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含答案

绝世美人儿
834次浏览
2020年08月13日 09:35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脑血管硬化的症状-高考志愿填报模拟


新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含答案


1.阅读语段,完成练习。
①海里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海参(shēn cān)靠肌肉伸缩爬
行,每小时只能前进四米。有一种鱼身体像梭子,每小时能游几十千米,攻击其他动物的时候,比普通的火车还快。乌贼和章鱼能突然向前方喷(pēn pèn)
水,利用水 的反推力迅速后退。还有些贝类自己不动,却能巴在轮船底下做免
费的长途旅行。
②海底的植物差(chā chà)异也很大。它们的色彩多种多样,有褐色
的,有紫色的,还有红色 的。最小的单细胞海藻,要用显微镜才能看清楚。最
大的海藻长达二三百米,是地球上最长的生物。
(1)给语段中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海参________(shēn cān) 喷________(pēn pèn)水
差________(chā chà)异
(2)第①段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请用“________”画出来。 (3)第①段具体写了________种海底动物的活动方法。它们分别是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语段中 划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这些贝类的活
动方式是________。
(5)第②段的起始句“海底的植物差异也很大”中的“也”字能去掉吗?为什
么?
(6)第②段从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方面写出了海底的植物差异也很
大。
【答案】 (1)shēn;pēn;chā
(2)海里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
(3)五;海参;梭子鱼;乌贼;章鱼;有些贝类
(4)拟人;巴在轮船底下
(5 )不能去掉。因为“也”字承上启下,说明了不仅海里的动物各有各的活
动方法,海底的植物同样差异很 大。
(6)色彩;大小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多音字的掌握情 况,在于平时
学生对读音的的辨析。多音字音不同,义不同,组成的词语也不同,解答此
题,要 求学生首先要读准词语,然后依据汉字选择正确的音节即可。
(2)考查找中心句的方法。中心句是 一段文章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句子。
它在全文中起主导作用,是这段话中最重要的句子。“找中心句”是概 括段意的
一种形式,有些文章的段落就是围绕中心句写的。我们在阅读时找准了中心
句,也就把 握了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概括了段意。这段话的中心句在段首。
(3)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 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第①
段,然后结合前后句(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4)把“贝类”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
来描写物。作用 是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是拟人。
(5)考查学生对词语的辨析。此类型的题目答案一 般都是否定的。把二
者做一对比,表达效果方面考虑。然后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
(6)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第②段,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故答案为:(1)shēn、pēn、chā (2)海里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
(3)五、海参、梭子鱼、乌贼、章鱼、有些贝类 (4)拟人、巴在轮船底下
(5)不能去掉。因为“也”字承上启下,说明了不仅海里的动物各有各的 活动方
法,海底的植物同样差异很大。(6)色彩、大小

【点评 】(1)对于多音字,我们读的时候,要根据词语的意思来确定它
的读音。做到认真、细致,如果对某个 字不大熟悉,一定要查字典弄明白。
(2)考查学生掌握找中心句的方法并运用。
(3)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
好每一空。
(4)考查学生对拟人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5)此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辨析能力。
(6)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2.阅读语段。完成练习。
送家里人出门后,庆龄一个人回到房间里,耐心地等 待着。她一会儿拿
起一本书看,一会儿又坐到琴凳上弹铜琴,平时很熟的曲子,今天却总是弹不
准。
可是,直到全家人吃过午饭回来,小珍也没有来。妈妈心疼地说:“我的
女儿一 个人在家,该多没意思啊!”庆龄仰起脸回答道:“一个人在家,是很没
劲。可是,我并不后悔,因为我 没有失信。”
(1)结合句子,给画线的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①平时很熟的曲子,今天却总是弹不准。________
A.成熟 B.程度深 C.熟练
②我的女儿一个人在家,该多没意思啊!________
A.意义 B.趣味 C.心意
(2)读语段中划线的句子,可以用哪个词语来形容庆龄的表现( )
A. 惴惴不安 B. 心神不宁 C. 忧心忡忡
(3)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对下面句子的理解。
“一个人在家,是很没劲。可是,我并不后悔,因为我没有失信。”
(4)读了这个故事,我知道了小庆龄是一个________的孩子。( )
A. 执着 B. 守信 C. 善
良 D. 真诚
(5)宋庆龄等了一天,小珍也没有来。你是怎么看待这件事的?
【答案】 (1)C;B
(2)B
(3)虽然一个人待在家里很无聊,但是“我”信守了自己的诺言,所以没有
什么可后悔的。
(4)B
(5)做人要讲信用。宁愿空等,也不能失信。
【解析】【分析】 (1)这是一道“一字多义”的练习题。同一个词在不同的
语言环境中可以表达不同的意思,要把字放在 语境中去理解。
(2)此题是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
中 熟练掌握词语和意思。单就根据意思写词语来说会有很多近义词,但结合此


题给出的选项 来分析,词语就锁定了。
(3)理解句子题,一是要抓住关键词语,二是要联系课文内容来理解。
(4)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
较判断正误。
(5)谈自己的看法,回答这种开放性题目时需注意两点:一要联系文章
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

故答案为:(1)①C;②B;(2)B;(3)“一个人在家,是很没劲。可
是,我并不后悔,因为我没有失信。”(4)B;(5)做人要讲信用。宁愿空
等,也不能失信。

【点评】(1)主要考查学生对多义字的理解,正确理解字的语境意义需
要在积 累的基础上仔细揣摩,然后根据字的意思再一 一对号座。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理解词义。
(3)此题主要考查对句子的理解能力。
(4)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
(5)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生活实际。表述正确,文通
句顺即可。


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百鸟朝凤
很久很久以前,凤 凰只是一只很不起眼的小鸟,羽毛也很平常,丝毫不
像传说中的那般光彩夺目。但它有一个优点,它很勤 劳,不像别的鸟儿那样吃
饱了就知道玩,而是从早到晚忙个不停,将别的鸟儿扔掉的果实都一颗一颗地< br>捡起来,收藏在山洞里。
有些鸟儿说:“这有什么意思呀?这不是财迷精、大傻瓜吗? ”可别小看
了这种贮(zhù)藏食物的行为,到了一定的时候,它可发挥了大用处!
果然,有一年,森林大早。鸟儿们觅不到食物,都饿得头昏眼花,快支
撑不下去了。这时凤凰急忙打开山 洞,把自己多年积存下来的干果和草籽拿出
来分给大家,和大家共渡难关。
旱灾过后 ,为了感谢凤凰的救命之恩,鸟儿们都从自己身上选了一根最
漂亮的羽毛拔下来,制成了一件耀眼的彩衣 献给凤凰,并一致推举它为鸟王。
从此以后,每逢凤凰生日之时,四面八方的鸟儿都会飞来向凤凰表示祝
贺,这就是百鸟朝凤的来历。
(1)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量词。
一________果实 一________羽毛 一________彩衣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光彩夺目:________
头昏眼花:________
(3)这个故事是( )
A. 童话故事 B. 寓言故事 C. 神话故
事 D. 民间故事
(4)说说百鸟朝凤的原因。
(5)读完这个故事,你想到了什么?写一写。



4.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白天鹅与黑天鹅
水草丰茂的沼泽地带,居 住着一群白天鹅。它们以雪白的羽毛、高雅的
姿态、嘹亮的歌声,获得周围人们的喜爱,白天鹅感到幸福 与自豪。
一天,扑簌簌飞来几只黑天鹅。白天鹅群顿时出现了骚动,它们窃窃私
语, 这只生气地嘀咕,“啊呀,那不是乌鸦的颜色么?”另一只愤慨地表示,“黑
得像木炭,太丢天鹅的脸了 。”白天鹅们商量着如何驱赶黑天鹅,不再让它们在
这里露脸。
然而,闻讯赶来的人 们,见到黑天鹅,无不欣喜若狂,赞不绝口:“黑天
鹅,黑天鹅,多稀罕的品种,见到你们真是大开眼界 。”
“雍容华贵,端庄秀丽,太可爱了。”
白天鹅们开头是惊呆,继而是自卑,它们暗自叹息道:
“看来,人们十分看重黑天鹅,我们将一钱不值了。
谁知,人们爽朗的话语清晰地传来:“白 天鹅,黑天鹅,黑白相间,交相
辉映,大自然蕴含着的美,多么令人心荡神驰呀!”
白天鹅感动极了,它们欢唱着迎向了黑天鹅;黑天鹅分外快乐,扑打着
黑油油的双翅,高歌奔向白天鹅。
从此,白天鹅和黑天鹅很快融合在一起,成了亲密无间的好朋友。
(1)从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填空。
________的羽毛 ________的姿态 ________的歌声
(2)联系上下文,写出下列词语意思相近的词。
稀罕——________ 爽朗—________ 分外—________
(3)“绝”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断; ②穷尽;③极,最;④走不通
的,没有出路的。“赞不绝口”中的“绝”应该选________种解释 ;“绝处逢生”中的
“绝”应该选第________种解释。
(4)白天鹅感到幸 福与自豪,是因为________;后来,白天鹅感到自卑,
是因为________。
(5)读了这个寓言故事,你明白了什么?

5.【答案】 (1)寂寞、喧闹、热闹、密不透风
(2)一棵棵榕树就像一顶顶撑开的绿绒大伞,树叶密不透风,可以遮太
阳,挡风雨。
把榕树比作绿绒大伞
(3)沙滩
;树
;公园
;街道
(4)又美丽又整洁

【解析】【分析】(1)选词填空中的备选词语大多数 都是同义词或近义
词,通过分析、比较,会发现它们之间会有细微差别。因此,选择时我们必须
结合语言环境,体会词语的区别,认真选择恰当的词语。
(2)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 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
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 表示比


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
( 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
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4)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
来即可。
故答案为:(1)寂寞、喧闹、热闹、密不透风
(2)一棵棵榕树就像一顶顶撑开的绿绒大伞,树叶密不透风,可以遮太
阳,挡风雨。
(3)沙滩;树;公园;街道
(4)又美丽又整洁
【点评】(1)说话和写作时要 正确使用词语,注意词语的搭配和组合;正
确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注意词语使用过程中的 感情色彩的变
化;加强对教材注释和课文后列出的字词背诵积累等。
(2)考查学生对比喻修 辞手法的掌握。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点的一致性。
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4)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6.【答案】 (1)老祖宗、各种花样、高明等;一齐咳、四重奏、盖住
等;林第一的咳嗽更 有特点;特别、野风、奥秘等
(2)原指音乐发出的声音节奏。本文指我们四人一起咳嗽发出的声音。 ;
从“好像咳嗽也要休息”,体会到了林第一的咳嗽是装出来的,写出了有趣,突出了他
的调皮 性格。
(3)①眨巴着眼睛,可怜巴巴地。②死死拉着绿裙子老师的袖子。
【解析】 【分析】(1)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
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 案。
(2)这道题考查的是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思,解答时要联系文章上下
文及主旨来思考。
(3)考查补写省略的内容,一般要注意补写的内容与所给出的内容一
致,要联系上下文,注意语句通顺 。
故答案为:(1)老祖宗、各种花样、高明等;一齐咳、四重奏、盖住
等;林第一的咳嗽 更有特点;特别、野风、奥秘等
(2)②原指音乐发出的声音节奏。本文指我们四人一起咳嗽发出的 声
音。②从“好像咳嗽也要休息”,体会到了林第一的咳嗽是装出来的,写出了有趣,
突出了他 的调皮性格。
(3)①眨巴着眼睛,可怜巴巴地。②死死拉着绿裙子老师的袖子。
【点评】(1)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2)这种词语的意思是语境临 时赋予的,具有特殊的表情达意的作用。
注意,做这样的题必须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解释,不能借助字 典等工具书照
抄照搬下来。
(3)此题考查补写省略的内容的能力。

7.【答案】 (1)《鸟是人类的朋友》;3
(2)米;7;L
(3)鸟是人类的朋友,是害虫的天敌。它们大多都是捉害虫的能手。


(4)啄木鸟;山雀;燕子;猫头鹰
(5)反问句。改为:看到这些鸟儿每天都在默默地为人类做贡献,谁也不
忍心伤害它们。
(6)开卷有益。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等等
【解析】【分析】(1)阅 读可知,短文主要描写了鸟类,中心句是文章的
开头一句话,所以可以截取 “鸟是人类的朋友 ”作为文章的标题。
(2) 粮 ,部首为米字旁,所以应该查米字部,找到后再查良的笔画数7< br>画。粮,读音为liáng,所以用音序查字法应该查字母L。
(3)短文主要介绍了鸟类是 捉害虫的能手,也是人类的朋友。所以开头
一句话就是文章的中心句,短文就是围绕它来写的。
(4)阅读第2自然段可知,先介绍了啄木鸟,接着介绍了山雀,然后是
燕子、猫头鹰。
(5)阅读结尾一句话可知, “谁还忍心 ……?”这是典型的反问句形式,真
正的意思是 谁都不忍心。改写时去掉语气词“呢”,问号变句号,将“还”变成否
定词“不”即可。
(6)可以写开卷有益,这是宋太宗说的;也可以写书山有路勤为径,这
是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说的。
故答案为:(1)《鸟是人类的朋友》;3;(2)米;7;L;(3)鸟是人
类的朋友,是害 虫的天敌。它们大多都是捉害虫的能手。(4)啄木鸟;山雀;
燕子;猫头鹰;(5)反问句。改为:看 到这些鸟儿每天都在默默地为人类做贡
献,谁也不忍心伤害它们。(6)开卷有益。书山有路勤为径,学 海无涯苦作
舟。等等
【点评】(1)本题考查给短文加标题的能力。标题就是文章的题目, 能
代表文章的中心,可以选写作对象及其特点的描述所成的短语作为文章的标
题。
(2)本题考查查字典的能力。部首查字先在部首目录找到汉字的部首所
在的页码,然后再看去掉部首剩 几画,就在检字表部首下查几画,就能找到所
要查的字所在的正文页码,找到这个汉字,可以查到它的读 音、释义、组词等
内容。音序查字需要知道汉字读音的第一个字母的大写。
(3)本题考查 对中心句的理解、辨析能力。中心句一般存在于文章的开
头、结尾或其它位置。中心句主要能概括文章的 中心内容,文章都是围绕中心
句展开描写的。
(4)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根据提问, 从短文中不难总结到介绍的
鸟有哪几种,应该在第2自然段中总结。
(5)本题考查对句子 类型的认识与改写。句子从形式上分,有一般陈述
句、感叹句、疑问句、设问句、反问句等。其中反问句 就是用疑问的形式来表
达肯定的意思,借以加强表达效果。
(6)本题考查对名言警句的默 写。关于“读书”的格言警句很多,如,读书
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等。这些名言都 是说读书能增长人
的智慧。

8.阅读下文,完成练习。
对牛弹琴
战国时期,有个叫公明仪的音乐家,弹得一手好琴。


有一天,天气晴朗,公明 仪带着琴来到郊外,远处有一头黄牛正在吃草。
公明仪顿时来了灵感,他摆好琴,拨动琴弦,对牛弹起琴 。听到这么优美的曲
子,老黄牛一点反应也没有,只管低头吃草。
公明仪以为老黄牛不喜欢听 这首曲子,于是,换了一首。可是,老黄牛还
是低头吃草。公明仪将曲子换了一首又一首,老黄牛还是不 理会,最后,老黄
牛吃饱了,竟然慢悠悠地走了。
公明仪失望极了,人们安慰他说:“不是你 弹得曲子不好,而是你弹得曲子
牛根本听不懂。”公明仪叹了口气,抱着琴回家去了。
(1)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顿时——________ 喜欢—________
(2)公明仪每次弹琴,老黄牛的反应是什么?用横线把老黄牛每次的反应
画出来。
(3)“公明仪顿时来了灵感”和“公明仪叹了口气”这两句写出了公明仪心情
变化。公明仪的 心情由________ 变为________。
(4)读完这个寓言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答案】 (1)马上;喜爱
(2)听到这么优美的曲子,老黄牛一点反应也没有,只管低头吃草。
老黄牛还是低头吃草。老黄牛还是不理会,最后,老黄牛吃饱了,竟然慢
悠悠地走了。
(3)激动愉快;无奈
(4)例:对蠢人谈论高深的道理,白费口舌。
【解 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近义词,是指
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 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
语的近义词。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
(2)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
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3)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出来即可。
(4)本题考查概括文章给人的启示和道理。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
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 题以及作者所要抒发的感情。
故答案为:(1)马上;喜爱(2)听到这么优美的曲子,老黄牛一点 反应
也没有,只管低头吃草。老黄牛还是低头吃草。老黄牛还是不理会,最后,老
黄牛吃饱了, 竟然慢悠悠地走了。(3)激动愉快;无奈(4)例:对蠢人谈论
高深的道理,白费口舌。
【点评】(1)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
就容易了。平时注意多积累,增 加词汇量。
(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4)只要观点正确,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9.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曾子杀猪
有一天,曾子的妻子要去集市,儿子哭着要和曾妻一块儿去。于是曾妻骗孩子说:“乖孩子,待在家里等娘,娘回来给你杀猪吃。”傍晚,曾妻回来


了,看 到曾子在猪圈里举着菜刀,曾妻不解地问:“你举着菜刀跑到猪圈里干
啥?”曾子毫不思索地回答:“杀 猪”。曾妻听了,扑哧一声笑了:“不过年不过
节的杀什么猪呢?”曾子严肃地说:“你不是答应过孩子 要杀猪给他吃吗?既然
答应了就应该做到。”曾妻说:“我只不过是骗骗孩子,和小孩子说话何必当真< br>呢?”曾子说:“对孩子就更应该说到做到了,不然,这不是明摆着让孩子学着
家长撒谎吗?大人 都说话不算话,以后有什么资格教育孩子呢?”曾妻听后惭愧
地低下了头,夫妻俩真的杀了猪给孩子吃, 并且宴请了乡亲们,告诉乡亲们教
育孩子要以身作则。虽然曾子的做法遭到一些人的嘲笑,但是他却教育 出了诚
实守信的孩子。曾子杀猪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他的人品一直为后人所尊敬。
(1)判断正误。
①曾子杀猪是为了教育孩子学会诚信。
②曾子的妻子说给孩子杀猪吃,是为了不让孩子跟着去集市。
③曾子被后人所尊敬是因为他是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④曾子教育妻子做人要诚实守信,所以中午就让孩子吃到了猪肉。
(2)从哪里可以看出曾子是在教育妻子做人要诚信,用“________”画出
来。
(3)这个故事给你的启示有哪些,试着写下来。
【答案】 (1)①正确;②正确;③正确;④错误
(2)对孩子就更应该说到做到了,不然,这不是明摆着让孩 子学着家长撒
谎吗?大人都说话不算话,以后有什么资格教育孩子呢?
(3)无论是教育子女还是做人,都必须讲个“信”字,要说到做到,不能说
谎。 【解析】【分析】(1)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
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 误。①正确;②正确;③正确;④错误。曾子教育
妻子做人要诚实守信,所以中午就杀猪让孩子吃到了猪 肉。(2)考查对课文内
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3)本题考查概括文章给人的启示和道理。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
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 以及作者所要抒发的感情。

故答案为:(1)①正确;②正确;③正确;④错误 (2 )对孩子就更
应该说到做到了,不然,这不是明摆着让孩子学着家长撒谎吗?大人都说话不算
话 ,以后有什么资格教育孩子呢?(3)

【点评】(1)此题考查学生对作品内容的掌握 的能力。(2)此题考查在
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3)只要观点正确,表述合理,文 通
句顺即可。

10.类文阅读。
海中变色龙
说起变色龙 ,谁都知道那是描述蜥蜴。可是许多人并不知道,海里也有变
色龙,它就是大名鼎鼎的章鱼。
章鱼挺着个圆圆的大肚子,长在头上的8条腕足在水中随波摇曳,翩翩起
舞,远远看去,像一朵花在海里 翻动,非常美丽。章鱼其实不是鱼,它属于软
体动物。
章鱼和蜥蜴一样,皮肤下布满了各种色 素细胞,红橙黄绿,样样齐备。它


可以利用细胞的伸缩来改变自己身体的颜色,以便和周 围环境的颜色保持一
致。
章鱼遇上敌人,会先施展“变色术”,一会儿变成白色,一会儿变成 红色,
几种颜色不停地变换,以此来吓唬敌人。如果这招不行,它才会动用自己肚子
里的墨囊, 急剧收缩身体,喷出墨汁状的“烟雾弹”,把周围的海水染成一片漆
黑,趁进攻的鱼儿晕头转向、不知所 措之机,逃之夭夭。当章鱼见到猎物的时
候 ,全身会变成令人恐怖的鲜红色;它用腕足抓住猎物,送到 嘴边。章鱼的唾
液腺能分泌出高效麻醉液,很快将猎物麻醉,然后就可以慢慢享用美餐了。
章 鱼非常警觉,即便在洞中或礁石下栖息时,也会留两条腕足在外面轻轻
摇动。一旦有什么情况,章鱼会立 刻警觉起来,或躲避得更深,或用腕足牢牢
缠住对方,把它缠死或毒死。
(1)在短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同义词。
赫赫有名—________ 警惕—________
(2)章鱼是怎样捕捉猎物的?请你用横线在短文中画出来。
(3)读了短文,你了解到章鱼的哪些特点(至少写两点)?
(4)为什么把章鱼称为“海中变色龙”?
(5)短文第三自然段的内容是( )。
A. 章鱼脾气暴躁 B. 章鱼身体的变色机制 C. 章鱼擒获猎
物 D. 章鱼施展变色术擒敌
【答案】 (1)大名鼎鼎;警觉
(2)当章鱼见到猎物的时候 ,全 身会变成令人恐怖的鲜红色;它用腕足
抓住猎物,送到嘴边。章鱼的唾液腺能分泌出高效麻醉液,很快将 猎物麻醉,
然后就可以慢慢享用美餐了。
(3)章鱼能施展变色术,章鱼非常警觉。
(4)因为章鱼的皮肤能像变色龙那样随环境的变化而改变颜色.
(5)B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近义词,是指
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 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找出所给词
语的近义词。赫赫有名—声名非常显赫。警惕—对可能发 生的危险等保持警
觉。
(2)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
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3)、(4)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
言概括出来即可。
(5)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第三自然
段的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故答案为:⑴大名鼎鼎;警觉;⑵画:当章鱼见到猎物的时候 ,全身会变
成令人恐怖的鲜红 色;它用腕足抓住猎物,送到嘴边。章鱼的唾液腺能分泌出
高效麻醉液,很快将猎物麻醉,然后就可以慢 慢享用美餐了。⑶章鱼能施展变
色术,章鱼非常警觉。⑷因为章鱼的皮肤能像变色龙那样随环境的变化而 改变
颜色。⑸B
【点评】(1)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 br>就容易了。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3)、(4)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
力。
(5)此题考查学生对第三自然段的内容的掌握的能力。

















中国历届国家领导人-二本大学排名文科


90周年纪念币-生物手抄报资料


市场部-德州市人事考试网


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水瓶座男生性格


幽默短信息-综治宣传月活动总结


江苏高考报名-工作失误检讨书范文


刘家豪-行政人事部工作总结


小学美术教案-入党函调证明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