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数学智力题:魔术师的硬币
心无旁骛是什么意思-预备党员转正申请书范文
2019年小学六年级数学智力题:魔术师的硬
币
生活中我们常
常会玩抛硬币的游戏,那你知道其中的秘密吗?查
字典数学网欢迎大家阅读小学六年级数学智力题,为大
家揭秘魔术师
的硬币。
在一场魔术表演上,一位身着黑衣的魔术师走上舞台,将手中的十枚<
br>硬币零乱地撒在了桌面上,通过投影仪反射的图像,台下的观众可以
清楚地从大屏幕上看到硬币中
有的正面数字朝上,有的背面国徽图案
朝上,从中看不出有什么规律。
接着魔术师说道,“我今天要给大家表演一个猜硬币的魔术,我要找
一位现场观众来配合我”。
一位观众走到了台上,魔术师说,“你可
以从这十枚硬币中任意选择其中的几个翻过来,为了方便起见,
就按
照你电话的末位号码来吧,麻烦你告诉我一下你的电话末位号码。”
观众回答道,“是3
”。“那好,我现在背过身去,你任意选三个硬币把
它们翻过来,然后在随意摆放一下这些硬币,把它们
弄乱,然后再挑
一个你喜欢的硬币把它盖住。”魔术师说道。观众按照魔术师的要求
一一做了。
之后,魔术师转过身来,说“谢谢你的帮助,现在我把剩余的9个硬
币收走”
“下面
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了!我可以用我的魔法看到盖子下面的硬
币是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最后魔术师
成功地猜出了硬币是反面
朝上。
第1页共5页
接着魔术师又请了几位观众上台,结果他每一次都可以猜出硬币的正
反面。 <
br>你对魔术师的“眼力”感到惊奇吗?或许你认为,这个盖子是特制的,
硬币是特制的或者魔术师用
了复杂的数学方法推算,但实际上这个魔
术的秘密非常简单,使用的是小学的数学知识:奇数+-奇数=
偶数;
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偶数=奇数。
在整个魔术过程中,魔术师需要记住三个奇偶数
(1)硬币刚刚撒在桌面上时,暗暗记住了这
十个硬币中有奇数个硬币
还是有偶数个硬币正面朝上(例如图中有6个硬币正面朝上)
(2)观众说出的电话末位号码数字是奇数还是偶数(例如3是奇数),
(3)在最后收走的9个硬币中偷偷地数一下其中有多少个硬币朝上,
是奇数还是偶数
当魔术师知道了观众给出的末位号码数字是奇数还是偶数后,如果这
个数字是奇数,那么无论观众把原
来硬币中正面的翻成背面的,还是
把原来硬币中背面的翻成正面的,也无论各翻多少个,翻的硬币总数<
br>一定是奇数个,那么原来有奇数个正面朝上,最后一定是偶数个硬币
正面朝上;(像上图中最后一
定有奇数个正面硬币)反之,如果一共翻了
偶数个硬币,那么原来有奇数个硬币正面朝上最后还是奇数个
正面朝
上,偶数个还是偶数个。根据这一计算,魔术师最后对比一下收走的
9个硬币中的正面朝
上的奇偶个数,就可以推断出在盖子下面的那个
硬币是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图中最后有5个硬币正面
朝上,已经
是奇数,盖子下面的一定是背面朝上了)。
第2页共5页
其实,数字奇偶性的简单原理不只可以作为在魔术中迷惑观众的把
戏,在实际中也有很多用途。 例如在数字通信中,7个二进制数字像0010101可以表示一个数字、
字母或者符号,这7个二
进制数字可以看作是7个硬币,正面朝上就
是1,反面朝上就是0。在传递这一串数字信息时,中途可能
发生错
误,在接受的一方有一些检查错误的方法,其中与这个魔术类似的奇
偶校验位法就是其中
一种最简单的方法。
在发射数据的一方传输这7个数据时(或者说7个硬币)时额外再加一
个
1或者0(1表示这7个数字中有奇数个1,相当于有奇数个硬币正
面朝上,0表示有偶数个1),称为
校验位,当接受方收到这8个二进
制数据时,会检查一下前7个数位中是不是真的有奇数个1或者偶数<
br>个1,如果与校验位不符合,说明这一段信息在传输过程中出了错误,
有硬币被“翻过去了”,例
如1被噪声干扰成0,0被噪声干扰成1。
但是你可能想得到,这种查错方法是有缺陷的,像硬币魔术
一样,奇
数个硬币被翻过来,也就是7个数位中有奇数个出现错误,通过最后
接收到的结果是可
以检验出来的,偶数个数位错误就检验不出来了。
不过,实际的通信系统需要有一定准确率,1个“硬币
”被翻过来的可
能性概率已经较低,2个“硬币”同时被翻过来的概率就更加低了,3
个或以上
几乎不可能,所以这种可以检查出1个数位错误的奇偶校验
位法也是很有用的。
唐宋或更早之
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
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
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
第3页共5页
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
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
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
武学”等科目的讲授
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
生徒。
“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
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
”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
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
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
其今日教师应具
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你可能不会想到,简单的奇
数、偶数相加减的原理原来还可以这样有趣。.
以上就是查字典数学网推荐的小学六年级数学智力题,欢迎大家阅
读。
我国古代的读
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
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
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
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
书
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
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
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
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
,语文是
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
却是
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
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
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
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
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
第4页共5页
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
的书大段抄
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
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
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
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
面下
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
第5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