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比多少
求职发展方向-350字作文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比多少
1.通过具体的情景
让学生感知100以内的数的多少,会用多一些
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描述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2.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估计,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等多
种能力,培养数感。
3.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具、学具准备:小棒、卡片、金鱼图等。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0页。
教学设计
旧知回顾,揭示课题
1.数的组成(个别回答)。
a.3个十和6个一是( )。
b.7个十是( )。
c.8个一和7个十组成( )。
[此环节运用了知识迁移的
规律,既是对旧知的回顾,又是为新知
的铺垫,从而顺畅的揭示出课题。]
1 9
2.比较数的大小。
39○36 69○96 50○50+7
说出比较的方法。今天继续来学习比多少(板书课题)。
游戏导入,引出新知
下面我们做个猜猜看的游戏,好吗?在老师手中有一
些小棒,猜
一猜大约有几根?(出示小棒。)
[采用猜猜看的游戏引入,旨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便于教学
的开展。]
生1:我猜大约有70根。
生2:我猜大约有36根。
生3:我猜大约有100根。
生4:我猜大约有40根。
生5:我猜大约有21根。
2 9
师:大家的答案有这么多,有的猜的答案又相差很多,到底谁猜
的较
准确呢?下面就这样,我们先数出一部分(先数出10根),让学
生了解到10根有这么多,再观察其余
的小棒,做第二次估计。
师:10根是这么多,请小朋友再猜一猜老师手中有多少根小棒。
生:有50根;有40根;有45根;有30根
[在学生初次估测的基础
上,通过对比、分析顺理成章的告诉学生
估计的技巧。这样在学习活动中既指导了学生的学法,也培养了
学生
的观察、比较、分析等多种能力,建立较强的数感。]
师:这次小朋
友猜的比较集中,大约在30~50根之间,到底这一
把有多少根小棒呢?我们一起数一数。(小棒有4
8根。)
师:为什么第一次猜时,有的人猜得数量与48相差那么多,第二
次猜时,就比较接近40根呢?(学生互相讨论讨论,发表意见。)
生:第一次我们是乱猜的,第二次我们先看到了10根的多少,然
后再猜的。
师:对,我们在第一次猜时,没有什么作参考,凭感觉胡乱猜
的;而在第二次猜数时
,我们以10根的多少作参考,结果猜得数与准
确答案比较接近。
3 9
小结:所以今后我们在估计物体的多少时可以先找出参照
物,然
后再估一估,就比较接近正确答案了。
师:你还有别的方法来帮我
们进行估计吗?(学生有合理的方
法,给予肯定。如,以5根为例;以20根为例)
[在学法指导的同时,还尊重学生的选择,对于学生的不同角度的
合理解释给予肯定,允许学生
多角度地去思考和解决问题。]
多种情景,深化新知
1.出示3捆小棒:第一捆是10根,第二捆是48根,第三捆是1
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小棒,是15
根。随意抽出2捆小棒作比较,让学
生说都发现了什么?
师:10根与48根比较,怎样呢?
生:10根比48根少。
师:对,说的很好。那10根与15根呢?
生:10根比15根也少。
师:对,10根比48根少,10根比15根
也少。这少的程度一样
吗?谁能说的再清楚些。
4 9
生:10根比48根少得多,10根比15根少得少。
师:这位小朋友用的少得多这一词非常好,少得少习惯上我们说
少一些,谁再说一说。
[在学生用语言描述的时候,有不恰当的用词应适时的纠正,体现
了新课标中学科交
融的精神。]
生:10根比48根少得多,10根比15根少一些。
师:谁能反过来讲一讲,该怎么说呢?
生:48根比10根多得多,15根比10根多一些。
师:同位互相说一说。
师:上节课我们是用符号来表示两个数的大小关系
的,即10<
48,10<15,48>10,15>10,今天我们用语言来描述,同样也能表
示出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2.接下来我们去水族馆参观一下好吗?
出示金鱼图,让学生先估一估每种金鱼的条数(黑金鱼10条,花
金鱼15条,红金
鱼60条),用一句话描述出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
生:红金鱼比黑金鱼多得多;黑金鱼比花金鱼少一些
5 9
[设置情景,在情景中让学生灵活的掌握和运用所学知识。]
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1.接下来我们去花店走一走(出示第40页做一做
),你都看到
了什么?学生分小组,每个说一句话完成第(1)题;第(2)、(3)
题学生独
立完成,然后再交流订正。
2.师:今天小朋友都能用一句话来表示出两个数量间
的大小关
系。想一想,在我们身边你能用语言描述出某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吗?
生:我们班的小朋友有48人比老师的2人多得多。
生:我们班的男生人数比女生多一些。
生:我的红铅笔有2枝比黄铅笔5枝少一些。
[在
知识反馈的过程中,给学生以充分发挥、充分交流的空间,在
生生之间的合作中,使学生的多种能力都得
到培养与提高,同时获得
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小结
6 9
1.今天小朋友又学到了新本领,
在今后比多少时,我们不仅可以
用><或=这些符号来表示,还可以用多得多多一些少得多少一些来描述两个数之间的大小。
2.课外可以把所学的知识讲给爸爸、妈妈听。
[此环节重在贴近生活实
际,学以致用,在学生描述身边的事物间
的关系时既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也使学生的思维得以释放
,使
学生感受到生活的多姿多彩。]
教学设计说明
比多少是在学生会用关系符号><或=来表示两个数大小的基础
上的深入学习,本节课的教学目
标是通过丰富的情景,让学生在感知
100以内数的多少的同时,还会用语言多得多多一些少得多少一些
来描
述两数之间的大小关系,此外,还渗透了对学生正确估计方法的指
导。在学生的参与下,体
会到生活中充满数学及生活的多姿多彩。
首先、以猜开始。
新课伊始,采用猜猜看的游戏活动切题,旨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
极性,使学生轻松自然的进入课
堂,便于教学的展开。
第二、多种情景,活用知识。
7 9
课中的猜小棒参观水族馆到花店走一走等丰富
的情景,都为学生
灵活的掌握和运用所学知识提供了良好空间,使学生无拘无束地发挥
自己的潜
能,采用不同的手段(如可以用关系符号或语言来描述两个
数的大小关系,以至于拓展到两种事物间的大
小关系也可以用语言来
描述)处理生活中数学问题。
第三、学科交融,关注情感。
本节课目的是让学生会用语言来描述两个数
间的大小关系,由于
是一年级的学生,文学功底并不丰厚,有用词不当之处,老师应较委
婉的给
以纠正,关注学生情感的渲染,在学科交融间,淡化数学课的
枯燥性、抽象性,给数学课增添文学色彩,
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
中的多姿多彩。
第四、尊重学生,提高能力。
课堂始终处在学生的立场上,在学生的观察
、比较、分析中,鼓
励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尊重学生的意愿,让学生选择适合于自己的
方法。
此外,还给学生提供充分交流、充分合作的空间,在共同学习
中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使学生的多种
能力都得到培养与提高。
专家评析
比多少一课的设
计,充分体现了新的教学观念。首先是关注学生
已有的知识经验,运用知识迁移的规律,回顾旧知,引入
新知。在猜
8 9
猜看的游戏中,一步一步将学生引向学习内容,教学自然巧妙,有水
到渠成之感。
第二、赋予数学知识的鲜活性。教学中用数学符号><或=来表
示两数的大小,而且
提供丰富的情景,如猜小棒参观水族馆到花店走
一走等,描述性的语言多得多多一些少得多少一些来表达
数与数之间
的大小关系,原本呆板的数字和符号在教师的精心设计下鲜活起来,
学生轻松自如的
参与到教学中,学生主动的学数学。学生的观察能
力、比较分析能力都得以提高,建立起较强的数感。<
br>
第三、情在学之中,学更有情。关注学生的情感与态度是新课标
中的教学目
标之一。本课老师尊重学生,给予语言的鼓励,学生用词
不当时委婉纠正,师生情感的交流充满教学之中
。让学生发表不同意
见,尊重学生合理的选择,给学生一个宽松的学习空间,学生对学习
数学的
兴趣油然而生,自然而然的就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提
出数学问题,进而用数学知识去解决问题。
总之,本课教学设计新颖,活动丰富,学科交融,给学生提供了
合作学习
、自主探究的空间,这样的课上得生动活泼,学生的能力得
到提高。
9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