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课外阅读题及答案
河南政法管理干部学院-春节手抄报内容文字
三年级语文课外阅读题及答案
【篇一: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课外阅读理解练习试卷】
们纷纷落在树上时,绿色的树林就像飘进了朵朵白云,远远望去白<
br>茫茫的一片。形体最大的海鸟叫信天翁,它的一只翅膀就有教室的
大黑板那么大。最珍贵的海鸟是
野鸭,它的羽毛可以做高质量的滑
雪衣。最勇敢的海鸟是海燕,当骤风雨来临的时候,别的鸟都躲起来,可海燕却在海面上迎着风浪高兴地飞来飞去,一点也不害怕。
1、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打上“√”:
⑴成群结队①聚,合。 ②收来,完了
.
⑵暴风雨①强大而突然来的,又猛又急 ②过分急躁的 ③姓 .
2、这段话写了 种海鸟。最多的是 ,最大的是 ,最 的是
野鸭,最的是海燕。
3、海燕是最勇敢的海鸟是因为
4、哪句话最能看出白鸟很多,“_______ ”划出来。
5、这段话写的是:
树叶和树根
太阳照在树叶上,树叶为大树制造养料。在树上做窝的喜鹊、麻雀、
乌鸦都夸树叶功劳大,
想不到树叶竟因为这骄傲起来。他常常唱到
哗啦啦 哗啦啦我们树叶顶呱呱 树苗长大了
全靠我们啦
这一年,大旱,因为缺水,树叶纷纷从树上落下来。后来,下了场
好雨
,树根又吸收了充足的水和养料,并把它送到树梢。落光了叶
子的树,又长出了小树叶来。
新长出来的小树叶虚心多了,因为他们懂得了不光自己有功劳,还
有默默工作的树根呢!
1、给第一自然段加上标点。
2、文中讲到树叶前后的态度变化时,用了一对反义词,是 和 。
3、树叶的功劳是
,树根的功劳是
4、新长出来的小树叶为什么虚心多了?
有三个朋友
,他们从小就在一块,挺要好的,长大以后,分手到外
地去工作。其中有一个朋友,在一个寒冷冬天里,
生活碰到了困难,
他迫切需要一件棉衣。那两个朋友知道了,一个尽快把自己身上的
一件旧棉衣
寄去,免得那个朋友挨冻。
还有一个朋友只寄去一封信,说了一大堆好话,信里还说□我只
有一
件棉袄□自己要穿□等以后再想办法吧□
后来,这个需要棉衣
的朋友生活变好了,什么都不缺。他请来两个
朋友,到家里去作客。当时没有送棉袄的朋友,这回带来一
件崭新
的狐皮袄,那个原来需要棉袄的朋友说:
“谢谢你的好意,不过我现在什么
也不缺少。我有一件比狐皮袄更宝
贵的棉袄。”说完,他拿出了那件旧棉袄给这个朋友看。
1、给这篇短文加一个题目。
2、在第2小“□”里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3、用“√”选择正确的解释。
①挺要好a、硬而直( )b、杰出( )c、很() .
②迫切
a、强迫 ( )b、接近( )c、急切( ) .
4、从短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炎热( )陈旧( )便宜( )顺利(
)
5、为什么说那件就棉袄比这件崭新的狐皮袄更宝贵呢?
小猫
虽然小猫很调皮,但是它可讨人喜欢啦!尖尖的脑袋上长着两只小
耳朵,听到
一点小声音,就会竖起来;神气十足的脸上,两只绿宝
石般的眼睛不时调皮地眨着,闪闪发亮;它全身的
毛洁白无暇,像
一层薄雪覆盖在身上。等到太阳出来的时候,小猫就会在阳光里滚
来滚去,有时
它会跟一只苍蝇寻开心。有时,它会跟一只蚂蚁到处
走,鼻子离地很近很近??小猫高兴的时候还会用粗
糙的舌头舔我的
手。
1.这段话主要讲小猫。
2、用双斜线为短文分层。
3、短文从两方面写小猫讨人喜欢,先写小猫的(
)讨人喜欢,再
写小猫的( )讨人喜欢。
“煮书”
爷爷的
书房里挂着一张条幅,上面写着“煮书”两个苍劲有力的大字。
我感到奇怪:书只能读,怎么可以煮呢?
一天,爷爷刚刚写完一篇
文章,正坐在转椅上品茶。我指着条幅问:“书怎么可以煮呢?书放
在
锅里煮,不是要煮坏吗?”爷爷笑了:“书是精神食粮嘛,既是食
粮怎么不可以煮呢?煮熟了,吃下去才
好消化吸收呀。”爷爷看我疑
惑不解的样子,便接着说:“你知道唐代大诗人杜甫吧?他小时候读
书,常常是反复诵读品味,非把书读熟读透不可。其实这就是‘煮书’。
这样,他作起诗来就感到得心
应手了。所以他说,‘读书破万卷,下
笔如有神’。我们学习语文,对那些好的文章也应该这么‘煮’。
否则,
就很难把语文学好。”“爷爷,你看我该怎么‘煮书’呢?”“你可以从‘煮’<
br>语文书入手。语文课文都是范文,每天清晨起床,放声读上几遍,
仔细品味一番,多有意思呀!这
样‘煮’下去你不仅能体会文章情感,
还可以牢记妙词佳句??好处可多啦。肚子里的词多了,今后说话
和
写文章还会犯愁吗?”爷爷的话使我豁然开朗,“煮书”还真有道理呢。
1、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四个字的词语,并填在括号里。
①心里怎么想,手就怎么做,形容运用自如。(
②一下子明白过来。
( ) ) ③心里不明白,不理解。 ( )
2、你认为“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意思是:
。
3、杜甫是怎
样“煮书”的,请用“~~~~~”画出相关部分的句子;我们
学语文该怎样“煮书”?请用“”画出相
关部分语句。
4、“煮书”有什么好处?你今后打算怎样学好语文呢?
秋天
清爽的秋天来了,天高云淡,秋风习习,大地穿上了一件黄色的毛
衣,枯黄的杨树和鲜红的枫树叶落下来,好像是几只翩翩起舞的彩
色蝴蝶。虽然寒霜降临,可松树爷爷还
穿着它那碧绿的长袍,显得
更加苍翠,花园里,菊花争芳斗艳,红的如火,粉的似霞,白的像
雪
,美不胜收。果园里,柿子树上的叶子都落了,可黄澄澄的柿子
却挂在枝上,像一个大大小小的橘黄的灯
笼。红彤彤的苹果把树枝
压弯了。秋天,果实累累,景色迷人,我喜欢秋天。
1、“大地穿上了一件黄色的毛衣”一句中“黄色的毛衣”指 。
2、这段话主要从 、
、 三个方面介绍秋天的,分别抓住
了 、、 、 、 、 这些有代表性的事物,突出了 、
的特点。
3、用双斜线为短文分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秋天来了,人们忙着秋收。一群小蚂蚁也
忙着往洞里搬运食物准备
过冬。它们有的滚着圆圆的豆粒,有的抬着大虫子,还有的扛着树
叶?
?大家干得可欢啦! 有一只蚂蚱,它既不搬食物,也不拾树叶,
只是懒洋洋地吹着口琴,还自言自语地
说:“趁着这大好时光,还不
痛痛快快地玩,这群傻瓜在瞎忙什么?”
冬天来了,
大雪纷飞。小蚂蚁们在温暖的洞里,一边开着联欢会,
一边享用着冬天准备好的美食,快乐极了!
雪地里,那只吹口琴的蚂蚱捂着空空的肚子,在垂头丧气地走着。
它多么
渴望有一片树叶落下来呀,哪怕一颗小小的豆粒也好啊!可
是,它什么也没有等到,终于倒下了.
1.我能给短文加个题目,并把它写在开头的横线上。
2.我能给“渴望”找两个意思相近的词_________、_________
3.短
文的第____、_____自然段写秋天的事,第_____、_____自
然段写冬天的事
4.请用“~~~”画出写小蚂蚁劳动的句子.
5.冬天来了,小蚂蚁因为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快
乐;蚂蚱却因为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而垂头丧气。
6.
你认为小蚂蚁是傻瓜吗?你想对蚂蚱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 草
马路边,河岸上,不起眼的小草使大自然充满生机。
春天,一阵微微的春风吹来
,小草和刚睡醒的伙伴们跳起了欢快的
舞蹈。他们一边跳舞,一边随着春风生长。夏天,太阳把大地烤得
火热。人们来到草地上,往小草身上一坐,小草像一位慈爱的母亲
把人们抱在怀里,让劳累的人
们消除酷热带来的疲劳。她从不计较
人们给予什么,宁愿为人们作出贡献。秋天,一阵凉风吹来,她一<
br>下子变得面黄肌瘦。寒风把冬天请来了,小草的根深深地钻进泥土
里。等第二年春天来了,她又从
土里钻出来。真是“ , 。”
我爱小草,爱她强大的生命力和宽广的胸怀。
1、在文中横线上正确地填上一句诗。
2、文章按照、 、
、的顺序写小草。
3、短文是围绕 来写的。
4、文章是按照
顺序写的。
鸟是人类的朋友,是害虫的天敌。它们大多都是捉害虫的能手。
啄木鸟每天清晨三点钟就开始工作,要给自己的小宝宝喂三、四次
虫子。
一只山雀每天吃掉虫子的重量与它本身差不多。
一窝小燕子一个夏天可以消灭一百万只虫子。
一只猫头鹰每年能为人类节省一吨粮食。
看到这些鸟儿每天都在默默地为人类做贡献,谁还忍心伤害它们呢?
1、给短文加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短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请用“ ”在文中画出。
3、请把描写小燕子的句子,用“ ”画出来.
4、这段话写了
、、、四种鸟捕虫的本领。
5、结尾一句话是()句,改成陈述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篇二:小学三年级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ss=txt>1.
五 花 山
春天的山是绿色的,那绿色淡淡的,许多树叶刚冒出芽来,还带着
嫩嫩的黄色呢。
夏天的山也是绿色的,那绿色浓浓的,一片片树叶,不管是大的还
是小的,都像被绿油彩涂过,连雨点落
上去,都给染绿了。
秋天的山不再是一种颜色了。下过一场秋霜,有的树林变成了金黄色,好像所有的阳光都集中到那儿去了;有的树林变成了杏黄色,
远远望去,就像枝头挂满了熟透的
杏和梨;有的树林变成了火红色,
风一吹,树林跳起舞来,就像一簇簇火苗在跳跃;还有的树林变处紫红紫红,跟剧场里的紫绒幕布的颜色一样。只有松柏秋霜,针一
样的叶子还是那么翠绿。
秋天的山一片金黄,一片火红,一片翠绿……人们给这五颜六色的
山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叫“五花山”。
……”
1、 这篇短文共写了______、______、______三个季节时候的
山,
重点写了______季的山的景色。 (4分)
2、
秋天的山有______、______、______等颜色。 (3分)
3、
画出第四自然段中的比喻句。 (3分)
参考答案:
1、春夏秋
秋
2、金黄、杏黄、火红色
3、“下过一场秋霜……就像一簇簇火苗在跳跃”。
2. 夏季的小兴安岭
夏天的小兴安岭,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
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
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早晨,雾从山
谷里升起来,整个山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太阳出来了,千万缕
向箭一样的金光,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草地
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红
的、黄的、白的、紫的、真象个美丽
的大花坛。……”
1、
这是一段写小兴安岭——————的景色。
2、
这一段共有—————句话。先写—————,接着描绘——
——,然后
描写———,最后写—————。
3、
这一段话有二个比喻句。一句把————比作————,另一
句把————比作———。
参考答案:
1、夏天美丽
2、四 树木茂盛
早上的雾太阳 草地上的花
3、阳光比作箭 草地比作成大花坛
1、联系上下文,理解带点词语的意思。(2分)
争执:
争先恐后:
2、故事发生的时间是,故事中出现的人物是的地点是 。(2分)
3、第一自然段是按顺序写的。文中表示这个顺序的词语是 、 、。
(2分)
4、三个和尚明白了什么?。(2分)
5、净瓶里的柳枝又恢复了生机,
参考答案:
1、争执:争论中各持己见,不肯相让。
争先恐后:争着向前,唯恐落后。
2、古时候三个和尚 山上的一座庙里
3、时间开始不久后来
4、水缸里不能没有水。
5、三个和尚都开始挑水了,水缸里的水又满了。
4.春雨的色彩
春雨,像春姑娘纺出的线,没完没了地下到地上,沙沙沙,沙沙
沙……
一群小鸟在屋檐下躲雨,他们在争论一个有趣的问题:春雨
到底是什么颜色的?
小白鸽说:“春雨是无色的,你们伸手接几滴瞧瞧吧。”
小燕子说:“不对,春雨是绿色的
。你们瞧,春雨落在草地上,草地
绿了,春雨淋在柳树上,柳树绿了。”……”
麻
雀说:“不,不!春雨是红色的。你们瞧,春雨洒在桃树上,桃花
红了。春雨滴在杏树上,杏花红了。”
小黄莺说:“不对,不对,春雨是黄色的。不是吗?它落在油菜地里,
油菜花黄了
,它落在蒲公英上,蒲公英的花也黄了。”
春雨听了大家的争论,下得更欢
了,沙沙沙,沙沙沙,它好像在说:
“亲爱的小鸟们,你们的话都对,但都没说全面。我本身是无色的,
但我给春天的大地万紫千红。”
1、
小鸟们在争论一个什么问题?(2分)
2、
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2分)
瞧( ) 争论( )
3、小白鸽、小燕子、麻雀、小黄莺分别说春雨是什么颜色的?(2
分)
(1)小白鸽说: (2)小燕子说:
(3)麻雀说: (4)小黄莺说:
4、小朋友,你能说一说春雨是什么颜色的吗?(2分)
5、描写春雨下来时的动作的词语有 。(4分)
参考答案:
1. 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
2.看 辩论
3.(1)小白鸽说春雨是无色的。
(2)小燕子说春雨是绿色的。
(3)麻雀说春雨是红色的。
(4)小黄莺说春雨是黄色的。
4.略
5.落 淋 洒 滴
5.
阅读短文,并回答问题(14分)
1、 给这段话加上一个标题,写在横线上
(1分)
2、 划去括号中错误的字 。(3分)
3、
用“√”选择下面带点字在词语中的正确读音 。(3分
4、
这段共(2分))??
5、 短文中写了哪几项有趣的发明?请写出来
。(5分)
参考答案:
1(略)
2(辩
辨) (视 试) (查 察)
4 这段话共6句话.是围绕第1句话写的.
5 雷达 飞机 潜水艇 监控器 电子鼻
6.《蜂鸟》
世界上最小最小的一种鸟,叫蜂鸟。它的身体像一只黄蜂那么大,
体重只有
1.5克—2克。不过它飞得很快,在花间飞翔,好像花丛中的颗颗流
星。你
刚想看清楚是什么东西时,它却一闪就不见了。
凤凰、孔雀在人们的心中是世界上最美丽的鸟。但是,蜂鸟比它们
更美丽。
它那羽毛,简直就像戏台上仙女的衣裳一样,五光十色,变幻无穷。
1、短文写了蜂鸟的三个特点是 。(3分)
2、用“————”画出文中打比方的句子,是把作 。(4分)、
3、你喜欢蜂鸟吗?为什么?(3分)
参考答案:
1 身体小
飞得快 很美丽
2 略
3 略
7.
阅读葡萄沟(节选)
葡萄种在山坡上的梯田里。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绿色的凉棚。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挂在绿叶底下,有红
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
,五光十色,美丽极了。要是这
时你到葡萄沟去,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准会摘下最甜的葡萄,让你吃个够。……”
1.这一节共有____句话。(2分)
2.作者用些词语描写了葡萄的颜色。(6分)
3.这一段话主要告诉我们什么,在括号里用“√”表示。(2分)
(1)葡萄种的地方。( )
(2)葡萄沟的老乡热情好客。()
(3)葡萄长得十分茂盛,成熟后景色十分美丽。()
参考答案:
1.(4 )
2.红的 白的 紫的 暗红的 淡绿的 五光十色
3
.(3)
【篇三:三年级课外阅读训练3(含答案)】
t>【小试牛刀】
把下面排列错乱的句子整理成文,在(
)里分别填上合适的序号。
(
)小明走在半路上忽然发现一个小朋友在雨中哭。
(
)刚要出门,天下起了大雨。
( )小明急忙跑上前去为小朋友打伞。
( )小朋友高兴地笑了。
(
)小明妈妈要小明上街去买酱油。
( )妈妈连忙给小明一把雨伞。
【阅读训练】
那年,齐白石在当时的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当老师,指导学生们画画。
有一次,他的学生谢时尼在课堂上画了一幅《梅鸡图》。图画上一
枝梅花艳丽俊秀,梅花下的公鸡画得非
常生动别致,特别是公鸡那
弯弯的尾巴显得十分活泼可爱。 齐白石瞧着这幅画,欣赏了很长时
间,然后,笑着对谢时尼说:“你画的这画太有味道了,能借我回去
临摹一张吗?”谢时尼听了齐白石
的话,起初还以为老师在跟他开玩
笑。可是,他一看到老师那副认真恳切的神情,知道老师没有跟他开玩笑,就把《梅鸡图》交给了齐白石。
一周后,齐白石又来上课了。他讲完课后,便
拿出自己临摹出来的
画对谢时尼说:“你看我临摹得好不好?”
谢时尼被老师这种
虚心认真的精神感动了。过了多年以后,每当谢
时尼想起这件事时,都感到老师这种虚心认真的学习精神
值得他学
一辈子。
你需要理解并回答的问题是:
1.文中“临摹”一词中的“临”是什么意思?( )
a 面对,面临 b 靠近,挨近
c 到来,来临 d 照着,根据
2.齐白石长时间欣赏《梅鸡图》的原因是:(
)
a 梅花艳丽俊秀。 b 公鸡画得生动别致。
c
想临摹《梅鸡图》。 d 《梅鸡图》太有味道。
3.“这画太有味道了。”中的“味道”是什么意思? ()
a 酸甜苦辣等味 b
香、臭等味 c 画的意境 d 意思
4、为什么起初谢时尼以为老师在跟他开玩笑?(
)
a 齐白石是大画家,怎么可能临摹学生的画。
b
齐白石说话时的神情不够严肃。
c 齐白石经常跟学生开玩笑。
d
谢时尼觉得自己的画不够好。
5.在文中用“ ”
画出具体描写《梅鸡图》的语句。
(二) 我 的 外 公
我的外公,60出头,已是满头银发了,还挺着一个啤酒肚,一副学
者的气
魄。他十分勤劳,不仅对工作很负责,而且还对我很好。
每天一早,外公便
到建筑社上班去了。他是一个工程师,整天都坐
在办公室里搞设计。要是附近哪家要造房子了,他们肯定
会找到我
外公。难怪大家都称外公为土专家呢。
外公不仅在工作上非常认真,而且
对我也很好。如果我有什么问题
请教他,他肯定尽量帮我解决。
那次,市教育局、市科协等四个部门联合举办了一界“恩施市中小学
科技大
赛”。
我准备做模型沙发。做的纸沙发长、宽、高分别是50、50、
80厘米才合适,而且不能用胶布,因为
用胶布是很丑的。学校的老
师们绞尽脑汁也想不出个好法子来。放学后,我来到外婆家对外公
说
了这件事,外公答应我一定想办法。 傍晚,外公让我和爸爸妈妈
一起到他家讨论做这个沙发。我们来到
外婆家,外公说:“这个沙发
我已经有些眉目了。坐垫用一张纸,靠背用一张纸两个扶手各一张,
共四张纸。”我 说:“外公,坐垫下面应该放一个‘井’字架,这样才
牢靠。”爸爸也发表了自己
的意见。就这样,我们一直讨论到9点多
才回家。 第二天,我把讨论的结果告诉了老师。老师又作了修
改。
之后,我们做了一个大模型,这个模型做得非常棒!
后来,我们参加比赛,获得了一等奖。这里面,外公也有一份功劳
哩。
我的外公学识渊博,又是设计专家,他真是我的好榜样啊!
1.这篇短文共有
个自然段。
2.短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请用“”画出这句话。(2)
3.短文先总的写了外公接着写
最后写。
4.文章表达作者对外公怎样的感情? (三) 贝 多 芬 的 故 事
在乡下一家简陋的旅店里,躺着一位客人.他正在欣赏着楼上优美的琴
声.琴
声一会儿低沉,一会儿高亢.低的时候像珠子在盘子里滚动,高的时候
像雷鸣震撼大地.
“这是谁弹的呢?”旅客想.忽然,”啪”的一声,一滴水滴在他的脸上,他
睁
开眼睛往天花板上望去,又滴下一滴水,正好滴进他的眼里,他跳了起
来,防开喉咙喊道:”
来人呀!来人呀!””什么事,先生?”服务员慌慌张张
地跑进来.”楼上是谁?怎么往地上倒水?”旅
客生气地问. 服务员看着
漏下的水,答道:“上面住的是当代德国大音乐家贝多芬!”
“哦!贝多
芬!难怪弹得这么好!”旅客一听这个名字,怒气消了一大半。
“要不要我去关照他不要让水滴下来呢?”
“不,不!你不要打扰他,我自己去看看他吧。”
旅客轻步走上楼去,透过门缝看见贝多芬正集中全副精神地弹着。
琴边放着
一盆水
。他正在纳闷儿,忽然看见满身大汗的贝多芬把手指往盆里
一浸,又继续弹下去。啊!原来贝多芬练得连
手指都发烫了,需要
随时用冷水冷却一下,因为太紧张匆忙,水溅了一地,顺着地板缝
滴到楼下
去了。
这位旅客站了很长时间才离开,当他下楼时,已抑制不住自己的情
感了,感
叹到:“真努力呀!怪不得成为伟大的音乐家!”
1、用“
”画出描写琴声优美的句子。
2、最后一自然段中有两个错别字,用“”画出来并在括号中改正。
() (
)
3、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换成成语写在下面横线上。
4、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高亢——( ) 豪华——( )
分散——( ) 镇静——( )
5、这篇文章是按 顺序写的。
6、这篇短文赞扬了()。
A、贝多芬会想办法,用冷水浸发烫的手指。
B、贝多芬会弹钢琴,琴声十分优美。
C、贝多芬顽强的毅力和勤学苦练的精神。
7、这位旅客为什么抑制不住自己的情感呢? (四)上 课
上课了,董老师
扶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本,笑眯眯地走进教室。她
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缓慢而清晰的声调开始讲课。一
个假期没有
见到老师了,同学们都用亲切的目光注视着她,好像在说:“董老师,
我们多么惦念
您啊!”不知为什么我的眼前浮现出电视剧中一位受人尊
敬的老师的形象,她是那么慈祥,像辛勤的园丁
培养着小树苗。我
们的董老师,多像一位循循善诱的引路人,带领我们去探索知识的
海洋,去打
开科学宝库的大门。同学们完全被董老师的讲课吸引住
了,随着她脸上的表情,时而凝神深思,时而神采
飞扬,时而频频
点头,时而低首微笑??
1.根据意思填词语。
(1)形容善于有步骤地引导别人学习。( )
(2)形容精神饱满的样子。 ( )
2.选择答案。
(1)
“笑眯眯”是对老师()的描写。
a、动作 b、语言 c、神态d、心里
(2)文中作者把老师比做(),把自己比做()。
a、园丁 b、红烛
c、花朵d、小树苗
(3)文章的最后一句话是()
a、比喻句
b、拟人句 c、排比句
3.请把你喜欢的句子用“ ”在文中画出来。
4.请描述一下你的老师上课时的样子。
三年级阅读与写作(五)答案
【小试牛刀】
4 2 5 6
1 3
【阅读训练】
(一)《齐白石临摹学生的画》
1.d2.d3.c4.a
5. 图画上一枝梅花艳丽俊秀,梅花下的公鸡画得
非常生动别致,特
别是公鸡那弯弯的尾巴显得十分活泼可爱。
(二) 《我 的
外 公》
1.八
2.他十分勤劳,不仅对工作很负责,而且还对我很好。
3.十分勤劳,不仅对工作很负责
,而且还对我很好;外公因工作负
责被大家称为土专家,以及他帮我做模型,并使我的模型获了奖;赞扬了外公是我学习的榜样。
4.对外公敬佩、赞扬的感情。
(三) 《贝多芬的故事》
1、琴声一会儿低沉,一会儿高亢.低的时候像珠子在盘子里滚动,高的
时候像雷鸣震撼大地.
2、楼 道
3、聚精会神 情不自禁
4、低沉
简陋 集中 慌张
5、事情发展
6、c
7、略
(四)《上课》
1(1)循循善诱(2)神采飞扬
2(1)c (2)a、d(3)c
3略 4、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