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含答案
华中师范大学录取分数线-安全生产责任书
新版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含答案
1.我能读课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小虾真有趣,它们吃东西的时候非常小心,总是先用钳
子轻轻碰一下食
物,然后迅速后退,接着再碰一下,又后退,直到觉得没有危险了,才用两个
钳
子捧着食物吃起来,吃饱了的小虾显得十分自在,有的独自游来游去,有的
互相追逐,有的紧贴在缸壁上
休息。
(1)这是一段描写小虾________的文字。从________等动词中可以体现出<
br>小虾吃东西非常小心。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作者是个________的人。
(2)用“有的……有的……有的……”说一句话。
(3)从小虾吃食物的动作描写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答案】
(1)吃东西时;碰、后退、再碰、捧;细心观察的人。
(2)下课了,操场上好热闹!有的同学在唱歌;有的同学在玩耍;有的同
学在聊天……
(3)小虾吃东西时非常小心。
【解析】【分析】(1)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
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2)考查运用词语的能力
,学生要在明确词语意思的前提下,会用词语
造句,语言表达要准确,简洁,语句完整、通顺没有错别字
。“有的……有的……
有的……”是排比句。
(3)结合第一题回答。
故答案
为:⑴吃东西时;碰、后退、再碰、捧;细心观察的人。⑵下课
了,操场上好热闹!有的同学在唱歌;有
的同学在玩耍;有的同学在聊天……⑶
小虾吃东西时非常小心。
【点评】(1)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2)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说完整的话,学生在平时多读课
文,养成熟练的语感。
(3)体会动作描写,品味语言表达艺术。
2.课文内容精彩回放。
瓢虫款款地落下来了,折好它的黑绸衬裙----膜翅,顺顺溜溜;收拢硬翅,严丝合
缝。
北京人把瓢虫叫作“花大姐”,好名字!
瓢虫,朱红的、瓷漆似的硬翅,上有小圆点,特别漂
亮。圆点是有定数的,不能
瞎点小圆点,叫作“星”,有七星瓢虫、十四星瓢虫…星点不同。有的瓢虫吃
蚜虫,是
益虫;有的瓢虫吃马铃薯嫩叶,是害虫。我说,吃马铃薯嫩叶的瓢虫,你们就不能改
改
口味,也吃蚜虫吗?
(1)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①指通畅顺当,没有阻拦。________
①指缝隙严密闭合________
(2)用横线画出文中的一个拟人句。
(3)读了这段文字我知道了,瓢虫有两种,
一种吃蚜虫,是________;一种吃马
铃薯嫩叶,是________。
(4)文中划线的句子是________,请将它改为陈述句:
________。
【答案】 (1)顺顺溜溜;严丝合缝
(2)虫款款地落下来了,折好它的黑绸衬裙----膜翅,
(3)益虫;害虫
(4)反问句;吃马铃薯嫩叶的瓢虫,你们应该改改口味,也吃蚜虫。
【解析】【分析
】(1)此题是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这就要求学生在
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熟练掌握词语和意思。单就
根据意思写词语来说会有很多近
义词,但结合短文内容来分析,词语就锁定在短文中了。
(
2)本题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明白拟人这一修辞手法以及其作用。所谓“拟
人”,就是把“物”当作人来写
,使“物”具有人的情感与行为,从而达到化抽象为
具体的目的。
(3)这道题是按课文内
容填空。解答时要带着问题快速浏览课文内容,
锁定所填的范围,然后结合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
即可。
(4)用反诘的语气表达一个肯定的意思,答案已经蕴涵在问句中了,不
需要对方来
回答,也就是明知故问,这是反问。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如
下:第一步:问号改为句号;第二步:删
掉疑问词比如:“难道…吗?”和“怎
能……呢?”等。第三步:否定改为肯定,肯定改为否定。
故答案为:(1)①顺顺溜溜;②严丝合缝;(2)瓢虫款款地落下来了,
折好它的黑绸衬裙
----
膜翅。(3)益虫;害虫;(4)反问句;吃马铃薯嫩叶的
瓢虫,你们应该改改口味,也吃蚜虫。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课
后注释或查字典理解词义。
(2)考查学生对拟人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3)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
好每一空。
(4)掌握反问句改陈述句方法,平时多练,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北京有句歇后语:“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这
座狮子多得数不清的
桥,建于1189年。这是一座联拱石桥,总长约266米,有281根望柱,每根
柱
子上都雕着狮子。要不仔细数,真是数不清呢。
这些狮子真有意思。它们有大有小
。大的有几十厘米高,小的只有几厘
米,甚至连鼻子眼睛都看不清。它们的形状各不相同,有的蹲坐在石
柱上,好
像朝着远方长吼;有的低着头,好像专心听桥下的流水声;有的小狮子依偎在
母狮子的
怀里,好像正在熟睡;有的小狮子藏在大狮子的身后,好像在做有趣
的游戏;还有的小狮子大概太淘气了
,被大狮子用爪子按在地上……
卢沟桥的狮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真是很难数清楚。但是文物工作者
已经数清了,总共是501只。
卢沟桥是“七七事变’’的发生地。1937年7月7日,侵华日军向中国军队
挑衅,
驻宛平的中国军队奋起反击,全面抗日战争从这里正式开始。正由于这
件事,卢沟桥成了我国人民永远难
忘的一处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
(1)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题目。
(2)卢沟桥最大的特点是( )
A. 历史悠久
B. 外形美观 C.
柱子上雕的狮子多得数
不清
(3)第2自然段围绕“________”这句
话,从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方面
具体介绍了卢沟桥的狮子。
(4)联系上下文,理解“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这句歇后语的意思。
(5)卢沟桥的狮子还有哪些形态?请你发挥想象,仿照短文的句式写一
写。
【答案】 (1)卢沟桥的狮子
(2)C
(3)这些狮子真有意思;大小;形态
(4)形容事物数量多,数不胜数。
(5)有的横躺在地上,好像一个昏昏欲睡的老人;有的
挺直身子站立不
动,好像一个训练有素的士兵。
【解析】【分析】(1)考查拟定标题
。阅读短文,梳理段落,就可以概括
出短文的主要内容,再进一步提炼标题。
(2)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
较判断正误。
(3
)考查找中心句的方法。中心句是一段文章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句子。
它在全文中起主导作用,是这段话中
最重要的句子。“找中心句”是概括段意的
一种形式,有些文章的段落就是围绕中心句写的。我们在阅读
时找准了中心
句,也就把握了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概括了段意。这段话的中心句在段首。
(4)歇后语理解的考查。认真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歇后
语。
(5)本题旨在
考察学生表达能力,仿照短文中的句子,发挥想象用合适
的语言表达出来,能做到语意连贯;内容设计合
情合理,表述只要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1)卢沟桥的狮子 (2)C(3)这些
狮子真有意思、大小、形
态(4)形容事物数量多,数不胜数。(5)有的横躺在地上,好像一个昏昏欲
睡的老人;有的挺直身子站立不动,好像一个训练有素的士兵。
【点评】(1)此题主要考查提炼文章标题的能力。
(2)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平时一定要认真理解并加以
识记。
(3)考查学生掌握找中心句的方法并运用。
(4)此题主要考查联系上下文,理解歇后语的能力。
(5)本题旨在考察学生表达能力,分析题中所给的句子结构,选择句式
相同或相似的句子即可。
4.阅读语段。完成练习。
送家里人出门后,庆龄一个人回到房间里
,耐心地等待着。她一会儿拿
起一本书看,一会儿又坐到琴凳上弹铜琴,平时很熟的曲子,今天却总是弹
不
准。
可是,直到全家人吃过午饭回来,小珍也没有来。妈妈心疼地说:“我的女儿一个人在家,该多没意思啊!”庆龄仰起脸回答道:“一个人在家,是很没
劲。可是,我并不后
悔,因为我没有失信。”
(1)结合句子,给画线的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①平时很熟的曲子,今天却总是弹不准。________
A.成熟
B.程度深 C.熟练
②我的女儿一个人在家,该多没意思啊!________
A.意义 B.趣味 C.心意
(2)读语段中划线的句子,可以用哪个词语来形容庆龄的表现( )
A. 惴惴不安 B.
心神不宁 C. 忧心忡忡
(3)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对下面句子的理解。
“一个人在家,是很没劲。可是,我并不后悔,因为我没有失信。”
(4)读了这个故事,我知道了小庆龄是一个________的孩子。( )
A. 执着 B.
守信 C. 善
良
D. 真诚
(5)宋庆龄等了一天,小珍也没有来。你是怎么看待这件事的?
【答案】 (1)C;B
(2)B
(3)虽然一个人待在家里很无聊,但是“我”信守了自己的诺言,所以没有
什么可后悔的。
(4)B
(5)做人要讲信用。宁愿空等,也不能失信。
【解析】【分析】
(1)这是一道“一字多义”的练习题。同一个词在不同的
语言环境中可以表达不同的意思,要把字放在
语境中去理解。
(2)此题是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
中
熟练掌握词语和意思。单就根据意思写词语来说会有很多近义词,但结合此
题给出的选项来分析,词语就
锁定了。
(3)理解句子题,一是要抓住关键词语,二是要联系课文内容来理解。
(4)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
较判断正误。
(5)谈自己的看法,回答这种开放性题目时需注意两点:一要联系文章
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
故答案为:(1)①C;②B;(2)B;(3)“一个人在家,是很没劲。可
是,我并不后悔,因为我没有失信。”(4)B;(5)做人要讲信用。宁愿空
等,也不能失信。
【点评】(1)主要考查学生对多义字的理解,正确理解字的语境意义需
要在积
累的基础上仔细揣摩,然后根据字的意思再一 一对号座。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理解词义。
(3)此题主要考查对句子的理解能力。
(4)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
(5)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生活实际。表述正确,文通
句顺即可。
5.阅读下面的成语故事,然后回答问题。
三人成虎
战国
时,魏国大臣庞恭要陪魏王的儿子去赵国都城邯郸作人质。庞恭深
知魏王容易偏听偏信,
担心自己一走,国内那些反对他的人会制造流言莹语。
于是临行前,庞恭对魏王说:“如果有人报告,说大街上有只老虎正在吃
人,您相信吗?”
魏王说:“我不相信。”
庞恭又问:“如果第二个人也这么说呢?”
魏王说:“两个人都这么说,我就会将信将疑了。”
庞恭再问:“如果第三个人也这么说呢?”
魏王说:“大家都这么说,我只好相信了。”
庞恭感慨道:“邯郸离魏国比王宫离大街要远得多,只怕日后议论我的还
不止三人,请
大王仔细考察才是。”
魏王点头道:“寡人心里有数,你放心去吧。”
(1)先猜猜下列生字的读音,再查字典验证。
①“蜚”字的读音是________。
②“庞”字的读音是________。
(2)先猜猜下列词语的意思,再查字典或词典验证。
①寡人:________
②流言蜚语:________
(3)请根据文章的内容选一选。
①“三人成虎”这个成语的寓意是( )。
A.三人同心协力就会擒住老虎
B.谣言或错误的话重复多次,就会让人信以为真
②庞恭向魏王讲“三人成虎”这个故事的用意是( )。
A.希望魏王不要偏听偏信
B.希望魏王能够深入民间,了解民间的疾苦,奋发有为
6.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庐山的景色十分秀丽。那里有高峰,有幽谷,有瀑布
,有溪流,尤其是
变幻无常的云雾,更给它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
庐山的云雾千姿
百态。那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像是戴在山顶上的白色
绒帽;那些缠绕在半山的云雾,又像是系在山腰的
一条条玉带。云雾弥漫山
谷,它是茫茫的大海;云雾遮挡山峰,它又是巨大的天幕。
庐山的云雾瞬息万变。眼前的云雾,刚刚还是随风飘荡的一缕轻烟,转
眼间就变成了一泻千里的九天银河
;明明是一匹四蹄生风的白马,还没等你完
全看清楚,它又变成了漂浮在北冰洋上的一座冰山……
云遮雾罩的庐山,真令人流连忘返。
(1)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标题。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秀丽——________
神秘——________
(3)从文中找出与下面句子意思相符合的词语。
①形容姿态多种多样。 ________
②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有很多变化,形容变化很多很快。 ________
(4)第二自然
段是围绕“________”这句话来写的,把云雾分别比作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5)想想庐山的云雾还会变成什么,仿照第三自然段写一句话。
7.阅读选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luǒ lù的土地不断扩大。树
木变成了一栋栋房子,变
成了各式各样的工具,变成了应有尽有的家具,还有
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
不管怎样,家家户户靠着锋利的斧头,日子过得还都不错。然而,不知
过了多少年,多
少代,在一个雨水奇多的八月,大雨没喘气儿,一连下了五天
五夜,到第六天lí
míng,雨才停下来。可是,小村庄,却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
到了何处。
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出现——________
增加——________ 缩小——________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luǒ llí mí
ù ng
______
_____ _____
(3)像“一张张”、“来来往往”这样的词语,我自己还能分别写两个,它们
是______
__、________。
(4)坡上的树木被人们砍去做什么了?请用横线在文中画出句子。
(5)“大雨没
喘气儿。”这句话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意思是
________。
(6)你对小村庄的人们说几句话吧。
8.【答案】
(1)形容人很有才学。;学识渊博的人士。
(2)用铲子铲掉;用火烧;撒石灰;挖掉根
(3)C;C
(4)杂草;庄稼
(5)示例:这片长满谷子的庄稼地就是我想要给
你们上的“最后一课”,我
想你们现在应该已经明白了。
【解析】【分析】(1)满腹
经纶,意思是形容人有才学,有治理国家的才
能。饱学之士,意思是指学识渊博的人。饱学:学识渊博。
指学识渊博的人。
(2)阅读可知,弟子们除草的方法是用工具单纯对付这些杂草,而哲学
家是不会满意的。
(3)哲学家是含蓄的,并没直接指出除草的方法,因为感悟需要通过自
己的心灵和眼睛去发现。实践出
真知,就是这个道理。
(4)把灵魂比作旷野是一种比喻说法,因为都很宽广;那么,纷扰,就像干扰禾苗的杂草,而庄稼就是需要培养的美德。
(5)哲学家会用眼前的事实告诉大家除草的
方法。他会含蓄地说,让长
满谷子的田野给大家上一课好了。
故答案为:(1)形容人很有
才学;学识渊博的人士。(2)用铲子铲掉、
用火烧、撒石灰、挖掉根;(3)C、C;(4)杂草、庄
稼;(5) 示例:这片
长满谷子的庄稼地就是我想要给你们上的“最后一课”,我想你们现在应该已经
明白了。
【点评】(1)本题考查对词语的理解。联系上下文,可以筛选出词语的语
境意义,也就是说词语有很多义项,但在具体语境中只有一个意思。
(2)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根据提问,从文中找到相关句子,提取
出关键词即可作答。
(3)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根据题目,可以揣摩哲学家的心理是想让
学生们通过实际来感悟道理。
(4)本题考查对词语语比喻义的理解。把灵魂比作旷野,那么野草和庄
稼分别代表什么就可想而知了。
(5)本题考查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哲学家给学生更多的是思考。感悟,
自己去发现总结。所
以哲学家来与不来都是一样的效果。
9.【答案】 (1)颗;根;件
(2)颜色和光泽很耀眼。;头脑迷糊,眼睛看不清东西,形容已饿到极
点。
(3)D
(4)凤凰在大旱之年帮助百鸟渡过难关,百鸟为了感谢凤凰的救命之恩,
每逢凤凰过生日的时候,都会从四面八方赶来向凤凰表示祝贺。
(5)读完这个故事,我想到在任何时
候,我们都不能浪费食物,要懂得珍
惜别人的劳动成果,从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量词的掌握情况,这道题是让
填量词,量词通常用来表
示人、事物或动作的数量单位的词,填空时要按语言
习惯合理搭配。
(2)词语理解的考查。认真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词义。
(3)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
较判断正误。
(4
)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
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
可。
(5)本题考查概括文章给人的启示和道理。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
而理解文本的
中心主题以及作者所要抒发的感情。
故答案为:(1)颗、根、件 (2)光彩夺目:颜色和光泽很
耀眼。头昏眼
花:头脑迷糊,眼睛看不清东西,形容已饿到极点。(3)D(4)凤凰在大旱
之
年帮助百鸟渡过难关,百鸟为了感谢凤凰的救命之恩,每逢凤凰过生日的时
候,都会从四面八方赶来向凤
凰表示祝贺。 (5)读完这个故事,我想到在任
何时候,我们都不能浪费食物,要懂得珍惜别人的劳动
成果,从小树立正确的
价值观、人生观。
【点评】(1)掌握量词的用法,学生做题就容易了,平时要注意积累和
运用。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课后注释或
查字典理解词义。
(3)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
(4)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5)只要观点正确,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10.【答案】
(1)chūn;cūn;zhuāng;tǎao
(2)5
(3)孩子们挖野菜时,发现许多“金子”,并主动交给村长的
(4)绿油油;白茫茫;紫莹莹;红彤彤
(5)老村长发现的“金子”指的是:孩子们拾金不昧的善良之心。
【
解析】【分析】(1)字音题的考查只要求识记不要求拼写,即侧重于考
查识记、辨别、确定字音的能力
,准确地判断其正确与否。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
常用字的字音,侧重的是“常用字的字音”。考查主要涉
及同音字、形声字、形近
字、多音字、习惯性误读字、方言字、统读字、难读字等。多音字、习惯性误<
br>读字是考试的重点、形声字、形近字次之。多音字、难读字是“认读”的难点。
复习时应分类整理
记忆,以记忆为主,把记忆和训练结合起来。
(2)考查有几个自然段,此题较容易,短文按自然段分得清楚,认真数
一数便可知道。
(
3)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可以掌握一定的技巧,可把整篇文章拆分成几
个部分,明确写了哪几方面内容,
然后总综和即可。
(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变换形式的叠词的积累和运用情况。从给出的
词语“一张张”来看,是ABB式结构,即第二个和第三个字是一样的。
(5)这道题考查的是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思,解答时要联系文章上下
文及主旨来思考。
故答案为:(1)chūn、cūn、zhuāng、tǎao
(2)5(3)孩子们挖野菜
时,发现许多“金子”,并主动交给村长的
(4)绿油油、白茫茫、紫莹莹、红彤
彤
(5)老村长发现的“金子”指的是:孩子们拾金不昧的善良之心。
故答案为:(1)
这道题目考查学生对汉字字音的掌握情况,是语文学习
中最基础的知识。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多读、多
记、多写,才能够准确无误
书写出来。
(2)此题考查对自然段的把握能力。
(3)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4)分析要仿写的词语,从中找出规律,找出规律,问题就
迎刃而解
了,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学会积累好词好句,为写作奠定基础。
(5)这种词语的意
思是语境临时赋予的,具有特殊的表情达意的作用。
注意,做这样的题必须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解释,
不能借助字典等工具书照
抄照搬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