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买新书》优秀说课稿
八年级历史教案-材料供货合同范本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买新书》
优秀说课稿
本单元学习除法的竖式计
算,“买新书”这节课的主要内容
是连除和乘除的混合运算,是本学期学习解决问题的一个难
点
。教学时应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提出问题并选择适当的
方法解决问题。我知道解析应用题的核心是分析
数量关系。
因此在教学中用三个环节处理这个问题,首先采用看图找信
息、根据信息提问、读题
、找关键句子等过程让学生理解题
目的意思上;其次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采用了让学生汇报
思
路想法,教师点拨的方式,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学生学情分析:
学生在此之前学习过很多有关应用题的问题,如:比
多比少问题、连乘法问题等;也
曾学习了两位数、三位数除
以一位数的有关计算。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最大的困
难不是计
算的问题,而是分析数量关系。学生学习数学时能
正确分析把握数量关系一直是个难点。需要对加、减、
乘、
除的意义有深刻的理解,而且需要从实际生活事件中进行抽
象。三年级的学
生已经学习了乘加、乘减、除加、除减、连
乘等两步运算,而对于连除法数量关系是第一次接触。面对<
br>这种实际情况,要达到预期的目标要求,就需要借助一些直
观的手段和一定的方法。学生由于个性
的影响,遇到解决问
题的题型,个别学生没有搞清题意就着急动手计算;再有部
分学生不分析数
量关系,因此理解题意不够准确。
教学目标:
1、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理解连除、乘除混合式题
的运算顺序,能够正确运算。
2、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逐
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经过独立分析,合作交流的过程获得良好的情感的
体验,感受到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理解连除、乘除
混合
式题的运算顺序,能够正确运算。
教学难点: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
问题,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讲解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这节课我们主要来学习运用以前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解
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问题一:管理图书室的刘老师在整理图书时,遇到了
一个数学问题,板书:“学校图书室买来200本书,放在2
个书架上,每个书架有4层。”你
能根据这几个数学信息提
出数学问题吗?
1、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师适时板书。
2、我们先来解决“平均每层放多少本书?”这个问题。
3、师:谁能把这些信息和刚才的问题完整的描述一遍。
(先指名读,然后全班齐读题目。)
4、师:同学们思考这个问题怎么解决?
(有思路的同学把手举起来,试着在练习本上列出算
式。)
5、汇报:找不同的写法到黑板板书。
(1)200 2=100(本);100 4=25(本)。
师:这样列式你是怎么想的呢?请结合这道题的信息,
给大家讲讲。
(2)200 2 4=100 4=25(本)。
师:这样列算式解决问题的想法和(1)这种想法一样
吗?
师:观察这个综合算式,有哪些运算?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连除的运算,按顺序进行计算。)
(3)2 4=8(层);200 8 =25(本)。
师:这样列式的同学请起立。你们又是怎么想的呢?
(指名说说解题思路。)
(4)200 (2 4)=200 8 =25(本)
师:观
察综合算式,思考:为什么要加小括号?(必
须先算2个书架有多少层,如果不加小括号,就要先算除法
再算乘法,就不符合题意。)运算顺序是怎样的?(乘除混合
运算,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的。)
师:这两种算式的思路也是一样的,就叫第二种方法
(二)。
师:这两种解决问题的思路一样不一样,分别先求什
么?
师:观察两种思路解决问题的算式,你还发现了什么?
[在此环节采用让同学互
问辩论的方式,激发学生思考
解决问题的思路,提炼解决问题的办法,澄清模糊的认识,
进而达
到解决的目的。]
师: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用乘法、除法解决问
题。
6、练一练:1题
要求学生先说说运算顺序,再计算。指名板演,集体
交流反馈。
问题二:看完书我们得运动运动了。(练一练2题)
1、学生自己读题目,理解题意。
2、这道题中,哪句话你不明白?(请理解题意的学生
讲讲他自己的理解。)
3、师:那你能不能解决?把算式列在练习本上吧。(学
生尝试独立完成。)
4、汇报:写完的同学可以在小组内说说自己的想法。
师:说说你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想法,这样想怎么列算
式?
师:谁和他的思路不一样,你是怎么想的?这样想怎
么列算式?
三、小结:学完这节课,你有什么问题?有什么收获?
四、习题设计
在“亚东会”来临之际,学校把做240朵花的任务,
交给了三年级的2个班,每个
班有4个小组,每个小组要做
多少朵花?
本道题的安排可以使学生巩固
刚刚学过的用乘法、除
法解决实际的问题,怎样来分析数量关系,并让学生体会数
学在生活中的
价值。
教学反思:
在整个教学
中,时间安排较适中,教学目标很明确。
我在教学时,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分析数量关系。学生在课堂上会分析有关连除法问题的数量关系,能独立解决现实的
问题。知识点比较全面,丰富了课堂的内
容,学生也能学以
智用。
在教学环节中,采用多种汇报的形式,激发学
生积极
参与的主动性,学生自己讲解每个算式的意义,记忆非常深
刻。从而观察这两种方法的相
同点和不同点,然后学生之间
进行交流。这样进一步对比两种思路的异同点,学生会更加
深刻的
理解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想法。
整节课的教学过程也是比较流畅的
,教学中我很关注
对学生的评价,亲近学生。能够看出,学生对所学的解决问
题掌握的比较好,
并能够通过用自己的话解释题中的内容。
可以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类似的实际应用问题。
在本节课教学方式中,采用了同学之间交流互动的方
式,激发了学生反思解决问题的
思路。使学生在课堂上遇到
的问题,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自己能够及时的解开疑<
br>问,从而使学生得到成功的喜悦。学生能够针对不同的算式,
提出不同的有针对性的问题,达到解
决问题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