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例的应用说课稿两篇
团结合作-双城记读后感
比例的应用说课稿两篇
比例的应用说课稿(一)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8页的例4~例6,练习二的第1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理解比例
尺的含义会应用比例的知识求平面
图的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教学重点: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根据比例尺正确求图上距离
和实际距离
教学难点:设未知数时长度单位的使用
教具准备:教师准备一些比例尺不同的地图或本校、本地的平
面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复习提问:长度单位: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
进率及化聚方法
1米=()分米=()厘米=()毫米
1千米=()米=()厘米
2.什么叫做比
3.化简下面各比12:810厘米:100厘米
2米:140厘米3米:15千米16厘米:90千米
二、新课
教师:前面我们学习了比例的知识比例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有
什么用途呢请同学们看一看我们教室有多大
它的长和宽大约是多少
米(长大约8米宽大约6米)如果我们要绘制教室的平面图若是按
实
际尺寸来绘制需要多大的图纸可能如果要画中国地图呢于是人们就
想出了一个聪明的办法:在
绘制地图和其他平面图的时候把实际距离
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再画在图纸上有时也把一些尺寸比例小的物体
(如
机器零件等)的实际距离扩大一定的倍数再画在图纸上不管是种情况
都需要确定图上距离和
实际距离的比这就是比例的知识在实际生活
中的一种应用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Xkb1.
1.教学比例尺的意义
(1)教学例4.
设计一座厂房在平面图上用10厘米的距离表示地上10米的距
离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
让学生读题指名回答:
这道题告诉我们什么(在平面图上用10厘米的距离表示地面上
10米的距离)
要我们做什么(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板书: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
图上距离知道实际距离也知道各是多少继续板书如下: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10厘米:10米
10厘米和10米的单位相同能直接化简
教师说明:这两个数量的单位不同所以先要把它们化成相同单
位再化简
是把厘米化作米还是把米化作厘米为什么(因为把米化作厘米
后实际距离仍是整数计算起来比较方便所以
要把米化作厘米)
10米等于多少厘米学生回答后教师把10米改写成1000厘米
现在单位统一了是多少比多少怎样化简教师边说边擦掉10和
1000后面的单位厘
米,并加上:,板书成如下形式: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10:1000
请一名同学到黑板前化简这个比别的同学在练习本上做集体订
正后教师写出这道题的答:….
然后说明:因为在绘制地图和其他平面图时经常要用到图上距
离和实际距离的比,我
们就给它起一个名字叫做比例尺.(板书:图上
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有时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
也可似写成分
数形式(板书:或
图上距离=比例尺
实际距离
图上距离是比的前项实际距离是比的后项为了计算简便通常把
比例尺写成前项是1的最简单整数比
教师出示比例尺不同的地图和本地、本校的平面图给学生看让
学生说出它们的比例尺
各是多少表示什么意思
最后教师指出:
①比例尺与一般的尺不同这是一个比不应带计量单位
②求比例尺时前、后
项的长度单位一定要化成同级单位如1O厘
米:1O米要把后项的米化成厘米后再算出比例尺
③为了计算简便通常把比例尺的前项化简成1,如果写成分数形
式分子也应化简成1
.比如例4中的比例尺通常写成:1:100=
(2)巩固练习
让学生完成第6页的做一做.教师可提醒学生注意把图上距离
和实际距离的单位化成同级单位集体订正时
要注意检查学生求出的
比例尺的前项是不是l.
2.教学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教师:知道了一幅图的比例尺我们可以根据图上距离求出实际
距离或者根据实际距离求出图上距离
(1)教学例5.
在比例尺是1:6000000的地图上量得南京
到北京的距离是15厘
米南京到北京的实际距离大约是多少千米新课标第一网
指
名读题并说出题目告诉了什么要求什么(告诉了比例尺又告
诉了南京到北京的图上距离求南京到北京的实
际距离)
教师启发:因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要求实际距离可以
用解比例的方法来求
这道题的图上距离是多少板书:15
实际距离不知道办(用x表示)在15的下面板书出x,并在它
们中间画上分数线
因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单位要相同所设的x应用什么单位
(应用
厘米)板书:解:设南京到北京的实际距离为x厘米
比例尺是多少写成什么形式(写成分数形式)最后板书成下面
的形式:
15=1x6000000之后再一下解答过程
然后让学生求x的值并说出求解过程教师板书出来
这道题做完了还要求宽的图上距离宽的
图上距离不知道应用什
么未知数来表示呢因为前面求长的图上距离时已经用了x,这里就不
能再
用它来表示宽的图上距离了要用其它的字母来表示我们就用y
来表示、板书:设宽应画y厘米让学生把这
道题做完最后教师写出这
道题的答
三、练习
1、比例尺=()实际距离=()图上距离=()
2.2.5米=()厘米0.0000
6千米=()厘米0.032米=()厘米
350000厘米=()千米3.5千米=()厘米
1、独立完成练习二第1题并订正
2、完成练习二的第2题、3题
第3题让学生先想想比例尺子表示的意思1厘米的图上距离相
当于100厘米的实际
距离)然后再量出图中所示的宽和高并计算出实
际的宽和高各是多少集体订正时要让学生说说计算出的实
际的宽和
高的单位
比例的应用说课稿(二)
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正反比例的应用》下面我将从教
材分析
、学情分析、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几个方面进行
我今天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
《正反比例的应用》本课选自青岛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第四
信息窗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比以及正反比例的意义的基础上
进行教学的也是今后学习数学和其他学科知
识的重要基础通过对教
材的分析和学生的研究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教学目标:
1.能正确判断问题中数量之间的比例关系
2.会用比例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分析、判断和推理能力感受数学的价值
重点:会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难点:正确判断数量间的比例关系并列出比例式
二、学情分析
学
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很多数量关系和比的知识基础
掌握还可以而且具备一定的自主探索能力但是
语言表达不够规范
三、教法
采取引导合作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学
习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突破本课的难点
激励评价法: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
激励学
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我在学生提问题和解决问题中发
现有独特见解的都给予激励的评价增强学生学
习数学的自信心
四、学法
[新课程不但倡导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
而且着力于学生学习方
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首先要让学生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在
这节课
中学生的学习方法主要有:
合作交流法:在获得新知的过程中学生充分利用各自的资源开
展小组合作在小组中分工明确提高了学习效率使学生的智力得到最
佳的开发树立的主人翁的意识
反思法:方法注重反思学生才能学得牢在课将结束学生对自己
的获得的知识和学习方
法进行反思总结经验取长补短
四、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
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成什么比例关系
(1)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
(2)总价一定每件物品的价格和所买的数量
(3)小朋友的年龄与身高
(4)正方体每一个面的面积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5)被减数一定减数和差
谈话引入:我们今天运用正反比例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意图:简单的复习为本节课学习做了铺垫提高了教学效率
2.出示学习目标能用解比例的方法正确解答比较简单的应用题
意图:带着目标去学习让学生把握学习方向而且可以让学生做
好自我检测课后有目的的复习巩固
3.出示信息窗的情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意图:培养学生提取信息能力以及提出问题能力
4.让学生先独立解答然后小组交流解题
方法找同学到前面板演
解题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做好引导问题中出现的数量存在什么样
的关系
指导用解比例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意图:通过这个过程可以强化学生对正比例意义的理解培养学
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5.在经过思考掌握方法之后直接引导学生用解比例的方法解决
第二个红点问题找代表汇报解题方法与过
程
意图:培养分析、判断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6.总结方法让学生自己总结用比例相关知识解决应用题的方法
意图: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
7.达标检测
意图:学生从课堂中
所学的知识如果不及时巩固、复习与实践
没有结合起来就会稍纵即逝因此设计合理的有效地练习是必须的
8.课堂小结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有什么易错点
意图:这个环节给了学生充分参与课堂的机会可以培养学习总
结概括
能力也会让学生自我评价学习效果也利于学生掌握学生学习
情况
五、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