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六年级第三单元语文要素解读doc资料

余年寄山水
577次浏览
2020年08月13日 12:00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江郎才尽的意思-几号是父亲节


精品文档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第三单元语文要素解读
一、阅读策略概述 为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培养学生运用阅读策略的意识和基本能力,统编教材从三年级
开始有目的地 编排了四个阅读策略单元:三年级上册“预测”单元、四年级上册“提问”单
元、五年级上册“提高阅读 的速度”单元、六年级上册“有目的地阅读”单元。
阅读策略就是阅读文章时所要运用的方法或技能。 学生掌握阅读策略后,可以更快的理
解他们所阅读的文章,进而提高阅读效率。需要注意的是,“阅读策 略”与“阅读方法”有
所不同。阅读方法是指具体的方法 ,阅读策略则是对阅读方法的选择与综合运用。读者要
根据阅读目的与文本材料的不同 ,灵活选择不同的阅读方法,并根据需要随时调整阅读方
法,来帮助自己阅读 。阅读策略是建立在阅读方法之上的 ,但不是阅读方法的简单叠加,
而是对阅读方法起指导和调控作用 。 “策略”强调有意识地使用方法,是上位概念;“方法”
阅读的时候具体的信息把握与处理、思考手 段、途径。
二、单元主题要素解读及单元目的
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是阅读策略单元,教材安 排的阅读训练要素是“根据阅读目的,选
择恰当的阅读方法”,两个关键词和训练点分别是“阅读目的” 和“阅读方法”。“阅读目的”
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自己主动阅读的目的”,另一类是“外在要求阅 读的目的”——即
我自己要读和别人让我读。
基于不同的阅读目的,需要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 。“阅读方法”,是指理解读物内容,从
中接受信息所采用的手段或途径。
教材之所以提出“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择前挡的阅读方法”,心理学基础是“阅读监
控”。
北京师范大学伍新春教授在“2018年统编小学语文二、三年级教科书专题培训”会上
的学术 报告提到:有目的地阅读是指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实际上就是
我们讲的阅读监控。 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是对前面三至五年级相关阅读策略的一个综合运
用。我们讲自我监控,那么在读之前 、读之中、读之后应该怎么样去做呢?阅读监控是贯穿
整个阅读过程中的:在阅读前,通过阅读的目的, 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在阅读中,通过自
我提问,加强自我监控,调整阅读速度,根据理解的水平,不断 调整阅读策略;在阅读后,
反思阅读理解达到的水平,评价自己是否完全达到了阅读的要求。研究发现, 高能力的阅读
者能够灵活地运用各种阅读策略来达成自己的阅读目标。当然不同的文本、不同的要求,需
要我们选用不同的阅读方法。20世纪90年代的大量研究表明,带着目的去阅读可能会选择
不 同阅读策略,最终也会对学生的阅读理解成绩有良好的促进。(《小学语文》2018年第9
期,4-1 2页)
阅读策略单元在编写体例上属于阅读单元,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是阅读教学的一个基本
要求,所以,虽然阅读策略单元是以帮助学生掌握阅读策略为主要目标,但是要重视对课文
内容的理解教 学。不管了解、习得哪个阅读策略,都应在对课文内容有个基本了解的基础上
进行,并在阅读理解的过程 中,认识、获得并实践该阅读策略。还要引导学生并将获得的阅
读策略,迁移运用到以后的阅读实践中, 培养学生运用阅读策略的意识和基本能力。
按照单元安排的课文顺序,严格按照设定的教学目标水平标 准进行教学。如上介绍,阅
读策略单元的几篇课文是一个整体,以阅读策略教学目标的达成为中心,呈现 阅读策略教学
目标的层次性、递进性和发展性,相互联系十分紧密,阅读策略教学目标水平要求是一篇比
一篇高,前一篇课文目标的呈是后一篇课文目标达成的基础,任何调整课文教学顺序都会打
破这 个单元的整体性,都会破坏该单元阅读策略教学目标的层次性、递进性和发展性,所以,
阅读策略单元的 教学,必须按照单元安排的课文顺序,严格按照设定的教学目标水平标准进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行。
阅读方法原本没有好坏之分,针对不同的阅读目的, 用合适了,就能够比较快速地完成
任务,从而提高效率。
三、“根据阅读目的,选择恰当的阅读方法”在本单元中的学习提示
本单元安排了三篇课文, 《竹节人》是叙事类散文、《宇宙生命之谜》是事理说明文;《故
宫博物馆》是群文性事物说明文。三篇 文章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文章的篇幅都比较长,这个时
候就要求学生需要有过去五年级培养出的良好的阅读 速度。同时,按照课标在第三学段提出
的关注要求,即关注默读训练的能力提升,提高默读速度,学习学 会浏览,要能够根据需要
搜集信息,不必通篇精读。
每篇课文编者都安排了相应的阅读任务( 即阅读目的),针对于这些问题,要求学生选
择恰当的阅读方法。
《竹节人》一课开始就提出 了阅读提示:“同一篇文章,阅读的目的不同,关注的内容、
采用的阅读方法也会有所不同。”这里提出 了“不同的目的”,说明学生在进行阅读的时候,
可以根据自身需求,确定合理的阅读目的,每次阅读的 需求不同,目的也就不同,阅读方法
和关注的重点自然也就不一样。
如何确定阅读的目的?
阅读提示是这样写的“如果给你以下任务,你会怎么读《竹节人》这篇文章?”我觉得,
由于是 初次接触“有目的的阅读”,学生还无法独立自主地生成“阅读目的”,开始阶段需要
有明确的目的(任 务)提出或布置来帮助学生建立阅读目的。文章给了3个阅读目的(任务),
分别是:“写玩具制作指南 ,教别人玩这种玩具。”“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讲
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
在课文学习中,每个任务相应的阅读方法,比如“为完成‘写玩具制作指南,教别人玩
这种玩具’这个任 务,可以先快速读全文,找到相关内容,再仔细读。”这就是“浏览+精
读+整合”的阅读方法,先采用 浏览的方式,对文章做鸟瞰式感知,用较短的时间通读一遍,
获取大量的有效信息,得到总体的印象,概 括了解文章的主题,大意或观点、材料。然后根
据阅读目的,对与阅读目的相关的内容进行精读,弄清词 句含义,抓关键词句梳理信息、抓
关键词、句概括要点、对同类内容的共性特点进行概括,原文复述、抓 关键词句简要复述,
同类合并简要复述等方法,可以针对性的选择。逐段理解内容,理清线索,最后整合 信息,
有条理的表达,实现阅读目的。
“‘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读的时候要特别 注意文章中写‘我们’投入地做
玩具、玩玩具的部分”则是“默读浏览+精读批注”的阅读方法实现阅读 目的,先快速提取
“怎么做玩具、玩玩具”的有关信息,对相关部分的内容进行整体把握;在对关键词句 进行
研读批注:哪些句子体现出了乐趣,抓住写“自己感受”的关键词句展开想象,想想当时作
者的感受,并写下来。
而 “为完成‘讲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这个任务,我主要关注了老师没收玩具 、玩玩
具的内容,重点梳理了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则采用了“默读浏览+精读+概括” 的阅< br>读方法实现阅读目的,先快速提取与老师的有关信息,再把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进行提炼,
最后概 括起来进行故事的复数属。三个不同的阅读任务,会引导学生生成不同的阅读目的,
那么对文章关注的重 点也就有所差异,采用的阅读方法也就不同了。学生通过阅读目的,舍
弃掉文章中无关信息,根据需要搜 集材料,既提高了阅读速度,也获得了自主阅读体验,在
不同的方法实践中不断进行体会和积累,最终形 成阅读策略。

《宇宙生命之谜》一课则在开头就提出了问题:宇宙中,除了地球以外,其 他星球上是
否也有生命存在?疑惑的解释便形式生成了阅读目的。编者在课文两侧进行了批注,如“浏< br>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览了这一段以后,发现它对了解地球之外是否有生 命没有帮助。”暗示与主题没有关联的信
息,要跳过;“每个自然段往往有提示主要意思的语句,阅读是 我要注意找出来”则提示找
中心词句,读懂段意。其实是在运用三年级就开始学习过的“抓关键词句概括 一段话的意思”,
在提示学生阅读有关“说明性”文字,为了快速把握课文大意,先找到“提示主要意思 的语
句”,就把握了这段话的意思,把握了这段话的意思,如果感觉与自己要找的信息不符,那
就可以不再细读,直接往下面去寻找。这些批注以呈现阅读思维的形式去提示阅读方法,快
速实现阅读目 的。
“这一段对解决问题很重要,画出关键词帮我理清了生命存在的条件。” 这一段,仍然
是先“找到提升了这一段话主要意思的语句”:“哪些天体可能有生命存在呢?这个天体又
必须具备什么 条件呢?人们了解了生命起源之后,认为至少应该有这样几个条件……”两个
设问句,一个概括性的“答 句”,提示了这一段要讲的主要内容,“条件”,与“天体中的生
命存在”是有密切关系的,所以,“批 注”说“对解决问题很重要”。
对“很重要的段落的阅读”,作者给出的方法是:勾画关键词,理清生 命存在的条件。
什么样的词是关键词?说明了“生命存在条件”这样的意思的词语,也就是提示勾画关键 词
能够帮助理清思路;“这段的段首提到了地球外的其他行星。通过提取相关信息,我知道这
些 星球上是不存在生命的。” 这一段,其实是依据上面的“条件前提”对其他行星“是否存
在生命”做出 的推断。阅读时,可能有两种心理状态——第一种,是了解推演过程并明白结
论;第二种是直接从结尾处 找到“关键语句——‘不可能存在’”,了解这一段的信息。所以,
根据作者的不同目的和内心需求,方 法选择也有两种,一种是读过,明白结论,把握结论;
一种是直接把握结论,却不需要明白结论是怎么来 的。
提示了提取关键信息有助于帮助解决问题;“前面排除了那些不具备生命存在条件的行
星 ,这一段提示火星上有可能存在生命,关于火星的内容很重要。”则告诉我们要抓住中心
句,聚焦重点。 这一段的阅读目的是了解一下:“其他星球是否也有生命存在”,而第五段在
“段首”关键语句“唯一还 可能存在”,直接提示了这一段的重要——有没有?问这个问题,
其实是期待有,这一段看,是满足阅读 期待的文字,就要认真读:火星的条件,与生命存在
的条件有哪些相同或者相似的地方,提取信息。—— 部分原始条件、远距离观察到可能存在
的证据。第六-七段,是近距离观察到的实际情况对人们所做推测 的否定。可谓一波三折。
结论竟然是“难以存在”。这些批注用提示阅读方法的形式去呈现阅读思维形成 的过程,告
诉了我们实现阅读目的的有效方法和途径。两种不同的批注形式,有一个共通点,就是在阅< br>读过程中,根据阅读目的的不同,要采用舍弃无关信息+留下有用信息的方式对信息进行筛
选,再 对不准确或不确定的信息加以甄别,实现阅读速度的提升,阅读精度的把握。
本课课后做了如下学习提 示:1、“为了了解其他星球是否存在生命,你在阅读时是怎么
做的?这位同学的思考给了你怎样的启发 ?思考之一:与问题相关的内容,我会仔细读,必
要时多读几遍。有的段落和我想要料机的内容关系不大 ,就不需要细读。思考之二、有的信
息可能是不准确的,需要在查资料借以判断”。
编者这样 安排,意图是“回顾前面阅读时采用的方法”,同时,对前面的方法进行一般
性总结。从编者提示的内容 看,这里的“阅读方法”选择,就是“浏览、略读与细读”的结
合,重要的细读,甚至反复读几遍,读懂 其中的要点,读懂段落中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甚
至读懂几个段落的关系;有关系但是不重要的,只了解 “段落意思”,关系不大的,浏览一
遍就过去了,重要与否,就看段落内容是否有助于解答自己“要解答 的问题”。
课后以“如果你想探究下面这些问题,会怎样阅读这篇文章?” (1)科学家是怎样判< br>断其他星球是有没有生命的呢?(2)人类是否可以移居火星?”(教材在这里安排的的第一
个问 题,其实是另外一种阅读目的。在完成课文前面给出的阅读目的的时候,“科学家是怎
样判断其他星球有 没有生命的”这一部分,有的内容是可以作为略读的。比如,“这一段了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解到没有生命存在”,就采用“略读了解大概信息”的方式;而如果 解决“科学家是怎么判
断”的,则需要细读哪些给出“否定”的段落——读懂结论,同时读懂“为什么” 会没有。
“人类是否有可能移居火星”?要回答这个问题,就需要重点阅读“四-八段”,去了解“五-八火星的自然条件”与“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的条件”的一致性和“差异性”,并根据
作者的 结论,来做出自己的推测。通过列举两个新的阅读任务(阅读目的),对学生进行拓
展延伸,实现举一反 三,巩固这节课学到的阅读策略。

《故宫博物院》采用了连续性文本+非连续性文本的群文形式。
教材在这一单元安排了一篇“ 略读”课文。本文安排了四个阅读材料,属于群文阅读。
在阅读材料前面,编者这样提示:“下面提供了 两个任务,和同学交流,你会怎样根据不同
的阅读人物阅读以下材料?
任务一、为家人计划故 宫一日游,画一张故宫参观路线图;任务二,选择一两个景点,
游故宫的时候,为家人作讲解。” 完成任务一,需要学生略读材料一,根据各个段落中的关键语句,找到材料中介绍的“景
点”名称, 再阅读材料三,了解参观提示,再结合材料“四”,在地图上绘制“一日游路线
图”。
阅读的 时候,先对四个材料的内容有个大体了解,然后,判断“材料二、三”,对完成
第一个任务意义不大,因 此,在完成任务的时候,可以不去阅读。
完成任务二,根据任务选择确定:第一和第三个材料之后,再 次浏览材料一,从中找到
“自己感兴趣、可能有故事”的“景点”,然后,确定一两处,细读,把握这一 两处景点的
“特点和围绕着这个景点曾经发生的故事”——可以结合材料二,还可以自己在围绕着这个< br>景点去网上搜索与这个景点有关的资料,去提取“故事”,完成对这一两处景点“作讲解”
的任务 。
四、单元教学建议
本单元是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四个阅读策略单元中的最后一个,它承担 着对前三个阅读
策略单元的总结与提升的作用,也承担着推陈出新的作用。可通过单元导语,课前任务, 课
文内容,课后习题整体组合,前后联系,逐步呈现“有目的地阅读”这一主题,在不知不觉
中 提升学生语文素养,让学生的阅读和表达双线并进。

《竹节人》

作为 “有目的地阅读”第一课,在课前导读中直接给了三个阅读任务,分别为“写玩
具制作指南,教别 人玩这种玩具。”“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讲一个有关老师的
故事。”引导学生根据不同 的阅读目的关注内容,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
首先亮明是小时候的事情,贴近学生生活,让学 生产生一探究竟的阅读欲望,接下
来给出主题:“有段时间,我们全迷上了斗竹节人。”童年的一段小事 就这样呈出在学生面前。
此时的文字犹如一条涓涓细流,汩汩而来。做竹节人,玩竹节人层层递进,让人 真切的感受
到了作者对竹节人的喜爱。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了竹节人的乐趣,自然而然产生创新、
实践的冲动与想法。 (一)故事情节层层深入
课前导读中直接根据课文内容呈现了三个 阅读任务。这三个阅读任务由物到情,情中
见人,浑然成为一个整体,无时无刻不体现着“试着在写事物 时,融入感情,表达看法”这
一语文要素。轻而易举的体现了“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 法”又一个语文
要素。 (二)阅读任务层层递进
就本文而言,作者阅读的目的是从文中获得信息来写作。获得信息为写作服务的目的不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同,采用的阅读的方法也不同。
根据不同的任务(阅读目的),老师可以点拨:
写“竹节人”制作指南时,可采用快速阅读的方法,关注如何制作“竹节人”的步骤内
容。 < br>写教别人玩这种玩具“斗竹节人”游戏时,可采用仔细阅读和反复阅读的方法,关注“斗
竹节人” 游戏入迷的细节描写,体会传统玩具“斗竹节人”游戏给人们带来的乐趣。
作者在写老师没收“竹节人 ”玩具后的故事时,可采用浏览阅读的方法,关注老师没收
玩具,玩玩具的内容,重点梳理故事的起因、 经过、结果。
需要说明的是:学生在确定目的选择阅读方法的时候,教师需要指点的内容,并不是“提
前告知”,而是针对不同的阅读目的,让学生去快速的阅读,思考需要重点关注细读哪些部
分, 而哪些部分只要浏览即可。

《宇宙生命之谜》

以旁批的形式 详细呈现阅读思维过程,做出示范,并且提示了实现阅读目的的多种阅
读方法:浏览、圈画关键语句、细 读重要部分,指导学生怎样基于不同阅读目的进行阅读,
并且在课后练习部分提供了相关建议。

精品文档

学习雷锋作文-在山的那边读后感


高考语文必背-考研心得


初中周记600字-qq端口


选拔赛-告别母校的作文


云南省公务员考试成绩查询-述职述廉工作总结


杨树花-寒假社会实践报告范文


自然景观的作文-党务工作者先进事迹


qq孤独签名-重庆教育考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