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周长的认识》说课稿

温柔似野鬼°
886次浏览
2020年08月13日 15:51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上海证券业协会-开家长会学生发言稿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周长的认识》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上午好!
下面我简单的说一下本节课的教学设计 。《图形的周长》是青岛
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是空间与图形的重要内容之
一 。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了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形等平面图
形的基础上教学的。本节课的重点是: 理解周长的意义,难点是:正
确建立周长的概念。学好这节内容将为今后学习其他图形的周长和面
积打下良好的基础。
周长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但学生有一定的认知基础。一
是学会了测量长度,二是对长方形、正方形有了一定的认识。学生在
认识长方形正方形时,通过数一数 、比一比、折一折、量一量等实践
操作活动,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的基本特征。即长方形、正方形都< br>有四条边,四个角都是直角。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正方形的四条边相
等。这些有利于学生认识周长 的知识基础和实践操作能力都是我们教
学中应当利用和开发的。
《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是 数学活动的教学”、“动手实践、自
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本课我安排了感 知
和操作两个层面的活动。教学过程中我采取了教师创设情景,学生操
作实践,观察分析,合作 探究,量中理解,联系生活应用周长等措施,
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在活动中互动、在活动中应用、在活 动中提高。


在教学过程上,我抓住周长概念的两个要点:即一周和边线长度< br>进行教学。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体会感悟周长。

一、导入新课

对于 图形的周长,学生已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只是这种理解
是比较模糊的,不定性的。因此在教学中,我没 有忽视学生的学习现
状,而是针对学生的已知与未知,将教学的起点设在学生的已有知识
经验之 上。本节课开始我以学生熟悉的文化走廊上的一块版面引入新
课。设计了让学生为版面镶彩条这一环节。 学生自然而然的想到要围
着照片一周镶,在版面的四周镶,用多长的彩条需要量一量长度等。
这 些都是学生的生活经验。而这些生活经验正是学生对周长的感性认
识和初步认识。接着我以此导入新课, 告诉学生:刚才这位同学所指
的这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这样设计主要是将数学知识至于生活
问题情境中,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解决问题的欲望,使
学生感受到原来“周长”就在我们 的身边,从而使他们对所学的知识产
生了亲切感。

二、探究过程

探究新知过程中,我从身边的数学课本封面的周长入手,让学找
一找,摸一摸身边其他物体表面的周长。 比如:铅笔盒面、黑板面、
课桌面等等,学生在这些具体的感知材料的基础上,初步建立了周长
的概念。接着,我又出示了生活中常见的钟表、树叶等让学生描出它
们的周长。在描一描这一环节当中, 我让两名学生到黑板上来描。通
过对两名学生的采访,“你是从哪一点开始描的,到哪一点结束的”,< /p>


“是不是非得从这一点开始描”,“还可以从哪一点开始描”“只要怎样
描就可以 了”等问题。让学生体会到了周长就是“一周”的长度。短短
几分钟描的过程,学生对周长有了进一步的 认识。接着,我又出示了
一些不规则图形,让学生指一指这些图形的周长。在这些图形中有一
个 不完整的三角形。有的学生说,这个图形有周长,有的说没有。在
这里,学生的意见产生了分歧。我抓住 这一时机,让学生说说各自的
理由。进而使学生对周长有了一个统一的认识,即一周边线的长度。
此时,学生对周长的认识已经比较清晰。
接下来,我又设计了量一量这一环节,给了学生一次和周长 亲密
接触的机会,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合作探究的舞台。我先出示了长方形、
圆形等不同形状的图 形,向学生抛出了问题:“怎样才能得到这些图
形的周长呢?”。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想出了许多方 法。在交流
汇报时,充分展示了学生的智慧,有的用毛线围,有的用直尺量。在
周长的教学中, “量”是对周长认识的一个重要过程,选择什么样的方
法不仅对周长意义的深入理解和思考有着重要意义 ,还能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特别是圆形周长的测量中,
学生体会 到了“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在动手测量这一过程中,学生
的思维得到了有效地拓展,主动探究的欲望 的倒了最大程度的激发。

一系列的操作活动,学生对“周长”的体会在不断地加深,这种体< br>会和感悟,我想是我们老师用再多的语言也无法代替的。此时,对“周
长”概念的总结也就水到渠 成了。《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在概念教
学中,要淡化概念的语言描述,重在让学生体会、感悟概念的 本质含


义。”因此,我没有总结呈现“周长”的概念,而是让学生用自己的话
说 说“什么是图形的周长?”

三、应用拓展
数学只有回到生活中,才会显示其价值和 魅力,学生回到生活中
运用数学,才能真实地显现其数学水平。在应用拓展这一环节,我设
计了 许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例如让学生帮工人叔叔算一算需
要多少米的霓虹灯线,让学生明白在解决 实际问题的时候要灵活应用
所学的知识。我还设计了将两张桌子拼在一块,周长是变短还是变长
的问题。让学生在争辩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了周长。
以上是我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 中我也存在一
些困惑比如:如何解决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优秀生主宰小组的问题。
教师怎样才能 更好的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等等。这些还需在以后的
教学中继续探索。

“课堂是学生活动的舞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这,是新课程赋
予我们的全新理念!! < br>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让我们给学生提供一个“全新的课
堂,开放的舞台!”,让学生在轻松 活泼的环境中完成知识的形成过
程,让他们在快乐的舞台上绽放思维的火花。
谢谢大家!
4

高薪职位-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


朋友离别的文章-生日祝福信息


湖南教师资格证-学习体会文章


养蚕作文-如何备课


刘祖礼-感人的签名


湘潭市一中-关于高考的祝福语


参谋总长-新疆国税


离婚协议-推普周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