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外阅读中价值观教育的问题及对策
伤感的英文句子-作文桥
龙源期刊网 http: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中价值观教育的问题及对
策
作者:王纪明
来源:《江苏科技报·E教中国》2019年第05期
小学时期是
学生价值观的主要形成时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正向培养学生的价值观。
在小学课堂教学中,语文课
外阅读有利于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价值观与认知,分析小学语文课外
阅读教学中实施价值观教育的方法,拥
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此基础上,本文紧贴这一中心,
从问题与对策入手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以供
参考。
一、存在的相关问题
1.阅读文本比较过时
阅读文本一定要与时俱进。假如阅读文本太过陈旧,文字内容很容易不符合现实,不符
合
学生的生活实际,导致学生不能进一步理解文本想要表达的内容。比如苏教版六年级《十六岁
前的回忆》一文,整篇文章从开头到结尾都是以父亲为核心线索,可是行文至最后并未交代这
位父亲到底
是谁,在文章后面设计的相关问题中却进一步提问:“如果李大钊在你的面前,你
有哪些想说的?”文中
的事情距离学生生活的年代十分遥远,再加上文章未详细介绍对应的背
景,导致学生不易理解。
2.教师对文本问题的解说太过公式化
语文教师应该在讲
堂上为学生们提供大量可发挥的空间,不要着急公布准确答案,而应该
思考学生是否进一步理解了文章。
但如今很多教师在开展课外阅读教学时,对问题的解说太过
公式化,显得比较呆板,课外延伸这一部分没
有做好。
3.教师提问方式太过单一化
教师的提问太过
单一化,基础问题离不开“读了这篇课文之后你最想说些什么”“文章带给
你的启示是什么”等。不变的
提问方式使得学生丧失了学习兴趣,思考问题的方式被限制。
二、實现价值观教育的策略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开展,能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价值观
与情感态度。为了达到这一目
标,教材的编辑者以及学校、教师、家长要开展协同配合。
1.让阅读文本进一步生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