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19年13地市中考数学解答题汇总 含解析
普济寺-说明文怎么写
江苏省2019年13地市中考数学解答题汇总
南京市
解答题(本大题共1
1小题,共88分,请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作答,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
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7分)计算(x+y)(x
2
﹣xy+y
2
)
【解答】解:(x+y)(x
2
﹣xy+y
2
),
=x<
br>3
﹣x
2
y+xy
2
+x
2
y﹣xy
2
+y
3
,
=x
3
+y
3
.
故答案为:x
3
+y
3
.
18.(7分)解方程:﹣1=.
【解答】解:方程两边都乘以(x+1)(x﹣1)去分母得,
x(x+1)﹣(x
2
﹣1)=3,
即x
2
+x﹣x
2
+1=3,
解得x=2
检验:当x=2时,(x+1)(x﹣1)=(2+1)(2﹣1)=3≠0,
∴x=2是原方程的解,
故原分式方程的解是x=2.
19.(7分)如图,D是
△ABC的边AB的中点,DE∥BC,CE∥AB,AC与DE相交于点F.求
证:△ADF≌△CE
F.
【解答】证明:∵DE∥BC,CE∥AB,
∴四边形DBCE是平行四边形,
∴BD=CE,
∵D是AB的中点,
∴AD=BD,
∴AD=EC,
∵CE∥AD,
∴∠A=∠ECF,∠ADF=∠E,
∴△ADF≌△CEF(ASA).
20.(8分)如图是某市连续5天的天气情况.
(1)利用方差判断该市这5天的日最高气温波动大还是日最低气温波动大;
(2)根据如图提供的信息,请再写出两个不同类型的结论.
【解答】解:(1)这5天的日最高气温和日最低气温的平均数分别是
=
方差分别是
==0.8,
=24,==18,
=
∴<,
=8.8,
∴该市这5天的日最低气温波动大;
(2)25日、26日、27日的天气依
次为大雨、中雨、晴,空气质量依次良、优、优,说
明下雨后空气质量改善了.
21.(8分
)某校计划在暑假第二周的星期一至星期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要求每位学生选
择两天参加活动.
(1)甲同学随机选择两天,其中有一天是星期二的概率是多少?
(2)乙同学随机选择连续的两天,其中有一天是星期二的概率是 .
【解答】解:(1)
画树状图如图所示:共有12个等可能的结果,其中有一天是星期二的
结果有6个,
∴甲同学随机选择两天,其中有一天是星期二的概率为=;
(2)乙同学随机选择连续的两天
,共有3个等可能的结果,即(星期一,星期二),(星
期二,星期三),(星期三,星期四);
其中有一天是星期二的结果有2个,即(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二,星期三),
∴乙同学随机选择连续的两天,其中有一天是星期二的概率是;
故答案为:.
22.(7分)如图,⊙O的弦AB、CD的延长线相交于点P,且AB=CD.求证:PA=PC.
【解答】证明:连接AC,
∵AB=CD,
∴
∴
=
+
,
=+,即=,
∴∠C=∠A,
∴PA=PC.
23.(8分)已知一次函数y
1
=kx+2(k为常数,k≠0)和y
2
=x﹣3.
(1)当k=﹣2时,若y
1
>y
2
,求x的取值范围.
(2)当x<1时,y
1
>y
2
.结合图象,直接写出k的取值范围.
【解答】解:(1)k=﹣2时,y
1
=﹣2x+2,
根据题意得﹣2x+2>x﹣3,
解得x<;
(2)当x=1时,y=x﹣3=﹣
2,把(1,﹣2)代入y
1
=kx+2得k+2=﹣2,解得k=﹣4,
当﹣4≤k<0时,y
1
>y
2
;
当0<k≤1时,y
1
>y
2
.
24.(8分)如图,山
顶有一塔AB,塔高33m.计划在塔的正下方沿直线CD开通穿山隧道
EF.从与E点相距80m的C
处测得A、B的仰角分别为27°、22°,从与F点相距50m
的D处测得A的仰角为45°.求隧道
EF的长度.
(参考数据:tan22°≈0.40,tan27°≈0.51.)
【解答】解:延长AB交CD于H,
则AH⊥CD,
在Rt△AHD中,∠D=45°,
∴AH=DH,
在Rt△AHC中,tan∠ACH=,
∴AH=CH•tan∠ACH≈0.51CH,
在Rt△BHC中,tan∠BCH=,
∴BH=CH•tan∠BCH≈0.4CH,
由题意得,0.51CH﹣0.4CH=33,
解得,CH=300,
∴EH=CH﹣CE=220,BH=120,
∴AH=AB+BH=153,
∴DH=AH=153,
∴HF=DH﹣DF=103,
∴EF=EH+FH=323,
答:隧道EF的长度为323m.
25
.(8分)某地计划对矩形广场进行扩建改造.如图,原广场长50m,宽40m,要求扩充
后的矩形广
场长与宽的比为3:2.扩充区域的扩建费用每平方米30元,扩建后在原广场
和扩充区域都铺设地砖,
铺设地砖费用每平方米100元.如果计划总费用642000元,扩
充后广场的长和宽应分别是多少米
?
【解答】解:设扩充后广场的长为3xm,宽为2xm,
依题意得:3x•2x•100+30(3x•2x﹣50×40)=642000
解得x
1
=30,x
2
=﹣30(舍去).
所以3x=90,2x=60,
答:扩充后广场的长为90m,宽为60m.
26
.(9分)如图①,在Rt△ABC中,∠C=90°,AC=3,BC=4.求作菱形DEFG,使点
D在边AC上,点E、F在边AB上,点G在边BC上.
小明的作法
1.如图②,在边AC上取一点D,过点D作DG∥AB交BC于点G.
2.以点D为圆心,DG长为半径画弧,交AB于点E.
3.在EB上截取EF=ED,连接FG,则四边形DEFG为所求作的菱形.
(1)证明小明所作的四边形DEFG是菱形.
(2)小明进一步探索,发现可作出的菱形的
个数随着点D的位置变化而变化……请你继
续探索,直接写出菱形的个数及对应的CD的长的取值范围.
【解答】(1)证明:∵DE=DG,EF=DE,
∴DG=EF,
∵DG∥EF,
∴四边形DEFG是平行四边形,
∵DG=DE,
∴四边形DEFG是菱形.
(2)如图1中,当四边形DEFG是正方形时,设正方形的边长为x.
在Rt△ABC中,∵∠C=90°,AC=3,BC=4,
∴AB==5,
则CD=x,AD=x,
∵AD+CD=AC,
∴
∴x=
+x=3,
,
,
时,菱形的个数为0. <
br>∴CD=x=
观察图象可知:0≤CD<
如图2中,当四边形DAEG是菱形时,设菱形
的边长为m.
∵DG∥AB,
∴
∴
=,
=,
,
=,
解得m=
∴CD=3﹣
如图3中,当四边形DEBG是菱形时,设菱形的边长为n.
∵DG∥AB,
∴
∴
∴n=
=,
=,
,
=,
=,
或<CD≤时,菱形的个数为0,当CD=
<CD≤时,菱形的个数为2.
或<∴CG=4﹣
∴CD=
观察图象可知:当0≤CD<
CD≤时,菱形的个数为1,
当
27.(11分)【概念认识】
城市的许多街道是相互垂直或平行的,因此
,往往不能沿直线行走到达目的地,只能按
直角拐弯的方式行走.可以按照街道的垂直和平行方向建立平
面直角坐标系xOy,对两
点A(x
1
,y
1
)和B(x
2
,y
2
),用以下方式定义两点间距离:d(A,B)=|x
1
﹣x
2
|+|y
1
﹣
y
2
|.
【数学理解】
(1)①已知点A(﹣2,1),则d(O,A)= 3 .
②函数
y=﹣2x+4(0≤x≤2)的图象如图①所示,B是图象上一点,d(O,B)=3,则
点B的坐标
是 (1,2) .
(2)函数y=(x>0)的图象如图②所示.求证:该函数的图象上不存在点C
,使d
(O,C)=3.
(3)函数y=x
2
﹣5x+7(x≥0)的图象
如图③所示,D是图象上一点,求d(O,D)的
最小值及对应的点D的坐标.
【问题解决】
(4)某市要修建一条通往景观湖的道路,如图④,道路以M为起点,先沿MN方向到
某处,再
在该处拐一次直角弯沿直线到湖边,如何修建能使道路最短?(要求:建立适
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画出
示意图并简要说明理由)
【解答】解:(1)①由题意得:d(O,A)=|0+2|+|0﹣1|=2+1=3;
②设B(x,y),由定义两点间的距离可得:|0﹣x|+|0﹣y|=3,
∵0≤x≤2,
∴x+y=3,
∴
解得:
,
,
∴B(1,2),
故答案为:3,(1,2);
(2)假设函数
根据题意,得
∵x>0,
∴
∴
,
,
的图象上存在点C(x,y)使d(O,C)=3,
,
,
∴x
2
+4=3x,
∴x
2
﹣3x+4=0,
∴△=b
2
﹣4ac=﹣7<0,
∴方程x
2
﹣3x+4=0没有实数根,
∴该函数的图象上不存在点C,使d(O,C)=3.
(3)设D(x,y),
根
据题意得,d(O,D)=|x﹣0|+|x
2
﹣5x+7﹣0|=|x|+|x
2<
br>﹣5x+7|,
∵
又x≥0,
∴d(O,D)=|x|+|x
2<
br>﹣5x+7|=x+x
2
﹣5x+7=x
2
﹣4x+7=(x﹣2)<
br>2
+3,
∴当x=2时,d(O,D)有最小值3,此时点D的坐标是(2,1).
(4)如图,以M为原点,MN所在的直线为x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xOy,将函数y=
﹣x
的图象沿y轴正方向平移,直到与景观湖边界所在曲线有交点时停止,
设交点为E,过点E作EH⊥M
N,垂足为H,修建方案是:先沿MN方向修建到H处,
再沿HE方向修建到E处.
理由:设
过点E的直线l
1
与x轴相交于点F.在景观湖边界所在曲线上任取一点P,过
,
点P作直线l
2
∥l
1
,l
2
与x轴相交于点G.
∵∠EFH=45°,
∴EH=HF,d(O,E)=OH+EH=OF,
同理d(O,P)=OG,
∵OG≥OF,
∴d(O,P)≥d(O,E),
∴上述方案修建的道路最短.
苏州市
解答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7
6分.把解答过程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解答时应写出必
要得计算过程,推演步骤或文字说明.作图时
用2B铅笔或黑色墨水签字笔.
19.(本题满分5分)计算:
3
2
2
2
0
【解答】解:
原式321
4
20.(本题满分5分)
x15
解不等式组:
2
x4
3x7
【解答】解:由①得
x15
x4
由②得
2
x4
3x7
2x83x7
x1
x1
所以x1
21.(本题满分6分)
先化简,再求值:
x36
1
,其中
x23
.
x
2
6x9
x3
x3
x36
x3
x3
x3
【解答】解:原式
x3
x3
2
x3
x3
2
x3
2
x3
x3
1
x3
代入
x23
原式
1
233
1
2
2
2
22.(本题满分6分)
在一个不透明的盒子中装有4张卡片.4张卡片的正面分别标有数字
1,2,3,4,这些卡片除数字
外都相同,将卡片搅匀.
(1)从盒子任意抽取一张卡片,恰好抽到标有奇数卡片的概率是: ; (2)先从盒子中任意抽取一张卡片,再从余下的3张卡片中任意抽取一张卡片,求抽取的2张卡
片
标有数字之和大于4的概率(请用画树状图或列表等方法求解).
【解答】解:
1
(1)
2
(2)
P
82
123
1
,抽取的2张卡片标有数<
br>2
答:从盒子任意抽取一张卡片,恰好抽到标有奇数卡片的概率是
字之和大于4的概率为
2
.
3
23.(本题满分8分)
某校计划组织学生参加“书法”
、“摄影”、“航模”、“围棋”四个课外兴题小組.要求每人必须参
加.并且只能选择其中一个小组,
为了解学生对四个课外兴趣小组的选择情況,学校从全体学
生中随机抽取部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把调
查结果制成如图所示的扇形统计图和条形统计
图(部分信息未给出).请你根据给出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
(1)求参加这次问卷调查的学生人数.并补全条形统计图(画图后请标注相应的数据);
(2)
m________, n________;
(3)若某校共有1200名学生,试估计该校选择“围棋”课外兴趣小组有多少人?
【解答】解:
(1) 参加问卷调查的学生人数为30
20%
150
人
;
(2)
m36,n16
(3)选择“围棋”课外兴趣小组的
人数为
1200
24
=192
人
150
答:参加问卷调查的学生人数为
150人
,
m36,n16
,选择“围棋”课外兴趣小组的人数
为
192人
.
24.(本题满分8分)
如图,
△ABC
中,点
E
在BC
边上,
AEAB
,将线段
AC
绕点
A
旋
转到
AF
的位置,使得
CAFBAE
,连接
EF
,
EF
与
AC
交于点
G
(1)求证:
EFBC
;
(2)若
ABC65
,
ACB28
,求
FGC
的度数.
【解答】解:
(1)
QCAFBAE
BACEAF
又QAEAB,ACAF
△BAC≌△EAF
SAS
EFBC
(2)
QABAE,ABC65
BAE18065250
FAG50
又Q△BAC≌△EAF
FC28
FGC502878
25.(本题满分8分)
k
如图,
A
为反比例函数
y<
br>
其中x0
图像上的一点,在
x
轴正半轴上有一点
B
,
OB4
.
x
连接
OA
,AB,且
OAAB210
.
(1)求
k
的值;
(2)过点
B
作
BCOB
,交反比例函数
y
点
D
,求
AD
的值.
DB
k
连接
OC
交
AB
于
其中x0
的图像于点
C
,
x
【解答】解:
(1)过点
A
作
AHOB
交
x<
br>轴于点
H
,交
OC
于点
M
.
QOAAB210,OB4
OH2
AH6
A
2,6
k12
(2)
将x4代入y
12
x
得D
4,3
BC3
QMH
AM
13
BC
22
9
2
QAHx轴,BCx轴
AH∥BC
△ADM∽△BDC
ADAM3
BDBC2
26.(本题满分10分)
如图,AE为
eO
的直径,D是弧BC的中点BC与AD,OD分别交于点E,F.
(1)求证:
DO∥AC
;
(2)求证:
DEDADC
2
;
1
(3)若
tanCAD
,求
sinCDA
的值.
2
C
E
F
A
O
B
D
【解析】
(1)证明:∵D为弧BC的中点,OD为
eO
的半径
∴
OD⊥BC
又∵AB为
eO
的直径
∴
ACB90
∴
AC∥OD
(2)证明:∵D为弧BC的中点
»
BD
»
∴
CD
∴
DCBDAC
∴
DCE∽DAC
DCDE
∴
DADC
即
DEDADC
2
(3)解
:∵
DCE∽DAC
,
tanCAD
CDDECE1
DADCAC2
设CD=
2a
,则DE=
a
,
DA4a
又∵
AC∥OD
∴
AEC∽DEF
1
2
∴
∴
CEAE
3
EFDE
8
所以
BCCE
3
又
AC2CE
∴
AB
10
CE
3
CA3
AB5
即
sinCDAsinCBA
27.(本题满
分10分)
已知矩形ABCD中,AB=5cm,点P为对角线AC上的一点,且AP=
25
cm
.如图①,动点M
从点A出发,在矩形边上沿着
ABC
的方向匀速运
动(不包含点C).设动点M的运动
时间为t(s),
APM
的面积为S(cm²)
,S与t的函数关系如图②所示:
(1)直接写出动点M的运动速度为
cms
,BC的长度为
cm
;
(2)如图③,动点
M重新从点A出发,在矩形边上,按原来的速度和方向匀速运动.同时,
另一个动点N从点D出发,在矩
形边上沿着
DCB
的方向匀速运动,设动点N的运动
速度为
v
cms
.已知两动点M、N经过时间
x
s
<
br>在线段BC上相遇(不包含点C),动点M、
22
N相遇后立即停止运动,记此时
APM与DPN
的面积为
S
1
cm,S
2
cm
.
①求动点N运动速度
v
cms
的取值范围;
②试探究
S
1
S
2
是否存在最大值.若存
在,求出
S
1
S
2
的最大值并确定运动速度时间
x
的值;
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D
C
S
(
c
m²
)
P
O
A
(图
①
)
M
B2.5
图
②
7.5
t
(
s
)
【解析】(1)2
cms
;10
cm
(2)①解:∵在边BC上相遇,且不包含C点
5
<7.5在C点
v
∴
15
2.5在B点
v
D
5
C
2
∴
cms<v6cms
3
15-2x
10
H
P
M(N)
2x-5
②如右图
S
1
S
2
S
矩形ABCD
S
PAD
S
CDM(N)
SABM(N)
7510
=15
1152x
过M点做MH⊥AC,则
MHCM
2
5
A
5
152x
2
5
2x5
2
B
1
∴
S
1
MHAP2x15
2
∴
S
2
2x
S
1
S<
br>2
2x15
2x
=
4x
2
30x
15
225
=
4
x
4
4<
br>
2
15
15225
因为
2.5<<7.5
,所以当
x
时,
S
1
S
2
取最大值.
4
44
28.(本题满分10分)
2
如图①,抛物线
y
x(a1)xa
与x轴交于A、B两点(点A位于点B的左侧),与y
轴交于点C,已
知
ABC
的面积为6.
(1)求
a
的值;
(2)求
ABC
外接圆圆心的坐标;
(3)如图②,P是抛物线上一点,
点Q为射线CA上一点,且P、Q两点均在第三象限内,
Q、A是位于直线BP同侧的不同两点,若点P
到x轴的距离为d,
QPB
的面积为
2d
,且
PAQAQB
,求点Q的坐标.
y
y
C
C
A
O
Bx
A
Q
OB
x
(图①)
(图②)
【解析】
(1)解:由题意得
y
x1
xa
由图知:
a<0
所以A(a,0
),
B
1,0
,
C
0,a
S
ABC
1
1
a
a
=6
2
A
Q<
br>O
C
P
D
B
x
a3或a4(舍)
∴
a3
(2)由(1)得A(
-3,0
),
B
1,0
,
C
0,3
∴直线AC得解析式为:
yx3
P
33
AC中点坐标为
,
22
∴AC的垂直平分线为:
yx
又∵AB的垂直平分线为:
x1
yx
x1
∴
得
x1
y1
ABC
外
接圆圆心的坐标(-1,1).
(3)解:过点P做PD⊥x轴
由题意得:PD=d,
1
∴
S
ABP
PDAB
2
=2d
∵
QPB
的面积为
2d
∴
S
ABP
S
BPQ
,即A、D两点到PB得距离相等
∴
AQ∥PB
设PB直线解析式为;
yxb
过点
B(1,0)
∴
yx1
yx1
x4
∴
易得
2
yx2x3
y5
x1
(舍)
y0
所以P(-4,-5),
由题意及
PAQAQB
易得:
ABQ≌QPA
∴BQ=AP=
26
设Q(m,-1)(
m<0
)
2
∴
1m
126
2
m4
∴Q
4,1
常州市
解答题(本大
题共10小题,共84分。请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作答,如无特殊说明,解答
应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
或推理过程)
19.(8分)计算:
(1)π
0
+()
1
﹣(
﹣
)
2
;
(2)(x﹣1)(x+1)﹣x(x﹣1).
【解答】解:(1)π
0
+()
1
﹣(
﹣
)
2
=1+2﹣3=0;
(2)(x﹣1)(x+1)﹣x(x﹣1)=x
2
﹣1﹣x
2
+x=x﹣1;
20.(6分)解不等式组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解答】解:解不等式x+1>0,得:x>﹣1,
解不等式3x﹣8≤﹣x,得:x≤2,
∴不等式组的解集为﹣1<x≤2,
将解集表示在数轴上如下:
21.
(8分)如图,把平行四边形纸片ABCD沿BD折叠,点C落在点C′处,BC′与AD
相交于点E.
(1)连接AC′,则AC′与BD的位置关系是 AC′∥BD ;
(2)EB与ED相等吗?证明你的结论.
【解答】解:(1)连接AC′,则AC′与BD的位置关系是AC′∥BD,
故答案为:AC′∥BD;
(2)EB与ED相等.
由折叠可得,∠CBD=∠C'BD,
∵AD∥BC,
∴∠ADB=∠CBD,
∴∠EDB=∠EBD,
∴BE=DE.
<
br>22.(8分)在“慈善一日捐”活动中,为了解某校学生的捐款情况,抽样调查了该校部分
学生
的捐款数(单位:元),并绘制成下面的统计图.
(1)本次调查的样本容量是 30
,这组数据的众数为 10 元;
(2)求这组数据的平均数;
(3)该校共有600名学生参与捐款,请你估计该校学生的捐款总数.
【解答】解:(1)本次调查的样本容量是6+11+8+5=30,这组数据的众数为10元;
故答案为:30,10;
(2)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
(3)估计该校学生的捐款总数为600×12=7200(元).
23.(8分)将图中的A型(正方形)、B型(菱形)、C型(等腰直角三角形)纸片分别放
在3个盒子中,盒子的形状、大小、质地都相同,再将这3个盒子装入一只不透明的袋
子中.
=12(元);
(1)搅匀后从中摸出1个盒子,盒中的纸片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概率是
;
(2)搅匀后先从中摸出1个盒子(不放回),再从余下的2个盒子中摸
出1个盒子,把
摸出的2个盒中的纸片长度相等的边拼在一起,求拼成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的概率.(不
重叠无缝隙拼接)
【解答】解:(1)搅匀后从中摸出1个盒子,可能为A型(正方形)、B
型(菱形)或C
型(等腰直角三角形)这3种情况,其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有2种,
∴盒中的纸片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概率是;
故答案为:;
(2)画树状图为:
共有6种等可能的情况,其中拼成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的情况有2种:A和C,C和A,
∴拼成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的概率为.
24.(8分)甲、乙两人每小时共做30个零件,甲
做180个零件所用的时间与乙做120个零
件所用的时间相等.甲、乙两人每小时各做多少个零件?
【解答】解:设甲每小时做x个零件,则乙每小时做(30﹣x)个零件,
由题意得:
解得:x=18,
经检验:x=18是原分式方程的解,
则30﹣18=12(个).
答:甲每小时做18个零件,则乙每小时做12个零件. 25.(8分)如图,在▱OABC中,OA=2,∠AOC=45°,点C在y轴上,点D是BC
=,
的中点,反比例函数y=(x>0)的图象经过点A、D.
(1)求k的值;
(2)求点D的坐标.
【解答】解:(1)∵OA=2
∴A(2,2),
∴k=4,
∴y=;
(2)四边形OABC是平行四边形OABC,
∴AB⊥x轴,
∴B的横纵标为2,
∵点D是BC的中点,
∴D点的横坐标为1,
∴D(1,4);
26.(10分)【阅读】
数学中,常对同一个量(图形的面积
、点的个数、三角形的内角和等)用两种不同的方
法计算,从而建立相等关系,我们把这一思想称为“算
两次”.“算两次”也称做富比尼
原理,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
【理解】
(1)
如图1,两个边长分别为a、b、c的直角三角形和一个两条直角边都是c的直角三
角形拼成一个梯形.
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计算梯形的面积,并写出你发现的结论;
(2)如图2,n行n列的棋子排成一个正
方形,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计算棋子的个数,可
得等式:n
2
=
1+3+5+7+…+2n﹣1. ;
【运用】
(3)n边形有n个顶点,在它的内部再画
m个点,以(m+n)个点为顶点,把n边形剪
成若干个三角形,设最多可以剪得y个这样的三角形.当
n=3,m=3时,如图3,最多
可以剪得7个这样的三角形,所以y=7.
①当n=4,m=2时,如图4,y= 6 ;当n=5,m= 3 时,y=9;
,∠AOC=45°,
②对于一般的情形,在n边形内画m个点,通过归纳猜想,可得y= n+2(m﹣1)
(用
含m、n的代数式表示).请对同一个量用算两次的方法说明你的猜想成立.
【解答】解:(1)有三个Rt△其面积分别为ab,ab和c
2
.
直角梯形的面积为(a+b)(a+b).
由图形可知:(a+b)(a+b)=ab+ab+c
2
整理得(a+b)
2
=2ab+c
2
,a
2
+b
2
+2ab
=2ab+c
2
,
∴a
2
+b
2
=c
2
.
故结论为:直角
长分别为a、b斜边为c的直角三角形中a
2
+b
2
=c
2
.
(2)n行n列的棋子排成一个正方形棋子个数为n
2
,每层棋子分别为1,3,
5,7,…,
2n﹣1.
由图形可知:n
2
=1+3+5+7+…+2n﹣1.
故答案为1+3+5+7+…+2n﹣1.
(3)①如图4,当n=4,m=2时,y=6,
如图5,当n=5,m=3时,y=9.
②方法1.对于一般的情形,在n边形内
画m个点,第一个点将多边形分成了n个三角
形,以后三角形内部每增加一个点,分割部分增加2部分,
故可得y=n+2(m﹣1).
方法2.以△ABC的二个顶点和它内部的m个点,共(m+3)个点
为顶点,可把△ABC
分割成3+2(m﹣1)个互不重叠的小三角形.以四边形的4个顶点和它内部的
m个点,
共(m+4)个点为顶点,可把四边形分割成4+2(m﹣1)个互不重叠的小三角形.故以n
边形的n个顶点和它内部的m个点,共(m+n)个点作为顶点,可把原n边形分割成n
+2
(m﹣1)个互不重叠的小三角形.故可得y=n+2(m﹣1).
故答案为:①6,3;②n+2(m﹣1).
27.(10分)如图,二次函数y=﹣x2
+bx+3的图象与x轴交于点A、B,与y轴交于点C,
点A的坐标为(﹣1,0),
点D为OC的中点,点P在抛物线上.
(1)b= 2 ;
(2)若点P在第一象限,过点
P作PH⊥x轴,垂足为H,PH与BC、BD分别交于点M、
N.是否存在这样的点P,使得PM=M
N=NH?若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
请说明理由;
(3)若点P的横坐标小于3
,过点P作PQ⊥BD,垂足为Q,直线PQ与x轴交于点R,
且S
△
PQB
=2S
△
QRB
,求点P的坐标.
【解答】解:(1)∵二次函
数y=﹣x
2
+bx+3的图象与x轴交于点A(﹣1,0)
∴﹣1﹣b+3=
解得:b=2
故答案为:2.
(2)存在满足条件呢的点P,使得PM=MN=NH.
∵二次函数解析式为y=﹣x
2
+2x+3
当x=0时y=3,
∴C(0,3)
当y=0时,﹣x
2
+2x+3=0
解得:x
1
=﹣1,x
2
=3
∴A(﹣1,0),B(3,0)
∴直线BC的解析式为y=﹣x+3
∵点D为OC的中点,
∴D(0,)
∴直线BD的解析式为y=﹣+,
设P(t,﹣t
2
+2t+3)(0<t
<3),则M(t,﹣t+3),N(t,﹣t+),H(t,0)
∴PM=﹣t
2
+2t+3﹣(﹣t+3)=﹣t
2
+3t,MN=﹣t+3﹣(﹣
﹣t+
∴MN=NH
∵PM=MN
∴﹣t
2
+3t=﹣t+
解得:t
1
=,t
2
=3(舍去)
∴P(,)
),使得PM=MN=NH.
x+)=﹣t+,NH=
∴P的坐标为(,
(
3)过点P作PF⊥x轴于F,交直线BD于E
∵OB=3,OD=,∠BOD=90°
∴BD=
∴cos∠OBD=
=
∵PQ⊥BD于点Q,PF⊥x轴于点F
∴∠PQE=∠BQR=∠PFR=90°
∴∠PRF+∠OBD=∠PRF+∠EPQ=90°
∴∠EPQ=∠OBD,即cos∠E
PQ=cos∠OBD=
在Rt△PQE中,cos∠EPQ=
∴PQ=PE
在Rt△PFR中,cos∠RPF=
∴PR=PF <
br>∵S
△
PQB
=2S
△
QRB
,S
△
PQB
=BQ•PQ,S
△
QRB
=BQ•QR
∴PQ=2QR
设直线BD与抛物线交于点G
∵﹣+=﹣x
2
+2x+3,解得:x
1
=3(即点B横坐标),x
2
=﹣
∴点G横坐标为﹣
设P(t,﹣t
2
+2t+3)(t<3),则E(t,﹣t+)
∴PF=
|﹣t
2
+2t+3|,PE=|﹣t
2
+2t+3﹣(﹣t+)|=|﹣t
2
+t+|
①若﹣<t<3,则点P在直线BD上方,如图2,
∴PF=﹣t
2
+2t+3,PE=﹣t
2
+t+
∵PQ=2QR
∴PQ=PR
∴PE=•PF,即6PE=5PF
∴6(﹣t
2
+t+)=5(﹣t
2
+2t+3)
解得:t
1
=2,t
2
=3(舍去)
∴P(2,3)
②若﹣1<t<﹣,则点P在x轴上方、直线BD下方,如图3,
此时,PQ<QR,即S<
br>△
PQB
=2S
△
QRB
不成立.
③若t<﹣1,则点P在x轴下方,如图4,
∴PF=﹣(﹣t
2
+2t+
3)=t
2
﹣2t﹣3,PE=﹣t+﹣(﹣t
2
+2t+3)=t
2
﹣t﹣
∵PQ=2QR
∴PQ=2PR
∴PE=2•PF,即2PE=5PF
∴2(t
2
﹣t﹣)=5(t
2
﹣2t﹣3)
解得:t
1
=﹣,t
2
=3(舍去)
∴P(﹣,﹣)
). 综上所述,点P坐标为(2,3)或(﹣,﹣
<
br>28.(10分)已知平面图形S,点P、Q是S上任意两点,我们把线段PQ的长度的最大值
称
为平面图形S的“宽距”.例如,正方形的宽距等于它的对角线的长度.
(1)写出下列图形的宽距:
①半径为1的圆: 1 ;
②如图1,上方是半径为1的半圆,下方是正方形的三条边的“窗户形“: 1+ ;
(2)
如图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1,0)、B(1,0),C是坐标平面内的
点,连接AB
、BC、CA所形成的图形为S,记S的宽距为d.
①若d=2,用直尺和圆规画出点C所在的区域并求它的面积(所在区域用阴影表示);
②若
点C在⊙M上运动,⊙M的半径为1,圆心M在过点(0,2)且与y轴垂直的直线
上.对于⊙M上任意
点C,都有5≤d≤8,直接写出圆心M的横坐标x的取值范围.
【解答】解:(1)①半径为1的圆的宽距离为1,
故答案为1.
②如图1,正方
形ABCD的边长为2,设半圆的圆心为O,点P是⊙O上一点,连接OP,
PC,OC.
在Rt△ODC中,OC=
∴OP+OC≥PC,
∴PC≤1+,
.
==
∴这个“窗户形“的宽距为1+
故答案为1+.
(2)①如图2﹣1中,点C所在的区域是图中正方形AEBF,面积为2.
②如图2﹣2中,当点M在y轴的右侧时,连接AM,作MT⊥x轴于T.
∵AC≤AM+CM,又∵5≤d≤8,
∴当d=5时.AM=4,
∴AT==2,此时M(2﹣1,2),
当d=8时.AM=7,
∴AT==2,此时M(2﹣1,2),
﹣1≤x≤2﹣1.
+1≤x﹣2+1.
∴满足条件的点M的横坐标的范围为2
当点M在y轴的左侧时,满足条件的点M的横坐标的范围
为﹣2
南通市
解答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96分.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9
.(本小题满分8分)解不等式:
4x1
x1
,并在数轴上表示解集.
3
解:两边同乘以3,得
4x13x3
.移项,得
4x3x3
1
.合并同类项,得
x4
.
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为:
20.(本
小题满分8分)先化简,再求值:
m
4m4<
br>
m2
,其中
m22
.
m
m
2
m
2
4m4m
2
(m2)
2
m
2
••m
2
2m
. 解:原式
mm2mm2
把
m22
代入上式,原式
m
2
2mm(m2)(22)2222
.
21.(本小题满分8分
)如图,有一池塘,要测池塘两端A,B的距离,可先在平地上取一
个点C,从点C不经过池塘可以直接
到达点A和B.连接AC并延长到点D,使CD=CA.连
接BC并延长到点E,使CE=CB.连接D
E,那么量出DE的长就是A,B的距离.为什么?
CACD,
<
br>证明:在△ABC和△DEC中,
ACBDCE,
∴△ABC≌△DE
C.∴AB=DE.
CBCE,
22.(本小题满分9分)第一盒中
有2个白球、1个黄球,第二盒中有1个白球、1个黄球,
这些球除颜色外无其他差别.分别从每个盒中
随机取出1个球,求取出的2个球中有1个白
球、1个黄球的概率.
解:根据题意画出树状图:
由树状图可以看出,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共有6种,这
些结果出现的可能性相等.其中1
白1黄)
白1黄的有3种.所以
P(1
3
1
.
62
23.(本小题满分8分)列方程解应用题:
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某校购进《西游记》
和《三国演义》若
干套,其中每套《西游记》的价格比每套《三国演义》的价格多40元,
用3200元购买《三国演义》
的套数是用2400元购买《西游记》套数的2倍,求每套《三
国演义》的价格.
解:设每套
《三国演义》的价格为
x
元,则每套《西游记》的价格为
x40
元.
由题意,得
32002400
2•
(x40)4800x
.
.方程两边乘
x(x40)
,得
3200
xx40
解得
x80
.经检验,
x80
是原方程的解,且符合题意.所以,原分式方程的解为<
br>x80
.
答:每套《三国演义》的价格为80元.
24.
(本小题满分10分)8年级某老师对一、二班学生阅读水平进行测试,并将成绩进
行了统计,绘制了如
下图表(得分为整数,满分为10分,成绩大于或等于6分为合格,成
绩大于或等于9分为优秀).
一班
二班
平均分
7.2
6.85
方差
2.11
4.28
中位数
7
8
众数
6
8
合格率
92.5%
85%
优秀率
20%
10%
根据图表信息,回答问题:
(1)用方差推断, 班的成绩波动较大;用优秀率和合格率推断,
班的
阅读水平更好些;
(2)甲同学用平均分推断,一班阅读水平更好些;乙同学用中位数或
众数推断,二班阅读
水平更好些.你认为谁的推断比较科学合理,更客观些.为什么?
解:(1)二 一
(2)乙同学的推断比较科学合理.理由:虽然二班成绩的平均分比一
班低,但从条形图中
可以看出,二班有3名学生的成绩是1分,它在该组数据中是一个极端值,平均数受
极端值
影响较大,而中位数或众数不易受极端值的影响,所以,乙同学的推断更客观些.(答案不
唯一,理由只要有理有据,参照给分)
25.(本小题满分9分)如图,在Rt△ABC中,∠AC
B=90°,∠A=30°,BC=1,以边AC上
一点O为圆心,OA为半径的⊙O经过点B.
(1)求⊙O的半径;
(2)点P为
AB
中点,作PQ⊙AC,垂足为Q,求OQ的长;
⊙
(3)在(2)的条件下,连接PC,求tan⊙PCA的值.
解:(1)连接OB,∵OA=OB,∴∠ABO=∠A=30°.
∵∠ACB=90°,∠A=30°,∴∠ABC=60°∴∠OBC=30°.
在Rt△O
BC中,
cosOBC
23
BC1
,即
cos30
.解得
OB
.
3
OBOB
即⊙O的半径为
23
.
3
(2)连接
OP.∵点P为
AB
的中点,∴OP⊥AB.∴∠QPO=∠A=30°.
在Rt△
OPQ中,
cosQPO
⊙
PQOQ
,
sinQPO
,
OPOP
即
cos30
PQOQ
,
sin30
.
2323
33
∴
PQ
2332313
•
1
,
OQ•
.
32323
323
PQ3
,∴
CQ
.∴
tanPCA
.
33
CQ2<
br>2
(3)在Rt△OBC中,
OC
2a为常数)
26.(本小题满分
10分)已知:二次函数
yx4x3a(
.
(1)请写出该二次函数图像的三条性质;
(2)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若该二次函数的图像
在
x4
的部分与一次函数
y2x1
的图
像有两个交点,求a
的取值范围.
解:(1)①图像开口向上;②图像的对称轴为直线
x2;③当
x2
时,
y
随
x
的增大而
增大;④当
x2
时,
y
随
x
的增大而减小;⑤当
x2时,函数有最小值.
(2)∵二次函数的图像与一次函数
y2x1
的图像有两个交点,
22
∴
x4x3a22x1
,即
x6x3a30
.
364(3a3)12a240
,解得
a2
.
∵二次函数的图像在
x4
的部分与一次函数
y2x1
的图像有两个交点
,
2
∴二次函数
x6x3a3
的图像与
x轴
x4
的部分有两个交点.
2
结合图像,可知
x4
时,
x6x3a30
.
2
∴当
x4
时,
x6x3a33a50
,得
a
5
.
3
∴当二次函数的图像在
x4
的部分
与一次函数
y2x1
的图像有两个交点时,
5
a
的取值范围为
a2
.
3
27、(13分
)如图,矩形ABCD中,AB=2,AD=4,E,FF分别在AD,BC上,点A与点C关于EF所
在的直线对称,P是边DC上的一动点,
(1)连接AF,CE,求证四边形AFCE是菱形;
(2)当
PEF
的周长最小时,求
DP
的值;
CP
(3)连接BP交EF于点M,当
EMP45
时,求CP的长。
解:(1)连接AC,交EF于点O.
由对称可知:OA=OC,AC⊥EF.∴AF=CF.
∵四边形ABCD是矩形,∴AD∥BC.
∴∠OAE=∠OCF,∠OEA=∠OFC.
∴△OAE≌△OCF.∴AE=CF.
∴四边形AFCE是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AFCE是菱形.
(2)∵△PEF的周长=PE+PF+EF
,又EF长为定值,∴△PEF的周长最小时,即PE+PF最小.作
E关于直线CD的对称点
E'
,连接
FE'
交DC于点
P'
,则
PEPFPE'
PFE'F
,因
此,当点P与点
P'
彼此重合时,△PEF的周长最小.
∵AB=2,AD=4,∴
AC25
.∴
OC5
.
由△COF∽△CBA,得
OCCF5
.∴
CF
.
BCCA2
∴
DEBF4
53
.
22<
br>3
3
DPDE'
2
3
由画图可知:
DE'DE<
br>.由
△DE'P∽△CFP
,得
.
2
CPC
F
5
5
2
(3)设BP交AC于点Q,作BN⊥AC于点N.
∵∠EMP=45°,∴OM=OQ,NQ=BN.
由
AB•BCAC•BN
,得
2425BN
.
∴
NQBN
4
5
.
5
在Rt△ABN中,<
br>2
4
ANABBN2
5
<
br>5
.
5
5
222
2
∴AQANNQ
64
5
.
CQACAQ5
.
55
6
5
4
ABAQ
2
5
PC
由AB∥CP,得△ABQ∽△CPQ,得.即.解得.
3
CPCQ
PC
4
5
5
28
、(13分)定义:若实数x,y满足
x2yt
,
y2xt
,且xy
,则称点M(x,
y)为“现点”。例如,点(0,2)和(-2,0)是“线点”
。
已知:在直角坐标系xOy中,点P(m,n),
22
()()
(1)
P
和
P
两点中,点
是“线点”;
1
3,1
2
-3,1
(2)若点P是
“线点”,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mn,并求t的取值范围;
(3)若点Q(n,m)是“线点”,直线
PQ分别交x轴、y轴于点A,B,当
POQAOB30
时,直接写出t的值。
解:(1)
P
2
;
22
(2)∵
P(m,n)<
br>是“线点”,∴
m2nt
,
n2mt
.
2222<
br>2nm)2nm)2t
.∵
mn
,∴
mn2
.
∴
mn(
,
mn(
(mn)2mn(2nm)2t
.∴
42mn42t
.∴
mnt4
. ∴
(mn
)0
.即
(mn)4mn0
.∴
t30
.解得
t3
.
∵
mn
,∴
∴
t
的取值范围为
t3
.
(3)
t
22
2
10
或6.
3
徐州市
解答题(本大题共有10小题,共86分,请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作答,解
答时应写出文字
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9.(10分)计算:
(1)π
0
﹣+()
2
﹣|﹣5|;
﹣
(2)÷.
【解答】解:(1)原式=1﹣3+9﹣5=2;
(2)原式=
=(x﹣4)•
=2x.
20.(10分)(1)解方程:+1=
÷
(2)解不等式组:
【解答】解:(1)+1=,
两边同时乘以x﹣3,得
x﹣2+x﹣3=﹣2,
∴x=;
经检验x=是原方程的根;
(2)由可得,
∴不等式的解为﹣2<x≤2; 21.(7分)如图,甲、乙两个转盘分别被分成了3等份与4等份,每份内均标有数字.分
别旋转
这两个转盘,将转盘停止后指针所指区域内的两数相乘.
(1)请将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填入下表:
乙
积
甲
1
2
3
(2)积为9的概率为
1
2
3
2
4
6
3
6
9
;
4
8
12
1 2 3 4
;积为偶数的概率为
(3)从1~12这12个整数中,随机选取1个整数,该数不是(1)中所填数字的概率为
.
【解答】解:(1)补全表格如下:
1 2 3 4
1
2
3
1
2
3
2
4
6
3
6
9
4
8
12
(2)由表知,共有12种等可能结果,其中积为9的有1种,积为偶数的有8种结果,
所以积为9的概率为
故答案为:,.
;积为偶数的概率为=,
(3)从1
~12这12个整数中,随机选取1个整数,该数不是(1)中所填数字的有5和
7这2种,
∴此事件的概率为
故答案为:.
22.(7分)某户居民2018年的电费支出情况(每2个月缴费1次)如图所示:
=,
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求扇形统计图中“9﹣10月”对应扇形的圆心角度数;
(2)补全条形统计图.
【解答】解:(1)全年的总电费为:240÷10%=2400元
9﹣10月份所占比:280÷2400=,
=42° ∴扇形统计图中“9﹣10月”对应
扇形的圆心角度数为:360°×
答:扇形统计图中“9﹣10月”对应扇形的圆心角度数是42°
(2)7﹣8月份的电费为:2400﹣300﹣240﹣350﹣280﹣330=900元,
补全的统计图如图:
23.(8分)如图,将平行四边形纸片AB
CD沿一条直线折叠,使点A与点C重合,点D落
在点G处,折痕为EF.求证:
(1)∠ECB=∠FCG;
(2)△EBC≌△FGC.
【解答】证明:(1)∵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BCD,
由折叠可得,∠A=∠ECG,
∴∠BCD=∠ECG,
∴∠BCD﹣∠ECF=∠ECG﹣∠ECF,
∴∠ECB=∠FCG;
(2)∵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D=∠B,AD=BC,
由折叠可得,∠D=∠G,AD=CG,
∴∠B=∠G,BC=CG,
又∵∠ECB=∠FCG,
∴△EBC≌△FGC(ASA).
24.(8分)如图,AB为⊙O的直径,C为⊙O上一点,D为
的垂线,垂足为E,连接OD
.
(1)求证:∠A=∠DOB;
(2)DE与⊙O有怎样的位置关系?请说明理由.
的中点.过点D作直线AC
【解答】(1)证明:连接OC,
∵D为
∴=
的中点,
,
BOC,
BOC,
∴∠BCD=
∵∠BAC=
∴∠A=∠DOB;
(2)解:DE与⊙O相切,
理由:∵∠A=∠DOB,
∴AE∥OD,
∵DE⊥AE,
∴OD⊥DE,
∴DE与⊙O相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