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快速找准数学题的解题突破口

绝世美人儿
964次浏览
2020年08月13日 01:29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五一节作文-描写家乡景色的作文


如何快速找准数学题的解题突破口
备考过程中,高考生如何练就一种快速找准数学题的解
题突破口的本事呢?
考生在解答高考题 时形成一定的障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
面,一是无法找到解题的切入点,二是虽然找到解题的突破
口,但做着做着就走不下去了。如何解决这两大障碍呢?
第一,从求解(证)入手——寻找解题途径 的基本方法遇到
有一定难度的考题我们会发现出题者设置了种种障碍。从已
知出发,岔路众多, 顺推下去越做越复杂,难得到答案,如
果从问题入手,寻找要想获得所求,必须要做什么,找到“需知”后,将“需知”作为新的问题,直到与“已知“所能获
得的“可知”相沟通,将问题解决。事实 上,在不等式证明
中采用的“分析法”就是这种思维的充分体现,我们将这种
思维称为“逆向思 维”——必要性思维。
第二,数学式子变形——完成解题过程的关键解答高考数学
试题遇到的 第二障碍就是数学式子变形。一道数学综合题,
要想完成从已知到结论的过程,必须经过大量的数学式子 变
形,而这些变形仅靠大量的做题过程是无法真正完全掌握
的,很多考生都有这样的经历,在解 一道复杂的考题时,做
不下去了,而回过头来再看一看答案,才恍然大悟,解法这
么简单,后悔 莫及,埋怨自己怎么糊涂到没有把式子再这么
变一下呢?
第 1 页


其实数学解题的每一步推理和运算,实质都是转换(变形).
但是,转换(变形)的目的是更好更快的 解题,所以变形的
方向必定是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具体,化未知为已知,也就
是创造条件向有利 于解题的方向转化.还必须注意的是,一
切转换必须是等价的,否则解答将出现错误。
解决数 学问题实际上就是在题目的已知条件和待求结论中
架起联系的桥梁,也就是在分析题目中已知与待求之间 差异
的基础上,化归和消除这些差异。寻找差异是变形依赖的原
则,变形中一些规律性的东西需 要总结。在后面的几章中我
们列举的一些思维定势,就是在数学思想指导下总结出来
的。在解答 高考题中时刻都在进行数学变形由复杂到简单,
这也就是转化,数学式子变形的思维方式:时刻关注所求 与
已知的差异。
第三、回归课本---夯实基础。
1)揭示规律----掌握解题 方法高考试题再难也逃不了课本
揭示的思维方法及规律。我们说回归课本,不是简单的梳理
知识 点。课本中定理,公式推证的过程就蕴含着重要的方法,
而很多考生没有充分暴露思维过程,没有发觉其 内在思维的
规律就去解题,而希望通过题海战术去“悟”出某些道理,
结果是题海没少泡,却总 也不见成效,最终只能留在理解的
肤浅,仅会机械的模仿,思维水平低的地方。因此我们要侧
重 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剖析,达到以不变应万变。
第 2 页


2)构建网络 ----融会贯通在课本函数这章里,有很多重要
结论,许多学生由于理解不深入,只靠死记硬背,最后 造成
记忆不牢,考试时失分。
例如:
若f(x+a)=f(b-x)则f(x)关 于对称。如何理解?我们令
x1=a+x,x2=b-x,则f(x1)=f(x2),x1+x2=a +b,=常数,即两自
变量之和是定值,它们对应的函数值相等,这样就理解了对
称的本质。结 合解析几何中的中点坐标的横坐标为定值,或
用特殊函数,二次函数的图像,记忆这个结论就很简单了,
只要x1+x2=a+b,=常数f(x1)=f(x2),它可以写成许多形式
如f(x)= f(a+b-x).同样关于点对称,则
f(x1)+f(x2)=b,x1+x2=a(中点坐标横纵 座标都为定值),关
于(a2,b2)对称。
再如若f(x)=f(2a-x),f(x)= (2b-x),则f(x)的周期为
T=2|a-b||如何理解记忆这个结论,我们类比三角函数f(x)=sinx从正弦函数图形中我们可知x=2,x=32为两个对
称轴,2|32-2|= 2,而得周期为,这样我们就很容易记住
这一结论,即使在考场上,思维断路,只要把图一画,就可写出这一结论。这就是抽象到具体与数形结合的思想的体
现。思想提炼总结在复习过程中起着关键作 用。类似的结论
f(x)关于点A(a,0)及B(b,0)对称则f(x)周期T=2|b-a|,< br>若f(x)关于A(a,0)及x=b对称,则f(x)周期
第 3 页


T=4|b-a|。
这样我们就在函数这章做到由厚到薄,无需死记什么内容
了,同时我们还要学会这些结论的逆用。
例:两对称轴x=a,x=b当b=2a(ba)则 为偶函数.同样以对称
点B(B,0),对称轴X=a,b=2a是为奇函数.
3)加强理解 ----提升能力复习要真正的回到重视基础的轨
道上来。没有基础谈不到不到能力。这里的基础不是指 机械
重复的训练,而是指要搞清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体验知识
形成过程以及对知识本质意义的 理解与感悟。只有深刻理解
概念,才能抓住问题本质,构建知识网络。
4)思维模式化 ----解题步骤固定化解答数学试题有一定的
规律可循,解题操作要有明确的思路和目标,要做到思维 模
式化。
所谓模式化也就是解题步骤固定化,一般思维过程分为以下
步骤:
A、审题审题的关键是,首先弄清要求(证)的是什么?已
知条件是什么?结论是什么?条件的表达方 式是否能转换
(数形转换,符号与图形的转换,文字表达转为数学表达
等),所给图形和式子有 什么特点?能否用一个图形(几何
的、函数的或示意的)或数学式子(对文字题)将问题表达
出 来?有什么隐含条件?由已知条件能推得哪些可知事项
和条件?要求未知结论,必须做什么?需要知道哪 些条件(需
第 4 页


知)?
B、明确解题目标.关注已知与所求 的差距,进行数学式子
变形(转化),在需知与可知间架桥(缺什么补什么)
1)能否将题中复杂的式子化简?
2)能否对条件进行划分,将大问题化为几个小问题?
3)能否进行变量替换(换元)、恒等变换,将问题的形式变
得较为明显一些?
4) 能否代数式子几何变换(数形结合)?利用几何方法来
解代数问题?或利用代数(解析)方法来解几何问 题?数学
语言能否转换?(向量表达转为解几表达等)
5)最终目的:将未知转化为已知。


C、求解要求解答清楚,简洁,正确,推理严密,运算准确,
不跳步骤; 表达规范,步骤完整分析思维和解题思维,可归
纳总结为:目标分析,条件分析,差异分析,结构分析, 逆
向思维,减元,直观,特殊转化,主元转化,换元转化。

第 5 页

土木工程专业就业-责任书


清远职业技术学校-班级目标


青涩青春-移动公司工作总结


蒲公英的花语-高考作文题目


乡村医生先进事迹-初一语文期末试卷


华师大研究生院-木兰县吧


我和谁都不争-单位证明信


思念你-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