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散数学(左孝凌)课后习题解答(详细)

余年寄山水
856次浏览
2020年08月13日 01:56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回家的诱惑剧情简介-雅思学习网站


第1章 习题解答
离散数学~
习题1.1
1. 下列句子中,哪些是命题?哪些不是命题?如果是命题,指出它的真值。
⑴ 中国有四大发明。
⑵ 计算机有空吗?
⑶ 不存在最大素数。
⑷ 21+3<5。
⑸ 老王是山东人或河北人。
⑹ 2与3都是偶数。
⑺ 小李在宿舍里。
⑻ 这朵玫瑰花多美丽呀!
⑼ 请勿随地吐痰!
⑽ 圆的面积等于半径的平方乘以。
⑾ 只有6是偶数,3才能是2的倍数。
⑿ 雪是黑色的当且仅当太阳从东方升起。
⒀如果天下大雨,他就乘班车上班。
解:⑴⑶⑷⑸⑹⑺⑽⑾⑿⒀是命题,其中⑴⑶⑽⑾是真命 题,⑷⑹⑿是假命题,⑸⑺
⒀的真值目前无法确定;⑵⑻⑼不是命题。
2. 将下列复合命题分成若干原子命题。
⑴ 李辛与李末是兄弟。
⑵ 因为天气冷,所以我穿了羽绒服。
⑶ 天正在下雨或湿度很高。
⑷ 刘英与李进上山。
⑸ 王强与刘威都学过法语。
⑹ 如果你不看电影,那么我也不看电影。
⑺我既不看电视也不外出,我在睡觉。
⑻ 除非天下大雨,否则他不乘班车上班。
解:⑴本命题为原子命题;
⑵ p

天气冷;q

我穿羽绒服;
⑶ p

天在下雨;q

湿度很高;
⑷ p:刘英上山;q:李进上山


⑸ p:王强学过法语;q:刘威学过法语;
⑹ p:你看电影;q:我看电影;
⑺ p:我看电视;q:我外出;r:我睡觉;
⑻ p

天下大雨;q:他乘班车上班。
1


第1章 习题解答
3. 将下列命题符号化。
⑴ 他一面吃饭,一面听音乐。

⑵ 3是素数或2是素数。

⑶ 若地球上没有树木,则人类不能生存。

⑷ 8是偶数的充分必要条件是8能被3
整除。
⑸ 停机的原因在于语法错误或程序错误。

⑹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当且仅当
它的对边平行。
⑺ 如果a和b是偶数,则a+b是偶数。
解:⑴ p:他吃饭;q:他听音乐;原命题符号化为:p∧q
⑵ p:3是素数;q:2是素数;原命题符号化为:p∨q
⑶ p:地球上有树木;q:人类能生存;原命题符号化为:p→q
⑷ p:8是偶数;q:8能被3整除;原命题符号化为:p↔q
⑸ p:停机;q:语法错误;r:程序错误;原命题符号化为:q∨r→p
⑹ p:四边形ABCD是平 行四边形;q:四边形ABCD的对边平行;原命题符号化
为:p↔q


⑺ p:a是偶数;q:b是偶数;r:a+b是偶数;原命题符号化为:p∧q→r
4. 将下列命题符号化,并指出各复合命题的真值。
⑴ 如果3+3=6,则雪是白的。
⑵ 如果3+3≠6,则雪是白的。
⑶ 如果3+3=6,则雪不是白的。
⑷ 如果3+3≠6,则雪不是白的。

3
是无理数当且仅当加拿大位于亚洲。
⑹ 2+3=5的充要条件是
3
是无理数。(假定是10进制)
⑺ 若两圆O
1
,O
2
的面积相等,则它们的半径相等,反之亦然。
⑻ 当王小红心情愉快时,她就唱歌,反之,当她唱歌时,一定心情愉快。
解:设p:3+3=6。q:雪是白的。
⑴ 原命题符号化为:p→q;该命题是真命题。
⑵ 原命题符号化为:p→q;该命题是真命题。
⑶ 原命题符号化为:p→q;该命题是假命题。
⑷ 原命题符号化为:p→q;该命题是真命题。
⑸ p:
3
是无理数;q:加拿大位于亚洲;原命题符号化为:p↔q
该命题是假命
题。
⑹ p:2+3=5;q:
3
是无理数;原命题符号 化为:p↔q

该命题是真命题。
⑺ p:两圆O
1
,O
2
的面积相等;q:两圆O
1
,O
2
的半径相等;原命题符号化为: p↔q

该命题是真命题。
⑻ p

王小红心情愉快;q:王小红 唱歌;原命题符号化为:p↔q

该命题是真命题。

2


第1章 习题解答

习题1.2
1.判断下列公式哪些是合式公式,哪些不是合式公式。
⑴ (p∧q→r)
⑵ (p∧(q→r)
⑶ ((p→q)↔(r∨s))
⑷ (p∧q→rs)
⑸ ((p→(q→r))→((q→p)↔q∨r))。
解:⑴⑶⑸是合式公式;⑵⑷不是合式公式。
2.设 p:天下雪。
q:我将进城。
r:我有时间。
将下列命题符号化。
⑴ 天没有下雪,我也没有进城。
⑵ 如果我有时间,我将进城。
⑶ 如果天不下雪而我又有时间的话,我将进城。
解:⑴ p∧q
⑵ r→q
⑶ p∧r→q
3.设p

q

r所表示的命题与上题相同,试把 下列公式译成自然语言。
⑴ r∧q
⑵ ¬ (r∨q)
⑶ q↔ (r∧¬ p)
⑷ (q→r)∧(r→q)
解:⑴ 我有时间并且我将进城。
⑵ 我没有时间并且我也没有进城。
⑶ 我进城,当且仅当我有时间并且天不下雪。
⑷ 如果我有时间,那么我将进城,反之亦然。
4. 试把原子命题表示为p

q

r等,将下列命题符号化。
⑴ 或者你没有给我写信,或者它在途中丢失了。
⑵ 如果张三和李四都不去,他就去。
⑶ 我们不能既划船又跑步。
⑷ 如果你来了,那末他唱不唱歌将看你是否伴奏而定。

解:⑴ p:你给我写信;q:信在途中丢失;原命题符号化为:(p∧ q)∨(p∧q)。
⑵ p:张三去;q:李四去;r:他去;原命题符号化为:p∧q→r。
3


第1章 习题解答
⑶ p:我们划船;q:我们跑步;原命题符号化为:(p∧q)。
⑷ p:你来了;q:他唱歌;r:你伴奏;原命题符号化为:p→(q↔r)。
5. 用符号形式写出下列命题。
⑴假如上午不下雨,我去看电影,否则就在家里读书或看报。
⑵我今天进城,除非下雨。
⑶仅当你走,我将留下。
解:⑴ p:上午下雨;q: 我去看电影;r:我在家读书;s

我在家看报;原命题符
号化为:(p→q)∧( p→r∨s)。
⑵ p:我今天进城;q:天下雨;原命题符号化为:q→p。
⑶ p:你走;q:我留下;原命题符号化为:q→p。










4


第1章 习题解答

习题1.3
1.设A、B、C是任意命题公式,证明:
⑴AA
⑵若AB,则BA
⑶若AB,BC,则AC
证明:⑴由双条件的定义可知A↔A是一个永真式,由等价式的定义可知AA成立。
⑵因为 AB,由等价的定义可知A↔B是一个永真式,再由双条件的定义可知B↔A
也是一个永真式,所以, BA成立。
⑶对A、B、C的任一赋值,因为AB,则A↔B是永真式, 即A与B具有相同的真
值,又因为BC,则B↔C是永真式, 即B与C也具有相同的真值,所以A与C也具有
相同的真值;即AC成立。
2.设A、B、C是任意命题公式,
⑴若A∨CB∨C, AB一定成立吗?
⑵若A∧CB∧C, AB一定成立吗?
⑶若¬A¬B,AB一定成立吗? 解:⑴不一定有AB。若A为真,B为假,C为真,则A∨CB∨C成立,但AB
不成立。
⑵不一定有AB。若A为真,B为假,C为假,则A∧CB∧C成立,但AB不
成立。
⑶一定有AB。
3.构造下列命题公式的真值表,并求成真赋值和成假赋值。
⑴ q∧(p→q)→p
⑵ p→(q∨r)
⑶ (p∨q)↔(q∨p)
⑷ (p∧q)∨(r∧q)→r
⑸ ((¬p→(p∧¬q))→r)∨(q∧¬r)
解:⑴ q∧(p→q)→p的真值表如表1.24所示。

表1.24
p
0
0
1
1

q
0
1
0
1
p→q
1
1
0
1
q∧(p→q)
0
1
0
1
5
q∧(p→q)→p
1
0
1
1


第1章 习题解答

使得公式q∧(p→q)→p成真的赋值是:0 0,10,11,使得公式q∧(p→q)→p成假的赋
值是:01。
⑵ p→(q∨r) 的真值表如表1.25所示。

表1.25
p
0
0
0
0
1
1
1
1
q
0
0
1
1
0
0
1
1
r
0
1
0
1
0
1
0
1
q∨r
0
1
1
1
0
1
1
1
p→(q∨r)
1
1
1
1
0
1
1
1

使得公式p→(q∨r) 成真的赋值是:000,001,010,011,101,110,111,使得公式
p→(q∨r) 成假的赋值是:100。
⑶ (p∨q)↔(q∨p) 的真值表如表1.26所示。

表1.26
p
0
0
1
1
q
0
1
0
1
p∨q
0
1
1
1
q∨p
0
1
1
1
(p∨q)↔(q∨p)
1
1
1
1

所有的赋值均使得公式(p∨q)↔(q∨p)成真,即(p∨q)↔(q∨p)是一个永真式。
⑷ (p∧q)∨(r∧q)→r的真值表如表1.27所示。

表1.27
p
0
0
0
0
1
1

q
0
0
1
1
0
0
r
0
1
0
1
0
1
q
1
1
0
0
1
1
p∧q
0
0
0
0
1
1
r∧q
0
0
0
1
0
0
6
(p∧q)∨(r∧q)
0
0
0
1
1
1
(p∧q)∨(r∧q)→r
1
1
1
1
0
1


第1章 习题解答
1 1 0 0 0 0 0 1
1 1 1 0 0 1 1 1
使 得公式(p∧q)∨(r∧q)→r成真的赋值是:000,001,010,011,101,110,11 1,
使得公式(p∧q)∨(r∧q)→r成假的赋值是:100。
⑸((p→(p∧q))→r)∨(q∧r) 的真值表如表1.28所示。

表1.28
p
0
0
0
0
1
1
1
1
q
0
0
1
1
0
0
1
1
r p∧q p→(p∧q) (p→(p∧q))→r
0
1
0
1
0
1
0
1
0
0
0
0
1
1
0
0
0
0
0
0
1
1
1
1
1
1
1
1
0
1
0
1
q∧r ((p→(p∧q))→r)∨(q∧r)
0
0
1
0
0
0
1
0
1
1
1
1
0
1
1
1

使得公式((p→(p∧q))→r)∨(q∧r)成真的赋值是:000,001,010,011, 101,110,
111,使得公式((p→(p∧q))→r)∨(q∧r)成假的赋值是:1 00。
4.用真值表证明下列等价式:
⑴(p→q)p∧q
证明:证明(p→q)p∧q的真值表如表1.29所示。

表1.29
p
0
q p→q (p→q)
q
0 1
1
0
1
0
0
1
0
1
0
1
0
p∧q
0
0
1
0
0 1
1 0
1 1

由上表可见:(p→q)和p∧q的真值表完全 相同,所以(p→q)p∧q


⑵p→qq→p
证明:证明p→qq→p的真值表如表1.30所示。

表1.30
p
0
0

q p→q
0
1
1
1
p
1
1
7
q
1
0
q→p
1
1


第1章 习题解答
1
1
0
1
0
1
0
0
1
0
0
1
由上表可见:p→q和q→p的真值表完全相同,所以p→qq→p。
⑶(p↔q)p↔q
证明:证明(p↔q)和p↔q的真值表如表1.31所示。

表1.31
p
0
0
1
1
q
0
1
0
1
p↔q (p↔q)
q
1
0
0
1
0
1
1
0
1
0
1
0
p↔q
0
1
1
0

由上表可见:(p↔q)和p↔q的真值表完全相同,所以(p↔q)p↔q。
⑷p→(q→r)(p∧q)→r
证明:证明p→(q→r)和(p∧q)→r的真值表如表1.32所示。

表1.32
p
0
0
0
0
1
1
1
1
q
0
1
1
0
0
r
0
0
1
0
1
q→rp→(q→r)p∧q(p∧q)→r
1
1
0
1
1
1
0
1
1
1
1
1
1
1
0
1
0
0
0
0
0
0
1
1
1
1
1
1
1
1
0
1
0 1
1 0
1 1
由上表可见:p→(q→r)和(p∧q)→r的真值表完全相同,所以p→(q→r )(p∧q)→r。
⑸p→(q→p)p→(p→q)
证明:证明p→(q→p)和p→(p→q)的真值表如表1.33所示。

表1.33
p
0
0
1
1
q q→p p→(q→p)
pq
p→qp→(p→q)
0
1
0
1
1
0
1
1
1
1
1
1
1
1
0
0
1
0
1
0
1
1
1
0
1
1
1
1

8


第1章 习题解答
由上 表可见:p→(q→p)和p→(p→q)的真值表完全相同,且都是永真式,所以p→(q
→p) p→(p→q)。
⑹(p↔q)(p∨q)∧(p∧q)
证明:证明(p↔q)和(p∨q)∧(p∧q)的真值表如表1.34所示。

表1.34
p
0
0
1
1
q
0
1
0
1
p↔q (p↔q)p∨qp∧q(p∧q)(p∨q)∧(p∧q)
1
0
0
1
0
1
1
0
0
1
1
1
0
0
0
1
1
1
1
0
0
1
1
0

由上表可见 :(p↔q)和(p∨q)∧(p∧q)的真值表完全相同,所以(p↔q)(p∨q)∧(p
∧q)
⑺(p↔q)(p∧q)∨(p∧q)
证明:证明(p↔q)和(p∧q)∨(p∧q)的真值表如表1.35所示。

表1.35
p
0
0
1
1
q
0
1
0
1
p↔q (p↔q)p∧qp∧q
1
0
0
1
0
1
1
0
0
0
1
0
0
1
0
0
(p∧q)∨(p∧q)
0
1
1
0

由上表可见:(p↔q)和(p∧q)∨(p∧q)的真值 表完全相同,所以(p↔q)(p∧q)
∨(p∧q)。
⑻p→(q∨r)(p∧q)→r
证明:证明p→(q∨r)和(p∧q)→r的真值表如表1.36所示。

表1.36
p
0
0
0
0
1
1
1

q
0
r
0
q∨rp→(q∨r)
0
1
1
1
0
1
1
1
1
1
1
0
1
1
9
q
1
1
0
0
1
1
0
p∧q(p∧q)→r
0
0
0
0
1
1
0
1
1
1
1
0
1
1
0 1
1
1
0
0
0
1
0
1
1 0


第1章 习题解答
1 1 1 1 1 0 0 1

由上表可见:p→(q∨r)和(p ∧q)→r的真值表完全相同,所以p→(q∨r)(p∧q)→r。
5. 用等价演算证明习题4中的等价式。
⑴(p→q)
(p∨q)
p∧q
⑵q→p
q∨p
q∨p
p∨q
 p→q
⑶(p↔q)
((p→q)∧(q→p))
((p∨q)∧(q∨p))
(p∧q)∨(q∧p)
((p∧q)∨q)∧((p∧q)∨p)
(p∨q)∧(q∨p)
(p∨q)∧(q∨p)
(p→q)∧(q→p)
p↔q
⑷p→(q→r)
p∨(q∨r)
(p∨q)∨r
(p∧q)∨r
(p∧q)→r
⑸p→(q→p)
p∨(q∨p)
T
p→(p→q)
p∨(p∨q)
T
所以p→(q→p)p→(p→q)
⑹(p↔q)
((p∧q)∨(p∧q))
(p∨q)∧(p∨q)
(p∨q)∧(p∧q)
所以(p↔q)(p∨q)∧(p∧q)
⑺(p↔q)
(条件等价式)
(德·摩根律)
(条件等价式)
(双重否定律)
(交换律)
(条件等价式)
(双条件等价式)
(条件等价式)
(德·摩根律)
(分配律)
(分配律)
(交换律)
(条件等价式)
(双条件等价式)
(条件等价式)
(结合律)
(德·摩根律)
(条件等价式)
(条件等价式)
(条件等价式)
(例1.17)
(德·摩根律)
(德·摩根律)
10


第1章 习题解答
((p→q)∧(q→p)) (双条件等价式)
((p∨q)∧(q∨p)) (条件等价式)
(p∧q)∨(p∧q) (德·摩根律)
⑻p→(q∨r)
p∨(q∨r) (条件等价式)
(p∨q)∨r (结合律)
(p∧q)∨r (德·摩根律)
(p∧q)→r (条件等价式)

6.试用真值表证明下列命题定律。
⑴结合律:(p∨q)∨rp∨(q∨r),(p∧q)∧rp∧(q∧r)
证明:证明结合律的真值表如表1.37和表1.38所示。

表1.37
p
0
0
0
0
1
1
1
1
q
0
1
1
0
0
r
0
0
1
0
1
p∨q(p∨q)∨rq∨rp∨(q∨r)
0
0
1
1
1
1
1
1
0
1
1
1
1
1
1
1
0
1
1
1
0
1
1
1
0
1
1
1
1
1
1
1
0 1
1 0
1 1

表1.38
p
0
0
0
0
1
1
1
1
q
0
0
1
1
0
0
1
1
r
0
1
0
1
0
1
0
1
p∧q(p∧q)∧rq∧rp∧(q∧r)
0
0
0
0
0
0
1
1
0
0
0
0
0
0
0
1
0
0
0
1
0
0
0
1
0
0
0
0
0
0
0
1


由真值表可知结合律成立。
⑵分配律:p∧(q∨r)(p∧q)∨(p∧r),
p∨(q∧r)(p∨q)∧(p∨r)
11


第1章 习题解答
证明:证明合取对析取的分配律的真值表如表1.39所示,析取对合取的的分配律的真值表如表1.40所示。


表1.39
p
0
0
0
0
1
1
1
1
q
0
1
1
0
0
r
0
0
1
0
1
q∨r
0
1
1
1
0
1
1
1
p∧(q∨r)
0
0
0
0
0
1
1
1
p∧q
0
0
0
0
0
0
1
1
p∧r
0
0
0
0
0
1
0
1
(p∧q)∨(p∧r)
0
0
0
0
0
1
1
1
0 1
1 0
1 1

表1.40
p
0
0
0
0
1
1
1
1
q
0
0
1
1
0
0
1
1
r
0
1
0
1
0
1
0
1
q∧r
0
0
0
1
0
0
0
1
p∨(q∧r)
0
0
0
1
1
1
1
1
p∨q
0
0
1
1
1
1
1
1
p∨r
0
1
0
1
1
1
1
1
(p∨q)∧(p∨r)
0
0
0
1
1
1
1
1

由真值表可知分配律成立。
⑶假言易位式:p→qq→p
证明:证明假言易位式的真值表如表1.41所示。

表1.41
p
0
0
1
1
q
0
1
0
1
p→q
1
1
0
1
q
1
0
1
0
p
1
1
0
0
q→p
1
1
0
1

由真值表可知假言易位律成立。
12


第1章 习题解答
⑷双条件否定等价式:p↔qp↔q
证明:证明双条件否定的真值表如表1.42所示。


表1.42
p
0
0
1
1
q
0
1
0
1
p↔q
1
0
0
1
p
1
1
0
0
q
1
0
1
0
p↔q
1
0
0
1

由真值表可知双条件否定等价式成立。









13


第1章 习题解答

习题 1.4
1.用真值表或等价演算判断下列命题公式的类型。
⑴(p∨q)→q
(p∨q)∨q
(p∧q)∨q
q (可满足式)
⑵(p→q)∧q
(p∨q)∧q
(p∧q)∧q
F(永假式)
⑶(p→q)∧p→q
(p∨q)∧p→q
(p∧p)∨(q∧p)→q
(q∧p)→q
(q∧p)∨q
(q∨p)∨q
T(永真式)
⑷(p→q)∧q
(p∨q)∧q
q(可满足式)
⑸(p→q)→(q→p)
(p→q)→(p→q)
T(永真式)
⑹((p→q)∧(q→r))→(p→r)
((p∨q)∧(q∨r))∨(p∨r)
(p∧q)∨(q∧r)∨(p∨r)
(p∧q)∨((p∨q∨r)∧(p∨r∨r))
(p∧q)∨(p∨q∨r)
(p∨q∨r∨p)∧(p∨q∨r∨q)
T(永真式)
⑺p→(p→q)
 p∨(p∨q)
T(永真式)
⑻p→(p∨q∨r)
14
(条件等价式)
(德·摩根律)
(吸收律)
(条件等价式)
(德·摩根律)
(结合律、矛盾律)
(条件等价式)
(分配律)
(同一律、矛盾律)
(条件等价式)
(德·摩根律)
(零律、排中律)
(条件等价式)
(吸收律)
(假言易位式)
(条件等价式)
(德·摩根律)
(分配律)
(同一律、排中律、零律)
(分配律)
(条件等价式)


第1章 习题解答
p∨(p∨q∨r) (条件等价式)
T(永真式)
2.用真值表证明下列命题公式是重言式。
⑴(p∧(p→q))→q
(p∧(p→q))→q的真值表如表1.43所示。由表1.4 3可以看出(p∧(p→q))→q是重言式。

表1.43
p
0
0
1
1
q p→q p∧(p→q)(p∧(p→q))→q
0
1
0
1
1
1
0
1
0
0
0
1
1
1
1
1

⑵(q∧(p→
q
))→p
(q∧(p→q))→p的真值表如表1.44所示。由表1.44可以看出(q∧(p→q)) →p是
重言式。

表1.44
p
0
0
1
1
q p→q 
q

q
∧(p→
q
)
p
(
q
∧(p→
q
))→p< br>0
1
0
1
1
1
0
1
1
0
1
0
1
0
0
0
1
1
0
0
1
1
1
1

⑶(p∧(p∨q))→q
(p∧(p∨q))→q的真值表如表1.45所 示。由表1.45可以看出(p∧(p∨q))→q是重言
式。

表1.45
p
0
0
1
1
q p∨q
 p
p∧(p∨q)
0
1
0
1
0
1
1
1
1
1
0
0
0
1
0
0
(p∧(p∨q))→q
1
1
1
1

⑷((p→q)∧(q→r))→(p→r)
((p→q)∧(q→ r))→(p→r)的真值表如表1.46所示。由表1.46可以看出((p→q)∧(q→r))
→ (p→r)是重言式。

15


第1章 习题解答





表1.46
p
0
0
0
0
1
1
1
1
q
0
0
1
1
0
0
1
1
r
0
1
0
1
0
1
0
1
p→q
1
1
1
1
0
0
1
1
q→r
1
1
0
1
1
1
0
1
(p→q)∧(q→r)
1
1
0
1
0
0
0
1
p→r
1
1
1
1
0
1
0
1
((p→q)∧(q→r))→(p→r)
1
1
1
1
1
1
1
1

⑸((p∨q)∧(p→r)∧(q→r))→r
((p∨q)∧(p→r)∧(q→r)) →r的真值表如表1.47所示。由表1.47可以看出((p∨q)∧(p
→r)∧(q→r))→r 是重言式。

表1.47
p
0
0
0
0
1
1
1
1
q
0
0
1
1
0
0
1
1
r
0
1
0
1
0
1
0
1
p∨q
0
0
1
1
1
1
1
1
p→r
1
1
1
1
0
1
0
1
q→r(p∨q)∧(p→r)∧(q→r)((p∨q)∧(p→r)∧(q→r) )→r
1
1
0
1
1
1
0
1
0
0
0
1
0
1
0
1
1
1
1
1
1
1
1
1









16


第1章 习题解答



⑹((p→q)∧(r→s))→((p∧r)→(q∧s))
((p→q)∧(r→s)) →((p∧r)→(q∧s))的真值表如表1.48所示。由表1.48可以看出((p→q)
∧(r →s))→((p∧r)→(q∧s))是重言式。

表1.48

p
0
0
0
0
0
0
0
0
1
1
1
1
1
1
1
1
q
0
0
0
0
1
1
1
1
0
0
0
0
1
1
1
1
r
0
0
1
1
0
0
1
1
0
0
1
1
0
0
1
1
s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p→qr→s(p→q)∧(r→s)p∧rq∧s(p∧r)→(q∧s)
1
1
1
1
1
1
1
1
0
0
0
0
1
1
1
1
1
1
0
1
1
1
0
1
1
1
0
1
1
1
0
1
1
1
0
1
1
1
0
1
0
0
0
0
1
1
0
1
0
0
0
0
0
0
0
0
0
0
1
1
0
0
1
1
0
0
0
0
0
1
0
1
0
0
0
0
0
1
0
1
1
1
1
1
1
1
1
1
1
1
0
0
1
1
0
1
原公式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⑺((p↔q)∧(q↔r))→(p↔r)
((p↔q)∧(q↔ r))→(p↔r)的真值表如表1.49所示。由表1.49可以看出((p↔q)∧(q↔r))
→ (p↔r)是重言式。

表1.49
p
0
0
0
0
1
1

q
0
0
1
1
0
0
r
0
1
0
1
0
1
p↔q
1
1
0
0
0
0
q↔r
1
0
0
1
1
0
(p↔q)∧(q↔r)
1
0
0
0
0
0
17
p↔r
1
0
1
0
0
1
((p↔q)∧(q↔r))→(p↔r)
1
1
1
1
1
1


第1章 习题解答
1
1
1
1
0
1
1
1
0
1
0
1
0
1
1
1

3. 用等价演算证明题2中的命题公式是重言式。
⑴(p∧(p→q))→q
(p∧(p∨q))∨q
(p∨(p∧q))∨q
((p∨p)∧(p∨q))∨q
(p∨q)∨q
T
⑵(
q
∧(p→
q
))→p
(
q
∧(p∨q))→p
(
q
∧(p∨q))∨p
(
q
∨(p∧q))∨p
(p∨
q
)∨(p∧q)
(p∧
q
)∨(p∧q)
T
⑶(p∧(p∨
q
))→
q
(p∧
q
)→
q

(p∧
q
)∨
q

p∨
q

q

T

⑷((p→q)∧(q→r))→(p→r)
((p∨q)∧(q∨r))∨(p∨r)
(p∧q)∨(q∧r)∨(p∨r)
(p∧q)∨((p∨q∨r)∧(p∨r∨r))
(p∧q)∨(p∨q∨r)
(p∨q∨r∨p)∧(p∨q∨r∨q)
T
⑸((p∨q)∧(p→r)∧(q→r))→r
((p∨q)∧(p∨r)∧(q∨r))→r
((p∨q)∧((p∨q)∨r))→r
((p∨q)∧r)→r
((p∨q)∧r)∨r
(p∨q)∨r∨r
T
⑹((p→q)∧(r→s))→((p∧r)→(q∧s))
((p∨q)∧(r∨s))∨((p∧r)∨(q∧s))
((p∧q)∨(r∧s))∨((p∨r)∨(q∧s))
18


第1章 习题解答
((p∧q)∨(r∧s))∨((p∨r∨q)∧(p∨r∨s))
(( p∧q)∨(r∧s)∨(p∨r∨q))∧((p∧q)∨(r∧s)∨(p∨r∨s))
((r∧s)∨((p∨r∨q∨p)∧(p∨r∨q∨q)))∧((r∧s)∨
((p∨r∨s∨p)∧(p∨r∨s∨q)))
((r∧s)∨T)∧((r∧s)∨(p∨q∨r∨s))
(r∧s)∨(p∨q∨r∨s)
(p∨q∨r∨s∨r)∧(p∨q∨r∨s∨s)
T
⑺((p↔q)∧(q↔r))→(p↔r)
((p∨q)∧(q∨p)∧(q∨r)∧(r∨q))→(p↔r)
((p∨q)∧(q∨p)∧(q∨r)∧(r∨q))∨(p∧r)∨(p∧r)
(p∧q)∨(p∧r)∨(r∧q)∨(q∧r)∨(q∧p)∨(p∧r)
((p∧(q∨r))∨(q∨r))∨(r∧q)∨(q∧p)∨(p∧r) (((q∨r)∨(q∨r))∧(p∨(q∨r)))∨(r∧q)∨(q∧p)∨( p∧r)
(T∧(p∨(q∨r)))∨(r∧q)∨(q∧p)∨(p∧r)
p∨(q∧r)∨(r∧q)∨(q∧p)∨(p∧r)
p∨(q∧r)∨((q∧p)∨(p∧r))∨(r∧q)
p∨(q∧r)∨((p∧(q∨r))∨(q∨r))
p∨(q∧r)∨p∨(q∧r)
T
4.证明下列等价式:
⑴((p→r)∧(q→r))
(p∨r)∧(q∨r)
(p∧q)∨r
(p∨q)∨r
(p∨q)→r
⑵(p→q)∧(p→q)
(p∨q)∧(p∨q)
p∨(q∧q)
p∨F
p
⑶p∧(p→q)
p∧(p∨q)
(p∧p)∨(p∧q)
F∨(p∧q)
p∧q

19


第1章 习题解答

习题 1.5
1.求下列命题公式的析取范式。
⑴(p∧q)→r
(p∧q)∨r
p∨q∨r
⑵(p→q)→r
(p∨q)∨r
(p∨q)∨r
p∨q∨r
⑶p∧(p→q)
 p∧(p∨q)
(p∧p)∨(p∧q)
 p∧q
⑷(p→q)∧(q∨r)
(p∨q)∧(q∨r)
 q∨(p∧r)
⑸(p∨q)∧(r→t)
(p∧q)∧(r∨t)
(p∧q∧r)∨(p∧q∧t)
2. 求下列命题公式的合取范式。
⑴(p→q)
(p∨q)
p∧q
⑵q∨(p∧q∧r)
(q∨p)∧(q∨q)∧(q∨r)
(q∨p)∧(q∨r)
⑶(p∧q)∨(p∧q)
((p∧q)∨p)∧((p∧q)∨q))
(p∨p)∧(q∨p)∧(p∨q)∧(q∨q)
(p∨q)∧(p∨q)
⑷(p↔q)
((p∧q)∨(p∧q))
(p∨q)∧(p∨q)
⑸(p→q)→r
20


第1章 习题解答
(p∨q)∨r
(p∨q)∨r
p∨q∨r
3.求下列命题公式的主析取范式,并求命题公式的成真赋值。
⑴(p∧q)∨(p∧r)
作(p∧q)∨(p∧r)的真值表,如表1.50所示。

表1.50
p
0
0
0
0
1
1
1
1
q
0
0
1
1
0
0
1
1
r
0
1
0
1
0
1
0
1
p∧q
0
0
0
0
0
0
1
1
p∧r
0
0
0
0
0
1
0
1
(p∧q)∨(p∧r)
0
0
0
0
0
1
1
1

由真值表可知,原式(p∧q∧r)∨(p∧q∧r)∨(p∧q∧r)(主析取范式 )∑5,6,7
使得命题公式(p∧q)∨(p∧r)成真的赋值是:101,110,111。
⑵(p∨q)→(p∧r)
(p∨q)∨(p∧r)
(p∨q)∨(p∧r)
(p∨q∨p)∧(p∨q∨r)
p∨q∨r
(p∧q∧r)∨(p∧q∧r)∨(p∧q∧r)∨(p∧q∧r)∨
(p∧q∧r)∨(p∧q∧r)∨(p∧q∧r)(主析取范式)
∑1,2,3,4,5,6,7
使得命题公式(p∨q)→(p∧r)成真的赋值是: 001,010、011,100,101,110,111。
⑶(p∨q)→(p↔q)
作(p∨q)→(p↔q)的真值表,如表1.51所示。

表1.51
p
0
0
1
1
q
0
1
0
1
p
1
1
0
0
q
1
0
1
0
p∨q
1
1
1
0
21
p↔q
0
1
1
0
(p∨q)→(p↔q)
0
1
1
1


第1章 习题解答
由真值表可知:
原式(p∧q)∨(p∧q)∨(p∧q) (主析取范式)∑1,2,3
使得命题公式(p∨q)→(p↔q)成真的赋值是:01,10,11。
⑷(p→q)→(p∨q)
(p∨q)∨(p∨q)
(p∨q)∨(p∨q)
(p∧q)∨(p∨q)
(p∨q∨p)∧(p∨q∨q)
p∨q
(p∧q)∨(p∧q)∨(p∧q)(主析取范式)
∑0,2,3
使得命题公式(p→q)→(p∨q)成真的赋值是:00,10,11。
⑸(p→(q∧r))∧(p→(q∧r))
(p∨(q∧r))∧(p∨(q∧r))
(p∨q)∧(p∨r)∧(p∨q)∧(p∨r)
(p∨q∨r)∧(p ∨q∨r)∧(p∨q∨r)∧(p∨q∨r)∧(p∨q∨r)∧
(p∨q∨r)∧(p∨q∨r)∧(p∨q∨r)
(p∨q∨r)∧(p ∨q∨r)∧(p∨q∨r)∧(p∨q∨r)∧(p∨q∨r)∧(p∨q∨r)
(p∧q∧r)∨(p∧q∧r)(主析取范式)
使得命题公式(p→(q∧r))∧(p→(q∧r))成真的赋值是:000,111。
4. 求下列命题公式的主合取范式,并求命题公式的成假赋值。
⑴(p→q)∧r
(p∨q)∧r
(p∨q∨r)∧(p∨q∨r)∧(p∨r)∧(p∨r)
(p∨q∨r)∧(p∨q∨r)∧(p∨q∨r)∧(p∨q∨r)∧(p∨q∨r) ∧(p∨q∨r)
(p∨q∨r)∧(p∨q∨r)∧(p∨q∨r)∧(p∨q∨r)∧(p∨q∨r)
∏0,2,4,5,6
使得命题公式(p→q)∧r成假的赋值是:000,010,100,101,110。
⑵(p→q)↔(p→q)
作(p→q)↔(p→q)的真值表,如表1.52所示。

表1.52
p
0
0
1
1
q p→q (p→q)
0
1
0
1
1
1
0
1
0
0
1
0
q
1
0
1
0
p→q
1
1
1
0
(p→q)↔(p→q)
0
0
1
1

由真值表可知:
22


第1章 习题解答
原式(p∨q)∧(p∨q)∏0,1
使得命题公式(p→q)↔(p→q)成假的赋值是:00,01。
⑶(p∨q)→(p∧r)
(p∨q)∨(p∧r)
(p∨q)∨(p∧r)
(p∨q∨p)∧(p∨q∨r)
p∨q∨r
∏0
使得命题公式(p∨q)→(p∧r)成假的赋值是:000。
⑷(p→q)∧p
(p∨q)∧p
p∧q∧p
F

∏0,1,2,3
使得命题公式(p→q)∧p成假的赋值是:00,01,10,11。
⑸(p→(q∨r))∨r
p∨q∨r∨r
p∨q∨r
∏4
使得命题公式(p→(q∨r))∨r成假的赋值是:100。
5. 求下列命题公式的主析取范式,再用主析取范式求出主合取范式。
⑴(p→q)∧(q→r)
(p∨q)∧(q∨r)
((p∨q)∧q)∨((p∨q)∧r)
(p∧q)∨(p∧r)∨(q∧r)
(p∧q∧r)∨(p∧q∧r )∨(p∧q∧r)∨(p∧q∧r)∨(p∧q∧r)∨(p∧q∧r)
(p∧q∧r)∨(p∧q∧r)∨(p∧q∧r)∨(p∧q∧r)(主析取范式)
∑0,1,3,7
∏2,4,5,6
(p∨q∨r)∧(p∨q∨r)∧(p∨q∨r)∧(p∨q∨r)(主合取范式)
⑵(p∨q)∨r
(p∧q)∨r
(p∧q∧r)∨(p∧q∧r)∨(p∧r)∨(p∧r)
(p∧q∧r)∨(p ∧q∧r)∨(p∧q∧r)∨(p∧q∧r)∨(p∧q∧r)∨(p∧q∧r)
(p ∧q∧r)∨(p∧q∧r)∨(p∧q∧r)∨(p∧q∧r)∨(p∧q∧r)(主析取范式)
∑1,3,5,6,7
∏0,2,4
(p∨q∨r)∧(p∨q∨r)∧(p∨q∨r)(主合取范式)
6. 求下列命题公式的主合取范式,再用主合取范式求出主析取范式。
23


第1章 习题解答
⑴(p↔q)∧r
(p→q)∧(q→p)∧r
(p∨q)∧(q∨p)∧r
(p∨q ∨r)∧(p∨q∨r)∧(q∨p∨r)∧(q∨p∨r)∧(p∨r)∧(p∨r)
(p∨q∨r)∧(p∨q∨r)∧(p∨q∨r)∧(p∨q∨r)∧(p∨q∨r)∧
(p∨q∨r)∧(p∨q∨r)∧(p∨q∨r)
(p∨q∨r)∧(p∨q∨r)∧(p∨q∨r)∧(p∨q∨r)∧
(p∨q∨r)∧(p∨q∨r)(主合取范式)
∏0,2,3,4,5,6∑1,7(p∧q∧r)∨(p∧q∧r)(主析取范式)
⑵(p∧q)→q
(p∧q)∨q
p∨q∨q
T(无主合取范式)
∑0,1,2,3(p∧q)∨(p∧q)∨(p∧q)∨(p∧q)
7.用主析取范式判断下列命题公式是否等价。
⑴p→(q→r)和q→(p→r)
p→(q→r)p∨(q∨r)p∨q∨r
(p∧q∧r)∨(p∧q∧r)∨(p∧q∧r)∨(p∧q∧r)∨
(p∧q∧r)∨(p∧q∧r)∨(p∧q∧r)(主析取范式)
∑0,1,2,3,4,5,7
q→(p→r)q∨(p∨r)p∨q∨r
(p∧q∧r)∨(p∧q∧r)∨(p∧q∧r)∨(p∧q∧r)∨
(p∧q∧r)∨(p∧q∧r)∨(p∧q∧r)(主析取范式)
∑0,1,2,3,4,5,7
因为p→(q→r)与q→(p→r)的主析取范式相同,所以p→(q→r)q→(p→r)。
⑵(p→q)∧(p→r)和p→(q∧p)
(p→q)∧(p→r)(p∨q)∧(p∨r)p∨(q∧r)
(p∧q)∨(p∧q)∨(p∧q∧r)∨(p∧q∧r)
(p∧q∧r) ∨(p∧q∧r)∨(p∧q∧r)∨(p∧q∧r)∨(p∧q∧r)∨(p∧q∧r) < br>(p∧q∧r)∨(p∧q∧r)∨(p∧q∧r)∨(p∧q∧r)∨(p∧q∧r )(主析取范式)
∑0,1,2,3,7
p→(q∧p)p∨(q∧p)(p∨q)∧(p∨p)p∨q
(p∧q)∨(p∧q)∨(p∧q)∨(p∧q)
(p∧q)∨(p∧q)∨(p∧q) (主析取范式)
∑0,1,3
因为(p→q)∧(p→r)与p→(q∧p)的主析取范式不相同,所以(p→q)∧(p→r)与p→(q∧
p)不等价。
8. 用主合取范式判断下列命题公式是否等价。
⑴(p→q)→r和p→(q→r)
24


第1章 习题解答
(p→q)→r(p∨q)∨r(p∧q)∨r(p∨r)∧(q∨r)
(p∨q∨r)∧(p∨q∨r)∧(p∨q∨r)
∏0,2,6
p→(q→r)p∨(q∨r)p∨q∨r
∏6
因为(p→q)→ r与p→(q→r)的主合取范式不相同,所以(p→q)→r与p→(q→r)不等价。
⑵(p∧q)∨(p∧q)和(p∨q)∧(p∧q)
(p∧q)∨(p∧q)∑1,2∏0,3(p∨q)∧(p∨q)
(p∨q)∧(p∧q)(p∨q)∧(p∨q)∏0,3
因为(p∧q)∨( p∧q)和(p∨q)∧(p∧q)的主合取范式相同,所以(p∧q)∨(p∧
q) (p∨q)∧(p∧q)。




























25


第1章 习题解答


习题1.6
1.将下列命题公式用只含,∧,∨的等价式表示。
⑴(p↔q)→r((p∨q)∧(q∨p))∨r(p∧q)∨(p∧q)∨r
⑵(p→(q↔(q∧r)))(p∨((q∧q∧r)∨(q∧(q∧r))))
p∧(q∧r)∧(q∨(q∧r))
p∧(q∨r)∧q
p∧q∧r
⑶p

(p→q)p

(p∨q)
(p∧(p∨q))∨(p∧(p∨q))
(p∧q)∨p
p∨q
⑷(p↔q)↔r((p∧q)∨(p∧q))↔r
(((p∧q)∨(p∧q))∧r)∨(((p∧q)∨(p∧q))∧r)
((p∧q∧r)∨(p∧q∧r))∨(((p∨q)∧(p∨q))∧r)
(p∧q∧r)∨(p∧q∧r)∨((p∨q)∧(p∨q)∧r)
⑸(p↔ q)

(r→t)((p∨q)∧(q∨p))

(r∨t) ((p∨q)∧(q∨p)∧(r∨t))∨(((p∨q)∧(q∨p))∧(r∨t ))
((p∨q)∧(q∨p)∧(r∧t))∨(((p∧q)∨(q∧p))∧( r∨t))
2. 将下列命题公式用只含,∨的等价式表示。
⑴(p∧q)∧p((p∨q)∨p)
⑵p↔q(p∨q)∧(q∨p)((p∨q)∨(q∨p))
⑶(p↑q)∧r(p∧q)∧r((p∨q)∨r)
⑷p

q(p↔q)(p∧q)∧(q∧p) ((p∨q)∨(p∨q))
⑸(p↔q)∧r(p∨q)∧(q∨p)∧r((p∨q)∨(q∨p)∨r)
3. 将下列命题公式用只含,∧的等价式表示。
⑴p∨q∨(r→p)
p∨q∨(r∨p)
(p∧q∧r∧p)
⑵(p∨q)→(p↔r)
(p∨q)∨(p∧r)∨(p∧r)
((p∧q)∧(p∧r)∧(p∧r))
⑶(p∨q)∨(p→q)
(p∨q)∨(p∨q)
p∨q
(p∧q)
26


第1章 习题解答
⑷(p→q)→(p

q)
(p∨q)∨(p↔q)
(p∧q)∨((p∧q)∨(p∧q))
((p∧q)∧((p∧q)∧(p∧q)))
⑸(p→(q∨r))∨(p→r)
(p∨q∨r)∨(p∨r)
T
4.下列结论是否成立?若成立,请证明。若不成立,举反例说明。
⑴p↑qq↑p
成立。p↑q(p∧q)(q∧p)q↑p
⑵p↓qq↓p
成立。p↓q(p∨q)(q∨p)q↓p
⑶p↑(q↑r)(p↑q)↑r
不成立

p↑(q↑r)p↑(q∧r)(p∧(q∧r))p∨(q ∧r)
(p∨q∨r)∧(p∨q∨r)∧(p∨q∨r)∏4,5,6
而(p↑q)↑r(p∧q)↑r((p∧q)∧r)(p∧q)∨r
(p∨q∨r)∧(p∨q∨r)∧(p∨q∨r)∏1,3,5
显然上式不成立
⑷p↓(q↓r)(p↓q)↓r
不成立

p ↓(q↓r)p↓(q∨r)(p∨(q∨r))p∧(q∨r)
(p∧q∧r)∨(p∧q∧r)∨(p∧q∧r)∑1,2,3
而(p↓q)↓r(p∨q)↓r((p∨q)∨r)(p∨q)∧r
(p∧q∧r)∨(p∧q∧r)∨(p∧q∧r)∑2,4,6
显然上式不成立。
5.证明下列等价式。
⑴(p↑q)p↓q
证明:(p↑q)(p↑q)(p∧q)p∧q
p↓q (p∨q) p∧q
所以:(p↑q)p↓q
⑵(p↓q)p↑q
证明:(p↓q)(p∨q)p∨q
p↑q (p∧q)p∨q
所以:(p↓q)p↑q
6.将下列命题公式仅用“↓”表示。
⑴pp↓p
⑵p∨q(p↓q)(p↓q)↓(p↓q)
⑶p∧q(p∨q) p↓q (p↓p)↓(q↓q)
7.将下列命题公式仅用“↑”表示。
⑴p(p∧p)p↑p
27


第1章 习题解答
⑵p∨q(p∧q)p↑q(p↑p)↑(q↑q)
⑶p∧q(p∧q)(p↑q)(p↑q)↑(p↑q)
习题 1.7
1. 写出下列命题公式的对偶式。
⑴(p∧q)∧r的对偶式是:(p∨q)∨r
⑵(p∨q)∧(r∨p)对偶式是(p∧q)∨(r∧p)
⑶ p

q(p↔q)
(p→q)∨(q→p)
(p∨q)∨(q∨p)
(p∧q)∨(q∧p)
所以p

q的对偶式是(p∨q)∧(q∨p)
而(p∨q)∧(q∨p)
(p→q)∧(q→p)
p↔q
p↔q
(p↔q)
(p

q)
所以p

q的对偶式是(p

q)
⑷(p∧q)→r
(p∧q)∨r
p∨q∨r
所以(p∧q)→r的对偶式是p∧q∧r
⑸(p∧q)↓r的对偶式是(p∨q)↑r
⑹(p↑q)→r(p↑q)∨r
所以(p↑q)→r的对偶式是(p↓q)∧r
⑺p→((q→r)∧(p∧q))
p∨((q∨r)∧(p∧q))
(p∨q)∧(p∨q∨r)
所以p→((q→r)∧(p∧q))的对偶式是(p∧q)∨(p∧q∧r)
⑻(p↔q)→r
(p↔q)∨r
(p→q)∨(q→p)∨r
(p∨q)∨(q∨p)∨r
(p∧q)∨(p∧q)∨r
所以(p↔q)→r的对偶式是(p∨q)∧(p∨q)∧r
2.

设 p→q为公式,则q→p称为该公式的逆换式,p→q称为反换式,q→p称
为逆反式。证明:
28


第1章 习题解答
⑴公式与它的逆反式等价,即 p→qq→p


证明:p→qp∨q
而q→pq∨pp∨q
所以p→qq→p
⑵公式的逆换式与公式的反换式等价,即

q→pp→q
证明:q→pq∨p
而p→qp∨qp∨qq∨p
所以q→pp→q
3.用真值表或等价演算证明下列蕴含式。
⑴p∧qp→q
证明:(p∧q)→(p→q)
(p∧q)∨(p∨q)
p∨q∨p∨q
T
所以,p∧qp→q
⑵p→qp→(p∧q)
证明:作(p→q)→(p→(p∧q))的真值表,如表1.53所示。
表1.53
p
0
0
1
1
q
0
1
0
1
p→q
1
1
0
1
p∧q
0
0
0
1
p→(p∧q)
1
1
0
1
(p→q)→(p→(p∧q))
1
1
1
1

由以上真值表可知:(p→q)→(p→(p∧q))是一个永真式,所以p→qp→(p∧q)
⑶pp→q
证明:p→(p→q)
p∨p∨q
p∨p∨q
T
所以,pp→q
⑷p→(q→r)(p→q)→(p→r)
证明:(p→(q→r))→((p→q)→(p→r))
(p∨q∨r)∨((p∨q)∨(p∨r))
(p∧q∧r)∨(p∧q)∨p∨r
((p∧q∧r))∨r)∨((p∧q)∨p)
((p∨r)∧(q∨r)∧(r∨r))∨((p∨p)∧(p∨q))
((p∨r)∧(q∨r))∨p∨q
((p∨r∨p)∧(q∨r∨p))∨q
29


第1章 习题解答
q∨r∨p∨q
1
所以,p→(q→r)(p→q)→(p→r)
⑸p∧(p→q)q
证明:作(p∧(p→q))→q的真值表,如表1.54所示。

表1.54
p
0
0
1
1
q
0
1
0
1
p→q
1
1
0
1
p∧(p→q)
0
0
0
1
(p∧(p→q))→q
1
1
1
1

由以上真值表可知:(p∧(p→q))→q是一个永真式,所以p∧(p→q)q
⑹q∧(p→q)p
证明:作(p∧(p→q))→q的真值表,如表1.55所示。

表1.55
p
0
0
1
1
q
q
0
1
0
1
1
0
1
0
p→q q∧(p→q) (q∧(p→q))→p
1
1
0
1
1
0
0
0
1
1
1
1

由以上真值表可知:(q∧(p→q))→p是一个永真式,所以q∧(p→q)p
4.用“假设前件为真,推证后件也为真或假设后件为假,推证前件也为假“的方法证
明下列蕴含式。
⑴p∧qp→q
证明:假设前件p∧q为真,证明后件p→q也为真。
因为p∧q为真,所以p为真并且q也为真,根据条件的定义可知p→q也为真。
所以,p∧qp→q
⑵p→qp→(p∧q)
证明:假设后件p→(p∧q)为假,证明前件p→q必为假;
因为p→(p∧q)为假,则p为真,q为假;根据条件的定义可知p→q也为假。
即:p→qp→(p∧q)
⑶pp→q
证明:假设前件p为真,则p为假, 根据条件的定义可知p→q必为真。
所以,原蕴含式成立。
⑷p→(q→r)(p→q)→(p→r)
30


第1章 习题解答
证明:假设后件(p→q)→(p→r)为假, 证明前件p→(q→r)必为假。
因为(p→q)→(p→r)为假,所以,p→q为真,p→r为假 ;因为p→r为假

所以p为真,
r为假;所以,q必为真;
因为q为真,r为假,所以q→r 必为假;因为p为真,所以,p→(q→r)必为假。
所以,原蕴含式成立。
⑸p∧(p→q)q
证明:假设前件p∧(p→q)为真 ,证明后件q也为真。因为p∧(p→q)为真,所以p为
真,p→q也为真,根据条件的定义q必为真 。
所以,原蕴含式成立。
⑹q∧(p→q)p
证明:假设前件q∧(p→q)为真,证明后件p也为真。
因为q∧(p→q)为真, 所以,q为真,q为假,又因为p→q为真,根据条件的定义p
为假,所以p必为真。
所以,原蕴含式成立。
5.设A是任意的命题公式,证明AA
证明:由条件的定义可知:A→A是一个永真式;根据蕴含式的定义可知AA。























31


第1章 习题解答


习题 1.8
1.用全真值表或部分真值表证明下列各题的有效结论。
⑴(p→(q→r)),p∧qr
((p→(q→r))∧(p∧q))→r的全真值表如表1.56所示。

表1.56
p q
0 0
0 0
0 1
0 1
1 0
1 0
1 1
1 1
r
0
1
0
1
0
1
0
1
q→r
1
1
0
1
1
1
0
1
p→(q→r) p∧q (p→(q→r))∧(p∧q) ((p→(q→r))∧(p∧q))→r
1
1
1
1
1
1
0
1
0
0
0
0
0
0
1
1
0
0
0
0
0
0
0
1
1
1
1
1
1
1
1
1

由真值表可知,((p→(q→r))∧(p∧q) )→r是永真式,所以(p→(q→r)),p∧qr。
⑵p∨q,(q∧r),rp
((p∨q)∧((q∧r))∧r)→p的全真值表如表1.57所示。

表1.57
p
0
0
0
0
1
1
1
1
q
0
0
1
1
0
0
1
1
r p∨q
r
(q∧r) (p∨q)∧((q∧r))∧r ((p∨q)∧((q∧r))∧r)→p
0
1
0
1
0
1
0
1
1
1
1
1
0
0
1
1
1
0
1
0
1
0
1
0
1
1
0
1
1
1
0
1
1
0
0
0
0
0
0
0
1
1
1
1
1
1
1
1

由真值表可知:((p∨q)∧( (q∧r))∧r)→p是永真式,所以p∨q,(q∧r),
rp。
⑶p∨q,r→qp→r
((p∨q)∧(r→q))→(p→r)的真值表如表1.58所示。
32


第1章 习题解答


表1.58
p
0
0
0
0
1
1
1
1
q
0
0
1
1
0
0
1
1
r
0
1
0
1
0
1
0
1
p∨q r→q p→r (p∨q)∧(r→q) ((p∨q)∧(r→q))→(p→r)
1
1
1
1
0
0
1
1
1
1
1
0
1
1
1
0
1
1
1
1
1
0
1
0
1
1
1
0
0
0
1
0
1
1
1
1
1
1
1
1
由真值表可知:((p∨q)∧(r→q)) →(p→r)是永真式,所以p∨q,r→qp→r。
⑷p→q,q→rp→r
((p→q)∧(q→r))→(p→r)的真值表如表1.59所示。

表1.59
p
0
0
0
0
1
1
1
1
q
0
0
1
1
0
0
1
1
r
0
1
0
1
0
1
0
1
p→q
1
1
1
1
0
0
1
1
q→r
1
1
0
1
1
1
0
1
p→r
1
1
1
1
0
1
0
1
(p→q)∧(q→r)
1
1
0
1
0
0
0
1
((p→q)∧(q→r))→(p→r)
1
1
1
1
1
1
1
1
由真值表 可知:((p→q)∧(q→r))→(p→r)是永真式,所以p→q

q→rp→r。
⑸p∨p,p→q,p→qq
((p∨p)∧(p→q)∧(p→q))→q的真值表如表1.60所示。
表1.60
p
0
0
0
0
1
1
1

q
0
0
1
1
0
0
1
r p∨p p→q p→q (p∨p)∧(p→q)∧(p→q) ((p∨p)∧(p→q)∧(p→q))→q
0
1
0
1
0
1
0
1
1
1
1
1
1
1
1
1
1
1
0
0
1
0
0
1
1
1
1
1
0
0
1
1
0
0
1
33
1
1
1
1
1
1
1


第1章 习题解答
1 1 1 1 1 1 1 1
由真值表可知 :((p∨p)∧(p→q)∧(p→q))→q是永真式,所以p∨p,p→q,p→
qq 。
⑹p↔q

q↔rp↔r
((p↔q)∧(q↔r))→(p↔r)的真值表如表1.61所示。


1.61
p q
0
0
0
0
1
1
1
1
0
0
1
1
0
0
1
1
r
0
1
0
1
0
1
0
1
p↔q
1
1
0
0
0
0
1
1
q↔r
1
0
0
1
1
0
0
1
p↔r
1
0
1
0
0
1
0
1
(p↔q)∧(q↔r) ((p↔q)∧(q↔r))→(p↔r)
1
0
0
0
0
0
0
1
1
1
1
1
1
1
1
1

由真值表可 知:((p↔q)∧(q↔r))→(p↔r)是永真式,所以p↔q

q↔rp↔r。
2.用等价演算法,主析取范式法或蕴含演算法证明上题中的各有效结论。
⑴(p→(q→r)),p∧qr
((p→(q→r))∧(p∧q))→r
((p→(q→r))∧(p∧q))∨r
((p∨q∨r)∧(p∧q))∨r
(p∧q∧r)∨(p∧q)∨r
(p∧q∧r)∨(p∧q∧r)
1
所以(p→(q→r)),p∧qr
⑵p∨q,(q∧r),rp
((p∨q)∧((q∧r))∧r)→p
((p∨q)∧((q∧r))∧r)∨p
((p∧q)∨(q∧r)∨r)∨p
(p∧q)∨(q∧r)∨r∨p
((p∧q)∨p)∨((q∧r)∨r)
(p∨q)∨(q∨r)
1
所以p∨q,(q∧r),rp
⑶p∨q,r→qp→r
((p∨q)∧(r→q))→(p→r)
((p∨q)∧(r∨q))→(p∨r)
34


第1章 习题解答
((p∨q)∧(r∨q))∨(p∨r)
((p∧q)∨(r∧q))∨(p∨r)
((p∧q)∨p)∨((r∧q)∨r)
(p∨q)∨(q∨r)
1
所以p∨q,r→qp→r
⑷p→q

q→rp→r
((p→q)∧(q→r))→(p→r)
((p∨q)∧(q∨r))→(p∨r)
((p∨q)∧(q∨r))∨(p∨r)
(p∧q)∨(r∧q)∨p∨r
((p∧q)∨p)∨((r∧q)∨r)
(p∨q)∨(q∨r)
1
所以p→q

q→rp→r
⑸p∨p,p→q,p→qq
((p∨p)∧(p→q)∧(p→q))→q
(1∧(p∨q)∧(p∨q))→q
((p∨q)∧(p∨q))∨q
(p∧q)∨(p∧q)∨q
q∨q
1
所以p∨p,p→q,p→qq
⑹p↔q

q↔rp↔r
((p↔q)∧(q↔r))→(p↔r)
((p∨q)∧(q∨p)∧(q∨r)∧(r∨q))→(p↔r)
((p∨q)∧(q∨p)∧(q∨r)∧(r∨q))∨(p∧r)∨(p∧r)
(p∧q)∨(p∧r)∨(r∧q)∨(q∧r)∨(q∧p)∨(p∧r)
((p∧(q∨r))∨(q∨r))∨(r∧q)∨(q∧p)∨(p∧r) (((q∨r)∨(q∨r))∧(p∨(q∨r)))∨(r∧q)∨(q∧p)∨( p∧r)
(T∧(p∨(q∨r)))∨(r∧q)∨(q∧p)∨(p∧r)
p∨(q∧r)∨(r∧q)∨(q∧p)∨(p∧r)
p∨(q∧r)∨((q∧p)∨(p∧r))∨(r∧q)
p∨(q∧r)∨((p∧(q∨r))∨(q∨r))
p∨(q∧r)∨p∨(q∧r)
T
所以p↔q

q↔rp↔r
3.推理证明下列各题的有效结论。
⑴p→(q∨r),(t∨s)→p

(t∨s)q∨r
35


第1章 习题解答
证明:
⑴t∨s
⑵(t∨s)→p
⑶p
⑷p→(q∨r)
⑸q∨r

⑵p∧q,(p↔q)→(t∨s)(t∨s)
证明:
⑴p∧q
⑵p
⑶q
⑷p→q
⑸q→p
⑹(p→q)∧(q→p)
⑺p↔q
⑻(p↔q)→(t∨s)
⑼t∨s

⑶(p→q)→(r∨s),(q→p)∨r,rp↔q
证明:
⑴r P
⑵(q→p)∨r P
⑶q→p T⑴⑵析取三段论
⑷r∨s T⑴附加律
⑸(p→q)→(r∨s) P
⑹p→q T⑷⑸拒取式
⑺(p→q)∧(q→p) T⑶⑹合取引入
⑻p↔q T⑹双条件等价式

⑷p∧q→r

r∨s

sp∨q
证明:
⑴s P
⑵r∨s P
⑶r T⑴⑵析取三段论
⑷p∧q→r P
⑸(p∧q) T⑶⑷拒取式
⑹p∨q T⑸德·摩根律

36
P
P
T⑴⑵假言推理
P
T⑶⑷假言推理
P
T⑴化简律
T⑴化简律
T⑶例1.30(2)
T⑵例1.30(2)
T⑷⑸合取引入
T⑹双条件等价式
P
T⑺⑻假言推理


第1章 习题解答
⑸p∨p,p→q,p→qq
证明:
⑴q
⑵p→q
⑶p
⑷p→q
⑸q
⑹q∧q(矛盾)

⑹p∨s

p→q

r→sp∨r
证明:
⑴(p∨r)
⑵p∧r
⑶p
⑷r
⑸r→s
⑹s
⑺p∨s
⑻p
⑼p∧p(矛盾)

P(附加前提)
P
T⑴⑵拒取式
P
T⑶⑷假言推理
T⑴⑸合取引入
P(附加前提)
T⑴条件等价式
T⑵化简律
T⑵化简律
P
T⑷⑸假言推理
P
T⑹⑺析取三段论
T⑶⑻合取引入
4.用CP规则推证下列各题的有效结论。
⑴p∨q,r→qp→r
证明:
⑴p P(附加前提)
⑵p∨q P
⑶q T⑴⑵析取三段论
⑷r→q P
⑸r T⑶⑷拒取式
⑹p→r CP规则

⑵p∨q→r∧s

s∨t→up→u
证明:
⑴p
⑵p∨q
⑶p∨q→r∧s
⑷r∧s
⑸s
⑹s∨t

P(附加前提)
T⑴附加律
P
T⑵⑶假言推理
T⑷化简律
T⑸附加律
37


第1章 习题解答
⑺s∨t→u
⑻u
⑼p→u

P
T⑹⑺假言推理
CP规则
⑶p→(q∧r),q∨s

(t→u)→s
,< br>q→(p∧t)q→t
证明:
⑴q P(附加前提)
⑵q∨s P
⑶s T⑴⑵析取三段论
⑷(t→u)→s P
⑸(t→u) T⑶⑷拒取式
⑹( t∨u) T⑸条件等价式
⑺t∧u T⑹德·摩根律
⑻t T⑺化简律
⑼q→t CP规则

⑷p∨q

p→r

q→ss∨r
证明:因为s∨r s→r,原题可改写为:p∨q

p→r

q→ss→r。
⑴s P(附加前提)
⑵q→s P
⑶q T⑴⑵拒取式
⑷p∨q P
⑸p T⑶⑷析取三段论
⑹p→r P
⑺r T⑸⑹假言推理
⑻s→r CP规则

⑸p∧q→r,r∨s

p→sp→q
证明:
⑴p
⑵p→s
⑶s
⑷r∨s
⑸r
⑹p∧q→r
⑺(p∧q)
⑻p∨q
⑼q
⑽p→q

P(附加前提)
P
T⑴⑵假言推理
P
T⑶⑷析取三段论
P
T⑸⑹拒取式
T⑺德·摩根律
T⑴⑻析取三段论
CP规则
38


第1章 习题解答

⑹p→r∧q

s∨p

rs→q
证明:
⑴s
⑵s∨p
⑶p
⑷p→r∧q
⑸r∧q
⑹q
⑺s→q

5.用归谬法推证下列各题的有效结论。
⑴p∧q

(p↔q)→(t∨s)t∨s
证明:
⑴(t∨s)
⑵(p↔q)→(t∨s)
⑶(p↔q)
⑷((p∧q)∨(p∧q))
⑸(p∧q)∧ (p∧q)
⑹(p∧q)
⑺p∧q
⑻(p∧q)∧(p∧q)(矛盾)

⑵r→q

r∨s

s→q

p→qp
证明:
⑴p
⑵p
⑶p→q
⑷q
⑸r→q
⑹r
⑺r∨s
⑻s
⑼s→q
⑽q
⑾q∧q(矛盾)

⑶p→q

(q∨r)∧r

(p∧s)s
证明:

P(附加前提)
P
T⑴⑵析取三段论
P
T⑶⑷假言推理
T⑸化简律
CP规则
P(附加前提)
P
T⑴⑵拒取式
T⑶例1.17
T⑷德·摩根律
T⑸化简律
P
T⑹⑺合取引入
P(附加前提)
T⑴双重否定律
P
T⑵⑶假言推理
P
T⑷⑸拒取式
P
T⑹⑺析取三段论
P
T⑻⑼假言推理
T⑷⑽合取引入
39


第1章 习题解答
⑴s
⑵s
⑶(p∧s)
⑷p∨s
⑸p
⑹p→q
⑺q
⑻(q∨r)∧r
⑼q∨r
⑽r
⑾r
⑿r∧r(矛盾)

P(附加前提)
T⑴双重否定律
P
T⑶德·摩根律
T⑵⑷析取三段论
P
T⑸⑹假言推理
P
T⑻化简律
T⑻化简律
T⑺⑼析取三段论
T⑽⑾合取引入
⑷(p→q)∧(r→s),(q→t)∧(s→u),(t∧u),p→rp
证明:
⑴p P(附加前提)
⑵p T⑴双重否定律
⑶p→r P
⑷r T⑵⑶假言推理
⑸(p→q)∧(r→s) P
⑹p→q T⑸化简律
⑺r→s T⑸化简律
⑻q T⑵⑹假言推理
⑼s T⑷⑺假言推理
⑽(q→t)∧(s→u) P
⑾q→t T⑽化简律
⑿s→u T⑽化简律
⒀t T⑻⑾假言推理
⒁u T⑼⑿假言推理
⒂t∧u T⒀⒁合取引入
⒃(t∧u) P
⒄(t∧u)∧((t∧u))(矛盾) T⒂⒃合取引入

⑸p→(q∨r),(t∨s)→p

(t∨s)q∨r
证明:
⑴(q∨r)
⑵p→(q∨r)
⑶p
⑷(t∨s)→p

P(附加前提)
P
T⑴⑵拒取式
P
40


第1章 习题解答
⑸(t∨s)
⑹(t∨s)
⑺(t∨s)∧(t∨s)(矛盾)

T⑶⑷拒取式
P
T⑸⑹合取引入
⑹p→q,r→q

rp
证明:
⑴p P(附加前提)
⑵p T⑴双重否定律
⑶p→q P
⑷q T⑵⑶假言推理
⑸r→q P
⑹r T⑷⑸拒取式
⑺r P
⑻r∧r(矛盾) T⑹⑺合取引入

6.

证明下面各命题推 得的结论是有效的:如果今天是星期三,那么我有一次离散数学
或数字逻辑测验。如果离散数学课老师有 事,那么没有离散数学测验。今天是星期三且离
散数学老师有事。所以,我有一次数字逻辑测验。
证明:设 p:今天是星期三。
q:我有一次离散数学测验。
r:我有一次数字逻辑测验。
s:离散数学课老师有事。
该推理就是要证明:p→(q∨r),s→q

p∧sr
⑴p∧s P
⑵p T⑴化简律
⑶s T⑴化简律
⑷s→q P
⑸q T⑶⑷假言推理
⑹p→(q∨r) P
⑺q∨r T⑵⑹假言推理
⑻r T⑸⑺析取三段论



习题 2.1
1.将下列命题符号化。
(1) 4不是奇数。
41


第1章 习题解答
解:设A(x):x是奇数。a:4。
“4不是奇数。”符号化为:¬A(a)
(2) 2是偶数且是质数。
解:设A(x):x是偶数。B(x):x是质数。a:2。
“2是偶数且是质数。”符号化为:A(a)∧B(a)
(3) 老王是山东人或河北人。
解:设A(x):x是山东人。B(x):x是河北人。a:老王。
“老王是山东人或河北人。”符号化为:A(a)

B(a)
(4) 2与3都是偶数。
解:设A(x):x是偶数。a:2,b:3。
“2与3都是偶数。”符号化为:A(a)∧A(b)
(5) 5大于3。
解:设G(x,y):x大于y。a:5。b:3。
“5大于3。”符号化为:G(a,b)
(6) 若m是奇数,则2m不是奇数。
解:设A(x):x是奇数。a:m。b:2m。
“若m是奇数,则2m不是奇数。”符号化为:A(a)→A(b)
(7) 直线A平行于直线B当且仅当直线A不相交于直线B。
解:设C(x,y):直线x平行于直线y。设 D(x,y):直线x相交于直线y。a:直线A。b:
直线B。
“直线A平行于直线B当且仅当直线A不相交于直线B。”符号化为:C(a,b)↔¬D(x,y)
(8) 小王既聪明又用功,但身体不好。
解:设A(x):x聪明。B(x):x用功。C(x):x身体好。a:小王。
“小王既聪明又用功,但身体不好。”符号化为:A(a)∧B(a)∧¬C(a)
(9) 秦岭隔开了渭水和汉水。
解:设A(x,y,z):x隔开了y和z。a:秦岭。b:渭水。c:汉水。
“秦岭隔开了渭水和汉水。”符号化为:A(a,b,c)
(10) 除非小李是东北人,否则她一定怕冷。
解:设A(x):x是东北人。B(x):x怕冷。a:小李。
“除非小李是东北人,否则她一定怕冷。”符号化为:B(a)→¬A(a)
2.将下列命题符号化。并讨论它们的真值。
(1) 有些实数是有理数。
解:设R(x):x是实数。Q(x):x是有理数。
“有些实数是有理数。”符号化为:(x)(R(x)∧Q(x))
它的真值为:真。
(2) 凡是人都要休息。
解:设R(x):x是人。S(x):x要休息。
“凡是人都要休息。”符号化为:(x)(R(x)→S(x))
它的真值为:真。
42


第1章 习题解答
(3) 每个自然数都有比它大的自然数。
解:设N(x):x是自然数。G(x,y):x比y大。
“每个自然数都有比它大的自然数。”符号化为:(x)(N(x)→(y)(N(y)∧G(y,x)) )
它的真值为:真。
(4) 乌鸦都是黑的。
解:设A(x):x是乌鸦。B(x):是黑的。
“乌鸦都是黑的。”符号化为:(x)(A(x)→B(x))
它的真值为:真。
(5) 不存在比所有火车都快的汽车。
解:设A(x):x是汽车。B(x):是火车。K(x,y):x比y快。
“不存在比所有 火车都快的汽车。”符号化为:¬(x)(A(x)∧(y)(B(y)→K(x,y)))
它的真值为:真。
(6) 有些大学生不佩服运动员。
解:设S(x):x是大学生。L(x):是运动员。B(x,y):x佩服y。
“有些大学生不佩服运动员。”符号化为:(x)(S(x)∧L(y)∧¬B(x,y))
它的真值为:真。
(7) 有些女同志既是教练员又是运动员。
解:设W(x):x是女同志。J(x):x是教练员。L(x):x是运动员。
“有些女同志既是教练员又是运动员。”符号化为:(x)(W(x)∧J(x)∧L(x))
它的真值为:真。
(8) 除2以外的所有质数都是奇数。
解:设A(x):x是质数。B(x):x是奇数。C(x,y):x不等于y。
“除2以外的所有质数都是奇数。”符号化为:(x)(A(x)∧C(x,2)→B(x))
它的真值为:真。
3.指出一个个体域,使下列被量化谓词的真值为真,该个体域是整数集合 的最大子
集。在以下各题中,A(x)表示:x>0,B(x)表示:x=5,C(x,y) 表示:x+y=0
(1) (x)A(x)
解:正整数集合Z
+

(2) (x)A(x)
解:整数集合Z。
(3) (x)B(x)
解:集合{5}。
(4) (x)B(x)
解:整数集合Z。
(5) (x)(y)C(x,y)
解:整数集合Z。
4.分别在全总个体域和实数个体域中,将下列命题符号化。
(1) 对所有的实数x,都存着实数y,使得x-y=0
解:设R(x):x是实数。B(x,y):x-y=0。
43


第1章 习题解答
在实数个体域符号化为:(x)(y)B(x,y)
在全总个体域符号化为:(x)(R(x)→(y)(R(y)∧B(x,y)))
(2) 存在着实数x,对所有的实数y,都有x-y=0
解:设R(x):x是实数。B(x,y):x-y=0。
在实数个体域符号化为:(x)(y)B(x,y)
在全总个体域符号化为:(x)(R(x)∧(y)(R(y)→B(x,y)))
(3) 对所有的实数x和所有的实数y,都有x+y=y+x
解:设R(x):x是实数。B(x,y):x=y。
在实数个体域符号化为:(x)(y)B(x+y,y+x)
在全总个体域符号化为:(x)(R(x)→(y)(R(y)→B(x+y,y+x)))
(4) 存在着实数x和存在着实数y,使得x+y=100
解:设R(x):x是实数。B(x,y):x+y=100。
在实数个体域符号化为:(x)( y)B(x,y)
在全总个体域符号化为:(x)(R(x)∧(y)(R(y)∧B(x,y)))
习题 2.2
1. 指出下列公式中的约束变元和自由变元。
(1) (x)(P(x)→Q(y))
解:约束变元:x,自由变元:y
(2) (x)(P(x)∧R(x))→((x)P(x)∧Q(x))
解:约束变元:x,自由变元:x
(3) (x)(P(x)∧(x)Q(x))∨((x)R(x,y)∧Q(z))
解:约束变元:x,自由变元:y,z
(4) (x)(y) (R(x,y)∧Q(z))
解:约束变元:x,y,自由变元:z
(5) (z) (P(x)∧(x)R(x,z)→(y)Q(x,y))∨R(x,y)
解:约束变元:x,y,z,自由变元:x,y
2. 对下列谓词公式中的约束变元进行换名。
(1) (x)(y)(P(x,z)→Q(x,y))∧R(x,y)
解:将约束变元x换成u:(u)(y)(P(u,z)→Q(u,y))∧R(x,y)
将约束变元y换成v:(x)(v)(P(x,z)→Q(x,v))∧R(x,y)
(2) (x)(P(x)→(R(x)∨Q(x,y)))∧(x)R(x)→(z)S(x,z)
解:将前面的约束变元x换成u,后面的约束变元x换成v:
(u)(P(u)→(R(u)∨Q(u,y)))∧(v)R(v)→(z)S(x,z) < br>将约束变元z换成w:(x)(P(x)→(R(x)∨Q(x,y)))∧(x)R(x)→(w )S(x,w)
3. 对下列谓词公式中的自由变元进行代入。
(1) ((y)Q(z,y)→(x)R(x,y))∨(x)S(x,y,z)
解:将自由变元z用 u代入:((y)Q(u,y)→(x)R(x,y))∨(x)S(x,y,u)
44


第1章 习题解答
将自由变元y用v代入:((y)Q(z,y)→(x )R(x,v))∨(x)S(x,v,z)
(2) (y)P(x,y)∧(z)Q(x,z)↔(x)R(x,y)
解:将自由变元x用u代入:(y)P(u,y)∧(z)Q(u,z)↔(x)R(x,y)
将自由变元y用v代入:(y)P(x,y)∧(z)Q(x,z)↔(x)R(x,v)
4. 利用谓词公式对下列命题符号化。
(1) 每列火车都比某些汽车快。
解:设A(x):x是火车。B(x):x是汽车。C(x,y):x比y快。
“每列火车都 比某些汽车快。”符号化为:(x)(A(x)→(y)(B(y)∧C(x,y)))
(2) 某些汽车比所有火车慢。
解:设A(x):x是火车。B(x):x是汽车。C(x,y):x比y快。
“某些汽车比所有火车慢。”符号化为: (x)(B(x)∧(y)(A(y)→C(y,x)))
(3) 对每一个实数x,存在一个更大的实数y。
解:设R(x):x是实数。G(x,y):x比y大。
“对每一个实数x,存在一个更大的实数y。”符号化为:(x)(R(x)→(y)(R(y)∧ G(y,x)))
(4) 存在实数x,y和z,使得x与y之和大于x与z之积。
解:设R(x):x是实数。G(x,y):x比y大。
“存在实数x,y和z,使得x与y之和大于x与z之积。”符号化为:
(x)(y)(z)(R(x)∧R(y)∧R(z)∧G(x+y,xz))
(5) 所有的人都不一样高。
解:设R(x):x是人。G(x,y):x和y一样高。
“所有的人都不一样高。”符号化为:(x)(y)(R(x)∧R(y)→¬G(x,y))
5. 自然数一共有下述三条公理:
a) 每个数都有惟一的一个数是它的后继数。
b) 没有一个数使数1是它的后继数。
c) 每个不等于1的数都有惟一的一个数是它的直接先驱数。
用两个谓词表达上述三条公理。
注:设n是不等于1的自然数,则n+1是n的后继数,n-1是n的先驱数。
解:设A(x):x是数。B(x,y):x是y后继数(根据定义,也可理解为y是x先驱数)。
a) “每个数都有惟一的一个数是它的后继数。”符号化为:
(x)(A(x)→(y )(A(y)∧B(y,x))∧((z)(A(z)∧B(z,x))→(z=y)))
b) “没有一个数使数1是它的后继数。”符号化为:¬(x)(A(x)∧B(1,x))
c) “每个不等于1的数都有惟一的一个数是它的直接先驱数。”符号化为:
(x)(A(x)∧¬(x =1)→(y)(A(y)∧B(x,y))∧((z)(A(z)∧B(x,z))→(z=y)))
6. 取个体域为实数集R,函数f在a点连续的定义是:对每个ε>0,存在一个δ>0,
使 得对所有x,若|x-a|<δ,则|f(x)-f(a)|<ε。试把此定义用符号化的形式表达出来。
解:(ε) ((ε>0)→(δ)( (δ>0)∧(x) ((|x-a|<δ)→(|f(x)-f(a)|<ε))))

7.若定义惟一性量词( !x)为“存在惟一的一个x”,则(!x)P(x)表示“存在惟一的一个x
使P(x)为真”。 试用量词,谓词及逻辑运算符表示(!x)P(x)。
解:(!x)P(x)(x)P(x)∧((y)P(y)→(y=x))
45


第1章 习题解答
习题 2.3
1. 设个体域为D=1,2,3,试消去下列各式的量词。
(1) (x)P(x)
解:(x)P(x)P(1)∧P(2)∧P(3)
(2) (x)P(x)→(y)Q(y)
解:(x)P(x)→(y)Q(y)(P(1)∧P( 2)∧P(3))→(Q(1)∨Q(2)∨Q(3))
(3) (x)P(x)∨(y)Q(y)
解:(x)P(x)∨(y)Q(y)(P(1)∧P( 2)∧P(3))∨(Q(1)∨Q(2)∨Q(3))
(4) (x)(P(x)↔Q(x))
解:(x)(P(x)↔Q(x))(P(1)↔Q(1))∧(P(2)↔Q(2))∧(P(3 )↔Q(3))
(5) (x)P(x)∨(y)Q(y)
解:(x)¬P(x)∨(y)Q(y) (¬P(1)∧¬P(2)∧¬P(3))∨(Q(1)∧Q(2)∧Q(3))
2. 求下列各式的真值。
(1) (x)(y)H(x,y) 其中H(x,y):x>y,个体域为D=4,2
解:(x)(y)H(x,y)(y)H(2,y)∧(y)H(4,y)
(H(2,2)∨H(2,4))∧(H(4,2)∨H(4,4))
(0∨0)∧(1∨0)0∧10
(2) (x)(S(x)→Q(a))∧p 其中S(x):x>3,Q(x):x=5,a:3,p:5>3,个体域为D=-1,3,6
解 :(x)(S(x)→Q(a))∧p((S(-1)→Q(3))∨(S(3)→Q(3))∨(S(6) →Q(3)))∧(5>3)
((0→0)∨(0→0)∨(1→0))∧1
(1∨1∨0)∧11∧11
(3) (x)(x
2
-2x+1=0) 其中个体域为D=-1,2
解:( x)(x
2
-2x+1=0)(((-1)
2
-2×(-1)+1=0)∨ (2
2
-2×2+1=0)
((4=0)∨(1=0)0∨00
3. 证明下列各式。其中:B是不含变元x的谓词公式。
(1) (x)(S(x)→R(x))(x)S(x)→(x)R(x)
证明:(x)(S(x)→R(x))(x)(¬S(x)∨R(x))
(x)¬S(x)∨(x)R(x)
¬(x)S(x)∨(x R(x)
(x)S(x)→(x)R(x)
(2) (x)(y)(S(x)→R(y))(x)S(x)→(y)R(y)
证明:(x)(y)(S(x)→R(y))(x)(y)(¬S(x)∨R(y))
(x)¬S(x)∨(y)R(y)
¬(x)S(x)∨(y)R(y)
(x)S(x)→(y)R(y)
(3) (x)(A(x)→B)(x)A(x)→B
证明:(x)(A(x)→B)(x)(¬A(x)∨B)(x)¬A(x)∨B
46


第1章 习题解答
¬(x)A(x)∨B(x)A(x)→B
(4) (x)(B→A(x))B→(x)A(x)
证明:(x)(B→A(x) )(x)(¬B∨A(x))¬B∨(x)A(x)B→(x)A(x)
(5) (x)(A(x)→B(x))(x)A(x)→(x)B(x)
证明:因为(x)(A( x)→B(x)),所以对于任意个体c,A(c)→B(c)和A(c),从而有B(c),
由c的任 意性有(x)B(x),根据CP规则,(x)(A(x)→B(x))(x)A(x)→(x)B( x)
(6) (x)(A(x)B(x))(x)A(x)(x)B(x)
证 明:(x)(A(x)B(x))(x)((A(x)→B(x))∧(B(x)→A(x)))
(x)(A(x)→B(x))∧(x)(B(x)→A(x))
(x)(A(x) →B(x))∧(x)(B(x)→A(x))(x)(A(x)→B(x))(x)A(x)→( x)B(x)
同理,(x)(A(x)→B(x))∧(x)(B(x)→A(x))(x) B(x)→(x)A(x)
所以,(x)(A(x)→B(x))∧(x)(B(x)→A(x ))((x)A(x)→(x)B(x))∧((x)B(x)→(x)A(x))
而(( x)A(x)→(x)B(x))∧((x)B(x)→(x)A(x))(x)A(x)(x )B(x)
故有(x)(A(x)B(x))(x)A(x)(x)B(x)
4. 判断下列证明是否正确。
(x) (A(x)→B(x))(x) (¬A(x)∨B(x))(x)(A(x)∧¬B(x))
¬(x) (A(x)∧¬B(x))¬((x) A(x)∧(x)¬B(x))
¬((x) A(x)∧¬(x)B(x))¬(x) A(x)∨(x)B(x))
(x) A(x)→(x)B(x))
解:下列的推理是错的:¬(x) (A(x)∧¬B(x))¬((x)A(x)∧(x)¬B(x))
习题 2.4
1. 求下列各式的前束范式。
(1) (x)P(x)∧(x)Q(x)
解:(x)P(x)∧(x)Q(x)(x)P(x)∧(x)Q(x)(x)(P(x)∧ Q(x))
(2) (x)P(x)∨(x)Q(x)
解:(x)P(x)∨(x)Q(x)(x)P(x)∨(x)Q(x)
(x)P(x)∨(y)Q(y)
(x)(y) (P(x)∧Q(y))
(3) (x)(y)(((z)A(x,y,z)∧(u)B(x,u))→(v)B(x,v))
解:(x)(y)(((z)A(x,y,z)∧(u)B(x,u))→(v)B(x,v))
(x)(y)((z)(u)(A(x,y,z)∧B(x,u))→(v)B(x,v) )
(x)(y)(z)(u)(v)((A(x,y,z)∧B(x,u))→B(x, v))
(4) (x)(y)((z)(A(x,z)∧B(x,z))→(u)R(x,y,u))
解:(x)(y)((z)(A(x,z)∧B(x,z))→(u)R(x,y,u))
(x)(y)(z)(u)((A(x,z)∧B(x,z))→R(x,y,u))
(5) (x)((y)A(x,y)→(x)(y)(B(x,y)∧(y)(A(y, x)→B(x,y))))
解:(x)((y)A(x,y)→(x)(y)(B(x,y)∧(y)(A(y, x)→B(x,y))))
47


第1章 习题解答
(x )((y)A(x,y)→(x)(y)(B(x,y)∧(z)(A(z,x)→B(x,z))))
(x)((y)A(x,y)→(u)(v)(z)(B(u,v)∧(A(z,u)→ B(u,z))))
(x)(y)(u)(v)(z)(A(x,y)→(B(u,v )∧(A(z,u)→B(u,z))))
(x)(y)(u)(v)(z)(A(x ,y)→(B(u,v)∧(A(z,u)→B(u,z))))
2. 求下列各式的前束合取范式。
(1) (x)(P(x)∨(z)Q(z,y)→(y)R(x,y))
解:(x)(P(x)∨(z)Q(z,y)→(y)R(x,y))
(x)((z)(P(x)∨Q(z,y))→(y)R(x,y))
(x)((z)(P(x)∨Q(z,y))→(u)R(x,u))
(x)(z)(u)((P(x)∨Q(z,y))→R(x,u))
(x)(z)(u)((P(x)∨Q(z,y))∨R(x,u))
(x)(z)(u)((P(x)∧Q(z,y))∨R(x,u))
( x)(z)(u)((P(x)∨R(x,u))∧(Q(z,y))∨R(x,u)))
(2) (x)(y)(P(x,y)∧Q(y,z))∨(x) R(x,y)
解:(x)(y)(P(x,y)∧Q(y,z))∨(x) R(x,y)
(x)(u)(P(x,u)∧Q(u,z))∨(v)R(v,y)
(x)(u)(v)((P(x,u)∧Q(u,z))∨R(v,y))
(x )(u)(v)((P(x,u)∨R(v,y))∧(Q(u,z))∨R(v,y)))
(3) ((y)Q(z,y)→(x)R(x,y))∨(x)S(x,y,z)
解:((y)Q(z,y)→(x)R(x,y))∨(x)S(x,y,z)
((u)Q(z,u)→(x)R(x,y))∨(v)S(v,y,z)
(u)(x)(v)((Q(z,u)→R(x,y))∨S(v,y,z))
(u)(x)(v)(Q(z,u)∨R(x,y)∨S(v,y,z))
3. 求下列各式的前束析取范式。
(1) (x)(P(x)→(y)((x)Q(x,y)→(z)R(x,y,z)))
解:(x)(P(x)→(y)((x)Q(x,y)→(z)R(x,y,z)))
(x)(P(x)→(y)((x)Q(x,y)→(z)R(x,y,z)))
(x)(P(x)→(y)(u)(z)(Q(u,y)→R(x,y,z)))
(x)(y)(u)(z)(P(x)→(Q(u,y)→R(x,y,z)))
(x)(y)(u)(z)(P(x)∨Q(u,y)∨R(x,y,z))
(2) (x)(y)(P(x,y)∨Q(y,z))∧(x)R(x,y)
解:(x)(y)(P(x,y)∨Q(y,z))∧(x)R(x,y)
(x)(u)(P(x,u)∨Q(u,z))∧(v)R(v,y)
(x)(u)(v)((P(x,u)∨Q(u,z))∧R(v,y))
(x )(u)(v)((P(x,u)∧R(v,y))∨(Q(u,z))∧R(v,y)))
(3) ((y)Q(z,y)∧(x)R(x,y))∨(x)S(x,y,z)
解:((y)Q(z,y)∧(x)R(x,y))∨(x)S(x,y,z)
((u)Q(z,u)∧(x)R(x,y))∨(x)S(x,y,z)
(u)(x)(Q(z,u)∧R(x,y))∨(x)S(x,y,z)
48


第1章 习题解答
(u)(x)(Q(z,u)∧R(x,y))∨(v)S(v,y,z)
(u)(x)(v)((Q(z,u)∧R(x,y))∨S(v,y,z))
习题 2.5
1.证明下列各式。
(1) (x)(F(x)→(G(y)∧R(x))),(x)F(x)(x)(F(x)∧R(x))
证明:
⑴ (x)F(x) P
⑵ F(c) ES⑴
⑶ (x)(F(x)→(G(y)∧R(x))) P
⑷ F(c)→(G(y)∧R(c)) US⑶
⑸ G(y)∧R(c) T⑵⑷假言推理
⑹ R(c) T⑸化简律
⑺ F(c)∧R(c) T⑵⑹合取引入
⑻ (x)(F(x)∧R(x)) EG⑺
(2) (x)(F(x)→G(x)),(x)(R(x)→G(x))(x)(R(x)→ F(x))
证明:
⑴ (x)(R(x)→G(x)) P
⑵ R(c)→G(c) US⑴
⑶ (x)(F(x)→G(x)) P
⑷ F(c)→G(c) US⑶
⑸ G(c)→F(c) T⑷假言易位式
⑹ R(c)→F(c) T⑵⑸假言三段论
⑺ (x)(R(x)→F(x)) UG⑹
(3) (x)(F(x)∨G(x)),(x)(G(x)→R (x)),(x)R(x)(x)F(x)
证明:
⑴ (x)R(x) P
⑵ R(c) US⑴
⑶ (x)(G(x)→R(x)) P
⑷ G(c)→R(c) US⑶
⑸ G(c) T⑵⑷拒取式
⑹ (x)(F(x)∨G(x)) P
⑺ F(c)∨G(c) US⑹
⑻ F(c) T⑸⑺析取三段论
⑼ (x)F(x) UG⑻
(4) (x)F(x)→(y)((F(y)∨G(y))→R(y)),(x)F(x)(x)R(x)
证明:
⑴ (x)F(x) P
⑵ F(c) ES⑴
49


第1章 习题解答
⑶ (x)F(x)→(y)((F(y)∨G(y))→R(y)) P
⑷ (y)((F(y)∨G(y))→R(y)) T⑴⑶假言推理
⑸ (F(c)∨G(c))→R(c) US⑷
⑹ F(c)∨G(c) T⑵附加律
⑺ R(c) T⑸⑹假言推理
⑻ (x)R(x) UG⑺
2.用CP规则证明下列各式。
(1) (x)(F(x)→R(x))(x)F(x)→(x)R(x)
证明:
⑴ (x)F(x) P(附加前提)
⑵ F(c) US⑴
⑶ (x)(F(x)→R(x)) P
⑷ F(c)→R(c) US⑶
⑸ R(c) T⑵⑷假言推理
⑹ (x)R(x) UG⑸
⑺ (x)F(x)→(x)R(x) CP
(2) (x)(F(x)∨G(x)),(x)(G(x)∧R(x))(x)R(x)→(x)F(x)
证明:
⑴ (x)R(x) P(附加前提)
⑵ R(c) US⑴
⑶ (x)(G(x)∧R(x)) P
⑷ (x)(G(x)∧R(x)) T⑶量词否定等价式
⑸ (G(c)∧R(c)) US⑷
⑹ G(c)∨R(c) T⑸德摩根律
⑺ G(c) T⑵⑹析取三段论
⑻ (x)(F(x)∨G(x)) P
⑼ F(c)∨G(c) US⑻
⑽ F(c) T⑺⑼析取三段论
⑾ (x)F(x) UG⑽
⑿ (x)R(x)→(x)F(x) CP
(3) (x)(F(x)→G(x)),(x)(G(x)∨R(x)) (x)R(x)→(x)F(x)
证明:
⑴ (x)R(x) P(附加前提)
⑵ (x)R(x) T⑴量词否定等价式
⑶ R(c) ES⑵
⑷ (x)(G(x)∨R(x)) P
⑸ G(c)∨R(c) US⑷
⑹ G(c) T⑶⑸析取三段论
⑺ (x)(F(x)→G(x)) P
⑻ F(c)→G(c) US⑺
⑼ F(c) T⑹⑻拒取式
50


第1章 习题解答
⑽ (x)F(x) EG⑼
⑾ (x)R(x)→(x)F(x) CP
3.用归谬法证明下列各式。
(1) (x)(F(x)∨G(x))(x)F(x)∨(x)G (x)
证明:
⑴ ((x)F(x)∨(x)G (x)) P(附加前提)
⑵ (x)F(x)∧(x)G (x)) T⑴德摩根律
⑶ (x)F(x)∧(x)G (x)) T⑵量词否定等价式
⑷ (x)F(x) T⑶化简律
⑸ F(c) ES⑷
⑹ (x)G(x)) T⑶化简律
⑺ G(c) US⑹
⑻ (x)(F(x)∨G(x)) P
⑼ F(c)∨G(c) US⑻
⑽ F(c) T⑺⑼析取三段论
⑾ F(c)∧F(c)(矛盾) T⑸⑽合取引入
(2) (x)(F(x)∨G(x)),(x)(G(x)→R (x)),(x)R(x)(x)F(x)
证明:
⑴ (x)F(x) P(附加前提)
⑵ (x)F(x) T⑴量词否定等价式
⑶ F(c) ES⑵
⑷ (x)(F(x)∨G(x)) P
⑸ F(c)∨G(c) US⑷
⑹ G(c) T⑶⑸析取三段论
⑺ (x)(G(x)→R(x)) P
⑻ G(c)→R(c) US⑺
⑼ R(c) T⑹⑻假言推理
⑽ (x)R(x) P
⑾ R(c) US⑽
⑿ R(c)∧R(c)(矛盾) T⑼⑾合取引入
(3) (x)(F(x)→G(x)),(x)(G(x)∨R(x)), (x)R(x) (x)F(x)
证明:
⑴ (x)R(x) P
⑵ R(c) ES⑴
⑶ (x)F(x) P(附加前提)
⑷ (x)F(x) T⑶量词否定等价式
⑸ F(c) US⑷
⑹ (x)(F(x)→G(x)) P
⑺ F(c)→G(c) US⑹
⑻ G(c) T⑸⑺假言推理
⑼ (x)(G(x)∨R(x)) P
51


第1章 习题解答
⑽ G(c)∨R(c) US⑼
⑾ R(c) T⑻⑽析取三段论
⑿ R(c)∧R(c)(矛盾) T⑵⑾合取引入
4.证明下面推理。
(1) 每个有理数都是实数。有的有理数是整数。因此,有的实数是整数。
解:首先将命题符号化:
Q(x):x是有理数。 R(x):x是实数。
Z(x):x是整数。
本题要证明:(x)(Q(x)→R(x)), (x)(Q(x)∧Z(x))(x)(R(x)∧Z(x))
证明:
⑴ (x)(Q(x)∧Z(x)) P
⑵ Q(c)∧Z(c) ES⑴
⑶ Q(c) T⑵化简律
⑷ Z(c) T⑵化简律
⑸ (x)(Q(x)→R(x)) P
⑹ Q(c)→R(c) US⑸
⑺ R(c) T⑶⑹假言推理
⑻ R(c)∧Z(c) T⑷⑺合取引入
⑼ (x)(R(x)∧Z(x)) EG⑻
(2) 有理数,无理数都是实数。虚数不是实数。因此,虚数既不是有理数,也不是无
理数。
解:首先将命题符号化:
Q(x):x是有理数。 R(x):x是实数。
W(x):x是无理数。 X(x):x是虚数。
本题要证明:(x)(Q(x)→R(x)), (x)(W(x)→R(x)),(x)(X(x)→R(x))
 (x)(X(x)→Q(x))∧(x)(X(x)→W(x))
证明:
⑴ (x)(X(x)→R(x)) P
⑵ X(c)→R(c) US⑴
⑶ R(c)→X(c) T⑵假言易位式
⑷ (x)(W(x)→R(x)) P
⑸ W(c)→R(c) US⑷
⑹ W(c)→X(c) T⑶⑸假言三段论
⑺ X(c)→W(c) T⑹假言易位式
⑻ (x)(X(c)→W(c)) UG⑺
⑼ (x)(Q(x)→R(x)) P
⑽ Q(c)→R(c) US⑼
⑾ Q(c)→X(c) T⑶⑽假言三段论
⑿ X(c)→Q(c) T⑾假言易位式
⒀ (x)(X(x)→Q(x)) UG⑿
⒁ (x)(X(x)→Q(x))∧(x)(X(x)→W(x)) T⑻⒀合取引入
52


第1章 习题解答
(3) 不存在能表示成分数的无理数。有理数都能表示成分数。因此,有理数都不是无
理数。
解:首先将命题符号化:
Q(x):x是有理数。 W(x):x是无理数。
F(x):x能表示成分数。
本题要证明:(x)(W(x)∧F(x)), (x)(Q(x)→F(x))(x)(Q(x)→W(x))
证明:
⑴ (x)(W(x)∧F(x)) P
⑵ (x)(W(x)∧F(x)) T⑴量词否定等价式
⑶ (W(c)∧F(c)) US⑵
⑷ W(c)∨F(c) T⑶德摩根律
⑸ F(c)→W(c) T⑷条件等价式
⑹ (x)(Q(x)→F(x)) P
⑺ Q(c)→F(c) US⑹
⑻ Q(c)→W(c) T⑸⑺假言三段论
⑼ (x)( Q(x)→W(x)) UG⑻
(4) 每个喜欢步行的人都 不喜欢骑自行车。每个人或者喜欢骑自行车或者喜欢乘汽
车。有的人不喜欢乘汽车。所以有的人不喜欢步 行。(个体域为人类集合)
解:首先将命题符号化:
P(x):x喜欢步行。 Q(x):x喜欢骑自行车。
R(x):x喜欢乘汽车。
以全体人类为个体域(全总个体域也可类似证明)本题要证明:
(x)(P(x)→Q (x)),(x)(Q(x)∨R(x)),(x)R(x)(x)P(x)
证明:
⑴ (x)R(x) P
⑵ R(c) ES⑴
⑶ (x)(Q(x)∨R(x)) P
⑷ Q(c)∨R(c) US⑶
⑸ Q(c) T⑷析取三段论
⑹ (x)(P(x)→Q(x)) P
⑺ P(c)→Q(c) US⑹
⑻ P(c) T⑸⑺拒取式
⑼ (x)P(x) UG⑻

习题 3.1
1.用列举法表示下列集合。
⑴大于10小于15的自然数。
⑵八进制数的8个数码组成的集合。
53


第1章 习题解答
⑶使一元二次方程ax
2
+4x+1=0有实数解的非负整数a的集合。
⑷S
1
=x| x=3∨x=7
⑸S
2
=x| xN∧yN∧x+y=10 ,其中,N为自然数。
⑹S
3
=x| xN∧x
2
-1=0∧x>2 
解:⑴11,12,13,14
⑵0,1,2,3,4,5,6,7
4
⑶依题意由4-4a≥0得a≤4,所求集合为0,1,2,3。
⑷3,7
⑸0,1,2,3,4,5,6,7,8,9,10
⑹
2.用描述法表示下列集合。
⑴能被2整除的正整数集合。
⑵大于10小于15的自然数集合。
⑶奇数集合。
⑷直角坐标系中,单位圆内(不包括单位圆圆周)点的集合。
⑸极坐标系中,单位圆外(不包括单位圆圆周)点的集合。
⑹a
1
,a< br>2
,a
3
,…,a
100

⑺100,101,102,…,200
解:⑴x|xZ
+
∧x能被2整除
⑵x|xN∧10<x

15
⑶x|x是奇数
⑷x,y|xR∧yR∧x
2
+y
2
<1
⑸

,

|

R∧

R∧1<

∧0≤

<2π
⑹a
i
|iZ∧1≤i

100
⑺x|xZ∧100≤x

200
3.确定下列命题哪些是真的。
⑴
⑵
⑶
⑷
⑸aa
⑹aa,a
⑺aa
⑻aa,a
解:⑴假
⑵真
⑶真
⑷真
⑸真
54


第1章 习题解答
⑹真
⑺假
⑻真
4.确定下列集合的幂集合。
⑴a,b
⑵a,b,c
⑶a,b,a,c
⑷P()
⑸P(P())
解:⑴ ,a,b,a,b
⑵ ,a,b,c
⑶,a,b,a,c,a,b,a,c
⑷,
⑸,,,
5.设A=,B=P(P(A)),回答下列问题。
⑴B?
⑵B?
⑶B?
⑷B?
⑸B?
⑹B?
解:⑴真
⑵真
⑶真
⑷真
⑸真
⑹真
6.可以用下述方法表示有限集合的子集和它的幂集合:设A=a,b, a,b的 位置暂时固
定,它们分别为第一、第二元素。A的子集表示为A
00
,A的下标中左 起第一个0表示子
集中无第一元素a(1表示子集中有第一元素a)。下标的左起第二个0表示子集中无 第二元
素b(1表示子集中有第二元素b)。按这种表示办法,A的子集a,b,a,b分 别表示
为A
10
,A
01
,A
11
。于是
P(A)=A
i
|iJ,J=i|i是2进制数∧(00)
2
≤i ≤(11)
2
= i | i是10进制数∧0≤i≤3
一般地,若A有n个元素,则A的幂集合表示为:
P(A)=A
i
|iJ,J= i | i是10进制数∧0≤i≤2
n
-1
设S= a
1
,a
2
,…,a
8
,使用这种表示法完成下列习题。
⑴S
18
所表示的子集是什么?
⑵S
33
所表示的子集是什么?
⑶a
2
,a
6
,a
7
如何表示?
⑷a
1
,a
8
如何表示
55


第1章 习题解答
解:⑴18=(00010010)
2
, S
18
表示成为a
4
,a
7

⑵ 33=(0 0100001)
2
,S
33
表示成为a
3
,a
8

⑶ (01000110)
2
=70,a
2
,a< br>6
,a
7
表示成为S
70

⑷ (1000000 1)
2
=129,a
1
,a
8
表示成为S
12 9

习题 3.2
1.设 A=x| x=2n∧nN,B=x| x=2n+1∧nN,求A∩B和A∪B。
解: A∩B=,A∪B= N。
2.确定下列各式结果。
⑴∩
⑵∩
⑶,-
⑷,-
⑸,-
解:⑴
⑵
⑶
⑷
⑸
3.设全集E=1,2,3,4,5,6,A=1,4,B=1,2,5 ,C=2,4。求下列各集合。
⑴ A∩~B
⑵ (A∩B)∪~C
⑶ ~ (A∩B)
⑷ A

B
⑸ P(A)∩P(B)
⑹ P(A)∪P(B)
⑺ P(A)-P(B)
解:⑴A∩~B=1,4∩3,4,6=4
⑵(A∩B)∪~C=(1,4 ∩1,2,5)∪1,3,5,6=1∪1,3,5,6=1,3,5,6
⑶~ (A∩B)=~1=23,4,5,6
⑷A

B=(A∪B)-(A∩B)=1,2,4,5-1=2,4,5
⑸P(A)∩P(B) =1,41,4∩1,25, 1,2,1,5,2,5,1,2,5
=1
⑹P(A)∪P (B)=1,41,4∪1,25,1,2,1,5, 2,5,1,2,5
=1,2,4,5,1,2,1,4, 1,5,2,5,1,2,5
⑺P(A)-P(B)=1,41, 4-1,25,1,2,1,5,2,5,1,2,5
=41,4
4. 设A,B,C,D是正整数集合Z

的子集。其中
56


第1章 习题解答
A=1,2,7,8,B=x|x
2
<50∧xZ

,C=x | xZ

∧x≤30∧x可被3整除
D=x |x=2
k
∧kZ

∧k≤6,E=Z


用列举法表示下列集合。

⑴A∩B∩C∩D
⑵A∪B∪C∪D
⑶B-(A∪C)
⑷(~A∩B)∪D
⑸(A

B)∩(C

D)
解:A=1,2,7,8 ,B=1,2,3,4,5,6,7,C=3,6,9,12,15,18,21,24,27,D= 2,4,8,16,32,64
⑴A∩B∩C∩D
⑵A∪B∪C∪D =1,2,3,4,5,6,7,8,9,12,15,16,18,21,24,27,32,64
⑶B-(A∪C) = 1,2,3,4,5,6,7-1,2,3,6,7,8,9,12,1 5,18,21,24,27=4,5
⑷(~A∩B)∪D=(B-A)∪D=3,4,5, 6∪2,4,8,16,32,64=2,3,4,5,6,8,16,32,64
⑸(A

B)∩(C

D)
=
3,4,5,6,8∩2,3 ,4,6,8,9,12,15,16,18,21,24,27,32,64
=
3,4, 6,8
5. 某班有25个学生,其中14人会打篮球,12人会打排球,6人会打篮球和排球,5
人会打篮球和网球,还有2人会打这三种球。已知6个会打网球的人都会打篮球或排球。
求不会 打球的人数。
解:E:全班同学,则|E|=25
A:会打篮球的人的集合,则|A|=14
B:会打排球的人的集合,则|B|=12
C:会打网球的人的集合。
由题意:|A∩B|=6,|A∩C|=5,|A∩B∩C|=2,如图3.10所示。
25-(5+4+2+3)-5-1=25-14-5-1=5
不会打球的人共5人
6.在1~300的整数中(包括1和300)分别求满足以下条件的整
数个数:设E=x|xZ ∧1<x<300
⑴同时能被3,5和7整除。
⑵不能被3和5整除,也不能被7整除。
⑶可以被3整除,但不能被5和7整除。
⑷可以被3或5整除,但不能被7整除。
⑸只被3,5和7中的一个数整除。
解:设A=x | xZ∧x可被3整除
B=x | xZ∧x可被5整除
C=x | xZ∧x可被7整除
|A|=INT(3003)=100
|B|=INT(3005)=60
|C|=INT(3007)=57
|A∩B|=INT(300LCM(3,5))=INT(30015)=20
|A∩C|=INT(300LCM(3,7))=INT(30021)=14
57


第1章 习题解答
|B∩C|=INT(300LCM(5,7))=INT(30035)=8
|A∩B∩C|=INT(300LCM(3,5,7))=INT(300105)=2
其中,LCM(3,5)是3和5的最小公倍数。
⑴将上述数字填入文氏图得图3.11。同时能被3,5和7整除的数有2个。
⑵300-( 100+34+6+37)=300-177=123,不能被3和5整除,也不能被7整除有123个。
⑶可以被3整除,但不能被5和7整除有68个。
⑷100+34+6=140,可以被3或5整除,但不能被7整除有140个。
⑸68+34+37=139,只被3,5和7中的一个数整除有139个。



习题 3.3
1.设A,B,C,D是任意集合。证明:

⑴A∪(B∩C)=(A∪B)∩(A∪C)

证明: xA∪(B∩C) xA∨xB∩C
 xA∨(xB∧xC)
 (xA∨xB)∧(xA∨xC)
 (xA∨xB)∧(xA∨xC)
 xA∪B∧xA∪C
 x(A∪B)∩(A∪C)
所以A∪(B∩C)=(A∪B)∩(A∪C)

⑵A∩(B∪C)= (A∩B)∪(A∩C)
证明: xA∩(B∪C) xA∧xB∪C
xA∧(xB∨xC)
(xA∧xB)∨(xA∧xC)
xA∩B∨xA∩C
x(A∩B)∪(A∩C)
所以A∩(B∪C)=(A∩B)∪(A∩C)
⑶ ~ (~A)=A
证明: x~ (~A)(x~A)(xA)xA
所以~ (~A)=A
⑷ A∪E=E
证明:xA∪ExA∨xExA∨TTxE
58


第1章 习题解答
所以A∪E=E
⑸ A∩~A=
证明:xA∩~AxA∧x~AxA∧(xA)F x
所以A∩~A=
⑹ A∪(A∩B)=A
证明:xA∪(A∩B) xA∨xA∩BxA∨(xA∧xB)xA (吸收律)
所以A∪(A∩B)= A
⑺ ~(A∩B)=~A∪~B
证明:x~(A∩B)(xA∩B)(xA∧xB)xA∨xB
x~A∨x~Bx~A∪~B
所以~ (A∩B)=~A∪~B
2.设A,B,C是任意集合。利用集合恒等式,证明下列结论。
⑴ A∪B=A-B 当且 仅当B=
证明:设A∪B=A-B,以下证明B=
B=B∩(A∪B)=B∩(A- B)=B∩(A∩~B)=(B∩~B)∩A=∩A=
设B=,以下证明A∪B=A-B
A∪B=A∪=A=A-=A-B
⑵ A∩B=A-B 当且仅当A=
证明 :设A∩B=A-B,以下证明A=
A-B=A∩B=(A∩B)∩B=(A-B)∩B=,又 由A,B的任意性得A=
设A=,以下证明A∩B=A-B
A∩B=∩B==-B=A-B
⑶ A∪B=A∩B 当且仅当A=B
证明:设A∪B=A∩B,以下证明A=B
A=A∩(A∪B)=A∩(A∩B)=A∩B ,所以AB,又由A∪B=A∩B=A,BA。所以A=B。
设A=B,以下证明A∪B=A∩B
A∪B=A=A∩B
⑷ A-B=B-A当且仅当A=B
证明:设A-B=B-A,以下证明A=B
A=A∪(A -B)=A∪(B-A)=A∪(B∩~A)=(A∪B)∩(A∪~A)=(A∪B)∩(B∪~B)
=B∪(A∩~B) =B∪(A-B)=B∪(B-A)=B
设A=B,以下证明A-B=B-A
A-B==B-A
3.设A,B,C是任意集合。证明:(A∩B )∪C=A∩(B∪C)当且仅当CA
证明:设(A∩B )∪C=A∩(B∪C),以下证明CA
xCxA∩B∨xCx(A∩B )∪CxA∩(B∪C)xA∧x B∪CxA,所以
CA
设CA,以下证明(A∩B )∪C=A∩(B∪C)
(A∩B )∪C=(A∪C )∩(B∪C )=A∩(B∪C)
59


第1章 习题解答
4.设A,B,C是任意集合。证明下列集合恒等式。
⑴ (A-B)-C= A-(B∪C)
证明:(A-B)-C=(A∩~ B)∩~ C=A∩(~ B∩~ C) =A∩~ (B∪C)=A-(B∪C)
⑵ (A-B)-C=(A-C)-B
证明:(A-B)-C=(A∩~ B)∩~ C=(A∩~ C)∩~ B =(A-C)-B
⑶ (A-B)-C=(A-C)-(B-C)
证明:(A-C)-(B-C)=(A∩~ C)∩~ (B∩~ C)=(A∩~ C)∩(~ B∪C)
=(A∩~ C∩~ B)∪(A∩~ C∩C) =(A∩~ C∩~ B)∪
=(A∩~ B)∩~C=(A-B)-C
5.判断下列结论是否正确。
⑴ 若A∪B=A∪C,则B=C
解:不正确。反例 ,令A=1,2,3,B=1,2,C=1。A∪B=1,2,3=A∪C,但B≠C。
⑵ 若A∩B=A∩C,则B=C
解:不正确。反例,令A=1,B=1,2,C= 1,2,3。A∩B=1=A∩C,但B≠C。
6.证明:
⑴ P(A)∩P(B)=P(A∩B)
证明:xP(A)∩P(B)xP(A)∧xP(B) xA∧xBxA∩BxP(A∩B)
所以P(A)∩P(B)=P(A∩B)
⑵ P(A)∪P(B)P(A∪B)
证明:xP(A)∪P(B)xP(A)∨x P(B)xA∨xBxA∪BxP(A∪B)
所以P(A)∪P(B)P(A∪B)
7.证明:
⑴ 若CA且CB当且仅当CA∩B
证明:设CA且CB,以下证明CA∩B
C=C∪C=(C∩A)∪(C∩B)= C∩(A∪B),所以CA∩B
设CA∩B,以下证明CA且CB
xC,而CA∩B,xA且xB,所以CA且CB
⑵ 若对一切集合A都有A∪ B=A,则B=
证明:设B≠,xB,令A=y,y≠x,xA∪B但xA,所以A ∪B≠A,矛盾。
⑶ 若AB,则~A∪B=E
证明:~A∪B=~A∪(A∪B)=(~A∪A)∪B=E∪B=E
⑷ 若AB,则P(A)P(B)
证明:xP(A)xAxBxP(B),所以P(A)P(B)
⑸ 若A∪B= A∪C且A∩B= A∩C,则B=C
证明:先证BC
xBxA∪BxA∪CxA∨xC
当xA时,xA∧xBxA∩BxA∩CxA∧xCxC,即BC
当xC时,此时也有BC
类似的可以证明CB

60


第1章 习题解答
习题 3.4
1. 4个元素的集合共有多少个不同的划分?试给出这些划分。
2
12
解:1+
C
4
+
C
4
+
C
4
+1=1+4+6+3 +1=15种,令A=1,2,3,4,其划分有:
1
2
⑴一个划分块的有划分1个:1,2,3,4
⑵两个划分块的 划分有7个:1,2,3,4,1,3,2,4,1,4,2,3,
1,2,3,4,1,2,4,3,1,3,4,2,
2,3,4,1
⑶三个划分块的划分有6个:1,2,3,4 ,1,3,2,4,1,4,2,3,
2,3,1,4,2,4,1,3,3,4,1,2
⑷四个划分块的划分有1个:1,2,3,4
2. 设是正整数集合Z
+
的子集构成的集合。判断是否是Z
+
的划分。
⑴S
1
=x| xZ
+
∧x是素数,S
2
= Z
+
-S
1
,= S
1
,S
2

⑵ =x | xZ
+

解:⑴是
⑵是
3 .对于任意非空集合A,P(A)-是A的非空子集构成的集合,P(A)-是否构
成A的 划分?
解:不能,例如:A=1,2,P(A)-=1,2,1,2,P (A)-不是A的划分。
4.设A
1
,A
2
,…,An
是集合A的划分,若A
i
∩B≠, i=1,…,n,试证明A
1
∩B,A
2
∩B,…,A
n
∩B 是集合A∩B的划分。
证明:⑴因为A
i
A,所以A
i
∩BA∩B
⑵ (A
1
∩B)∪(A
2
∩B)∪…∪(A
n
∩B)=(A
1
∪A
2
∪…∪A
n
)∩B=A∩B
⑶ 因为A
i
∩A
j
=,A
i
∩B)∩(A
j
∩B)= A
i
∩A
j
)∩B=∩B=
所以A
1
∩ B,A
2
∩B,…,A
n
∩B 是集合A∩B的划分。
习题 3.5
1. 设A=a,b,B=1,2,3,求:A×B,B×A,A×A,B×B和(A×B)∩( B×A)。
解:A×B=a,1,a,2,a,3,b,1,b,2,b,3
B×A=1,a,1,b,2,a,2,b,3,a,3,b
A×A=a,a,a,b,b,a,b,b
B×B=1,1, 1,2,1,3,2,1,2,2,2,3,3,1,3,2,3,3
(A×B)∩(B×A)=
2. 设A=1,2,求:A×P(A)
解:A ×P(A)=1,,1,1,1,2,1,1,2,2,,2,1 ,2,2,2,1,2
3. 设A,B,C,D为任意集合,判断下列结论是否为真?并说明理由。
⑴如果A×B=A×C,那么B=C
61


第1章 习题解答
解:不真。反例:A=,B=1,C=2,A×B=A×C,但A≠C
⑵ A-(B×C)=(A-B)×(A-C)
解:不真。当A不是笛卡尔积时,A-B×C不是笛卡尔积 ,而(A-B)×(A-C)是笛卡
尔积。
⑶ 如果A=B且C=D,那么A×C=B×D
解:真。
a,bA×CaA∧bCaB∧bDa,bB×D,所以A×C=B×D
⑷ 存在集合A使得AA×A
解:真,例如空集×
4.证明下列各题。
⑴ 如果A×A=B×B,那么A=B
证明:xAxA∧xAx,xA×A x,xB×BxB∧xBxB,所以A=B
⑵ 如果A×B=A×C且A≠,那么B=C
因为A≠,xA,以下证明B=C
yB xA∧yBx,yA×Bx,yA×CxA∧yCyC,所以B=C
⑶ (A∩B)×(C∩D)=(A×C)∩(B×D)
证明:x,y(A∩B)×(C∩D)xA∩B∧yC∩D
xA∧xB∧yC∧yD
xA∧yC∧xB∧yD
x,yA×C∧x,yB×D
x,yA×C∩B×D
所以 (A∩B)×(C∩D)=(A×C)∩(B×D)
5.下列等式中哪些成立?哪些不成立?对于成立的给出证明,对于不成立的举出反例。
⑴ (A∪B)×(C∪D)=(A×C)∪(B×D)
解:不成立。反例为:A=1,B=2,C=a,D=b
(A∪B)×(C ∪D)=1,2×a,b=1,a,1,b,2,a,2,b
(A×C)∪(B×D)=1,a∪2,b=1,a,2,b
所以,(A∪B)×(C∪D)≠(A×C)∪(B×D)
⑵ (A-B)×(C-D)=(A×C)-(B×D)
解:不成立。反例为:A=1,2,B=1,C=a,b,D=a
(A-B)×(C-D)=2×b=2,b
(A×C)-(B×D)= 1,a,1,b,2,a,2,b-1,a=1,b,2,a,2,b 
所以,(A-B)×(C-D)≠(A×C)-(B×D)


习题 4.1
1.设A=a,b,列出A上的所有二元关系。
62


第1章 习题解答
解:A×A=a,a,a,b,b,a,b,b
A上的二元关系有2< br>|
A
×
A
|
=2
|
A
||
A
|
=2
2
×
2
=2
4
=16。其中:
①空集1个
②含有1个元素的子集4个:a,a,a,b,b,a ,b,b。
③含有2个元素的子集
C
4
=
2
4 3
=6个:a,a,a,b,a,a,b,a,a,a,b,b ,
21
a,b,b,a,a,b,b,b,b,a, b,b
④含有3个元素的子集
C
4
=
3
432< br>=4个:a,a,a,b,b,a,a,a,a,b,b,b,
321
a,a,b,a,b,b,a,b,b,a,b,b
⑤含有4个元素的子集1个:a,a,a,b,b,a,b,b
2.设A和B是有限集,A到B的二元关系有多少种?
||||
解:A到B的二元关系有|P(A×B)|=2
AB
种。
3.用列举法表示A到B的二元关系R,写出关系矩阵,画出关系图。
⑴ A=1,2,3 ,4,5,B=a,b,c,R=

1,a

,

1,b

,

2,b

,

3,a


⑵ A=a,b,c,B=1,2,3,4,5,R=
a,2 ,c,4,c,5

⑶ A=0,1,2,B=0,2,4,R=

a,b

| aA∧bB∧a×bA∩B,其中×是普通乘法。
⑷ A=1,2,3,4,5,B=1,2,3,R=

a,b

| aA∧bB∧a=b
2

⑸ A=P(0,1),B= P(0,1,2)-P(0),R=

a,b

| aA∧bB∧a-b=

1


0
解:⑴ M
R
=

1


0

0
1
1
0
0
0
0


0
0



0


0

R关系图如图4.20所示。

01000



M
R
=

00000



00011


R关系图如图4.21所示。

111



M
R
=
< br>110


100



R关系图如图4.22所示。
63


第1章 习题解答

1


0
0

M
R
=



0


0
00


00

00



10


00

R关系图如图4.23所示。
⑸ A=P(0,1)=0,1,0,1
B=P(0,1,2)-P(0)
=0,1,2,0,1, 0,2,1,2,0,1,2-0
=1,2,0,1,0,2,1,2,0,1,2


1


0
M
R
=

1


0

11111


01101

01011


01001


R关系图如 图4.24所示。
4.写出A上二元关系R的关系矩阵,画出关系图。
⑴ A=0,1,2,3,
R=0,0,0,3,2,0,2,1,2,3,3,2
⑵ A=1,2,4,6,R=

a,b

| aA∧bA∧b为素数
⑶ A=0,1,2,3,4,R=

a,b

| aA∧bA∧a为奇数∧b≤3
⑷ A=0,1,2,3,4,R=

a,b

| aA∧bA∧0≤a-b<3
⑸ A=2,3,4,5,6,R=

a,b

| aA∧bA∧a和b是互质的

1


0
解:⑴
M
R
=

1


0


001


000


101


010


R关系图如图4.25所示。

0


0

M
R
=

0


0

1
1
1
1
0
0
0
0
0


0


0


0


R关系图如图4.26所示。


0


1
0

M
R
=



1


0
0000< br>

1110

0000



1110


0000

64


第1章 习题解答
R关系图如图4.27所示。

1


1
1

M
R
=



0


0
0000
< br>
1000

1100



1110

0111

R关系图如图4.28所示。


0


1
0

M
R
=



1


0
1010
< br>
0110

1010



1101

0010

R关系图如图4.29所示。












5.设A=0,1,2,3,4,5,6,A上二元关系R=

a,b

| aA∧bA∧(a<b∨b为素数),写
出R的关系矩阵。

0


0

0

解:
M
R
=

0


0

0


0

111111


011111

0111 11


011111



011011

011011


011010


习题 4.2
1.A=1,2,3,4,A上二元关系R和S分别为:
R=1,2,2,4,3,3 S=1,3 ,2,4,4,2
⑴ 求 R∩S,R∪S,R-S,~R,~S,R

S
65


第1章 习题解答
⑵ 求dom R,ran R,FLD R,dom S,ran S,FLD S
⑶ 求dom ~R,ran ~R,FLD ~R
⑷ 求dom R

S,ran R

S,FLD R

S
⑸ 求R
C
,S
C
,(R∩S)
C
,验证(R∩S )
C
=R
C
∩S
C
解:⑴R∩S=2,4
R∪S =1,2,1,3,2,4,3,3,4,2
R-S =1,2,3,3
~R=1,1,1,3,1,4,2,1,2, 2,2,3,3,1,3,2,3,4,4,1,4,2,4,3,4,4 
~S=1,1,1,2,1,4,2,1,2,2,2,3,3,1 ,3,2,3,3,3,4,4,1,4,3,4,4
R

S =1,2,1,3,3,3,4,2
⑵ dom R =1,2,3 ran R =2,3,4 FLD R =1,2,3,4
dom S =1,2,4
⑶ dom ~R =1,2,3,4
⑷ dom R

S =1,3,4
⑸ R
C
=2,1,3,3,4,2
ran S =2,3,4
ran ~R=1,2,3,4
ran R

S =2,3
FLD S =1,2,3,4
FLD ~R =1,2,3,4
FLD R

S =1,2,3,4
S
C
=2,4,3,1,4,2
R
C
∩S
C
=4,2
(R∩S)
C
=4,2=R
C
∩S
C

2.A=0,1,2,3,A上二元关系R和S分别为:
R=

a,b

| aA∧bA∧(b=a+1∨b=a2) 
S=

a,b

| aA∧bA∧a=b+2 
⑴ 求 R

S,S

R,R

S
R,R
3
⑵ 验证M
R

S
=M
R

M
S
⑶ 求R
C
,S
C
,R
C

S
C
,( S

R)
C
,验证(S

R)
C
= R
C

S
C
⑷ 验证
M
R
C
=M
R
T
解:R=0,0, 0,1,1,2,2,1,2,3,S=2,0,3,1。
⑴R

S=1,0,2,1
S

R=2,0,2,1,3,2
R

S

R =1,0,1,1,2,2
R
3
=0,0,0,1,0,2,0,3,1,2,2,1, 2,3
~S=0,0,0,1,0,2,0,3,1,0,1,1, 1,2,1,3,2,1,2,2,2,3,
3,0,3,2,3,3
R

S =0,0,0,1,1,2,2,1,2,3,2,0,3,1

1100

0000

0000


0000




0010

00 00

1000


1000


M
R

S
=

,M
R

M
S
=



1000

=

0 100

= M
R

S

0100
0101



0000


0 000

0100

0000


 
⑶ R
C
=0,0,1,0,2,1,1,2,3,2
66


第1章 习题解答
S
C
=0,2,1,3
R
C

S
C
=0,2,1,2,2,3
(S

R)
C
=0,2,1,2,2,3=RC

S
C


110

1000


1010

001


M
R
C



M
R
010
0100




0010


000


0


10


0


10
T

M
R

01
1




00

0

00


10

M
R
C

00


10


3.设R,S,T 是A上的二元关系, 证明:
⑴ R

(S∪T)=R

S∪R

T
⑵ (R∪S)

T= R

T∪S

T
证明:⑴ x,yR

(S∪T))(z)(x,zR∧z,yS∪T)
(z)(x,zR∧(z,yS∨z,yT))
(z)((x,zR∧z,yS)∨(x,zR∧z,yT))
(z)(x,zR∧z,yS)∨(z) (x,zR∧z,yT)
x,yR

S∨x,yR

T
x,yR

S∪R

T
所以R

(S∪T)=R

S∪R

T
⑵ x,y(R∪S)

T (z)(x,zR∪S∧z,yT)
(z)((x,zR∨x,zS)∧z,yT)
(z)((x,zR∧z,yT)∨(x,zS∧z,yT))
(z) (x,zR∧z,yT)∨(z) (x,zS∧z,yT)
x,yR

S∨x,yS

T
x,yR

S∪R

T
所以R

(S∪T)=R

S∪R

T
4.设R,S,T是A上的二元关系, RS,证明:
⑴ R

TS

T
⑵ T

RT

S
⑶ ~S~R
证明:⑴x,y R

T(z)(x,zR∧z,yT)(z)(x,zS∧z, yT)x,yS

T
所以R

TS

T
⑵ x,yT
R(z)(x,zT∧z,yR)(z)(x,zT∧z,yS)x ,yT

S
所以T

RT

S
⑶ x,y~S(x,yS)(x,yR) x,y~R,所以~S~R

5.证明A是二元关系当且仅当Adom A×ran A
证明:设A是二元关系,下证Adom A×ran A
x,yAxdom A∧yran Ax,yom A×ran A,所以Adom A×ran A
设Adom A×ran A,下证A是二元关系。
由二元关系的定义知,A是dom A到ran A的二元关系。
6. 设S是X到Y的二元关系,T是Y到Z的二元关系。AX,定义 S(A) = y|x,yS
67


第1章 习题解答

x
A,证明:
⑴ S(A)Y
⑵ (S

T)(A)=T(S(A))
⑶ S(A∪B)=S(A)∪S(B)
⑷ S(A∩B)S(A)∩S(B)
证明:⑴yS(A) x,yS∧x
A
x
X∧yY∧
x
AyY,所以S(A)Y
⑵ y(S

T)(A)x,yS

T∧
x< br>Ax,zS∧
x
A∧z,yT
 zS(A)∧z,yTyT(S(A))
所以,(S

T)(A)=T(S(A))
⑶ yS(A∪B) x,yS∧
x
A∪B
x,yS∧(
x
A∨
x
B)
(x,yS∧
x
A)∨(x,yS∧
x
B)
 yS(A)∨yS(B)
 yS(A)∪S(B)
所以 S(A∪B)=S(A)∪S(B)
⑷ yS(A∩B) x,yS∧
x
A∩B
x,yS∧(
x
A∧
x
B)
(x,yS∧
x
A)∧(x,yS∧
x
B)
 yS(A)∧yS(B)
 yS(A)∩S(B)
所以 S(A∪B)=S(A)∪S(B)
习题 4.3

1.设A=1,2,3,A上二元关系定义为:
R=1,1,1,2,1,3,3,3
S=1,1,1,2,2,1,2,2,3,3
T=1,1,1,2,2,2,2,3
 (空关系)
A×A(全域关系)
判断上述关系是否是⑴自反的,⑵对称的,⑶传递的,⑷反对称的。
解:各关系的自反性、对称性、传递性和对称性如表4.2所示。
表4.2


R
S
T

A×A

自反





对称





68
传递





反对称





第1章 习题解答

2.设R和S是A上 的任意关系,说明以下命题的真假,若为真命题,则给出证明。若
为假命题,举一反例。
(1) 若R和S是自反的,则R

S也是自反的。
(2) 若R和S是反自反的,则R

S也是反自反的。
(3) 若R和S是对称的,则R

S也是对称的。
(4) 若R和S是传递的,则R

S也是传递的。
(5) 若R是自反的,则R
C
也是自反的。
(6) 若R是反自反的,则R
C
也是反自反的。
(7) 若R是对称的,则R
C
也是对称的。
(8) 若R是传递的,则R
C
也是传递的。
解:(1)真。
证明:xA  x,xR∧x,xS,所以x,xR

S,所以R

S也 是自反的。
(2) 假。
反例,令A=1,2,R=1,2,S=2,1 ,R

S=1,1
(3) 假。
反例,令A=1,2,3 ,R=1,2,2,1,S=2,3,3,2,R

S=1, 3
(4) 假。
反例,令A=1,2,3,4,R=1,2,3,4 ,S=2,3,4,4,R

S=1,3,3,4
(5) 真。
证明:xA  x,xRx,xR
C
,所以R
C
也是自反的。
(6) 真。
证明:反证法。设R
C
是不是反自反的,xA使x,x R
C
x,xR,与R是反自反
的矛盾。
所以R
C
也是反自反的。
(7) 真。
(R
C
)
C
=R= R
C
,所以R
C
也是对称的。
(8) 真。
证明:x,yR
C
∧y,zR
C
y,xR∧z,yR
z,xRx,zR
C

所以R
C
也是传递的。
3.R是集合X上的自反关系,证明:R是对称的和 传递的当且仅当如果a,bR和
a,cR时,则有b,cR
证明:设R是对称的和传递的,下证如果a,bR和a,cR时,则有b,cR
a,bR∧a,cRb,aR∧a,cR (R是对称的)
b,cR (R是传递的)
设如果a,bR和a,cR时,则有b,cR,下证R是对称的和传递的。
先证R是对称的,
a,bRa,bR∧a,aR (R是自反的)
69


第1章 习题解答
b,aR
再证R是传递的,
a,bR∧b,cR b,aR∧b,cR (R是对称的)
a,cR
4. R是集合X上的二元关系,证明若R是自反的和传递的,则R

R=R
证明:因为R是传递的,所以R

RR
a,bRa,bR∧b,bR (R是自反的)
a,bR

R
所以RR

R,这就证明了R

R=R
5. R是集合X上的二元关系,R在X上是反传递定义为:
(x)(
y
)(z)( xX∧
y
X∧zX∧x,yR∧y,z R→x,zR)
证明R是反传递的当且仅当(R

R)∩R=
证明:设R是反传递的,下证(R

R)∩R=

反证法,设( R

R)∩R≠,
存在a,b(R

R)∩Ra,b R

R∧a,bR
(a,cR∧c,bR)∧a,bR 与反传递矛盾
所以 (R< br>
R)∩R=
设(R

R)∩R=,下证R是反传递的。
a,bR∧b,cRa,cR

R
a,cR (因为(R

R)∩R=)
所以,R是反传递的。
习题 4.4
1.设A=1,2,3,4,A上二元关系R定义为:
R=1,2,2,1,2,3,3,4
⑴ 求R的自反闭包、对称闭包和传递闭包。
⑵ 用R的关系矩阵和四阶单位阵求R的自反闭包、对称闭包 和传递闭包的关系矩阵。
再由关系矩阵写出它们的集合表达式。
⑶ 根据R的关系图,画出R 的自反闭包,对称闭包和传递闭包的关系图,再由关系
图写出它们的集合表达式。总结出用R的关系图求 出R的自反闭包,对称闭包和传递闭包
关系图的一般方法。
解:⑴r(R)=1,2, 2,1,2,3,3,4,1,1,2,2,3,3,4,4
s(R)=1,2,2,1,2,3,3,4,3,2,4,3
R
2
=R

R=1,1,1,3,2,2,2,4
R
3
=R
2

R=1,2,1,4,2,1 ,2,3
R
4
=R
2

R=1,1,1, 3,2,2,2,4=R
2

t(R)=R∪R
2
∪R
3
∪R
4
= 1,1 ,1,2,1,3,1,4,2,1,2,2,2,3,2,4,3,4
⑵解:
70


第1章 习题解答

0


1
M
R
=

0


0

100

01

010

10
M
M= M
∨=
r(R)R
I

00
A
001



00000


1
00



10


0

0
01





0
00


000


1


100< br>

1
=
0
010





001



0
100


110


011


001


r(R)=1,2,2,1,2,3,3,4,1,1,2,2,3 ,3,4,4

0

T

1
M
s(R)
= M
R

M
R
=

0


0


0
100



010
< br>
1


0
001




0
000



100


0


000


1
=
0
100< br>




010



0
100


010


101


010


s(R)= 1,2,2,1,2,3,3,4,3,2,4,3

010 0

0100


1


101 01010


0
M
R
2

MR

M
R
=


=
0001

0001


0



000 0

0000


0


1


0
M
R
3
=
M
R2

M
R
=

0


0

0


1
M
R
4
=M
R
3

M
R
=

0

0

010


0


1 01


1

0
000


< br>

000



0
101

0


010


1

0
000





000

< br>
0

1


1


0< br>

0

10
01
00
00
010


101


000


00 0


0


0101


< br>
0


1010

=
1
< br>
0000





0

0000


010


101


000


000


100


1


010


0
=001


0



000



0
111


111


001


000


M
t(R)
= M
R

M
R
2

M
R
3

M
R
4
t(R)= 1,1,1,2,1,3,1,4, 2,1,2,2,2,3,2,4,3,4
⑶R的关系图如图4.30所示, R的自反闭包、对称闭包和传递闭包的关系图如图4.31、
图4.32和图4.33所示。










71


第1章 习题解答
检查R的关系图,哪一个结点没有自回路就加一个自 回路,得到R自反闭包的关系图。
将R的关系图中任何一对结点间的单向边,添一个相反方向边,得到R 对称闭包的关系图。
对于传递闭包的关系图,只要依次检查R的关系图的每一个结点x,把从x出发的长 度不
超过n(n是图中的结点个数)的所有路径的终点找到。如果x到这样的终点没有边,就加上
一条边。

2.设R是A上的二元关系,证明:
⑴ R是对称的当且仅当s(R)=R
⑵ R是传递的当且仅当t(R)=R
证明:⑴设R是对称的,下证s(R)=R
令R′=R
① R′=R是对称的。
② 因为RR=R′,所以RR′。
③ 有任意对称二元关系R′′且RR′′,下证R′R′′
因为R′=RR′′,所以R′R′′
设s(R)=R,下证R是对称的。
由对称闭包的定义,显然R是对称的。
⑵设R是传递的,下证t(R)=R
令R′=R
① R′=R是传递的。
② 因为RR=R′,所以RR′。
③ 有任意传递二元关系R′′且RR′′,下证R′R′′
因为R′=RR′′,所以R′R′′
设t(R)=R,下证R是传递的。
由传递闭包的定义,显然R是传递的。
3.设R和S是A上的二元关系,RS,证明:
⑴ r(R)r(S)
⑵ s(R)s(S)
⑶ t(R)t(S)
证明:⑴方法1
r(R)=I
A
∪R I
A
∪S

=r(S

),即r(R)r(S)。
方法2
证明:RS r(S),r(S)是包含R的自反关系,而r(R) 是包含R的最小的自反关系。所
以r(R)r(S)
⑵方法1
先证R
C
S
C
,a,bR
C
b,aRb,aS a,b S
C
,所以R
C
 S
C

s(R)=R∪R
C
S∪S
C
=s(S) ,所以s(R)s(S)。
方法2
RSs(S),s(S)是包含R的对称关系,而s(R) 是包含R的最小的对称关系。所以,
s(R)s(S)。
72


第1章 习题解答
⑶方法1
a,bt(R) kZ
+
使a,bR
k
(Z
+
是正整数集合)
a,x
1
R∧x1
,x
2
R∧…∧x
k
-1
,bR

a,x
1
S∧x
1
,x
2
S∧…∧ x
k
-1
,bS

a,bS
k
t(S)a,bt(S)
所以t(R)t(S)
方法2
RSt(S),t(S)是包含R的传递关系,而t(R) 是包含R的最小的传递关系。所以t(R)t(S)
4. 设R和S是A上的二元关系,证明:
⑴ r(R∪S)=r(R)∪r(S)
⑵ s(R∪S)=s(R)∪s(S)
⑶ t(R)∪t(S)t(R∪S)
证明:⑴r(R∪S)=R∪S∪I
A=(R∪I
A
)∪(S∪I
A
)=r(R)∪r(S)
⑵s(R∪S)= (R∪S)∪(R∪S)
C
=(R∪R
C
)∪( S∪S
C
)=s(R)∪s(S)
⑶由习题4.4的第3题的第⑶小题知t(R) t(R∪S)和t(S)t(R∪S),所以t(R)∪t(S)t(R
∪S)
5.设R是A上的二元关系,证明:
⑴ 若R是自反的,则s(R)和t(R)也是自反的。
⑵ 若R是对称的,则r(R)和t(R)也是对称的。
⑶ 若R是传递的,则r(R)也是传递的。
证明:⑴I
A
RR∪R
C=s(R),即I
A
s(R),所以s(R)是自反的。I
A
Rt (R),即I
A
t(R),
所以t(R)也是自反的。
⑵r(R)C
=(R∪I
A
)
C
=R
C
∪I
A< br>=R∪I
A
=r(R),所以r(R)是对称的。
a,bt(R) kZ
+
使a,bR
k
(Z
+
是正整数集合)
a,x
1
R∧x
1
,x
2
R∧…∧x
k
-1
,bR

b, x
k
-1
R∧…∧x
2
,x
1< br>R∧x
1
, aR

b,aR
k
t(R)b,at(R)
所以t(R)是对称的。
⑶r(R)

r(R)=(R∪I
A
)

(R∪I
A
)=(R

R)∪R∪I
A
R∪R∪I
A
=R∪I
A
=r (R),即r(R)

r(R)r(R)
所以r(R)也是传递的。
6.设R是A上的二元关系,证明st(R) ts(R)
证明:由对称闭包的定义知R s(R),由习题4.4的第3题的第⑶小题知t(R)ts(R)和
st(R)sts(R)。因 为s(R)是对称的,由习题4.4的第5题的第⑵小题知ts(R)也是对称的,再
由习题4.4的第 2题知:sts(R)=ts(R)。
所以st(R)ts(R)
7.设R是A上的二元关系,证明:
⑴ (R
+
)
+
=R
+
⑵ (R*)*=R*
⑶ R*

R=R

R*=R
+

73


第1章 习题解答
证明:⑴因为t(R)是传递的,所以tt(R)=t(R ),即(R
+
)
+
=R
+

⑵ R*=rt(R) =tr(R),所以R*是自反的和传递的。所以t(R*)=R*。rt(R*)=r(R*)=R*,即(R*)*=R*
⑶R*

R=rt(R)

R=( IA
∪R∪R
2
∪R
3
∪…)

R=R∪R2
∪R
3
∪…=t(R)=R
+
R

R*=R

rt(R)=R

( I
A
∪R∪R
2
∪R
3
∪…)=R∪R
2
∪R
3
∪…=t(R)=R
+

习题 4.5
1.设A有4个元素,A上等价关系有哪几个?
解:A有15种划分,故有15个等价关系。令A= 1,2,3,4
R
1
= 1×1∪2×2∪3×3∪4×4
R
2
= 1×1∪2×2∪3,4×3,4
R
3
= 1×1∪3×3∪2,4×2,4
R
4
= 1×1∪4×4∪2,3×2,3
R
5
= 2×2∪3×3∪1,4×1,4
R
6
= 2×2∪4×4∪1,3×1,3
R
7
= 3×3∪4×4∪1,2×1,2
R
8
= 1,2×1,2∪3,4×3,4
R
9
= 1,3×1,3∪2,4×2,4
R
10
= 1,4×1,4∪2,3×2,3
R
11
= 1,2,3×1,2,3∪4×4
R
12
=1,2,4×1,2,4∪3×3
R
13
=1,3,4×1,3,4∪3×3
R
14
=2,3,4×2,3,4∪1×1
R
15
=1,2,3,4×1,2,3,4
2.设R是A上的二元关系,判断R是否为A上的等价关系。
⑴ A是实数集合,R=x,y| xA∧yA∧x-y=2 
⑵ A=1,2,3,R=x,y| xA∧yA∧x+y≠3 
⑶ A= Z
+
(正整数集合),R=x,y| xA∧yA∧x×y是奇数
⑷ A=P(X),|X|≥2,R=x,y| xA∧yA∧(xy∨yx)
解:⑴R 不是A上的等价关系。xA,x

x=0≠2,所以x,xR

R 不是自反的。
⑵R不是A上的等价关系。1+3≠3且3+2≠3,即1,3R且3,2 R,但1+2=3,即
1,2R,所以R不是传递的。
⑶R不是A上的等价关系。2 A=Z
+
,2×2=4不是奇数,所以2,2R,R不是自反的。
⑷R不是A上的等价关系。令X=1,2,A=P(X)=,1,2,1,2
11,2,所以1,1,2R,但1,2⊈2,所以1,2, 1R
R不是对称的。
3.设A=1,2,3,4,5,A上的等价关系R定义为:
R=1,2,2,1,3,4,4,3∪I
A
74


第1章 习题解答
画出关系图,找出所有等价类,总结等价类和关系图的关
系。
解:R的关系图如图4.34所示。
[1]
R
=[2]
R
=1,2,[3]
R
=[4]
R
=3,4,[5]
R
=5
关系图每一个连通分支的结点构成的集合是一个等价类。
或者说,每一个等价类导 出了关系图的一个连通分支。

4.设R是A上的二元关系,
S=a,b| aA∧bA∧(c)(a,cR∧c,bR),证明若R
是A上的等价关系,则S 也是A上的等价关系。
证明:①证明S是自反的。
xA,因为R是自反的,故有x,xR∧x,xR,所以x,xS
②证明S是对称的。
x,ySx,cR∧c,yRc,xR∧y,cR (R是对称的)
y,xS (S的定义)
③证明S是传递的。
x,y S∧y,zSx,cR∧c,yR∧y,dR∧d,zR
x,yR∧y,zR (R是传递的)
x,zS (S的定义)
S也是A上的等价关系。
5.设AZ
+
×Z
+
( Z
+
是正整数集合), R是A上的二元关系,定义为:
R=x,y,u,v| x,yA∧u,vA∧x+v =y+u)
证明R是A上的等价关系。

证明:①x,yA,因为x+y=y+x,所以x,y,x,yR
②x,y,u,vR,x+v=y+uu+y= v+x, 所以u,v,x,yR
③x,y,u,vR∧u,v,a,b R,x+v=y+u,u+b=v+a,两端相加,化简得x
+b=y+a,所以有x,y ,a,bR
R是A上的等价关系。
6.设R是A上的对称和传递关系,证明如果 aA,bA,使a,bR,则R是A上
的等价关系。
证明:aA,bA ,使a,bR,因为R是对称的,b,aR,又因为R是传递的,
所以a,aR。R 是A上的自反关系。即R是是A上的等价关系。
7.设C*是实数部分非零的全体复数组成的集合。R是C*上的二元关系,定义为:
R=(a+bi),(c+di)|
(a+bi)
C*∧
(c+d i)
C*∧
ac

0

证明R是等价关系。给出关系R的等价类的几何解释。
证明:C*=a+bi| a≠0
①a+biC* a≠0a
2
>0(a+bi),( a+bi)R,所以R是自反的。
②(a+bi),(c+di)R
ac

0

ca

0
(c+di), (a+bi)R,所以R是对称的。
③(a+bi),(c+di)R∧(c+di), (e+fi)R
ac

0
∧ce>
0

a与 c同号且a不等于0
75


第1章 习题解答
∧e
与c同 号且
e
不等于0

ae

0
(a+bi),( e+fi)R,所以R是传递的。
这就证明了R是等价关系。
几何解释为:
C*=a+bi| a≠0是除了y轴以外的全平面。
 a+biC*。
当a>
0时,
[a+bi]
R
=x+yi| ax>0=x+yi| x>0是第1,4象限(不含y轴)。
当a<
0时,
[a+bi]
R
=x+yi| ax>0=x+yi| x<0是第2,3象限(不含y轴)。

8.设
1< br>和
2
是非空集合A上的划分,并设R
1
和R
2
分别 是由
1
和
2
导出的等价关系,
证明 
1
是
2
的细分的充要条件是R
1
R
2

证明:设 
1
是
2
的细分,下证R
1
R
2
 x,yR
1
y[x]
R1
存在[x′]
R2

2
,[x]
R1
[x′]
R2
x[x′]
R2
[x]
R2
=[x′]
R2
[x]
R1
[x]
R2
y[x]
R2
x,yR
2
所以R
1
R
2
设R< br>1
R
2
,下证
1
是
2
的细分,
 [x]
R1

1
,下证[x]
R1
[x]
R2

2
y[x]
R1
x,yR
1
R
2
x,yR
2
 y[x]
R2
, 所以[x]
R1
[x]
R2

2

9.设R< br>j
表示整数集合Z上的模j等价关系,R
k
表示整数集合Z上的模k等价关系。 证
明 ZR
k
是ZR
j
的细分的充要条件是k是j的整数倍。
证明: ZR
k
是ZR
j
的细分,下证k是j的整数倍。
由习题4.5的第8题得R
k
R
j


k

0 mod kk
,
0R
k
 k
,
0R
j
k

0 mod jk

0=mjk=mj,即k是j的整
数倍。
设k是j的整数倍,下证ZR
k
是ZR
j
的细分。
令k=mj。
x,yR
k
x

y mod k x

y=nk=nmj x

y mod jx,yR
j
,故R
k
R
j
由习题4.5的第8题得ZR
k
是ZR
j
的细分。

习题 4.6
1.设A=a,b,c,d,e,R是A上的二元关系,定义为:
R=a,b,a,c,a,d,b,a, b,c,c,a,c,b,d,a∪I
A

验证R是A上的相容关 系,写出关系矩阵,画出关系图和简化关系图,利用简化关系
图找出所有最大相容类,写出完全覆盖C< br>R
(A)。

解:验证R是A上的相容关系。
I
A
R,所以R是自反的。
R中有a,bR和b,aR, a,cR和c,aR,a,dR和d,aR,b,cR和
c,bR ,所以R是对称的。
76


第1章 习题解答
R是A上的相容关系。
R关系矩阵是:

1

1
M
R
=

1


1

0
1110


1100

1100



0010


0001

图4. 35和图4.36分别是R关系图和简化关系图。

最大相容类如下:a,b,c、a,d和e
完全覆盖C
R
(A)=a,b,c,a,d,e











2.设X=1,2,3,4,5,6,S=1,2,3,1,3,6,3,5,6, 3,4,5是X的覆盖,求S导出的相
容关系R,写出关系矩阵,画出关系图和简化关系图,利用 简化关系图找出所有最大相容
类,写出完全覆盖C
R
(X)。
解:S导出的相容关系R是:
R=1,2,3×1,2,3∪1,3,6×1 ,3,6∪3,5,6×3,5,6∪3,4,5×3,4,5
=1,1, 1,2,1,3,2,1,2,2,2,3,3,1,3,2,3,3∪
1,1,1,3,1,6,3,1,3,3,3,6,6,1,6, 3,6,6∪
3,3,3,5,3,6,5,3,5,5,5,6 ,6,3,6,5,6,6∪
3,3,3,4,3,5,4,3 ,4,4,4,5,5,3,5,4,5,5
=1,2,1,3, 1,6,2,1,2,3,3,1,3,2,3,4,3,5,3,6, < br>4,3,4,5,5,3,5,4,5,6,6,1,6,3,6,5 ∪I
X
R的关系矩阵是:

1


1

1
M
R
=


0


0

1


11001


11000

11111



01110

01111

01011


77


第1章 习题解答
R关系图和简化关系图如图图4.37和图4.38所示。
最大相容类如下:1,2,3、1,3,6、3,5,6和3,4,5
完全 覆盖C
R
(A)=1,2,3,1,3,6,3,5,6,3,4,5












3.设R是A上的二元关系,证明rs(R) 是A上的相容关系。
证明:方法1:
根据自反闭包的定义rs(R)是自反的,根据对称闭包的定义sr(R)= rs(R)是对称的。所以,
rs(R) 是A上的相容关系。
方法2:
因为I< br>A
s(R)∪I
A
=rs(R),即I
A
rs(R),所 以rs(R)是自反的。
又因为(rs(R))
C
=(R∪R
C
∪ I
A
)
C
=R
C
∪(R
C
)
C< br>∪I
A
=R∪R
C
∪I
A
= rs(R) ,所以rs(R)是对称的。
所以,rs(R) 是A上的相容关系。
4.设R是A上的相容关系,证明t(R)= R∪R
2
∪R
3
∪…是A上的等价关系。
证明:①因为I
A
Rt(R),即I
A
t(R),所以t(R)是自反的。
② x ,yt(R),kZ
+
使x,yR
k
,而(R
k)
C
=(R
C
)
k
=R
k
,故有x ,y(R
k
)
C
y xR
k
t(R),
于是y xt(R),所以t(R)是对称的。
③ 根据传递闭包的定义t(R)是传递的。
所以t(R)是A上的等价关系。
5.设R和S是A上的相容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⑴ 复合关系R

S是A上的相容关系吗?
⑵ R∪S是A上的相容关系吗?
⑶ R∩S是A上的相容关系吗?
解:⑴不一定。
反例:设A=1,2,3 ,R=1,2,2,1∪I
A
,S=2,3,3,2∪I
A
,R和S是A上的相
容关系。而

R

S=1,2,1,3,2,1∪I
A
R

S不是对称的,因而不是A上的相容关系。
⑵是。
78


第1章 习题解答
因为I
A
R且I
A
 S,所以I
A
R∪S,故R∪S是自反的;又因为(R∪S)
C
=R
C
∪S
C
=R∪S,
故R∪S是对称的。于是R∪S是A上的相容关系。
⑶是。
因为I
A
R且I
A
S,所以I
AR∩S,故R∩S是自反的;又因为(R∩S)
C
=R
C
∩S
C
=R∩S,
故R∩S是对称的。于是R∩S是A上的相容关系。
6.证明集合X上的相容关系R与集合X的完全覆盖C
R
(X)是一一对应的。
此题改写为:设R和S是X上的相容关系。集合C
R
(X) 和C
S
(X)是集合X的两个完全
覆盖,则R=S的充分必要条件是C
R
(X)=C
S
(X)。
证明:设R=S,下证C
R
(X)=C
S
(X)
先证C
R
(X)C
S
(X)。CC
R
(X),以下证明C C
S
(X)
①aC且bC,a,bR=S,a,bS,所以C是S形成的相容类。
②aX-C,由于C是R形成的最大相容类,bX使得a,bR=S,所以a,bS。故C是S形成的最大相容类。即CC
S
(X)。于是C
R
(X)C< br>S
(X);同理可证C
S
(X)  C
R
(X)。
所以C
R
(X)=C
S
(X)
设C
R
(X)=C
S
(X),下证R=S
a,b R,C
j
C
R
(X)使得a,bC
j
,由于C
R
(X)=C
S
(X),所以C
j
C
S
(X) ,a,bS。即
RS;同理可证SR。
所以R=S。
习题 4.7
1.集合A是自然数集合的子集,A上的整除关系R是偏序关系。定义为R=x,y| xA
∧yA∧x整除y。求出下列集合A上的盖住关系COV A,画出哈斯图,指出该偏序关系
是否为全序关系。
⑴ A=3,9,27,54
⑵ A=1,2,3,4,6,8,12,24
⑶ A=1,3,5,9,15,18,27,36,45,54
⑷ A=1,2,3,4,5,6,7,8,9,10,11,12

解:⑴R=3,9 ,3,273,54,9,27,9,5427,54∪I
A

集合A上的盖住关系COV A=3,9,9,2727,54
哈斯图如图4.39所示。
R是全序关系。
⑵ R=1,2,1,3, 1,4,1,6,1,8,1,12,1,24,2,4,
2,6, 2,8,2,12,2,24,3,6,3,12,3,24,4,8,
4,12,4,24,6,12,6,24,8,24,12,24∪I
A

COV A=1,2,1,3,2,4,2,6,3,6,4,8,4,12,
6,12,8,24,12,24
哈斯图如图4.40所示。
R不是全序关系。
79


第1章 习题解答
⑶ R= 1,3,1,5,1,9,1,15,1,18,1,27,1,36,1, 45,1,54,
3,9,3,15,3,18,3,27,3,36, 3,45,3,54,
5,15,5,45,9,18,9,27,9, 36,9,45,9,54,
15,45,18,36,18,54,27,54∪I
A

COV A=1,3,1,5,3,9,3,15,5,15,9,18, 9,27,9,45,15,45,18,36,
18,54,27,54
哈斯图如图4.41所示。
不是全序关系。
⑷ R=1,2,1,3,1,4,1,5,1,6,1,7,1,8 ,1,9,1,10,1,11,1,12,
2,4,2,6,2,8 ,2,10,2,12,3,6,3,9,3,12,4,8,4,12,
5,10,6,12∪I
A

COV A=1,2,1, 3,1,5,1,7,1,11,2,4,2,6,3,6,3,9,
4,8,4,12,5,10,6,12
哈斯图如图4.42所示。
不是全序关系。












2.求出下列各偏序集A,≼的盖住关系COV A,画出哈斯图,找出A 的子集B
1< br>、B
2
和B
3
的极大元、极小元、最大元、最小元、上界、下界、上确 界和下确界。
⑴ A=a,b,c,d,e,≼=a,b,a,c,a,da, e,b,e,c,ed,e∪I
A

B
1
=b,c,d ,B
2
=a,b,c,d ,B
3
=b,c,d,e
⑵ A=a,b,c,d,e,≼=c,d∪I
A

B
1
=a,b,c,d,e,B
2
=c,d ,B
3
=c,d,e
⑶ A=P(a,b,c),≼=

x,y

 xP(A)∧yP(A)∧xy 
B
1
=,a,b,B2
=a,c,B
3
=a, c,a,b,c
解:⑴COV A=a,b,a,c,a,d,b,e,c,e,d,e
哈斯图如图4.43所示。
A 的子集B
1
、B
2
和B< br>3
的极大元、极小元、最大元、最小元、
上界、下界、上确界和下确界如表4.3所示。
80


第1章 习题解答



表4.3

B
1

B
2

B
3

极大元
b,c,d
b,c,d
e
极小元
b,c,d
a
b,c,d
最大元


e
最小元

a

上界
e
e
e
下界
a
a
a
上确界
e
e
e
下确界
a
a
a


⑵COV A=c,d

哈斯图如图4.44所示。





A 的子集B
1
、B
2
和B
3
的极大元、极小元、最大元、最小元、上界、下界、上确界和
下确界如表4.4 所示。
表4.4

B
1

B
2

B
3

极大元
d
d,e
极小元
c
c,e
最大元

d

最小元

c

上界

d

下界

c

上确界

d

下确界

c

a,b,d,e a,b,c,e

⑶A=P(a,b,c)=,a,b,c,a, b,a, c,b, c,a,b,c
≼=,a,,b,,c,,a,b ,,a,c,,b,c,,a,b,c,
a,a,b ,a,a,c,a,a,b,c,b,a,b,b,b,c ,b,a,b,c,
c,a,c,c,b,c,c, a,b,c,a,b,a,b,c,a,c,a,b,c,
b,c,a,b,c∪I
A

COV A=,a ,,b,,c,a,a,b,a,a,c,b,a,b ,
b,b,c,c,a,c,c,b,c,a,b ,a,b,c,a,c,a,b,c,b,c,a,b,c
哈斯图如图4.45所示。
A 的子集B
1
、B
2
和B< br>3
的极大元、极小元、最大元、最小元、上界、下界、上确界和
下确界如表4.5所示。
表4.5

B
1

B
2

B
3


极大元
a,b
极小元 最大元


a,b,c
最小元 上界
a,b,c, a,b
a,b,c, a,c
a,b,c
下界 上确界
a,b
a,c
a,b,c
下确界


a,c



a,c
81




a,c




a,c
a,c a,c
a,b,c


第1章 习题解答
















3.设R是A上的二元关系,如果R是传递的和反自反的,称R是A上的拟序关系。
证明
⑴ 如果R是A上的拟序关系,则r(R)=R∪I
A
是A上的偏序关系。
⑵ 如果R是A上的偏序关系,则R-I
A
是A上的拟序关系。
证明:⑴设R是A上的拟序关系,下证r(R)=R∪I
A
是A上的偏序关系。
①由自反闭包的定义知r(R)=R∪I
A
是自反的。
②证明r(R)=R∪I
A
是反对称的。
反证法。设x,yR∪I< br>A
∧y,xR∪I
A
,而x≠y。因为x≠y,所以x,yIA
∧y,xI
A

于是x,yR∧y,xR,由R的 传递性得x,xR,与R的反自反性矛盾。所以x=y。r(R)=R
∪I
A
是 反对称的。
③证明r(R)=R∪I
A
是传递的。
(R∪I
A< br>)

(R∪I
A
)=R

R∪R∪I
AR∪R∪I
A
=R∪I
A
,即(R∪I
A
)

(R∪I
A
)R∪I
A
,r(R)=R∪
I
A
是传递的。
r(R)=R∪I
A
是A上的偏序关系。
⑵设R是A上的偏序关系,则R-I
A
是A上的拟序关系。
①xA, x,xI
A
,x,xR-I
A
,R-I
A
反自反 的。
②证明R-I
A
是传递的。
设x,yR-I
A
∧y,zR-I
A
,则x,yR∧x≠y∧y,zR∧y≠z,因为R是 传递的,
所以x,zR,以下证明x≠z。
反证法。设x=z,则由x,yR∧ y,zR可推出x,yR∧y,xR,因为R是反对称
的,所以x=y,与x≠y矛 盾。从而x,zR∧x≠z,x,zR-I
A

这就证明R-I
A
是传递的。
4.设R是集合S上的二元关系,S′S,定义S′上的二元关系R′如下:
82


第1章 习题解答
R′=R∩(S′×S′)
确定下述每一断言是真还是假?如果是真,给出证明,否则举一反例。
⑴ 如果R在S上是自反的,那么R′在S′上是自反的。
⑵ 如果R在S上是反自反的,那么R′在S′上是反自反的。
⑶ 如果R在S上是对称的,那么R′在S′上是对称的。
⑷ 如果R在S上是反对称的,那么R′在S′上是反对称的。
⑸ 如果R在S上是传递的,那么R′在S′上是传递的。
⑹ 如果R是S上的偏序关系,那么R′是S′上的偏序关系。
⑺ 如果R是S上的拟序关系,那么R′是S′上的拟序关系。
⑻ 如果R是S上的线序关系,那么R′是S′上的线序关系。
⑼ 如果R是S上的良序关系,那么R′是S′上的良序关系。
证明:⑴因为R在S上是自反的,所以I< br>S
R,显然I
S′
S′×S′,又因为S′S,所以I
S′I
S
R,
所以I
S′
R∩(S′×S′)=R′,故R′ 在S′上是自反的。
⑵ xS′S,xS,因为R在S上是反自反的,x,xR,x ,xR∩(S′×S′)=R′,所
以x,xR′。故R′在S′上是反自反的。
⑶ (R′)
C
=(R∩(S′×S′))
C
=R
C∩(S′×S′)
C
=R∩(S′×S′)=R′,故R′在S′上是对称的。
⑷ a,bR′=R∩(S′×S′)∧a≠ba,bR∧a,bS′×S′∧a≠b
a,bR∧a≠bb,aR
b,aR∩(S′×S′)=R′
b,aR′
故R′在S′上是反对称的。
⑸ a,bR′∧ b,cR′a,bR∧a,bS′×S′∧b,cR∧b,cS′×S′
a,bR∧b,cR∧a,bS′×S′∧b,cS′×S′
a,cR∧a,cS′×S′
a,cR∩(S′×S′)=R′
a,cR′
故R′在S′上是传递的。
⑹ 由⑴、⑷和⑸知R′是S′上的偏序关系。
⑺由⑵和⑸知R′是S′上的拟序关系。
⑻ 由⑴、⑷和⑸知R′是S′上的偏序关系。
x,yS′,x,yS,x,yS′×S′且 y,xS′×S′,因为R是S上的线序关系,所以x,yR
或y,xR。
当x,yR时,x,yR∩(S′×S′)=R′,即x,yR′
当y,xR时,y,xR∩(S′×S′)=R′,即y,xR′
故R′是S′上的线序关系。
⑼ 由⑴、⑷和⑸知R′是S′上的偏序关系。
设S ′′是S′的非空子集,≠S′′S′,而S′S,所以S′′是S的非空子集。因为R是S上
的 良序关系,所以S′′有最小元a。aS′′且xS′′

a,xR且a,x S′×S′,于是a,xR
∩(S′×S′)=R′,a,xR′,所以a是R′关于集 合S′′的最小元。故R′是S′上的良序关系。

83


第1章 习题解答
习题 5.1
1.设A=a,b,c,B=1,2,3,试说明下列A到 B二元关系,哪些能构成A到B的函数?
⑴ f
1
=a,1, a,2,b,1,c,3
⑵ f
2
=a,1,b,1,c,1
⑶ f
3
=a,2,c,3
⑷ f
4
=a,3,b,2,c,3,b,3
⑸ f
5
=a,2,b,1,b,2
解:⑴不能构成函数。因为a,1f
1
且a,2f
1

⑵能构成函数
⑶不能构成函数。因为domf
3
≠A
⑷不能构成函数。因为b,2f
4
且b,3f
4

⑸能构成函数。
2.试说明下列A上的二元关系,哪些能构成A到A的函数?
⑴ A=N(N为自然数集合),f
1
=a,b| aA∧bA∧a+b<10
⑵ A=R(R为实数集合),f
2
=a,b| aA∧bA∧b=a
2

⑶ A=R(R为实数集合),f
3
=a,b| aA∧bA∧b
2
=a
⑷ A=N(N为自然数集合),f
4
=a,b| aA∧bA∧b为小于a的素数的个数
⑸ A=Z(Z为整数集合),f
5
=a,b| aA∧bA∧b=|2a|+1 < br>解:⑴不能构成函数。由于1+1<10且1+2<10,所以1,1f
1
且1 ,2f
1

⑵能构成函数。
⑶不能构成函数。由于1
2=1且(-1)
2
=1,所以1,1f
3
且1,-1f3

⑷能构成函数。
⑸能构成函数。
3. 回答下列问题。
⑴ 设A=a,b,B=1,2,3。求B
A
,验证|B
A
|= |B|
|
A
|

××
⑵ 设A=a,b,B=1, 2。求B
AA
,验证|B
AA
|=|B|
|
A
| ×|
A
|

解:⑴f
0
=a,1,b,1
f
1
=a,1,b,2
f
2
=a,1,b,3
f
3
=a,2,b,1
f
4
=a,2,b,2
f
5
=a,2,b,3
f
6
=a,3,b,1
f
7
=a,3,b,2
f
8
=a,3,b,3
B
A
=f
0,
f
1,
f
2,
f
3,
f
4,
f
5,
f
6,
f
7,
f
8

|B
A
|=9=3
2
= |B|
|
A
|

84


第1章 习题解答
⑵ A×A=a,a,a,b,b,a,b,b
f
0
=a,a,1,a,b,1,b,a,1,b,b,1
f< br>1
=a,a,1,a,b,1,b,a,1,b,b,2
f
2
=a,a,1,a,b,1,b,a,2,b, b,1
f
3
=a,a,1,a,b,1,b,a, 2,b,b,2
f
4
=a,a,1,a,b,2, b,a,1,b,b,1
f
5
=a,a,1,a ,b,2,b,a,1,b,b,2
f
6
=a,a ,1,a,b,2,b,a,2,b,b,1
f
7
= a,a,1,a,b,2,b,a,2,b,b,2
f
8
=a,a,2,a,b,1,b,a,1,b,b,1 < br>f
9
=a,a,2,a,b,1,b,a,1,b,b ,2
f
10
=a,a,2,a,b,1,b,a, 2,b,b,1
f
11
=a,a,2,a,b,1 ,b,a,2,b,b,2
f
12
=a,a,2, a,b,2,b,a,1,b,b,1
f
13
=a ,a,2,a,b,2,b,a,1,b,b,2
f
14< br>=a,a,2,a,b,2,b,a,2,b,b,1
f
15
=a,a,2,a,b,2,b,a,2,b,b, 2

×
B
AA
=f
0,
f
1,
f
2,
f
3,
f
4,
f
5,
f
6,
f
7,
f
8,
f
9
f
10,
f
11,
f
12,
f
13,
f
14,
f
15

×
|B
AA
|=16=2
4
=|B|
|
A
|×|
A
|

4.下列函数中,哪些是单射?哪些是满射?哪些是双射?为什么?
⑴ f:N→N,f(x)= x
2
+1
⑵ f:Z→Z, f(x)=(x mod 3)(函数值为x除以3的余数)
⑶ f:N→N,
f(x)


1

0

1

0
若x为奇数
若x 为偶数
若x为奇数
若x为偶数

⑷ f:N→0,1,
f(x)

⑸ f:Z

→R,f(x)=3
x

⑹ f:R→R,f(x)=x
3
解:⑴是单射,不是满射,不是双射。
当x,yA ,x≠y,x
2
≠y
2
,x
2
+1≠y
2
+1,f(x)≠f(y)。所以f:N→N是单射。
因为xN,f(x)≠0N。所以f:N→N不是满射。
因为不是满射,所以不是双射。
⑵不是单射,不是满射,不是双射。
因为6≠9,而f(6)=(6 mod 3)=0=(9 mod 3)=f(9)。所以f:Z→Z不是单射。
因为xZ,f(x)≠3Z。所以f:Z→Z不是满射。
因为不是单射且不是满射,所以不是双射。
⑶不是单射,不是满射,不是双射。
因为1≠3,而f(1)=f(3)。所以f:N→N不是单射。
85


第1章 习题解答
因为xZ,f(x)≠2N。所以f:N→N不是满射。
因为不是单射和不是满射,所以不是双射。
⑷不是单射,是满射,不是双射。
因为1≠3,而f(1)=1=f(3)。所以f:N→0,1不是单射。
显然,f:N→0,1是满射。
因为不是满射,所以不是双射。
⑸是单射,不是满射,不是双射。
f:Z

→R,f(x)=3
x
是单调递增函数,所以是单射。
因为xZ

,f(x)≠0R。所以f:Z

→R不是满射。
因为不是满射,所以不是双射。
⑹是单射,是满射,是双射。
f:R→R,f(x)=x
3
是单调递增函数,所以是单射。
因为yR,有x=
3
y
R,使f(x)= f(
3
y
)=(
3
y
)
3
=y。所以f:R→R,f(x)=x3

满射。

因为是单射和满射,所以是双射。
5.设A=1,2,3,4,A上的等价关系R为:
R=1,4,4,1,2,3,3,2∪I
A

求自然映射f:A→AR
解:AR=1,4,2,3
f=1,1,4,2,2,3,3,2,3,4,1,4
6.设f: Z×Z→Z(Z为整数集合),f(x,y)= x+y;g: Z×Z→Z,g(x,y)= x×y。 试证明f 和
g是满射函数,但不是单射函数。
证明:xZ,0,xZ×Z,f (0,x)= 0+x=x,所以f: Z×Z→Z,f(x,y)=x+y是满射。
1,xZ×Z,f (1,x)= 1×x=x,所以g: Z×Z→Z,g(x,y)=x×y是满射。
对于1,2Z×Z,2 ,1Z×Z,f(1,2)=3=f(2,1),但1,2≠2,1,所以f: Z×Z→Z,
f(x,y)= x+y不是单射函数。
对于3,2Z×Z,2,3Z×Z,g(3,2)=6= g(2,3),但3,2≠2,3,所以g: Z×Z→Z,
g(x,y)= x×y不是单射函数。
7.设A和B是有限集合,|A|=n,|B|=m。
⑴有多少个不同的单射函数f:A→B。
解:要使f:A→B是单射函数,必须n≤m,因此 ,当n>m时,无A到B的单射函
n
数。当n≤m时,共有
P
m
=n (n-1)…(n-m+1)
⑵有多少个不同的双射函数f:A→B。
解:要使f:A→B 是双射函数,必须n=m,此时共有m!个双射函数。请参看习题5.2
的第6题。
8.设f:A→B,CA,证明f(A)-f(C)f(A-C)
证明:f(x)f( A)-f(C)f(x)f(A)∧f(x)f(C)xA∧xCxA-C f(A-C)
86


第1章 习题解答
所以, f(A)-f(C)f(A-C)
9.设A=a
1
,a
2
,… ,a
n
,试证明任何从A到A的函数,如果它是单射,则它必是满射。
反之亦真。
证明:设f:A→A是单射,下证f是满射。
反证法,设f不是满射,至少有一个元素不是f的像,设这个元素为a
j
,则ran fA-a
j
,
所以ran fA,从而有|ran f|<|A|,与f是单射矛盾。
设f:A→A是满射,下证f是单射。
反证法,设f不是 单射,a
i
A,a
j
A,使f(a
i
)=f(aj
),而a
i
≠a
j
,构造函数
f
1
:A-a
i
→A,f
1
(x)=f(x)
因为f:A→A是满射,所以f
1
:A-a
i
→A也是满射。故 有|A-a
i
|≥|A|。又因为a
i
A,
A-a
i
A,|A-a
i
|<|A|,所以,|A|≤|A-a
i|<|A|,即|A|<|A|,矛盾。
10.设f:A→B,CA,DA,试证明:
⑴ f(C∪D)= f(C)∪f(D)
⑵ f(C∩D) f(C)∩f(D) 证明:⑴f(x)f(C∪D)xC∪DxC∨xDf(x)f(C)∨f(x)f(D )
f(x)f(C)∪f(D)
即f(C∪D)= f(C)∪f(D)
⑵ f(x)f(C∩D)xC∩DxC∧xDf(x)f(C)∧f(x)f(D)f(x) f(C)∩f(D)
即f(C∩D) f(C)∩f(D)
11.设f:A→B。
g:B→P(A),定义为:对于bB,g(b)= x|xA∧f(x)=b。
证明:如果f是A到B的满射,则g是B到P(A)的单射。
证明:以下证明g:B→P(A)的单射。g(b)=x|xA∧f(x)=b。
设x
1
B,x
2
B且x
1
≠x
2
,因为f 是A到B的满射,y
1
A,使f(y
1
)=x
1
,y
2
A,使f(y
2
)=x
2

因为x
1
≠x
2
,所以f(y
1
)≠f(y
2
),又因为f 是函数,故有y
1
≠y
2
。由g的定义有,y
1
g(x< br>1
),
y
2
g(x
2
)。因为f(y
2< br>)=x
2
≠x
1
,所以y
2
g(x
1),故有g(x
2
)⊈g(x
1
),即g(x
1
)≠g (x
2
)。
这就证明了g是B到P(A)的单射。
12.设

A,≼

是偏序集,xA,令f(a)= x|xA∧x≼a ,证明:
⑴ f:A→P(A) 是单射。
⑵ 若 a≼b 时,必有 f(a)f(b)
证明:⑴aA,bA且a≠b
当a≼b时,因为a ≠b,则无b≼a,bf(a)。又由偏序关系的自反性知b≼b,从而bf(b)。
f(a)≠f (b)
当b≼a时,类似的可以证明f(a)≠f(b)
87


第1章 习题解答
⑵设a≼b,xf(a)xA∧x≼a,由a≼b和 偏序关系的传递性xA∧x≼bxf(b)。
即f(a)f(b)。
习题 5.2
1.设X=x
1
,x
2
, x
3
, x
4
,Y= y
1
,y
2
, y
3
, y
4
, y
5
,Z= z
1
,z
2
, z
3

f:X→Y,定义为f= x
1
,y
2
,x
2
,y
1
, x
3
,y
3
,x
4
,y
5
 g:Y→Z,定义为g=y
1
,z
1
,y
2
, z
2
,y
3
,z
3
,y
4
,z< br>3
,y
5
,z
2

试求函数g在函数f左边 的复合关系g

f,验证复合关系g

f是X到Z的函数。
解:g

f=x
1
,z
2
,x
2
,z< br>1
,x
3
,z
3
,x
4
,z
2

mod g

f=x
1,
x
2
,x
3
,x
4
=X。当x
1
= x
2
时,f(x
1
)=f(x
2
)
g

f:X→Z
2.设f,g,hR
R
,且f(x) =x
2
-2,g(x) =x+4,h(x) =x
3
-1
⑴ 试求g

f和f

g
⑵ g

f和f

g是单射?满射?双射?
⑶ f,g,h中哪些有反函数?若有,求出反函数。
解:⑴ g

f(x)= x
2
+2
f

g(x)=x
2
+8x+14
⑵ g

f不是单射,不是满射,不是双射。
f

g不是单射,不是满射,不是双射。
⑶ f不是单射,不是满射,不是双射。无反函数。
g是单射,是满射,是双射。有反函数。g
-1
(x)= x-4
h是单射 ,是满射,是双射。有反函数。h
-1
(x)=
3
x1

3.设f:A→B,g:B→C,g和f的复合函数g

f:A→C,试证明:
⑴ 如果g

f是单射,那么f是单射。
⑵ 如果g

f是满射,那么g是满射。
⑶ 如果g

f是双射,那么f是单射,g是满射。
证明:⑴x
1
 B,x
2
B且f(x
1
)=f(x
2
),因为g是函数 ,g(f(x
1
))=g(f(x
2
))g

f(x1
)=g

f(x
2
),
由于g

f 是单射,所以x
1
=x
2
,f是单射。
⑵ cC,因为g

f是满射,存在aA,使g

f(a)=c,又因为 f:A→B是函数,令
b=f(a),g(b)=g(f(a ))=g

f(a)=c, g是满射。
⑶ 设g

f是双射,由⑴知f是单射,由⑵知g是满射。
4.设f:A→B,f是双射,A′A,B′B,试证明
⑴ f (f
-1
(B′))B′
⑵ 利用f是满射,证明f (f
-1
(B′))=B′
⑶ A′f
-1
(f (A′))
⑷ 利用f是单射,证明A′=f
-1
(f (A′))
88


第1章 习题解答
证明:⑴ 设f(x)f (f
-1
(B′))xf
-1
(B′)yB′使x=f
-1
(y)f
-1
(B′) f(x)=yB′
所以,f (f
-1
(B′))B′
⑵ yB′,因为f:A→B是满射,xA使f(x)=y x=f
-1
(y)xf
-1
(B′)
y=f(x)f(f
-1
(B′))B′ f (f
-1
(B′))
由⑴有 f (f
-1
(B′))B′
所以,f (f
-1
(B′))=B′
⑶ xA′,因为f:A→B,所以yB使f(x)=y,而y=f(x)f(A′)
x=f
-1
(y)f
-1
(f (A′)),即xf
-1
(f (A′))A′f
-1
(f (A′))
⑷ xf
-1
(f (A′)),yf (A′)使x=f
-1
(y),从而y=f(x);再由yf (A′),x′A′ ,使y=f(x′)。
因为f:A→B是单射,所以,x=x′A′,故有f
-1
(f (A′))A′
又由⑶有A′f
-1
(f (A′))
这就证明了A′=f
-1
(f (A′))
5.设f:A→B,g:B→A,证明:
g

f=I
A
且f

g=I
B
当且仅当g=f
--1
且f=g
- 1
证明:设g=f
--1
且f=g
-1
,下证g
f=I
A
且f

g=I
B
因为g:B→A,f
--1
:B→A,g=f
--1
,所以yB,g(y)=f
-1
(y)。令g(y)=f
-1
(y)=x,则g(y)=x,
y=f(x)。
又由f=g
-1
 f:A→B,g
-1
:A→B,且xA,f (x)=g
-1
(x)。由此y=f(x)=g
-1
(x)g(y)=x
所以,g

f(x)=g(f(x))=g(y)=x=I
A
(x) ,f

g(y)=f(g(y))=f(x)=y=I
B
(x)
显 然,g

f:A→A,I
A
:A→A;f

g:B→B,I
B
:B→B
这就证明了g

f=I
A
且f

g=I
B
设g

f=I
A
且f

g=I
B
,下证g=f
--1
且f=g
-1
因为恒等函数I
A
是 双射,所以g

f:A→A是双射,由习题5.2的第3题⑶,f 是单射,
g是满射


同样,恒等函数I
B
是双射,所以f

g:B→B是双射,由习题5.2的第3题⑶,g是单
射,f是满射

所以,f 和g都是双射函数,他们的反函数都存在。
g:B→A,f
--1
:B→A
yB,由f
--1
: B→A,令f
--1
(y)=xAf(x)=y
g(y)=g(f (x))=g

f (x)=I
A
(x)=x= f
--1
(y),显然,g:B→A,f
--1
:B→A
所以,g=f
-1
类似的可以证明,f=g
-1

6.设A=a
1
,a
2
, …, a
n
,函数 f:A→A是双射。称双射f为集合A上的置换,n称为置
换阶,常记为:

a1
f


f(a)
1

a
2

f(a
2
)
a
n



f (a
n
)


由于f是双射,f(a
1
),f(a
2
),…,f(a
n
)都是A的元素且互不相同。因此f(a
1),f(a
2
),…,f(a
n
)必为
a
1
, a
2
, …, a
n
的一个排列。而a
1
,a
2
, …, a
n< br>的排列总数是n个,因此集合A上的n阶置换的
数目是n个。即A到A是双射函数有n个。
89


第1章 习题解答
设A=1,2,3,集合A上应有3=6个3阶置换。写出集合A上的所有3阶置换。
解:



123

123

123

123

123

123

 


132

213

231

312

321



123

7.如果某人营造了n个鸽舍,养了 多于n只鸽子,则必有一个鸽舍住有2只或2只以
上的鸽子。这就是鸽舍原理。
用数学语言将 这个原理抽象为:设A,B是有限集合,f是A到B的函数,如果|A|>|B|,
则A中至少有两个元 素,其函数值相等。
更一般的情况是:当鸽舍为n个,鸽子数大于n×m只时,必有一个鸽舍住有m十 1
个或多于m+1个鸽子。
用数学语言抽象为:设A,B是有限集合,f是A到B的函数,如 果|A|>n×m,|B|=n,
则在A中至少有m+1个元素,其函数值相等。
例如,有3 个鸽舍,13只鸽子。A是鸽子构成的集合,|A|=13>3×4。B是鸽舍构成
的集合,|B|=3 。则必有一个鸽舍,住有4+1=5个或5个以上鸽子。
利用鸽舍原理解下列各题:
⑴任意n+1个正整数,其中必有两个数之差能被n整除。
⑵在边长为1的正三角形内,任取 7个点,证明其中必有3个点联成的小三角形的面
积不超过
3

12
解:⑴由于任意正整数被n除后,其余数只能是0,1,…,n-1共n种,所以在n+1
个正整数中 ,必有两个数被n除后余数相同,这两个数之差必能被n整除。
⑵ 如图5.6所示,△ABC是边长 为1的正三角形,点O是△ABC的重心,连接OA、
1
1
OB,OC,则将△ABC 分为面积相等的3个小三角形,每个小三角形的面积都为:×
2
3
×
33=。
212







把小三角形作为“鸽舍”,点作为“鸽子”,则有7只鸽子,3个鸽舍。而INT(73)=2,
由鸽 舍原理,7个点中至少有3个点在同一个小三角形中,由这3个点联成的三角形的面
积必小于小三角形的 面积
3

12
习题 5.3
90


第1章 习题解答
1.证明区间(0,1)和区间[0,1]等势。
证明:设f:(0,1)→[0,1],f(x)=x是单射函数。|(0,1)|≤|[0,1]|。
又设g:[0,1]→(0,1),g(x)=
x1

是单射函数。|[0, 1]|≤|(0,1)|。故|(0,1)|=| [0,1]|。
24
2.设A,B,C,D是任意集合,A~B,C~D,证明A×C~ B×D
证明:因为A~B,所以,存在f:A→B是双射函数。
因为C~D,所以,存在g:C→D是双射函数。
令h:A×C→B×D,定义为:h()=
以下证明h 是单射函数:设1
,c
1
>≠2
, c
2
>,则有下列3种情况:
⑴a
1
≠a
2
且c
1
=c
2
< br>因为,f:A→B是单射函数,所以,f(a
1
)≠f(a
2
),故< f(a
1
), g(c
1
)>≠2
), g( c
2
)>,即h
是单射函数。
⑵a
1
=a
2
且c
1
≠c
2
类似⑴可以证明h是单射函数。
⑶a
1
≠a
2
,且c
1
≠c
2

类似⑴和⑵可以证明h是单射函数。
综上所述,h是单射函数。
以下证明h是满射函数:B×D,则bB,dD
因为,f:A→B是满射函数,所以,aA是f(a)=b。
因为,g:C→D是满射函数,所以,cC是g(c)=d。
A×C使h()==B×D。
h是满射函数。
故h:A×C→B×D是双射函数。A×C~ B×D
3.设N是自然数集合,A=x|x=n
5
∧nN,证明A是可数集。
证明:令a
i
=i
5
,则集合A可用列举法表示为:
A =0
5
,1
5
,2
5
,3
5
,… = a
0
,a
1
,… 
A是能用自然数编号的无限集,根据定理5.3.5,A是可数集。
4.设Q是有理数集合,证明叉乘积Q×Q是可数集。
证明:由例5.13知Q是可数集,Q的元素能用自然数编号。设Q= a
0
,a
1
,a
2
,…
Q×Q= 0
,a
0
>,0
,a
1
>, 0
,a
2
>,0
,a
3
>,…∪
1
,a
0
>,1
,a
1>,1
,a
2
>,1
,a
3
>,…∪
2
,a
0
>,2
,a< br>1
>,2
,a
2
>,2
,a
3
>,…∪

n
,a
0
>,n
,a
1
>,n
,a
2
>,n
,a
3
>,…∪

即Q×Q可以表示为可数个可数集的并集。由定理5.3.8知,Q×Q是可数集。
5.设N是自然数集合,证明|P(N)|=。
证明:
⑴作函数h:P(N)→[0,1],h如下定义:SP(N)
91


第1章 习题解答
h(S)=0.x
0
x
1
x
2
x
3
…(2进制小数),其中

x
i



1

0
iS
iS

例如,h()=0, h(N)=0.1111…,h(1,4,5)=0.010011。
显然,h是单射函数。|P(N)|≤|[0,1]|
⑵作函数k:[0,1]→P(N), k如下定义:x=0.x
0
x
1
x
2
x
3
…[0,1] (x是2进制小数,如果
x没有唯一表示,可任意选择其中之一)
k(x)= i|x
i
=1
例如,k(0)=, k(1)= k(0.1111…)=N,h(0.010011)= 1,4,5。
显然,k是单射函数。|[0,1]|≤|P(N)|
由⑴和⑵得|P(N)|=|[0,1]|
6.如果A是不可数无限集,B是A的可数子集,证明(A-B) ~ A。
证明:显然A- B是无限集,B是可数集。因为B是A的子集,所以,A=(A-B)∪B,
从而,|A|=|(A-B )∪B|,由习题5.3的第7题的结论得,|A|=|(A-B)∪B|=|A-B|,即(A-B) ~
A。
7.如果A是任意无限集,M是一个可数集,证明 (A∪M) ~ A
证明 :如果A是任意可数无限集,由定理5.3.8知,可数集的并集是可数集。A∪M是
可数集。得|A∪ M| =|A|,即(A∪M) ~ A
如果A是任意不可数无限集,由本习题第8题⑴和定义知:
|A∪M| =|A|+|M| =+
0
==|A|,即(A∪M) ~ A
8.设A,B,D是任意集合,A∩B=,A∩D=B∩D,|A|=a,|B|=b,|D|= d。定义
a+b=|A∪B|,a×b=|A×B|
证明
⑴ +
0
=。
⑵ 如果a≤b,则a+d≤b+d。
⑶ 如果a≤b,则a×d≤b×d。

证明:⑴令A=x| xR∧x≥1 ,B=
1
| nN ,显然,|A|=,|B|=
0
,A∩B=,
n2
A∪B R。 作函数f:A∪B→R,xA∪B,f(x)=x。显然,f是A∪B到R的单射函数。所
以|A∪ B|≤|R|=。即|A∪B|≤。
又因为AA∪B,所以|A|≤|A∪B|,即≤|A∪B|。
所以,|A∪B|=。 再由本题的定义有+
0
=|A|+|B|=|A∪B|=。
⑵ 因为a≤b, 即|A|≤|B|,有一单射函数f:A→B;设g:D→D,g(x)=x,显然,g是
D到D的单射 函数。定义h

A∪D→B∪D为:
h(x)=


f(x)

g(x)
当xA时
当 xD时

yB∪D,因为B∩D,则yB且yD或yD且yB。
当yB时,yD,由于f:A→B是单射函数和A∩D,所以A中必有唯一的x使
92


第1章 习题解答
h(x)=f(x)=y。
当yD时,yB ,由于g:D→D,g(x)=x,是单射函数和A∩D,所以D中必有
唯一的y使h(y)= g(y)=y。
所以,h

A∪D→B∪D是单射函数。故|A∪D|≤|B∪D| ,即a+d≤b+d
⑶ 因为a≤b,即|A|≤|B|,有一单射函数f:A→B;设g:D→D, g(x)=x,显然,g是
D到D的单射函数。定义h:A×D→B×D为:h()=
A×D且A×D,,从而
①x≠a,y=b,由于f:A→B是单射函数,所以f(x)≠f(a),h()=g(b)>= h(),所以 h

A×D→B×D是单射函数。
②x=a,y≠b,由于g是D到D的单射函数, 所以g(y)≠g(b),h()=
= h(),所以 h

A×D→B×D是单射函数。
③x≠a,y≠b,可类似⑴和⑵证明。


习题 6.1
1.通常数的乘法运算是否可以看作下列集合上的二元运算,说明理由。
⑴A=1,2。
⑵B=b|b是素数。
⑶C=c|c是偶数。
⑷D=2
n
| nN 。
解:⑴因为2×2=4A,所以数的乘法运算不A上的二元运算。
⑵因为2、3B,2×3=6B,所以数的乘法运算不是B上的二元运算。
⑶a,b C,a

b是偶数,a×b也是偶数,即a×bC且a×b的结果是唯一的,所以
数 的乘法运算是C上的二元运算。
(4) a,bD, n,mN,使a=2
n
,b=2
m
,a×b=2
n
×2
m
=2
n
+
m
,

n+mN,所以a×bD且
运算结果唯一,故数的乘法运算是D上的二元运算。
2.集合A=1,2,3,4,*和

是A上的二元运算,其中运算*定义为a*b=ab −b,运算


义为a

b=max(a, b),试写出*和

的运算表。
解:*和

的运算表如表6.12和表6.13所示。
表6.12 表6.13

1
2
3
4
1
0
1
2
3
2
0
2
4
6
3
0
3
6
9
4
0
4
8
12



1
2
3
4
1
1
2
3
4
2
2
2
3
4
3
3
3
3
4
4
4
4
4
4

3.7
,+
7
>和7

7
>是代数系统,其中N
7
=0,1,2,3,4, 5,6,运算+
7
是模7加法,运
93


第1章 习题解答
算×
7
是模7乘法。试写出+
7
和×
7
的运算表。
解:+
7
和×
7
的运算表如表6.14和表6.15所示。

表6.14

7

0
1
2
3
4
5
6
0
0
1
2
3
4
5
6
1
1
2
3
4
5
6
0
2
2
3
4
5
6
0
1
3
3
4
5
6
0
1
2
4
4
5
6
0
1
2
3
5
5
6
0
1
2
3
4
6
6
0
1
2
3
4
5



表6.15
×
7

0
1
2
3
4
5
6
0
0
0
0
0
0
0
0
1
0
1
2
3
4
5
6
2
0
2
4
6
1
3
5
3
0
3
6
2
5
1
4
4
0
4
1
5
2
6
3
5
0
5
3
1
6
4
2
6
0
6
5
4
3
2
1
习题 6.2
1.设代数系统,其中A
=
a,b,c,∗是A上的二元运算,分别由下列表给出。试
分别讨论 交换性、幂等性、单位元和逆元。
表6.3
∗ a
a
b
c
a
b
c
b
b
c
a

c

c

a

b
表6.4
∗ a
a
b
c
a
b
c
b
b
a
c

c

c

c

c
表6.5
∗ a
a
b
c
a
a
a
b
b
b
b

c

c

c

c
表6.6
∗ a
a
b
c
a
a
c
b
b
b
c
c
c
c
b
解:*的交换性、幂等性、单位元和逆元如表6.16所示。

表6.16

表6.3
表6.4

交换律


幂等律


94
单位元
a
a
逆元
a
–1
= a, b
–1
= c, c
–1
= b
a
–1
= a, b
–1
= b


第1章 习题解答
表6.5
表6.6









2.证明下列的公式
⑴a
m
∗a
n
=a
m+n

⑵(a
m
)
n
=a
mn

证明:设∗运算满足结合律,以下对于对任意的正整数n和m证明⑴和⑵两个结论。
⑴对于任意的正整数m,对n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当n=1时,a
m
∗a< br>1
=a
m
∗a=a
m
+1
设n=k时,结论成立, 即a
m
∗a
k
=a
m+k
。下证n=k+1时,结论也成立 ,即a
m
∗a
k
+1
=a
m+k
+1

a
m+
(
k
+1)
=a
(
m+k
)+1
=a
m+k
∗a=(a
m
∗a
k
)∗a= a
m
∗(a
k
∗a)=a
m
∗a
k
+1< br>。

所以a
m
∗a
n
=a
m+n

⑵对于任意的正整数m,对n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当n=1时,(a
m
)
1
= a
m
=a
m
·
1

设n=k时,结论成立,即(a
m
)
k
=a
mk
。下证n=k+1时,结论也成立,即(a
m
)
k
+1
=a
m
(
k
+1)

(a
m
)
k
+ 1
=(a
m
)
k
∗a
m
=a
mk
∗a
m
=a
mk
+
m
=a
m
(
k +
1)

所以,(a
m
)
n
=a
mn

3.证明定理6.2.2
注:设*是非空集合A上的二元运算,a为运算*的幂等元,对任 意的正整数n,则a
n
=a。
证明: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当n=1,2时,a
1
=a,a
2
=a*a=a
设n=k 时,结论成立,即a
k
=a,下证n=k+1时,结论也成立,即a
k
+1< br>=a。
a
k
+1
=a
k
*a=a*a=a,所以, a
n
=a,n为正整数。
4.写出代数系统7
,+
7
>的幺元和零元,各元素的逆元。
解:代数系统7
,+
7
>的运算表如表6.14所示。由表知幺 元为0,无零元,0逆元是0,
1和6,2和5,3和4互为逆元。
5.写出代数系统7

7
>的幺元和零元,各元素的逆元。
解:代数系统7

7
>的运算表如表6.15所示,由表知幺 元为1,零元为0,0无逆元,
1的逆元为1,6的逆元为6,2和4,3和5互为逆元。
6.设是代数系统,A是有限集,那么
⑴当运算∗在A上是封闭的时,其运算表有何特征?
⑵当运算∗是可交换运算时,其运算表有何特征?
解:代数系统,A是有限集。
⑴当运算∗在A上是封闭的时,其运算表中各元素的运算结果都是集合A中的元素。
⑵当运算∗是可交换运算时,运算表关于主对角线是对称的。
7.设A=1,3,5,7,9,∗是A上的二元运算,其定义分别为:
⑴a∗b=min(a,b)
⑵a∗b=a
⑶a∗b=ab+a
95


第1章 习题解答
问:哪些运算满足幂等律?
解:⑴ 满足幂等律。因为a A, a∗a= min(a,a)=a。
⑵满足幂等律。因为a A, a∗a=a。
⑶不满足幂等律。因为1∗1=1×1+1=2≠1
8.写出10

10
>的所有幂等元。
解:因为0 ×
10
0=0,1×
10
1=1,5×
10
5=5,6×< br>10
6=6,所以,0,1,5,6为幂等元。
9.设A=1,2,3,4,A上的二元运算∗定义为取最大值运算,即a,bA,有
a∗b=max(a,b)
表6.17
证明∗是可结合的运算,并指出代数系统的幺元、零元和各
∗ 1 2 3 4
元素的逆元。
1 1 2 3 4
解:作∗运算表如表6.17所示,由表知,幺元为1,零元为
2 2 2 3 4
4,1的逆元为1,其余元素无逆元。
3 3 3 3 4
(a∗b)∗c= max(max(a,b),c)
4 4 4 4 4
a∗(b∗c)= max(a,max(b,c))
以上两式都是取a,b,c三者中得最大者,所以
①a≥b≥c 和a≥c≥b时,(a∗b)∗c=a=a∗(b∗c)
②b≥a≥c 和b≥c≥a时,(a∗b)∗c=b=a∗(b∗c)
③c≥a≥b和c≥b≥a时,(a∗b)∗c=c=a∗(b∗c)
即a,b,cA,(a∗b)∗c= a∗(b∗c),∗运算满足结合律。
10.设是代数系统,∗的定义分别为:
⑴a∗b=|a+b|, ⑵a∗b=a
b
, ⑶a∗b=a+b−1, ⑷a∗b=a+2b, ⑸a∗b=2ab。
问:哪些运算在Z上是封闭的?哪些运算是可交换的?哪些运算是可结合的?
解:Z为整数集合,
⑴因为
①整数加法运算在Z上封闭,绝对值运算在Z上也封闭。
②a,bZ,a∗b=|a+b|=|b+a|=b∗a
③当a=1,b=2,c=-3 时,(a∗b)∗c=||a+b|+c|=0,a∗(b∗c)=|a+|b+c||=2,(a∗b)∗c≠ a∗(b∗c)。
所以,∗运算在Z上封闭,可交换,但不可结合。
⑵因为
①当b<0时,a∗b= a
b
不一定是整数,例如a=2,b=-1,a∗b=2
-1
Z,
②a,bZ,a∗b=a
b
, b∗a=b
a
,a∗b不一定等 于b∗a

例如a=2

b=1时,a∗b=a
b
=2,< br>b∗a=b
a
=1。a∗b≠b∗a。
③当a=2,b=1

c=2,(a∗b)∗c=(a
b
)∗c=(2
1
)∗2=2
2< br>=4,a∗(b∗c)=a∗(b
c
)=2∗(1
2
)=2,(a∗b )∗c
≠a∗(b∗c)。
所以∗运算在Z上不封闭,不可交换,不可结合。
⑶因为
①整数加法和减法运算在Z上封闭,
②a,bZ,a∗b=a+b-1= b+a-1= b∗a
③a,b,cZ,(a ∗b)∗c=(a+b-1)+c-1=a+b+c-2=a+(b+c-1)-1。
96


第1章 习题解答
所以,∗运算在Z上封闭,可交换,可结合。
⑷因为
①整数加法和乘法运算在Z上封闭。
②a,bZ,a∗b=a+2b,b∗a=b+2a。 a∗b不一定等于b∗a,如a=1,b= 2时。a∗b=a
+2b=5,b∗a=b+2a=4,a∗b≠b∗a。
③a,b,c Z,(a∗b)∗c=(a+2b)+2c,a∗(b∗c)=a+2(b+2c)=a+2b+4c,当a=0

b=0,
c=1时,(a∗b)∗c=2,a∗(b∗c)=4,(a∗b)∗c≠ a∗(b∗c)。
所以,∗运算在Z上封闭,不可交换,也不可结合。
⑸因为
①整数乘法运算在Z上封闭,
②a,bZ,a∗b=2ab=2ba=b∗a
③a,b,cZ,(a∗b)∗c=2(2ab)∗c=4abc=2a×2bc=2a(b∗c)=a∗( b∗c)。
所以,∗运算在Z上封闭,可交换,也可结合。
11.在代数系统中 ,Z是整数集合,运算∗定义为a∗b=a+b+ab,证明运算∗在Z
上是封闭的,∗是可交换的和可 结合的,并指出其幺元。
证明:
①因为整数加法和乘法在整数集合Z上封闭,所以,∗运算在Z上是封闭的。
②因为a∗b=a+b+ab=b+a+ba=b∗a,所以,∗运算在Z上是可交换的。
③因为a∗0=a+0+a×0=a=0+a+0×a=0∗a,即0为∗运算的幺元。
12.是代数系统,其中A=a, b, c, d,且有b=a
2
, c=a
3
,d=a
4
,证明运算*是可
交换运算。
证明: a*b=a*a
2
=a
3
=a
2
*a=b*a
a*c=a*a
3
=a
4
=a
3
*a=c*a
a*d=a*a
4
=a
5
=a
4
*a=d*a < br>b*c=a
2
*a
3
=a
5
=a
3
*a
2
=c*b
b*d=a
2
*a
4
=a
6
= a
4
*a
2
=d*b
c*d=a
3
*a
4
=a
7
=a
4
*a
3
=d*c
即x,yA,x*y=y*x,所以,*运算是可交换的运算。
13.写出5
,+
5
>的幺元和各元素的逆元。
解: i

N
5
,i+
5
0=i+0=i=0+i=0+
5
i 即0为+
5
的幺元。当i+j=j+i=0时,i与j
互为逆元, 即1和4,2和3互为逆元,0的逆元为0。
14.写出5

5
>的幺元和各元素的逆元(如果有逆元)。
解:i

N
5
,i×
5
1=i =1×
5
i, 所以,1为×
5
的幺元。

5
3=3×
5
2=1,4×
5
4=1,所以, 0无逆元,1和4的逆元为自身,2和3互为逆
元。
表6.18
15.请构造一个含幺元的代数系统,且除幺元外,其它元素都没有逆
元。
* a b c
解:令A=a,b,c,∗是A上的二元运算,∗的运算表如表6.18所示。
a a b c
根据运算表,a为幺元,a的逆元为a,b和c无逆元。
b b b b
97
c c b c


第1章 习题解答
16. k
,+
k

k
>是代数系统,证明×
k
对于+
k
是可分配的。
解: 根据+
k
和×
k
的定义,一方面,
因为a×(b+c

k)=a×(b+c)

ak,ak mod k= 0,所以a×(b+c

k) mod k= a×(b+c)
mod k,故a×
k
(b+
k
c)= a×(b+
k
c) mod k=


a(bc)modk bck
=a×(b+c) mod k
a(bck)modk bck

另一方面,
当a×b<k时,a×
k
b也可以看成是a×b除以k,商为0的余数,则a×
k
b=a×b mod
k (a×b除以k的余数),于是对于a,b,c

N
k
, 可设a×b=e k+m,a×c=fk+n,e,f,m,n为自
然数,0≤m,n<k。则a×
k
b =a×b mod k=m,a×
k
c= a×c mod k=n。
当m+n<k时,a×(b+c) mod k=(a×b mod k)+ (a×c mod k)= m+n
当m+n≥k时,a×(b+c) mod k=(a×b mod k)+ (a×c mod k)

k = m+n

k
将以上两式合并成一个式子:a×(b+c) mod k=(a×b mod k)+
k
(a×c mod k)

k
(b+
k
c)= a×(b+c) mod k=(a×b mod k)+
k
(a×c mod k) = (a×
k
b)+
k
(a×
k
c )
所以×
k
对+
k
满足左分配律。
因为+
k
和×
k
在N
k
上可交换,所以有
(b+
k
c)×
k
a= a×
k
(b+
k
c)=(a×
k
b)+
k
(a×
k
c)=(b×
k
a)+
k
(c×
k
a)
即×
k
对+
k
满足右分配律。
所以,×
k
对+
k
满足分配律。
习题 6.3
给定2
, +
2
>和3
, +
3
>,其中Z
2
=[0] , [1],Z
3
=[0] , [1] , [2]。表6.10和表6.11分
别给出+
2
和+
3
的运算,为简便记[i]为i,试求2
×Z
3
,∗>。


表6.11

表6.10
+
3
0 1 2

+
2
0 1
0 0 1 2

0 0 1
1 1 2 0

1 1 0
2 2 0 1

解:Z
2
×Z
3
=<[0],[0]>, <[0],[1]>, <[0],[2]>, <[1],[0]>, <[1],[1]>, <[1],[2]>
1
,b
1
>,2
,b
2
>Z< br>2
×Z
3
1
,b
1
>∗ 2
,b
2
>=1
+
2
a
2
, b
1
+
3
b
2
>,则二元运算∗的运算表如表
6. 19所示:
表6.19

<[0],[0]>
<[0],[1]>
<[0],[2]>
<[1],[0]>

<[0],[0]>
<[0],[0]>
<[0],[1]>
<[0],[2]>
<[1],[0]>
<[0],[1]>
<[0],[1]>
<[0],[2]>
<[0],[0]>
<[1],[1]>
<[0],[2]>
<[0],[2]>
<[0],[0]>
<[0],[1]>
<[1],[2]>
98
<[1],[0]>
<[1],[0]>
<[1],[1]>
<[1],[2]>
<[0],[0]>
<[1],[1]>
<[1],[1]>
<[1],[2]>
<[1],[0]>
<[0],[1]>
<[1],[2]>
<[1],[2]>
<[1],[0]>
<[1],[1]>
<[0],[2]>


第1章 习题解答
<[1],[1]>
<[1],[2]>
<[1],[1]>
<[1],[2]>
<[1],[2]>
<[1],[0]>
<[1],[0]>
<[1],[1]>
<[0],[1]>
<[0],[2]>
<[0],[2]>
<[0],[0]>
<[0],[0]>
<[0],[1]>




习题 7.1
1.

设Z是整数集合,Z上的二元运算*定义为:a*b= ab+2(a+b+1)。证明代数系统
是半群。

证明:由于任意两个整数经加、减、乘运算后,其结果仍然是整数。所以运算*对于
是封闭的。
现证*是可结合运算。由于
(a*b)*c=(ab+2(a+b+1))*c
=(ab+2(a+b+1))c+2(ab+2(a+b+1)+c+1)
=abc+2ac+2bc+2c+2ab+4a+4b+2c+6
=abc+2(ab+bc+ca)+4(a+b+c)+6
a*(b*c)=a*(bc+2(b+c+1))
=a(bc+2(b+c+1))+2(a+bc+2(b+c+1)+1)
=abc+2ab+2ac+2a+2a+2bc+4b+4c+6
=abc+2(ab+bc+ca)+4(a+b+c)+6
所以 (a*b)*c=a*(b*c)。由此证得*是可结合运算,是半群。
在证明*是可结合运算时,还可先把*的定义改写如下:
a*b=ab+2(a+b+1)= ab+2a+2b+2=a(b+2)+2(b+2)−2=(a+2)(b+2)−2
从而有
(a*b)*c=((a +2)(b+2)−2)*c=(((a +2)(b+2)−2)+2)(c+2)−2=(a +2)(b+2)(c +2)−2
a*(b*c)=a*((b +2)(c+2)−2)=(a +2)(((b +2)(c+2)−2)+2)−2=(a +2)(b+2)(c +2)−2
于是 (a*b)*c=a*(b*c)。
显然,上述证明方法,不仅简明清晰,而且可以对运算过程和运算 结果有较好的把握
和预测,避免了盲目性。
2.写出独异点的所有子独异点,其中 A=1,2,3,4,5,a*b=max(a,b)。
解:对于A中任意元素a ,都有
1*a=a*1=max(a,1)=a
所以1是独异点的幺元。由于< A,*>的子独异点必须与有相同的幺元,因
此,的所有子独异点分别为<1 ,*>,<1,2,*>,<1,3,*>,<1,4,*>,<1,5,*>,
< 1,2,3,*>,<1,2,4,*>,<1,2,5,*>,<1,3,4,*>,<1, 3,5,*>,<1,4,5,*>,
<1,2,3,4,*>,<1,2,3,5,* >,<1,2,4,5,*>,<1,3,4,5,*>,
本题的难度并不大,主要目的是通过本题进一步牢记:“子独异点必须与独异点有相
99


第1章 习题解答
同的幺元”的要求。
3.在独异点 10

10
>中,取其子集A=0,2,4,6,8,说明1 0
>是独异点,但不是10
,
×
10
>的子独异点。
解:由于A是由N
10
中所有偶数作为元素构成的集合;任意两个偶数的乘积是偶数,
偶数被10除后,其余数必为小于10的偶数;由此可知,模10的乘法运算×
10
对 于A是
封闭的。×
10
是可结合运算。
10
>中,由于

10
0=0×
1 0
6=0;6×
10
2=2×
10
6=2;6×
10
4=4×
10
6=4;6×
10
6=6×
10
6=6;

10
8=8×
10
6=8。
所以6是10
>的幺元,10
>是独异点。由于独异点10
, ×
10
>的幺元为1,因
此A虽是N
10
的子集,且10
>是独异点,但10
>不是10

1 0
>的子独异点。
4. Z是由所有整数组成的集合,对于下列*运算,哪些代数系统是半群?
⑴ a*b=a
b

⑵ a*b=a
⑶ a*b=a+ab
⑷ a*b=max(a,b)
解:⑴不是半群。因为运算*不满足结合律。
例如,(2*3) *2=2
3
*2=(2
3
)
2
=2
6
,而 2*(3*2)=2*3
2
=2
9
,所以(2*3)*2≠2*(3*2)。
⑵是半群。*的封闭性是显然的,由于(a*b)*c=a*c=a, a*(b*c)=a*b=a,所以*是可结合
运算,是半群。
⑶不是半群,因为运算*不满足结合律。易见
(a*b)*c=(a+ab)*c=a+ab+(a+ab)c=a+ab+ac+abc

a*(b*c)=a*(b+bc)=a+a(b+bc)=a+ab+abc
所以(a*b)*c≠a*(b*c),*不是可结合运算。
⑷是半群。*的封闭性是显然的,由于(a*b)*c=a*(b*c)=max(a, b, c),所以*是可结合
运算,是半群。
5.写出8
,+
8
>的所有子半群。
解:令A
1
=0,A
2
=0,4,A
3
=0,2,4,6,A
4
=0,1,2,3,4,5,6,7,则8
,+
8
>的所有子半
群为
1
,+
8
>,2< br>,+
8
>,3
,+
8
>,4
,+
8
>
6. 是半群,其中A=a,b,且a*a=b。证明
⑴ *是可交换运算。
⑵ b=b
2

证明:⑴因为a*b=a *a
2
=a
3
=a
2
*a=b*a,所以*是可交换运算。
⑵由于有限半群必有等幂元,在半群A中,仅有两个元素a和b,而a*a=b,所以b
是等幂 元,由此证得b=b
2

7. 集合A=0,2,4,说明对于模6乘法×
6
6
>是独异点 ,但6
>不是6
,
×
6
>的子独异点 。
100

几月几号是父亲节-搞笑双簧剧本


谬骞人-中秋寄语


内蒙古教育招生考试信息网-平安校园创建方案


鼓励短信-四川建设人才网


婚前协议书-民主生活会发言稿


有关艺术的作文-韩国地铁


全国三本大学-2012北京高考状元


上海印刷高等专科学校-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