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篇】部编人教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大年初一习俗-服务精神
【10篇】部编人教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1.《颐和园》片段,完成练习。
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
长廊。绿漆的柱子,红漆
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这条长廊有700多米长,分成273间。每一间的横
槛
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长
廊两旁栽满了花
木,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又开了。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
吹来,使人神清气爽。
(1)颐和园长廊的的特点是________。
(2)为了说明长廊的特点,作者采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的说明方法。
(3)《颐和园》采用了移步换景的写景方式,在本段中能体现这一方法的
词语是
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
(1)长、还有长廊柁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房间多。
(2)列数字
;作比较
(3)进了
;绕过
【解析】【分析】(1)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
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
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2)
这是对说明文说明方法的考查。学生应了解常见的说明方法,①举
例子;②分类别;③打比方;④列数字
;⑤作比较;⑥下定义;⑦列图
表;作答时要结合语境,抓住标志性词语,判断说明方法。
(3)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故答案为:(1)长、
还有长廊柁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房间多。(2)
列数字、作比较;(3)进了、绕过
【点评】(1)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
力。
(2)考查学生对说明方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2.阅读语段,完成练习。
①孩子们慢慢地长大了,想出了许多帽子的式样,圆
的、香蕉形的、圆
筒形的……夏天戴宽边的香蕉形的草帽,冬天戴圆筒形的呢绒帽,春天和秋天戴
碗形的布帽。
②后来,方帽子店对面,又开了一家帽子店,橱窗里放着________的
帽
子,却没有一项是方的。方帽子店里摆放着________的帽子,却没有一顶是圆
的,玻
璃橱窗里还贴了一张广告:“专卖从不改变的方的好帽子。”对面的新帽
子店里也贴了一张广告:“专卖
各式各样的舒服的好帽子。”
③顾客们在方帽子店门前站一会儿,又到新帽子店门前站一会儿
,不知
道买哪一种好。他们在两家的橱窗前看了好久 , 最后还是进了新帽子店。
(1)第①段中的省略号省略了________,请继续补充相关内容:
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选择恰当的四字词语填在语段中的横线上。
方方正正
圆圆溜溜 各式各样 五花八门
后来,方帽子店对面,又开了一家帽子店,橱窗里放着_
_______的帽子,
却没有一项是方的。方帽子店里摆放着________的帽子。
(3)第②段中的两则广告,你认为哪一则更好?为什么?
方帽子店:专卖从不改变的方的好帽子。
新帽子店:专卖各式各样的舒服的好帽子。
(4)第③段中顾客们在两家的橱窗前“看了好久”,他们在思量什么?为
什么“最后还是进了新帽子
店”?说说你的想法。
【答案】
(1)帽子的式样;三角形的、瓜皮形的、八角形的、鸭舌形
的、虎头形的
(2)各式各样;方方正正
(3)方帽子店的广告好。“从不改变”一词写出了风格、品质始
终如一。新
帽子店的广告好。“各式各样”“舒服”突出了商品的两大特点。
(4)顾客们可
能在想:是选择传统的方帽子,还是选择别致的新帽子呢?
最后还是式样多而且戴起来舒适的新帽子更实
用、更吸引人。
【解析】【分析】(1)解题时了解省略号的作用:列举的省略、表示说话吞吐、话未说完、语意未尽、语意的跳跃、心理活动的时断时续。依据句意可
知,此处省略号是表示
帽子的式样。
(2)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应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选词
填空,使句中表达更准确。
(3)考查学生对句子的辨析。此类型的题目只要把二者做一对比,从表
达效果方面考虑。然
后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
(4)谈自己的看法,回答这种开放性题目时需注意两点:一要联系文章
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
故答案为:(1)1、帽子的式样
2、三角形的、瓜皮形的、八角形的、鸭
舌形的、虎头形的(2)各式各样、方方正正 (3)方帽子店
的广告好。“从不
改变”一词写出了风格、品质始终如一。新帽子店的广告好。“各式各样”“舒服”<
br>突出了商品的两大特点。 (4)顾客们可能在想:是选择传统的方帽子,还是
选择别致的新帽子
呢?最后还是式样多而且戴起来舒适的新帽子更实用、更吸
引人。
【点评】(1)考查学生对省略号的作用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
用。
(2)要正确使用词语,要从意义和使用习惯两方面准确理解,这也是积
累的重要内容之一。
(3)此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的辨析能力。
(4)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生活实际。表述正确,文通
句顺即可。
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神奇的蚂蚁
蚂蚁虽小,但力大无比。一只
小小的蚂蚁能把一颗米粒拖进蚁穴,如按
体重比例计算,蚂蚁的力气相当于大象的60倍。
蚂蚁不仅是大力士,而且还是赫赫有名的“外科医生”和杰出的“药剂师”。
在南美洲圭
亚那的印第安人部落里,当地的大夫做外科手术时,常用一种割叶
蚁来进行伤口缝合,大夫先将病人的伤
口对合,让割叶蚁咬住缝合口,再剪下
蚁身。留下的蚁头就成了最好的羊肠线。它把伤口缝合得紧密无缝
,伤口愈合
后还不必拆线,可以减轻病人的痛苦。
生物学家在对蚁穴的调查中发现,
有一种红蚁能把采集到的肥马车、鸢
尾花、紫罗兰、报春花的种子混合在一起,“配制”出一种奇效药品
,经过尝
试,能使人的舌头麻木两三小时,就像是打麻药针似的。
白蚁虽食木毁房,
给人类带来灾难,但它又是出色的“地质勘探家”,可
以帮助人类寻找矿产。现代科学家对白蚁聚居的土
壤进行光谱分析,发现土堆
里有三十多种元素 ,其中最高的是硅和铝。在沙漠里,科学家还发现,白蚁
常
常深挖洞,找水源,经过化验,发现这种水中含有金属盐溶液。因此,只要观
察沙漠中的白蚁
洞,就可以了解矿物的储量及其分布情况。可见白蚁虽然对人
类有害,但也有益。
(1)第三段中“外科医生”和“药剂师”两处引号的作用是( )
A. 标明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话 B. 标明需要着重指出的对象
C. 标明
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
(2)填空。
短文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写了蚂蚁的神奇。
(3)用“________”在短文中画出一个过渡句。
(4)你知道蚂蚁还有什么其他神奇的本领吗?写在下面吧。
【答案】 (1)C
(2)力大无比;会缝合伤口和配制药剂;能帮助人类找矿
(3)蚂蚁不仅是大力士,而且还是赫赫有名的“外科医生”和杰出的“药剂
师”。
(4)蚂蚁能预报天气,蚂蚁搬家代表要下雨。
【解析】【分析】(1)解题时要细读
语句,了解引号的作用:①表示特
定称谓②表示讽刺和否定 ③引用说的话
④强调说明。依据句意可知,此处引
号是表示特定称谓。
(2)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
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3)考查过渡句。过渡句是一个承接或总结上面的内容,同时提示或领
起下面的内容的句子。
(4)本题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积累。
故答案为:(1)C(2)力大无比、会缝合伤口和配制药剂、能帮助人类
找矿 (3)蚂蚁不仅是大力
士,而且还是赫赫有名的“外科医生”和杰出的“药剂
师”。(4)蚂蚁能预报天气,蚂蚁搬家代表要下
雨。
【点评】(1)此题主要考查对引号的作用的掌握及应用。
(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3)此题主要考查对过渡句的把握能力。
(4)主要是培养学生养成积累知识的好习惯。
4.课外阅读,完成练习。
白蝴蝶
春意很深了,但在北方还是春寒村,一阵暖人的春风刚刚吹过,又来了
片(qìn)人心脾的冷雨。
我在草地上走着,忽然,在鲜嫩的春草上看到一只雪白的蝴蝶。蝴蝶被
雨水打落在地面
上,沾湿的翅膀轻役地颤动着,张不开来。它奄(yǎn)奄一
息,即将逝去。但它白得像一片小雪花,
轻柔纤细,楚楚动人,多可怜呀!
它从哪儿来?要飞向哪儿去?我痴痴地望着它。
我弯下身,小心翼翼地把白蝴蝶捏起来,放在手心里。这已经冷僵了的
小生灵发蔫(niān)了,它细
细的足脚动弹了一下,就歪倒在我的手中。
我用口呵着气,送给它一丝丝温暖,蝴蝶渐渐苏醒
过来。它是给刚才那
强暴的风雨吓懵(mēng)了吧?不过,它确实太纤细了。你看,那白茸茸的像<
br>透明的薄纱一样的翅膀,两根黑色的须向前伸展着,两点黑漆似的眼睛,几乎
像丝一样细的脚。可
是,这纤细的小生灵,它飞出来是为了寻觅(mì)什么呢?
在这阴晴不定的天气里,它表现出寻求者何
等非凡的勇气。
它活过来了,我竟感到无限的喜悦。
(1)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________的春风
________的蝴蝶 ________的翅膀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写了白蝴蝶的
样子,可以看出这是一只________的
蝴蝶;文中还有一处写了白蝴蝶的外形,请找出来,也画上
横线。
(3)“我”是怎样救助白蝴蝶的?请用波浪线在文中画出来。
(4)这篇文章的写作顺序是( )。
A. 时间顺序
B. 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
(5)白蝴蝶在阴晴不定的天气里飞翔,它表现出的是什么?作者要赞美它
什么精神?
5.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小草
马路边,河岸上,不起眼的小草使大自然充满生机。
春天,一阵微微的春风吹来,小草和刚睡
醒的伙伴们跳起了欢快的舞
蹈。他们一边跳舞,一边随着春风生长。夏天,太阳把大地烤(kǎo)得火
热。
人们来到草地上,往小草身上一坐,小草像一位慈(cí)爱的母亲把人们抱在
怀里,让劳
累的人们消除酷(kù)热带来的疲(pí)劳。秋天,一阵凉风吹
来,她一下子变得面黄肌瘦。寒风把
冬天请来了,小草的根深深地钻进泥土
里。等第二年春天来了,她又从土里钻出来。真是“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我爱小草,爱她强大的生命力和宽广的胸怀。
(1)根据短文内容,在文中横线上准确地填上一句诗。
真是“________,________。”
(2)文章按照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顺序写小草。
(3)从文中找出“严寒”的两个反义词。
________、________
(4)短文是围绕________来写的。
(5)哪句话说明小草
胸怀宽广?请画上横线,哪句话说明小草生命力旺
盛,请画上波浪线。
(6)用双横线画出文中的一个拟人句。
6.【答案】 (1)似
;像
;若
(2), 。, 。
(3)一般
;雪白
;艳丽
(4)茎
;叶子
;花
;它有顽强的生命力
(5)我喜欢太阳花,不只在于它的颜色鲜艳,更因为它有顽强的生命力。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分类掌握词语的能力。只要平时注意积累
和识记,做起来就不难。“洁
白如玉”的“如”意思是“好像”。带着问题细读语段就
能找到答案。
(2)分析句子中分句之间的关系,根据标点符号各自的作用,能正确使用标
点符号。
(3)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
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
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答案
合理即可,不唯一。
(4)考查对课文内容
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
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5)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故答案为:(1)似;像;若
(2),。,。
(3)一般;雪白;艳丽
(4)茎;叶子;花;它有顽强的生命力。
(5)我喜欢太阳花,不只在于它的颜色鲜艳,更因为它有顽强的生命力。
【点评】(1)本
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积累。平时一定要对一些文中的、课
外阅读中的词语多做一些摘抄、积累,分类整理
,加强背诵,此题会迎刃而
解。
(2)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掌握及运用。
(3)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就容易了。
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
量。
(4)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5)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7.【答案】
(1)着急;悲伤;高兴;快乐
(2)和太阳赛跑;和西北风比赛;十天做完一个暑假的作业;三年级
时把
哥哥五年级的作业拿来做
(3)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应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结
合具体语境选词填空
,使句中表达更准确。
(2)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3)考查对古诗、名句背诵积累,答题时注意题目提供的信息筛选符合
要求的古诗、名句即可。
故答案为:(1)着急;悲伤;高兴;快乐
(2)和太阳赛跑、和西北风比赛、十天做完一个暑假的作业、三年级时
把哥哥五年级的作业拿来做
(3)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点评】(1)要正确使用词语,要从意义和使用习惯两方面准确理解,
这也是积累的重要内容之一。
(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3)要求学生平时背诵时要熟读熟记,要理解古诗、名句的意思。
8.【答案】
(1)鱼肚白;淡红色;红晕;深红;金黄;绚烂
(2)A
(3)一、二;三;二;这段生动地描写了朝霞颜色的变化
(4)B
【解析
】【分析】(1)寻找文句中表示颜色的词语相对简单,将文句中表
示颜色的词语挑出来即可。
(2)、(3)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
容,比较判断。
(4)此类型的题目答案一般都是否定的。把二者做一对比,从文章内容
方面进行分析。
故答案为:(1)画出:鱼肚白;淡红色;红晕;深红;金黄;绚烂;
(2)A(3)一;二
;三;例:二;这段生动地描写了朝霞颜色的变化(4)B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句中表示颜色的词语的掌握能力。
(2)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
(3)此题考查学生对依据段意选段落的能力。
(4)此题考查学生对题目的辨析能力。
9.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曾子杀猪
有一天,曾子的妻子要去集市,儿子哭着要和曾妻一块儿去。于是曾妻骗孩子说:“乖孩子,待在家里等娘,娘回来给你杀猪吃。”傍晚,曾妻回来
了,看到曾子在猪圈里
举着菜刀,曾妻不解地问:“你举着菜刀跑到猪圈里干
啥?”曾子毫不思索地回答:“杀猪”。曾妻听了
,扑哧一声笑了:“不过年不过
节的杀什么猪呢?”曾子严肃地说:“你不是答应过孩子要杀猪给他吃吗
?既然
答应了就应该做到。”曾妻说:“我只不过是骗骗孩子,和小孩子说话何必当真
呢?”曾
子说:“对孩子就更应该说到做到了,不然,这不是明摆着让孩子学着
家长撒谎吗?大人都说话不算话,
以后有什么资格教育孩子呢?”曾妻听后惭愧
地低下了头,夫妻俩真的杀了猪给孩子吃,并且宴请了乡亲
们,告诉乡亲们教
育孩子要以身作则。虽然曾子的做法遭到一些人的嘲笑,但是他却教育出了诚
实守信的孩子。曾子杀猪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他的人品一直为后人所尊敬。
(1)判断正误。
①曾子杀猪是为了教育孩子学会诚信。
②曾子的妻子说给孩子杀猪吃,是为了不让孩子跟着去集市。
③曾子被后人所尊敬是因为他是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④曾子教育妻子做人要诚实守信,所以中午就让孩子吃到了猪肉。
(2)从哪里可以看出曾子是在教育妻子做人要诚信,用“________”画出
来。
(3)这个故事给你的启示有哪些,试着写下来。
【答案】
(1)①正确;②正确;③正确;④错误
(2)对孩子就更应该说到做到了,不然,这不是明摆着让孩
子学着家长撒
谎吗?大人都说话不算话,以后有什么资格教育孩子呢?
(3)无论是教育子女还是做人,都必须讲个“信”字,要说到做到,不能说
谎。 【解析】【分析】(1)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
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
误。①正确;②正确;③正确;④错误。曾子教育
妻子做人要诚实守信,所以中午就杀猪让孩子吃到了猪
肉。(2)考查对课文内
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3)本题考查概括文章给人的启示和道理。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
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
以及作者所要抒发的感情。
故答案为:(1)①正确;②正确;③正确;④错误 (2
)对孩子就更
应该说到做到了,不然,这不是明摆着让孩子学着家长撒谎吗?大人都说话不算
话
,以后有什么资格教育孩子呢?(3)
【点评】(1)此题考查学生对作品内容的掌握
的能力。(2)此题考查在
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3)只要观点正确,表述合理,文
通
句顺即可。
10.阅读课文选段,然后回答问题。
①二
三月的春日里,轻风微微地吹拂着,如毛的细雨由天上洒落着,千
条万条的柔柳,红的白的黄的花,青的
草,绿的叶,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
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②这时候,那些小燕子,那么伶俐可爱的小
燕子,也由
南方飞来,加入了这个光彩夺目的图画中,为春光平添了许多生趣。
(1)联系上下文,给下面划线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中的“赶集”指( )
A. 各种花草争相开放的景象。
B. 人们到集市上买卖货物。
(2)文段中下划线的句子把柔柳、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等当作
人来写,真生动呀!
(3)这个文段中的两句话分别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请选一选,填一填。
(填序号)
句①:________
句②:________
A.燕子归来图。
B.春雨柔柳百花图。
【答案】 (1)A
(2)花;草;叶
(3)B;A
【解析】【分析】(1)结合具体语境进行理解。
(2)仔细阅读划线的句子,通过”赶集“这个词语可知作者把物当作人来写
的。
(3)仔细阅读文章,抓住文章中主要的景物进行理解。
故答案为:(1)A
(2)花、草、叶
(3)B、A
【点评】(1)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词语的理解能力。
因为同一个词语在不
同的语境中所表达的意思各不相同,做题时一定要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理解。
(2)本题主要考查句子的理解能力。做题时要抓住关键性的词语进行理
解。
(3)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语段主要内容的概括能力。做题时要根据语段所
写内容进行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