快,它采用的是“想加算减”的思考方法
.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也可以采用这种思考方法.
2.补充练习:摆一摆,算一算.
让学生在书桌上摆出8个红圆片,再摆出5个黄圆片,然后再摆上大圆圈.
提问:
(1)这种摆法表示什么意思?(8个红圆片,5个黄圆片,一共有13个圆片.)
(2)再用虚线套住7个红圆片,这种摆法又表示什么意思?该怎样列式?(13—8=5或13—5=8)计算时你是怎样想的?(让学生说一说思考过程.)
三、巩固练习
1.完成P13页的“做一做”第1题.
让学生口算,全班集体订正,个别题目让学生说说思考过程.
2.完成P15页“做一做”的第二题.计算并说出上下两行之间的关系?
3布置作业.
相关练习
板书设计:十几减8
12—8=4
10-8=2
8=4=12
2=2=4 12-8=4
第四课时 十几减7、6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帮助学生较好地掌握十几减7、6的计算方法.力求能快速正确地算出得数.
2、在观察、操作中逐步深化探究、思考的意识和思维的灵活性.
3、为继续学习十几减5、4、3、2打好基础.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算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6、6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学具.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11-8 14-9
13-8 15-9
11-9 17-9 12-8 16-8
2.看卡片,说出( )里应填多少.
6十( )=12
8十( )=13
5十( )=11 7十( )=14
9十(
)=16 6十( )=13
3.12—8=4,说一说想的过程.
二、新授
1.出示例3.
(1)观察画面,理解图意,用自己的语言叙述画面内容.
(2)出示鱼缸画面,请学生数一
数,鱼缸里有多少条金鱼?(13条)(移动画面,黑金鱼隐藏到水
草后)再让学生猜一猜隐藏到水草后
的红金鱼有几条?(学生分组讨论,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9 13
(3)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列出算式.13—7=6
谈一谈你是怎样想的:
(4)小结:刚才大家动脑筋想出了四种不同的思考方法,这几种方法都很好.
(5)改变题意:一共有13条金鱼,6条黑金鱼,红金鱼有多少条?
(6)学生独立列式,并说一说思考的过程.
l3—6=7
三、巩固练习
1.完成P14页的“做一做”第1题.
让学生口算,全班集体订正,个别题目让学生说说思考过程.
2.做一做第2题.
3、完成P14页“做一做”的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提问上下两个□间的关系.
4.布置作业.
《指导丛书》相关练习
板书设计:十几减7、6
13-7=( )
13-6=( )
10-7=3 10-6=4
7+6=13
3+3=6 4+3=7
13-7=6
13-6=7
第五课时 十几减8、7、6练习课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熟练掌握十几减8、7、6的计算方法,正确地迅速地计算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
2.训练学生找出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的启蒙
教育.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教科书Pl5第4题
二.课堂练习
1.完成P16页的第7题.
首先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在练习本上写减法算
式,教师在巡视过程要加以提示,发现问题及
时指导,提醒学生不要漏写.
2.完成P16页的第8题.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订正,对个别减法题目要求学生说出思考过程.
3.完成P16页的第9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三、数学游戏
教科书P16页的第6题.教师准备好两套不同颜色的卡片,一套写上14—8、12—5、12—4、
16—9、15—8、ll—3、14—9、14—8、13—6、13—8等算式卡片;一套写上5、6、7、
8等数
字卡片.开始“找朋友”游戏.
游戏开始时,教师先指定一名手拿数字卡片的学生到讲
台上来,比如:5.这名学生手举卡片问全
班学生:“5,5,你的朋友在哪里?”下面拿“14—9”
、“13—8”卡片的学生接着说:“5的朋友在
这里.”边说,边跑上讲台,站在拿5卡片的学生的两
旁,再齐问台下的学生:“我们算得对吗?”
全班学生齐答:“对、对、对.”紧接着热烈鼓掌.
其余各题也按上法进行.
10 13
四、布置作业
相关练习
第六课时
十几减5、4、3、2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感知加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促进计算能力的提高.
2、在观察操作中经历学习过程,逐步发展探究,思考的意识能力,重视算法多样化.
3、能解决生活中相关的实际问题,体会实现数学的价值,发展学生的数学意识.
教学重难点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会十几减5、4、3、2的计算方法,同时感受解决问题策略
的多样性.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11-8
14-6 13-8 15-6
11-7 17-9 12-7
16-8
2.看卡片,说出( )里应填多少.
3十( )=12
5十( )=13
2十( )=11 5十( )=14
4十(
)=12 4十( )=13
3.12—6=6,说一说想的过程.
二、新授
1.出示例4.
12-5= 11-4=
12-4=
11-3=
12-3= 11-2=
(1)独立计算,指名板演.
(2)谈一谈你是怎样算的:(1)破十法 (2)想加算减
(3)小结.
三、巩固练习
1.完成P17页的“做一做”7
让学生口算,全班集体订正,个别题目让学生说说思考过程.
2.做一做思考题.
3、完成练习四的第2题.
板书设计:十几减5、4、3、2
12-5=
11-4=
12-4= 11-3=
12-3=
11-2=
作业设计:
相关练习
第七课时
十几减几练习课(一)
11 13
教学目标 :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十几减5、4、3、2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计算.
2、通过
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选择信息,处
理数据的能力.
3、通过小组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感受小组合作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掌握方法,熟练计算.
教学准备:挂图,学具.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教科书Pl8第3题
二.课堂练习
1.完成P18页的第4题.
首先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在练习本上写减法算式.
2.完成P18页的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订正,对个别减法题目要求学生说出思考过程.
3.完成P19页的第6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三、布置作业
相关联系
第八课时 十几减几练习课(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熟练掌握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正确地迅速地计算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
2.训练学生找出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的启蒙
教育.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二.课堂练习
1.完成P19页的第7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完成P19页的第8题.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订正,对个别减法题目要求学生说出思考过程.
3.完成P19页的第9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三、布置作业
相关练习
第九课时 解决问题(一)
教学目标:
12 13
1.让学生学会看图理解图意,编简单的加减法应用题.
2.初步学会分析解答简单求总数的加法应用题和求剩余的减法应用题.
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认真分析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理解图意,正确分析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12—8
7+9 17—8
l6—7 15—5 11+2
2.★★★★★★★★
●●●●●
★和 ●
一共有多少个?
3、 △△△△△△△△ △△△
还剩多少个△?
二、新授
1.出示教科书P20页的图.(让学生观察画面内容,用自己的语言讲—
讲画面的内容.让学生
自由结合,互述画面内容.)
2.板书:有16人来踢球,现在来了9人,我们队踢进了4个.
教师:同学们看到这些话,想一想问题是什么?
有16人来踢球,现在来了9人,还有几人没来?
教师:这道题的己知条件和问题分别是什么?
大家想一想该怎样列式?
什么这样列式?
13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