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整理

余年寄山水
828次浏览
2020年08月13日 18:46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清明节的习俗有哪些-班干部培训心得






第四单元

100以内数的认识



单元导语














本单元包括数的认识、解决问题及整十 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本单元的
知识重在让学生能正确的数出物体的个数,掌握数的组成、顺序以及 比较数的大
小,熟练的读、写100以内的数,在数的认识的基础上,使学生会计算整十数加、
减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为认识更大的自然数打好基础。
1
.
数的认识
该 部分知识包括例1、例2、例3、例4、例5和例6,一年级的学生以形象
思维为主,教材为了让学生理 解抽象的概念为学生的实际操作提供了贴近学生生
活、品种多样的素材,为培养学生的数感提供了直观支 撑。
2
.
解决问题
教材例7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 创设了现实的问题情
境,使学生体会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数数或数的组成的知识去解决问题,丰富了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
3
.
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此例题的设置是为了巩固数的组成、并为 以后学习100以内的口算做好准
备而安排的,以“一图四式”的形式,为学生利用数的组成进行计算提 供了直观
支撑,把加、减之间的关系也渗透在解题过程中,深化了学生的认识。

在 本单元的教学中,要抓住基本概念,切实掌握数的意义,即十进制计数法核
心的“满十进一”的进位制和 位值制,在教学中应突出“满十进一”的进位制和
数位的意义,使学生理解计数单位“一”“十”“百” 它们之间的关系,掌握数
位的基本内涵,并能根据位值的意义正确读数和写数。教学中用好直观化、结构
化的学具,如小棒10根一捆、10个一列,强调“十进制”;在计数器中,“珠子”
相同,但 所在的位置不同,每个珠子所表示的意义也不相同。还要充分利用教材
资源培养学生的数感,如百羊图就 可以使学生对100有整体感知,还有“纽扣图”
“夹子图”“糖果图”等,都可以使学生直观感受相应 数的多少。多组织实践活
动,培养学生健康、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学生积极参与观察、操作、
归纳等活动,关注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及对学具的整理和收捡,培养良好的学
习习惯。







教学设计




第1课时

数数

数的组成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教材第34、35页内容及第38页练习八的第1、2、3、4
题。
内容简析

例1

让学生在数出数量是100以内物体的个数过程中 ,初步理解100以内
数的顺序,在数数的过程中感知数的大小。
例2

通过让学生摆小棒的过程,理解整十数的组成和一般数的组成。
教学目标

1
.
能熟练的数出100以内物体的个数,认识计数单位“一(个)”“十”
“百”, 知道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
2
.
使学生初步了解100以内数的顺序,掌 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
一组成的。
3
.
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让 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培
养学生数数的兴趣和估数的意识,体验与同学交流自 己个性化做法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1
.
数出100以内的数,知道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
2
.
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教法与学法

1
.
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动手操作学习,使学
生各种感官协同活动,做到在观察中思考,在思考中操作,概念的形成由具体到抽
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 律。
2
.
合作学习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法,师生合作,生生合作贯穿教学全过程,学
生之间的交流、探讨能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
结精神,营造一 种平等互助、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承前启后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导入课题
课件导入法:播放课件,结合课件情景图提问:同学们有没有去过美
丽的大草原?在美丽的大草原上,小 精灵赶来了一群羊。让学生观察情景图,数一
数,有多少只羊?并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数的,从而总结出1 0个一是十。

继续播放课件,草原上又跑来了一群羊,数一数,这么多的羊该用什么样< br>的方法数呢?由具体情景问题导入课题。
【品析:通过情景图设置问题,让学生完成数一数的活 动,激发学生探究新知
..................................的兴趣,发展学生数数的能力。】
...............
活动导入法:我 们班一共有47名同学,如果用1根小棒代表一个同
学的话,需要多少根小棒?(学生回答:47根)
让学生们利用课前准备的学具独立数出47根小棒,在学生数的过程中,老师
巡视指导,并让学 生汇报自己的数法,可能的答案是一根一根数、二根二根数、
五根五根数……在数数的活动中导入课题。
【品析:明确的目标驱动,使学生向往积极的操作活动,也能充分展示学生的
........ ..........................
真实水平,再通过交流,使学生感受到数数的 方法多样性。】
...........................
游戏导入法 :数手指游戏,先数一数自己有几根手指,同桌两个人一
共有多少根手指?小组成员一共有多少根手指? 在小组内交流一下数数的结果,并
介绍一下自己是怎样数的,怎样数更准确呢?
【品析:通过 有趣的游戏导入课题,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数数能
.................. ................
力。】
...
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1
.
阅读例1。
让学生们拿出小棒,一根一根地数,数出
l
0根用橡皮筋捆成一捆(学生动手
操作)。10个一是多少?(10个一就是十)
再继续数出10根捆一捆。两捆是多少?
两捆就是两个十,即二十。
如果再接着数出九根,现在一共是几根?(二十九根)
现在有29根小棒,如果再添上一根是多少根?(三十根)
满10根又要捆一捆,现在一共有几捆?(三捆)
3捆小棒是3个十,即30,4个十是多少 ?5个十是多少?6个十、7个十、8
个十、9个十呢?10个十是多少?
【品析:通过数数 的活动,让学生亲身经历数数的过程,感受到
.......................... ..
10
..
个十是
...
100,并通过交流各自的数法,了解数 数的方法和数的顺序。】
.............................
2
.
阅读例2。



利用学具摆出46根小棒,在摆 之前提出思考问题:46这个数和20、30、40
等数有什么不同?你能摆出来吗?在全班交流摆的结 果。
播放课件,46根小棒的摆法,提出问题:(

)个十和(

)个一,合起来是
(

)。(4个十和6个一合起来是四十六)
还可以有另外一种说法:四十六里面有4个十和6个一或四十六由4个十和
6个一组成。【品析:让学生 在动手摆的过程中了解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
........................ .....
的,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要求学生用语言描述数的组成,既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
. ...................................
达能力,又使学生在自主 探索的过程中对数的组成有了深入的认识。】
...............................
三、反馈质疑,学有所得
在教学例1时,学生对数数和数的顺序有了一定的认识,然后通过动手操作
完成对例2数的组成 的教学活动,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学生能更容易理解数是由几
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质疑一:在 教学例1时,数出小棒一共有多少根时,一根一根地数和十根十根
地数,哪种方法好?
学生讨 论,得出在小棒的数量比较多并且摆放没有规律时,不能一下看出小
棒的个数,那么十根十根地进行计数 比较有条理,不容易数错。
质疑二:两位数都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吗?
解答这个问题 可以列举出几个两位数,让学生用例题中学到的方法用小棒摆
出这些两位数,通过摆小棒,可以看出两位 数十位上是几,就可以摆出几捆小棒,
个位上是几,就再摆出几根小棒,由此就可以得出:两位数都是由 几个十和几个一
组成的。
【品析:通过两次质疑,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这样做不仅满足了学 生的主动
..................................
探究的欲 望,突破了为什么要用“十”来表示的难点,还很好地体现了数学中的
............... ....................
优化策略。】
......
四、课末小结,融会贯通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的收获。 学生进行知识性的内容小结,
对数数、数的组成有更清晰的认识,能更好的理解10个十是一百,100 以内的数
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在生活中仔细观察一下,看看哪里有我们今天认识的数?
五、教海拾遗,反思提升
本节课主要在学生的动手操作中获取新知,利用数小棒体会数数的过 程,并
对数的顺序有了初步的感知,在摆一摆的过程中,直观理解数的组成,充分体现了
学生是 学习的主体。
本节课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充分发挥学具的作用,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
引 导学生在数、摆、说的过程中学习新知识,从而达到人人想学、爱学、乐学的



目的。在动手、动口、动脑的学习活动中,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应用数
学的意识。
我的反思:









板书设计
数数 数的组成














第1课时 读数

写数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教材第36、37页内容以及第38页练习八的第5、6、7、
8、9、10、1 1、12题。
内容简析

例3

教材呈现了3种颜色共100粒纽 扣,记录了三种颜色纽扣数量分别有
多少、一共有多少粒纽扣等问题引入,突出了读数、写数的意义和必 要性。
教学目标

1
.
能正确地读、写出100以内的数。
2
.
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
3
.
通过摆 小棒、拨珠子等活动,沟通小棒与计数器的关系,使学生感受解决
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 。
教学重难点

1
.
能任意读、写两位数。
2
.
由直观到抽象,读、写两位数。
教法与学法

1.
通过直观教学和动手操作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充分发挥小棒、计数器的
作用,让学生在 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掌握知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到教学活动
中,有利于学生透彻地理解数的组成。
2
.
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相结合,教师教的过程要与学生学的过程
统一起来,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读数、写数的活动。
承前启后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导入课题
课件导入法:播放课件,提出问题:

每种颜色的纽扣各有多少粒?
黄色纽扣:四十粒

蓝色纽扣:二十七粒

红色纽扣:三十三粒
我们数出来的这些结果都比20大,又都是100以内的数,我们该怎样读写呢?
在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导入课题。
【品析:利用多媒体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 学生独立解决问题,能激起他们探
............................... ...
索的欲望,增强他们对新知识的渴求,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
............................

高考招生指南-五星级酒店宣传口号


挥金如土-螳螂作文


伤心留言-先进工作者推荐材料


更换枫叶卡-初中材料作文


办理药师证-部队年终工作总结


我是鱼-湖南人事厅


惠州卫生学校-中学生励志美文


山西商务学院-毕业感言一句话