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阅读考点四赏析小说语言训练加答案解析
田园风光诗-元旦放假通知
考点四 赏析小说语言,领悟作品内涵
文本展示
典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20分)
一种美味
巩高峰
他清晰地记得,六岁那
年夏天的那个傍晚,当他把一条巴掌大的草鱼捧到母亲面前时,
母亲眼里第一次出现了一种陌生的光。他
甚至觉得,他在母亲眼里一定是突然有了地位的,
....
这种感觉在随后下地干活回来的父亲
和两位哥哥眼里也得到了证实。
他有些受宠若惊。此前,他的生活就是满村子蹿,上树掏鸟窝,扒房檐
摘桃偷瓜。因此,
每天的饭都没准时过,啥时肚子饿了回家吃饭,都要先挨上父亲或母亲的一顿打才能挨
着饭
碗的边儿。
那天不一样,母亲把双手在围裙上擦了又擦。母亲终于接过那条鱼时,他忽然
有一点点
失望,那条本来大得超出他意料的鱼,在母亲的双手之间动弹时,竟然显得那么瘦小。
准确地说,在那之前他没吃过鱼,唇齿间也回荡不起勾涎引馋的味道。他相信两个哥哥
应该也极少尝过
这东西。在母亲的招呼下,他们手忙脚乱地争抢母亲递过的准备装豆腐的瓷
碗。豆腐,是跟年联系在一起
的东西了。天!为了那条鱼,母亲要舀一瓷碗的黄豆种子去换
半瓷碗的豆腐来搭配。隐隐约约地,他有了
美味的概念,还有慢慢浓起来的期待。
父亲坐在灶前一边看着火苗舔着锅底,一边简单地埋怨了几句,
似乎是嫌母亲把鱼洗得
太干净了,没了鱼腥味。这已经是难得的意外了,平日里,父亲一个礼拜可能也就
说这么一
句话。父亲埋怨时,母亲正在把那条鱼放进锅里,她轻手轻脚,似乎开了膛破了肚的草鱼还会有被烫痛的感觉。父亲笑了笑,带着点儿嘲意。母亲嗔怪着说,你笑什么笑!鱼真的还没
死,还在
锅里游呢。说着,母亲还掀了锅盖让父亲看。父亲保持着笑意,不愿起身。
母亲拿着装了葱段蒜末的碗,就那么站着等水烧开。
他则坐在桌前,看这一切时他是不是双手
托着腮?他忘了。反正所有的记忆都是那条鱼
和围绕着那条鱼而产生的梦一般陌生的气息。那天什么活都
不用他干,他是这顿美味的缔造
.....
者,可以游手好闲。父母的举动让他觉得他有这个资
格。
在豆腐到来时,母亲甚至都没来得及埋怨一下一贯喜欢缺斤短两的豆腐贩子,因为豆腐
马
上就被切成块下了锅。美味,让他带着很多的迫不及待,还有一点点的张皇。张皇什么呢?
鱼都在锅里了
,它还能游回村头那条沟里去?不过这种张皇让他有点儿熟悉,在沟里捉到鱼
时他也这么
心慌来着,因为连他自己都不相信,那条沟里竟然会有鱼。
来不及细细回味了,豆腐一下锅,屋子里顿
时鲜香扑鼻。他是第一次知道,鱼的味道原
来是这样的,新鲜得让人稍稍发晕。在鱼汤从锅里到上桌之间
,他拼命地翕动鼻翼,贪婪地
往肺里装这些味道。他相信装得越多,回味的时间就越长。
至于
那锅鱼汤具体是什么滋味,他倒完全不记得哪怕一点儿细节。因为全家吃饭喝鱼汤
的状态都有些鲁莽,只
有嘴唇和汤接触的呼呼声,一碗接一碗时勺子与锅碰撞的叮当声,还
有一口与另一口之间换气时隐约的急
促。
那天饭桌上的气氛也不一样,一家人习惯的默不作声完全没了踪影,父亲开口谈天气了,
两个哥哥则说了今年可能的收成。而母亲,只是嘴含笑意,一遍又一遍地给大家盛汤。
最后,父亲说了一句有点儿没头没脑的话,父亲说,三子该上学了。
他就叫三子。如今回想起
来,对鱼汤食不知味的原因应该就是这句话。两个哥哥没进过
一天学校的大门。现在到了他三子,父亲说
他该上学了。该,就是要,快要的意思。他忘了
两个哥哥投过来的眼神的内容,他忘了鱼汤是什么味道,
他忘了那个晚上的一切细节。
美味?美味是什么味呢?当他终于能背着书包从村头墙角中出来,忸怩地
走进学校的大
门,他离美味的书面意思越来越近。但是,他知道美味的真正意思并不是之后的上学,仍然
是有鱼的那天晚上——
两个哥哥忽然就饱了,先后离开桌子回屋睡觉,可是鱼汤每个人起码还
可以盛两碗。他
们没解释为什么,也不用解释,地里的活要起早贪黑,否则这种鱼加豆腐的美味只能还是
好
多年享受一次。父亲愣了愣,恢复了以往不苟言笑的表情。母亲端着碗,出神,她似乎用眼
神
示意过父亲别口不择言,但是现在她卸去了笑容,朝着屋外黑糊糊的夜空,一直出神。
可是羊要进圈,
牛要喂草,猪还要吃食。都这么愣着不能解决一点儿问题。他起身去做,
也只有他还有心情做。
坐在灶前添柴火煮猪食时,已经是最后一件事了。把火点着,添第二把柴火的时候,他
就抓着了一个黏
黏软软的东西,凑到灶前的火光里一看,是那条鱼!从锅里蹦到地面,它显
然已经超越了极限。现在,它
早已死了,只是眼里还闪着一丝诡异的光。
(本文有删改)
思路呈现
1.理解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
(1)陌生的光:
....
(2分)
(2)陌生的气息:
.....
(2分)
【思路】
(1)加点词语各自出现在文中哪个部分?
答:
(2)加点词语的上下文有哪些相关信息?
答:
(3)加点词语蕴含了怎样的情感?
答:
【点拨】
“陌生的光”,可根据他得到了一条草鱼后母亲对他态度的变化分析。“陌生的气息”,要
根据家里有
了这条鱼后气氛活跃了这一变化去思考,注意“梦一般”的修饰作用,最后是情
感。
【答题】
答:
答案 (1)①与平时的不满和责备不同。②表达了母亲的惊奇、赞赏与欣慰。
(2)①与平时家庭气氛苦涩沉闷不同。②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期待与想象。
2.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5分)
【思路】
(1)母亲为何会“出神”?她在想什么?
答:
(2)她因为什么会去“示意”父亲?
答:
(3)句中为何要用“卸”一字?“笑容”为何要“卸”?
答:
(4)这句话与上下文有何关联?
答:
(5)文章故事发生在怎样的时代?
答:
【点拨】
要注意分析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细节等描写,对烘托人物的环境描写,最后联系主题。
【答题】
答:
答案 ①“示意”
“卸”等神态细节描写,包含对照意味,细致刻画出母亲嗔怪、不安、沉
重等微妙的心理变化。②“出神
”两次出现,强调了母亲沉浸在茫然、忧心和无奈的心理状
态中。③“黑糊糊的夜空”,是实景的描写,
也是母亲心境的形象写照——为未来生活负担
加重而忧虑,因儿子不能均享读书机会而愧疚。
品一品 小说语言艺术的赏析,往往从语言的个性化角度入手,个性化的人物语言能显示人
物独
特的性格,让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可以通过理解人物的语言来把握人物
的心理、情感,概
括其性格特征,并分析出情节发展的脉络,甚至可以概括出作品要表达的
主题。
解题时由表层
含义挖掘到深层含义。抓住关键词,分析语言所表现出来的人物性格、心
理状态;分析语言所表现出来的
情感、主题等;分析比喻、双关、拟人、象征等的深层意义。
赏析小说的语言艺术,可以从语言风格、
词语使用、句式特点、修辞手法、描写手法五
个方面去分析。
多点训练
1.“一种美味”有多重意蕴,试简要分析。(5分)
答:
解析 标题的意蕴
,要从表象找主题。表象是“他”得到了一条鱼,全家人感到快乐;主题
是特殊年代的特
殊情感。
答案 ①在物质匮乏的年代,“鱼汤”,或仅仅是对“鱼汤”的渴望,便成了满足口腹之欲<
br>的一种“美味”。②围绕“鱼汤”的烹制,是一家人快乐、亲情和希望的酝酿,这种处于生
活重负
下的情感“美味”弥足珍贵。③在此过程中,“他”由天真懵懂到初通人事,是自我
的一次重要发现与成
长,更是能够滋养一生的特殊“美味”。
2.小说设置了一个意外的结尾,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分)
答:
解析
结尾的考查,要注意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如何深化主题,引发读者思考。
答案 ①情节在结尾处突
然逆转,在出人意料的戏剧性效果上,与“欧·亨利式”的结尾有
暗合相通之处。②因前文设置的伏笔若
有若无(“掀锅盖”“不记得细节”“忘了味道”
等),让结尾呈现出某种魔幻色彩。③结尾情节安排表
明“鱼未入汤”,诡异之处有深意,引
发读者对美味意蕴作深度的思考与探究。④结尾提示了“美味”的
含义有表里两层,与标题
“一种美味”构成呼应。
技法归纳:
对点训练篇
好题展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20分)
锄
李 锐
拄着锄把出村的时候又有人问:“六安爷,又去百亩园呀?”
倒拿着锄头的六安爷平静地笑笑:“是哩。”
“咳呀。六安爷,后晌天气这么热,眼睛又不方便,快回家歇歇吧六安爷!”
六安爷还是平静地笑笑:“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
“咳呀,锄了地,受了累,又没有收成,你是图啥呀六安爷?”
六安爷已经记不清这样的回答
重复过多少次了,他还是不紧不慢地笑笑:“我不是锄地,
我是过瘾。”
斜射的阳光明晃晃地
照在六安爷的脸上,渐渐失明的眼睛,给他带来一种说不出的静穆,
六安爷看不清人们的脸色,可他听得
清人们的腔调,但是六安爷不想改变自己的主意,照样
拄着锄把当拐棍,从从容容地走过。
百
亩园就在河对面,一抬眼就能看见。一座三孔石桥跨过乱流河,把百亩园和村子连在
一起,这整整一百二
十亩平坦肥沃的河滩地,是乱流河一百多里河谷当中最大最肥的一块地。
西湾村人不知道在这块地上耕种
了几千年几百代了。几千年几百代里,西湾村人不知把几千
斤几万斤的汗水撒在百亩园,也不知从百亩园
的土地上收获了几百万几千万斤的粮食,更不
知这几百万几千万斤的粮食养活了世世代代多少人。但是,
从今年起百亩园再也不会收获庄
稼了,煤炭公司看中了百亩园,要在这块地上建一个焦炭厂。两年里反复
地谈判,煤炭公司
一直把土地收购价压在每亩五千元,为了表示绝不接受的决心,今年下种的季节,西湾
村人
坚决地把庄稼照样种了下去,煤炭公司终于妥协了,每亩地一万五千块,这场惊心动魄的谈
判像传奇一样在乱流河两岸到处被人传颂。一万五千块,简直就是一个让人头晕的天价。按
照最好的年景
,现在一亩地一年也就能收入一百多块钱。想一想就让人头晕,你得受一百多
年的辛苦,流一百多年的汗
,才能在一亩地里刨出来一万五千块钱呐!胜利的喜悦中,没有
人再去百亩园了,因为合同一签,钱一拿
,推土机马上就要开进来了。
可是,不知不觉中,那些被人遗忘了的种子,还是和千百年来一样破土而
出了。每天早
上嫩绿的叶子上都会有珍珠一样的露水,在晨风中把阳光变幻得五彩缤纷。这些种子们不知
道,永远不会再有人来伺候它们,收获它们了。从此往后,百亩园里将是炉火熊熊,浓烟滚
滚的另一番景象。
六安爷舍不得那些种子,他掐着指头计算着出苗的时间,到了该间苗锄头
遍的日子,六
安爷就拄着锄头来到百亩园。一天三晌,一晌不落。
现在,劳累了一天的六安爷
已经感觉到腰背的酸痛,满是老茧的手也有些僵硬,他蹲下
身子摸索着探出一块空地,然后,坐在黄土上
很享受地慢慢吸一支烟,等着僵硬了的筋骨舒
缓下来。等到歇够了,就再拄着锄把站起来,青筋暴突的臂
膀,把锄头一次又一次稳稳地探
进摇摆的苗垅里去,没有人催,自己心里也不急,六安爷只想一个人慢慢
地锄地,就好像一
个人对着一壶老酒细斟慢饮。
终于,西山的阴影落进了河谷,被太阳晒了一
天的六安爷,立刻感觉到了肩背上升起的
一丝凉意,他缓缓地直起腰来,把捏锄把的两只手一先一后举到
嘴前,轻轻地啐上几点唾沫,
而后,又深深地埋下腰,举起了锄头,随着臂膀有力的拉拽,锋利的锄刃闷
在黄土里咯嘣咯
嘣地割断了草根,间开了密集的幼苗,新鲜的黄土一股一股地翻起来。六安爷惬意地微笑
着,
虽然看不清,可是,耳朵里的声音,鼻子里的气味,河谷里渐起的凉意,都让他顺心,都让
他舒服,银亮的锄板鱼儿戏水一般地,在禾苗的绿波中上下翻飞。于是,松软新鲜的黄土上
留下两行长长
的跨距整齐的脚印,脚印的两旁是株距均匀的玉茭和青豆的幼苗。六安爷种了
一辈子庄稼,锄了一辈子地
,眼下这一次有些不一般,六安爷心里知道,这是他这辈子最后
一次锄地了,最后一次给百亩园的庄稼锄
地了。
沉静的暮色中,百亩园显得寂寥、空旷,六安爷喜欢这天地间昏暗的时辰,眼睛里边和
眼睛外边的世界是一样的,他知道自己正慢慢融入眼前这黑暗的世界里。
很多天以后,人们跟着推土机
来到百亩园,无比惊讶地发现,六安爷锄过的苗垅里,茁
壮的禾苗均匀整齐,一颗一颗蓬勃的庄稼全都充
满了丰收的信心。没有人能相信那是一个半
瞎子锄过的地。于是人们想起六安爷说了无数遍的话,六安爷
总是平静固执地说,“我不是
锄地,我是过瘾”。
(有删改)
精炼成钢
1.小说以“锄”为标题,有什么寓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思路】
(1)“锄”是用来干什么的?
答:
(2)“锄”与________有何关联?
答:
(3)“锄”有什么________意义?
答:
(4)文章的________是什么?
答:
【点拨】
这是一篇散文化小说,情节并不明显,所写人物也只有一个,所写内容主要是________,于
是
,作为标题的“锄”也就具有了深刻含义。在文中主要是“锄”的象征意义,要从六安爷
的人生经历、生
活方式、对土地的态度与情感等角度来分析。
【答题】
答:
2.小说较为夸张
地连续使用“几万”“几百万”之类的词语描述百亩园的历史,这样写的作
用是什么?试简要分析。(6
分)
【思路】
(1)夸张的修辞有何作用?
答:
(2)文章的主题是什么?
答:
【点拨】
注意夸张手法的作用,要联系文章________来分析。
【答题】
答:
精炼成钢答案
1.【思路】 (2)六安爷 (3)特殊 (4)主题
【点拨】 六安爷最后一次锄地,与土地告别的情景
答案 ①锄作为一种农具,象征六安爷的
人生和精神;②锄喻示劳动者与土地的亲密关系;
③锄意味着传统的农业生产和生活方式;④锄作为一种
劳动行为,蕴含着六安爷对土地的热
爱,又暗含着他对土地的告别。
2.【点拨】 主题
答案 ①强调百亩园是西湾村人安身立命的物质基础;②将百亩园抽象为一种生活方式的象
征;
③与下文百亩园的一朝被毁构成鲜明尖锐的对比。
多点训练
“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这句
话,既是理解六安爷的关键,也是理解小说主旨的关键,请
结合全文进行分析。(8分)
答:
解析 本题考查对
文中意蕴丰富的句子进行探究的能力。作答时应以“不是锄地”“过瘾”
两个关键词为辐射点,来体察六
安爷的行为、性格和内心世界,思考这种语言描写对表现人
物、突出主题的作用。探究题需要多层次解读
,组织答案要避免要点交叉。
答案 六安爷层面:①六安爷用这句话来回应村人的劝阻,由此能感受到
他温和而又固执的
性格特征。②百亩园即将不复存在,六安爷的眼睛也快要失明,他要过在百亩园劳作的
“瘾”,
体现了六安爷心里的无奈和悲哀。
小说主旨层面:①在大地上劳作是一种“瘾”,即
劳动者的精神需要。②随着传统的农业生
产、生活方式的结束,耕种的意义只剩下“过瘾”,现代科技对
农村产生的冲击,令人叹惋
又发人深思。
刷题强化篇
一、(2018·无锡高三联考)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文后各题。(20分)
梦想者
[美国]阿尔弗莱德·科波
两个火箭分开半英里耸立着,而梦想者开始了他可怕的梦魇……在
沙漠里黄铜色的天空
下,这两个耸立的火箭看起来又高又亮。丹比穿着他笨重的压力装,站在那里看着它
们。他
的心在歌唱:“这就是我生来要追寻的……”他让他的想像力奔驰,想象自己已经在空中,
狂饮着造物者的荣耀。“太阳和星星在紫色的天空中一起闪耀着,而在下面的地球只是一堆绿尘……”他想。
佛得曼碰了碰他的肩膀:“准备好了吗?”
丹比回到现实并点点头,
随着佛得曼和一小群技师穿过沙漠向火箭走去。发射器的内部
就像一个冷冷的洞穴一样。丹比让他自己融
入那冷冷的气息中,他拉下一个手套,露出手臂
让佛得曼注射。这个精神医生安静地准备注射器。现在,
他转身向下看着丹比。
“好了,可以打针了。”他安静地说,“这会让你在最难过的那段时间好好休息。”
技术人员完成了他们的检查。他们一个接一个地走过来祝福丹比,然后鱼贯走进炽热的
日光中。
“你很确定?”佛得曼问,“你真的要去吗?”
“天啊!”丹比想,“他竟然问我要不要去!
我一生等待的就是此刻。从有记忆以来,
我就梦想着它,为它而活,佛得曼竟然问我要不要去!”
“是的,”丹比说,“我要去。我赢得这个权利了,对不对?”
精神医生虚弱地笑一笑:“你
赢得这个权利,这是没有疑问的。但,孩子,想一想,你
一生在追求一个梦,现在你正好抓到它,你花了
许多年梦想你会是第一个上月球的人,
但……”
“佛得曼,听着,”丹比用紧张的声音说,“
自我有记忆以来,我一直为这个目标努力着。
甚至当我还是个孩子时,就因此被讥笑,被排斥。我是不同
的。我总是很孤单,只有这个梦
才是我的伙伴。我现在有了这个机会,你能问我是不是要它吗?你问得一
点道理都没有。为
什么你不干脆问我要不要呼吸?”
佛得曼瞥了一眼他的表:“你还有时间改
变主意,你是知道的。有一位后备太空人也准
备好了。”
丹比转开他的脸。“他实在太过分了
,分明是看不起我……”他想,他希望这个昏庸的
笨医生能出去,让他静一静。
“你活在幻想中,”佛得曼追问着,“这是为什么你总是很孤单,对不对?”
丹比没有回答,
佛得曼挖得太深了。孤单……他太了解那种感觉了,它就像一股寒气爬
上他的心头。记忆的碎片割得他流
血。他以前太孤单了。他的梦使得他被排斥,因此他只好
转而内求,寻求他的梦想的陪伴。但外在世界还
是不停地在伤害他。他记得他的母亲问:“为
什么你老是看书?而且看些垃圾!为什么你不出去和其他的
孩子玩?”他能告诉她他只希望
有一天能站在另一个星球的土地上,然后看着地球在天空中吗?在十二岁
的年纪?她总是讥
笑他。还有他父亲。
“我们有一天能上月球吗,爸爸?”
“孩子,不要问那么笨的问题……”
“你认为这就是答案了,对不对?”佛得曼的声音继续响起,就像夏天里的蜜蜂的嗡嗡
叫一样。
“你会不会又像小时候一样恐惧孤单呢?你不怕在空中只有你自己一个人吗,丹比?”
“为什么他一直激我?”丹比气愤地想。
“闭上你的嘴出去吧!”他对着佛得曼叫道,“让我
一个人在这里,一个人,一个人,一
个人……”他的思想在说话。
“好吧!孩子,我很抱歉。
”佛得曼笨拙地在他的肩膀上拍了拍。他从架子上拿下头盔,
轻轻地戴在丹比的头上。
然后走
了出去。丹比半昏迷地躺着,等待着火箭发射而来的震动。终于来了,他觉得压
力变大,胸口很痛;太空
装拉紧时,他的肉被扯得很痛。然后是一片漆黑。只有一小点光线
在他自己的宇宙里燃起。只有他看得到
。他在黑暗中醒来,心快速地跳着。成功了!梦想终
于成为事实了。他吃力地移动,因为火箭的推进力震
动太大。他起身做第一次的视察,当他
从望远荧幕上看到太阳和星星在黑色的天空中闪耀时,他叫了出来
。这个天空比他所想象的
要大得多,冷得多。有一种无边际,黑绿交接的感觉紧抓着他的喉咙。回忆又像
潮水一般涌
来。
“爸爸,我们会到月球去吗?”
“别傻了,孩子!”
他
想起回忆的苦楚,但他更惊异地发现他竟紧抓着回忆不放。在这无边际的空寂中,他
充满了对人类的回忆
,对地球的回忆。一个接一个地,他操作其他荧幕,直到最后他被这像
玻璃一般透明的空间包围。星星又
远又冰冷,太阳也很遥远。一阵强光弄痛了他的眼睛,丹
比突然觉得他在往下掉,掉向一个无边际的黑暗
世界。他爬到躺椅,紧紧地抓着,呼吸压迫
着他的喉咙。他觉得孤单。然后他看到地球,它是个绿色的被
云包着的球体——不真实而遥
远。他感觉一种疯狂——无理智的恐惧。
“这跟梦想中的一点都
不像!”他狂野地想着。在梦里,他一点都不害怕。梦里只有荣
耀和得意,没有这些广大的空寂和隐藏的
、折磨人的——孤单!丹比尖叫着。叫声在他的头
盔里回响,更增加了他的恐惧。他不停地尖叫又尖叫…
…当活门打开时,他还在尖叫,心理
医生们用手按住他,然后把他带到沙漠的阳光下。
“我曾试着警告你,”佛得曼很温和地说,“但就像你说的,你赢得这项权利去尝试。”
从医院病床上那虚弱的个体传来弱小的声音:“都是骗人的,全部都是——这是个诡计。”
佛
得曼摇摇头:“并非如此。那些景象是人造卫星实地拍摄的,震动效果则是离心力的
二倍。这整个设备只
是人造的训练仪器,用来淘汰明显不合适的人。”
丹比严厉地说:“就像我……”
“恐怕是
,我的孩子。你看,太空飞行不适合孤单、敏感或想象力丰富的人。这些人都
会受不了的。”佛得曼站了
起来,“星星只属于那些呆板、无聊的人,他们可以面对任何孤单。
对他们而言,没有意义也没有恐惧。
”
他可以听到丹比压抑的哭声,在门口站了好一会儿后,看着这心碎的人躺在白色的病床
上。
他伤心地摇摇头说:“星星、太阳是不属于你的,你有太多的梦想,太深的感情……而
这些梦,不适合爱
做梦的人,因为破碎后,永远难以补偿……”
1.概括“梦想者”丹比的形象特点。(4分)
答:
解析 分析人物形象要结合人物的身份、地位、言行举止和别人对他的评价等角度入手。文
章用
了大量的笔墨写到了丹比的孤独,说明他的孤单。他总是回忆起与父亲相处的往事,极
度敏感脆弱。佛得
曼多次劝阻他放弃,他极度生气,坚持自我,想要实现自己小时候的梦想,
说明他对梦想的坚持,同时也
说明他听不进去别人的意见,有些偏执。
答案 ①总是被排挤、打击和讥笑;②孤单、敏感、想象力丰
富;③视梦想如生命,甚至近
于偏执盲目;④在面对重大考验的时候,心理脆弱。
2.理解文中画线的语句。(6分)
(1)为什么你不干脆问我要不要呼吸?
答:
(2)星星只属于那些呆板、无聊的人,他们可以面对任何孤单。
答:
解析 (1)是丹
比面对佛得曼的劝阻(劝他不要尝试)所回的话,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实现梦想
对他来说就像呼吸一样重
要。(2)句是佛得曼在丹比失败之后对丹比说的话。丹比因为自己
的敏感,因为自己长久以来对孤单的
回避,而使得自己的梦想破碎,他感到无比的沮丧。能
够升入太空的人,是那些理性的人
。佛得曼之所以用“呆板、无聊”来形容他们,只是为了
安慰丹比。
答案
(1)在丹比心中实现航天登月梦就像人的呼吸一样不可或缺,丹比将它视为生命一样
重要。
(2)这是佛得曼对丹比的安慰之辞。“呆极、无聊”在这里指理性、专注、意志顽强等,面对
孤单丹比
缺少这样的素质。
3.为什么文章用了大量的篇幅写佛德曼对丹比的提醒和劝阻?(4分)
答:
解析 在丹比做实验之前,佛得曼苦口婆心,不断地劝阻丹比。从文章所叙述的内容来看,
佛得
曼的劝阻分析有理有据。但劝阻仍旧无效,从而展示了丹比的人物形象,也为后文丹比
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
答案 ①佛德曼无论如何提醒和劝阻,丹比都不为所动,反衬了丹比为实现梦想表现出的执
着(盲目偏执);②说明佛德曼对丹比了解之深,为下文丹比失败被淘汰作铺垫,使故事的结
局更加合理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4.小说题目是“梦想者”,最后写的是梦想的破灭。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
?结合文本,谈谈
你的见解。(6分)
答:
解析 标题与文章
的内容之间有了出入,形成了落差。在这种落差之中,故事情节跌宕起伏,
人物形象也更加丰满,文章主
旨在对比之中得以突出。
答案 ①使情节更为曲折。先写丹比对梦想的极度渴求,最后交代丹比不得不
接受被淘汰的
命运。这样的处理可以产生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艺术效果。
②使人物形
象更加丰满。梦想的破灭让丹比的形象立体多元,他既有执着追求梦想的一面,
又有盲目、偏执、脆弱的
一面,从而表现出他性格的复杂性。
③使主题更加深刻。丹比没有认识到自身条件的不足,因而遭遇梦
想的破灭。启示梦想不能
脱离实际,要依据实际情况调整努力的方向,否则只能成为空想。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20分)
孤独的庄稼
赵 新
①赵庄稼大门前的荒地上长了一棵庄稼。赵庄稼已经六十二岁,种了一辈子庄稼,从未
见过这样
好的一棵庄稼。饭前饭后,工余闲暇,端上一袋旱烟,老汉常常站在那棵庄稼跟前,
观赏它粗壮挺拔的身
姿,抚摸它舒展修长的枝叶,直看得如痴如醉。
②老汉现在是沟里村的清洁工,每天拿把扫帚在街道上
打扫卫生,然后按月去村委会领
钱,然后用两千四百块钱的工资,买米买面,买油买菜,买这买那。 <
br>③日子过得很享受,但是过得不踏实,很纠结。他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是,沟里村的庄
稼人一窝蜂
地都去打工,怎么不种庄稼了呢?眼见大片大片的土地撂荒了,怎么没人心疼
呢?家家户户买着吃,要是
有那么一天天底下的米面卖完了,人们该吃什么呢?他去问村委
会主任。年轻的村主任哈哈大笑。村主任
说,姑父,你这就叫杞人忧天啊!人们出去打工,
那是因为打工比种地挣钱;人们方方面面买着吃,那是
因为手里有钱;而只要你手里有钱,
你就永远有饭吃!他说:照你这么说,钱就是饭,钱就是粮食?村主
任说:你真是,这还用
怀疑吗?他不服:那,要是万一光有钱没有粮食呢?村主任说:姑父,你别死凿铆
,好好打
扫卫生吧。他胡乱地点了点头,心情却越发沉重起来。
④只有见了那棵庄稼,老汉的
心情才会感到舒畅,感到明朗,感到踏实。老汉拍手掌,
提高嗓门夸奖那棵庄稼:好家伙,你腰杆子真硬
,你旱也不怕,涝也不怕,风也不怕,雨也
不怕!正兀自念叨时,发现它的叶子上爬了一只虫子。那虫子
又细又长,弓了腰快速蠕动,
像爬在他脊背上,像爬在他的心上,他伸手把它拿住,用力一搓,那虫儿便
成了一摊绿色的
汁水。
⑤说话到了白露节令,那棵庄稼上的娃娃已经长得比棒槌还大。一团红
缨秀出来,丝丝
缕缕,飘飘洒洒。老汉把那娃娃摸了摸、按了按、捏了捏,上面的颗粒密密实实,娇娇嫩
嫩,
饱满圆润,又鼓又大!老汉闻到了它的芳香:那芳香如酒,扑鼻而来,令他陶醉。老汉看见
了它的成熟:那成熟金光闪闪,像一道霞光,扮亮了秋天。
⑥傍晚的时候,村主任忙忙活活地来到赵庄
稼家里,递上去一支香烟。老汉正在吃饭,
顾不上接那支香烟。村主任说:姑父,就你一个人吃饭?老汉
说:你姑姑撇下我走了,孩子
们都在外头打工,可不是就我一个人吃饭!村主任说:姑父,我问你一个问
题,你门前的那
棵玉米,是你的吗?老汉放下饭碗:这还用问吗?它长在我的地里,当然就是我的。村主
任
又给老汉递烟,老汉忙着刷碗,又没接。村主任说:姑父,你把那个棒子送给我吧,我儿子
吵
着闹着要吃煮玉米。老汉的心猛地一抖:那可不行。你到别处找去吧……村主任笑了:咱
们村只有你这一
棵玉米,只有你这一穗嫩棒子,我到哪儿找啊?老汉说:不行就是不行!那
穗棒子我要留下作种子,不能
随便糟蹋了它!村主任说:姑父啊,你已经不种地了,还要种
子干啥?老汉说:种,我现
在就开始准备种,你别忘了我叫赵庄稼!老汉又说:想吃煮玉米
还不好说,你有钱有车,你到城里买去啊
。
⑦当天晚上,月光明媚,夜色如画。在缠绵的秋风里,赵庄稼披了一件厚衣服,坐在一
张板
凳上,聚精会神地守护那棵孤独的庄稼。有只萤火虫儿飘过来,欢欣地绕着那棵庄稼转,
而它好像睡着了
,顶着满天露水,抱着硕大的娃娃。老汉想,再有十几天,我就可以收获,
把这穗种子藏到我家。收获了
这穗种子我就向村委会辞职,我还种我的庄稼。
⑧老汉竟迷迷糊糊睡着了,睡梦中漫山遍野都是好庄稼
。老汉是自己笑醒的。笑醒了,
天亮了,那庄稼上没了那个娃娃。
⑨晌午的时候,村主任又忙
忙活活地来到赵庄稼家里。他说:姑父,我今天还真到县城
去买嫩棒子了,可惜白跑了,没有卖的啊!老
人家,求求你……
⑩老汉说:你别求我啦,我的娃娃早丢啦。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有删改)
5.请简要概括赵庄稼的形象特征。(4分)
答:
解析 人物形象特点:身份+性格特点(精神品质)。可以从正面描写(语言、动作、神态、心
理等描写)中分析概括,也可从其他人、物和环境的侧面烘托中去分析概括。文中有许多对
赵庄稼的概括
性描述,如赵庄稼“种了一辈子庄稼”“现在是沟里村的清洁工”“日子过得
很享受,但是过得不踏实,
很纠结”,可见他物质生活宽裕但内心纠结。从他的心理活动“沟
里村的庄稼人一窝蜂地都去打工,怎么
不种庄稼了呢?”“家家户户买着吃,要是有那么一
天天底下的米面卖完了,人们该吃什么呢?”“心情
却越发沉重起来”可知其心忧现实。“眼
见大片大片的土地撂荒了,怎么没人心疼呢?”“只有见了那棵
庄稼,老汉的心情才会感到
舒畅”……可见他热爱土地。赵庄稼不被人理解,并且标题为“孤独的庄稼”
,可见他的孤
独寂寞。
答案
①物质生活宽裕但内心纠结;②孤独寂寞;③热爱土地;④心忧现实。
6.文章第⑤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6分)
答:
解析 解答此题,
首先要细读画线句子,从修辞使用的角度入手分析;然后进一步分析用词、
句式、描写方式等方面的特点
,还可进一步联系画线句内容从深层的组织方法、结构艺术等
方面去分析。注意要联系文
章内容,写出表达效果。
答案 ①使用比喻、叠词、视觉触觉嗅觉结合、动作(细节)描写等手法,②
多角度、生动形
象地描绘了庄稼的形状、颜色和香味,突出了赵庄稼对庄稼的喜爱之情和期盼丰收之情。
7.小说第⑧段写赵庄稼梦到“漫山遍野都是好庄稼”,这一情节有何作用?(4分)
答:
解析 对情节作用
的分析,要结合情节的具体位置来进行。这一情节的后面紧跟着就写“那
庄稼上没了那个娃娃”,说明现
实和梦境是相反的,那么这个美梦就突显了现实的残酷。而
从这一情节本身的角度考虑,“日有所思,夜
有所梦”,这一梦境表明赵庄稼对种庄稼、农
村重又种满庄稼的渴盼。
答案 ①梦境表现赵庄
稼对撂荒后农村重又种满庄稼的期盼;②现实与梦境的反差,更加突
显赵庄稼对农村撂荒现象的忧虑。
8.小说标题是“孤独的庄稼”,请探究“孤独”的意蕴。(6分)
答:
解析 首先从标题
本身来看,“孤独的庄稼”说的是庄稼是孤独的,因为村人不种庄稼,只
有赵庄稼门前的一棵庄稼;联系
人物来看,村里人都不愿种,只有赵庄稼一心想再种地,赵
庄稼也是孤独的;联系主旨来看,本文揭露了
农村耕地闲置的情况,表现的是农耕文明的衰
落,所以说农村的土地是孤独的,传统农耕文明也是孤独的
。
答案 ①庄稼由多到少,只剩下一棵,是孤独的;②失去了庄稼的土地是孤独的;③不被理
解的赵庄稼是孤独的;④被逐渐遗弃的传统农耕文明是孤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