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认识平行四边形说课稿
心理咨询师考试真题-音乐教师个人总结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
《认识平行四边形》说课稿
大家好!今天我要为大家讲的课题是《认识平行四边形》
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简单分析: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认识平行四边形》是数学四年级上册的内容,这节课
是在学生已经直观认识平
行四边形,初步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及垂直概念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
的探究实践活动继续认识平行四边形的特性、底和高,为以后学习平行四边形面
积打基础,有利
于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增强创新意识,进一步发展学生对“空间
与图形”的学习兴趣。
2.教学目标:
(1)理解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及其特征,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
(2)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会画出平行四边形的高;
(3)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3.重点,难点
掌握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会画平行四边形的高。
二、说教法
新课标指出教无
定法,贵在得法,就是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
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因此本节课
,我将以学生为主体,发挥教师的组织、
引导与合作的作用,运用以下教法组织教学:
1.
直观演示法。凡是需要知道的事物,都要通过事物本身来进行教学,由于小
学阶段的学生的逻辑思维仍须
以具体形象为支柱,所以在教学中我选用了长方形
框架教具演示长方形渐变为平行四边形的过程、用各种
生活中常见的图片使学生
感知平行四边形。这样不仅把数学的抽象概念形象化了,而且还发展了学生的观
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2.活动体验法。《课标》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
习的组
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学生只有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才能真正理解知识和
运用知识
。在本节课中,通过“感知-猜想-操作-测量-演示-验证-结论”
等一系列“做数学”的活动,让学
生在体验中学会探究、学会创造。既锻炼了学
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也使学生在学到数学知识的同时还体验
到了成功的喜悦。
三、说学法
《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
,动手实践、观察
比较以及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为此,我十分注重学生学习方法
的指导,在本节课中,我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为:动手操作法、自主探究法、观
察发现法、合作交流法
,让他们在看一看、说一说、做一做、猜一猜、练一练等
一系列活动中自主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形成
的过程,增强学生学习的成就感
及自信心,从而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过程: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
一、巧用实例、激趣导入
课件出示一组平面图形,有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
让学生把图形分类,并说出每一组的名称。
师:生活中有哪些地方可以看到平行四边形呢?
课件补充生活中含有平行四边形图案的物体。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从数学的角度去认识平行四边形。教师板书课题。
二、体验平行四边形的特性
1、教师演示
教师拿出一个用四根木条钉成的长方形,
两手捏住长方形的两个对角,向相
反方向拉,观察两组对边有什么变化?拉成了什么图形?为什么会发生
这样的变
化?
2、对比
再拉三角形。
引导对比发现: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平行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教师板书不
稳定性。
3、你能举出例子日常生活中应用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这一性质的应用吗?
生:移动大门、升降机……
三、探究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一)观察图形,合理猜想
请学生拿出手里的平行四边形纸,让学生大胆猜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学生发言。
(二)动手操作,验证猜想
1、操作实践。
教师提示用三角板或者直尺验证。学生小组验证。
2、汇报交流验证的过程。
预设:1、测量后发现对边相等
2、延长对边不相交,所以对边平行
3、用画垂线的方法,从一边向另一边画垂线,垂线段都相等,所以
对边平行。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
3、归纳特征。
师:现在请你用一句话概括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教师帮助归纳并板书: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
4、应用
做教材67页1题。
四、动手操作,认识“底和高”
出示一个平行四边形,让学生在里面画一个最大的长方形。
指学生到黑板上画。
观察画出的垂直线段,告诉学生:像这样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向
对
边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平行四边形的高,垂足所在的边叫平
行四边形的底
。
请学生猜猜,平行四边形有多少条高?
请学生到黑板上试画,得出无数条的结论。
五、练习反馈
1、64页、65页的“做一做”
2、练习十一的2、3题
六、全课总结。
板书设计
平行四边形的认识
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不稳定性
黄岗镇丁庄小学 郭仲秋
2014年11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