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分数除法

萌到你眼炸
834次浏览
2020年08月13日 12:14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湖北省高校排名-运动会入场口号


《分数除法》同步试题
一、填空

1.( )
( )



( )
( )




考查目的:进一步强化对倒数概念的理解,熟练掌握求一个数的倒数的
方法。

答案:,


,1,




解析:引导学生通过审题明确意图,先找出最简单的共同结果“1”。该
题分别考查了求分数、整数、小 数的倒数,1的倒数,以及用代数式表示互为倒
数的关系等知识。


2.
积是( ),其中一个因数是(
表示已知一个数的
这个数。



考查目的:对分数除法意义的理解。
既可以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
是( ),求
),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还可以


答案:5,;
,5。



解析:将除法的意义和解决问题 的数量关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对于加
深理解、深化知识间的联系具有重要作用。


3.用千克小麦可以磨出
千克面粉,每千克小麦可以磨面粉
( )千克,要磨1千克面粉需要小麦( )千克。



考查目的:结合实际问题加深对分数除法意义的理解。


答案:,




解析:用面粉的质量除以小麦的质量就是 每千克小麦可磨面粉多少千克;
用小麦的质量除以面粉的质量就是磨1千克面粉需要的小麦的质量。此题 解答的
关键是分清求的是什么,然后确定用哪个量去除以哪个量。


在算式中,当
)1时,商大于
4.

;当


( )1时,商等于
;当


( )1时,商小于
。(填>、<或=)



考查目的:一个 不为0的数,除以一个大于1、等于1、小于1的数(0
除外),商分别小于、等于、大于它本身。
答案:<;=;>。

解析:通过练习,引导学生分别举出商 小于、等于、大于被除数的例子,
然后归纳得出规律。在此基础上,可结合分数乘法中的这一知识点进行 对比,说
说有什么区别,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不同。


5.算一算,想一想

(1)
( )


( )
( );


(2)
( )


( )
( )。



考查目的:对分数乘除法计算方法熟练掌握。


答案: ,








解析:较为明显的规律是第一组得数中分子没有发生改变,第二组得数
中分 母没有发生改变,结合每一步的计算过程让学生说出为什么。仔细观察后发
现,两组题目最后的结果都与 第一个数相等,对于这一规律,可引导学生通过列
综合算式计算的方法发现其中的原因。

二、选择

1.算式
( )。




相比较,下面结论中正确的是


A.意义相同 B.结果相同 C.意义与结果都相
同 D.意义与结果都不同

考查目的:对分数除法意义的理解,以及计算方法的掌握。

答案:B

解析:该题通过比较的方式,深化学生对分数乘法、除法不同意义的理解。再根据分数乘法、除法的计算方法判断出两个算式的结果是相同的。

2.在计算
正确的是( )。

时,下面的算法中不


A.
B.


C. D.



考查目的:分数乘除混合运算。

答案:C

解析:利用计算方法比较等号两边的式子,或通过计算出结果再进行判定。得出结论后,可继续引导学生对三种正确的算法进行比较,从而优化此类习
题的计算方法。


3.一根绳子,剪去
)。

后还剩
米,这根绳子原来长多少米?列式正确

的是(


B. A.
C.


考查目的:分数除法解决问题。
答案:B

D.






解析:把这根绳子的全长看作单位“1”,则剪去
后还剩下全长的
,已知全长的


题的关键是确定单位“1”的量和
应的分率。

米,求全长。用除法列式解答。分析该
米对


4.如果
),最小的是(

,且
均不等于0。这四个数中最大的是


( )。


A.
B.


C.
D.
考查目的:分数大小的比较。

答案:D,B



解析:在结果相等且含有字母的分数乘除法式子中, 利用已知数比较未
知数的大小。可先将除法转化为乘法,即


,再引导学生发现, 因为


,所以


5.甲数是60, ,乙数是多少?如果求乙
数的算式是
是( )。

那么横线上应补充的条件,


A.甲比乙少 B.甲
乙比甲少

比乙多 C.


D.乙比甲多



考查目的:在解决较复杂的分数除法问题中,对题目特征的把握,以及
解答思路的理解。

答案:A

解析:该题首先应确定以乙数为单位“1”,列式的依据 是具体量÷对应
分率=单位“1”的量。对于理解有困难的学生,可结合线段图进行分析。

三、解答


1.看图列式计算



考查目的:利用线段图分析分数除法解决问题的数量关系。


答案:(1)解:设单位“1”的量为
千克。






答:单位“1”的量为980千克。

(2)解:设水稻
吨。







答:水稻有75吨。

解析:可先让学 生进行比较。不同之处:第(1)题是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
系,题型是“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求这个数”;第(2)题是两个相
对独立的量之间的关系,题型是“已知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 数是多少,
求这个数”。相同之处:所求的都是单位“1”的量。具体解答中,也可要求学
生先 列出数量关系。

2.一项工作,甲独做要8天才能完成,乙独做要6天才能完成。


(1)甲乙合作,每天完成这项工作的几分之几?

(2)由甲单独做,完成这项工作的一半需要多少天?

(3)甲乙合作,完成这项工作需要多少天?

考查目的:利用抽象的单位“1”解决实际问题。

答案:(1)
每天完成这项工作的
;答:甲乙合作,


(2)
完成这项工作的一半需要4天。
(3)
完成这项工作需要天。


(天);答:甲单独做,
(天);答:甲乙合作,




解析:因单位“1”是抽象的,此类题目通常是学生理解的难点。该题在
设 计上由易到难,强调对分析过程的要求,使学生避免形成“套路化”的解决方
式。对于第(3)小题的结 果学生可能会产生疑惑,需通过教师的指导加以明确。

3.甲、乙两桶油共重40千 克,甲桶油的重量是乙桶油的
。两桶油各重多少千克?(用两种方法
解答)



考查目的:已知两个量的和(或差),且已知其中一个量是另一个量的
几分之几,求这两个量。


答案:
克。
1)解:设乙桶油重
(2)



(千克)




(千克)




(千克)





答:甲桶油重15千克,乙桶油重25千克。



解析:指导学生先通过分析关键句“甲桶油的重量是乙桶油的
”,确定单位“1”的量。再根据条件
“甲、乙两桶油共重40千克”列出方程。



该题要求用两种方法解答,可让学生通过比较,明确方程和算术方法各自的
优缺点。

4.强强和琳琳参加学校的“读书日”活动。


根据上面两人对话中所提供的信息,请你算一算,谁看的书页数多?


考查目的:利用分数除法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答案:强强的科技书有,琳琳
的故事书有
的书页数多。



,180页>90页。答:强强
解析:根据琳琳说的“我看了的页数和你剩下的页数一 样多”,可以知
道琳琳看了60页,再分别找出两个60页各自对应的分率进行计算。练习中,可
以通过画线段图或者列数量关系的方式,使学生充分理解题目的意思,并正确解
答。


5.一家服装店卖出两件不同的衣服,售价都是240元,按成本价计算,其中一件赚了,另一件亏了
,售出衣服后,商店是赚了还是亏了?
差额是多少?



考查目的:利用分数除法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答案:两件衣服的成本分别是
(元),
20元。

(元),
(元)。答:商店亏了,差额是




解析:解决该题,先要让学生理解成本价和售价的关系,进一步明确“赚
了”是指“售 价比成本价高”,“亏了”是指“售价比成本价低”。确定以成本
价为单位“1”的量之后,就能利用所 学知识解答。

勾勾手-幼儿园小班下学期工作总结


江苏二本院校排名-中国海洋大学教学网


高级会计师报名-四川理工


顺口溜骂人-英语写信范文


通报批评格式-五年级作文我的老师


工作评价-浙江省公务员考试论坛


端午的作文-如何端正入党动机


杨佩昌-黄福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