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人教小学一年级下数学教案全册

玛丽莲梦兔
535次浏览
2020年08月13日 17:19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天津考试网-绍兴托普


2015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一、基本情况分析
1、学生情况分析:
继续任教一年级(1)数学教学,本班49名同学在一年级上学习中积
累了一定的学习基础,如对数字的认识、简单的加减法运算都有一定的基
础。从同学们的学习和考试检 测中发现影响本班学习知识掌握的因素较多。
本学期应引起注意加强有关方面的练习。
2、教材内容分析
这册教材的编写,是以《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
据 ,在总结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研究和使用经验的基础上进行
编排。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 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
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反映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努力为学生的 数学学
习提供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材料与环境。同时,还继承了现行九年义务
教育教材中的一 些好的经验、行之有效的措施,使学生在获得数学基本知
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能力,培养创新 意识和实践能力,建立学
习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本册教材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以《标准》为基本依据,合理安
排教学内容,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丰富的知识。2.以学生的已有 经验为
基础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获得对知识的理
解。
3.教学内容的展开尽量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4.注意体现自主探索、
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 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氛围中学习。5.数


与计算的教学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体现算法 多样化。6.提供关于物体空
间关系的更丰富的内容和素材,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7.注重培养学生初
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问题的能力。8.注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为
教师创造性地组织教 学提供丰富的资源。
三、教学内容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20以内的退位 减法,图形的拼组,
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认识时间,< br>找规律,统计,数学实践活动。
这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 内的退位减法
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各数的基础上,这册教材
把认 数的范围扩大到100,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100以内数
的读法和写法,弄清100以内 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
形成初步的数感。100以内的加、减法,分为口算和笔算 两部分。这册教
材出现的是口算部分,即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口算。这些口算在
日常生 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又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基础,因此,应该让学
生很好地掌握。同时,教材结合计算教 学,安排了应用所学计算知识解决
问题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学习解决现实生活中相 关
的计算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
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


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
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五、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认识计数单位“ 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
意义,能够熟练掌握100以内数,会读写100以内 数。掌握100以内数的
组成、顺序和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会用加、减法计算
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爱护
人民币。
4、会认读整时、几时半,会写时间,知道珍惜时间。
(二)、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
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能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进行恰当的描述、发
展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总结。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 程,体验数学与日常
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 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
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
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
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六、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00以内数的认识,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教学难点: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以及数学思维的训练。
七、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
数学学习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
难、 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
生。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
作业分层设计。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
子学习的方法。
5、主 动与每个学生交谈,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教学中,关注学生参
与学习活动的热情,多鼓励学生良好的行 为,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6、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 ,
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的学习品质。
7、联系生活实际和儿童的 生理、心理特点,通过学习喜闻乐见的游戏、
童话、故事、卡通等形式,创设活动情境。
8、在实践活动中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在活动中学习数学知
识。
9、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
程。
10、课堂上关注学困生的学习情况,以鼓励、激励为主,重视课堂上
辅导督促工作。
八、课时安排
1、位置(3课时)
2、20以内的退位减法(13课时)


例1 ………………………………………………………2课时左右
例2 ………………………………………………………1课时左右
例3 ………………………………………………………2课时左右
例4 ………………………………………………………2课时左右
例5 ………………………………………………………1课时左右
例6 ………………………………………………………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3课时左右
3、分类和整理(3课时)
4、100以内数的认识(9课时)
数数 数的组成………………………………1课时左右
读数 写数…………………………………………2课时左右
数的顺序 比较大小………………………………2课时左右
解决问题………………………………………………1课时左右
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2课时
摆一摆,想一想………………………………………1课时
5、人民币的认识(5课时)
认识人民币…………………………………………2课时
简单的计算……………………………………………2课时
解决问题………………………………………………1课时
6、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17课时)
1.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1课时左右
2.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 …………………3课时左右


3.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9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3课时左右
7、找规律(4课时)
8、统计(4课时)



















第二册数学教学进度表
周次 时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3.2-.3.6
3.9-3.13
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 认识图形(二)机动
时数
3 1
第二单元20以内退位减法 例1——例3
4
4
2 2
1 3
1 2
4
4
3 1
2 1 1
3 1
3 1
1 3
4
4
4
4
4
3.16-3.20
例3——例5
3.23-3.27
例6 整理复习
3.30-4.3
4.7-4.10
4.13-4.17
4.20-4.24
4.27-4.30
5.4-5.8
5.11-5.15
5.18-5.22
整理复习
第三单元 分类与整理
第四单元 数100以内的数和数的组成
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数的顺序和比较大小解决问题
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机动
摆一摆 想一想
机动
第五单元 认识人民币人民币
机动
解决问题 机动 第六单元整十数加减整
十数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
整十数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例1
例2-3
5.25-5.29
例3 例4-5
6.1-12.4
6.8-6.12
整理复习
找规律
6.15-6.19
总复习
6.22-6.26
期末复习考试
6.29-7.3
期末复习考试


19 7.6-7.10


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
单元教学计划
一、单元内容及简析
认识图形(二),这部分内容是在上学期“认识立体图形”的基础上教学
的,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 能够区分常见的立体图形了,这里主要是
通过一些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体会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 形、三角
形、圆这些平面图形的一些特征,并感知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的一些关
系。本单元教 学的关键是让学生通过摆、拼、剪等活动体会图形特征,感
知图形间的关系。
二、单元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
和圆的特征,通过折一折、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辨别和区分这些图
形。
2.过程 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和实际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
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初步的想象能力和创 新能力。
3.情感与态度目标: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增强与他人交往、
合作的意识。
三、单元教学重点:
让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通过折
一折、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辨别和区分这些图形。
四、单元教学难点


通过观察和实际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
初步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单元教学措施
1.充分给学生机会,让他们通过拼、剪等操作活动,在活动中体会平面
图形的一些特征。
2.让学生感知平面图形间和立体图形间以及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的关
系。
六、教具准备:课件、图形卡纸、实物等。
七、课时安排:约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P2~P3 认识平面图形
教学目标:
1.通过拼、摆、画各种图形,使学生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的能力。
3.能辨认各种图形,并能把这些图形分类。
教学重、难点: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的实物与图形。
教具准备:课件、图形卡纸、实物、学具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探究新知
1.(出示)小朋友们还记得这些图形朋友吗?(长方体正方体 球 圆柱)
2.你能把这些图形平平的面画下来吗?学生利用学具模型在纸上画一画。
3.你们画下的图形有什么特点?
学生小组讨论并且派代表全班交流。
长方形: 对边相等 4个角都是直直的 平面的
正方形: 4边相等 4个角都是直直的
圆 : 没有角(即封闭的) 不断开的
三角形: 有3条边 3个角
二、巩固发展
1.说一说,你身边哪些物体的面是你学过的图形?
2.用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画一画自己喜欢的图形。
小组内评一评,各小组展示作品。
3.练习一的第1题 。
请小朋友涂一涂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知道各涂什 么颜色吗?
小组讨论合作,反馈汇报哪些涂成黄色,哪些涂成蓝色,哪些涂成紫色,
哪些涂成红 色?
4.用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拼一拼图形。
同桌合作比一比哪一桌拼的最好?全班交流展示。
5.第2题:数一数有几个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
学生独立完成,说说你是怎么数的?有什么好方法?
三、提高练习


取长方形纸一张,对折再对折。
取正方形纸一张,对折再对折。
取正方形纸一张,对角折再对角折。
观察结果 。
四、总结
今天你们学到了什么?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各有什么特点?你
有什么想问的?
板书设计:
认识平面图形
长方形: 对边相等 4个角都是直直的 平面的
正方形: 4边相等 4个角都是直直的
圆 : 没有角(即封闭的) 不断开的
三角形: 有3条边 3个角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3页及练习一第1-3题。
教学目标:
1. 通过把长方形或正方形折、剪、拼等活动,直观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
边形,知道这两个图 形的名称;并能识别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初步知道
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在折图形、剪图形、拼图形等活动中,体会图形的变换,发展对图形
的空间想象能力。
3. 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增强与同学交往、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直观认识三角 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它们的名称,并能识别
这些图形,知道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让学生动手在钉子板上围、用小棒拼平行四边形。
教学用具:长方形模型、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纸、课件、小棒。
教学方法:实践操作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出示长方形问“小朋友们,谁愿意来介绍一下这位老朋友 ?他介绍得对
吗?”接着出示第二个图形(正方形),问:“这个老朋友又是谁呢?”再
出示圆 :“它叫什么名字?这是我们已经认识的长方形、正方形和圆三位老
朋友。我发现你们很喜欢折纸,是吗 ?今天我特意为大家准备了一个折纸
的游戏,高兴吗?
二、启发思维、引出新知
1.认识三角形
(1)教师出示一张正方形纸,提问:这是什么图形?
学生回答:这是正方形。
师:你能把一张正方形纸对折成一样的两部分吗?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折纸的情况。
组织学生交流你是怎样折的,折出了什么图形?


师:我们现在折出来的是一个什么图形呢?
生答:三角形。
师:小朋友们一下就认识了我们的新朋友。对了,这就是三角形。出示
并贴上三角形。
板书:三角形
(2)提问:这样的图形好像在哪儿也看到过?想一想?
① 先在小组里交流。
② 学生回答。
③ 老师也带来了几个三角形。
(3)师小结: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物体的面是三角形面,只要小朋友多
观察,就会有更多的发现。
2.认识平行四边形
(1)这是一张什么形状的纸?(演示长方形纸)怎样折一下,把它折成
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
(2)学生先想一想,然后同桌商量着试折。教师巡视
(3)交流。你们会像他一样折吗?
(4)折好后把两个三角形剪下来。要想知道这两个三角形是 不是完全一
样,你能有什么办法?(把它们叠在一起)这就是完全一样。
(5)现在我们 手里都有这样两个一样的三角形,用它们拼一拼,看看能
拼出什么图形?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
交流探讨。同学们可能拼出以下几种图形:三角形、长方形、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每出现 一种拼法,请一位同学在投影仪上向大家展示。X


师:这个图形真漂亮,它叫什么 名字呀!这个图形就是我们要认识的另
一个新朋友——平行四边形。(出示图形,并板书:平行四边形) (板书)
出示一个长方形的模型,提问:“这个图形的面是一个什么图形?”学生
回答后 ,老师将这个长方形轻轻拉动,这时出现的是一个平行四边形。提
问:“现在这个图形的面变成了一个什 么图形?”
小结:我们已经认识了长方形,其实只要把它稍微变一变,就是一个平
行四边 形了,你看:(演示长方形变平行四边形)。对我们生活中有很多地
方就利用了平行四边形可以变的特点 制作了很多东西,如:篱笆、楼梯、
伸缩门、可拉伸的衣架等。
三、体验深化
(P3做一做2)画出自己喜欢的图形
三、练习巩固
(1)练习一第1题。教师在 大屏幕上出示练习一第1题图,学生分组找学
过的平面图形并涂一涂,最后全班交流;
(2)练习一第2、3题。学生独立完成。
板书设计
认识图形(二)
认识三角形 平行四边形

三角形 平行四边形

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P6~P7 练习课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形状以及特征。
2.通过学生动手拼一拼、摆一摆七 巧板,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能
辨认和区别这两种物体。
教学重点:通过各种方法弄清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
圆的特征,并能进行判断。
教学难点:图形的分解与组合。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长方形的特点。 课件出示一个长方形,让学生说长方形的特点。 结
论:长方形有四条边,是长长的。
2.正方形的特点。课件出示一个正方形,让学生说正方形的特点。 结
论:正方形有四条边,是方方的、正正的。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1.第7页练习一第6题。
仔细观察,用那个物体能画出左边的图形?圈一圈。
2.第7页练习一第7题。
出示长方体,谁来说一说:长方体有几个面?各个面分别是什么图形? 是


不是长方体的每个面大小、长短都一样呢?
3.第6页练习一第4题。
昨天我们用相同或者不同的图形,拼出了自己喜欢的图案,今天我们继
续来玩拼一拼的游戏。
动手,汇报。
三、巩固新知
第7页练习一的第8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练习课
长方形的特点:长方形有四条边,是直直的。
正方形的特点:正方形有四条边,是方方的、正正的。
拼出了自己喜欢的图案
课后反思:


第二单元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单元教学计划
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两个:1十几减几需要退 位的减法,2用“20
以内退位减法”和以前学过的进位加法解决简单的问题,即“用数学”。本


单元的计算安排了两个例题,但实际分三个层次展开的。第一层用游园会
的情境让学生 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和初步解决问题过程,感
受数学的作用与乐趣。第二层通过学习“十几 减9”的计算方法为“十几
减几”的学习构建基本的学习思路。第三层借助“十几减9”的思维方法,< br>运用知识的迁移的办法,引导学生学习“十几减几”其他多道题目的口算
方法。
二、单元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够比较熟练的口算20以
内的退位减法。
2、 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问题。
三、单元教学重点: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
教学难点:用加、减法的关系,计算20以内退位减法以及解答应用题。
四、课时安排: 13课时


第一课时 十几减9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计算十几减9。
2.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9十3 9十7 9十4 9十6


9十9 9十2 9十5 9十8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9十( )=12 9十( )=13 9十( )=14
9十( )=159十( )=16 9十( )=17
二、新授
1.出示教科书P10的图。
引导学生看图,提问:谁能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有15个气球,买了9个,
还有几个?)
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计算?该怎样列式?学生思考回答后,
教师板书:15—9=
提问:如果没有图,要算15减9等于几,该怎样想?
(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互相商量。教师可提示学生联系旧知识进行计算。)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1)9加6得15,15减9等于6. (2)15可以分成9和6,15减9等于6;
(3)10减9等于1,l加5等于6;(4)15减5等于10,再减4等于6。
教师对学生的不同想法,应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学生多动脑筋多思考。
进一步提问:这么多的 想法都是对的,那么你觉得哪一种方法又快又好呢?
(鼓励学生用想加算减的方法:想9加几得15,1 5减9得6)
同时板书得数“6”。
2.小朋友玩套圈游戏,小华投中了12个圈,小雪投中了7个圈,小华比
小雪多套中了几个?
提问:(1)要求多套中了几个,该怎样列式?(回答后,教师板书:12—7=)


(2)得多少?怎样想的?教师板书得数“5”。
3.小结:今天我们 学习的是什么内容?(十几减9)教师板书课题。该怎样
计算这些题目呢?教师指题,引导学生总结出想 加算减的方法,同时
也鼓励学生可选择自己喜爱的方法进行计算。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P10“做一做”第1题。
让学生在桌子上用小棒摆一摆,边操作边小声地说想的过程。然后指名说,
再在方框里填上数。
2.完成教科书P10“做一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
3.完成教科书P10“做一做”第3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任指几题,让学生说一说最喜欢用什么方法计算。
四、课堂练习l.完成教科书P11练习二第1、2题。
五、教学板书: 十几减9

有15个气球,卖9个,还有几个?
15—9=6
小华投中了12个圈,小雪投中了7个圈,
小华比小雪多套中了几个? 比较算式
12-7=5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十几减9的练习课
教学目标:通过十几减9的练习,进一步理解和掌握20以内退位减9的口
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填数计算,并讲一讲上下两行有什么联系?
(1)9+( )=15
(2)9+( )=18 15-9=( ) 18-9=( )
(3)9+( )=14
(4)9+( )=1714-9=( ) 17-9=( )
二、课堂练习
1.完成P11页练习一的第4题。
(1) 出示画面,让学生理解题意。
(2)让学生独立口算出每一个算式的答案,并将他们对号入座。
(3)教师任意选择一题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2.完成P11页练习一的第3题。教 师将l0、14、13、17……写在黑板上,
然后教师一手拿着9的卡片在黑板上移动(不必按顺序) ,卡片对着十几就
算十几减9。教师还可以随意在黑板上指题,全班每一个学生举数字卡片
表示 得数,这样能激发学生做题的兴趣,有利于提高学习的效果。
3.完成P12页练习一的第6题。
(1)出示题目让学生理解题意,口头叙述画面内容。


(2)提问:这道题告诉我们什么条件,要我们求什么?
(3)请学生列式,并复述口算过程。
4.完成P12页练习一的第8题。
(1)让学生独立理解题意,叙述画面内容。
(2)让学生通过画面内容想一想:这道题可以提什么问题?
(3)学生任意选择独立完成。
三、课堂练习
1.完成P11页练习一的第5题。
2.完成P12页练习一的第7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板书设计: 十几减9练习
17 - 9 = ( 8 ) 14 - 9 =( 5 )

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十几减8
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学会计算十几减8。
2、使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计算退位减法的思考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8+3= 9+5= 7+6=


9+2= 9+8= 8+7=.
2、看卡片,说出( )里应填多少。
9十( )=16 8十( )=13 9十( )=15 8十( )=17
3.12—9=3,说一说想的过程。
二、新授 1.出示例2。
(1)观察画面,理解图意,复述画面内容。
(2)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分组讨论,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3)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列出算式。 12—8=4 谈一谈你是怎样想
的:新 课 标 第 一 网
(4)小结:刚才大家动脑 筋想出了四种不同的思考方法,这几种方法都很好。
其中第一种方法比较快,它采用的是“想加算减”的 思考方法。在今后的
学习中我们也可以采用这种思考方法。
2.补充练习:摆一摆,算一算。 让学生在书桌上摆出8个红圆片,再
摆出5个黄圆片,然后再摆上大圆圈。
提问:
(1)这种摆法表示什么意思?(8个红圆片,5个黄圆片,一共有13个圆片。)
(2 )再用虚线套住7个红圆片,这种摆法又表示什么意思?该怎样列式?(13
—8=5或13—5=8) 计算时你是怎样想的?(让学生说一说思考过程。)
三、巩固练习
1.完成P13页的“做一做”第1题。
让学生口算,全班集体订正,个别题目让学生说说思考过程。
2.完成P15页“做一做”的第二题。计算并说出上下两行之间的关系?


板书设计: 十几减8
例2 12 - 8 = ( 4 )个 12 - 4 = ( 8 )个


课后反思:


第四课时 十几减7、6
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学会计算十几减7、6
2、使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计算退位减法的思考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11-8 14-9 13-8 15-911-9 17-9 12-8
16-8
2.看卡片,说出( )里应填多少。
6十( )=12 8十( )=13 5十( )=11
7十( )=14 9十( )=16 6十( )=13
3.12—8=4,说一说想的过程。
二、新授
1.出示例3。
(1)观察画面,理解图意,用自己的语言叙述画面内容。


(2)出示 鱼缸画面,请学生数一数,鱼缸里有多少条金鱼?(13条)(移动画
面,黑金鱼隐藏到水草后)再让学 生猜一猜隐藏到水草后的红金鱼有几
条?(学生分组讨论,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3)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列出算式。13—7=6
谈一谈你是怎样想的:
(4)小结:刚才大家动脑筋想出了四种不同的思考方法,这几种方法都很好。
(5)改变题意:一共有13条金鱼,6条黑金鱼,红金鱼有多少条?
(6)学生独立列式,并说一说思考的过程。 l3—6=7
三、巩固练习
1.完成P14页的“做一做”第1题。
让学生口算,全班集体订正,个别题目让学生说说思考过程。
2.做一做第2题。
3、完成P14页“做一做”的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提问上下两个□间的关系。
四.板书设计: 十几减7 6
例3 13 - 7 = 6 13 - 6 = 7


课后反思:


第五课时 十几减8、7、6练习课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熟练掌握十几减8、7、6的计算方法,正确地迅速地计算十几减
几的退位减法。
2.训练学生找出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事物普遍联
系”的观点的启蒙教 育。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教科书Pl5第4题
二.课堂练习 < br>1.完成P16页的第7题。首先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在练习本上写减法算式,
教师在巡视过程要 加以提示,发现问题及时指导,提醒学生不要漏写。
2.完成P16页的第8题。学生独立完成,全班 订正,对个别减法题目要求
学生说出思考过程。
3.完成P16页的第9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三、数学游戏
教科书P16页的第6题。
教师准备好两套不同颜色的卡片,一套写上14—8、12—5、 12—4、16—9、
15—8、ll—3、14—9、14—8、13—6、13—8等算式卡片;一 套写上5、6、
7、8等数字卡片。开始“找朋友”游戏。游戏开始时,教师先指定一名手
拿数 字卡片的学生到讲台上来,比如:5。这名学生手举卡片问全班学生:
“5,5,你的朋友在哪里?”下 面拿“14—9”、“13—8”卡片的学生接着说:
“5的朋友在这里。”边说,边跑上讲台,站在拿 5卡片的学生的两旁,再
齐问台下的学生:“我们算得对吗?”全班学生齐答:“对、对、对。”紧接< /p>


着热烈鼓掌。其余各题也按上法进行。
四、板书设计: 十几减8、7、6练习课
14 - 8 = 6 12 - 5 = 7


16 - 9 = 7 13 - 8 = 5



课后反思:


第六课时 十几减5、4、3、2
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学会计算十几减5、4、3、2
2、使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计算退位减法的思考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11-8 14-6 13-8 15-6
11-7 17-9 12-7 16-8
2.看卡片,( )里应填多少。 3十( )=12 5十( )
2十( )=11 5十( )=14 4十( )=12 4十( )
=13
=13


3.12—6=6,说一说想的过程。
二、新授
1.出示例4。
(1)独立计算,指名板演。
(2)谈一谈你是怎样算的:
(3)小结。
三、巩固练习
1.完成P17页的“做一做”7
让学生口算,全班集体订正,个别题目让学生说说思考过程。
2.做一做思考题。
3、完成练习四的第2题。
四.板书设计: 十几减5 4 3 2
例4 12 - 5 = 6 12 - 4 = 8


12 - 3 = 9 11 - 2 = 9


课后反思:


第七课时 十几减几练习课(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熟练掌握十几减几计算方法,正确迅速计算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
2.训练 学生找出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事物普遍联
系”的观点的启蒙教育。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教科书Pl8第3题
二.课堂练习
1.完成P18页的第4题。
首先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在练习本上写减法算式。 < br>2.完成P18页的第5题。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订正,对个别减法题目要求
学生说出思考过程。
3.完成P19页的第6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三、布置作业
课后反思:


第八课时 十几减几练习课(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熟练掌握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正确地迅速地计算十几减几
的退位减法。 < br>2.训练学生找出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事物普


遍联系”的 观点的启蒙教育。
教学过程
一、复习二.课堂练习
1.完成P19页的第7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完成P19页的第8题。学生独 立完成,全班订正,对个别减法题目
要求学生说出思考过程。
3.完成P19页的第9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三、布置作业
课后反思:


第九课时 解决问题(一)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看图理解图意,编简单的加减法应用题。
2.初步学会分析解答简单求总数的加法应用题和求剩余的减法应用题。
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认真分析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12—8 7+9 17—8 l6—7 15—5 11+2
2.★★★★★★★★ ●●●●● ★和 ● 一共有多少个?
3、 △△△△△△△△ △△△还剩多少个△?
二、新授


1.出示教科书P20页的图。(让学生观察画面内容,用 自己的语言讲—讲
画面的内容。让学生自由结合,互述画面内容。)
2.板书:有1 6人来踢球,现在来了9人,我们队踢进了4个。教师:同
学们看到这些话,想一想问题是什么?有16 人来踢球,现在来了9人,还
有几人没来?教师:这道题的己知条件和问题分别是什么?大家想一想该怎
样列式?
为什么这样列式?
教师提醒学生凡是应用题,得数后面都应该写上它的单位名称,并加上括
号。
有一个信息“我们队踢进了4个。”这个条件有用吗?
介绍多余条件。怎样检验答案是否正确。
小结:今天我们学的是图文应用题,今后我 们在做应用题的时候看清题目
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比如:第(1)题是知道男生和女生各多少人,求总 数
用加法。(2)、(3)两题是知道两个数的总数和其一个部分数,求另一个数
是多少用减法 。(可让学生自行讨论教师再进行总结)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P20 的“做一做”。提问:这里有几个条件?有没有多余条件?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板书设 计:解决问题(一)有16人来踢球,现在来了9人,我们队踢
进了4个有一个信息“我们队踢进了4个 。”这个条件有用吗?l6—9=7(人)
课后反思:



第十课时 解决问题(二)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比较两数多少的方法。
2.使学生初步学会解答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初步培养学
生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下面各题。
16-7 13-9 17-8
12-5 6+13 12+4
2.比多少。
教师:用一个对一个的方法想。手拉手
二、新授
教学例6。
1.出示例题。指名读题。知道小雪、小华各套中多少个?
2.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可以怎么解决?
3.让学生自己摆学具,比多少。 出示:小雪套中7个,小华套中12个。教师:请大家用摆小棒的方法,第
一行摆小雪的个数,第二 行摆小华的个数。学生动手摆小棒,并向学生说
明小雪和小华的个数要一个对一个地摆,这样便于观察。 提问:哪一行摆


得多?并指出小华比小雪多的个数,说出小华比小雪多了几个。
教师边提问边检查学生摆得是否正确,再指定一、二个学生摆给大家看一
看。然后,教师根据学生摆的 情况,启发学生思考,小华比小雪多得的个
数,就是小华比小雪多摆了几个。,
4.教师:刚 才我们用摆小棒的方法,知道小华比小雪多摆了5根小棒,就
表示小华比小雪多套了5个。那么大家想一 想,这一道应用题告诉我们的
条件是什么,要我们求的问题又是什么?
教师:要求小华比小雪多套几个,应该怎样想呢?(就是要求小华比小雪
多的部分)
教师:用什么方法计算?
5.请学生列式:12-7=5(个)口答:小华比小雪多套中5个。
三、巩固练习
1.完成P21页的“做一做”。
2.方民家收了8棵大白菜,15棵小白菜。小白菜比大白菜多多少棵?
四、小结
今天我们学的应用题里,告诉我们两个数,要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
首先要分清哪个数比较多,再想 比较多的数是哪两部分组成的,从它里面
去掉和另一个数同样多的部分,剩下的就是比另一个数多的,用 减法计算。
五、板书设计: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
12-7=5(个)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用减法计算


课后反思:
第十一课时 解决问题练习课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简单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学会解答简单的减法应用题。
教学过程
一、完成教科书P22第2题
二、完成教科书P22第4题让学生观察画面,口头编题,列式计算,全班
订正。
三 、完成教科书P22第1题让学生根据画面意思,进行编题。(小红和小丽
每人要写15个大字,小红已 经写了7个,还要写几个?小丽还要写6个字,
她已经写了几个字?)引导学生找出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 题,再列式解答,
全班核对。
四、完成教科书P21第3题全班同时开始,在指定的时间内检 查学生的计
算质量,对做得又快又好的同学给予表扬。
五、完成教科书P23第6题先让学生 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教师任意指
一两题,请学生说出思考过程。
六、完成教科书P23第8题七、
课堂练习
1.完成教科书P23第5、7题。
八、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练习课15-7=8(个) 15-6=9(个)
课后反思:



第十二课时 整理和复习(一)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归纳整理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概
括能力。
2、通过一图四式的练习,使学生熟练地掌握20以内退位减法,进一步提
高每个学生计算20以内退位 减法的熟练程度。
教学过程
一、 复习20以内的退位减法我们已经学完了,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复
习20以内退位减法。
二、 教师在黑板上出示20以内退位减法表,并提问:
1、想一想20以内退位减法一共有几道题?
2、找一找减法表中有什么规律?怎样才能很快地记住这36道题?
三、探索规律
学生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1、竖着看,在排列上有什么规律?
(1)、每一竖行的减数都不变.
(2)、每一竖行的被减数从上到下依次递增1,这样它们 的差也依次递增1。
引导学生得出:减数不变,被减数越大。差也越大。
2、横着看,在排列上有什么规律?
(1)每一横行的被减数都不变。
(2)每一横行的减数从左往右依次少1,这样它们的差也依次递增1。


四、掌握算法想一想:20以内的退位减法题,你是怎样算的?
五、归纳整理
动脑筋想一想你还能发现什么有规律的排列?还能把这些卡片重新有规律
的排列一下吗?
六、口算练习
1、教师任指表中一题,学生以最快速度口算出答案。
2、教师随意指出表中一题,让学生找出与这道题得数相同的所有试题。
3、针对学生容易出错的题目重点练习。
4、做练习六第3题
全班同时开始做题,教师计算时间,看谁又对又快。
5、完成练习六第1题6、完成练习六第2题
七、板书设计:整理和复习(一)
20以内退位减法表的排列规律减数不变,被减数越大。差也越大。
课后反思:




第十三课时 整理和复习(二)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20以内加减法计算方法。
2、通过复习结合加减法的含义,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正确的进行解题。


教学过程
一、口算检测
二、复习应用题
1.出示教科书P25的第四题。
(1)让学生口头编题,分析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
(2)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用减法计算?
(3)列式计算。
2.独立练习教科书P25的第5题。
3.出示教科书P26的第8题。 引导学生学会看懂统计表,并口头编题,列式计算,同时把表格填补完整。
4.独立练习教科书P2 6的第7题。(提醒学生注意运算的顺序)三、课堂练
习教科书P26的6题。
四、板书设计:整理和复习(二)
11-5=6(个) 13-4=7(支)
课后反思:



第三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目标
1. 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经历分类的过程,初步体会分类的含义和方法,
感受分类在生活中的作用。
2. 能按给定的标准或自己选定的标准进行分类,体会分类标准的多样性。
3.运用分类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相关的实际问题。
4. 初步养成有条理地整理物品的习惯,体会分类在生活中的必要性。


单元教学重难点
1. 体会分类的含义和方法,感受分类在生活中的作用。
2. 养成有条理地整理物品的习惯,体会分类在生活中的必要性。
3. 能按给定的标准或自己选定的标准进行分类,体会分类标准的多样性。
单元教学内容分析
本 单元由“整理房间”和“一起来分类”两个活动构成。“整理房间”
主要通过让学生经历对房间内物品的 整理过程,感受到分类是需要一个标
准的,体会到分类在生活中的作用。“一起来分类”,一方面,巩固 分类需
要确定一个标准;另一方面,体会分类标准的多样化。通过这两个活动,
让学生初步体会 到分类的必要性,初步掌握分类的方法。
本单元教科书编写的基本思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选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帮助学生体会分类的必要性。
2.充分经历分类活动,在活动中逐步体会分类思想。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分类、整理
教学目标 1、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学会分类的方法。
2、学生通过分一分,看一看,提高造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语言
表达能力。
3、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
4、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与难点 学会简单分类、整理
教法与学法 情景教学法、自主探究、小组合作
教学准备及手段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探究新知
1、感知分类
出示例1
同学们仔细观察,你们都看到了什么?
(有各种形状和颜色的气球)
有这么多的气球,可以怎样分类呢?
揭示课题, 生活中把一样的东西放在一起就叫分类。
(板书课题:分类)
2、巩固发展 体验分类
我们先按形状来分一分,数一数每种气球各有几个?
那种气球最多?那种最少
怎样记录分的结果呢?
讨论汇报。
板演分法。
3、同学们思考一下还可以怎么分?
分小组互相说说这些气球还可以怎样分。
老师组织汇报交流
二、巩固提升 发散创新
1、课件出示书上相关习题,学生集体完成。
2、开放练习 拓宽思路(分正方体)
师:同学们拿出你们的另外一袋学具,请给这些物品分类。学生小组活动


(4分钟) 汇报交流
三、 课堂小结 今天同学们都学到了哪些知识?这些知识对你有什么帮
助?


第二课时 统计表
教学目标
1.学会分同类物品,并按照多种标准分类,感知分类的意义。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回答问题。
4、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能应用于生活中。
教学重点与难点 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能够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并能
根据统计表回答问题。
教法与学法 情景教学法、自主探究法、小组合作
教学准备及手段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复习: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了按一个标准进行分类,谁能说说什么是“分类”?
引入: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分类”。(板书课题:分类)
二、小组活动,探究新知
1.出示例2
观察这些人有什么不同?请你们根据观察到的不同把这些人进行分类。


2.小组交流。
要求:说说你是怎么分的,再听听别人是怎么分的。
3.指导看书。
a.说说书上两个小朋友是怎么分的。
b.小结:根据不同的标准,我们可以有不同的分法。
三、巩固练习,体验根据不同标准分类
1.分图形
要求:想一想,你会怎么分?你为什么这样分?
在表格中表示分组结果。
2.分图片。
启发:现在请你们仔细观察这组动物,你能 找出多少不同的地方?你们找
到了这么多不同的地方,能不能根据每一个不同点都找到一种分法呢?
3.小结分类方法。
师:通过活动,我们发现,每找到一种不同,就能相应地得到一种分法。
这就是按不同标准分类。接着就请大家用今天学到的本领来做些练习。
4.混合练习。(书上相关习题)
四、应用练习
1.给公园中的人分类。引导:生 活中到处都有数学,现在就让我们用学到
的本领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这是公园中的一个场景,请大 家把他们
分分类。
同桌互相说一种分法,然后交流。
2.给自己小组中的小朋友分类。


引导:刚才大家想到了许多分类的方法,通 过交流我们也听到了别的同学
的想法。现在就请大家用学到的方法来给小组里的同学分类,你能有几种< br>分法?
a.小组活动。(放背景音乐)
b.集体反馈交流。c.优胜组介绍所有的分法。
五、总结
上节课我们学了用一种 方法分类,今天我们进一步学习了按不同标准分类。
分类时的关键是找到不同的地方。
板书设计 统计表

大人 孩子 男 女
人数 8 4 6 6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练习课
1.说一说,可以怎样分。


2.每行中不同的是什么?

3.把车涂上颜色。

4、找出每组都有的水果,把它涂上颜色。

5. 在水果下面画√,蔬菜下面画○。

6、2.天上飞的画△,地上跑的画○。


7
、分类(把每个图中不同类的圈出来)。

8、分类




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
一、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内容是100以内的数的认识。它包括数数、数的组成、数位的含< br>义、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本单元教学的
难点有三1数数过程中, 当数到接近整十数时,下一个整十数是多少。2


数位的意义。3探索例7的百数图中有哪 些有趣的排列。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数出100以内的物体的个 数,知道这些数是
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
大小。
2、学生知道个位和十位的意义,能够正确地、熟练地读写100以
内的数。
3、结合数的认识,使学生会计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4、结合 具体事物,使学生感受100以内数的意义,会用100以内
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进行简单的 估计和交流。
5、进一步尝试用自主探索的方法获得新知。
三、教学重点:
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四、教学难点 :
1、数数过程中,当数到接近整十数时,下一个整十数应是多少。
2、数位的意义
3、探索例7的数字图中有哪些有趣的排列。
五、教学建议:
1、 加强学生的实践活动
(1)选取、提供每次活动的素材。
(3)引导学生将具体的活动抽象为响应的数学概念。
(4)对学生进行爱护学习资源的教育。


2、突出基本原理的教学。
3、重视和培养学生的数感。
4、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情感、态度的健康发展。
六、课时安排:(9课时)
1、数数 数的组成…………………………………1课时
2、读数写数…………………………………………2课时
3、数数 数的组成、读数、写数练习……………1课时
4、数的顺序 比较大小…………………………1课时
5、比多少…………………………………………1课时
6、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2课时
实践活动:摆一摆,想一想………………………1课时

第1课时 一百以内数的认识
学习内容:数数 数的的组成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够正确地数出 100以内物体的个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
和几个“一”组成的。
过程与方法
:通过数小棒,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快速数出1—100以内的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观察、操作能力以及同学间的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学习 重点:认识100以内的数,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知道100里有10个十,
100里有10 0一,100个一是一百。
学习难点:1、能根据不同的题目选用不同的数学方法去数数目。


2、弄清数的组成
教具:小棒;例题画图。
学法指导:小组合作 自主探究
学习过程:
一、 复习
13-6= 12-8= 17-8= 12-3= 14-7= 13-9= 16-7=
15-6= 12-3= 15-8= 16-9= 11-7= 10-3= 14-5=
二、合作学习,自主探究。
1、出示主题图。
学生四人一组看图,用简便方法快速数出图中一共有多少只小棒。
讨论:你能用什么方法快速数出小棒的数量。
2、小组长汇报。
3、学生合作操作。
各组拿出小棒,分组动手数小棒。
(1)、一根一根的数。
(2)、十根十根的数。
4、小组长汇报。得出结论:100里有(100)个一,100里有(10)个十。
5、小组合作完成。
(1)、十根十根的数出70。
(2)、先十根十根数,再一根一根数,数出46根小棒。
想:46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70里面有( )个十。


三、小结: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
四、巩固练习
1、分小组数小棒:从五十七到六十三,再接着数到七十二。
2、看图数数小猪吹了多少个泡泡。
3、三十五是由(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
五、板书设计
数数 数的组成
1、一个一个数,十个一是十,一百个一是一百。
2、十根十根数,十个十是一百。

第2课时一百以内数的认识
学习内容:读数 写数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够正确地,熟练地读写出100以内的数。
过程与方法:
学会用计数器表示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初步理解个 位、十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激发学生主动
探究的欲望。
学习重点:读书与写数的方法。
学习难点:能正确地读、写出100以内的各数。
学法指导:小组合作 自主探究
学习过程:


一、复习
1、学生分小组用小棒用简便方法快速数出72、89、100。
2、小组长汇报数数方法和数的组成。
二、合作学习,自主探究。
1、出示主题图。
学生分组快速数出黄色、蓝色、红色的纽扣分别有多少颗。
2、小组长汇报。
3、以小组为单位在计数器上拨出40、27、33。然后用小棒摆出来,在画有
计数器的卡片上写出这些数,再读出这些数。
4、小组长上台演示,并汇报小组得出的结果。
5、小组讨论写数和读数的区别。
(小组长汇报。)
6、分组快速数出一共有多少粒纽扣。
7、小组为单位在计数器上拨出100,并用小棒摆一摆,在画有计数器的卡
片上填上计数珠,再写出、读出100。
8、学生想:读书、写数都从什么位起,在计数器上,从右边起,第一位,
第二位,第三位分别是什么位?
9、小组长汇报,教师板书。
三、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
四、巩固练习


1、练习 (P37做一做。)
2、读书写数,都是从( )位起。
3、在计数器上,从右边起,第一位是( )位,第二位是( )位,第三位
是( )位。
五、板书设计
读书 写数
读书和写数,都从高位起。
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

第3课时 一百以内数的认识


学习内容:100以内数的顺序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数目表,发现数的排列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寻找100以内数目表的排列规律,活跃思维,开阔思路,提
高兴趣。

学习重点:
了解100以内数的排列顺序。
学习难点:
寻找100以内数目表的排列规律。
学习准备:
100以内数目表一张、例图。
学法指导:小组合作 自主探究


学习过程:
一、复习
1、读出下列各数。
35、76、89、90、96、100
2、68里的“6”在( )位上,表示( )个( );“8”在( )位上,表示( )
个( )。
3、(1)38是由(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
(2)4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数是( )。
二、合作学习,自主探究。
1、出示100以内数目表格。
学生分小组将数目表格填好。
2、小组长汇报结果。
师生共同订正,教师板书。
3、分小组学习,给十位是3的数涂上绿色,个位是3的数涂上黄色,个位和十位
相同的数涂上 粉色。
想:你能从表格里发现什么有趣的排列?(小组讨论)
4、小组长汇报。
5、小组长汇报后,教师总结。
三、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
四、练习巩固
1、在数目表上,第4行第8个数是( ),55前面第三个数是( ),和70相邻的
两个数是( )和( )。
2、把下列卡片按数的大小顺序,先从小到大排,再从大到小重新排列。
35 60 71 90 19 100
3、达标练习:完成书本41页做一做。
五、板书设计
数的顺序




11


2

22


13

33
4




15


6




17

37
8

28


19


10








91








82




73


44

64




55




46

66













88






99






第4课时 一百以内数的认识
学习内容:一百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比较一百以内数的大小,进一步巩固100以内数的顺利。
过程与方法 :
通过学生积极思考、合作交流,借助100以内的数的数目表来比较100
以内数的大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发展学生实践、观察分析能力,让学生深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
切 联系。
学习重点:
掌握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能正确运用“>”、“<”、“=”。
学习难点:
探索并总结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
知识链接:由已学过10 0以内数的顺序和由已学过的20以内的数的大小比较来推进到
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学习。
学习准备:实例图 计数器 教学小棒
学法指导:小组合作交流 自主探究
学习过程:
一、复习


1、35后面的第4位数是( )。
2、比67大,比72小的数有( )。
3、比较大小:
13-5 ○ 7 17-9 ○ 8 14-7 ○ 6 ;
6+9 ○ 19-3 16-8 ○ 16-9 4 ○ 11-6 。
二、合作学习,自主探究。
1、出示小棒图。(左边42个,右边37个。)
2、学生四人一组来数小棒的数目,并用计数器把数到的小棒数目表示在计数器上。
3、小组长汇报结果,派代表上台演示。
4、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42 37。
5、教师追问:“左右两边的小棒,哪边的多?42和37两个数比较,哪个数大?”
6、小组用小棒快速数出42和37,讨论他们的大小关系。
7、小组代表发言,老师再做说 明,42和37相比较,42大,37小,我们用“>”
来表示它们的关系。
三、提升
1、小组合作用计数器分别摆出23和25;69和69,比较他们的大小。
2、小组长汇报结果,教师总结。
学生想:用什么方法快速比较出100以内数的大小关系? (最先比高位上的数,再从高
位到低位,依次比较大小。)
四、练习巩固
1、课本42页做一做。
2、比大小,在○填上“>”、“<”或()填适当的数。
47 ○ 37 88 ○ 90 ( )< 95 ( )> 66 ;
35 ○ 36 61 ○ 59 ( )< 75 ( )>( )。
五、板书设计
数的大小比较

42里面有4个十 37里面有3个十
42 > 37



两个数比较大小,最先比高位上的数,再从高位到低位,依次比较大小。


第5课时 一百以内数的认识


学习内容:多些,少些。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的含义。
过程 与方法: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初步学习对数量的估计,逐步建立数感。理解“多
一些”、“多得 多”、“少一些”、 “少得多”的相对性,并能够用准确地语言进行表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的意识与能力。
学习重点:
会用“多一 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描述数量之间的大小关系,并能
够用准确地语言进行表述。
学习难点:
理解“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的含义和相对性。
学习准备:例题图画
知识链接:通过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来推进小学生对“多“与“少”的理解。
学法指导:小组合作交流 自主探究
学习过程:
一、复习
1、62后面连续的五个数是( )。
62后面的第五个数是( )。
2、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把下列各数排列起来。
35 87 70 62 15 6
3、比大小,在○填上“>”、“<”或()填适当的数。


34 ○ 44 99 ○ 89 ( )< 46 ( )> 99 ;
39 ○ 30 79 ○ 80 ( )< 100 ( )>( )。
二、合作学习,自主探究。
1、出示例题图片。
四人一组,先估计红球、蓝球、黄球大约有多少个。
什么球多,什么球少一点。然后再数一数。
2、小组长汇报,教师板书。
红球(58个),蓝球(15个),黄球(10个)。
3、全班一起从15数到48,数的过程体会到15到48要经过好多的数。分小组讨
论。
4、小组长汇报。
5、得出结论:58比15多得多,像刚才的题目我们就可以说,红球比蓝球多得多。
6、分小组从10数到15,小组讨论,小组长汇报。
7、得出结论: 10到15比较接近 ,我们就可以说15比10多一些,像刚才的题目,
我们就可以说黄球比蓝球少一些。
6、教师提问:红球和黄球比呢?应该怎么说?(小组讨论,小组代表发言。)
三、巩固练习
1、小娟有37张邮票,小明比小娟多得多,小红比小娟少一些。
(1)小明可能有几张邮票?
A 38张 B 45张 C 90张
(2)小红可能有几张邮票? A 32张 B 15张 C 56张
2、第43页“做一做”。 根据图片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说一说。
四、板书设计
多些 少些
多得多 少的多
多一些 少一些



第6课时 一百以内数的认识

学习内容:解决问题。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会用掌握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会解决问题,发展学生的数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 观: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提高学
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
让学生在解决问题“能穿几串”中理解几十里面有几个十。
学习难点:
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在问题的解决上。
学习准备:例题图画
知识链接:将数的组成的学习应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去。
学法指导:小组合作交流 自主探究
学习过程:
一、复习:
1、70里面有( )个十。
2、46里面有( )个十和( )一。
3、3个十和2个一组成的数是( )。
二、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师:这节课,我们来玩一玩串珠游戏,把我们以前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去解决生
活中的问题。
出示例7图画,要求学生关上书本,坐端正,看黑板。
三、合作学习,自主探究。
1、出示例7图画,提出问题:有58个珠子,10个穿一串,能穿几串? 从题目中
你知道了什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学生四人一组讨论。


3、小组长汇报讨论结果。
4、要想知道能穿几串,该怎样解答?
(教师提示:画图,圈一圈。)
5、小组讨论后,派代表汇报结果。
6、得出结论:1串是10个,5串就是50个,剩下的8个,正好是58个,所以能
穿5串。
四、思维拓展
1、想一想:如果是5个珠子穿一串,能穿几串?
2、小组讨论,小组长汇报结果。
3、得出结论:一串穿五个,能穿十一串,剩下3个,加起来刚好是58个,所以能
穿11串。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
六、完成练习
1、完成第46页的做一做。
2、完成第47页第1- 4题。
七、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


●●●● ●●●●● ●●●●●
●●●● ●●●●● ●●●●●


●●●●● ●●●●● ●●●●●
●●●●● ●●●●● ●●●●●

58里面有5个十和8个一,所以能穿5串,还剩8个。



第7,8课时 一百以内数的认识


学习内容: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
过程与方法:
通过 学习巩固数的组成概念,渗透“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与“加法
交换律”等运算定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学习重点:
能够正确熟练地对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进行计算,并能熟练地口算。
学习难点:
学会能够用各种不同的方法进行口算。
学习准备:例10的图画、游戏题的卡片。
学法指导: 小组合作交流 自主探究
学习过程:
一、复习
1、36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2、5个十和7个一是( )。
3、65里由(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
4、2个十和5个一合起来是( )。
二、合作学习,自主探究。
1、学习例8,出示图片。
2、小组讨论,找出条件和提出问题。
3、小组长汇报。
得出条件:老师收了3组的作业本,每组10本,小红又交上来2本。
提出问题:现在老师的桌上一共有多少本作业本?
4、小组讨论解决方法,小组代表回答。
教师板书:30+2=32(本)
答:共有32本。


5、小组讨论30+2表示几个十与几个一,合起来是多少?
小组讨论得出结果:3个十和2个一合起来是32。
6、教师提出问题:从32本中拿走2本。
小组讨论,提出问题。
小组长发言:还剩多少本?
7、小组讨论怎么样列算式。
小组代表发言:32—2=30(本)答:还有30本。(教师板书)
三、课堂练习:
1、第48页“做一做”。
第1题,先让学生分小组摆小棒,再对着摆的小棒写算式。
第2题,准备卡片,以做游戏的形式出现,看看谁的头脑最灵活。
四、巩固练习
1、口算下面各题:
6+50= 7+30= 9+60= 8+20=
② 90+8= 20+3= 50+9= 70+6=
98—8= 23—3= 59—9= 76—6=
2、做练习十一的第5题。

五、板书设计
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① 50+6= 30+7= 60+9= 20+8=

30+2=32 32-2=30

2+30=32 32-30=2


第9课时 一百以内数的认识
学习内容:摆一摆、想一想。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小圆片摆在不同的数位所表示的不同意义。。


过程与方法:
通过动手摆小圆片,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间合作能力、探究精神。
学习重点:通过摆一摆进一步理解数位、100以内数的组成。
学习难点:熟练地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去。
学习准备:两位数的数位表,4个小圆片。
学法指导: 小组合作交流 自主探究
学习过程:
一、复习
1、在数位表中,右边起第一位是( ),第二位是( )第三位是( )。
2、“1”放在计数器上的个位表示( ),放在十位上表示( )。
二、分组学习,合作探究。
1、用两个圆片摆出不同的两位数。
(1)小组代表汇报:20
(2)小组代表汇报:11
2、小组讨论为什么圆片放入不同的地方,表示的数不同?
3、小组代表发言。
3、出示三个小圆片,(学生拿出相应的学具)分小组学生动手操作,摆出的数各表
示什么?
小组代表汇报:12
小组代表汇报:21
小组代表汇报:30

三、提升
1、若用4个小圆片呢?小组合作摆一摆。
2、小组长汇报摆出的结果。
3、学生小组讨论:
(1) 两个小圆片可摆出几个数?(3个数)
(2) 三个小圆片可摆出几个数?(4个数)


(3) 四个小圆片可摆出几个数?(5个数)
(4) 谁能说一说五个小圆片可以摆出几个不同的数?(6个数)
4、学生讨论圆片的个数和所摆出的数的个数有什么联系呢?(小组讨论)
5、小组代表汇报,得出结论:圆片的个数+1=摆出的数的个数。
四、巩固练习
1、每个小组拿出6个小圆片,小组合作摆一摆,可摆出多少个不同的数?
2、小组长汇报结果。
五、板书设计
摆一摆 想一想


十位


●●


●●
●●●




●●●
●●

个位
●●

所表示的数
2
11
20
3
12
21
30
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
单元教学内容: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内容是:认 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和它们的十进关系,认识
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能看懂物品的单价,会进行简单 的计算。让学生结合
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经掌握的100以内数的知识,学习、认识人民币,一
方面使学生初步知道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和懂得如何使用人民币,提高社会
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加深 对100以内数的概念的理解;体会数概念


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在本单元的教学 中,老师要创设具体地生活
情境,让学生在购物的活动中认识人民币。
单元教学重难点、关键:
1、重点: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及简单计算。
2、难点: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
3、关键:组织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多观察、多操作、多实 践,熟记“1元=10
角、1角=10分”的进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2、使学生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3、通过购物 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
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
单元课时安排:约4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例1----------例4 (认识人民币)
教学要求:
1、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
2、知道元、角、分之间的十进制关系,懂得1元=10角、1 角=10分,学
会兑换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功用。
3、培养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推理能力及合作精神。
4、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节约用钱教育。
教学重点:认识各种面额的人民币。


教学难点: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CAI课件一套常用的面额的人民币(不同版本的)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今天我为你们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看看它是谁?(CAI演示:点击
出现蓝猫图像)你们认识它们吗?今天是蓝猫文具店开业的日子,它邀请我
们全班去参观文具店 ,你们想去吗?一起来吧! 二、探究新知
1、参观文具店回答问题(CAI演示)
(1)、师:谁能说说文具店有什么文具?价钱是多少?(学生回答)
(2)师:你们喜欢这些文具吗?可是用什么买呢?(学生回答)
2、认识人民币
(1)、师:中国的钱币叫人民币,你们认识人民币吗?
(2)、操作初认人民币
师:将桌面上的人民币拿出,先自己认一认,再在小组内交流,看誰认
得多(学生活动)
a:汇报认识情况(学生回答,师板贴人民币:硬、纸币)
问:观察这人民币,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回答)
师:纸做的钱币是纸币,金属做的人民币叫硬币
(3)再认人民币
师:(指纸币)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的纸币,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
( 学生活动后,汇报识别方法)


师:像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2 元、、1元在读时有一个相同
处是什么?所以它们的单位是元,那你能说说看5角、2角、1角、5分、
2分、1分的单位是什么?
(学生口答)
师: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纸币我们会认了,那么硬币你会辨认吗?
师:识别人民币 可以从人民币的大小、图案、面值、颜色上来记住。观察
1元、5角硬币正面,它们有相同的标记是什么 ?
师:国徽代表我们伟大的祖国,而且是中国制造的,所以我们要爱护人民
币,不能在上面 乱写乱画。
小游戏:
(1)我指人民币,你举起与我相同的人民币
(2)我说面值,你举起起相应的面值
(3)我说颜色,你来回答
4、元、角、分的关系
师:蓝猫想让大家看一个小片段,看完后说说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学生观看CAI课件:元、角、分之间的兑换关系)
师:看完了这个片段,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回答,老师板书:1元=10角 1角=10分)
问:你知道1元=( )分吗?
(可以小组讨论后再回答) 想一想:
1元可以换几个5角,几个2角?
2元可以换几个1元,几个5角,几个2角,几个1角?


5、电脑出示例4,让学生口答
三、巩固练习
1、电脑出示第一题
(1)学生独立操作,订正 (学生上台操作)
(2)说凑成的钱数
师:说说每一张人民币的面值,再算一算一共是多少?你是怎样想的?
2、师:蓝猫要文具店等急了,我们回去吧!
(课件出示做一做)
师:1元钱能买什么学习用品?10元呢?(学生先在小组里说,然后指名
说)
3、游戏:模拟购物
出示一些学习用品、生活用品和玩具(在每件物品的下面有一个小口袋,在
购物时把钱放进去)
(1)选出三个柜长
(2)学生随意购物(看清价格后,购买)
(3)请柜长检查交钱的情况 四、全课总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简单的计算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和简单的加法计算。


2、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 准确计算
教学难点: 准确计算
教学准备:例5、例6教学挂图,例7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口答:
1、3元=( )角50角=( )元
2、8元=( )角70角=( )元
二、新授。
1、教学例5。
出示例5的挂图,提问:“这是几元几角?”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1元
2角,接着问:1元可以换 成多少个角?1元2角是多少角?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试回答后,教师再做说明:1元是10角,1元2 角就是10角加2角等
于12角。板书1元2角=12角。
2、教学例6。 出示例6挂图。
教师试问:谁知道0.50元是几角?2.00元是几角?你是怎么知道?以元
为单位 小数点左边是几就是几元,右边第一位是几就是几角,右边第二位是几就
是几分。1.20元是1元 2角。35.90元是35元9角。(这部分知识学生知
道它表示几元几角就可以了,至于1.20元是 个什么数,怎么读、写不需要
学生掌握)


3、教学例7。
(1) 课件演示例7第一小题。
教师:0.5元是几角?(5角)0.80元是几角?( 8角)学生回答。5角+8
角是几角?(5角+8角=13角教师板书)教师问:多少角是1元?13角 里
面拿出10角还剩多少角?(3角)所以13角等于1元3角。教师板书:5
角+8角=13 角=1元3角。
(2)例7第二小题(课件演示,提出问题:我买这两个气球要多少钱)学
生尝试完成,然后提问:你是怎么想的?教师强调:元、角计算,只有在
相同单位的情况下,才能相加。
三、巩固练习。
1、课本 “做一做”。
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说给同桌的同学听,你是怎么想的。
第2题:学生先做,教师巡视,提问个别同学,集体订正。
2、 “做一做”。
3、练习。
第5题:两人一小组进行合作(哪两样物品的价钱合起来是1元)例:一
个同学拿7角,另一个同学要拿几角合起来才是1元?你是怎么想的?(1
元=10角,7角+3角= 10角)在操作过程中,也可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人民币的简单计算
教学要求:
1、通过本节课的教 学,让学生深深地体会到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
系,既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又提高了解决 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真正做到自主探究、发挥个性,同时掌握最
基本的人民币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学会简单计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能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指导示范
师:数学小精灵聪聪和明明开了一家聪明小超市,你们想去看一看 吗?(电
脑出示“聪明小超市)
师:小超市里都有些什么呢?
生:超市里有乒乓球、足球、花皮球、飞机、机器人和小熊。
师:哟!这么多玩具,快看一看,它们的价钱是多少呢?跟你的同桌说一
说。 (学生开始同桌交流)
师:谁来给说一说为玩具的价钱。
生:乒乓球拍的价钱是6元, 足球的价钱是3元,花皮球的价钱是2元,
小熊的价钱是4元5角,飞机的价钱是8元,机器人的价钱是 9元。 师:
看过这些玩具的价钱后,你想说些什么?
(学生口答)
师:快看,小叮当也来了,它在说什么呢? (屏幕出示小叮当的话) 生


读:我买一个足球。
生读:我有5元钱,应找我„„„„
师:哟!小叮当遇到难题了,谁来帮他算一算?
(学生口答)
二、参与其中、主动探究
师:你们真聪明,这么快就帮小叮当解决了难题。现在你也可以去 买自己
喜欢的了,不过最多只能买两件,在买之前,先和同桌的小朋友说一说,
你准备准备买玩 具?怎么付钱?(同桌开始交流)
(学生汇报)
三、小组购物,实践体会
师:我们开展一个购物活动,每组将你们的商品放在一起建一个小超市,
然后选出一名售货员,其他组 员为顾客,可以去售货员那里买自己喜欢的
东西,比一比,谁是聪明的小顾客? (学生开展购物活动)
师:哪些同学愿意说一说你的购物过程?
生1:我用3元钱买了一瓶鲜橙多。
生2:我买了一寺钓鱼的东西,它的价钱是8元,给他10元钱,找了我2
元钱。 生3:我很 喜欢那只音乐盒,可中它人价钱是20元,太贵了,我
只有10元钱,还差10元钱,下次再买吧。
生4:我买了一个跳跳盒,它人价钱是6元,可是我只有5元钱,我就请
他便宜一点,5元钱就 买来了。
生5:我本来想买一个机器人和一本书,共需要14元钱,我只有10元钱,
还 差4元钱,所以我就只买了一本8元钱的书,找了我2元钱。


四、全课总结
师:这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生1:我学会了买东西时怎么付钱。
生2:我学会了还价
生3:我学会了买两件东西时怎么付钱。
生4:我觉得做一名售货员真不容易。
生5:我懂得了根据自己的钱来选商品。 „„„„„„„„„„
师:回家后,请用你学到的知识,去帮爸爸妈妈购物吧。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简单的计算练习课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掌握计算人民币的方法及一步加、减应用,并巩固已学过的
有关人民币的知识。
2、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人民币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正确地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准备:练习中试试看放大图。
教学过程:
一、 复习。
口算。


1元8角=( )角 12角=()元()角
1元3角=( )角 15角=()元()角
二、 新授。
教学例8。
课件演示(小朋友购买皮球)。
教师:看看哪一位小朋友最聪明,能用几句话把你看到的讲一遍。 教师:
10元钱习皮球用了6元钱,还剩几元?该怎样列式计算? 根据学生回答,
教师板书:10—6=4(元)
教师:机器人几元?飞机几元?机器人比飞机贵几元? 学生:机器人比
飞机贵5元。 教师:该如何列式呢?
学生:45—40=5(元)(教师板书)
教师:“机器人比飞机贵几元?”还可以怎么说? 学生:飞机比机器人便
宜几元?飞机比机器人少几元? 机器人比飞机多几元?
三、巩固练习。
1、做一做。
学生独立填,再指名说说你是怎么想的,集体订正。
(1)出5元,要买的东西3元,应找回2元。
(2)出20元,要买的东西10元,应找回10元。
(3)付出2元,要买的东西0.50元,应找回1元5角。
2元=20角 0.5元=5角 20角—5角=15角=1元5角。
2、练习
第9题:学生看图填书。


第10题:
(1)买一本练习本和一块橡皮,一共用多少钱?老师指定学生回答。 教
师板书:3角+2角=5角。
(2) “买上面3种物品”一共用了多少钱?同一桌同学 讨论一下如何列
式计算?钱该怎么拿?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3角+2角+6角=11角=1元1角
(3) 抢答比赛:付给售货员2元钱买以上3种物品,应找回多少钱? 2
元—1元1角=20角—11角=9角
3、试试看。
(1)可以买( )块这样的橡皮。
(2)如果买一把尺子,应找回( )角。
(3)要买一把小刀,还差( )角。
(4)小明想买一块橡皮、两支铅笔、一本练习本,他所带的钱够吗?
(5)小丽只买了一个文具,就把钱花光了,这个文具是( )。




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单元教学内容: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教材是在学生基本掌握了10 0以内数的读法、写法


和数的组成,以及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编排 的。这
一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
数和整十数;含 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用画图、列表、连加或连减
等方法解决较复杂的实际问题。100以内的加 法和减法计算,既是对已经
学过的20以内加、减法计算的巩固和应用,又是学习多位数加、减法以及< br>乘、除法的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这部分内容学习的好坏,
将对以后计算的正确性和 速度产生直接影响。用连加和连减的方法解决问
题,不仅使学生在实际应用中进一步领会加、减法的含义 ,积累解决问题
的经验和策略,还为今后学习乘法和除法作了铺垫。
单元教学目标:
1、 借助小棒、计数器等直观学具的操作,使学生理解100以内加法和
减法口算的算理,能 口算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
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式题。
2、
3、
认识小括号,能口算含有小括号的两步加、减混合运算。
学会用已有的知识解决数目比较大的同数连加、连减同数的实际问
题。
4、 通过数学学习,感受到10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加、减法有
着密切的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
单元教学建议
1、
2、
重视从“单一性概念结构”到“多单位概念结构”的过渡。
运用“齐性”“有结构”的直观学具,帮助学生建立“单位”的概念,
理解算理。


3、
4、
5、


组织好练习,进一步培养计算能力。
经历“创造”小括号的过程,理解小括号的意义。
注重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第一课时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 br>教学目标:1、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让学生理解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
算方法,会进行整十数 加、减整十数的计算。
2、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用处,体会到数学
的价值,培养学生积 极的数学情感。
教学重点: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口算的算理、算法。
教学设计:
一、 导入新知。
师:同学们,学校有来了一批新书,老师正在发新书呢!想不想去看看?
二、 合作探究。
师:从这幅图上,你能看到什么?
1、探究整十数加整十数。
师:同学们观察真仔细,那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吗?
学生小组讨论。
全班交流,教师有选择地板书。(一共有多少本书?)


师:要想知道一共有多少本书,怎样计算?
生1:10+20
生2:我与他的不一样,我是20+10。
师:你能算出10+20等于多少吗?请与你小组的同学一起讨论一下吧。
全班交流。
小组代表汇报。
生1:用数数的方法:10、20、30。
生2:数的组成:10和20组成30。
生3:用十作单位:10里面有1个十,20里面有 2个十,加起来一共是3
个十,也就是30。
生4:我们组是用小棒摆出来的:先摆一捆小棒 ,再摆两捆小棒,一共是3
捆小棒,所以10+20=30。……
师: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方 法,真了不起!那么我们算出的结果对吗?请
同学们用摆小棒的方法验证一下。谁来说说你是怎么摆的? (学生汇报)
2、探究整十数减整十数。
电脑继续演示:30本书已经发下去了20本。
师:现在还剩下多少本书呢?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生1:用30减20。
生2:30-20=10。
生3:我是这样想的……
师:同学们表现真棒,老师没 有讲,你们就知道怎样做了,下面请同学们
用摆小棒的方法来验证一下我们算出的结果对不对,好吗?


三、 实践应用。
师:小猫花花要去钓鱼了,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去钓鱼?听 说花花要和小
朋友们一起去钓鱼,猫妈妈可不放心了,(电脑演示)“花花钓鱼的路上会
遇到很 多难题,你和小朋友们能解决吗?老师要出几道题考考你们。”
1、先做钓鱼游戏吧。我这有很多鱼等 你们钓,可是啊,你要把鱼身上的算
式答对了,才能钓上来。出示带有算式的鱼卡片。
2、写算式比赛。
师:你们都算得很快,那么你们能写出一些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算式吗?
我们以小组为单位,第一组谢得数是50的算式,第二组写得数是60
的算式,第三组 写得数是70的算式。要求写出的算式又对有多,可以选一
个记录员,也可以轮流写,其他人要帮忙检查 ,看看有没有写错的。
四、 总结深化。
同学们,相信这节课你又会有很大收获,回家与你的爸爸妈妈说一说
吧。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练习课
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学 生能够熟练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
法,能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快速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的数感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优良品质。
3、通过练习,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用几 种不同的方法来进行计算,同时渗透


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能够用不同的方法来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基础知识。(完成第1、2、4)
学生独立完成,并选两题讲讲计算方法。提倡多种算法。
二、变式练习。(完成第3)
1、知道学生看题,独立完成 。
2、集体订正。
三、解决问题。(完成第5)
1、自主读题,获得相关的数学信息。
2、完成题目。
3、学生反馈数学信息,老师给予肯定及订正。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整十数
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整十数的 口算方法,
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2、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整十数的 计算方法的过程,
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初步的自主探究意识、主动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两位数加整十数及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口算。


教学难点: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知。
1、口算下列各题,并说出计算过程。
40+20 40+2 50+30 50+3
2、比较以上两组题中前后两算式的不同点。
二、合作探究。
1、看情境图提出问题。
课件演示教材例1的情境图。显示小林与小红的对话。
师:从这幅图上,你能看到什么?
生1:小林已经写了25个字,还要写2个字。
生2:小红才写了20个字。……
师:同学们观察真仔细,发现了这么多的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
些数学问题呢?
生1:小林一共要写多少个字?
生2:小林和小红已经写了多少个字?
2、探究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
师:现在我们先来解决“小林一共要写多少 个字?”这个问题好不好?谁
能列出这个问题的算式来呢?
学生独立写出算式:25+2
师板书到黑板上。
师:结果是多少呢?现在可以独立思考,直接在头脑里想,也可以小组合< /p>


作,用手中的小棒摆一摆。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学习困难的学生。
小组汇报。
小组1:先摆5跟小棒,加上2根得到7根小棒,再和2捆小棒合起来是
27根。
小组2:用小棒点数的方法:25根、26根、27根。不利用小棒直接计算。
小组3:先算5+2=7,再计算20+7=27。
小组4:用点数的方法算:25、26、27.
3、探究两位数加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师:同学们表现的真是太棒啦!自己就用这么多方法算出了25+2的结果。
现在我们来看下一个问 题“小林和小红已经写了多少个字?”请你再用刚
才的方法来解决吧。
学生独立试做。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汇报。
生1:先摆2捆加2捆是40根,再和5根合起来是45根。
生2:用小棒点数的方法算25+20:25、35、45.
生3:先算20+20=40,再算40+5=45.
4、探究两位数加一位和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异同。
师:以上两题的不同计算方法哪一种比较方便?
学生讨论。
教师根据学生讨论的一件,板书计算过程。如:
25 + 2 =27 25 +20=45


20 5 20 5

7 40
教师引导学生得出: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和两位数加整十数的方法,
共同点是相同数位上 的数相加。
三、实践应用。
1、口算。
40+17= 2+36=
可以把它们归结为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进行计算。
2、完成教材第64页“做一做”。
引导学生按上、下两题一组独立进行计算,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进
行计算的。
四、总结深化。
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又学到了哪些知识?
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
教学目标:1、经历 探索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过程,理解进位的
算理,能正确地进行进位加法的计算。
2、在观察操作、动手实践中体验不同算法,实现算法多样化,培养学生灵


活的思维能力 和计算能力。
3、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里相关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
切练 习,增强数学应用能力。
教学重点:初步学会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进位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知。
20+40 32+10 40+48 56+30
42+7 5+23 4+64 8+51
上面哪几道题先算几加几?哪几道题先算几十加几十?
二、合作探究。
1、出示联欢会挂图。班上开联欢会,小红和小明为同学们送来了纯净水,< br>他们班有33人,每人一瓶够吗?
先让学生根据观察估计一下,够不够每人一瓶,再指出:具< br>体算出有多少瓶纯净水,就知道每人一瓶够不够。明确要解决有多少瓶纯
净水的问题。
2、解决“有多少瓶”纯净水的问题。
(1)让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列出算式24+9
(2)分组用小棒摆一摆,讨论怎样计算
(3)请小组的代表介绍本组的计算方法。
先把24揍成30,再算30+3得33。
先算4+9得13,再算13+20得33。


3、练习:出示“做一做”。让学生独立完成,并说一说自己是怎么计算的。
4、小结:根据学生发言,给学生以充分的肯定。
小结:进行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 ,可以先算几加几,加得
和数和原来的整十数相加;也可以先把两位数凑成整十数,再加余下的数。
三、实践应用。
1、练习十五第1题。让学生按上下两题一组进行计算。引导学生发现:上< br>面一题的计算正好与下面一题先算几加几完全相同。帮助学生掌握两位数
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口算 方法。
2、练习十五第5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引导学生观察,说一说发现了什
么。
四、总结深化。
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又学到了哪些知识?
教学反思:



第五课时 两位数加一位数练习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能迅速
熟练地进行口算。
2、进一步培养学生从小做事认真、仔细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


9+27= 9+14= 25+7= 6+28=
(指名学生回答,并说说两位数加一位数该怎样算)
二、课堂作业
1、完成练习十五的第8题,直接填在书上。个别要强调计算方法。
2、小小邮递员。练习十五的第10题。
在计算过程中进一步巩固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计算的方法。
3、练习十五的第12题:6连续加6,每次加得的数写在横线上。
(这种同数相加,既有助 于学生熟练地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口算,又为
以后学习乘法做些准备。练习时,可以先让学生说一说, 然后再横线上填
上得数。这种练习如果前面算错,后面就都错了,因此得提醒学生计算时
要认真 仔细。)
4、练习第十五的第14题。提醒学生要先计算,然后再比较大小。
6、练习第十五的第15题。强调计算的顺序。
三、总结。
教学反思:



第六课时 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整十数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2、通过人人参与口算方法 的指导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


力以及推理归纳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及主动探索知识的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整十数的算理。
教学难点:理解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整十数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知。
同学们,老师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一年级一班的“小小图书角”正
式开业了,我们先来看一看都有哪些书。(出示主题图)
同学们观察真仔细,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
学生小组先交流想法,再汇报。
二、合作探究。
1、学习两位数减一位数。
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还剩多少本故事书?”
要解决“还剩多少本故事书?”这个问题, 应该用什么方法计算?怎
样列式?自己先想一想,再和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最后把算式写在小黑
板上。
学生做,教师巡视。(35-3)
35-2得多少,应该怎样口算呢?先自己想一想,再和小组同学交流。
学生分组讨论、汇报。
先不看十位,先看各位,5-2=3,再把3和30合起来,就是33。
2、学习两位数减整十数。
同学们真不简单,这么快就自己解决了这个问题,我们再来看“还 剩


多少本动漫书?”这个问题,你能不能自己解决呢?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合作交流。
小组汇报。
先不看个位,先看十位,30-20=10,再用10加上个位上的5就是15。
3、归纳总结。
同学们再来看这两道题,它们有什么特点呢?
生:35-2这道题 是两位数减一位数,35-20这道题是两位数减整十数。
(板书课题: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整 十数)
师:大家比较一下,它们在计算方法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生1:都是减法,被减数都是两位数。
生2:都是把两位数分成了整十数和一位数,如果减数 是一位数,就
从一位数里减去,然后再和整十数相加;如果减数是整十数,就从整十数
里减去, 然后再和一位数相加。
师:在今后的口算中,大家只要掌握了规律,相信你一定能算得又对又快。
三、实践应用。
1、做一做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回答,并说说计算方法。
2、练习十六第1、2、4题,学生独立完成,开火车进行回答,第3题,引
导学生读题分析题意,学生 独立完成,指名回答,并说说解题思路。
四、总结深化。
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又学到了哪些知识?
教学反思:




第七课时 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
教学目标:1 、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减法的含义,通过自己动手操作
了,合作交流,得出100以内两位数减一 位数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并能
正确地进行口算。
2、经历提出问题、探索问题、交流算法的过程,体会算法多样化,形成
初步的抽象、概括、推理能力。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形成初步的应用意
识,体会数学与生活 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上体育课吗?你喜欢什么体育运动呢?
是啊。我们一年级一班的许多同 学就喜欢踢足球,看又要上体育课了,
这不一班的班长又到体育器材室借足球去了。(播放多媒体课件) 认真观察,
你从上面看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一共有36个足球,借走了8个。
师:说的真好,谁能根据里面的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呢?
学生交流。
生:还剩下多少个足球?……


二、合作探究。
1、谈话:同学们,要解决“还剩下多少个足球?”这个问题,应该怎样列
式?
能自己试着算一算吗?
2、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探索计算方法。
(1)教师指导学生摆小棒。
师:算是36-8和前面所学习的35-2相比较,有什么不同?
生:35-2计算时能直接在个位上减,二36-8,被减数的个位上的数不够减。
师:不够减怎么办呢?同学们用小棒摆一摆,想想你是怎样算的,正在小
组里说说你的方法。
(2)引导学生交流摆小棒的方法。
师:谁来跟大家说说摆小棒的方法。学生在投影仪上战士并说算法。
总结:在计算时,有很多 的算法,只要你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算得又对
又快就可以了。这样的减法算是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两位 数减一位数。板
书: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
三、实践应用。
完成做一做第2题(着重让学生说一说,当个位上的数不够减的时候,怎
么办?)
四、总结深化。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怎么计算两位数
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计算时用到了过去学过的哪些知识?
教学反思:






第八课时 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练习课
教学目标:
1、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迅速地进行退位减
法的计算。
2、从小培养学生认真审题、正确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口算
32-5= 46-9= 29-8= 62-40= 50-6= 45-30= 24-5=
二、完成课本第6题。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三、完成课本第4题
1、让学生观察第4题的画面。想一想家长和椅子的关系。
2、48位家长需要几把椅子?已经搬来了30把,那么还缺多少把椅子?
3、学生列式计算。
四、完成课本第9题,帮助学生理解题意,懂得六边形外面的数都是被减
数,里面的数是减数。
五、完成课本第11题,在计算过程中进一步巩固两位数减一位数的计算的
方法。
六、完成课本第12题 ,90连续减9,每次减得的数写在横线上。(这种


同 数连减,既有助于学生熟练地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口算,又为以
后学习除法做些准备。练习时,可以先 让学生说一说,然后再横线上
填上得数。这种练习如果前面算错,后面就都错了,因此得提醒学生
计算时要认真仔细。)
七、完成课本第13~15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八、总结。
教学反思:



第九节 小括号
教学目标:
1、初步感知并理解小括号的作用。
2、掌握带小括号的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正确口算带小括号的两步式题。
3、培养观察、分析、比较的综合计算能力;培养认真、仔细的良好学习习
惯,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小括号,正确计算带小括号的两步式题。
教学难点:理解带小括号的算式的运算顺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知。
出示复习题。(闯关夺星活动)进行评比
同学们做的真不错,二组的小朋友这三关都闯过了, ,奖励3个星;一


组小朋友闯过了两关,也很不错,奖励2个星。
老师这里有 一张画有10个五角星的纸卡,先剪下2个五角星贴在一组
这里,再剪下3个五角星贴在二组上面。
二、合作探究。
1、认识小括号。
同学们,根据刚才老师剪五角星的活动,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
生1:一共剪下了几个五角星?
生2:还剩几个五角星?……
同学们表现真棒,提出了这么多问题,现在我们先来解决“还剩几个
五角星?”这个问题好吗?
要想知道还剩几个五角星,怎样计算?
先独立做一做,也可以用手中的小五角星纸卡摆一摆,然后小组交流
想法。
教师巡视指导学习困难的学生。
学生汇报。
生1:我是这样算的:10-2-3=5
生2:我是用小五角星摆的,先从10个里面拿走2 个,再从剩下的8
个里面拿走3个,最后还剩5个。
生3:我与他们不一样,我是先算一共剪 下了几个:2+3=5(个),再用
10个减去5个:10-5=5(个)。
生5:老师,我这样做的,10-2+3=5.
师:嗯,同学们认为这个小朋友做的怎样?


全班质疑交流。
生1:10先减2再加3等于11,不等于5.
生2:剪下3个五角星,不能加3,应该减3才对。
生5:我是先算2+3=5,再从10里面减去5等于5.
师:哦,老师明白了,这个同学是 想先算2+3,再从10里面减去2和
3的和,可是10-2+3这个算式按运算顺序能先算2+3吗?
同学们,怎么做才能先算2+3呢?你们知道吗?
生:不知道。
师:怎么办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看第74页的内容。
谁愿意站起来说一说?对,你说的非常正确,要想先算就要加上小括
号。
2、总结规律。
让学生多说一说,在学生说的基础上总结出:
一个算式里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三、实践应用。
1、出示卡片练习。
2、 “做一做”,先同桌相互说一说,再独立做。
四、总结深化。
同学们,今天你又学到了哪些知识?
教学反思:



第十课时 生活中的连加问题
教学目标:
1、能根据所给信息正确列出连加算式,并掌握运算顺序,正确进行计算,
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2、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解决问题的 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用处,体会到数学
的价值,培养学生积极的数学情感。
教学重点:用连加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知。
1、 利用课件先出现佳佳折的6个小星星,然后出现浩浩折的6个小星星,最后出现小芳折的6个小星星(每出现一次,学生就用自己的语言
描述图一,也是先分步后综合 ,综合讲图意时先要求同桌之间互讲,再
指名完整地叙述图意一次。)
2、 你能根据所看到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
学生讨论交流后回答。
二、合作探究。
1、学习例4。
同学们真不简单,根据看到的信息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我们先来解
决“他们一共折了多少个小星星?”这个问题好吗?


先让学生独立在练习本上列式计算,再指名口答。
学生可能出现以下三种计算方法:
(1)6+6=12 12+6=18
(2)6+6+6=18
(3)列表解答
老师想知道6+6+6=18你们是怎么算出来的呢?
学生交流计算方法。
生:先用6+6=12,再用12+6=18。
比较(1)和(2)两种计算方法:
异:第(1)种用的是两个一步算式,第(2)种用的是一个两步算式。
同:(1)最后结果 都一样,所以两种方法都对。(2)两种方法都是用
6+6的结果12,再加上6,得出18的。
师:哪种方法比较方便呢?
生:第(2)种
师:像这样的算式我们把它叫做“连加”。
建议同学们多用连加来解决问题。第(3)种解答方法也不错,这样列
出来比较直观。
2、 尝试练习。
完成教材 “做一做”。做完后相互说一说你是怎样做的。
三、实践应用。
1、上台表演。
先请5个同学站在台上,接着又上来7个,然后又 上来4个。让学生


根据学生上台表演的这一过程写出算式,算一算:现在台上有多少个同 学
在表演?
2、 跳绳活动。
先出示正在跳绳的8个同学,让学生说说图意,再出 示又走来6个同
学,最后出示又走来3个同学,问现在一共有多少个同学?
请学生列出算式,再计算。
四、总结深化。
同学们,今天你又学到了哪些知识?
教学反思:




第11课时 生活中的分一分问题
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会用连减的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搜集信息、提出问题的能力。
3、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感觉数学的应用价值,树立学好数
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知。 < /p>


师:今天,老师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小猴子开的“橘子专卖店”开
业了,咱们快 去看一看吧!(课件演示)咦,橘子怎么撒了一地?快装到袋
子里面吧!怎么装呢?
请同学们认真看播放的画面,里面告诉了你们哪些信息?
学生观看课件中提示的信息。
生1:一共有28个橘子。
生2:9个橘子装一袋。
生3:问可以装满几袋?
师:同学们观察很仔细,“装满”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一袋要装够9个,装不够9个就没有装满。
二、合作探究。
1、(看着播放的画面)你能解决“可以装满几袋?”这个问题吗?
拿出你手中的小橘子图片摆一摆、圈一圈。
学生小组合作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2、 学生汇报。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做的。
生1:我是用图片摆的,我的 图片不够,我们组几个同学的凑在一块,
每9个摆一排,摆了3排,还剩下1个。也就是可以装满3袋, 还剩下1
个。
生2:我是用减法来算的:28-9=19,19-9=10,10-9=1; 减了3次,最
后等于1,说明可以装满3袋,还剩下1个。
师:这个同学的想法也非常好,从28中连续减9,减几次说明可以装


满几袋。
3、 小结:同学们表现的真棒,当自己的图片不够用时,我们知道大家
合作来摆。不但会用图 片摆一摆,还会用连减的方法进行计算。
师:刚才我们做的对不对呢?怎样验证?
生:用加 法验证,一袋是9个,3袋是3个9加起来,是27个,再加
剩下的1个,正好是28个橘子。
三、实践应用。
1、小花猫钓鱼。
星期天,小花猫去河边钓鱼。小花猫真厉害,半 晌的时间就钓上来了
11条鱼。小花猫准备用这些鱼招待朋友,它把这些鱼每3条1袋装在袋中
封好冻到冰箱里。这些鱼可以装满几袋?
学生独立解决,做完后小组交流算法。
2、 小花猫招待朋友。
这天小花猫家来了小黑和小黄两位猫朋友,小花猫就拿出它钓的所有
鱼来招 待这些朋友,小花猫和这两位朋友一起坐在餐桌前吃鱼。每只猫要
吃4条鱼才能吃饱,这些鱼够几只猫吃 饱肚子?
四、总结深化。
同学们,今天你又学到了哪些知识?
教学反思:



第12节 整理和复习(一)
教学目标: 通过对100以内加减法算式算法的复习,加深学生对100以内
加减法的计算熟练程度,提高学生的计 算能力。
教学过程:
(一)整理复习
1、出示课本第1题。
观察:那些算式中的7和2可以直接相加?说明理由。
让学生独立进行计算。
说说57+9和75+9你是怎么计算的?
2、出示课本第2题。
观察:那些算式中的7和2可以直接相减?说明理由。
让学生独立进行计算。
说说57-9和75-9你是怎么计算的?
3、出示课本第3题。
说说每道题的计算顺序,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独立进行计算。
(二)巩固练习。
1、第1~3题。
2、第5题和第9题。
3、第11题。
4、第13题
独立计算,汇报。
(三)课堂小结


教学反思:





第13节 整理和复习(二)
教学目标:提高 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选择正确的计算方法来解决问
题。通过练习进一步熟练100以内的加减法的 计算。
教学过程:
(一)整理复习
1、出示课本第4题。
你从图中知道了什么?
你想怎样解决这个问题?说说你的想法。
生汇报。
2、出示课本第7题。
你从图中知道了什么?
你想怎样解决这个问题?说说你的想法。
生汇报。
(二)巩固练习。
1、第12题。集体讲评。
2、第4、6、8题。


(三)课堂小结
教学反思:




第14节 整理和复习练习 教学目标: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选择正确的计算方法来解决问
题。通过练习进一步熟练1 00以内的加减法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出示课本第9。
2、出示课本第11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二)巩固练习。
1、第10题。集体讲评。
2、第12、13题。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三)课堂小结
教学反思:


第七单元:
单元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实验、猜测等活动,使学生发现 图形或数字排列的简单规律,
理解规律的含义并能描述和表示规律,同时会根据发现的规律进行推理,< br>确定后续图形或数字的排列方式。
2、在发现规律、描述和表示规律以及简单应用规律的过程 中,培养学生初
步的观察能力、数学表征能力和推理能力。
3、使学生感受规律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初步培养学生欣赏数学规律美的
意识。
二、单元教学重难点:
重点:发现图形或数字排列的简单规律,理解规律的含义并能描述和表示
规律。根据发 现的规律进行推理,确定后续图形或数字的排列方式。
难点:结合具体情境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清楚规律。
三、教学内容:
本 单元教学作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函数思想的主要体现之
一,实际上就是培养学生的“模式化”思想, 发现“规律”就是发现一个
“模式”,并能运用多种方法表达“模式”的特点。根据已经观察到的、一< br>类事物的部分对象(特例)在排列上具有的某种特点或属性,在没有遇到
任何反例的情况下,推出 这类事物的排列都具有该种特点或属性的结论。
可以从许多角度找规律,如颜色、数量、大小、形状、数 字关系、方向及
其他性质等。发现规律的“核心”有助于儿童开始意识到规律。有的核心

关于狗的成语-我的家人


哈佛大学分数线-北约联盟高校


英语手抄报边框-心经译文


拉开帷幕-军训日记300字


网络四大名著-山西电视台招聘


蓝染语录-共青团员申请书


安徽高考志愿填报-河南人事中心


面向大海-高考作文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