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一.
圣诞之夜-郑州轻工业学院分数线
北师大2011课标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请查看下面的课程目录截图,确认是
你需要的教案
本册教案特点:课程脉络清晰,教学三维目标、重难点、
教学过程、
课后教学反思,单元测试等经本人整理充实后
一应俱全,本人首发,是目前为止网络上最全面的教案,<
br>可以直接进行教学参考和修改使用。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教学计划
周
单元
次
1
2
3
4
《买铅笔》 《捉迷藏》
加与
减
《快乐的小鸭》 《开会啦》 《跳伞表演》
(一)
《美丽的田园》 《练习一》 《做个减法表》
第一单元检测
观察
物体
生活
中的
数
有趣
的图
形
《看一看(一)》 《看一看(二)》
第二单元检测
《数花生》《数一数》《数豆子》
《谁的红果多》《小小养殖场》
《做个百数表》 《练习二》
第三单元检测
《认识图形》 《动手(一)》
《动手(二)》
《动手(三)》
第四单元检测《整理与复习》
期中检测
《小兔请客》 《采松果》
《青蛙吃虫子》
《拔萝卜》
计划
课 题
实授
课时 课时
3
5
5
5
5、6 10
7
8
9
10
11
4
5
5
5
5
加与
减
13
(二)
12
14
15
加与
16
减
(三)
17
18
19
—
20
《收玉米》 《回收废品》《练习三》
5
《分扣子》 《填数游戏》 第五单元检测
《图书馆》 《摘苹果》
《练习四》 《阅览室》
《跳绳》 《练习五》 第六单元检测
总复习
全面复习,期末检测
5
5
5
5
5
一、 学情分析:
一、三班学生40人,四班41人。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
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
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
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
有畏缩情绪。
虽然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孩子的成绩都不错,但是成绩不能代表他学习数
学的所有
情况,只有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
学习的真实状况。因此对这些学生,我应
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
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的思维的乐趣、成功体验所获得的
乐趣中。学生通过一个学期的新教材学习,已经初步的适应了新课程的教
材特点,并能有一定个
性的去完成学习任务。
二、 教学目标:
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
(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加与减(一)”。是学习20以内的退位减法,
降低了一
年级上学期孩子们学习数学的难度。退位减法是一个难点,学生掌握比较
慢,但同时也
是今后竖式减法的重点所在。所以在介绍的:数小棒、倒着
数数、凑十法、看减法想加法、借助计数器…
…这些方法中,孩子们喜欢
用什么方法不统一要求,自己怎么快怎么算,但是要介绍这些方法。
2、第三单元“生活中的数”。通过数铅笔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境中
抽象出数的模型的过程,会数,
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在具体情境中
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体会数
与日常生活
的密切联系。
3、第五单元“加与减(二)”,第六单元“加与减(三)” 在
“加与
减”的学习中,结合生活情境,学生将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法算
式的过程,进一
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100以内加减法(包括
不进位、不退位与进位、退位)和连加、连减
、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并
能正确计算;能根据具体问题,估计运算的结果;初步学会应用加减法解
p>
决生活中简单问题,感受加减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空间与图形
1、第二单元“观察物体”。学生将通过观察身边的简单物体,初步
体会从不同角度
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发展空间观念,
2、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学生将经历从上
学期立体图形到现在平
面图形的过程,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通过动手
做的活动,进一步认识平面图形,七巧板是孩子喜欢的拼图,用它可以拼
出很多的图形,让孩子们自己动
手拼,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能设计有趣的图案。
(三)实践活动 <
br>本册教材在第五单元之后安排了一个大的实践活动,即“分扣子”和
“填数游戏”。旨在综合运用
所学的知识,从根据事物的非本质的、表面
的特征把事物进行分类,发展到根据客观事物抽象、本质的特
征进行不同
方式的分类,促进孩子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同时,安排学生填数游戏,
旨在对孩子
的口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的训练,感受数学的乐
趣!
三、教材编写的意图和特点
(一)在数与代数的学习中,重视结合生活情境发展学生的数感。
发展数感,是
课标中的一个重要目标,数感主要体现在,理解数的意
义,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能在具体情境汇总把
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
能用数来表示和交流信息,理解运算的意义。
1、关于100以内数的认识。
(1)经历从生活情境中抽象出数的模型的过程,理解数的意义,能用数
来表达和交流信息。
(2)经历运用适当的方式表示数的过程,进一步体会位值制。
(3)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
2、关于100以内的加减法
(1)结合生活情境,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法算式的过程,进一
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发展估算意识和技能。
(3)经历探索运算方法的过程,体验算法多样化。
(4)把加减运算的学习与解决问题结合起来,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
决实际问题。
(5)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保证基本的运算技能。
(二)在空间与图形的学习中,注重通过操作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1)在实际观察物体的活动中,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所看到的
图形可能不同。 <
br>(2)在从立体到平面的活动中,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
面图形,经历从具体情境
中抽象出平面图形的过程。
(3)在操作,思考和交流中,积累有关图形的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三) 在整理与复习中,注重发展学生回顾与反思的意识。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这册教材的教学重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
br>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各数的基础上,这册教材把
认数的范围扩大到1
00,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100以内数的
读法和写法,弄清100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
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
形成初步的数感。100以内的加、减法,分为口算和笔算两部分。这册教<
br>材出现的是口算部分,即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口算。这些口算在
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又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基础,因此,应该让学
生很好地掌握。同时,教材结合计算教学,安排了应用所
学计算知识解决
问题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学习解决现实生活中相关
的计算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购物,以及数学思维的训练。
五、
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
学学习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提问时适当降低难度。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
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
偏慢的学生。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
4、及时进行学习水平反馈,及时查漏补缺。
5、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
学习的方法。
6、一定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良好习
惯
7、课堂主要是提高学生能力
8、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9、引导学生思考,并与同伴进行合作交流。
10、培养学生初步的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进度安排
周
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日 期
2.17—2.21
2.24—2.28
3.3—3.7
3.10—3.14
3.17—3.21
3.24—3.28
3.31—4.4
4.8—4.11
4.14—4.18
4.21—4.25
4.28—4.30
5.4—5.9
5.12—5.16
5.19—5.23
5.26—5.30
6.3—6.6
6.9—6.13
6.16—6.20
6.23—6.27
6.30—7.4
7.7-7.9
教 学 内
容
加与减(一)(49)
加与减(一)(59)
测试一(33)、观察物体(22)
测试二(22)、生活中的数(37)
生活中的数(47)、测试三(13)
测试三(23)、有趣的图形(34)
有趣的图形(14)、测试四(33)、整理
与复习一(13)
整理与复习一(23)、加与减(二)(29)
加与减(二)(59)
加与减(二)(29)、反馈五(23)
反馈五(13)、数学好玩(1)、加与减三
(410)
加与减三(510)
加与减三(510)
反馈六(33)、总复习(25)
总复习(35)、反馈七(33)、统计(22)
反馈八(33)、整理与复习二(23)
总复习
总复习
总复习
总复习
总复习
可 用
课 时
5
5
5
5
5
5
5
4
5
4
6
5
5
5
5
4
5
5
5
4
5
备 注
2月16日报道
2月17日正式上课
4月5-7日清明
放假
5月1-3日劳动节
放假
5.31-6.2端午节
放假
教学进度表
教学目标及任务 <
br>1.在具体情境中,通过探索、交流活动,进一步体会减法的意义。学
会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计
算,并能比较熟练的口算。
2.经历观察实物的过程,初步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看到的形
状可
能是不同的。能根据具体实物、照片或直观图,辨认从前面、后面、左面、
右面、上面观察
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3. 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以及学习数学的愉悦,逐渐形成良好
的学习习惯。会读、写0——100各数。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
会进行口算。
4. 认识简单的平面图形,准确地说出图形的特征,会用七巧板拼图。
5
.在具体情境中,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
义。探索并掌握100以内数的不进
位加法、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
正确计算。
6.会进行100以内数的计算,体会加减
法的含义,学会进位加法和退
位减法的计算方法,熟练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及一位数的计算。
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加减法(一)”主要学习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和用减法解决
简单的实际问题。 第二单元“观察物体”主要学习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实物,使学生在
实际操作活动中,逐步积累观察
物体的经验,初步发展观察、推理和空间
想象能力。
第三单元“生活中的数”主要学习100
以内数的数数、读数、写数和
数的大小比较。是学生能够学习用100以内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并与
他人交流,发展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初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
系。
第四单
元“有趣的图形”,结合日常生活认识几种常见的图形,在活
动中进一步认识平面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
观念与动手能力。
第五单元“加与减(二)”,掌握100以内数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
法的计算方法。 第六单元“加减法(三)”,学会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发
展学生的估算能力和提问题
的能力。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意识和能力。
培优辅差计划及措施
学困生帮扶计划及措施
学困
生姓
名
基础状帮扶
况及奋学生帮扶措施
斗目标 姓名
帮扶结果及进度统计
1 2 3 4 5 6 7 8 9
1111111期期
0 1 2 3 4 5 6 中 末
备注:在上次检测基础上有进步者打“√”,退步者打“×”。
检测成绩统计表
姓
名
成
绩
单 元
1 2 3 4 5 6 7 8 9
1111111期
0
1 2 3 4 5 6 中
期
末
总
评
检测成绩统计表
姓
名
成
绩
单 元
1 2 3 4 5 6 7 8 9
1111111期
0
1 2 3 4 5 6 中
期
末
总
评
第一单元:加与减
1、买铅笔(十几减9)
教学目标:
1.根据图画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初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初步经历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解
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 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
热情。
学习目标:
1.能根据图画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初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经历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提高解决简单实
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根据图画,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教 法:
谈话法
学
法:
探究法
教学准备:
铅笔、小木棒、计数器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情境导入。
(2)提出问题。
①问题是:有15支铅笔,小兔买了9支,还剩几支铅笔?
②还剩几支铅笔,该怎样列算式呢?
请学生们小组内说一说。
③15-9等于多少呢?
你愿意帮袋鼠阿姨算一算吗?
(3)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买铅笔”的知识。
(出示课题:买铅笔)
二、自主探索,领悟算法
(1)动手操作。
“15-9”是一个减法算式,你会计算吗?
请用小棒代替铅笔,摆一摆、想一想,要计算1
5-9,就是要从多少根
小棒中拿走几根?该怎样计算?
学生摆一摆,算一算。
(2)学生之间互相交流,介绍自己的计算方法。
你愿意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别人听吗?
请你和你的小伙伴互相说一说。
在说的时候,请小朋友们注意:首先,说的小朋友要把自己的
计算方
法尽量说清楚,让小伙伴听懂你说的;其次,听的小朋友一定要认真倾听,
如果你觉得别
人的方法好,要记在心里。明白吗?赶快把你的计算方法介
绍给你的小伙伴吧!
(3)汇报交流。
你的计算方法是什么呢?谁愿意告诉袋鼠阿姨并展示给大家呢?
请学生介绍自己的方法。可能有:
方法一:从15根小棒里,一根一根的减,一共减去9根,还剩6根。
方法二:把15分为1
0和5,先从10根里拿走9根,再把剩下的一根
和这5根合起来,就是还剩下的6根。
方法三:从15根里先拿走5根,然后再拿走4根,这样一共拿走9
根,最后还剩6根。
方法四:9+6=15,所以15-9=6。
方法五:把9看成10,先用15-10=5,
这样就多减了1,还应该加上
1,5+1=6,所以15-9=6。
(4)优化算法。
这么多的方法,用哪一种方法计算起来最简单呢?
现在请你把你认为最简单的方法跟你的小伙伴说一说。
学生之间互相介绍自己认为最简单的方法。
三、巩固应用,深化拓展
(1)尝试练习。
请你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来算一算这一组题目。
13-9= 14-9= 15-9=
请你认真观察一下,这些题目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学生观察并用最喜欢的方法算一算。
集体交流、订正。
(2)课本第3页第1题。
学生做一做,算一算。
第二课时 练习课
教学过程:
一、完成练一练第2题。
1、学生圈一圈,算一算。
2、小组内订正。
3、全班交流。
二、完成练一练第3题。
1、独立完成。
2、说一说你的想法。
三、比比谁最快。
完成练一练第4题。
四、完成练一练第5题。
1、学生根据主题图自编故事。
2、列式计算
3、全班交流
五、全课总结
板书设计:
买铅笔
(1)15-1-1-1-1-1-1-1-1-1=6
(2)10-9=1 1+5=6
(3)15-5=10 10-4=6
(4)9+6=15 15-9=6
(5)15-10=5 5+1=6
教后反思:
由于学生
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
多种的。与其让孩子们听老师讲,不如尊重学生的想法,
鼓励
学生独立思考,放手让他们大胆尝试去探究。所以本课教学采
用学生自主探究式课堂模式进
行教学。“小白兔买铅笔”是一个
拟人化的故事情境,特别符合一年级学生特点,我首先让学生
观察教科书中的图,说一说图意,明确要解决的问题,然后让
学生猜一猜还剩几支铅笔;接下来是独立列
式用自己喜欢的方
式计算结果;最后集体汇报交流不同的算法。这样学生在“自
己发现问题→提
出问题解决问题→自主尝试探究→交流汇报结
果”一环扣一环的学习活动中理解掌握新知。可以说在本节
课
上,学生学得自主,学得快乐,并学有所获。不但能做到较好
的掌握本课知识,还能做到灵活
的运用迁移和转化的数学思想
学习新知,既训练了思维又培养了能力。
2、捉迷藏(十几减8)
教学目标:
1.初步经历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解决简
单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2.
引导学生凭借已有经验和动手操作、交流等手段,自己得出计算
十几减8的各种算法。
3. 感受减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
会学习数学的意义和乐趣。
学习目标:
1.经历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提高解决简单实
际问题的能力。
2.凭借已有经验和动手操作、交流等手段,自己得出计算十几减8
的各种算法。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十几减8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探索十几减8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 法:
谈话法
学 法:
探究法
教学准备:
小木棒、直尺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口算。
4+9= 9+9= 8+9= 13-9=
12-9= 10-9= 18-9= 11-9=
2、说一说“13-9=”的口算过程。
二、引导探索,学习新知
1、出示“捉迷藏”图。
引导学生观察,看图说图意。
有13个小朋友在花园里玩捉迷藏的游戏,现在花园里还有8个人没
藏,藏起来的小朋友有多少个?
2、启发学生想一想怎样列式,怎样计算。13-8=
3、请同学们用小棒代替图中的小朋友先摆一摆,再跟小组的同学说
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
教师巡视,观看并指导学生摆小棒。
第一种摆法:先把摆好的13根小棒分成10根和3根,再从10根里
拿掉8根,把这剩下的2根加上原
来的3根,就得到还剩5根。
第二种摆法:8根小棒分两次拿。先从13根里拿走3根,再从
10根
里面拿走5根,最后只剩下5根了。
4、整理算法。
方法一:10-8=2
2+3=5
方法二:13-3=10 10-5=5
方法三:8+5=13
13-8=5
5、想一想,算一算。 12-8=
17-8=
请学生说说是怎样算的。
三、巩固应用,深化拓展
1、“练一练”第1题。用小棒摆一摆,再算一算。
2、画一画,填一填。(“练一练”第2题。)
3、“练一练”第3题。
4、游戏:摘苹果(“练一练”第5题)
苹果树上结了8个大苹果,只有当算式结果与
苹果上的数相同时,苹
果才能被顺利的摘下来。比比看今天谁摘得最多。
四、作业布置
“练一练”第4题。
板书设计:
捉迷藏
13-8=
方法一: 10-8=2 2+3=5
方法二:
13-3=10 10-5=5
方法三: 8+5=13 13-8=5
教后反思:
本节课我讲授的时间为43分钟,由于有些紧张,语言显得
不够丰富,但是基本做到能够微笑教学,与学生有一定的互动,
学生基本能按照我的引领做出反应,我
感到比较自豪的教学活
动是通过图片和钢琴伴奏引领,学生能理解3拍子的强弱变化。
意外发现
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非常强。
本节课附点节奏练习、新授歌曲环节取得了预期效果,
但
加入打击乐三角铁和双响筒为歌曲伴奏环节与预期有些差距,
学生对所加入的节奏打的不是很
整齐,针对这种情况,我进一
步进行节奏辅导及语言引导,用打击乐器引领学生嗓音模仿,
最后
收到效果基本满意。这节课从学生那里学到了他们对音乐
的感觉非常敏锐,在提问过程中有些学生的回答
让我感觉有些
措手不及,如果给我重试的机会,在与学生互动方面,及教学
环节的语言连接上我
将会做的更好些,使教态更亲切一些,课
堂气氛更活跃一些,让学生更有表现力的参与到音乐活动中去。
3、快乐的小鸭(十几减7)
教学目标:
1.经历从实际情境里提出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十几减7或6的
计算方法。
2.
能凭借已有经验,通过动手操作、交流等方式,自己得出计算十
几减7或6的各种方法,经历十几减7或
6的退位减法的思维过程。
3、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体验探索与创作的快乐。
学习目标:
1.经历从实际情境里提出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十几减7或6的
计算方法。
2.能凭借已有经验,通过动手操作、交流等方式,自己得出计算十
几减7或6的各种方法。
教学重点:
掌握十几减7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自主探讨十几减6的计算方法。
教 法:
讲授法
学
法:
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准备:
铅笔、小木棒、计数器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口算。(开火车形式进行)
12-9 14-9
15-9 18-9
11-8 13-8 16-8 17-8
问:刚刚计算的都是十几减9、十几减8的题目,猜一猜,今天我们
将学习什么
知识?
二、创设情境,学习新知
1、出示主题图。
引导学生看图,发现数学知识。请学生说图意。
问:从图上你了解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草地上原来有12只小鸭,后来有7只小鸭到河里游泳。
问:你能提出一个什么样的问题呢?
学生汇报:草地上还有多少只?
2、你会解答这个问题吗?
学生回答:12-7=
3、分组交流想法和算法。学生汇报:①10-7=3,3+
2=5。②
12-2=10,10-5=5。③7+5=12,12-7=5。
4、汇报交流,将知识进行梳理。
三、巩固练习,实践反思
算一算,摆一摆。
课本第6页(11-6= 14-6=)
要求学生先用小棒摆一摆,再同桌互相说一说算法。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十几减6的计算方法。
四、回顾整理,总结知识
你学会了什么?要注意什么?
第二课时 练习课
教学过程:
一、完成练一练第1题。
算一算,用小棒或计数器说明你的计算过程。
二、完成练一练第2题。
画一画,填一填,
三、完成练一练第3题。
1、认真观察,列出算式。
2、说说你的想法。
3、师小结。
四、完成练一练第5题。
1、学生根据主题图自编故事。
2、列式计算
3、全班交流
五、作业布置
练一练第4题。
板书设计:
快乐的小鸭
7+5=12
12-7=5
答:草地上还有5只。
教后反思:
因为 学生有了前2节的基础,所以对于情境创设中带来的问题,已
经很熟悉并能很快找到有用的信息,
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课
本上提供了三种不同的口算方法,“相加算减法”和“破十法”“摆
小棒”,
同学们对“相加算减法”理解的还好,对“破十法”部分优生理解不错,
中下学生需要
引导,学生似乎很喜欢用计数器来计算,不过在这方面浪费
时间也较多,而课堂上当学生列出12—7这
一算式后,我就让学生说说是
怎样想的,发现许多孩子都知道答案是5,能说上来是怎么计算的学生不<
br>是特别多。
计算过程中发现学生掰自己的手指头计算很多;想到了5加7等于12,
所以12减7等于5也很多。虽然也引导学生多样化的计算,发现多样化
的计算学生觉得没有他们自己
的思考好用。
总之,本节课孩子们掌握得不够好,特别是圈一圈或者分成几和几计
算的正
确率低,但是口算的正确率却很高。我想:可能是孩子们对加减法
的关系还没有真正地理解。所以接下来
的主要任务就是加强退位练习,希
望孩子们在练习中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计算方法,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和
水
平。为后面的退位减法打下良好的基础。
4、开会啦
教学目标:
1.根据主题图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初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初步经历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解
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
3. 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
热情。
学习目标:
1.能根据主题图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初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初步经历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提高解决简
单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根据主题图,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教 法:
谈话法
学
法:
探究法
教学准备:
小木棒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出示口算卡片:
13-6= 15-8= 17-9= 14-8= 11-6=
11-9= 14-6= 16-7= 12-7= 18-9=
二、实际应用
1.出示第8页主题图
引导学生认真观察。
问: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学生汇报:有11个小朋友,他们准备开会,会议室只有7把椅子。
2.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问题1:如果每人坐1把椅子,够吗?
问题2:还缺几把椅子?
3.指导学生解决提出的问题。
我们用圆纸片表示人,用三角形纸片表示椅子。
指导学生摆一摆,你发现了什么?
(同桌互相说,然后指名说,最后集体评价)
4.你能列式解决这个问题吗?
教师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11-7=4.集体订正,引导学生明确:每人
坐一把椅子,不够,还缺4把椅子
。
三、巩固提高
1.课本第9页第1题。引导学生先看图。
问:图上有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有15个小朋友去植树,共有7把铲子,每人1把铲子,还差几把?
指名学生回答,独立解答。
2.课本第9页第2题。引导学生先看图。
问:你找出了哪些数学信息?
有12个小动物,有7个苹果,每个小动物1个苹果,还缺多少
个苹
果?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计算比赛。课本第9页第3题。
4.方框里能填几?课本第9页第4题。学生独立填空,指名说一说。
5.填一填。课本第9页第5题。
四、全课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开会啦
11-7=4
教后反思:
几何直观利用图形描述分析数学问题,将数学问题转化成
直观的图,
能具体生动的理解问题,符合低段小学生思维特点。
孩子们灵活运用几何直观是在不断自觉地进行合理、
有效地成
功体验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如果我们只是偶尔呈现相关材料,
孩子们可能只是产生即时
有效结果。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我
还需我们有意识地选择一些学习材料让孩子们经常性地用的机
会,这样才能让几何直观这种方法稳定下来,为孩子们所喜爱。
我们不能只限于形式化的表达,要强调
对数学本质的认识,否
则会将生动活泼的数学思维活动淹没在“形式化的海洋里。”尤
其是在低
年级中,我们的一些基础课中,充分利用几何的直观
性,能更具体生动地理解其含义,而使孩子们留下难
忘的印象,
这对于数学理解是很有效的。
5、跳伞表演(十几减5,4,3,2)
教学目标:
1.在探索相关的退位减法的过程中,进一步感知解题策略的多样性。
2.经历探索相关退位减法的过程,进一步感知解题策略的多样化,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习目标:
1.在探索相关的退位减法的过程中,进一步感知解题策略的多样性。
2.经历探索相关退位减法的过程,进一步体会解决问题的多样化。
教学重点:
比较物体数量,说出谁多,多几。
教学难点:
进一步体验计算策略的多样性。
教 法:
讲授法,引导法
学 法:
小组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
彩笔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今天,老师带大家观看一场精彩的跳伞表演。(板书:跳伞表演)
二、探究新知,解决问题
1.提出问题
欣赏了精彩的跳伞表演,哪个小朋友能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天空中有
很多的伞,有红色的伞,有蓝色的伞。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
题?红色伞比黄色伞多几个?
2.解决问题
(1)尝试解答:请同学们根据自己刚才提出的数学问题,列出相关
算式,写在本子上。
学生汇报:14-6=8(个)
(2)整理算法。
用○表示红色的伞,用△表示黄色的伞。
出示:
○○○○○○○○○○○○○○
△△△△△△
引导学生明确:红色的伞比黄的的伞多8个。
(3)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蓝色伞比红色伞少几个?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学生小组合作完成。
三、理解运用,巩固练习
1.今天比昨天少生了几个蛋?(课本11页“试一试”第1题)
引导学生看图,说数学信息。
2.算一算,你发现了什么?(课本11页“试一试”第2题)
3.谁摘得多?多几个?指名说一说。
四、全课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 练习课
教学过程:
一、完成练一练第1题。
1、谁摘得多?
2、多几个?
二、完成练一练第2题。
1、独立完成。
2、说一说你的想法。
三、完成练一练第3题。
1、认真观察,列出算式。
2、说说你的想法。
3、师小结。
四、完成练一练第4题。
1、提问题:有几个?
2、列式计算。
五、游戏:送信。
练一练第5题。
六、完成练一练第5、6题。
板书设计:
跳伞表演
14-6=8(个)
教后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学会十几减7
、减6等数的减法。本课
之前,学生学习了十几减8、减9的计算方法,有的学生能把上
节课发
现的计算方法迁移到本课的计算上,因此,在教学设计
中,结合教材,创设了参观动物跳伞表演的情境,
引导学生发
现数学问题,并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探索20以内退位减法
的计算方法,培养学
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创新精神。反思本课
的教学,我有以下几点认识:
1.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通过观察空中跳伞表演,让学生大胆猜想、想象,提出
一
些现实问题,并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列出相关算式。这一
环节的设计,为学生提供了较大
的思维空间,也印证了数学来
源于生活,体现了数学的实用价值。
2.探索解答策略,寻求算法优化。
小学数学要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本节课
在解决11减
几的问题上,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考平台,准备了图片、小
棒等等,为学生提供
了宽泛的学习材料和充裕的学习时间。学
生从不同角度通过多种方法解决了问题。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
br>的培养。同时,在方法多样性的基础上寻求优化,照顾到了基
础薄弱的学生。
3.注重整理归纳,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
通过让学生整理11减几的算式,并讨论从中发现了
什么。
既培养了学生善于观察、思考的好习惯,又培养了学生思维的
有序性。
当
然了,在这节课中还有很多不令人满意的地方,自己在
课堂上的评价方式过于单一,评价的内容平淡且没
有针对性,
故而评价的功能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我想,在今后的数学课
堂中,我会虚心向每一
个有经验的老师请教,认真钻研教材,
优化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主动发展,让学生学会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6、美丽的田园(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联系。
2、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渗透算法多样化的思想,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学习目标:
学会两位数减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
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
学会两位数减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联系。
教学难点:
学会两位数减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联系。
教
法:
谈话法、引导法
学 法:
练习法
教学准备:
主题图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一起去参观美丽的田园,你们有兴趣吗?
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1.看一看。
(出示主题图)啊,多美的地方啊!仔细看看,这里都有些什么数学
信息?
2.说一说。
你能不能用数学的眼光仔细观察一下,找出藏在里面的数学信息呢?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空中有11只小鸟,树上有5只小鸟;小山羊有5
只,小绵羊有7只;
岸上有6只白鹅,河里有8只白鹅。
3.引入。
在美丽的田园
里,我们找到了这么多数学信息,真不错!不过,这只
小白鹅伸长脖子好像有点不服气!听听,它在说什
么?
4.提出数学问题。
下面请小朋友们开动脑筋,先提一提关于小白鹅的数学问题,比一
比
谁最聪明,提出的问题最多!
5.交流反馈,集体评价。
河里有8只白鹅,岸上有6只白鹅。一共有几只白鹅?
一共有14只白鹅,河里有8只,草地上有几只?
一共有14只白鹅,岸上有6只,河里有几只?
6.解决问题。
学生分小组合作探究怎样求“一共有几只白鹅”。
全班交流,明确:8+6=14(只)
三、全课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
练习课
教学过程:
一、出示13页主题图
解决“谁比谁少几”的问题。空
中有11只小鸟,树上有5只小鸟,
树上的小鸟比空中的小鸟少几只?学生独立思考并列式。
二、14页练一练。
1.(1)填一填。
(2)小鹿比小松鼠多几只?
(3)17-9解决的是什么问题?
(4)再提一个数学问题,并试着解答。
2.(1)独立完成。
(2)说说你的想法。
三、观察教室里的人和物,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四、全课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美丽的田园
一共有几只白鹅?
8+6=14(只)
树上的小鸟比空中的小鸟少几只?
11-5=6(只)
教后反思:
《美丽的田园》是学生学习了20以内数的加减法后的一节
综合练习
课,目的是使学生能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感
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同时也帮助学生复习已学
过的20以
内数的加减法的知识,使学生的计算能达到正确与熟练的要求。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
我把教学重点放在让学生发现数学问题并
解决问题上。本课教学后,自己体会到有以下几点成功和不足<
br>之处:
一、 以谈话的形式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一年级的孩
子注意持久性很差,如果没有讲究一些方法来吸引他们注意力,
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的话,很难有好的效
果。我课前进行谈话:
“老师想带领大家去参观美丽的田园,可是守门员要求大家要
闯过他设置
的几个关卡,才能进入,你们想不想接受挑战。”一
下子就把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了,个个腰挺得
直直的,
手平放在桌面上,精神百倍,快速地闯关成功了。进入美丽的
田园后:我先让孩子们找
出图中的数学信息,看谁的眼睛最亮,
然后再比比看谁提的数学问题又多又好,很多孩子都信心满满的。
二、 给孩子自主探究的时间
本课教学中我尽量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先让学生观
察主题图,用自己的语言和同桌说一说:看到了
什么?能提出
什么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之后再来讨论交流。这样,
孩子们在主动参与下
发现了很多数学问题,并尝试着描述和解
决,在老师的鼓励和小盖章的激励下,提的问题越来越全,如<
br>草地上的羊就有这么多个问题:黑羊和白羊共有多少只?黑羊
比白羊少几只?白羊比黑羊多几只?
有11只羊,白羊6只,黑
羊有几只?有11只羊,黑羊有5只,白羊有几只?这样孩子们
在学
习的过程中,不仅在思考和成功体验中掌握了知识,而且
在交流、讨论、探索的过程中增长了智慧,提高
了综合能力。
不足的是孩子们提出的问题都是根据同类问题间的数量关
系,没
有出现不同种类物体间的数量关系,如鸟与羊只数间的
数量关系,考虑到时间的关系,我也没过多的引导
。
整节课下来,孩子们基本会提出“谁比谁多(少)多少”
和“谁和谁一共有
多少”的问题,但逆向思维,对于一些列式
能解决什么问题,如“8+6= 能解决的是什么问题”
,由于刚
刚接触,只有少不部分孩子能回答,只能再以后的教学中加以
练习,让孩子多说多练!
一节好课,需要不断地研究、琢磨与反思,希望自己能在
反思中不断地进步与成长,加油!
练习一
教学目标:
1.能比较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并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2.会用加减法计算的知识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对练习课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学习目标:
1.能比较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并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2.会用加减法计算的知识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能比较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教学难点:
能用数学语言表达图意。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
1.引入。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小猫吗?原来
,小猫家族有一个美丽的城堡,今
天,老师将要带着小朋友们到城堡里游玩。想不想去?
在城堡里有很多数学问题等着考验大家,有信心接受考验吗?(出示
课本第15页第4题)
13-5= 19-10= 11-3=
17-8=
13-7= 16-8=
15-6= 10-2=
14-5=
11-4= 18-9= 12-8=
要求学生先独立完成,再集体讲评。
二、巩固练习
1.出示课本第15页第3题。
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2.出示课本第15页第1题。
学生先说一说算式的意义,再在对应图上圈一圈,最后将得数填入方
框中。
3.出示课本第15页第2题。
学生小组合作画一画,填一填。
4.出示课本第15页第5题。(出示第5题图)
从这幅图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1把椅子配1张桌子,还缺几张桌子?
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请和你的同桌一起合作完成这道题。
谁来把他们的做题方法和大家分享一下?
全班交流,集体订正。
5. 出示课本第15页第6题。
比一比,看谁写得快。
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6. 出示课本第15页第8题。
从图上你能找出哪些有关的数学信息?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你会解决自己提出的数学问题吗?
学生先独立观察,列式计算,教师再指名学生上台板演。
三、拓展思维。
出示课本第16页第9题。(小组比赛,看谁说的最多。)
板书设计:
练习一
13-5=8 19-10=9
11-3=8
17-8=9 13-7=6 16-8=8
15-6=9 10-2=8 14-5=9
做个减法表
教学目标:
1、经历整理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表的过程,进一步了解算式之间的
联系。
2、进一步巩固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的计算。
3、在整理的过程中按有顺序的思考的方法,
体会按照不同标准可以
有不同的整理方法,感受整理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乐趣。
学习目标:
1、整理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表的过程,进一步了解算式之间的联系。
2、进一步巩固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的计算。
教学重点:
尝试用简单的语言表述整理的过程。
教学难点:
掌握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
小朋友们,精灵兔给大家写了一封信,谁愿意打开这封信?
教师出示信封,请一位同学打开信,教师读信。
内容是:小朋友们好,我是数学王国里的兔精
灵,听说你们已经学会
了很多的数学知识,我是来请教大家的,首先请你们计算几道题好吗?
小朋友们算得真快!这些算式是大家前一段时间一直学习的,它们的
计算结果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二、整理算式
1.独立观察思考,探索整理算式的方法。
教师选几位同学交流自己
的想法,学生可能会出现:按被减数整理,
例如11-2,11-3,11-4……
按结果整理,例如先写结果是9的,再写结果是8的……
2.小组讨论,整理算式。
通过交流比较,先选定一种整理方法,再明确每位小朋友的分工(谁
说算式、谁找算式、谁摆算式、谁
检查排列是否正确),最后打开信封拿
出算式卡片整理。
在学生讨论时老师巡
视,明确整理的方法及小组的分工,帮助有需要
的学生完成任务。请一个小组集体上讲台在大黑板上整理
算式。
(特别注意给学生提供充分讨论时间和整理时间)
3.全班交流整理结果。
以展示“小组整理作品”的形式开展交流活动,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
在实物投影上展示作品,边展示边
讲解整理的方法。
4.根据整理结果探索减法表中的规律。
组内交流:学生整理完,教师及时引导学生观察减法表,说说有什么
发现。
组间交流:各组选派代表,说说你们发现的规律。
5.集体总结:出示一个完整的减法表,分别从横着看、竖着看、斜着
看来展示规律。
教师拿出精灵兔的信接着读:小朋友们太棒了!会动脑,善于合作,
出色地完成了任务。你能告诉我这
节课你的收获吗?
三、游戏
大家的收获可真多呀,老师给你们每个人还准备了一份神秘礼物
呢,
快来看看吧!(每人都有一张写有算式的卡片,引导学生根据题目先计算,
在按算式的结果
排队,最后按顺序离开教室)
如:结果是9的离开教室,结果是8的离开教室……
板书设计:
做个减法表
11-2 12-2
13-2
11-3 12-3 13-2
11-4 12-4 13-2
教后反思:
《做个减法表》,是学生已经学习了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
的基础上
对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算式的分类整理。本课设计分
成两个层次,一是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二是发
现减法表中
的规律:横着看,每一行减号前面的数相同,减去的数一个比
一个大
1,从左到右,得数一个比一个少1;竖着看,每一竖行,
从上到下,减号前面的数每次都增加1,减号
后面的数也是每次
都加1,得数都相同;斜着看,都是十几减同一个数,从左到右,
减号前面的
数一个比一个少1,得数也一个比一个少1。
课一开始,我出示三组口算题:一组减号
前面的数相同的,
一组减号后的数相同的,一组得数相同的,进行开火车的练习,
成功调动了孩
子学习的积极性。接下来用语言引导学生可以按
三种不同的标准,即减号前面的数相同,得数相同,减号
后面
的数相同三种进行分类整理。刚开始大部分学生是按第一种和
第三种进行分法的,经过我的
适当引导,提醒学生也可以先算
出得数,从而部分学生发现也按得数相同来分类整理。
在对学生提出独立完成教科书上第17页减法表的填空后,
引出课题——做个减法表。通过
巡视,发现大部分学生是横着
写,这样也比较快,而有一部分学生想从中间下手的,反而降
低了
速度。在之后的交流算式与算式之间的联系这一环节,学
生虽然有发现其中的一些规律,但总体表达都不
是很清晰。
本堂课我觉得我存在以下几点不足:教师的语言比较啰嗦,
不够简
练。环节时间安排不够合理。刚开始学生的积极性较高,
但随着课堂的深入,有部分孩子出现走神现象。
对于课堂中生
成的部分,处理能力还是有待提高的。
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口算题(16分)
13-6= 12-8= 13-7=
5+8=
14-9= 9+9= 12+5= 13-3=
0+10= 20-5= 18-6= 14+6=
11-5= 17-9= 6+13= 15-7=
二、下面的□里分别填几?(6分)
5+ =9 14- =11
9+ =13
+7=15 12- =6 4+8=5+
三、从8、12、7、15中选三个数写出4个算式(4分)
+
= + =
- = - =
四、在○里填上“>”“<”或“=”。(6分)
18-9○17-8
16-8○5+0 15-6○18-9
12-5○13-6 14-6○15-7
16-7○15-8
五、按要求画一画(8分)
⑴画△比○多5个。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画□比☆少3个。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看图列式(30分)
? 个
12 个
? 个
七、我会解决问题。(共30分)
1. 填一填。
有( )只小松鼠,(
)只小鹿,( )只小鸭。
2. 小鸭比小松鼠多几只?
(只)
3. 列式14-9=
□,
解决的是什么问题?
(4)请你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2、果园里有桃树16棵,梨树7棵,果园里的梨树比桃树少几
棵?
第 单元检测分析
总
分
均
分
及
格
人
数
及
格
率
最高
分及
姓名
未及格
学生姓
名
最低
分及
姓名
90分以
上人数
60-8
9分
人数
60分
以下
人数
试
卷
情
况
失分
方面
教的
方面
存
的问
在
题
的
问
学的
题
方面
的问
题
难
易
度
整
改
措
施
第二单元:观察物体
1、看一看(一)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实物的前、后、左、右几个面,体会从不
同方向观察同
一个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通过实际操作,判断从不同
方向看到的单一物体的形状,初步发
展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3、积极参与观察活动,在观察活动中体会学习的乐趣,激发学习数
学的兴趣。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实物的前、后、左、右几个面,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个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通过实际操作,判断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单一物
体的形状,初步发
展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会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形状。
教学难点:
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发展空间观念。
教 法:
演示法
学 法:
观察法
教学准备:
存钱罐、玩具熊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今天是小红生日,妈妈带她
到公园照相,她可高兴了,可是她看到照
片后却不高兴了。你们想知道为什么吗?(这些
照片为什么没有照到小红
的脸呢?)
你能帮她解答吗?
说得真不错!因为人或物体都有各个不同的面,要拍到或者观察某一
面,就要找好位置才行。
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怎样观察物体。(出示课题)
二、观察事物,探究新知。
1.本位观察。
今天老师给同学们请来了一位客人(出示存钱罐),请大家按自己现
在的位置来观察,说说你在什么位置看,看到了哪一面,是什么样子,请
和你的前后左右同学说一说。
谁来说一说:你看到了存钱罐的哪一面?这是它的什么面?你在它的
什么位置观察?
谁跟他一样的?请站起来。为什么观察到的面是一样的呢?
2.换位观察。
下面,请同桌之间各选择自己喜欢的位置观察存钱罐,看看你们看到
的与刚才看到的一样吗?同桌间说一
说。
对!我们要仔细观察物体,因为观察的方向不同,所以看到物体的面
也不一样。
下面我们试一试,四个人一组来观察桌子上的小玩具。
请你们四个人先从同一个方向
观察,然后再换不同方向观察,最后再
找一名代表来说一说你们的观察结果。
三、深入了解,加深印象。
刚才我们观察了玩具,下面看看书本中的淘气和笑笑在观察什么?
出示“练一练”第1题图。下面哪幅图是淘气看到的?为什么?
小组内说一说,然后集体订正。
四、多种练习,巩固知识。
1.比比谁的反应快。
老师在大屏幕上出示洋娃娃的不同面,请同学们
仔细观察老师出示的是哪一面,然后快速说出来。
2.课件出示校园图,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
五.课堂小结
回忆下,本节课我们一起学了些什么?你有哪些收获?
第二课时 练习课
教学过程:
一、连一连.
二、哪一张照片是在房间前面拍摄的?(在下面(
)里打“√”)。
三、下面照片中有两张是同时从不同角度拍摄的,把这两张找出来,在
下面( )里打“√”。
板书设计:
看一看(一)
从前面看
从后面看 从侧面看
观察的方向不同,看到的结果也不一样。
教后反思: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学时,只要学生一开始对所
学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就容易接近他,接纳它,进而去研
究它。本节课一开始,我通过与学生之间
的平等交流而引入学
生熟悉且感兴趣的事物,以复习旧知和消除学生由于困惑而产
生的紧张心理
,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本课的学习中来。从而为本
课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教学起点。
《2011版课程标准》倡导学生的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
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应当从学生的生
活经验和已有的知
识背景出发,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
所以,在教学时
,我准备了学生常见、熟悉的长方体纸箱来让
学生观察、探究新知,有序地引导学生通过本位观察、换位
观
察,亲身体验所看到的纸盒不仅形状不同,而且面的个数也不
一样,并让学生能具体地说出哪
个位置可以看到哪几个面,知
道正面、侧面和上面。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纷纷举手,发言
踊跃
,情绪非常高涨。接着通过小组合作观察、组内交流,再
次为每位学生提供观察与交流的机会,使他们从
中真正体验到;
站在一个位置观察物体,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
学习活动中最
大的乐趣莫过于看到学习过程中的成果。在
练习设计中,我安排了“观察我的小纸盒“游戏活动,旨在让
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用刚刚学过的知识,迁移创新,在主动观
察、分析、比较中加深对知识的巩
固和理解,从而形成丰富的
背景素材,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让学生享受数学学习的
乐趣,
体验到数学源于生活,又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2、看一看(二)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实物的前、后、左、右几个面,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
一个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
2、通过实际操作,判断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单一物体的形状,初步发
展观察能力、
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3、积极参与观察活动,在观察活动中体会观察的乐趣,激发学习数
学的兴趣。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实物的前、后、左、右几个面,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个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通过实际操作,判断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单一物
体的形状,初步发
展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观察物体的能力。
教学难点:
体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物体的形状不同,并能正确辨认。
教 法:
演示法
学 法:
观察法
教学准备:
玩具车、书包、洒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猜一猜
1.(出示图片)这是淘气从上面看到的一个物体的形状,是
一个正方
形,猜一猜,这个物体可能是什么?
魔方、粉笔盒等。
2
.(出示图片)这是笑笑从侧面看到的一个物体形状,是一个长方形,
猜一猜,这个物体可能是什么?
书柜、衣柜等。
3.(出示图片)现在,淘气和笑笑一起走到他的正面去观察,它是什
么呢?
长方体的箱子(其中上下两个面是正方形)
二、观察物体,探究新知
1.观察汽车模型,并和小组同学说说你看到的是什么部位,是什么样
的。
2.课件
出示课本第20页主题图:有三位小朋友也在观察汽车,同学
们能不能说说他们分别看到了汽车的什么部
位?分别是第几幅呢?
(1)让学生独立观察后再小组中讨论交流。
(2)学生汇报
A. 小华看到了警车的车门。
B.小亮看到了警车的车牌。
C.小明看到了警车的警灯。
(3)为什么小明看到了警灯呢?(是从上面观察的)
3.小结:观察物体除了从侧面、后面观察外,还可以从上面观察。
4.通过刚才的学习,谁能说说我们怎样去观察一个物体呢
学生汇报。
三、分层练习,巩固提高
1.猜一猜。演示物体,学生说说是什么物体,是从什么位置观察的。
2.观察小组同学带来的玩具,说出自己观察到的面,然后变换位置再
观察。
3.小
组活动:观察桌面上的茶壶,在不同位置观察的同学分别用动作
表示出看到的茶壶的形状。
四、拓展延伸
放一洒壶于教室正中,学生围坐在四周,将自己所看到的形状画出来。
第二课时 练习课
教学过程:
一、把每个人拍到图像连上线。
二、观察下面三个物体,正面画“√”,上面画“×”,
侧面画“○”。
三、它们看到的是哪一面?连一连。
四、小熊看到的是哪幅图?画上“√”。
板书设计
看一看(二)
从侧面看 从后面看
从上面看
观察的方向不同,看到的结果也不一样。
教后反思:
本课以引导学生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
能是不同的。这与学生的生活经验
是一致的。因此,本课教学
的着眼点主要放在“趣”“实”“活”三个方面。
首先,我创设了“猜一猜的问题情境,从一开课就牢牢抓
住学生的注意力,有效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达到“课伊
始,趣已生”的效果。“为什么刚开始猜的时候,我们不敢确定
谁猜的对呢”,这
个问题的提出,引导学生在“猜”中思考,在
思考中产生求知的欲望,从而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活动之中
。
“趣”还体现在换位置观察淘气从窗外看到的情景、既密
切了数学与生活的
联系,又充分展现了数学的魅力,使学生在
“玩中学,乐中悟”。
其次,三个
学生围桌而坐的座位排列形式,使桌上物体自
然形成了前面、侧面及后面的三个方位,使所有学生共同参
与
数学学习活动。怎样既让学生真正觉得“有趣、好玩、有新意”,
又使这节课的知识技能目标
落到实处,是本课教学所极力追求
的目标。在课堂上如何更科学有效地组织合作学习、开展数学
活动,以及如何适当把握本册“观察物体”中学生发散的“度”,
还有待进一步思考、改进。
第二单元测试题
一、下面各图分别是谁看到的?请连一连(50分)
(1)
(2)
(3)
二、小小数学家(50分)
1、
(1)丽丽比明明多跳了( )下。
(下)
(2)军军和明明一共跳了( )下。
(3)军军比明明少跳了(
)下。
(4)请你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果园里有桃树16棵,梨树7棵,果园里的梨树比桃树少几
棵?
第
单元检测分析
总
分
均
分
及
格
人
数
及
格
率
最高
分及
姓名
未及格
学生姓
名
最低
分及
姓名
90分以
上人数
60-8
9分
人数
60分
以下
人数
试
卷
情
况
难
易
度
失分
方面
教的
方面
的问
存
题
在
的
问
学的
题
方面
的问
题
整
改
措
施
第三单元:生活中的数
1、数花生(100以内数的数法)
教学目标:
1、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会数,会读100以内的数。
2、体会数位、基数、序数的意义。
3、初步感受一列数蕴含的规律。
学习目标:
1、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会数,会读100以内的数。
2、体会数位、基数、序数的意义。
教学重点:
会认、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
教学难点:
能用不同的数数方法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个数。
教 法:
讲授法
学 法:
练习法
教学准备:
花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样东西(出示装有花生的盒子),知道里面是什
么
吗?引导学生猜一猜,使学生明确盒子里装的是花生。
那么,我们怎么知道盒子里到底有多少个花生呢?
(板书课题:数花生)
二、数花生
(1)想一想,一把花生有多少个呢?学生猜测,小组交流。
(2)数一数 问:一把花生有多少个呢?指名回答。
你是怎么知道的?先抓一把花生,再数一数。
刚才你是怎样数的?学生汇报:一个一个的数。
(3)一把花生可以一个一个地数出来,那三把花生有多少个?谁能
快速的数出来呢?
学生尝试数一数。
现在,谁愿意把自己的方法介绍给其它同学呢?
组织集体交流。教师根据回答板书几种数法并标上序号。
①两个两个的数。
②五个五个的数。
③十个十个的数。
……
教师补充:当我们不能确定是否数对的时候,就可以换一种方法数一
数。
三、应用拓展
(1)接龙:老师说一个数,你们说出后面连续的五个数,看谁说的
又快又对。
①师生互动。②生生互动。
(2)接力赛。你们能根据给出的数填写后面三个数吗?
34,36,38,( ),( ),( )。
45,50,55,( ),(
),( )。
(3)排顺序。
学校的运动会快到了,今天老师特地选出了几位运
动员,请看——6
名学生上台。每人胸前写有一个数,分别是13,11,15,14,16,12。现
在请问同学们根据运动员胸前的数将他们排排队,看谁排的又快又好!
学生活动。
(4)拓展:今天我们学习了100以内的数,在平时生活中,你在哪儿
看到过或听到过呢?
四、小结:这节课你收获到了什么?还有问题要请教吗?
第二课时 练习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谁来说一说上节课我们数花生的方法有哪些?
二、基础练习
1、p23“练一练”第1题。
2、p23“练一练”第2题。
(1)同桌交流。
(2)集体订正。
3、p23 “练一练”第3题。
4、圈一圈,数一数。(p23“练一练”第4题)
三、拓展练习(p23“练一练”第5题。)
1、比一比,看谁快。
2、说说你是怎么数的。
四、全课总结。
板书设计:
数花生
二十七 二十八
二十九 三十
三十 四十 五十
六十
十五 二十 二十五
三十
教后反思:
《数花生》一课是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生活中的数》的第一课时。是在学生学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
且基本上已能数100以内数的基
础上进行教学的。旨在让学生
在掌握数序的同时,了解数数方法的多样化及如何按规律选择
合适
的方法数数,这也是以后进一步学习100以内写数、比大
小的基础。教学时,我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
,利用丰富的教
学资源让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中学习新知。本节课的成功
之
处有以下几点:
1.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学习数
学的兴趣。
在教材提供素材的基础上,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让学
生估花生的数量使学生自觉产生更
想知道有多少颗花生的问
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出课题。
2.以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最大限度提高学生主
动参与学习的程度。
在教学时
,不是让学生被动的吸取、模仿、记忆和反复练
习,而是创设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情
境。
通过各种形式让学生数100以内的数,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不
知不觉掌握知识,学生真正
成了学习的主人,学生智慧的火花
也在多样化的设计中迸发出夺目的光彩。
3.力图体现
一百以内的数在生活中的意义,让学生体会到
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养成有条有理的习惯。
本节课也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比如:学生在五个五个数
时,摆放得有点乱,数数时容易数
错。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在
巡视时应指导学生五个一堆,五个一堆,一排一排地摆好,这
样便于
学生上台展示时有序地数;另外,数数的形式有点单一,
应适当增加一点趣味性。
总之,
整节课围绕“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理念设计,在
这样的教学设计中,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其动手能力
、交流
合作技巧也得到了发展。
2、数一数(100以内数的数法)
教学目标:
1.认识100以内的数,建立计数数单位“百”的概念,知道10个十
是一百。
2.初步感知100以内的数的组成。
3.创设情境,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
程。
学习目标:
1.认识100以内的数,建立计数单位“百”的概念,知道10个十是
一百。
2.初步感知100以内的数的组成。
教学重点:
建立计数单位“百”的概念。
教学难点:
理解计数单位“百”。
教
法:
讲授法
学 法:
练习法
教学准备:
主题图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精境
你们喜欢大草原吗?
今天,老师就带你们一起去看看。
(1)出示10只羊的图片。
看!来了一群羊,数一数有多少只。
学生数一数。
多少个一是十?
(10个一是10)
板书:10个一是十。
(2)出示20只羊图片。
看!又跑来了群羊。
数一数现在有多少只?
学生数羊并汇报数的方法。
那20里面有几个十呢?
引导学生明确:20里面有2个十。
(3)出示一大群羊的图片。
绿绿的草原是羊的游乐场,看!又来了一些羊!
估一估现在一共有多少只。
揭示课题:数一数。
二、探究新知
现在请数出100根小棒,比一比,看谁数得又快又准。
①谁来说说你刚才是怎样数的?
学生回答数的方法:一根一根地数。
两根两根地数。
五根五根地数。
十根十根地数。
……
②请把你数好的100根根小棒带上来给我们看看好吗?
这是××同学数出的100根小棒,我们一起来数数,看他是否数对了。
全班同学一起数。
③还有不同的数法吗?
学生纷纷汇报各种数法。
教师重点强调十个十个地数的方法。
并指出:每数出10根就捆成1捆。提问:1捆是1个十
,那100里面
有几个十呢?一起数数好吗?
1个十、2个十、3个十……10个十。
100里面有多少个十呀?
100里面有10个十,10个十也就是一百。
板书:10个十是一百。(齐读)
④评一评,谁的数法好?
教师小结:数数的方法有很多,可以一个一个地数,两个两个地数,
也可以五个五个或十个十个地数,究竟应该怎样数,那要看具体情况,要
灵活地选择。
三、当堂训练
(出示主题图)数一数有多少个小方块。
学生汇报:10个小方块是一第,排到九十九个后再添1个是一百个,
所以10个十是一百。
四、巩固练习
圈一圈,数一数。
五、小结
你今天学会了什么?最感兴趣的是什么?
第二课时 练习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谁来说一说数数的方法有哪些?
二、巩固练习
1、圈一圈,数一数。
(“练一练”第1~3题)
①有多少根小棒?
②有多少个小方块?
③有多少个鸡蛋?
学生小组合作完成。
2、数一数,再添多少就都变成一百了?
①出示“练一练”第4题图。
②学生小组交流完成。
三、拓展延伸
读一读,说一说。(“练一练”第5题)
1、学生自己读一读。
2、
说一说你有什么想法。
板书设计:
数一数
10个十是一百
教后反思:
本节课借助小棒和小方块等模型展开数数活动
,进一步认
识100以内的数,感知100的意义。通过数小棒和小方块的操
作活动,认识计数
单位“百”,进一步体会计数单位“一”“十”
“百”的意义和他们之间的关系,发展学生的数感。学生
在上
节课借助数花生活动初步认识了100以内数的顺序,在此基础
上理解100的意义,并认
识数位“百”,感悟100以内数字之间
的联系,发展数感。
3、数豆子(100以内数的读写)
教学目标:
1.结合实际进行估计,初步感知数位、数序及数量多少。
2.经历运用数的知识进行达和交流的过程,进一步发展数感。
3.
初步体验数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培养合作探索的意识。
学习目标:
1.结合实际进行估计,初步感知数位、数序及数量多少。
2.经历运用数的知识进行达到交流的过程,进一步发展数感。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比较,估计豆子的数量。
教学难点:
数位、基数、序数感念的渗透。对100以内的数进行估计,发展估计
意识。
教 法:
讲授法
学 法:
练习法
教学准备:
豆子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
数出规定数目的豆子,初步体验估数。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给每组发一袋豆子)
今天的数学课就是在数豆子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看谁会观察、会思
考。
在数豆子的时候,同学
之间要互相合作,互相谦让,还要小心,千万
不要让豆子掉在地上。
(2)数出30粒豆子。
活动规则:
①请你数出30粒豆子,你打算怎么数?
②把这30粒豆子放在手中,感觉一下,然后轻轻地放在盒子的右
边。
③用刚才
的感觉再抓一把豆子,如果你觉得抓得多了或者是少了,
可以重新抓一把,然后放在盒子的中间,看看和
右边的豆子是不是差不多,
再数一数是多少粒豆子。
④再用刚才的感觉重新抓一把豆子,放在盒子的左边,看一看三堆
豆子是不是差不多。
(3)教师小评。
刚才大家在数豆子的时候,都数得非常开心,同学之间合作的非常
愉
快,而且大家还记得我们的活动规则,非常好!经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心
中有了一杆秤,像那
样抓的一把豆子大约是30粒,你们可要记住了。
二、活动二:
在师生互动的活动中,进一步体验估数
(1)师生互动。
“15-9”是一个减法算式,你会计算吗?
你们数得真开心,老师也想抓一把豆子(教师顺手在一个小组内抓了
一把豆子)。
怎样才能知道这一把豆子大约多少粒?(可以数一数有多少粒豆子)
这是个办法,还有别的方法吗?。
(2)教师给每个小组都抓了同样多的豆子,要求学生选用刚才的方法
或者是其他的方法来进行估数。
教师巡视,学生小组活动。
(3)在计数器上拨数并写数。
请在计数器上拨出你们
小组数出的数,拨好后小组间互相看看拨得是
否一样,各小组的组长进行监督,不一样的就调整一下。
学生在计数器上拨数,教师在小组中间活动,指导个别小组拨数。
怎么写这个数呢?
请你试着写一写。
学生在纸上写数,教师巡视,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上台在黑板上写数。
教师给予评价。
(4)练习拨数、写数。
我们一起来看22这个数,谁来拨出这个数?谁来试着解释一下这个
数?
学生汇报:
左边的2在十位上,表示2个十;右边的2在个位上,表示2个一。
写一写“22”。
问:计数器上右边起第三位是什么位?
三、巩固练习
完成课本第26页的“想一想,试一试”。
四、小结
今天学了很多知识,相信同学们的收获一定不小,哪位同学能跟大家
交流一下你都学到了什么?
第二课时 练习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说一说上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三、基础练习
完成课本第27页的“练一练”。
1、做一做,填一填。(“练一练”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
2、看图填空。(“练一练”第2题)
3、根据计数器写数。(“练一练”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4、想一想,试一试。(“练一练”第4题)
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完成,集体交流。
四、拓展延伸
找找生活中的100。(“练一练”第5题)
1、小组内说一说。
2、指名学生说一说。
板书设计:
数豆子
22
2个十和2个一 右边起第三位是百位
教后反思:
《数豆子》的内容,我所理解大致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
估记,一个
是识数,这两个部分看起来似乎没有什么关联,所
以要把两个看起来似乎不相关联的内容结合起来,渗透
给学生,
让我着实为难一番。毕竟带低段的经验有限,对于刚走进小学
校园的一年级学生,也许
课堂常规是最不好控制的,老师的语
言和语态也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所以不如把纠正学生
坐姿,写姿,纪律的时间用来通过一些简单,好玩的活动让学
生转移注意力,与此同时,教师的语言要
尽量通俗易懂,简单
明了,与其过多的去讲解,还不入让学生自己开动脑筋,主动
学习,这样教
师教的轻松,学生在课堂上也会比较投入。
《数豆子》教材内容本身就比较简单,我在课前设计了
一
些复习环节,竞赛项目比如小组开火车比一比,看哪个小组数
数又准又快,希望从开课就把学
生的情绪调动起来,而课本上
是通过豆子让学生猜一猜,我在设计的时候利用花生、豆子或
小棒
,本质却都是为了让学生初步体会估计的含义。先抓10粒
豆子感受一下,在抓一把进行估计。让学生体
会估计也是有根
据的。课上借助课件上笑笑和淘气说的话进行示范,引导学生
用“可能”“差不
多”等词语描述估计的结果,在整节课把培养
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作为重点对于识数的环节
,
我是把课前复习的内容和新课的内容结合起来,有效的利用课
前资源,通过学
生拨计数器,自己动手写数从中发现问题,解
决问题。比如“0”的出现,虽然教材并没有给出这个学“
点”,
但通过观察,我认为写含“0”的数的教学是有必要的,而且是
个重点,在计数器上,某
一个数位留有空缺,聪明的学生很快
就会用“0”去填补,而不是空在那里不写,不然一个数原本是30,就变成了3。
《数豆子》这节课的内容,我在设计时肯定有很多不足之
处,加
之教材本身具有一定的实验性,不过我所期望的便是能
够能透过教材,利用有效的方式,使学生通过一些
简单操作,
活动,感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就在快乐之中!
4、谁的红果多(比较数的大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并体会比较两数大小的方法。
2.通过看一看、比一比、说一说,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的能力以及提
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目标:
1.学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并体会比较两数大小的方法。
2.通过看一看、比一比、说一说,提高观察、比较的能力以及提出问
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
掌握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
教 法:
讲授法
学
法:
练习法
教学准备:
主题图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猜数游戏,激发兴趣
老师很想知道大家的年龄,谁愿意告诉老师?
学生纷纷举手,我要猜出你们的年龄。请一名学
生上台,把自己的年
龄写在黑板上,老师背对黑板,面向学生猜年龄。
请你们帮老师提示一下,我猜的是大了还是小了。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
在具体情境中感知两个数的大小。
小猴和小熊觉得我们班的小朋友很聪明,想邀请你们
去做客,你们愿
意吗?(出示主题图)
你从动物乐园里看到了什么?
小猴和小熊拿了很多果子,你们能数出它们的数目吗?
学生仔细数,并汇报数的结果。
小熊有21个红果,小猴有18个红果。
2.怎样来比较谁拿的红果多呢?
怎样来比较21和18的大小?你有什么好办法?
3.学生组内讨论,探究比较大小的方法。
请把你的比较方法和你们组内的同学说一说。(小组交流)
谁愿意把你们找到的好办法和全班的同学交流交流?
学生组内交流,可能找到的方法有: <
br>方法1:用数的顺序比较。(根据100以内数的顺序,从前往后数。先
数18,再往后数三个数
是21,所以21比18大,21﹥18)
方法2:实物模型比较。用方块代替红果摆一摆,比一比,
发现21个
方块比18个方块多出3个,所以21﹥18。
方法3:借助中间数比较。(21
比20大,18还不到20,所以21比18
大,即21﹥18)
方法4:借助计数器比较。(先把21和18 这两个数在计数器上拨出
来,再在计数器上比较
:21的十位上有两个珠子,表示2个十,18的十
位上有一个珠子,表示1个十,2个十比1个十大,
所以21比18大,即
21﹥18)
方法5:用数的组成比较。(21的十位是2,表示2个
十,18的十位
是1,表示1个十,2个十比1个十大,所以21比18大,即21﹥18)
三、巩固练习。
1.写一写,比一比
观察计数器上表示的数,写一写,比一比。
2.看一看,填一填
看直尺上的数,填一填,并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四、小结:你会比较两个数的大小了吗?
第二课时 练习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说一说比较大小的方法有哪些?
二、基础练习。
1.比大小。课本第29页第1题。
学生先写出计数器上的数,在用学过的比较大小的方法进行比较。
2.填一填。
课本第29页第2题。答案不唯一,引导学生说出尽可能多的答案,
教师及时评价及鼓励。
3.练一练。
课本第29页第3题。
三、拓展提高
1、课本第29页第4题。
2、课本第29页第5题。
板书设计:
谁的红果多
21﹥18
21的十位是2,表示2个十,
18的十位是1,表示1个十,
2个十比1个十大,所以21比18大
教后反思
这节课是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
,掌握比较100以内数的大
小,探索方法,积累经验,发展数感。在这节课中,我创设情
境,
在大森林中举行采红果的比赛,看谁采得红果多,引出课
题。然后出示教学目标,让学生知道本节课的目
的。接着有6
只小动物都各自带来了自己采的红果,都想得到奖章。于是先
有小熊和小猴来比较
,在比的过程中,我先让学生想一想,你
是怎么比较的?学生纷纷回答,学生总结探究比较两位数大小<
br>的方法,这样比较了21大于18,21小于32,这些都是两位数,
要看十位,
十位不同,就比十位,十位上哪个数大这个数就大。
接着比较32和34,观察十位相同怎么比较,十位
相同比个位,
又比较了100和99,数位不同的时候怎么比?数位越多数就越
大!学生找的都
很好,就是不善于表达。在课堂检测中我设计
了大量的检测题让学生巩固积累经验,学生也掌握的很好!
拓
展题更是让优生发挥了自己的优势!
本节课的不足是:学生的积极性并不是
很高,在上课的同
时,发言的学生很少。我说的太多,没有让学生发挥的更好!
本来是一节很简
单的课,应该感到轻松,但是显得上完课,自
己很累!
采取措施:采取情境引
入是好的开始,但是在学生自身方
面,我应多下功夫,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和不善于表达的心
里障碍,让学生在自己知道的情况下,能把意思表达出来是关
键。我还要通过各种学习来完成这项任务!
我会为了下一次的
更完美而努力!
5、小小养殖场(数的相对大小关系)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多一些” “少一些” “多得多” “少得
多” “少一些”
“差不多”的含义。
2.在具体情境中经历探究数的相对大小关系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数
感。
学习目标:
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多一些” “少一些” “多得多” “少得多”
“少一些”
“差不多”的含义。
教学重点:
理解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和差不多这么多概念的含义。
教学难点:
会用“多一些” “少一些” “多得多” “少得多” “差不多”描
述事物之间的关系。
教 法:
讲授法
学 法:
练习法
教学准备:
主题图、三杯水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数学城堡可美丽了,里面还有很多有
趣的数学题呢,你们想进去看看
吗?不过想要进入数学城堡,必须闯过三关,大家有信心吗?
二、自主探究,理解新知
1.第一关。
出示准备好的三杯水:一杯清水,一杯蓝水,一杯红水。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
三杯水,然后用“……比……多得多”或“……
比……多一些”说一句话。
教师巡视指导。
谁来按老师的要求说一说?反过来还可以怎样说?
2. 第二关。
①自主探究,独立思考。(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
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养殖场里都养了些什么呀?
请同学们仔细看一看,认真想一想,看看还有什么新的发现,然后
告诉你的同桌。
②合作交流,汇报成果。
谁先来把自己的发现和大家交流交流?其他同学注意听,别的同学
说完之后可以进行补充。
学生纷纷说出自己的发现:
养殖场有92只鸭子,22只鹅,还有100只鸡。
养殖场鸡最多,有100只。鹅最少,有22只。鸭子有92只,比鸡
少,比鹅多。
鸡比鸭多一些,鸭比鸡少一些。
鸡比鹅多得多,鹅比鸡少得多。
比较两个数的关系时,可以用“多一些” “少一些” “多得多”
“少得多”
“差不多”等来描述。
3.第三关。(猜一猜:根据描述来猜一猜兔子的只数)
18,26,90这三个数中,有一个是兔子的只数,猜一猜。
兔子的只数比18多得多。
想一想,你猜出了吗?是多少?
三、当堂训练。
想一想,羊可能有多少只?
四、小结
今天学了很多知识,相信同学们的收获一定不小,哪位同学能跟大家
交流一下你都学到了什么?
第二课时 练习课
教学过程:
一、试一试。选“多一些” “少一些” “多得多” “少得多”
“差不多”里的一个词说一句话。
1、自己试着说。
2、全班交流。
二、练一练。
1、课本第31页第1题。
2、课本第31页第2题。
3、课本第31页第3题。
引导学生看清题意,再让学生独立解答,最后集体交流,教师进行
评价。
三、实践作业。
调查家庭成员的年龄,用“多一些” “少一些” “多得多” “少
得多”
“差不多”说一说。
板书设计:
小小养殖场
鸡比鸭多一些,鸭比鸡少一些。
鸡比鹅多得多,鹅比鸡少得多。
教后反思:
1. 遵循一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教学环节。
本节课涉
及的概念比较多,由于学生年龄小,生活经验较
少,教材上也没有从数量上给这些概念界定,而是直接从
具体
的数量引入,这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是有一定的困难。所
以,在教学时设计环节时遵循
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出示两杯水
喝三杯水开始讲解,让学生通过直观感受去感知,让数学模型
经
历从直观到抽象的过渡,然后再学习“小小养殖场”,通过具
体数量理解、感悟这些概念,在实际教学中
,应该根据实际情
况创造性地运用教材,使学生易于接受,乐于接受,为学生的
学习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
2.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
新课程提倡“自主、合
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这一理
念的指导下,在对“多一些,多得多……”概念的理解感悟方
面的处理上,更多地把解决什么问题、怎样解决问题,更多地
放给了学生。学生在课堂上很难找到可以单
纯地模仿与记忆的
内容,而需要以“做数学”的方式介入学习活动,主动地去观
察、想象、提出
问题、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最后放手让学生
进行充分体现自我主体作用的小结,让学生真正成为一堂课
的
探索者,发现者。
3.关注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本节课从生活中具
体情境引入,让学生能够直观感受去感
知当中蕴含的数学问题。在知识巩固环节通过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可以用“多一些,多得多……”这些词语描述的事物,去
发现与所学知识有关的数学内容,发展
初步的推理能力和数感,
拓展练习和作业设计也紧紧围绕生活,本节课体现了数学来源
生活,应
用于生活的宗旨。
6、做个百数表(100以内数的顺序)
教学目标:
1.在百数表上认识100以内的数。
2.在百数表上进行数的定位练习,探究数与数之间的关系。
3.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习能力,让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
验。
学习目标:
1.在百数表上认识100以内的数。
2.在百数表上进行数的定位练习,探究数与数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
理解百数表上行和列的编排规律。
教学难点:
能运用百数表上行和列的编排规律,正确地填表。
教 法:
谈话法
学 法:
探究法
教学准备:
百数表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自主探索
数学王国开运动会了!娃娃排成了整齐的方队(出示百数表),请小
朋友仔细观察一下,这些娃娃是怎样排队的?
方队里还有不少位置是空着的,你知道是哪些娃娃还没来吗?
我们一起来学习隐藏在娃娃方队中的秘密吧!
二、小组合作,探索规律
1.分组观察。
这张百数表里可藏着好多有趣的奥秘呢!现在请你们来找一找
,看看
表里藏着什么秘密。小组合作讨论。
2.交流表上的数。
看着这个表,你有什么问题?能看到哪些有趣的排列?
选一排读一读。(可以选横排,也可以选竖排)
横看有什么规律?竖看有什么规律?斜看有什么规律?
从左往右横着看:每一行横着的数的个位都是1,2,3,4,5,6,7,8,9,0。
从
上往下竖着看:每一竖行的数的个位上的数都一样,十位上的数是
1,2,3,4,5,6,7,8,9
。
从左上往右下斜着看:每一斜行的数的个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都比
前一个数对应
数位上的数大1(100除外)。
55的前一个数是多少?后一个数是多少?
谁还想考考大家?你还发现了什么?
小结:通过探究,发现了百数表上行和列排列的一些小秘
密,每行都
是挨着次序排列的,从左往右依次大1.每列也是依次排列的,但它的次序
是从上往
下依次大10。
3.大家在百数表里发现了这么多秘密,真棒!这里有一些“魔力框”,
大家
仔细观察,在“魔力框”中你还会有新的发现的!
出示:用三种不同形状的图形分别在百数表中框出几
个数,要求读一
读,并找一找这几个数之间有什么联系,在小组里交流。
(出示带一个数的框)你能按照百数表,猜出框里另外的几外几个数
吗?
三、课堂小结。这节课小朋友们有哪些收获?
第二课时 练习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谁来说一说百数表里的秘密?
二、巩固深化,应用拓展
1.在填好的百数表上涂一涂,看一看,和同伴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2.小熊写门牌号。比一比,看谁写得又快又好。
3.“练一练”第3、4题。要求学生先独立完成,再小组交流。
三、游戏:猜猜我是谁。
规则:在百数表上用圆片盖住一些数,猜一猜圆片下面是什么数。可
以一次猜一个,也可以一次
猜几个。要求说出猜测的理由。
板书设计:
做个百数表
横着看
竖着看
斜着看
教后反思:
本节课的内容是孩子们
第一次接触,对学习素材感兴趣,
产生主动学习的愿望,是学生主动探索的重要前提。百数表是
孩子们第一次接触,教师又告诉大家百数表里藏着很多的小秘
密,这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孩子想寻找秘密
的好奇心,这些看
似单调的数字宝宝,会藏着哪些小秘密呢……这时候的百数表
在孩子的眼里是
富有情感,具有活力的东西,激发了学生强烈
的探究欲望,诱发了学生参与的意识,使学生想探究。所以
孩
子们的汇报就很精彩,可以横着看,竖着看,斜着看,跳着看,
思维一下子就活跃了,课堂就
更富有生趣。
在学生了解了百数表排列的规律后,出现了不同层次的练
习,第一层次在魔
力框里填数字,这时框里的数字缺的较少;
第二层次缺少了大部分的数,只给了与要找的数有关联的;第
三层次只给出了框中的一个数,直接要求孩子们找数;每一个
层次的练习,既有孩子们的独立练
习,也有小组的共同努力。
探究的过程,必定是一种亲身的经历,就象在解题时,我往往
采用先
让孩子在得不到任何提醒的状态下解题,也许错误率很
高,但是在经历错误以后,他们就会想寻找正确的
方法,寻找
就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失败的体验为获取成功奠定了基础。此
外,还
要让学生会探究。只有让孩子经历那种属于自我的探究
与发现过程,才能最大限度地促进他们的发展,培
养他们的创
新意识与能力。
当所有的探究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当孩子们回顾探究过程,寻找自己的发现,欣赏自己的成果时,脸上都露出了甜
甜的笑容,在自主探索后的成功满足感
,体现了愉快学习的理
念,同时使学生学会解决问题,养成自主解决问题的习惯,感
受到了自主
探究的乐趣。
7、练习二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掌握数的组成和写法。
2.进一步体会“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差不多”的
含义。
3.进一步掌握100以内数的读写,巩固数位的概念。
4.通过具体的练习进一步掌握数的组成,巩固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
5.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练习,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获得积极的情
感体验。
学习目标:
1.进一步体会“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差不多”的
含义。
2.进一步掌握100以内数的读写,巩固数位的概念。
3.通过具体的练习进一步掌握数的组成,巩固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
教学重点:
理解“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差不多”的含义。
教学难点:
理解数位的意义,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
教 法:
讲授法
学 法:
练习法
教学准备:
主题图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回忆一下数位顺序表哪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什么位?第三
位呢?
2.出示计数器:
个位上的数表示什么?十位上的数表示什么?百位上的数呢?
计数器的十位和个位都是两颗珠子,请你说一说这两颗珠子分别代表
多少。
二、基础练习
1.课本第34页第1题。
学生先自己填写,再在班上说一说。
2.课本34页第2题。
师拨数,学生写。
同桌互相练习。
3.课本34页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三、巩固练习
1.课本34页第4题。
指导学生发现这4组数各自的规律,先判断出是顺数还是倒数,以及
是几个几个地数,再填空。
学生小组合作完成,集体订正。
2.课本35页第5题。
帮小鸟找家。让学生先自己连一连,然后指名汇报。
3.课本35页第6题。
(1)教师指导第(2)题。
图画书有36本,故事书要比图画书多得多,但又比90本少一些。
故事书可能有多少本?
学生明确:故事书可能有85本。
(2)学生独立完成第(1)题。
4.课本35页第8题。
拿出卡片,让学生自由组数,并把数写下来。
在这些数中,最大的数是多少?最小的数是多少?并为这些数排排
队。
四、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练习二
100以内数的认识——读数、写数
百位
十位 个位
10个十是一百。
2个十和5个一是25。
第三单元测试题
一、 我会填空。
1、96是由(
)个十和( )一组成的。
2、6个十加3个十,和是( )个十。
3、46比40多( ),20比54少( )。
4、写出个位是5的数(
)( )( )。写出十
位是3的数( )( )。
5、先找规律再填数:56、52、48、44、( )、( )、
32。
6、读数和写数都从( )起。
7、一个两位数,个位上的数是6,十位上的数比个位上的数多2,这
个数是( )。
8、在数位表中,从右边起第三位是( )位,第二位是( )
位
9、最大的两位数是( ),最小的两位数是(
),最
大的两位比最小的两位数多( )。
10、在下面的(
)里填数,组成得数是15的算式。
( )+( )=15 ( )-(
)=15
二、我是数学小法官。(对的画“√”,错的画“×”)
1、一个数个位上是2,十位上是8,这个数是28。( )
2、十位上一个数也没有就写0。( )
3、一个数里面有9个一,8个十,这个数读作89。 ( )
4、45与54都有数字4和5,所以它们一样大。( )
5、最大的一位数与最小的两位数相差1。 ( )
三、我做得最仔细。(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和80相邻的两个数是:( )
A.81和82 B.79和81
C.78和79
2.从76到82之间有几个数。( )
A.5个 B.6个 C.7个
3.最小的两位数比最大的两位数少几?( )
A.10
B.89 C.1
4、下面的数中,十位上的数比个位上的数小5的数是( )。
A.61
B.38 C.25
四、我会细心计算
1、直接写出得数。
20+9= 30+69= 80-20=
57+10=
27-6= 72-70= 17+10=
36-20=
2、列出算式计算。
(1)被减数是37,减数是9,差是多少?
(2)35与40两数的和是多少?
五、我会用数学解决问题。
(1)小兰做了27朵红花,小新做的比她多一些,小新可能做了多少朵?
29朵
25朵
40朵
(2)明明做了90道口算,兰兰做的比他少得多,兰兰可能做了多少道?
52道
80朵
100道
第 单元检测分析
总
分
均
分
及
格
人
数
及
格
率
最高
分及
姓名
未及格
学生姓
名
最低
分及
姓名
90分以
上人数
60-8
9分
人数
60分
以下
人数
试
卷
情
况
难
易
度
失分
方面
教的
方面
的问
存
题
在
的
问
学的
题
方面
的问
题
整
改
措
施
第四单元
有趣的图形
1、认识图形(比较数的大小)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与讨论,感知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
特征。初步认识什么
样的图形是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能根
据它们的特征从具体的情境中辨别这四种图形。
2.通过摸、画、找、说等活动,初步体会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
略的多样性,并在小
组活动中培养探索意识和协作精神。
3.通过创设情境,在实际操作活动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
学
生积极探索新知和学好数学的欲望。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与
讨论,感知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
特征。初步认识什么样的图形是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能根
据它们的特征从具体的情境中辨别这四种图形。
2.通过摸、画、找、说等活动,初步体会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的多样性。
教学重点:
会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教学难点:
体会“面”在“体”上。
教 法:
引导法
学
法:
探究法
教学准备:
图片、水彩笔。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淘气带我们来到了一座漂亮的
城堡。在这座城堡里住着各种形状的图
形,请小朋友们认一认,说一说这些图形的名称。
长方
体、正方体、圆柱和球都是立体图形。在图形的城堡里,除了立
体图形家族,还住着一个庞大的家族,那
就是平面图形。(出示:平面图
形)
学生尝试说说认识的图形名称。
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认识这些平面图形。
(板书课题:认识图形)
二、操作交流,探究新知
1.感知“面”在“体”上。
(1)观察操作。
提出要求:这些平面图形都藏在大家桌面上的物体中,请大家找一找、
摸一摸、说一说,赶快行动吧!
(2)汇报交流。
说一说:你在什么物体上找到了什么图形?再摸一摸自己找到的图形
的面,有什么感觉?(引导学生说出“面”的主要特点是平)
(3)引导发现。
通过刚才的观察,我们发现这些平面图形的家都住在立体图形上。
2.动手操作,合作学习。
谁能想出一个好办法,把这些平面图形从立体图形上请出来,留在桌
上的白纸上呢?
小组合作完成。汇报交流操作方法。
引导学生想出多种办法(可用描、画、印等方法,)教师归纳方法。
3.小结。
从
长方体上找到了长方形,从正方体上找到了正方形,从三棱柱上找
到了三角形,从圆柱上找到了圆。我们
还发现,这些图形的面都是平的,
并且只有一个面,所以,我们就把这样的图形叫做平面图形。
三、游戏:我说你画
试试你掌握的本领。老实说一个图形的名字,请你闭上眼
睛,想一想
它的样子,一边想一边用手指画一画。
同桌之间可进行互动练习。
四、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
第二课时
练习课
教学过程:
一、填空题
(1)长方体有(
)个面,正方体有( )个面.正方体的
每个面都是同样大小的( )形。
(2)用手摸一摸,圆柱上下两个面都是( )形,它们的大小( ).
(3)用2个完全一样的正方体可以拼成一个( ).用2个同样大
小的正方形可以拼成一个(
)。
(4)听装可乐的形状是( ).魔方的形状是( )。
(5)长方形有( )组对边,长方形的每组对边( )。正方形
的每条边都(
)
二、判断题
1.对的画“√”,错的画“×”.
(1)用8个小正方体就能拼成一个大正方体.( )
(2)乒乓球、足球、篮球的形状都是球.( )
(3)一张复印纸是长方体.( )
(4)老师用的粉笔是圆柱形的.( )
(5)用两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可以拼成一个大的正方形。( )
2.判断下图中哪些是长方体,哪些不是(是画“√”,不是画“×”).
( )
( ) ( )
3.判断下图中哪些是正方体,哪些不是(是画“√”,不是画“×”).
( ) ( ) ( ) ( )
三、动手题
把下面的点用直线连起来.
(1)正方形: (2)长方形:
(3)正方体: (4)长方体:
四、填一填。
1.
我来选一选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⑾ ⑿
是长方形,
是正方形, 是圆,
是三角形,
是平行四边形。
2. 我来涂一涂。(给正方形涂上你喜欢的颜色)
3.我来数一数。
长方形有(
)个 正方形有( )个
三角形有( )个
圆形有( )个
五、连一连。
板书设计:
认识图形
□ ○ △
长方形 正方形 圆 三角形
教后反思:
本课主要是对长方形、正方形、圆和三角形进行直观的认
识,但是学生的图形感都比较弱,
主要从实物体中抽象出简单
的图形。课前我作了一定的准备工作,收集好生活中的物品作
为教具
使用,如长方体的牙膏盒、药品盒等,正方体的饼干盒、
魔方、圆柱体的茶盒、乒乓球、皮球等。教学中
,首先出示牙
膏盒,让孩子了解它的大概形状特征,如数一数有几个面,哪
些面的大小是一样的
,这样引导孩子在有目的的思考中探究并
认识,像牙膏盒这种有6个面组成的,对着的两个面的大小一<
br>样的物体就是长方体,然后我再出一个与牙膏盒的大小不一样
的纸盒,让孩子观察
说说特点,强化认识长方体,学会变通。
接着在孩子们认识长方体实物的基础上在黑板上贴出抽象的长<
br>方体模型图片,将孩子对长方体的认识,从具象的感知的认识
上升到抽象的、理性的认识,并用类
似的方法引导孩子认识正
方体、圆柱、球,让孩子在看一看、比一比、摸一摸、说一说
等活动中
找到长方体与正方体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在教学中,还存在很多的不足。第一,在学生
对于学具的
操作上,大部分孩子很听话的按照老师的话去做了,还有一小
部分的孩子总在摆弄自
己的学具,等我讲到下面的部分时,这
部分孩子就没有听到,也就达不到好的学习效果,课堂效率也降低了。第二,小组合作和全班交流中的引导不够明确,使少
部分学生在操作时无目地,教学设计时
没有充分的考虑到实际
操作时,孩子们却是截然不同的表现,例如有的孩子在小组活
动时仅仅是
个旁观者,而没有真正的投入到活动交流中去。这
也需要我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注意关注每一个孩子,
力求让
所有的孩子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和提高。第三,多关
注学困生的掌握情况,有些
孩子在幼儿园时就已经学会认识了
这几种图形的特征,但对于学习较差的那部分孩子而言,掌握
起来相对就要困难许多。
2、动手做(一)
教学目标:
1.会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拼图。
2.在观察、想象、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
3.
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培养主动探索的精神,学会欣赏他人,树
立与人合作的意识。
学习目标:
1.会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拼图。
2.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能主动探索,欣赏他人,与人合作。
教学重点:
通过折纸对简单的图形进行分解和拼补。
教学难点:
拼出有趣的图形。
教 法:
引导法
学 法:
探究法
教学准备:
图片、钉子板、橡皮筋。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展示作品,发挥想象,激发兴趣
(1)请同学们来欣赏一下三幅图。
逐一展示三幅图画。
让学生充分说一说,每一幅图像什么。
出示最后一幅图,让学生说说这幅图是由我们学过的哪些平面图形组
成的。
(2)今
天还给大家带来了同学们折好的精美的手工制品。请同学们
来看一看,猜一猜它们像什么。
(3)揭示课题。
这些同学的手可真巧啊!
相信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也同样能做出这么精美的手工制品。
请同学们也来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
看看哪些同学在我们这节课上可以做到又动手、又动口、又动脑。
二、折一折,剪一剪,比一比
(1)拿出1号图形
(等边三角形)。
你会把这个三角形折成一样的两部分吗?请你试一试。
(学生试折)
你是怎样折的呢?
(请学生说一说)
这两部分一样大吗?
请动手剪一剪、比一比。
(请一些学生展示操作过程)
(2)拿出2号图形
这是什么图形呢?
(学生回答:圆)
你能动手把这个圆折成一样的两部分吗?
请你动手折一折、剪一剪、比一比。
(学生展示、汇报)
(3)刚才,我们是分哪几步把1号、2号图形分成一样的两个部分的?
(师板书:一折,二剪,三比)
(4)请拿出3号、4号图形,说出是什么图形。
你能用刚才学过的方法把正方形折成一样的两部分吗?比比谁的方
法多。
学生折,然后汇报结果。
(可以横折,还可以把相对的两个角对折)
(5)请同学们按上面的步骤把5号、6号图形(长方形)折成一样的
两面二部分。
展示不同的折法。
请一名学生上来剪一剪、比一比。
三、拼一拼
(1)你能用刚才剪出来的图形拼一拼吗?
(学生拼图)
(2)请你动手拼出你最喜欢的两个图形来。
(3)展示学生作品。
请你说一说。
你是用什么图形来拼的?它像什么?
(4)喜欢折纸的同学请举手,你们会折什么?
(5)请一位同学边折边说你是怎么折飞机(或青蛙)的。
(6)请同学们评价这位同学折得怎么样。
(7)请同学们组成四人小组,推选一名代表,教
其他三位同学折一
件物品,折完后在小组内互相评价一下。
四、自由创作
(1)你会把一张长方形的纸折成正方形吗?请学生折好后汇报一下
自己的折法。
(2)你能把这一张正方形纸剪成四个一样大的部分吗?
你有几种方法?
(四个三角形,四个正方形,四个长方形)
你用这四个一样大的图形可以拼出哪些图形?
(3)你还能剪、拼出什么有趣的图形吗?
板书设计:
动手做(一)
折一折 剪一剪 拼一拼
教后反思:
没有思考就没有真正的数学学习,有效的学习就是激励学
生积极自主的思考。在本课的教学中,学生通过
折一折、拼一
拼的活动,充分的发挥了小组间的合作交流,每个学生在有了
自己的独特的创意后
又去观察、吸收他人的智慧结晶。这样不
仅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又大大提高了合
作学习的效率。
这也是我第一次公开课尝试活动课,收获了很多,也有很多方
面需要自己继续努
力!我会继续加油,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数
学老师!
3、动手做(二)
教学目标:
1.通过用七巧板拼图的活动,进一步熟悉学过的平面图形,初步认
识平形四边形。
2.在操作的过程中发展想象力,培养创新意识。
3.
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学习目标:
通过用七巧板拼图的活动,进一步熟悉学过的平面图形,初步认识平
形四边形。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利用七巧板拼出不同形状的图案。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与合作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 法:
引导法
学 法:
探究法
教学准备:
七巧板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小朋友,你们喜欢玩玩具吗?今天这节课老师和你们一起来玩玩具。
(出示七巧板)
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
(板书:七巧板)
二、初步认识七巧板
(1)为什么叫七巧板呢?
由7块板组成。
把一个正方形分成了不同的7块。
(2)认真观察。
七巧板由哪些图形组成?。
有5个三角形,有1个正方形,有1个平形四边形。
重点介绍其中的平行四边形。
让学生认识平形四边形。
(3)让学生拿出自己的七巧板。
把七巧板的7个图形分类。
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
①按图形分。
②按颜色分。
③按大小分。
(4)还可以比一比七巧板的图形,通过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有大有小。
哪个图形最大?哪个图形最小?
(让学生拿起来互相看看)
这两个一样大。
(5)介绍七巧板。
七巧板是由5个三角形、1个正方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组成的。它是
我们祖先的一项卓越创造。
19世纪初,七巧板流传到西方,引起人们广泛的兴趣,并迅速传播开
来,被称为“东方魔板”
。
只要我们动手又动脑,发挥我们的智慧,用七巧板就可以拼出多种多
样的图形。
想试试吗?
下面我们就来拼一拼。
三、按要求用七巧板拼出图形
(1)拼出正方形。
说说你是用哪几个图形拼成的。
有没有和他拼的不一样的?
还有哪些不同的拼法?
(2)拼出三角形。(展示不同的拼法)
(3)看课本第41页第1题,拼一拼,想一想,拼出的图形像什么?
(4)七巧板不但可以拼出图形,还可以拼故事?
(守株待兔),找学生讲“守株待兔”的故事。
四、总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七巧板
,它由5个三角形、1个正方形、1个平形
四边形组成,它是一种最常见的智力玩具,这样简简单单的七
块板竟能拼
出千变万化的图形,真是太奇妙啦!
儿歌总结:
七巧板,真奇妙,
七块小板紧紧靠,
三角、正方、四边形,
拼拼想想有创造。
第二课时 练习课
教学过程:
一、创境激趣
小朋友们好!这是一副七巧板,它是由七个图形组成的.七巧板里面
充满了智慧
和快乐,快随你们的老师一起去感受吧!
二、你问我答.
1.看七巧板图,3号图是平行四边形,5号图是_____,______号图是
三角形.
2.七巧板是由______种图形组成,其中有______个正方形,______个
三角
形.
3.哪些图形比较大,哪些图形比较小?
4.哪两个图形一样大?
三、我说你拼.
1.你们能用手中的七巧板拼出一个正方形吗?说一说是由哪几个图形
拼成的?
2.你还能拼出一个三角形吗?
3.你还能拼出哪些图形呢?
四、课外扩展.
亲爱的小朋友,欢迎来到智慧加油站,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有关七巧
板的知识.你知道吗?七巧板也叫“七巧图”,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图形游
戏,它已有两千五百多
年的历史啦!因设计科学,构思巧妙,变化无穷,
能活跃形象思维,特别是启发儿童智慧,所以深受欢迎
.传到国外后,风
行世界,号称“唐图”,也就是“中国的图板”.
板书设计:
七巧板
七巧板,真奇妙,
七块小板紧紧靠,
三角、正方、四边形,
拼拼想想有创造。
教后反思:
我在设计本课时,按照递进
的层次安排“折一折”“拼一拼”
“说一说”“猜一猜”“叠一叠”等活动,让学生经历图形的分
解与组合过程、从设想到实际创作的过程、由个人创作到观赏
以及描述他人作品的过程、由拼组平面图
形到折叠立体图形的
过程,使他们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真切感悟到知识的生成、发展
与变化。教学
过程中的各环节过渡,我采用激发兴趣、启发诱
导、悬念引领等方式,以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
,促
使他们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创新
思维。
4、动手做(三)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设计图案活动,进一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2.发展动手操作能力、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
3.培养欣赏能力,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学习目标:
1.通过欣赏设计图案活动,进一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2.发展动手操作能力、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
理解正方形、长方形和三角形的特点。
教学难点:
创作图案。
教 法:
引导法
学 法:
练习法
教学准备:
图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展示一些美丽的图案。
看了这几幅图,从中你发现了哪些学过的图形?同时你有什么感受?
它们像什么?
二、想一想,涂一涂
1.作品欣赏,小组讨论每幅作品都用了什么图形。
风车:看看由哪种图形组成,用了几个这样的图形。
兔子:看看用了哪几种图形,这几种图形是怎样组合的。
金鱼:看看用了哪几种图形,这几种图形是怎样组合的。
万花筒:看看用了哪几种图形,这几种图形是怎样组合的。
生活中,人们经常利用图形来编织美丽的图案。
2.这几个图形在和
大家玩捉迷藏游戏呢,你能从下面这些图中找出它
们吗?(课本第43页“练一练”第1题)
出示第一幅图。
请你按要求找出图中的三角形并涂上颜色,看谁找得快,涂得漂亮。
涂完后在小组内交流。
展示学生作品。
出示第二幅图。
认识六边形:六边形的特点是什么?
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归纳。
在图形中找出六边形,并涂上颜色。
展示学生作品。
3.出示第三、四幅图。
放手让学生用认识六边形的方法自主认识梯形和菱形。
学生交流,全班归纳。
4.我们今天学习了这么多的图形,你能找出长方形、正方形、梯形、
菱形、平行四边形之间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吗?
三、自主创作。
1.在点子图上
利用所学过的图形设计一个图案,互相说一说用到了哪
些图形并比一比谁设计的图案最漂亮?(完成课本
第43页“练一练”第2
题)
2.摆一摆。
用三根小棒可以摆一个△,摆两个△,最少用几根小棒?摆三个呢?
用10根小棒能摆出几个□?小组合作完成。
四、课堂小结。今天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
板书设计:
动手做(三)
(
展示学生作品 )
教后反思
我一直在思索:小学生,甚至中
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比较
差,特别是空间想象能力有待提高,在这过程中,需要老师从
概念上入
手,方法是着力点,明白画高的步骤,还应该建立学
生对图形的空间认识。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实际
教学中,
我大胆鼓励让学生充分动手、动脑、动口,让学生尽量多的尝
试失败与成功。
今天下午我发现有两个学生一直对于画高不理解,我通过
很多种方法:有课堂上
的演示,有优生的辅导,有自主反思,
结果效果都不是很好。然后我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没有想到真的是疑问三不知,看来学生是真的对高没有建立模型。这
个时候我想到了:方法,步骤。我让学
生从正面面对的那条底
边入手,利用直角三角板的直角边和底边对齐,然后平移至顶
点,画出顶
点到底边的垂线(即高);直角三角板不动,将三角
形作业纸移动,直到另外一条底边正对,这是按照刚
刚的方法
继续画出高;同理画出第三条高。通过这几个步骤,学生终于
能完全正确画出三角形的
高.
第四单元测试题
一、我会填。
1,正方形有( )条边;长方形有( )条边;三角形有
( )条边。
2,黑板的面是( )形,地板砖的面是( )形,红领巾
的面是( )形,硬币的面是(
)形。
3,七巧板是由( )种图形组成,其中有( )个□,有
( )个△。
4,要拼一个大正方形最少需要( )个小正方形,或( )
个小三角形。
5,三角形比长方形少( )条边,六边形比三角形多( )
条边。
二、对错我会判。
1,有四条边的都是长方形。 ( )
2,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 ( )
3,如图 ,中共有2个长方形 。
( )
4,数学书的封面是正方形 。 ( )
5, 是圆柱,它的上下两个面都是圆。 ( )
三、我会选。
1、请选出用哪个物体可以画出左边的图形请选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