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含答案
普通高考成绩查询-关于雪的散文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含答案
1.读选文,做习题。
①我走在院墙外的水泥道上。水泥道像铺上了
。这是一块印着落叶
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从脚下一直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一直到路的尽
头…
②每一片法国树梧桐的落叶,都像 ,
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
上。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然而,这更增添了水泥道的美。
③我一步一步小心地走着,一片一片仔细地数着。我穿着一双棕红色的
小雨靴。你瞧,这多像
, 在秋天金黄的叶丛间,愉快地蹦跳着、歌唱
着……
(1)将下面句子的序号准确地填入文中横线上。
A.一个金色的小巴掌
B.一块彩色的地毯
C.两只棕红色的小鸟
(2)选文第①②③段各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请连一连。
第①段________
雨靴蹦跳图
第②段________ 彩色地毯图
第③段________ 金色落叶图
(3)对选文第②段中的“粘”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一个“粘”字表现了雨下得大,树叶落得很多,地面又脏又乱
B.
一个“粘”字表现了地面湿漉漉的,天空还没放睛
C.
一个“粘”字细致入微地表现了落叶紧贴地面的状态,呈现出一种自然之
美
【答案】
(1)B;A;C
(2)彩色地毯图;金色落叶图;雨靴蹦跳图
(3)C
【解析】【分析】(1)句子衔接试题主要考查考生理解句子及运用句子组
段的能力。对于句子衔接,要
注意语段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句子前后之
间的衔接。
(2)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
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
文章内容,再结合选项就能找到答案。
(3)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结合语境及选项理解词
语,比较判断正误。
故答案为:(1)B;A;C
(2)彩色地毯图、金色落叶图、雨靴蹦跳图
(3)C
【点评】(1)此题主要考查了语句衔接,结合上下文及所给的选项进行
分析判断即可。
(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3)本题考查学生用结合语境的方法理解字义语的能力。
2.课内阅读。
大自然的声音
大自然有许多(①)的声音。
风,
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他会在森林里演奏他的手风琴。当他翻动树
叶,树叶便像歌手一样,唱出各种不同的
歌曲。不一样的树叶,有不一样的声
音;不一样的季节,有不一样的音乐。当微风(②),那声音轻轻柔
柔的,好
像呢喃细语,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温柔;当狂风吹起,整座森林都激动起来,
合奏出一
首(③)的乐曲,那声音充满力量,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
水,也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下
雨的时候,他喜欢玩打击乐器。小雨滴敲
敲打打,一场热闹的音乐会便开始了。滴滴答答……叮叮咚咚…
…所有的树林,
树林里的每片树叶;所有的房子,房子的屋顶和窗户,都发出不同的声音。当
小
雨滴(④)起来,他们便一起唱着歌:小溪淙淙地流向河流,河流潺潺地流
向大海,大海哗啦啦地汹涌澎
湃。从一首轻快的山中小曲,唱到波澜壮阔的海
洋大合唱。
动物是大自然的歌手。走
在公园里,听听树上叽叽喳喳的鸟叫;坐在一
棵树下,听听唧哩哩唧哩哩的虫鸣;在水塘边散步,听听蝈
蝈的歌唱。你知道
他们唱的是什么吗?他们的歌声好像告诉我们:“我在歌唱,我很快乐!”
(1)给文中括号内选择合适的词语。
①A.美妙 B.美好
________ ②A.吹过 B.拂过 ________
③A.雄壮
B.雄伟 ________ ④A.汇聚 B.聚集 ________
(2)
短文的2-4自然段用_______的修辞手法,分别介绍了_______、
_______和__
_____来具体写_______。( )
A.
拟人;风的声音、水的声音、动物的声音;大自然的美妙声音
B.
比喻;风的声音、水的声音、动物的声音;大自然的美妙声音
C.
拟人;风的声音、雨水的声音、动物的声音;大自然的美妙声音
(3)读一读,火眼金睛地发现:
“小溪淙淙地流向河流,河流潺潺地流向大海,大海哗啦啦地汹涌澎湃。”
读着这句,我发现:
用前面_______的词语做下文的_______,这样的方法用了
两次,使句子结构整齐,语气贯
通,能巧妙地突出事物之间的相互依存的紧密
联系。如果给这样的修辞手法起个名字,我会选(
)
A. 结尾;开头;排比 B. 结尾;开头;顶针
C. 开头;结
尾;拟人
(4)这篇短文的_______是文章的总起句,即______
_自然段是围绕着它来
分述介绍的。除此这外,2-4自然段的_______也是各段的总起句,因此
这几个
段落也同样是_______的结构。( )
A.
第1自然段;2-4;第1句;总起—分述
B. 第1自然段;2-4;最后一句;总起—分述
C. 第2自然段;3-4;第1句;总起—分述
【答案】 (1)A;B;B;A
(2)A
(3)A
(4)A
【解析】【分析】(1)选词填空中
的备选词语大多数都是同义词或近义
词,通过分析、比较,会发现它们之间会有细微差别。因此,选择时
我们必须
结合语言环境,体会词语的区别,认真选择恰当的词语。
(2)、(3)、(4)
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
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故答案为:(1)A;B;B;A;(2)A;(3)A;(4)A
【点评】(1)说话
和写作时要正确使用词语,注意词语的搭配和组合;
正确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注意词语使
用过程中的感情色彩的变
化;加强对教材注释和课文后列出的字词背诵积累等。
(2)、(3)、(4)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的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3.课内阅读。
海滨小城
我的家乡在广东,是一座海滨小城。人们走到街道尽头,就可以看见浩瀚的大海。天是蓝的,海也是蓝的。海天交界的水平线上,有棕色的机帆船和
银白色的军舰来来往往
。天空飞翔着白色的、灰色的海鸥,还飘着跟海鸥一样
颜色的云朵。
早晨,机帆船、
军舰、海鸥、云朵,都被朝阳镀上了一层金黄色。帆船
上的渔民,军舰上的战士,他们的脸和胳臂也镀上
了一层金黄色。
海边是一片沙滩,沙滩上遍地是各种颜色、各种花纹的贝壳。这里的孩
子见得多了,都不去理睬这些贝壳,贝壳只好寂寞地躺在那里。远处响起了汽
笛声,那是出海捕鱼的船
队回来了。船上满载着银光闪闪的鱼,还有青色的虾
和蟹,金黄色的海螺。船队一靠岸,海滩上就喧闹起
来。
小城里每一个庭院都栽了很多树。有桉树、椰子树、橄榄树、凤凰树,
还有别的
许多亚热带树木。初夏,桉树叶子散发出来的香味,飘得满街满院都
是。凤凰树开了花,开得那么热闹,
小城好像笼罩在一片片红云中。
小城的公园更美。这里栽着许许多多榕树。一棵棵榕树就像一
顶顶撑开
的绿绒大伞,树叶密不透风,可以遮太阳,挡风雨。树下摆着石凳,每逢休息
的日子,
石凳上总是坐满了人。
小城的街道也美。除了沥青的大路,都是用细沙铺成的,踩上去咯吱咯
吱地响,好像踩在沙滩上一样。人们把街道打扫得十分干净,甚至连一片落叶
都没有。
这座海滨小城真是又美丽又整洁。
(1)第4自然段的中心句是_______,可
以看出庭院的主要特点是
_______,这段中的_______具体写出了庭院的这个特点。(
)
A. 第1句话;树多;第2、3两句
B.
第1句话;树多;只有第2句
C. 第2句话;院子多;第3、4两句
(2)文中的划线句子是个_______,把_______比作了_______。( )
A. 比喻;凤凰树的枝叶、红云 B. 比喻;凤凰树的花、一片片红
云
C. 比喻;小城、红云
(3)“开得那么热闹”中的“热闹”,意思是凤凰花( )(多选)
A. 竞相开放 B. 开得娇艳而繁茂
C. 开花时发出了
声响
(4)“撑开的绿绒大伞”写出了榕树的几个特点,下面哪一个不是它所描写
的特点?(
)
A. 数量多
B. 颜色绿 C. 树冠大
D. 形状
像一把撑开的伞
【答案】 (1)B
(2)B
(3)A,B
(4)A
【解析】【分析】(1)本题是对段落中心句的考查
,中心句在段落中往往
起到概括总结的作用,本段则围绕中心句展开叙述。本段中描写滨海小城树木有各种各样的树木。第一句“小城里每一个庭院都栽了很多树”,概括叙述小城
庭院里树多的特点。
段落都是围绕这句话展开叙述。
(2)本题是对修辞手法的考查,本句话写的是凤凰树的花开的繁
盛,红
色的凤凰树花像一片片白云把小城笼罩住了,这是一个比喻句,将凤凰树花比
作一片片白
云。
(3)本题考查学生对词义的辨析。结合上下文,凤凰树的花开的那么热
闹,既点出了
花的繁茂,又写出花争相开放,一片生机盎然。
(4)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
“撑开的绿绒大伞”
写出了榕树的颜色:绿
绒,也就是绿色,大伞既点出了树冠的形状向伞,也写出了树冠之大。
故答案为:(1) B;(2) B;(3) A、B;(4) A
【点评】(1)段落中心句的一般都在句首,往往起到概括的作用。
(2)本题考查的是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本题中有明显的本体与喻
体。
(3)本题要理解其中的词义,结合上下文,便可对选项作出排除。
(4)本题考查的是对句子的分析,抓住其中一些关键词便可对选项作出
排除。
4.课内阅读。
金色的草地
我们住在乡下,窗前是一大片草地。草地
上长满了蒲公英。当蒲公英盛
开的时候,这片草地就变成金色的了。
我和弟弟常常在
草地上玩耍。有一次,弟弟跑在我前面,我装着一本正
经的样子,喊:“谢廖沙!”他回过头来,我就使
劲一吹,把蒲公英的绒毛吹到
他的脸上。弟弟也假装打呵欠,把蒲公英的绒毛朝我脸上吹。就这样,这些
并
不引人注目的蒲公英,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快乐。
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
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中
午回家的时候,我看见草地是金色的。傍晚的时候,草地又变绿了。
这是为什
么呢?我来到草地上,仔细观察,发现蒲公英的花瓣是合拢的。原来,蒲公英
的花就像
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花朵张开时,花瓣是金色的,草地也
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
被包住了,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
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从那时起,蒲公英成
了我们最喜
爱的一种花。它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
(1)草地在早晨、中午和晚上分别是( )
A.
金色、绿色、绿色 B. 绿色、绿色、金色
C. 绿色、金
色、绿色
(2)下面对“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这句理解正
确的是(
)
A. 这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蒲公英的花比作我们的手掌,可以
张
开、合上。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蒲公英花可以张开、合上的特点。
B.
这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蒲公英花的特点,表达
了作者对蒲公英花的喜爱之情。
C. 这句话没有用修辞手法,只是真实地写出了蒲公英花的形状和特点。
(3)“多么可爱
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这句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方
法,强调了草地的______和蒲公
英的______,表达了作者对草地和蒲公英的
______与______之情。
A. 重复;可爱、有趣;喜爱、赞美
B. 反复;有趣、可爱;喜爱、赞美
C.
反复;可爱、有趣;喜爱、赞美
(4)最后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 )
A. 概括上两段的内容 B.
总结全文 C. 过渡
【答案】
(1)C
(2)A
(3)C
(4)B
【解析】【分析】(1)
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
读短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2)理解句子含义题,一是要抓住关键词语,二是要联系短文内容来理
解。
(3)此题意
在明白反复这一修辞手法以及其作用。所谓“反复”,就是为了
突出某个意思,强调某种感情,特意重复
某个词语或句子的辞格。
(4)考查文段在文中的作用。解答此类题,一般要结合着具体语境,从
内容、结构等角度分析作答。
故答案为:(1)C;(2)A;(3)C;(4)B
【点评】(1)此题考查在理解短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2)此题主要考查对句子的理解能力。
(3)考查学生对反复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4)本题考查文段在文中的作用。
5.课外阅读。
春天,桃花盛开。蜜蜂飞到花丛里,忙碌地采蜜授粉。桃花们
都张着笑
脸,欢迎蜜蜂的光临,并且把自己最好的花蜜送给蜜蜂作为对他们授粉的酬
谢。
但是有一朵桃花非常自私,她舍不得给蜜蜂一点儿花蜜。当蜜蜂飞到她
的花蕊中来时,
她便大叫大骂:“去,去,去!你们这些讨厌的家伙,别想从我
这儿得到一点儿好处!”
并且拼命摇动花枝,把蜜蜂赶跑了。
后来,所有的桃花都结出了硕大的桃子,只有这朵花可怜地凋谢了。
自私和吝啬不仅会失去朋友,也会毁掉自己。
(1)这朵花和其它花有什么不同?
(2)划线句中,“朋友”指________,“自己”指________。
(3)这朵桃花是如何失去朋友的?失去朋友的后果是什么?
(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________。
【答案】
(1)非常自私,她舍不得给蜜蜂一点儿花蜜。
(2)蜜蜂;自私的桃花
(3)当蜜蜂飞到
她的花蕊中来时,她便大叫大骂:“去,去,去!你们这
些讨厌的家伙,别想从我这儿得到一点儿好处!
”并且拼命摇动花枝,把蜜蜂赶
跑了。
可怜地凋谢了。
(4)自私和吝啬不仅会失去朋友,也会毁掉自己。
【解析】【分析】(1)考查对
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
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2)这道题考查的是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思,解答时要联系文章上下
文及主旨来思考。
(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
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4)本题考查概括文章给人的启示和道理。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
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
题以及作者所要抒发的感情。
故答案为:(1)非常自私,她舍不得给蜜蜂一点儿花蜜。
(2)蜜蜂、自私的桃花。
(3)当蜜蜂飞到她的花蕊中来时,她便大叫大骂:“去,去,去!你们
这
些讨厌的家伙,别想从我这儿得到一点儿好处!”并且拼命摇动花枝,把蜜蜂赶
跑了。
失去朋友的后果是:可怜地凋谢了。
(4)自私和吝啬不仅会失去朋友,也会毁掉自己。
【点评】(1)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2)
这种词语的意思是语境临时赋
予的,具有特殊的表情达意的作用。注意,做这
样的题必须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解释,不能借助字典等
工具书照抄照搬下
来。(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4)只要观点
正确,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6.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斗
鹅
列宁从小就特别喜欢读书,不到五岁就识字了。上学前,他就成了图书
馆的小读者
啦!因为家里的书和杂志已经不够他读了。
有一天,列宁正兴冲冲地捧着刚借来的新书回家,
快到门口了,遇到邻
居养的一群大鹅。大鹅不知道他手里拿的什么东西,就跑着叫着,朝着他扑了
过来……
跑,已经来不及了。如果把书扔掉,随便抓起一根棍子,就可以抵挡
了。
可是,不能!那样会把书弄坏的。于是,列宁把书紧紧地抱在胸前。
大鹅一步步向他走近了。这时,列宁急得躺倒在地上,脸朝天,用两只
脚抵挡这群大鹅的进攻。
姐姐听到叫喊声,赶来了,扶起了他。幼小的列宁,衣服虽然弄脏了,
可看到手中的书
被保护得好好的,一本也没有弄坏,脸上露出了胜利的微笑。
(1)照样子,仿写词语。
兴冲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找出列宁抵挡鹅的句子,抄在下面的横线上。
(3)列宁的衣服弄脏了,为什么脸上还露出“胜利的微笑”?
(4)短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
A. 列宁勇敢斗鹅。 B.
列宁即使弄脏衣服,也要保护书。 C. 列宁从
小就特别喜欢读书。
(5)把你喜欢的句子抄下来,并说说你喜欢它的原因。
【答案】 (1)急匆匆
;气呼呼
;乐呵呵
(2)列宁急得躺倒在地上,脸朝天,用两只脚抵挡这群大鹅的进攻。
(3)因为列宁看到手中的书保护得好好的,一本也没有弄坏。
(4)B
(5)“
列宁急得躺倒在地上,脸朝天,用两只脚抵挡这群大鹅的进攻。”这
句话把列宁当时的动作描写的很生动
。
【解析】
7.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云雀的心愿
夏天到了,云雀妈妈带小云雀到外面去看看。
他们飞呀飞,飞到一片沙漠的上空。一阵狂风刮过,地上的黄沙漫天飞
舞,迷得他们睁不开眼。
“这里的风沙真讨厌!”小云雀埋怨说。
“孩子,以前这里也是一片茂密的
森林。后来由于人们乱砍滥伐,树木越
来越少。土地失去了森林的保护,就慢慢地变成了贫瘠(jí)的
沙漠。”妈妈心
疼地说。
他们飞呀飞,飞到一条大河的上空。只见大河的水位很高,
浑黄的河水
像脱缰的野马,咆哮着向下游冲去。有几处河堤被冲垮了,一些村庄淹没在洪
水之中
。
小云雀不由得挨近了妈妈。
“妈妈,妈妈,大河里的水怎么这么凶猛啊?”
云雀妈妈叹了一口气:“唉,上游的森林被砍
光了,‘森林水库’没有了,
到了汛期,大河里的水就会泛滥成灾。”
“森林就是森林,怎么能说是‘森林水库’呢?”
“孩子,森林也是可以蓄水的呀。树木的树
冠就像一把把大伞,可以挡住
一部分雨水,不让它们直接冲刷地面。树干上的苔藓和树下的枯枝败叶也可
以
吸收一部分雨水。森林里土壤的蓄水能力就更大了,剩下来的雨水渗进土壤,
大都能够被储存
起来。你看,森林不就是一座大水库吗?”
他们飞呀飞,觉得又累又热,就飞回他们居住的那片森林,停在一棵大
树上休息。
“妈妈,我们的家真凉快呀!”
云雀妈妈擦去头上的汗水说:“那是因为森林也是一个巨大的
空调器。夏
天,林子里枝叶茂密,挡住了强烈的太阳光,自然就凉快些;冬天,由于树木
的遮挡
,林子里的热量不容易散失,所以就暖和些。你看,森林像不像空调
器?”
小云雀一边听,一边不住地点头:“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明年春天,我
一定邀上小伙伴,到那片沙漠上
去种树,让沙漠重新变成绿洲。这是我的心
愿。”
“这也是妈妈的心愿。到时候,我跟你们一起去。”
(1)云雀妈妈带小云雀先后飞过了哪些地方?(
)
A. 沙漠——大河——森林 B.
大河——沙漠——森林 C. 沙漠——
森林——大河
(2)第4自然段中,为什么“妈妈心疼地说”?( )
A. 河水太凶猛了。 B. 茂密的森林变成了贫瘠的沙漠。
C. 小云
雀飞得又累又饿。
(3)从第6自然段“小云雀不由得挨近了妈妈”,可以看出小云雀当时怎样
的心情?(
)
A. 甜蜜
B. 激动 C.
害怕
(4)联系短文内容,连一连。
树冠________
吸收一部分雨水
苔藓、落叶________ 储存雨水
土壤________
避免雨水直接冲刷地面
(5)大自然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让我们来做环保小卫士,写一条环保
小标语吧!
【答案】 (1)A
(2)B
(3)C
(4)避免雨水直接冲刷地面;吸收一部分雨水;储存雨水
(5)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
【解析】【分析】(1)、(2)、(3)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
的要点,仔细阅读
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4)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快速浏览课文内<
br>容,锁定(相关信息)所填的范围,再按要求找到答案。
(5)此类试题常常给定一个主题,
让考生根据这一主题拟写环保小标
语,考生答题时首先要了解环保小标语的特点,主题突出,字数简洁,
活用修
辞,语言要温馨委婉。
故答案为:(1)A;(2)B;(3)C;
(4)避免雨水直接冲刷地面;吸收一部分雨水;储存雨水
(5)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
【点评】(1)、(2)、(3)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的内容的理解的能
力。
(4)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5)设计环保小标语语言要简练,紧扣宣传主题。
8.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山村小学
是一簇白色的山菊花在山野开放吧?
是一支船队在绿海碧涛中航行吧?
我们的学校,青瓦白墙的学校,坐落在山野的怀抱里。远远
望去,像绽
开的花,扬帆的船。
它是嵌在大山上的一面窗户,透过它
,我们看到辽阔的大海、美丽的城
市和遥远的宇宙,还有山外那一片丰富多彩的天地。
采来山里的野花,紫蓝色的牵牛花,乳白色的小茉莉,红霞似的山茶,
虹霓似的三色堇……学校编织彩色
的花边,让蜜蜂、蝴蝶飞来,在我们的歌声中
舞蹈。
种上山里的香樟、塔松、红桦…
…给学校镶一条绿色的林带。让杜鹃、画
眉、布谷、黄莺用啁啾的欢鸣,陪伴我们琅琅的书声。
(1)从本文中摘录出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
(2)为了表达作者对山村小学的热爱,朗读第3自然段时应该用________
的语气。(
)
A. 紧张
B. 忧伤 C.
快乐
(3)短文中的“山菊花、船队”指的是________,“绿海碧涛”指的是
___
_____。
A.山上开的花、海上的船队
B.山村小学
C.海里的波浪
D.山野
(4)仿照短文第3自然段。写写你自己的学校。
示例:我们的学校
,青瓦白墙的学校,坐落在山野的怀抱里。远远望去,
像绽开的花,扬帆的船。
我们的学校________。
【答案】 (1)略
(2)C
(3)B;D
(4)略
【解析】【分析】(1)主要是培养学生养成积累有
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的
好习惯。学生应该熟读课文,能够准确的理解词语和句意的意思。
(2)、(3)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
容,比较判断正误。
(4)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表达能力,仿照题中所给的例文,仿写一段句式
相同或相似的句式,
能做到语意连贯;内容设计合情合理,表述只要合理即
可。
故答案为:(1)略;(2)C;(3)B、D; (4)略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语文知
识的积累。平时一定要对一些优秀
文学作品中的好词、好句做一些摘抄、积累,分类整理,加强记忆。
(2)、(3)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的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模仿能力、口语表达能力。模仿时言之有理即
可。
9.读下面的文段,做习题。
鸟儿向村子里飞去。
在一盏煤油灯旁,坐着一个小女孩。鸟儿问女孩:“小姑娘,请告诉我,
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
小女孩回答说:“火柴已经用光了。可是,火柴点燃的火,还在这盏灯里
亮着。”
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
接着,她就唱起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听。
唱完了歌,鸟儿又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 , 就飞走了。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 )
A. 急切。
B. 缓慢。
(2)联系上下文展开想象,试着走进鸟儿的内心世界,说说她在想些什
么。
①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心想:________
②唱完了歌,鸟儿又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心想:________
(3)你从文段最后一句话的加下划线的词句中体会到了鸟儿怎样的感情?
【答案】
(1)A
(2)示例:树朋友,我终于找到你了,我来给你唱歌了。;树朋友,我唱
的歌你听
见了吗?再见了,朋友。
(3)鸟儿对好朋友的不舍之情。
【解析】【分析】(1)
语气是表示说话人对某一行为或事情的看法和态
度。是思想感情运动状态支配下语句的声音形式。语气由
两个方面构成:一方
面是一定的思想感情,一方面是一定的具体声音形式。了解常用的朗读句子的
语气(A.犹豫和矛盾B.生气C.后悔 D.自信 E.急切 F缓慢。
),然后结合语境
来分析。
(2)人物语言的揣摩是要在细致地了解故事情节,理解人物的
处境、性
格的基础上来完成得。语言的组织要条理。
(3)体会划线语句,结合上下文,紧扣文章主题中心进行理解概括。意
思表述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1)A
(2)①示例:树朋友,我终于找到你了,我来给你唱歌了。②树朋友,
我唱的歌你听见了吗?再见了,朋友。
(3)鸟儿对好朋友的不舍之情。
【点评】(1)题主要考查对句子语气的把握能力。
(2)此题主要考查对人物语言活动的揣摩能力。
(3)解答此题要结合语境理解句意,有利于对文章中心主题的把握。
10.课内阅读,回答问题。
蜡烛
看着正在燃烧的蜡烛,我不禁陷入
了沉思。你看,蜡烛通体洁白,不停
地燃烧着,在这漆黑的夜晚放射出明亮的光芒。它的一生是duǎn
zàn___________的,却又是高尚的。它照亮了别人,却牺牲了自己。老师的品
质
不也正像蜡烛一样吗?他们从不企求个人的名利和地位,埋头苦干,为培养
接班人gòng xiàn_
__________毕生精力。一些老师虽然已经到了暮秋之年,但
是他们还是如夕阳一样把生命的每
一缕光都洒在祖国的繁花嫩叶上。他们像蜡
烛一样,“油不尽,光不灭”,愿在有限的岁月,“燃烧”自
己,放出光辉。我赞
美蜡烛,更赞美老师。
(1)看拼音,在文中的横线上写出相应词语。
(2)“蜡烛的高尚”是指________。
(3)文章中“燃烧”打引号是( )
A. 表示引用语言
B. 表示专用名词 C. 表示讽刺,嘲笑,说反
话
D. 表示特殊含义
(4)文章中“繁花嫩叶”是指________;“油不尽,光不灭”中的“油
”指
________、“光”指________。(从文章中找出)
(5)写出短文中的一个反问句,并把它改成陈述句。
【答案】 (1)短暂|贡献
(2)照亮了别人,却牺牲了自己。
(3)D
(4)接班人有限的岁月;毕生;精力
(5)老师的品质不也正像蜡烛一样吗?陈述句:老师的品质正像蜡烛一
样。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汉字)的拼写能力。解答本
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
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
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
时要注意“暂、献”容
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2)体会语句,结合上下文,紧扣文章主题中心进行理解概括。意思表
述合理即可。
(3)考查引号的作用,做题细读句子,掌握句子意思,进一步去分析句
子中引号的作用。
(4)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快速浏览课文内
容,锁定(相关信息)
所填的范围,再按要求找到答案。
(5)反问句:是一种修辞方法,是用反诘的语气表达一个肯定的
意思,
答案已经蕴涵在问句中了,不需要对方来回答,也就是明知故问。反问句改为
陈述句的方
法如下:第一步:问号改为句号;第二步:删掉疑问词比如:“难
道…吗?”和“怎能……呢?”等。第
三步:否定改为肯定,肯定改为否定。
故答案为:(1)短暂、贡献
(2)照亮了别人,却牺牲了自己。
(3) D
(4)接班人有限的岁月
;毕生;精力
(5)老师的品质不也正像蜡烛一样吗?陈述句:老师的品质正像蜡烛一
样。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平时读书,
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
音字、形近字。
(2)解答此题要结合语境理解句意,有利于对文章中心主题的把握。
(3)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引号的作用的掌握及运用能力。在平时的学习
中注意掌握运用。
(4)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5)掌握反问句改陈述句方法,平时多练,培养语言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