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建设银行个人贷款-学生会年度工作总结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分数除法》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填空
1.( )( )( )(
)( )
2.既可以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是( ),其中一个因数是(
),
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还可以表示已知一个数的是(
),求这个数。
3.用千克小麦可以磨出千克面粉,每千克小麦可以磨面粉(
)千克,
要磨1千克面粉需要小麦( )千克。
4.在算式中,当(
)1时,商大于;当( )1时,商等于;当( )
1时,商小于。(填>、<或=)
5.算一算,想一想
(1)( )( )( );
(2)(
)( )( )。
二、选择
1.算式与相比较,下面结论中正确的是(
)。
A.意义相同 B.结果相同 C.意义与结果都相同 D.意义与结果
都不同
2.在计算时,下面的算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3.一根绳子,剪去后还剩米,这根绳子原来长多少米?列式正确的是
( )。
A. B. C. D.
4.如果,且均不等于0。这四个数中最大的是( ),最小的是( )。
A.
B. C. D.
5.甲数是60,
,乙数是多少?如果求乙数的算式是,那么横线上
应补充的条件是( )。
A.甲比乙少
B.甲比乙多 C.乙比甲少 D.乙比甲多
三、解答
1.看图列式计算
2.一项工作,甲独做要8天才能完成,乙独做要6天才能完成。
4.强强和琳琳参加学校的“读书日”活动。
(1)甲乙合作,每天完成这项工作的几分之几?
(2)由甲单独做,完成这项工作的一半需要多少天?
(3)甲乙合作,完成这项工作需要多少天?
3.甲、乙两桶油共重40千克,甲桶油的重量是乙桶油的
。两桶油各重
多少千克?(用两种方法解答)
根据上面两人对话中所提供的信息,请你算一算,谁看的书页数多?
5.一家服装
店卖出两件不同的衣服,售价都是240元,按成本价计算,
其中一件赚了,另一件亏了,售出衣服后,
商店是赚了还是亏了?差额
是多少?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参考答案
一、填空
1.考查目的:进一步强化对倒数概念的理解,熟练掌握求一个数的倒数
的方法。
答案:,,,1,。
解析:引导学生通过审题明确意图,先找出最简单的共同结果“1”。
该题分别考查了求分数、整数、小数的倒数,1的倒数,以及用代数式
表示互为倒数的关系等知
识。
2考查目的:对分数除法意义的理解。
答案:5,;,5。
解析:将除法
的意义和解决问题的数量关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对于
加深理解、深化知识间的联系具有重要作用。
3.考查目的:结合实际问题加深对分数除法意义的理解。
答案:,。
解析:用
面粉的质量除以小麦的质量就是每千克小麦可磨面粉多少千
克;用小麦的质量除以面粉的质量就是磨1千
克面粉需要的小麦的质
量。此题解答的关键是分清求的是什么,然后确定用哪个量去除以哪个
量
。
4.考查目的:一个不为0的数,除以一个大于1、等于1、小于1的数
(0除外),商分
别小于、等于、大于它本身。
答案:<;=;>。
解析:通
过练习,引导学生分别举出商小于、等于、大于被除数的例子,
然后归纳得出规律。在此基础上,可结合
分数乘法中的这一知识点进行
对比,说说有什么区别,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不同。
5.考查目的:对分数乘除法计算方法熟练掌握。
答案:,,;,,。
解析:较
为明显的规律是第一组得数中分子没有发生改变,第二组得
数中分母没有发生改变,结合每一步的计算过
程让学生说出为什么。仔
细观察后发现,两组题目最后的结果都与第一个数相等,对于这一规律,
可引导学生通过列综合算式计算的方法发现其中的原因。
二、选择
.意义相同
B.结果相同 C.意义与结果都相同 D.意义与结果都
不同
考查目的:对分数除法意义的理解,以及计算方法的掌握。
答案:B
解析:该题通
过比较的方式,深化学生对分数乘法、除法不同意义的理
解。再根据分数乘法、除法的计算方法判断出两
个算式的结果是相同的。
2. 考查目的:分数乘除混合运算。
答案:C
解析:
利用计算方法比较等号两边的式子,或通过计算出结果再进行判
定。得出结论后,可继续引导学生对三种
正确的算法进行比较,从而优
化此类习题的计算方法。
3.考查目的:分数除法解决问题。
答案:B
解析:把这根绳子的全长看作单位“1”,则剪去后还剩下全长的,已
知全
长的是米,求全长。用除法列式解答。分析该题的关键是确定单位
“1”的量和米对应的分率。
4.考查目的:分数大小的比较。
答案:D,B
解析:在结果相等且含有字母的分
数乘除法式子中,利用已知数比较未
知数的大小。可先将除法转化为乘法,即,再引导学生发现,因为,
所
以。
5.考查目的:在解决较复杂的分数除法问题中,对题目特征的把握,以
及解答思路的理解。
答案:A
解析:该题首先应确定以乙数为单位“1”,列式的依据是具体量÷对
应分
率=单位“1”的量。对于理解有困难的学生,可结合线段图进行分
析。
三、解答
1.考查目的:利用线段图分析分数除法解决问题的数量关系。
答案:(1)解:设单位“1”的量为千克。
答:单位“1”的量为980千克。
(2)解:设水稻吨。
答:水稻有75吨。
解析:可先让学生进行比较。不同之处:第(1
)题是部分与整体之间
的关系,题型是“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第(2)
题是两个相对独立的量之间的关系,题型是“已知比一个数多(或少)
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求这个数”
。相同之处:所求的都是单位“1”
的量。具体解答中,也可要求学生先列出数量关系。
2.考查目的:利用抽象的单位“1”解决实际问题。
答案:(1);答:甲乙合作,每天完成这项工作的。
(2)(天);答:甲单独做,完成这项工作的一半需要4天。
(3)(天);答:甲乙合作,完成这项工作需要天。
解析:因单位“1”是抽
象的,此类题目通常是学生理解的难点。该题
在设计上由易到难,强调对分析过程的要求,使学生避免形
成“套路化”
的解决方式。对于第(3)小题的结果学生可能会产生疑惑,需通过教
师的指导加
以明确。
3.考查目的:已知两个量的和(或差),且已知其中一个量是另一个量
的几分之几
,求这两个量。
答案:(1)解:设乙桶油重千克。(2)(千克)
(千克)
(千克)
答:甲桶油重15千克,乙桶油重25千克。
解析:指导学生先通过分析关键句“甲桶油的重量是乙桶油的”,确定
单位“1”的量。再根据条件“甲
、乙两桶油共重40千克”列出方程。
该题要求用两种方法解答,可让学生通过比较,明确方程和算术方
法各
自的优缺点。
4.考查目的:利用分数除法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答案:强强的科技书有,琳琳的故事书有,180页>90页。答:强强的
书页数多。
解析:根据琳琳说的“我看了的页数和你剩下的页数一样多”,可以
知道琳琳看了60页,再
分别找出两个60页各自对应的分率进行计算。
练习中,可以通过画线段图或者列数量关系的方式,使学
生充分理解题
目的意思,并正确解答。
5.考查目的:利用分数除法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答案:两件衣服的成本分别是(元),(元),(元)。
答:商店亏了,差额是20元。
解析:解决该题,先要让学生理解成本价和售价的关系,进一步明确
“赚了”
是指“售价比成本价高”,“亏了”是指“售价比成本价低”。
确定以成本价为单位“1”的量之后,就
能利用所学知识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