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数学《儿童乐园》优秀课

别妄想泡我
852次浏览
2020年08月13日 15:55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个人简历表格版-优秀英文文章



小学二年级数学《儿童乐园》优秀课
堂说课稿3篇
《儿童乐园》 的显示情境不仅让学生经历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的过程,更
重要的是要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在计算相同 加数连加的情境中抽象出乘法算
式,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并掌握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以下是我整理 的小
学二年级数学儿童乐园说课稿3篇,希望分享给大家提供参考和借鉴。
小学二年级数学《儿童乐园》说课稿一
一、说教材
我的教学内容是《儿童乐园》, 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数一数与
乘法”的学习内容。这个单元的主题是“数一数与乘法”。
主要内容有
1.乘法的意义。
2.根据具体情境列出乘法算式,并知道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3.解决相关的简单的实际问 题。在后续的学习中孩子们还会学习乘法口诀;
两位数乘一位数及其应用;两位数乘两位数及其应用;三 位数乘两位数;小数,分数
乘法。
第一课时《有多少块糖》让学生经历相同加数连加的抽象过 程,为学习乘
法积累活动经验。体会到生活中有许多需要把相同数连加的问题。
第二课时《儿 童乐园》是学生充分认识感知到加法和乘法的密切联系。在
后面的《有多少个点子》一课中,则是让学生 在充分的动手操作中进一步体会
乘法运算的意义。
第四课时《动物聚会》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 过程中进一笔体会乘法与生活
的密切联系。在本课的学习学中,教材为学生提供了丰富且熟悉的研究情境 。
在情境图中,有着丰富的相同加数连加的素材,这是学生认识乘法的生长点。
在丰富的情景中 ,让学生感受到相同加数比较多时用乘法比较简便。
1 9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1.结合“儿童乐园”的具体情境,培养学生提出和解决数学问题的意识与能
力。
2 .结合解决问题,经历把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抽象为乘法算式的过程,初步
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体会乘 法与加法的联系,体会用乘法算式表示连加算式
的简便性
3.知道它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乘法算式法。能运用加法计算简单的乘法算
式的结果。
二、说学生
我校属于市区学校,硬件设施较好,有多媒体教室,可以随时使用。学生
的年龄集中在7岁半。家长素质相对较高,对孩子的教育很重视,并能对将要
学习的内容进行提前的辅导 。经过一年的学习,学生已初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
观察生活、发现信息和提出简单问题,能用数学语言将 自己的想法表达清楚。
三、说教法
学习兴趣对于掌握数学知识非常重要。要我学与我要学效 果截然不同。所
以激趣很重要,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对具体的形象比
较 感兴趣。所以在教学时我引用了教材上“儿童乐园”这福图。以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和能力。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在教学中,通过动静交替,讲练结合,
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使 学生的大脑始终处于兴奋状态。所以本节课我
让学生看,说,听,写,找。以求达到“高效率”的课堂。
四、说教学程序
本课的教学中我设计了如下几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创设情境,激发 兴趣。在这个环节中,主要让学生发现并提出
数学问题问题。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2 9



第二个环节自主探究,感悟新知。我主要采 取了“扶”,“放”,“动”,
“做”“说”,聚焦情境一,感受加法与乘法的内在联系。在这里,我巧 妙的设计了
通过计算“一共有多少人乘坐小飞机?”给学生以冲击,使学生感受到加法算式相
同 加数比较多时用乘法比较简便。接下来我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相对开放的空
间。使学生大胆尝试用刚接触的 乘法解决情境图中中剩下的几个数学问题。在
开放的情境中巩固了新知。
根据低年级学生不能 长时间集中注意力这一特点,我特意安排了这个“拍手
游戏。让学生放松并再一次集中注意力。
第三个环节,巩固练习,拓展思维。我校强调“效率课堂”,我认为就是减
轻学生负担,向课堂要质量 。所以这节课,我把课后作业融进了课堂中,以求
达到“讲练结合”的完美效果。
第四个环节,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的乘法。大家交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
紧密联系。
第五个环节,全课小节。我用一个乘法问题结束了本节课,使学生进一步
体会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 br>五、说教学效果。我预测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可以掌握教学目
标。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小学二年级数学《儿童乐园》说课稿二
一、说教材
《儿童乐园》是北师大版二年级 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二课时,实际上就是乘
法的初步认识。本节课在上一节“数一数”的基础上,结合“儿 童乐园”的显示情境
不仅让学生经历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的过程,更重要的是要在解决问题的过程
中,在计算相同加数连加的情境中抽象出乘法算式,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并
掌握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 称。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本教材已经取消了被乘数与乘
数的区别。但是学生必须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乘法算式 的意义。
二、说教学目标
3 9



1、 结合“儿童乐园”这一现实的生活情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
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2、从相同加数连加的运算中抽象出乘法算式,初步体会乘法的意义,并掌
握它的读法、写法以及各 部分的名称。
3、结合具体情境,会把相同加数连加的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并运用加法
计算 出简单的乘法算式的结果。
三、说教法、学法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行之有 效的教学方法是取得良好教学
效果的必要基础。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在教法上,我主要采用合作、探 究的
教学方法,创设大量的活动情境,放手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根据自
己的学习体验 ,用自己的思维方式通过师生互动、合作探究等方式,自由地、
开放地去探究、去发现、去“再创造”新 知识。《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
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 学生学习数
学的重要方式。在学习方法的引导上,我力求体现在具体的活动情境中,让学
生发现 问题,提出问题;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解决问题,形成
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通过灵活 、有趣和富于创意的练习及时反馈巩固,通过联
系实际解决身边的问题,让学生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
四、说教学流程
根据上面的分析,我把本课的教学流程大致分为四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二、设置疑点,探究新知
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四、拓展延伸,锻炼能力
下面我说一下,第一个教学流程“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4 9



师:今天,在我们的数学王国里有一个充满欢声笑语的 地方,那就是儿童
乐园,想去看看吗?(课件演示:儿童乐园)因为儿童乐园是孩子特别喜欢的地
方,所以我便采用直接导入的方式,这样便可以一下子便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接着我便进行教学活动的 第二个环节“设置疑点,探究新知”
1、师:请大家仔细观察。说一说,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让学生
先独立观察情境图,提醒学生观察的时候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学生可能发现的
信息有: 每架飞机坐2人,有4架小飞机;每条船坐3人,有3条船;每节车厢有
4人,
有6节车厢等 等,在这一过程中,使学生直观感受到每类游艺活动参加的
人数是有特点的,如:每架飞机坐2人,每条 船坐3人,每节车厢有4人,为
引出乘法打下基础。
2、接着,让学生根据发现的数学信息提 出数学问题,教师将有代表行的问
题进行板书(幻6)“有多少人坐小飞机?”启发学生自己列出算式并 解答。学生可能
用数一数的方式得到答案(幻灯)2、4、6、8,有8架小飞机,也可能列出算式:< br>2+2+2+2=8(人),为了突出学习乘法的必要性,我想适当拓展,出现更多的小飞
机(幻 灯)8架小飞机坐多少人?12架呢?16架呢?让学生独立列出算式,通过这样
不断的追问,让学生初 步感受到他们用加法的方法比较麻烦,并由此产生一种
新的学习需求,这样学生便会对将要学习的新知识 产生浓厚的兴趣,我可以县
让学生观察刚刚所列的加法算式有什么特点?学生会发现加数相同,都是2, 教
师便适机点拨“像这样的算式,除了用加法计算,我们还可以用乘法”
3、(幻8)像2+ 2+2+2=8,这个算式,是几个几相加,学生会回答出“4个2
相加”可以用乘法计算,写成2×4 或4×2,读乘法算式时,从左往右依次读,同
桌一起练习读读“4×2”接下来便一起认识乘法各部分 的名称,“2和4都是乘数,
结果的8是积”这一过程可以让已经预习会的学生来当小老师介绍。 4、(幻10)在学生会读,认识了乘法各部分名称后,老师继续追问“2在加法
中是什么书?在加 法中没有4,4从哪儿来的?表示什么意思?学生弄懂之后考考
他们”6个2相加用乘法怎么表示?8个 2呢?列完算式后让学生练习读读算式,
说说算式各部分名称。
5 9



5、接下来便进入第三个环节“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6、(幻1 1)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幻12)小火车坐了多少人?独立列出算
式,学生可能有列加法的,也 有列出乘法的,引导学生观察乘法算式(幻13)6从
哪儿来的?表示什么意思?(每节车厢坐4人,有 6节车厢,也就是有6个4)7、
(幻14)教师进行小结:像刚刚这样的算式,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 点是什么?学
生回答后,教师小结:几个相同的数相加,用乘法表示更简便“8、最后一个环
节 是“拓展延伸,锻炼能力“(幻15---18),习题的设计我本着由浅入深,由易到难
的原则,前3 题先写加法算式,再写乘法,最后一道题直接列乘法。最后布置
作业。我的说课结束了,谢谢大家!
小学二年级数学《儿童乐园》说课稿三
一、教材分析
1、地位、作用和特点本节教 材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数一数与乘法”的第2节课(第18、19页)。继上一节 课“有多少块糖”对连加算
式有了一定体验的基础上,结合“儿童乐园”的现实情境,提出并解决其中需 要
列连加算式进行计算的数学问题,并经历把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进一步抽象为
乘法算式的过程 ,初步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会把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改写为乘
法算式,体会到乘法的简便性。为后面有 “有多少点子”的学习做准备。
2、教学目标1)结合“儿童乐园”这一现实的生活情境,培养学生发 现问题、
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2)从相同加数连加的运算中抽象出乘法算
式,初 步体会乘法的意义,并掌握它的读法、写法及各部分的名称。3)结合具
体情境,会把相同加数连加的算 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并应用加法计算简单的乘
法算式的结果。
3、教学重、难点重点:从相同 加数连加的运算中抽象出乘法算式,初步体
会乘法的意义,并能正确的读写乘号以及各部分的名称。难点 :准确地读写乘
法算式;正确说出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会把相同加数连加的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二、学情分析
6 9



小学二年级属于小学低段,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不稳定,所以在教学中设计了悬念和小组讨论的环节有助于激发学生兴趣和集中学生注意力。经过一
年对新教材的接触,学 生已初步学会观察生活、发现信息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
题,可以在小组内有序合作、与人交流,清楚地表 达自己的想法。
三、教法和学法分析
(一)教法分析
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在 教法上,我以教师为主导,主要采用互动、合
作、探究的教学方法,创设大量的活动情境,放手让学生在 有限的时间和空间
里,根据自己的学习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通过师生互动、合作探究等方式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小组讨论得出结论。
(二)学法分析
《课标》指出有 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
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 式。在学习方法的引导上,
我力求体现在具体的活动情境中,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自主探索和 合
作交流中解决问题,形成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通过灵活、有趣和富于创意的练
习及时反馈巩 固,通过联系实际解决身边的问题,让学生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
乐趣。
四、教学过程分析 < br>根据上面的分析,我把本课的教学流程大致分为三个环节:一、创设生活
情境,体会乘法必要性; 二、结合问题情境,体会乘法的意义;三,联系生活实
际,感受乘法在生活中的运用。第一个环节:创设 “排队去儿童公园”的情境,
体会学习乘法的必要性。通过用加法解决“每排有5个同学,一共有多少人 ?”这
个问题,让同学们体会到连加这种方法的烦琐。这时,我引导学生:象这样每
个加数都一 样的加法算式,有没有更简便的算法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
下。
7 9



第二个环节:结合“儿童乐园”的问题情境,初步体会乘法的意义。这个环< br>节是本节课突出重点和难点的重点环节。我准备用以下四个步骤来解决问题。
把主题图以课件的形 式展现在大屏幕上。
1、请同学们自己在情境图上寻找数学信息,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
哪些数学问题?让同学们在四人小组内进行问题交流,并进行汇报,教师根据具
体情况把学生的问题一 一板书在黑板上。
2、请同学们独立完成这些问题,为后面抽象乘法算式做准备。可以请几个
同学在黑板上板演,并共同核对答案。
3、结合上述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进一步抽象出乘法算式。我 以其中一个
做例题,对学生进行乘法算式及其各部分名称的讲解。如以2+2+2+2=8为例,
它可以用乘法表示,写做2×4=8,或者4×2=8,读作2乘4和4乘2。其中,中
间的叉号叫做 乘号,这是一个乘法算式,2和4在这个乘法算式中都叫做乘数。
4、请学生把其他几个算式也改写成 乘法算式的形式,及时对所学知识进行
巩固。在这四个步骤中,我还会提醒学生注意:乘法算式中两个乘 数:一个是
相同加数(显性的),一个是相同加数的个数(隐性的),要让学生明确它们的由
来 。
经过第二个环节四个步骤的学习,学生已经对乘法的意义及算式改写及各
部分的名称有了比 较明确的认识,也就自然而然可以到过度到本节课的第三个
环节。
第三个环节:联系生活实际 ,感受乘法在生活中的运用。这个环节也可以
分为两个层次进行教学,首先,小组内交流,寻找生活中可 以用乘法解决的问
题,并在全班进行交流;然后,把本课引入的“排队”的问题用乘法算式表示出
来。
这个环节的设计意图是这样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学习生活中
的、有用的数 学,因此,我们有必要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延伸到生活中去。学生
能够在生活中寻找到用乘法解决的问题, 也就说明他们对乘法的意义有了比较
清晰的认识,已经真正掌握了乘法的意义。
8 9



六、说板书设计
相同加数的连加的算式和抽象出来的乘 法算式对应着写,这样让加法到乘
法的转化过程更直观的展现出来,加深学生的理解。
9 9

白玉苦瓜-学雷锋寄语


毕业致辞-教育部认证留学机构


红糖姜水的功效与作用-江苏历年高考分数线


山西省高考招生网-小学四年级寒假作业答案


湖北文理学院分数线-大队辅导员述职报告


地形图的判读-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院


mpv是什么意思-韩国考试


傅雷家书的读后感-学生营养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