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金山区2019-2020学年中考第三次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玛丽莲梦兔
916次浏览
2020年08月12日 09:34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北京吉利学院-新年祝贺语


上海市金山区2019-2020学年中考第三次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
一、选择题
1
.下列选项中加点字、词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造访(拜访) 杨花落尽子规啼(杨树的花) 美不胜收(尽、完)
.....
B
.鄙薄(轻视) 家君(父亲,敬辞) 三省吾身(反省)
.....
C
.险躁(危险) 殉职(指因公牺牲) 怪诞不经(正常)
....
D
.倜傥(洒脱) 缥缈(形容隐隐约约) 识破机关(秘密)
......
【答案】
D
【解析】

【详解】

A杨花:柳絮。B家君:父亲,谦辞。 C险:轻薄。
2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对知识的追求这种纯洁而无比强烈的激情支配着我的一生。
..
B
.一切有价值,有意义的文艺创作和学术研究,都应该反映现实,观照现实。
..
C
.还有一期的时间,有些同学一反既往,开始了勤奋之路。
....
D
.真正的朋友之间,应该间不容发,关系密切如一人。
....
【答案】
D
【解析】

【详解】

D“间不容发”比喻与灾祸相距极近,情势极其危险,与本句语境不符合,应为“亲密无间”。
二、名句名篇默写
3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句)
....
6
..
①水何澹澹,
__________
。(曹操《观沧海》)

________
,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③征蓬出汉塞,
_____________
。(王维《使至塞上》)

________
,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
⑤以中有足乐者,
_______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_______
,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⑦沉舟侧畔千帆过,
______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______
,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默写杜甫《望岳》的后四句。
【答案】

(1)①山岛竦峙

②乱花渐欲迷人眼

③归雁入胡天

④浊酒一杯家万里

⑤不知口体之奉
不若人也

⑥出淤泥而不染

⑦病树前头万木春

⑧瀚海阑干百丈冰
(2)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解析】本题属 于基础题,也是各地中考语文必考题。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
的,然后在此基 础上加以理解、应用、赏析。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歌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
合适的诗句,三 是答题时不能写错别字。本题中需要注意的易写错的字是:眦,淤。
三、现代文阅读
4
.烤神仙
蔡怡
⑴我坐在父亲的病床边,抚摸着他那双布满老年斑的手, 端详着他插着胃管、氧气管的身躯和一直昏
睡不醒的脸庞。
⑵母亲在世时,我心目中的父亲是 个沉默寡言、永远陪着笑脸的影子。母亲去世后,把父亲接到家里
来,才发现一个完全不同的爱讲故事的 父亲。
⑶父亲讲的故事,年代以倒退的方式不断往前移。
⑷五年前的夏日,在树梢间传出的 第一声蝉鸣中,他讲起十六岁时因为抗日战争而离开农村,跟着学
校走遍大江南北,由中学念到大学的辉 煌岁月。这同时也是造成他永别家乡,一生无法与家人团圆,让他
痛得刺骨椎心泣血的烽火岁月。
⑸这段父亲人生旅途中最重要的转折,居然没多久就随着他脑细胞的逐一死亡,而彻底消失了。 ⑹接下来,他只记得十岁在老家西门外的枣树园里抓神仙,拿回家烤着吃、烧着吃的欢欣。我问他:
“什么是神仙?”他十分讶异地回答:“神仙就是蝉的幼虫,这你都不知道吗?”
⑺我跟着父亲精彩的 描述,想象着深藏在土里、度过漫长岁月的神仙,还没有挣开它的壳,在耐心等
待雷的启示和节气的更迭 。黑暗中,它终于听到属于它的呼唤,于是从松软的地洞冒出头来,慢慢爬上枣
树干,用针一般的嘴刺, 吸取清新可口的绿树汁。它听到孩童的嬉闹声,想与他们共戏,没料到自己尚未
羽化的身躯,会成为布施 的祭品。我那才十岁左右的父亲,万分欣喜地找到众神赐下的补养品,从地上、
树上,一一捉住它们,高 兴地跑回厨房里烧着柴火的炉灶边,挤在正忙着蒸红枣发糕的奶奶身旁,烤神仙。
⑻接着,父亲退化成 了七岁小孩,在土夯的城墙上跟着打更的人巡逻。他不怕摔,因为城墙有一米多
宽。他还在家门口供牲口 喝水的大水塘里游泳。父亲讲故事有固定的模式,说完了夏天在大水塘里游泳,
接着他一定会说:“水塘 冬天结冰后,可以在上面打滑。”我听不懂他的家乡话“打滑”,他愣了好一会
儿,然后结结巴巴、指手 画脚地解释:“就是跑——跑——,哧——哧——”
⑼父亲的一生似乎也就这样从大水塘的冰面上,“哧”的一声快速溜滑过去,了无痕迹。
⑽当 烤神仙、溜冰等回忆也从他的记忆中被整个删除之后,他爱谈论去姥姥家过年的快乐时光。他说
姥姥家可 大了,占了整个张家村的一半。“我有六个舅舅啊!”父亲反复地说,就怕我不懂拥有六个舅舅
的幸福, 脸上露出三岁娃娃才有的天真与欢愉。我猜父亲去他姥姥家过年的时候,只有三四岁吧。于是,
我们俩开 始唱“颠倒歌”:“张三吃了李四饱 ,撑得王五沿街跑……”我背得滚瓜烂熟,因为三岁时常
被父母推 到人前炫耀表演。时光流转,父亲老了,轮到我唱“颠倒歌”给他听。这歌名依稀就是一种古老
的预言— —天下人父与人子的关系,行到最后,终将颠倒。
⑾一年多前,父亲成了不到一岁的小婴儿。无法走路 。我请他坐轮椅,他先摸摸上衣口袋,怯生生地


问我:“坐这车子要花钱吗?”他以坚称 自己不饿来遮掩忘记如何夹菜的窘态。我买来牛肉大饼、菜肉包
放在他眼前,然后躲在门后,偷偷看他用 两手抓着食物大口大口咬着吃,脸上露出十分满足的神情。
⑿随着记忆的远去,他对我的称呼也由五年 前“亲爱的女儿”变成“大姐”“妈妈”。想必他的眼神
早已穿透我的身躯,望见不同时空里,他至亲但 十六岁之后就无缘相见的姐姐,以及他至爱却终生未能尽
孝的母亲。
⒀最后,父亲在病魔的侵虐下,只能困惑又冷漠地望着已完全陌生的我。
⒁玉坛子上嵌着父亲 八十岁生日时拍的照片,我和家人把它安放在母亲身边的空格子里,深深跪拜后,
我决心追随他的魂梦, 造访他生前反复勾勒、多年想回却一直回不去的老家,去体验他的痛,去触摸他永

远触摸不到 的乡情。
⒂到了蔡家庄,我找不到可以打更的城墙,西门自是不见影踪,枣树已被砍光,而神仙都长了 翅膀飞
走了……
⒃原来,父亲把栽植在他生命里最珍贵、最美丽的人生记忆,从十六岁到三岁 ,用倒述的方式托付给
我了。这是他生前给我的最后一笔爱的馈赠。
....
⒄父亲如神仙,等到了大地的召唤,挣脱了他的壳,快乐羽化在那枣树边……
1
.“父亲”“以倒退的方式”讲述了哪些故事?请简要概括。
2
.下面这段对父亲的描写细腻而动人,请任选角度加以赏析。
我请他坐轮椅,他 先摸摸上衣口袋,怯生生地问我:“坐这车子要花钱吗?”他以坚称自己不饿来遮
掩忘记如何夹菜的窘态 。我买来牛肉大饼、菜肉包放在他眼前,然后躲在门后,偷偷看他用两手抓着食物
大口大口咬着吃,脸上 露出十分满足的神情。(第⑾段
3
.第⒁段中“去体验他的痛”中的“痛”指的是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⒃段中“这
是他生前给我的最后一笔爱的馈赠”中“爱的馈赠”指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4
.认真阅读文章,谈谈对文章最后一段的理解。
【答案】
1
.①十六岁时离开农村与家人永别。②十岁时在老家枣树园抓神仙烤着吃、烧着吃。③七岁时
在 城墙上巡逻、在大水塘里玩耍。④三岁时去姥姥家过年。
2
.能结合语境赏析作答即可。
3


父亲十六岁永别家乡,一生无法与家人团圆,不能对至爱的母亲尽孝,留下了永远的遗憾。


亲将美好的人生记忆讲述给我,与我分享他生命中快乐的时光和难忘的乡情,让我体会到亲情 的美好。


4
.父亲度过了漫长的人生岁月,抛掉了人世的所有记忆 ,与世长辞了。每一位记忆消退的老人,离世的
过程是痛苦而解脱的,亲人们有义务陪伴他们让他们快乐 地离世。
【解析】

1
.试题分析: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通读全文,理清 故事线索,梳理情节,根据主要人物的活动,采用
“人
+

+
结果” 的方法进行概括,不要遗漏主要情节,不必叙述细节,语言要简洁通顺。本题概括时要注
意理顺清楚时间 。仔细阅读本文,主要写“父亲”,可概括为:①十六岁时离开农村与家人永别。②十岁


时在老家枣树园抓神仙烤着吃、烧着吃。③七岁时在城墙上巡逻、在大水塘里玩耍。④三岁时去姥姥家过
年。
2
.试题分析: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结合语境,对句子进行赏析是 重要的考点之一。
赏析的句子往往具有某一特色,或是修辞,或是表达方式,或是遣词造句,或表现手法 ,表现的情境等。
赏析时,要结合具体语境灵活作答。通常解题思路是:先写出句子的特点,然后结合具 体语境进行分析,
最后写出表达效果。本题可从任务描写的角度赏析。如:“用两手抓着食物大口大口咬 着吃,脸上露出十
分满足的神情。”运用了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写出了父亲生病后因饥饿大口吃饭的情 形,表达了我对父
亲的关爱。
3
.试题分析:(
1
)考查筛选信息 并整合信息的能力。第一空作答,要在阅读文本内容的基础上,审清题
意,锁定有效信息范围,准确地捕 捉到所需要的有效信息。对筛选出的信息认真比较,选取原文中能表现
题意的相关的词语句子作答或对其 内容进行概括作答。(
2
)第二空作答,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
结合文章写 父亲所讲的故事,结合文章的主旨概括作答。结合文本可知,第(14)段中“去体验他的痛”
中的“痛 ”指的是父亲十六岁永别家乡,一生无法与家人团圆,不能对至爱的母亲尽孝,留下了永远的遗
憾。第( 16)段中“这是他生前给我的最后一笔爱的馈赠”中“爱的馈赠”指的是:父亲将美好的人生记
忆讲述 给我,与我分享他生命中快乐的时光和难忘的乡情,让我体会到亲情的美好。
点睛:筛选信息有三个原 则:①带着题目,通读全文,把握大意。②对照考题,找到答题区,筛选出相关
的语言材料,选好答题的 角度,组织好答题的语言。③快速浏览全文,验证答案。
4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理解文中重 要语段的作用的能力。作答要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进行分析。结尾部
分的文字一般来说,结构上有总结、 照应前文的作用,使文章的结构严谨。内容上有突出主旨,抒发情感
的作用。如果是特殊的结尾形式,委 婉含蓄,意在言外,能引发读者的想象或思考。文章的最后一段,在
结构上,与前文呼应,使文章结构严 谨;内容上,交代了父亲的离世,提示文章的中心,给读者留下思考
的空间。结合文本内容分析,在陪伴 卧病在床的父亲的日子里,听父亲回忆童年,抓来神仙烤着吃的趣味,
是父亲活着和活过的一种记忆和符 号。而随着父亲的逝去,在“我”心中烤神仙已经超越了现实中趣味,
有了某种象征意义,神仙是羽化了 的父亲的影子,烤神仙随着父亲的逝去而被深深地埋藏进记忆里。据此
理解,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和主旨 分析作答。

5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特殊训练
梁刚
读大四那年,谈欣还在拼学分,其中最难的一门课程是设计。这门课程是毕业设计的最后一公里,也是今后工作的实际应用,必须学好。但据师哥师姐说,这门课程有点变态,课程设置变态,老师变态,学生也会跟着变态。真有这么夸张吗?谁知道。
谈欣的专业是给排水,涉及环保和土木工程两个领域 ,女孩学工科本来就不容易,跨专业就更不容易
了。但老师说了:“你们这个专业的就业形势很好,学好 了是吃饭本钱。”


等到画图纸了,学生提出:“这个画图软件我们不会,能教一下吗?”
老师沉下险来说:“你们玩游戏有人教过?不是一个个都玩得很溜,还‘985’大学,素质哪去了?”
等到大家学会软件了,老师又说:“今天画图全部采用手工。”
同学们顿时蒙圈了,太变态了吧,有电脑不用,手工画,累死人了!
..
老师尖着嗓 门说:“假如电脑坏了、网络瘫痪了你们就不设计了?未来什么都有可能发生,只有能力,
是你唯一的保 证。”
然后老师就失踪了,打电话不接,设计方案没人审核,对与不对,心里一点没底,直至截止日的 前一
天,老师出现了,通知把方案拿过去审核,结果全军覆没,没一个通过,
上次你就是这么说的,同学们嚷嚷起来:“我们就是按你说的方案做的。”
“赶紧,別浪费时间了,”老师吼道,“明天必须交出合格的方案,否则別怪我无情。”
变态!谈欣那一刻也愤怒了,不由自主地嘀咕道。
到了画图纸,老师再次玩失踪,说好的,会 随时候教,但找人时就是不见踪影了,打电话始终无人接
听。谈欣同宿舍两个山东人,都是学霸型的,她 们都是奔“考研保送生”去的。谈欣在这种氛围里学习,
难免着魔。连续熬了好几个通宵,总算完成作业 ,但还是怕再次遭遇“滑铁卢”。
第二天她早早起床,决定到老师办公室去守候。而且,她的这个行为 ,被后面陆续前来的许多同学唠
叨,这种“不想重蹈覆辙”的想法,已是一种普遍的默契。
然而,等了一天,老师始终没有出现。
“有这样的老师,还讲什么教育质量!”同学们嘟囔着,焦虑着。
眼看只剩最后一天了,老师飘然而至。看了同学们的作业,再次全盘否定。
同学们脸绿了。谈 欣自然也顾不得矜持,脱口骂了一句“变态”!而且没控制好音量,被老师听见了。
老师看她一眼,波澜 不惊地一笑,说:“连淑女都骂人了,好。那就明天把修改好的图纸交上来,逾期不
..
候!”
“好”是什么意思?还逾期不候,太变态了!
为修改图纸,许多同学又熬了通宵。但谈欣没改 ,她就想看看老师怎么说。老师居然没说啥,也给过
了。
谈欣暗自得意,刚想离开。老师突然 说:“你没改,知不知道为啥也给你过了?不是我怕你骂人,而
是同情你的懦弱。做这一行,是要服务好 甲方的,难免被反复折腾,受不了委屈,经不起折腾,根本过不
了关,没有这种准备,你还是趁早改行吧 。”
谈欣顿时愣住了,她不明白老师的训导是啥意思,难道是传说中的“挫折训练”?太不靠谱了吧? 谈
欣对老师的执教理念一直是持怀疑态度的。
大学毕业后,谈欣去建筑设计院找了份工作,经 常碰到变恋甲方,许多事先商量好的设计方案,临了
突遭变卦;图纸反复修改,临到交图时,又被全盘否 定。
那一刻,她突然明白了老师的用意,仿佛一场人生的酒拼,有了这碗酒的垫底,那就什么都不怕了。
....


(选自《小说月刊》,有删改)
1
.根据小说内容,将下列情节补充完整。
谈欣选择了据说难到“变态”的设计课 。→老师要求学生自学画图软件,学生学会后却被要求全部手工画
图:→①
__
→老师 又在截止日前一天才审核学生的图纸并再次全盘否定,却要求第二天上交修改好的图纸;
→②
_ _
→谈欣工作后常遇变态甲方,终于理解了老师的用意。
2
.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所反映的人物心理。
(1)同学们顿时蒙圈了,太变态了吧。
..
(2)老师看她一眼,波澜不惊地一笑,说:“连淑女都骂人了,好。”
..
3
.阅读文章最后一句话,紧扣加点之处,分析这样结尾的妙处。
4< br>.小说中的老师对学生实行了“特殊训练”,你是否认同他的做法?请结合文本和生活经验,陈述观点和理由。
【答案】
1


老师“失踪”,电话不接,设计方案无人审核,学生自己瞎琢磨;

学生抱怨老师“变
态”,老师平静训导没有修改图纸的谈欣


2
.(1)“蒙圈”反映了同学们因老师让他们在自学了画图软件后,又让他们手工画时的震惊、不理 解的
心理。
(2)“一笑”反映了老师在听到谈欣骂他变态时的了然、平静以及觉得学生们的 表现已经达到他所想要
的预期的欣慰的心理。
3
.“突然”写出了谈欣顿时理解了老 师之前这么做的用意;“垫底”贬词褒义,写出了正是老师的“变
态”,给了她在人生的拼搏中,有了那 份面对挫折的底气,表达了她对老师的认可和感激。
4
.认同。我认为这样的“挫折训练”是 有必要的。文中的谈欣之所以在工作后常遇变态甲方时,还能较
为平静地面对,这归功于老师当时的“变 态”。正是有了当初的经历打基础,谈欣才会有后文的顿悟与感
慨。人的一生总是有大大小小的挫折,有 些挫折甚至大到让人无法一下子承受,因此,一定程度的“挫折
训练”是很有必要的,可以提前在心理上 打好预防针,当挫折来时,才不会措手不及,才能积极面对。
【解析】

1
.考查情节的梳理与概括。解答此题在整体感知文意的基础上,根据题干中所给出的提示,找到相对应
的 段落内容,然后再用与提示相同的句式来概括情节即可。可适当模仿题目所提供的信息。根据“老师要
求 学生自学画图软件,学生学会后却被要求全部手工画图”,后边是“然后老师就失踪了,打电话不接,
设 计方案没人审核”;“眼看只剩最后一天了,老师飘然而至。看了同学们的作业,再次全盘否定。”后
边 是“学生因为多次修改,心生怨恨,开始抱怨,谈欣暗自得意,老师顺势教育。”最后是,谈欣大学毕
业 后工作遇阻,才终于理解了老师的用意。
2
.考查根据作品内容对人物心理的理解感悟能力。 解答此题关键是理解上下文的内容,抓住人物在文中
的言行表现,以及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来分析,揣 摩人物的当时的心理活动。①“蒙圈”指形容对某些
事情犯迷糊,蒙头转向,不知所措的精神状态。大家 好不容易学会软件,本以为可以用软件修图,老师却


让大家手工画图,这个词写出学生当 时的震惊、不理解的心理。②谈欣脱口骂了一句“变态”,老师听到
了,却没有发火生气,“一笑”反映 了老师听到骂人话后的平静心理,用这种方法达到他所想要,他很欣
慰。
3
.这是一 到赏析理解题。注意对两个词的分析,再结合文章内容具体阐述,最后分析情感或形象或主旨。
谈欣毕业 后的经历“经常碰到变恋甲方,许多事先商量好的设计方案,临了突遭变卦;图纸反复修改,临
到交图时 ,又被全盘否定。”让她一下子明白了老师当初的良苦用心。平时在严格的训练都是为了以后能
应付各种 状况,才会有面对挫折的底气。表达对老师做法的认可和钦佩。
4
.这是一道拓展开放题,需 要结合文章中心、内容以及生活经验。注意一定要陈述清楚自己的观点,接
着在从中心主旨入手,结合文 本内容阐述,最后结合生活经验,谈自己的理由。对于文中老师的做法是认
可的。生活是未知的,你做的 就是想办法,做到最好,如,让孩子们冬天穿短裤行走,这就是一种锻炼。
当然,并不是让我们的同学也 这样,只是这不愧为一种锻炼的方式,不愧为一种手段。所以,在平时的学
习生活中有意识的给学生一点 挫折,让他们吃点苦头,使他们受益终身。
6
.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取舍有道
周振国
①谚语说:“日月有常,星辰有行,四时从经。”天地万物皆有道,世事有道,取舍有道。
② 取舍之道,道义为先。讲取舍,首先绕不开利益和道义之间的纠葛。人都有逐利性,所谓“天下熙
熙皆为 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但千百年来一脉相承的中华文化主张“道义为先”。孔子说:“义然
后取, 人不厌其取。”即符合道义的好处,但取无妨。孟子提出“舍生取义”。自古至今,无数志士仁人、
先驱 英烈,为了百姓和大众的道义、国家和民族的道义,都是这么做的。当然,普通人难以企及这样的标
准, 但可以以此为榜样。
③取舍之道,耕耘为本。钱钟书先生周岁抓周时抓了一本书,其父甚喜,取名“钟 书”,巧的是钱先
生一生与书结缘,上清华时他便有了“横扫清华图书馆”的想法,人家过年吃酒,他过 年闭门“吃书”,
还曾把上门拜年的某社会名人拒之门外。鲁迅先生说:“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 啡的工夫都用在工
作上。”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没有耕耘哪来收获,没有耕耘何谈取舍。
④取 舍之道,格局为要。棋局对弈,有人在排阵布局上动脑,有人在吃子丢子上计较,这便是格局,
高下立现 。庄子的《逍遥游》中,知了和小斑鸠能飞上榆树和檀树便很知足了,有时飞不上去,落在地上
也心安理 得,而大鹏却要展翅九万里飞向南海,这让两个小东西很是看不懂,还在一起嘲笑大鹏。这跟和
陈胜一起 劳作的佣者嘲笑陈胜的“苟富贵,勿相忘”一样,格局不一样,胸怀不一样,最后的成就也大相
径庭。陈 胜无奈感叹:“燕雀安知鸿鸽之志”。有谚语说:“蜡烛尽能照光房子,太阳却能照亮世界”。
所以,曾 国藩说:“谋大事者,首重格局。”
⑤_ ▲ 。唐末诗僧贯休诗云:“门前数枝路,路路车马鸣 。名埃与利尘,千里万里行。”好一幅
世人追名逐利图。但对唐代思想文化产生过深刻影响的绝学--《 止学》说:“利无尽处,命有尽时。大智


知止,小智惟谋。”并告诫“利畏警焉”,即在 利益面前要保持敬畏和警醒。所以,取舍之道即是进退之
道,重要的是要懂得进退。陶渊明归隐田野,“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杜荀鹤“羞取俸禄”,“文
章甘世薄,耕种喜山肥。”都是美谈;比尔·盖 茨当面驳川普的面子,拒任美国总统科学顾问,说“这是
浪费我时间”,也是明智;而许光达、徐海东、 董其武等一大批高级将领,在新中国成立初我军授衔时主
动要求降衔让衔,更传为佳话。
选自《人民日报》2018年1月16日,有删改
1
.简要概述第③段的论述层次。
2
.如何理解第④段中画线句子的含义?
3
.根据上下文内容,在第⑤段画线的地方填上合适的一句话。
【答案】
1
.首先是提出本段论点:取舍之道,耕耘为本;然后举钱钟书刻苦读书的例子加以论证;又引
用 鲁迅的话从道理上论证耕耘对于成才的重要性:最后总结强调: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没有耕耘哪来收获,
没有耕耘何谈取舍。
2
.格局大,可以成就很大;格局小,无法取得大的成就(格局不一样, 胸怀不一样,最后的成就也大相
径庭)。
3
.取舍之道,进退为上。(内容应该体现 “进退(退让)”对于“取舍”的重要作用,表达形式一致,不
一致的即使意思对也要酌情扣分)
【解析】

【分析】

1
.试题分析:分析作者论证思路。 主要考查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把握,答题时应对各段内容进行准确概括
和巧妙串联。语言表述为:先通过… …引出论点或分论点,再用……事例或名言加以论述,最后得出……
的结论。文章第
3
段首先是提出本段论点——取舍之道,耕耘为本;然后列举钱钟书刻苦读书的例子加以
论证;又引用鲁迅 的话从道理上论证耕耘对于成才的重要性;最后得出结论“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没有耕
耘哪来收获,没有 耕耘何谈取舍”。据此分析作答。
2
.试题分析:考查论证方法的作用。常用论证方法有道理 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道理
论证:通过讲道理的方式证明论点,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 、更有力,更具有权威性。本题引用谚语“蜡
烛尽能照光房子,太阳却能照亮世界”,运用了道理论证的 方法,强调了“谋大事者,首重格局”,进而
论述了本文的“取舍之道,格局为要”这一分论点。说明格 局不一样,胸怀不一样,最后的成就也大相径
庭。据此理解作答。
3
.试题分析:考 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文章的论证思路。本文在提出了中心论点后,从“取舍之道,道
义为先”“取舍之 道,耕耘为本”“取舍之道,格局为要”“取舍之道,进退为上”四个角度来论证分析。
其中文章第5
段“取舍之道,进退为上”这一内容可根据文章第五段中的“所以,取舍之道即是进退之道,重要的是要懂得进退”这一语句进行概括,仿照前面的分论点的句式作答。
四、文言文阅读
7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亮少有逸群之才,身长八尺,容貌甚伟, 时人异焉。遭汉末扰乱,随叔父玄避难荆州。躬耕于野,不
求闻达。时左将军刘备以亮有殊量,乃三顾亮 于草庐之中。亮深谓备雄姿杰出,遂厚相结纳。及魏武帝南
征,荆州刘琮举州委质,而备失势,众寡,而 无立锥之地。亮时年二十七,乃建奇策,身使孙权,求
援吴会

。权既宿
⑤< br>服仰备,又睹亮奇雅,甚敬重之,即遣兵三万人以助备。备得用与武帝交战,大破其军,
乘胜克捷 ,江南悉平。后亮助备又西取益州。益州既足,以亮为军师。将军备称帝号,拜亮为丞相。①举
州委质: 把整个荆州作为见面礼送给曹操。②众寡:人数少。③建:提出。④吴会:吴国。⑤宿:平素;
一向。
1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
________
)乘胜克捷(
________

..
2
.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躬耕于野,不求闻达。
3
.从本段文字来看,诸葛亮辅佐刘备做了哪些事情?
【答案】
1


(1)看望;拜访

(2)战胜


2
.(诸葛亮)亲自在田间耕种,不求出名显达。(语意基本正确,语言表达顺畅即可) 3
.①出使东吴,结成孙刘联盟。②赤壁之战取胜,平定江南。③西取益州,并治理成功。(答出两 点即可)
【解析】

1
.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解答此类题目时, 应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句子的翻
译推断词语的意思。课外文言文的词语解释既要充分调 动知识积累,回忆该词的常用义,还要结合上下文
来判断。“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的意思是“于是多次 到草屋去拜访诸葛亮”,“顾”的意思是“拜访”;
“乘胜克捷”的意思是“并乘胜追击”,“克”的意 思是“战胜”。
2
.文言文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一般要求直译。所谓直译,就是将原 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
中,译出原文中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 翻译要求字字落实,译出原
文用词的特点和句式的特点。“躬”“于”“闻达”是此题中的关键词语,一 定要解释准确。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 懂句子的整体意思,
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 ,运用
“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 来的内
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3
.本题考查文本内容的理解与概括,此题 需要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分析作答。根据文中信息“身使孙权,
求援吴会”“江南悉平”“后亮助备又西 取益州”可以概括出问题的答案,注意分条进行概括。
选自《进〈诸葛亮集〉表》

作者:陈寿

年代:西晋
参考译文:诸葛亮年轻时有超群的才能。身高八 尺,而容相貌十分伟岸,当时人认为他与众不同。遇到汉
末战乱,诸葛亮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避难。(诸 葛亮)亲自在田间耕种,不求出名显达。当时左将军刘备
认为诸葛亮有特殊的才能,于是多次到草屋去拜 访诸葛亮。诸葛亮十分称道刘备的杰出才能,于是结交了
他,感情深厚。等到曹操南征,荆州刘琮把整个 荆州当作礼物送给了曹操并投降曹操,面刘备失去了权势
①②③


和地位,人数少 没有立足之地。诸葛亮当年
27
岁,就进谏奇策,亲自出使孙权,向吴国求援。孙权早就
敬佩刘备,又看到诸葛亮有特别的雅量,十分敬重他,立即派兵三万人来帮助刘备。刘备能够得以用兵和
曹操交战,大败曹军,并乘胜追击。江南全都平定了。后来诸葛亮帮助刘备又向西攻打州。益州平定之后,任命诸葛亮为军师将军。将军刘备称帝,任命诸葛亮为丞相。
8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后面小题
游虎丘小记
予初十日到郡,连夜游虎丘,月色甚美,游人尚稀,风亭月树间,以红粉笙歌乙两队点缀, 亦复不恶。然终不若山空人静,独往会心。尝秋夜坐钓月矶,昏黑无往来,时闻风铎,及佛灯隐现林梢而已。又今年春中,与无际偕访伸和于此。夜半月出无人,相与跌坐石台,不复饮酒亦不复谈以静意对之,觉悠悠欲与清景俱往也。生平过虎丘才两度,见虎丘本色耳!
①虎丘:苏州名胜。②红粉笙歌:指歌女奏 乐唱歌。③钓月矶:在虎丘山顶。④风铎:悬于檐下的风铃。
⑤无际、仲和:作者的友人。
1
.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标两处)
不 复 饮 酒 亦 不 复 谈 以 静 意 对 之
2
.解释下面加着重号的词语。游人尚稀尝秋夜坐钓月矶相与趺坐石台生平过虎丘才两度 .....
3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凤亭月树间,以红粉笙歌一两队点缀,亦复不 恶。时闻风铎,及佛灯隐
现林梢而已。
4
.作者在文章的最后说“见虎丘本色耳”,你认为虎丘的本色是什么?结合全文回答。
【答案】
1


不复饮酒亦不复谈以静意对之


2


(1)还 (2)曾经 (3)一起,共同 (4)次


3


(1)风吹过亭子月光酒 落在树间,偶尔有一两队歌女吹笙点缀,并不使人厌恶。(2)只有佛塔的风
铃之声与佛灯在静夜之中若 隐若现。


4


夜色静美,在文章中写到 月色下虎丘上无人往来的安静,如“尝秋夜坐钓月矶,昏黑无往来,时
闻风铎,及佛灯隐现林梢而已”“ 夜半月出无人,相与跌坐石台,不复饮酒亦不复谈以静意对之,觉悠悠
欲与清景俱往也”。


【解析】

1
.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划分句子 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
结构。此题较容易,根据文意即可推断出正确答案:不 复饮酒

亦不复谈

以静意对之。译为:既不饮酒,
也不交谈,只静静地 对坐着。此题要注意把相关的几个意思划开。
2
.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 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
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 义。此题多古今异义词,如“度”:次。所以千万不要以
今释古。而“尚”在现代汉语中也有“还”的意 思,所以说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
3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翻译 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


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 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
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 好的方法。注意下列字词的翻译,如“红粉”:歌女。“恶”:厌恶。“风
铎”:风铃。“隐现”:若隐 若现。
4
.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文言文要点的概括。要想捕捉文章信息,就得首先理解全 文,扫清文字障碍,
疏通文意,读懂内容,这是归纳概括的前提和基础。如虎丘的本色可分析“尝秋夜坐 钓月矶,昏黑无往来,
时闻风铎,及佛灯隐现林梢而已”“夜半月出无人,相与跌坐石台,不复饮酒亦不 复谈以静意对之,觉悠
悠欲与清景俱往也”等句,这几句描写了月色下虎丘上无人往来的安静,即可得出 夜色静美的答案。
【点睛】

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 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
原则。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 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
对号入座。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 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
离句。如果直译后语意不畅,还应用意译作为辅助手 段,使句意尽量达到完美。
译文:我在初十那天到了郡中,当晚就游览了虎丘。月色很美,游人也还不 多,在风亭月榭之间,偶尔有
一两队歌女吹笙点缀,并不扫兴。但还是不如山林空寂之时,一人前往要和 我意。

我曾经在秋夜坐在虎
丘山顶的钓月矶上,天色昏暗,无人往来,只有佛塔的风 铃之声与佛灯在静夜之中若隐若现。

还有就是
今年春天,和无际舍侄一起拜访仲和到 这。半夜之时,月亮出来了,不见人影,我们盘膝坐在石台之上,
既不饮酒,也不交谈,只静静地对坐着 ,便觉得悠然之心与周围之清景同在了。

我一生中造访虎丘,也
就这两次见到了虎丘的本色。
9


吕僧珍,字元瑜,东平范人也。世居广陵,起自寒贱。年二十余,依宋丹阳尹刘秉,秉诛后,事
太祖文皇为门下书佐。僧珍在任

,平心率下,不私亲戚。从父兄子

先以贩 葱为业,僧珍既止

,乃弃业
欲求州官。僧珍曰:“吾荷国重恩,无以报效,汝等自有 常分

,岂可妄求叨越

,但当速反葱肆耳。”僧
珍旧宅在市北,前 有督邮廨,乡人咸劝徙廨以益其宅。僧珍怒曰:“督邮,官廨也,置立以来便在此地
岂可益吾私宅!”姊 适于氏,住在市西,小屋临路与列肆杂处僧珍常导从卤簿到其宅不以为耻。①在任:
担任南兖州刺史时。 ②从父兄子:即堂侄。③既止:回故乡做官。④常分:固定的职业。⑤叨越:非分占
有。⑥督邮廨:督邮 ,官名。廨,旧时对官署的称呼。⑦适:出嫁。⑧卤簿:侍从。
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世居广陵不可久居
..
B
.不私亲戚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
C
.但当速反葱肆耳始一反焉
..
D
.乡人咸劝徙廨以益其宅香远益清
..
2
.请用三条“ ”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小屋临路与列肆杂处僧珍常导从卤簿到其宅不以为耻。
3
.请用自己的话概括文中体现吕僧珍“平心率下,不私亲戚”高尚品性的事例。
⑦⑧


【答案】
1

B
2
.小屋临路与列肆杂处僧珍常导从卤簿到其宅不以为耻。
3
.(1)不为 从父兄子求官提供便利。(2)不假公济私迁拆督邮署。(3)不以到住在平民区的姊家为耻。
【解析】

1
.A项,居:住留;B项,私:偏爱;C项,反:回去往返;D 项,益:对……有好处更加。故选B。
2
.文言文断句首先要读懂句子的意思,根据句子的意 思可以准确断句。句子意思读不懂的时候,也可根
据虚词、对话、修辞、句子结构成分、文言文固定格式 、习惯句式等断句。这句话意思是:小屋面临马路,
又混杂在各种店铺中间,吕僧珍经常引带着仪仗队到 她家,并不觉得辱没了身份。根据意思划分朗读节奏
即可。
3
.此题考查学生对课外 文言文的整体理解能力,学生在解题时,应该先熟悉文章大概意思,然后再进一
步了解文章作者的基本态 度,想表达的主要思想。由文中的内容可知不为亲人求官提供便利;不假公济私
迁拆督邮署;不以住在平 民区的姊家为耻。
选自《梁书》 作者:姚思廉 年代:唐
参考译文:
吕僧 珍字元瑜,东平范县人,世代居住广陵,家里很贫寒。在他
20
岁的时候,依宋丹阳尹刘秉,刘
秉被诛后,事太祖文皇为门下书佐。吕僧珍在位期间,公平对待属下,不徇私情。堂兄的儿子吕宏起先以
贩葱为业,在吕僧珍就任以后,就放弃贩葱业想求他在州里安排个官当当,吕僧珍说:“我蒙受国家大恩 ,
没有什么可以报效的。你们本来有适合自己身份地位的职业,怎么可以胡乱要求得到不该得的职份!
还是
应当赶快回到葱肆去吧。”吕僧珍老家在市北,前面建有督邮的官署,乡人都劝他迁 移官署来扩建住宅。
吕僧珍恼怒地说:“督邮这官署,从建造以来就一直在这里,怎么可以迁走它来扩建 我的私宅呢?他姐姐
嫁给于氏,住在市西,小屋面临马路,又混杂在各种店铺中间,吕僧珍经常引带着仪 仗队到她家,并不觉
得辱没了身份。
五、名著阅读
10
.小说《钢铁是怎 样炼成的》,为什么保尔要坚持把杜巴瓦开除团籍,并且剥夺他再次入团的权利?
【答案】因为团组织 已给杜巴瓦这个腐化分子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了,可是杜巴瓦仍然屡教不改,变本加
厉,生活放荡不羁。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对名著 情节的理解分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所著的一部
长篇小说,于1 933年写成。杜巴瓦本是一位不错的团基层领导,和保尔几乎是同步成长,逐渐走向成熟。
1918年 入团,但在1923年的苏联党内斗争中倒向“托派”,并格外卖力地四处宣传。安娜在她无意中撞
破丈 夫杜巴瓦的密谋活动后,向杜巴瓦学校的组织告发,希望能劝说杜巴瓦回头,但她告密的效果与她想
要的 背道而驰,不但把杜巴瓦进一步推向“托派”,也直接导致家庭解体。保尔劝说杜巴瓦停止“小集团”

< p>
活动,认为在党内分派别、立小圈子将毁掉整个革命事业,但杜巴瓦并不接受,双方不欢而散。在保 尔又
一次看望并试图劝导杜巴瓦时,看到杜巴瓦喝得大醉,还搞了个胖女人,彻底堕落。所以保尔要坚持 把杜
巴瓦开除团籍,并且剥夺他再次入团的权利。杜巴瓦是因为参加“工人反对派”而被开除出共青团省 委的
三个委员当中的一个。
六、诗歌鉴赏
11
.阅读下面唐诗,回答问题。
南湖早春①
唐代 白居易
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
乱点碎红山杏发②,平铺新绿水蘋生。
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③黄鹂语未成。
不道④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⑤减心情。
( 注)①本诗白居易遭到贬谪后在江州时所留下的作品。②发:开花。③舌涩:指言语不流利。涩,形容
叫 声艰涩,尚不连惯婉转。④不道:不是说。⑤衰病:衰老。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前六句描写南湖早春景象,最后两句主要是直接抒发作者对南湖早春景象的喜爱。
B .颔联“乱点”将杏花随意开放、随处点染的神态活画出来。“乱”并非杂乱、零乱,而是自然、随意,
诗人写西湖春景时亦说“乱花渐欲迷人眼”(《钱塘湖春行》),异曲同 工,都从“乱”中见出天然情趣,
毫无人工的矫揉。
C.第四句中“平”字作用有二:一是描 述水蘋的整齐,其次它与“铺”字合用,有平展、阔大无边的意
思,令人想见湖面的阔远与水蘋的茂盛。
D.颈联“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成”抓住最具生命活力的动物来写,白雁因为身上雨水未干,
翅膀变得沉重,不得不低空飞行;同样由于雨水的淋浇,黄鹂的舌头也颇有些生涩不听使唤之感。
(2)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鉴赏这首诗。
【答案】(1)A
(2)以乐景写哀情。 诗前六句描写南湖早春,春雨初晴,阳光返照,山杏吐艳,水蘋争绿,白雁低飞,
黄鹂语涩的景象。渲染 了清新明丽、生趣盎然的氛围。末两句突然一转,抒发仕途不顺的忧闷心情,以乐
衬哀,造成反差强烈的 艺术效果。
【解析】

【详解】


1

A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主要是直接抒发作者对南湖早春景象的喜爱”不准确,有喜爱,但主要表达

的是遭到贬谪后消沉郁闷的心情。

2
)考查诗歌 的抒情方式。读懂诗句大意的作答的基础。要运用了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诗前六句描写
南湖早春明媚动 人的景物,描绘的是多彩多姿、生趣盎然的春天画卷。末两句突然一转,抒发忧闷心情,


造成反差强烈的艺术效果。诗人正是以南湖早春景色的生机勃勃、明媚可爱,反衬诗人遭贬后的衰病不堪,
抒发了诗人面对美景却无心欣赏的消沉郁闷的心情。
七、作文
12
.以下两题选做一题。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 500 字;④凡涉及的人名、校名和
地名,一律用 A、B、C 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⑤不得抄袭。
(1)命题作文
在我们的成长道路上并不总是鲜花满地,一定会有学业上的困惑、生活中的 失意、情感上的烦恼……
它们就像横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道坎,需要我们去跨越。 阿里巴巴总裁马云说:今天很残酷,明天很残酷,
后天就很美好了。其实,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
请以“我终于越过那道坎”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2)阅读下面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狗站在农舍旁。狗贩子从旁边路过。狗说:“你要买我吗?”
狗贩子说:“哦,你这个丑陋的小东西!我是不会为你花一个铜板的!”
然后,狗跑到王宫那里,站在大门旁边,卫兵抚摸着它说:“你真是个迷人的小家伙!”
此时,狗贩子正好路过。狗说:“你要买我吗?”
狗贩子说:“哦,你守卫着王宫,国王一 定是给了你一个高价。我没有这么多钱,不然的话,我会很
乐意带你走。”
狗说:“啊!地位对人的影响真大!”
的确,位置很重要,高低都不行,适中才是自己真正的位置。
【答案】我终于越过那道坎
“预备,开始”老师号令的响起,我们开始
800
米的路程。
“扑通,扑通 ”伴着心的跳动,第一圈已经开始了,而我却落到最后。在旁边等待的同学都取笑我。切,
他们懂什么, 我这叫保持体力。
“扑通,扑通”我的心随着第二圈的开始,跳得愈来愈快。看着别的同学似乎渐渐慢 了下来,心想:这正
是我“华丽逆转”的好时机。缓缓加速,我果然猜得没错,大多数同学都在我后面。
“扑通,扑通”第三圈,心跳好像摇滚乐,我制止不了这么“
high
”的节奏。腹部 也有些疼痛,第三圈是
关键,我不想成为班上的笑柄。“其实跑长跑,跑一段路会有点难受,如果你坚持 下来,到后面就不会感
到难受,如果你过不了这个‘坎儿’,那成绩肯定不理想。”脑海中回放出老师的 话。难道是老师说的“坎
儿”吗?我想应该是。可有些人过不了这“坎儿”,真有那么难吗?依我那要强 的性格,偏要试一试。
我的脚底感觉辣辣的,仿佛跑道上撒满锋利的针;呼吸都紧促起来,让我感到空 气稀薄;手渐渐无力,喉
咙中有股怪味,我好想倒下,脑海中浮现出那些同学嘲笑我的表情和刺耳的话语 ,不,我不能倒下,倒下
是失败的开始,一定要坚持。绝对不会然这种情况发生。靠着我顽强的意志力撑 下来,虽然跑不快,但是
起码还没到走路的地步。在下半圈,我渐渐没了那种感觉,终于跨过那道“坎儿 ”。我开始加速,随着脚


步的加快,心跳的节奏也愈来愈“
high
” ,
100
米,
50
米,
10
米,
5
米,< br>1
米,最后一步终于跨过了。“
4

11
秒。”太好了,4

11
秒,我的心中溢满了自豪感。老师的话一直在耳边响起,久久未能消散。
那道坎,你迈过去或是不迈过去,这都是由你来决定,你既可以将这道坎变为对自己有利的“铺路石”,
又可以把这道坎变为对自己有害的“绊脚石”!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天空辽阔 ,可它是鸟的天堂;海洋深广,可它是鱼的故乡。鱼不能在天上飞,鸟不能在海中游,它们都有
适宜自己 生存的地方。人类的发展也是一样,要顺天时,适时而为;察地利,因地制宜;求人和,因人而
育。适宜 的,也就是最好的。

几千年前的孟子在《寡人之于国也》中说过“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他告诫梁惠王应顺应规律,因时 而为,就会有“胜食、胜用”的富
足生活,也就是王道之始了。

可现实中违反规律的 事常有发生,如高科技成果运用的泛滥,让塑料大棚搞乱了季节,捕鱼器灭绝了虾米,
滥采掘浪费了资源 ……

要想不逆规律而动,除了克服人类的欲望外,就应因地制宜,分别对待。当有的地方圈出 大片农田去“筑
巢引凤”办工厂时,可有那么一个山区市,没有跟风圈地,他们分析自身“人多地少,山 多河少”的特点,
制定了守住青山绿水,发展旅游产业的策略,走出了一条适合本地可持续发展路子。将 该地打造成了发达
地区人们休闲的后花园。试想想若在不可逆转的原生态环境中发展工业,说不定就少了 千顷良田,多了一
条污水河流。

别人再好的东西不一定适合自己,若不顾一切地实行 拿来主义,搞得不好就像邯郸学步,将自身的步伐也
忘得干干净净。

漂亮的帽子,要 适合自己的头颅,否则就成了戏台上的小丑。再美的鲜花要有适合自己生长的土壤,就像
阮元在《吴兴杂 诗》中写道:“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若定要“深处种荷浅种菱,不深不
浅种水稻”,那 你将一无所获。

生活虽然有时就像“围城”,在里面的无所谓好,在外面的也无所谓不好,但 只要是适宜的,就是最好的。
【解析】

【分析】

【详解】

题目一是命题作文,前面有一段提示语,读提示语可知,题目中的“坎”是 比喻义,指成长道路上的:学
业上的困惑,生活中的失意,情感上的烦恼……题目中的“迈过”提示并限 制了我们要写的作文内容,由
此可以知道,作文中应写出那是一道什么样的“坎”,如何遇到的,又是如 何“越过”的,“越过”的过
程中有什么样的经历,之后又有什么样的感受和收获等。“终于”表明有一 个迈过的过程,经历了思想上
的斗争。审题之后要发散思维,考虑头脑中的信息库存中有哪些素材,写出 来可以表现什么样的主题。不
管写什么,主题应是积极向上的,传递正能量的。在选材构思时,一定要遵 循“熟”的原则。从众多的素


材中,把你印象最深、最易于驾驭、写出来最具有真情实感 的材料选择出来,完成写作。
题目二是一篇材料作文,首先仔细研读材料,通过事件挖掘背后的主题。 材料是寓言故事,故事的核心是
“适中才是自己真正的位置”,凡事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如果在不属 于自己合适的位置上去工作,那
只会适得其反。只有适合自己的路,才是最好的路;只有客观认识自己< br>,
对自己有正确的把握与定位,才
能选择适合自己的路。古罗马诗人奥维德说过:“认识 自己,找准自己的位置,是生命焕发光彩的前提。”
素材:
有的人在“螺丝钉”的位置上却 偏偏想做“机器人”,最后一败涂地。例如,有的人在工作中,他的优势
就是总可以做好最关键的那一点 ,调节一切,使工作坚固,密不可分。(不太通顺)他做到这一点是如鱼
得水,恰如其分。可他偏偏不甘 寂寞,看中了做“机器人”而不想做他的“螺丝钉”,于是他辞掉原来的
工作,改行去做“机器人”的工 作。呵,他才发现,他根本没有那个能力和优势,最后只好以失败告终。
虽然“螺丝钉”和“机器人”的 价值不同,但他们都各有所长,需要恰当合适的去做,发挥自己的优势才
能做的最好。不要看着别人的价 值而眼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做好自己才是发挥了自己的价值。
鲁迅选择了适合自己的位置。他 弃医从文,向全世界证明笔比手术刀更尖锐,他用手中的笔揭露了黑暗社
会吃人的本质,刺激了中国人民 的麻木神经。他是适合文学的,几欲呐喊,几欲彷徨,连野草都变得永生
!
于是,他成为一代文 学大师,成为历史最值得铭记的人。一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更是
让人震撼。
霍金选择了适合自己的位置。他全身瘫痪,却凭两只手指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他敲击键盘,让黑洞变得不再神秘。我想,如果让他重新选择,他定会再次选择物理学,因为物理学才是最最适合他的事业。
【点睛】

选题作文要求“多中选一”,切记不可犹犹豫豫,反反复复; 多中选一这样的题目对于小学生来说有很大
的选择主观性,但往往这样的题目给予多种选择的同时也是埋 下了文章深度思考的一个伏笔,一定要选择
自己擅长的主题进行写作才是正确的选择,很多学生根据自己 的喜好进行写作,在进行一半的时候突然发
现没有词句可写可用,搜肠刮肚的拼词造句往往不会有好的习 作完成,唯有选择自己擅长的题目进行创作
亦或者是自己曾经写过的类似题目进行写作方能取得高分。


中医综合-优秀班主任事迹


建军节是什么时候-加拿大留学新政策


一路有你作文-西安一本大学排名


沈阳医科大学分数线-档案管理工作总结


桂花作文-寻觅中华


英语角的英文-湖南财专分数线


国家公务员体检项目-奥运会资料


目光作文-中国管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