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找次品》说课稿
中国美术馆地址-开学第一天周记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找次品》说课稿
说教材
《找次品》是人教版数学
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的内
容。这节课的学习中要找的次品是外观与合格品完全相同,
只
是质量有所差异,且事先已经知道次品比合格品轻(或
重),另外在所有待测物品中只有唯一的一个次品
。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教
学要达到的重要目标之一。因而
新课标教材系统而有步骤地
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找次品”的教学,旨在通过“找次品”渗
透优
化思想,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
系。优化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运用它可有效
地分析
和解决问题。本节课以“找次品”这一操作活动为载体,让学
生通过观察、猜测、试验等
方式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在此基础上,通过归纳、推理的方法体会运用优化策略解决
问
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培养观察、分析、推理以
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年级数学下册《找次品》说课稿
说学情
解决问题的策略研究学生已经不是第一次
接触,此前学习过
的“沏茶”、“田忌赛马”、“打电话”等都属于这一范畴,在这
几节课的学
习中,对简单的优化思想方法、通过画图的方式
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等都有所渗透,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
逻
第1页共6页
辑推理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以往学<
br>习等式的性质等知识时,学生对天平的结构、用法以及平衡
与不平衡所反映的信息都已经有了很好
的掌握。另外,本节
课中涉及到的 “可能”、“一定”等知识点学生在此之前都已学
过。
说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让学生初步认识“找次品”这类问题的基本解
决手段和方法。
过程方
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猜测、试验、推理等活动,
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
题的
有效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
用,尝试用数
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
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说教学方法
加强学生的试验、操作活动。本节课内容的活动性和操作性
比较强,可以
采取学生动手实践、小组讨论、探究的方式教
学。先多给学生一些时间,让他们充分地操作、试验、讨论
、
研究,找到解决问题的多种策略。活动完成后再让学生分组
汇报结果。重视培养学生的猜测、
推理能力和探索精神。引
导学生从纷繁复杂的方法中,从简化解题过程的角度,找出
最优的解决
策略。引导学生逐步脱离具体的实物操作,转而
第2页共6页
采用列表、画图等方式进行较为抽象的分析,实现从具体到
抽象的过渡。
说教学过程
五年级数学下册《找次品》说课稿
课前播放航天飞机失事视频。 [设计意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给眼睛和心灵极大震撼的
同时,真切体会到次品的危害性,使学
生能用一种严谨认真
的态度对待下面的学习。]
出示3瓶口香糖,说明:在这3瓶口香糖中有
一瓶少装了几
颗,你能帮我找出是哪一瓶少装了吗?学生自由发言。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
中,要引导学生根据次品的特点发现
用天平“称”的方法最好,知道并不需要称出每个物品的具体
质量,而只要根据天平的平衡原理对托盘两边的物品进行比
较就可以了。]
出示天平。说说怎样利用天平来找出这瓶口香糖呢?
学生回答后小结:可以把其中的2瓶分别
放在天平的两个托
盘中,如果天平平衡则没放上去的那一瓶少装了;如果天平
不平衡则翘起一端
的托盘中所放的那一瓶少装了。
[设计意图: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
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在教学例1前,先以3个待测物
品为起点,降低了学生思考的难度,能较顺利
地完成初步的
逻辑推理:那就是并不需要把每
第3页共6页
个物品
都放上去称,3个物品中把2个放到天平上,无论平
衡还是不平衡,都能准确地判断出哪个是次品。只有
理解了
这些,后面的探究、推理活动才能顺利进行。教学从具体的
实物开始,为后面的抽象积累
感性经验。]
二、“找次品”的解决方法
小组合作:从5瓶钙片中找出少装了的那瓶次品。
(合作要求:用手模拟天平,用5个学具当钙片。你们是怎
样称的?称了几次?组长负责作好记
录。)
指名汇报,根据学生的回答同步用图示法板书学生的操作步
骤:
平衡:11次
5(2,2,1)
不平衡:2(1,1) 2次
5(1,1,1,1,1) 1次或2次
从这儿我们可以看出,用天平找次品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
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
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
么?还
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
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
一则名言警句即
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
前的3分钟让学
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
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
多条
第4页共6页
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
小的财
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
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
”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设计意图: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
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这
一环节中,让学生动手动脑,亲身经历分、
称、想的全过程,
从不同的方法中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但考虑到学生
用天平来称在操作
上会很麻烦,以前对天平的结构、用法以
及平衡与不平衡所反映的信息都已经有了很好的掌握,为了便于学生操作和节省时间,所以让学生用手模拟天平来进行
实践探究。图示法较为抽象,对学生来说
不容易理解,在这
里只是让学生初步感知,教学时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同步板
书,便于学生理解
每项数据、每种符号的含义,为后面的学
习打下一定的基础。]
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
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
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
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
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
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
力,同时
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
多鸟”的效果。
观察板书的图示法,思考:至少称几次就一定能找到这个次
第5页共6页
品呢?
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
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
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
于是看,宋元时期小
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
而一般学堂
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
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
比之“老师”
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
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
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
[设计意图:学生在实际的操作中,可能会出现提前找到次
品
的情况,在这里必须引导学生在理解“至少称几次就一定能找
到这个次品” 的含义,在此基
础上让学生明白:当我们选用
一种方法来分析的研究问题时,应注意把可能出现的结果考
虑全面
,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同时也为下面的填表、探究
优化策略作好准备。]
第6页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