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辙押韵常识
心飞扬-福建高考成绩查询
合辙押韵常识
(音韵学通俗读物)
戏曲 诗词
合辙押韵常识
— 如何用十三辙押韵—
作者简介
他在创作活动中,整理、改编、创作的作品有:现代戏曲剧
目《湖畔渔歌》、《母女俩》;传统戏曲剧目《伐东吴》、《法
门寺》、《感天动地窦娥冤》;电视连
续剧《平原枪声》;在《关
汉卿研究精华》(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一书中任编委,在
《中国古
代戏剧辞典》(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一书中任
副主编。退休后,笔耕不辍,历时八年,自己编著了8
0多
万字的工具书《中华汉语十三辙韵典》(中国戏剧出版社出
版)。以上作品,均在不同年代
演出、发表、播放、出版。
1 4
他还曾兼任过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河北
分会第四届理事,河
北省元曲研究会理事,中国话剧艺术研究会理事暨华北地区
副会长。是中国
戏剧家协会会员。
前 言
诗词歌
赋属于文学,以抒情的艺术形式,集中反映社会时代
精神。以丰富的想象力和强烈的节奏感,并善于运用
谐和富
有美感的韵律来抒发内心世界。富有感情色彩,是我国古代
传承下来的一种语言音韵文学
艺术形式。
合辙押韵属于音韵学,在词、曲、歌的创作中,有其独特的
音规韵律。但现在有些
作品不能严格按着汉语的音轨韵律进
行押韵,常常出现跑韵、倒韵、无韵等现象,因此,有些作
品产生了语言音韵和歌唱声韵不协调的不良现象,这在文学
创作中,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严重问题。如此种
种,长此下去,
不从根本上下工夫,中华民族的这门语言音韵学——合辙押
韵,其后果就可想而
知了。
我们应该认真负责地去思考、研究、探索和掌握运用合辙押
韵这门音韵学知识,是非常
必要的。应该列为教育教学和作
诗、写词以及作曲者和吟诗朗诵演唱者的必备基本功。
合辙押韵知识,要注意进行普及和初级教育,不但对诗、词
2 4
能背能懂,还要懂得合辙押韵常识,才能更深刻理解诗词押
韵的作用及其重要性。才能使韵辙这门艺术传
承下去,发扬
光大。合辙押韵,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历代,学子进考
场,是严格按照韵书押
韵规则去应试的),是万万不可放弃
和丢失的。
诗歌、戏曲、曲艺在创作和演唱活动中要合辙
押韵,是文学
艺术惯用的技法和形式。几千年来,在文学史上出现了众多
著名作家和脍炙人口的
好作品,流传至今百读不厌百唱不
烦,经久不衰。合辙押韵这门音韵学,在中华民族文化发展
历
史上,是不可缺少的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它能使作品抑
扬顿挫的节奏感更加明显和集中精炼;能使作品
展现的更加
丰满充沛,情深意切;能使作品诗意更加浓重、动听、和谐,
顺口好记,容易传唱;
最大的好处是在吟诗、朗诵、歌唱、
读书中,经常按辙韵发音练声,无形中推广了普通话,有利
于中华民族的语言统一。
本书简明通俗的介绍了合辙押韵一般常识,什么是“
合
辙押韵”,如何用“十三辙”来押韵。
为使大家一目了然的查用
十三辙韵字,现将中国戏剧出版社
出版的《中华汉语十三辙韵典》一书中的全部单个韵字摘录
(
常用韵字)附后。所有韵字,都详细注明了音节韵辙。每
个韵字属于那个辙?属于第几声?是平声还是仄
声?是上
韵还是下韵?都字字予以注明,运用起来很是方便。
3 4
另外,戏曲音韵(特别是京剧)同十三辙有着密切关系,为
使大家更多了解一点戏曲方面的音韵知识
,本书特把戏曲常
用的尖、团音字(保留在戏曲舞台上的古音和方音),加以
简介和粗略说明。
文字不多,简略易查。
本书,不仅适用于专业文艺工作者和业余文艺爱好者,对学
校的汉语音
韵教学和戏曲音乐课程,也是一本较好的必备参
考书目。
编者
4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