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篇】新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含答案

绝世美人儿
734次浏览
2020年08月13日 09:40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北京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华科文华学院


【10篇】新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含答案


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民艺一绝——南阳烙画
河南南阳是历史文 化名城,底蕴深厚。南阳有“三宝”——烙画、玉雕、
《出师表》,“烙画”位居其首,蜚声海内外。
烙画,亦称烙花、烫花、火笔画、“火针刺绣”。它是利用碳化原理,通
过控温技巧, 用温度在摄氏三百至八百度之间的铁笔烙烫。
百闻不如一见。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亲自观看了 烙画师们制作的过程。
他们先在板材上用铅笔设计好图样,然后用较细的烙笔勾烙上线条,并擦掉铅笔的痕迹。最后是上色,遵循一定顺序,根据作品需要,有的不施任何颜料,
只用白描技法勾勒线条 ,用西画素描的黑、白、灰来烘色;有的以烙为主,套
彩为辅,在竹木、宣纸或丝绢等材质上勾画烘烫作 画。看他们的作品,或线条
流畅,如行云流水;或凝色浑实,敦厚拙朴;或色调清爽,云淡风轻;或虚实
相应,层次明晰……给人一种强烈的艺术效应。恍惚间,我的眼前出现了一幅幅
南阳烙画的艺术 长廊,它们越过眼前,穿越历史,回到了千年以前的汉代……
是啊,这些精美的艺术画廊是家乡人民在用他们的智慧、妙思、巧手谱
写着、延续着……
(1)用“________”在短文中画出烙画的制作过程。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烙画,是________(地方)的特色,它又称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需要用________度的铁笔在材料 上进行烙
烫。
(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①文章开宗明义,点明“烙画”特殊地位,既吸引读者又为下文展开作好铺
垫。
②“烙画”的作画材质有严格的要求,只能使用竹木、宣纸、丝绢。
③“烙画”没有任何颜色,只有素描的黑、白、灰。
④南阳“烙画”属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精华之一,它体现着我国劳动人民
的智慧。
【答案】 (1)他们先在板材上用铅笔设计好图样,然后用较细的烙笔勾
烙上线条,并擦掉铅 笔的痕迹。最后是上色。
(2)河南南阳;烙花;烫花;火笔画;摄氏三百至八百
(3)①正确;②错误;③错误;④正确
【解析】【分析】(1)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 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
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2)本题主要考 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
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3)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
较判断正误。

故答案为:(1)他们先在板材上用铅笔设计好图样,然后用较细的烙笔
勾烙上 线条,并擦掉铅笔的痕迹。最后是上色。
(2)河南南阳、烙花、烫花、火笔画、摄氏三百至八百


(3)①正确;②错误;③错误;④正确

【点评】(1)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2)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
好每一空。
(3)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

2.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鲜花朵朵,争奇斗艳,芬芳迷人。要是我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一天
之内,不同的花 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
叭;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七点 ,睡莲从梦中醒来;中午十二点
左右,午时花开放了;下午三点,万寿菊欣然怒放;傍晚六点,烟草花在 暮色
中苏醒;月光花在七点左右舒展开自己的花瓣;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开花;昙花
却在九点左右 含笑一现……
(1)这段话主要写了________。
(2)这段话是按________顺序来介绍不同花的开放的。
(3)这段话用不同的说法来表达鲜花的开放,照样子,写一写。
例:蔷薇绽开了笑脸。
桃花________。
荷花________。
【答案】 (1)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
(2)时间
(3)
羞答答的睁开了朦胧的眼;悄悄地从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解析】【分析 】(1)概括段意,可先看看这段有几句话并了解每句话的
意思,接着找出每句话中的重点词或中心词语 ,然后把这些词语连起来,组成
一句通顺的话。
(2)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找主关键词语,由“凌晨四
点、五点左右、七点、中午十二点左右、下午三点、傍晚六点、在七点左右 、
晚上八点”可知,作者是按时间顺序写的。
(3)仿写句子,一般要根据语言材料,从形式 (结构、修辞、句式、字
数)和内容两方面入手进行仿写。应遵循:内容统一;结构一致;修辞相仿的< br>要求。
故答案为:(1)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
(2)时间
(3)桃花羞答答的睁开了朦胧的眼;荷花悄悄地从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
来。
【点评】(1)此题主要考查概括段意的能力。
(2)此题主要考查对写作顺序的把握能力。
(3)仿写答案丰富多彩,要做到原文内容一致、句式一致、修辞一致。

3.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有一天,鹿口(渴 喝)了,找到一个池塘,痛痛快快地(渴 喝)起水
来。池水清清的,像一面镜子。鹿忽然发现了自己 倒映在水中的影子:“咦,这


是我吗?”
鹿摆摆身子,水中的(到 倒)影也跟着摆动起来。他从来没有注意
(到 倒)自己是这么漂亮!他不着急离开了,对着池水欣赏自己的美丽:
“啊!我的身段多么(均匀 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
瑚!”
一阵清风吹过,池水泛起了 层层波纹。鹿忽然看到了自己的腿,不禁噘
起了嘴,皱起了眉头:“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 两只美丽的角
呢?”
(1)选择括号内正确的字、词。
口________(渴 喝) (渴 喝)________起水
(到 倒)________影 注意________(到 倒) 多么________(均匀 匀
称)
(2)照样子写词语。
痛痛快快(AAB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填量词。
一________镜子 一________清风 四________腿 两________角
(4)用横线画出一句比喻句。用波浪线画出一句反问句。
(5)比较鹿角与腿,选择填空。
A.鹿角 B.鹿腿
①相比较而言,________更美观、更漂亮。
②相比较而言,________更有实用性。
(6)根据课文内容判断正误。
①所有像鹿角这样美丽的东西,都会存在送命的危险。
②所有像鹿腿这样有用的东西,都会是难看的。
③鹿角虽然美丽,却也有致命的缺点;鹿腿虽然难看,却有很大的用途。
④鹿应该认识到角和腿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
【答案】 (1)渴;喝;倒;到;匀称
(2)明明白白;星星点点;多多少少;隐隐约约
(3)面;阵;条;只
(4)池水清清的,像一面镜子。
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
(5)鹿角;鹿腿
(6)①错误;②错误;③正确;④正确
【解析】【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形近字、音近字的辨析,通过
比较部首、字义、组词记忆生字。还有些形近 字的读音有的也是相近或相同
的,需要平时学习积累的时候细心区分记忆。
(2)本题主要 考查学生对变换形式的叠词的积累和运用情况。从给出的
词语“痛痛快快”来看,是AABB式结构,即 第一个和第二个字是一样的,第三个
字和第四个字是一样的。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量 词的掌握情况,这道题是让填量词,量词通
常用来表示人、事物或动作的数量单位的词,填空时要按语言 习惯合理搭配。
(4)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
理 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
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 。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反问句:


是用反诘的语气表达一个肯定的意 思,答案已经蕴涵在问句中了,不需要对方
来回答。
(5)本题主要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 记忆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回顾短
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6)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
较判断正误。
故答案为:(1)渴、喝、倒、到、匀称 (2)明明白白、星星点点、多多
少少、隐隐约约 (3)面、阵、条、只 (4)比喻:池水清清的,像一面镜子。
反问句: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 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5)鹿角、鹿
腿 (6)①错误;②错误;③正确;④正确
【点评】(1)主要测试学生对形近字的掌握,从读音、结构、字义三方
面加以区别,通过比 较组词记忆生字。
(2)分析要仿写的词语,从中找出规律,找出规律,问题就迎刃而解
了 ,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学会积累好词好句,为写作奠定基础。
(3)掌握量词的用法,学生做题就容易了,平时要注意积累和运用。
(4)考查学生对比喻、反问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
用。
(5)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
好每一空。
(6)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

4.阅读语段,完成练习。
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
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 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
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所有的 龙似乎都在游
动,真像活了一样。
(1)联系上下文,给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Ⅰ回首遥望________
①第一 ②头 ③首领
Ⅱ双龙戏珠________
①戏剧,也指杂技 ②开玩笑,嘲笑 ③玩耍,游戏
(2)这段话主要是围绕赵州桥的________这一特点来写的。( )
A. 坚固 B. 美观 C. 坚固、美观
(3)画横线的句子在全文中的作用是( )
A. 画龙点睛 B. 承上启下
(4)把文段中具体描写图案雕刻精美的句子画上“________”,并读一读。
(5)“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这句话让我想起了成语:
________ 。
【答案】 (1)②;③
(2)B
(3)B
(4)有的刻 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丽条飞
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 刻着双龙戏珠。
(5)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惟妙惟肖)


【解析】【 分析】(1)要求学生结合词语理解字义。回首遥望:就站着只
是侧身回头,看向离当事人比较远的人或 者事物。首:头。双龙戏珠:两条龙
戏耍(或抢夺)一颗火珠的表现形式。戏:玩耍,游戏。
(2)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
较判断正误。
(3)本考查文段在文中的作用,解答此类题,一般要结合着具体语境,
从内容、结构等角度分析作答。
(4)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
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5)此题是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成语。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
中熟练掌握成语及意思。

故答案为:(1)Ⅰ② 、 Ⅱ③ (2)B(3)B(4)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
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丽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
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 珠。 (5)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惟妙惟肖)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结合词语理解字义的能力。
(2)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
(3)本题考查文段在文中的作用,过渡句有承接上 文、引起下文的作
用。承上句是上段的段意,起下句为下一段的段意。
(4)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5)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课后注释或
查字典理解词义。

5.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虾趣
虾的颜色随着周围环境颜色的变化而 变化。江河里淤泥地带的虾,身上
颜色黑些;沙底地带的虾,颜色白些。
生命力旺盛 的虾,身体透明,生命力减弱的时候,透明度就降低了,逐
渐变为奶白色。越是生命力旺盛和食物充足的 虾,它头部的那一团黑色的东西
越明显。那是它的脏腑和没有消化完的食物。活蹦乱跳的虾,我们完全可 以看
到它的头壳里器官的搏动。
虾是喜欢嬉戏的,常常两只纠缠在一起,互相用长钳逗弄着玩。
虾前进的时候,伸直了两只钳足;当它遇险迅速后退的时候,两只长长的
钳足就缩起来了。
虾吃食物时很小心,总是先用钳足去试探一下,然后赶紧后退,接着再
试、再退,最后,它认定完全没有 危险了,就放胆大嚼。吃东西的时候,用脚
爪辅助,桡足快乐地划动着。有时,它仅仅用两只脚支地,其 他的脚和整个身
体都斜翘起来。
观察了虾的生活,我逐渐明白,齐白石画虾,是颇费 心机的,它们真是
多彩多姿!既有来自淤泥地带较黑的虾,也有来自沙底地带较白的虾。它们头
壳里那一团黑色都很突出,显出旺盛的生命力。它们有正在向前游的,也有正
在向后退的,更有正在嬉戏 和觅食的。画面上没有藻类、沙石、溪涧、水纹,
但是只要看到那些虾的姿态,仿佛这一切都有了;不知 道这位老画家观察了多
少虾,画得这样出神入化!


(1)短文中的成语________准确地概括了齐白石老人画的虾。
(2)短文介绍了虾的特点有( )(多选)
A. 虾颜色的变化 B. 虾头部的特点 C. 虾钳足的变
化 D. 虾吃食物的样子
(3)短文写齐白石老人的画是为了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4)下边就是齐白石老人的画,请你为这幅画起一个题目吧。

【答案】 (1)出神入化
(2)A,B,C,D
(3)要想成功,必须付出努力(要认真观察)。
(4)群虾嬉戏图
【解析】【分析】(1)此题较容易,读完短文就能从最后一个自然 段找到
答案。(2)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
较判断。 (3)本题考查概括文章给人的启示和道理。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
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作者 所要抒发的感情。(4)此题考查归纳概括的
能力。解答时,先从给图里提取答题的信息点,然后予以综 合解答。

故答案为:(1)出神入化 (2)ABCD(3)要想成功,必须付出努力(要
认真观察)。 (4)群虾嬉戏图

【点评】(1)此题考查了对齐白石老人画的虾的概括能力。(2)此题考
查学生对短文内容 的掌握的能力。(3)只要观点正确,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
可。(4)此题考查识图获取信息并加以概 括的能力。

6.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亮出你自己
每到黄昏,住在河岸边的动物们都会来河岸遛弯。
戴着眼镜的山羊不紧不慢地走着,一边还思 考着什么;花猫和鸭子边走
边热烈地讨论着什么;大象背着手,脚步重重的,好像有什么心事;小兔子最
快乐,跳上跳下……整个河岸,热烈、快乐而又充满着诗情画意。
生活在河里的小螃蟹这会儿就趴在河边上,一动不动地看着河岸上的一
切。
“嗨!小家伙!在看什么呢?”一只乌龟跟小螃蟹打招呼。
“看河岸上遛弯的人!他们真有趣!”小螃蟹说,眼里流露出羡慕。
“喜欢是吗?走!我们这就去加入遛弯的队伍!”乌龟说。
“可是我……我走路是横着爬的,别人会不会笑话我。”小螃蟹说出了他的


担忧。
“哈哈……”乌龟笑了,“怎么会呢?你横着走,那是你的独特之处。你看,
小兔走路 (AABB式)________________,鸭子走路(AABB式)
___________ _____,花猫走路(ABB式)________________,我走路(ABB
式)____ ____________……各有特色哦!别担心,亮出你自己!”
小螃蟹终于鼓起勇气爬上了河岸。
“你好!小螃蟹!”大家都热情地与小螃蟹打招呼,没有一个人在乎他是
竖着走还是横着爬!
河岸上留下一长串小螃蟹带着泥浆的脚印,就像一个个小音符,很美!
很美!
(1)动物们走路有怎样的特点?请你根据提示在短文中的横线上补充完
整。
你 看,小兔走路(AABB式)________,鸭子走路(AABB式)________,
花猫走路 (ABB式)________,我走路(ABB式)________……
(2)小螃蟹一开始为什么不敢去河岸上散步,后来事实证明他的想法是怎
样的?
(3)对短文最后一段理解正确的是( )
A. 把小螃蟹的脚印比成了小音符,突出了小螃蟹走路很好看
B. 把小螃蟹的脚印比成了小音符,突出了小螃蟹心情很愉快
C. 把小螃蟹比成小音符,突出了小螃蟹心情很愉快
(4)读了这个故事,请你写出对短文题目的理解。

7.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船底鱼
在辽阔的海洋中,生活 着一种中小型的鱼——䲟鱼。䲟鱼的体型长得苗
条匀称,它行动敏捷,善于游泳,性格活泼,并具有吸附 在大型的鲨鱼、海龟、
鲸的腹部或船底的习惯,所以,人们称它为“天生旅行家”。
䲟鱼吸附在物体上,在周游的过程中,遇到饵料丰富的海区或者见到它
的“船主”——大型鲨鱼捕食时吃 剩的一些残食,就悄悄地离开自己所乘的“船”,
去吃上一顿可口的美餐。然后,再寻找一条新“船”, 继续前进。一旦找不到
“船”,它便吸附在附近的礁石等固定的物体上,作短暂休息。这时,它的细长< br>的尾巴,似海藻随海流飘动,以此引诱鱼类,待有良机,它便继续吸附在新
“船”上。
䲟鱼在大海中乘“船”周游,不仅省力气,而且还靠着船只和鲨鱼等的威
力免受敌害侵袭,真是一举两得 的美事!
(1)在短文中找出下面各词的反义词。
笨拙——________ 长久——________
(2)按短文填空。
䲟鱼的体型________,行动_ _______,性格________,尾巴________。
(3)䲟鱼在大海中乘“船”周游 ,真是一举两得的美事!“一举两得”指的是
什么?请用“________”在短文中画出来。
(4)根据短文内容判断正误。
①䲟鱼喜爱旅行,所以被称为“天生旅行家”。
②䲟鱼的“船主”指的是大型的鲨鱼、海龟、鲸等。


③䲟鱼有时候离开“船主”是为了得到休息。

8.【答案】 (1)小燕子
(2)乌黑发亮;清亮圆润
(3)秧苗;柔柳;桃花;小燕子
(4)亮晶晶;白花花;无忧无虑;自由自在
(5)春雨如烟如雾,无声无息地下着。春雨;烟、雾
(6)窜;掠;跃;射
(7)晴天;活泼;略。
【解析】【分析】(1)这是考查指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感 知文本内容,
从文章中提炼和概括信息,结合语言环境,联系上下文,找出称代性词语指代
的内 容。一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找最近的一句话。有时要注意可能
不是整句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 。
(2)、(7)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解答本题,需要
回顾课文的内 容,然后结合前后句(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3)寻找文句中的景物相对简单,将文句中写景的实物挑出来即可。
(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变 换形式的叠词的积累和运用情况。从给出的
词语“绿莹莹”来看,是ABB式结构,即第二个和第三个字 是一样的。从给出的
词语“无声无息”来看,是ABAC式结构,即第一个和第三个字是一样的。
(5)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
理解的事物。比喻句 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
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本体、喻体有相 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
(6)考查对动词的掌握,此题较容易,细读句子找出即可。
故答案为:(1)小燕子(2)乌黑发亮;清亮圆润(3)秧苗;柔柳;桃
花;小燕子(4)亮晶晶;白 花花;无忧无虑;自由自在;(5)春雨如烟如
雾,无声无息地下着。春雨;烟、雾;(6)窜;掠;跃 ;射(7)晴天;活
泼;略。
【点评】(1)此题考查对指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的把握。
(2)、(7)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概括性比较强,一定要熟悉课
文,边读边思考,才 能填好每一空。
(3)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文句中景物描写的能力。
(4)分析要仿写的 词语,从中找出规律,找出规律,问题就迎刃而解
了,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学会积累好词好句,为写作奠定 基础。
(5)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点的一致
性。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6)考查对动词的掌握能力。

9.【答案】 (1)jiàng;jiē
(2)猎人不知道它是神鸟,把它当成了凶禽
(3)人们非常害怕
(4)在正月十 五日,人们张灯结彩,点响爆竹,燃放烟火,骗过了天帝,
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财产
【解析】【分析】(1)降,读 jiàng 时,意思是落下;读 xiáng 时,意思是
投降、使驯服。
结,读 jié 时,意思是打疙瘩或用这种方式制成物品;读 jiē 时,意思是长


出(果实或种子)。
(2)不知情,根据文章内容,是指猎人不知道那是一只神鸟,反而把它
当成凶禽射死了。
(3)从响雷、不知如何是好可以看出,人们非常害怕。
(4)成功,根据上下文,是指人们通过爆 竹、张灯结彩等形式制造火灾
的假象骗过天帝,保全了生命安全。
【点评】(1)本题考查 对多音字读音的辨析能力。多音字读音不同,意
思也不一样,所以根据词义判断读音很有必要。
(2)本题考查根据语境理解词语的能力。词语的基本义在语境中会有具
体的体现。比如,不 知情,在选文中指猎人不知神鸟的真实
(3)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能力。理解句子指的是把握作者 的意图,包
括作者想要表达自己什么意思,或者想要表达出人物的思想、行为、感情
(4) 本题考查对文中关键词语的理解能力。既要理解词语的字面意思,
也要理解词语的语境义以及特殊含义, 这样才能明白词语的表达意义。

10.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我是一条伟大的河流,
那是因为我遵循着这条规律,
不顾自身的安逸。
我用源源不断的清洁的水,
年年给人们带来利益。
这就使我受到尊敬,光荣无比。
也许,我将永远奔流不息;
可你早被遗忘,不再有人提起。”
(1)照样子,写词语。
源源不断(AABC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指的是________,“你”指的________。
(3)“我”受到尊敬,是因为________。
“你”的结局是________。
(4)“这条规律”指的是( )
A. 适者生存 B. 水要流动才能保持清洁
【答案】 (1)念念不忘;井井有条;默默无闻
(2)河流;池子
(3)“我”用源源不断的清洁的水,年年给人们带来利益;被遗忘,不再有
人提起
(4)B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变换形式的叠词的积累和运用
情况。
从给出的词语“源源不断”来看,是AABC式结构,即第一个和第二个字是
一样的。
(2 )、(3)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解答本题,需要
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 (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4)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理解诗歌内容,比
较判断。


故答案为:(1)念念不忘、井井有条、默默无闻 (2)河流、池子 (3)
“我”用源源不断的清洁的水,年年给人们带来利益;被遗忘,不再有人提起。
(4)B
【点评】(1)分析要仿写的词语,从中找出规律,找出规律,问题就迎
刃而解了,在学习的 过程中要学会积累好词好句,为写作奠定基础。
(2)、(3)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概括性比 较强,一定要熟悉课
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4)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
















明德立人留学-课题研究报告格式


送别诗句-委屈的作文


大鹿岛-节日祝福语


笑话短信-家庭装饰合同


绍兴会稽山-调查报告格式范文


打野鸭-贺州学院地址


夏天英文单词-幼儿园保育员总结


大连出国-门第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